GB/T36386-2018

微孔膜滤芯用卫生级过滤器外壳技术要求

Specificationofhygienichousingformicrofiltrationmembraneelement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微孔膜滤芯用卫生级过滤器外壳技术要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微孔膜滤芯用卫生级过滤器外壳技术要求的编号:GB/T36386-2018。微孔膜滤芯用卫生级过滤器外壳技术要求共有42页,发布于2019-01-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J77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23.100.60
  • 实施日期2019-01-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42页
  • 文件大小3.57M

以图片形式预览微孔膜滤芯用卫生级过滤器外壳技术要求

微孔膜滤芯用卫生级过滤器外壳技术要求


国家标准 GB/T36386一2018 微孔膜滤芯用卫生级过滤器外壳 技术要求 Specifeationofhysienichousingformicrofiltration membraneelements 2018-06-07发布 2019-0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36386一2018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将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通用要求 4.1与过滤介质的兼容性 4.2生物安全性 4.3可蒸汽灭菌性 4.4可清洗性 4.5流动性 可排尽性 4.0 表面的光洁性 47 4.8 表面的洁净性 4.9 密封性 4.10可追溯性 材料要求 5.1主体材料和填充金属 5.2聚合物材料 设计要求 6.1设计参数 6.2外壳类别标记 6.3密封设计 6.4部件设计 制造要求 22 制造控制程序 22 7.1 7.2成形与组装 23 ?3 焊接 7.3 焊后热处理 25 7.4 7.5 表面处理 25 检验要求 227 8.1无损检测 227 8.2耐压试验 227 27 8.3气密性试验 27 标志、清洗、包装、随机文件要求
GB/T36386一2018 27 9.1标志 27 9.2清洗 27 9.3包装 28 9.4随机文件 29 附录A资料性附录不锈钢耐腐蚀能力测试和评估方法及材料可靠性鉴别方法 31 附录B(规范性附录外壳类别 34 附录C资料性附录卫生级接管和接头参考标准 36 附录D规范性附录非卫生级连接示例 37 附录E规范性附录卡箍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38
GB/36386一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分离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82)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一鸣过滤技术有限公司、杭州安诺过滤器材有限公司、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天津工业大学、天津膜天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昌飞、张俊伟、林卫健、唐小珊,文强、范云双,赵莹、侯轶晖,杨依柠
GB/36386一2018 微孔膜滤芯用卫生级过滤器外壳 技术要求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微孔膜滤芯用卫生级过滤器外壳(以下简称“外壳”)的材料,设计制造、检验,以及标 志、清洗、包装、随机文件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不锈钢制微孔膜滤芯用卫生级过滤器外壳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0.32011压力容器第3部分设计 GB/T150.4一2011压力容器第4部分;制造、检验和验收 GB/T983不锈钢焊条 GB/T1031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 GB/T1220不锈钢棒 GB/T1954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焊缝铁素体含量测量方法 GB/T328o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 GB/T3452.12005液压气动用o型橡胶密封圈第1部分;尺寸系列及公差(IsO3601-1 2002,MOD) GB/T3452.2液压气动用0型橡胶密封圈第2部分:外观质量检验规范 GB/T4237不锈钢热轧钢板和钢带 GB/T11170不锈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 GB/T11446.1-2013电子级水 14976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GB GB/T16886.1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l1部分;全身毒性试验 GB 17854 埋弧焊用不锈钢焊丝和焊剂 GB/T208782007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及化学成分 GB/T21833奥氏体-铁素体型双相不锈钢无缝钢管 GB/T29713不锈钢焊丝和焊带 JB/T7901 金属材料实验室均匀腐蚀全浸试验方法 NB/T47010承压设备用不锈钢和耐热钢锻件 NB/T47013.82012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8部分;泄漏检测 NB/T47018.2承压设备用焊接材料订货技术条件第2部分;钢焊条 NB/T47018.4承压设备用焊接材料订货技术条件第4部分;埋弧焊钢焊丝和焊剂 S20893不锈钢酸洗和钝化规范 YB/T4377金属试样的电解抛光方法 YB/T5092焊接用不锈钢丝
GB/T36386一2018 1SO3601-1:2012液压动力系统O型圈第1部分:内径、截面、公差和标识码(Fluidpowersys- tems -O-rings一Partl:Insidediameters,cross-seetions,tolerancesanddesignationcodes) 药典2015年版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卫生级过滤器外壳hygieniefmlterosing 符合洁净和生物安全要求的用于安装滤芯的容器类壳体 注主要由筒体,封头,筒体连接件,滤芯座、拉杆、压板,过滤介质进口,过滤介质出口,压力表接口,排气口,排污 口、取样口、温度传感器接口,、紧固件,支腿等组成 3.1.2 主体材料hostmaterial 与过滤介质直接接触的不锈钢材料 3.1.3 填充金属filler”metal 在焊接过程中,参与组成焊缝金属焊接材料的通称 注:如焊条、焊丝,填充丝、焊剂、预置填充金属、金属粉、熔嘴等均为填充金属 3.1.4 滞留体积holdupvolume 在排污口打开后残留在过滤器外壳内的液体体积 3.1.5 死角deadspace 能够滞留流体,无法排尽或无法清洗的区域 3.1.6 卫生级密封垫hygienicgasket 用于卫生级接头的扁平环状密封垫 3.1.7 0型圈o-ring 横截面为圆形的环状密封圈 3.1.8 ethvetesting 无损检测 n0ndiestr 在不损坏检测对象的前提下,以物理或化学方法为手段,借助相应的设备器材,按照规定的技术要 求,对检测对象的内部及表面的结构、性质或状态进行检测和测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NB/T47013.1一2015,定义3.1 3.1.9 未焊透ineomplete penetration 焊接时接头根部未完全熔透的现象 对于对接焊缝,也指熔敷深度未达到设计要求的现象 [NB/T47013.12015,定义3.2 3.1.10 未熔合laekoffusion 焊缝金属和母材或焊缝金属各焊层之间未结合的部分
GB/36386一2018 注:未熔合可能是如下某种形式 a 侧壁未熔合; b层间未熔合; e 根部未熔合 3.1.11 夹渣slag 残留在焊缝金属中的熔渣 注根据形成的情况,这些夹渣可能是 a 线状的; b 孤立的; 成簇的 c 3.1.12 烧穿 burn-through 焊接过程中,熔化金属自坡口背面流出形成的穿孔 [[NB/T47013.12015,定义3.5 3.1.13 焊瘤owerlap 焊接过程中,熔化金属流淌到未熔化的母材或焊缝上所形成的金属瘤 [[NB/T47013.12015,定义3.6 3.1.14 咬边undereut 母材(或前一道熔敷金属)在焊趾处因焊接而产生的不规则缺口 [NB/T47013.1一2015,定义3.7刀 3.1.15 气孔porosity 熔化的金属在凝固时,其中的气体未能逸出而残留下来所形成的空穴 [NB/T47013.1一2015,定义3.8] 3.1.16 裂纹crack 金属原子的结合遭到破坏而形成的新界面所产生的缝隙 [NB/T47013.1一2015,定义3,9] 3.1.17 腐蚀corrosion 金属与环境间的物理-化学相互作用通常为电化学性质),其结果使金属的性能发生变化,并常可 导致金属、环境或由它们作为组成部分的技术体系的功能受到损伤 [NB/T47013.1一2015,定义3.1o 3.1.18 缩孔shrinkage 铸件在凝固过程中,由于补缩不良而产生的孔洞 形状极不规则、孔壁粗糙并带有枝状晶,常出现 在铸件最后凝固的部位 [NB/T47013.1一2015,定义3.11] 3.1.19 疏松 l00Sen 铸件或锻件内部呈细密微孔分布的缺陷
GB/T36386一2018 [NB/T47013.1一2015,定义3.12] 3.1.20 夹杂inclusiom 铸件或锻件中混进非金属夹渣或耐火材料所形成的缺陷 NB/T47013.l12015,定义3.13 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GMAw;熔化极气体保护焊(gasmetalarcweding GTAw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gastungstenarcwelding) PAw等离子焊(plasmaarcwelding PMI;材料可靠性鉴别positivematerialidentification) SAw;埋弧焊(submergedarcweding SMAw:自动保护金属极电弧焊(shieldedmetalarcwelding 通用要求 4.1与过滤介质的兼容性 外壳的主体材料和填充金属在使用温度下应可以耐受过滤介质的腐蚀,达到设计的使用年限,密封 材料在过滤介质中应保持可靠的密封性,聚合物涂层应不容易剥落 4.2生物安全性 外壳的主体材料、填充金属、密封材料和聚合物涂层向过滤介质中释放的可抛取物或浸出物不得影 响过滤介质的生物安全性 4.3可蒸汽灭菌性 外壳的所有部位和密封材料应能够耐受不低于130C的饱和燕汽表压不小于0.165MPa)在线 灭菌 4.4可清洗性 外壳的所有部位应能够清洗干净 4.5流动性 外壳不得出现因缝隙或凹陷产生的死角,过滤介质在外壳中应能够充分流动 4.6可排尽性 排污口应设置在外壳的最低点,在打开排污口阀门后,外壳中的过滤介质应能够通过自身重力排 出,减少滞留体积,任意部位的表面残液高度应不大于2mm 4.7表面的光洁性 所有与过滤介质直接接触的部件表面应经过精细抛光或涂层处理,因密封、接管,表面处理等产生 的凹坑、缝隙等缺陷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且应避免使用螺纹,确需使用螺纹紧固件时,应将螺纹用O 型圈隔绝
GB/36386一2018 4.8表面的洁净性 外壳内外表面应无焊渣、抛光膏、油污水垢、粉尘等杂质 4.9密封性 外壳的各密封面,包括筒体、滤芯接口管口等部位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4.10可追溯性 外壳的制造者应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程序,以保证材料来源及其加工过程可被追溯,确保加工过程 中材料不会发生混淆 材料要求 5.1主体材料和填充金属 5.1.1主体材料的选用 外壳的主体材料宜选用表1中的奥民体不锈钢或奥氏体-铁素体(双相)型不锈钢,各部件主体材料 类型和适用标准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1外壳常用主体材料的牌号 GB/T208782007中序号 旧牌号 新牌号 统一数字代号 金相组织类型 17 S30408 06Cr19Ni10 0C18Ni9 奥氏体 18 S30403 022Crl9Nil0 00Crl9Nil0 奥氏体 0Crl7Ni12Mo2 38 S31608 06Crl7Ni12Mo2 奥氏体 00Crl7Nil4Mo2 39 S31603 022Crl7Ni12Mo2 奥氏体 50 S31703 022Crl9Nil3Mo3 00Cr9Nl3Mo3 奥民体 71 S22053 022Cr23Ni5Mo3N 奥民体-铁素体 表2外壳部件主体材料类型和适用标准 部件名称 材料类型 适用标准 GB/T122o 拉杆 棒材 GB/T3280、GB/T4237 筒体,封头、滤芯座、压板 钢板或钢带 管 管口 GB/T14976,(GB/T21833 锻件 法兰 NB/T47010 5.1.2填充金属的选用 5.1.2.1填充金属的牌号 不同主体材料对应的填充金属牌号应符合表3的规定
GB/T36386一2018 表3不同主体材料对应的填充金属牌号 填充金属牌号和适用标准 GB/T983、NB/T47018.2 GB/T29713 GB/T17854、YB/T5092、NB/T47018." 主体材料 SMAw GTAw/GMAw/PAw SAw 焊丝和填充丝 焊条 焊丝-焊剂 F308-H06Cr21Nil0 E308-15 S308 E308-16 S308L F308LH022Cr21Ni10 S30408 E308-17 S308Si S308LSi E308L-15 S308L F308L-H022Cr21Ni10 E308L-16 S30403 S308ISi E308L17 E316-15 S316L F316LH022Cr19Ni12Mo2 S31608 E316-16 S316LSi E316-17 E316L15 S3161 F316L-H022Cr19Ni12Mo2 S31603 E316L-16 S316LSi E316L-17 S317 E3171-15 E317L-16 S31703 E317L-17 sS2209 E2209 E2553 S2553 S22053 E2593 E2594 E2595 5.1.2.2填充金属的铁素体含量 填充金属中铁素体含量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按照GB/T1954的规定封样测定 铁素体含量的 增加或减少应不影响外壳的耐腐蚀能力 5.1.3主体材料和填充金属的耐腐蚀能力 外壳的主体材料和填充金属的耐腐蚀能力应符合下列要求 外壳的主体材料和填充金属应能够耐受过滤介质的点腐蚀、缝隙腐蚀、应力腐蚀和晶间腐蚀 a) 不锈钢的耐腐蚀能力测试参见附录A中的A.l; 过滤介质对材料的腐蚀不应影响滤芯接口的密封性,外壳的可清洗性和耐压能力,因不锈钢 b 腐蚀导致的物质释放不应影响过逃介质的品质 外壳一般设计使用年限应不小于10年,经供需双方确认减少设计使用年限的除外; 设计时无法确认过滤介质对材料的腐蚀参数时应按JB/T7901规定的方法测得腐蚀速率 或选择耐点腐蚀当量(NPRE)值高的不锈钢,NE的计算参见A.2.
GB/36386一2018 5.1.4主体材料和填充金属的化学成分检验 外壳的制造者应至少提供以下一种主体材料和填充金属的化学成分检验文件: 含有化学成分分析的材料来源证明 aa b 按照GB/T11170规定的方法对材料化学成分复验; 材料可靠性鉴别(PMI),参见A. 3 c 5.2聚合物材料 5.2.1聚合物材料的选用 外壳密封材料应选用没有石棉成分的热固性橡胶或热固性橡胶包覆氟聚物,常用材料见表4 外 壳涂层材料应选用没有石棉成分的热塑性聚合物,常用材料见表5 表4常用聚合物密封材料 中文名称 英文缩写 推荐设计温度 -29C+149 三元乙丙橡胶 EPDM c(水燕汽 -29C一十191 乙丙橡胶 EPR -29Cl49C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 VMQ -29+232C 氟橡胶 FKM -29C232C 全氟橡胶 FFKM -29C 十232 FEP+FKM 包氟氟橡胶 -29C 十204 包氟硅橡胶 FEP+VMQ -29C~十204 表5常用热塑性聚合物表面涂层材料 类别 中文名称 英文缩写 聚丙烯 Pp 超低密度聚乙婚 DPE LDPE 热塑性聚烯经 低密度聚乙烯 HDPE 高密度聚乙烯 超高分子量聚乙熔 UHMwPE 全氟乙希丙烯共聚物 FEP 全氟婉氧基聚合物 PFA 聚四氟乙烯 PTFE 热塑性氟聚物 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 ETFE EcTFE 乙烯-三氟叙乙烯共聚物 PVDF 聚偏二氧乙烯
GB/T36386一2018 5.2.2聚合物材料的生物安全性 聚合物材料按照GB/T16886.11测试应无急性全身毒性,浸提条件为:分别采用质量浓度为9g/L 的氯化钠注射液和新鲜精制植物油,在70C士2C浸提样品24h士2h,样品表面积与浸提液的比例为 6cm'/mL士0.6cnm'/mL 5.2.3聚合物材料的质量文件 所有聚合物材料至少应提供以下质量文件 原材料制造商、牌号、批号; a b) 添加剂组分; 成品货号、批号; c d 生产日期 6 设计要求 6.1设计参数 订货时供需双方应确认以下设计参数 a 外壳类别; b)过滤介质; c 设计压力或最高允许工作压力(必要时); d 设计温度; 主体材料; e 不与过滤介质直接接触的部件材料; 密封材料 8 h 表面处理要求; 滤芯规格(含滤芯直径、长度和接口)和数量; 接管标准、尺寸和用途; 管路接头标准和规格; k 其他需要确认的信息 6.2外壳类别标记 外壳的类别标记由过滤介质进出口布置方式代码,滤芯座设置方式代码和滤芯数量代码组成,各代 码含义见表6 不同类别的外壳示意图见附录B 表6外壳类别标记代码含义 项目 代码 含义 过谴介质进出口为上下型布置 T 过滤介质进出口为左右型布置,且接管中心线在同一水平面上 过滤介质进出口布置方式 过滤介质进口在上筒体侧面,过滤介质出口在下筒体中心底部垂直向下 过滤介质进出口为左右型布置,但接管中心线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GB/36386一2018 表6(续》 项目 代码 板式滤芯座,过滤介质进口与滤芯座相连 滤芯座设置方式 碗状滤芯座,过滤介质进口与滤芯座分离 B 单芯 S 滤芯数量 M 滤芯数量>3 6.3密封设计 6.3.1密封方式 外壳的简体法兰或管路接头应采用卫生级密封垫,如图la).b)所示;或型圈密封,如图1e)所 示;排气、排污口阀门的阀体和阀座间可采用椭球体密封垫或o型圈密封 图1卫生级密封垫和0型圈示意图 6.3.2卫生级密封垫密封设计要求 卫生级密封垫密封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密封垫与接口卡槽间无缝隙; a 密封垫压紧后正常使用时无滑动 b 密封垫在压紧后相对于接头的凸出或凹陷应不大于0.5mm,见图2 c 凸出 凹陷 图2卫生级密封垫凸出或凹陷示意图
GB/T36386一2018 6.3.30型圈密封设计要求 0型圈密封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0型圈在接口沟槽内应不易滑动 a b 0型圈压紧后应尽量充满卡槽,且应能充分填充连接处的缝隙,见图3 为保证密封的可靠性,在空间允许时,应尽量选用直径较大的O型圈; d 0型圈受热膨胀或化学膨胀后应不影响其物理和化学性能 0型圈安装后,不包括热膨胀率和化学膨胀率,拉伸伸长率应不大于5% f 0型圈的外径应不大于沟槽的外径,防止弯曲; 10% 0型圈的压紧通常收缩率宜保持在10% -5%,因材料,压力的变化收缩率可达到 g 30%,但不得大于30% hO型圈应尽量靠近流体侧 应选用符合GB/T3452.1一2005或ISO3601-l;2012标准的0型圈,外观应符合GB/T3452.2 的规定 图3o型圈密封样式示意图 6.3.4椭球体密封垫密封设计要求 椭球体密封垫可用于阀体和阀座之间的密封,应符合下列要求: 密封垫压紧时端面应能够与阀座和阀体无缝贴合,见图4 a b 当阀门打开时,密封垫应不易脱落; 密封垫表面应无裂纹、凹坑等影响密封性能的缺陷 c d 密封垫的回弹性应保证阀门经至少1000次开合后仍能保持良好的密封性 0
GB/36386一2018 说明: 椭球体密封垫; -阀座; -阀体; 型圈 -(O -筒体或接管 图4阀体和阀座的椭球体密封方式 6.4部件设计 6.4.1外壳部件组成 外壳部件组成见表7,各部件标示见附录B 表7外壳部件组成表 序号 部件 配置要求 筒体 封头 筒体连接件 滤芯座 拉杆 压板 过滤介质进口 过滤介质出口 1
GB/T36386一2018 表7(续 序号 部件 配置要求 压力表接口 排气口 l0 排污口 1l 12 取样口 13 温度传感器接口 14 紧固件 支腿 注表中符号的含义. 表示必须具有的部件; 表示因外壳结构特点,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的部件 6.4.2筒体 筒体应采用圆简式,内压圆简设计计算应符合GB/T150.3一2011中第3章的规定,外压圆简设计 计算应符合GB/T150.32011中第4章的规定 6.4.3封头 封头应采用椭圆形封头或碟形封头,椭圆形封头的设计计算应符合GB/T150.3一2o11中5.3的规 定,碟形封头的设计计算应符合GB/T150.3一2011中5.4的规定 6.4.4筒体连接件 筒体应采用0型圈密封的法兰连接,0型圈密封设计应符合6.3.3的规定 筒体直径不大于150mm 的外壳,也可采用卫生级管接头连接 6.4.5滤芯座 6.4.5.1滤芯座一般设计要求 滤芯座应符合下列要求: 滤芯座应水平设置,以保证滤芯竖直安装; a 滤芯座应设置在外壳底部,以保证滤芯接口朝下; b 为避免下筒体各部件连接处出现死角,TAM型外壳宜采用可拆卸式滤芯座,见图5 e d TBS和TBM型外壳滤芯座与筒体内壁的间隙面积应不小于过滤介质进、出口管路内表面截 面积,见图6; 滤芯接口间应有足够的滤芯安装空间,多个滤芯接口的布置应尽量减少流道的弯曲,降低流动 阻力,见图6 12
GB/36386一2018 说明 上简体 -O型圈 -滤芯座; 下筒体 图5可拆卸式滤芯座 说明 -筒体; 滤芯座; -滤芯接口 滤芯接口之间应有足够的安装空间且应尽量减少流道弯曲 图6滤芯布置示意图 13
GB/T36386一2018 6.4.5.2滤芯接口 6.4.5.2.17井接口设计要求 过滤器需要蒸汽灭菌、过滤介质温度超过45C或由内向外流动时,应选用带有锁扣的7井接口, 7井接口分为R型内卡式,见图7a);和E型外卡式,见图7b) 7井接口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适合安装具有ISO3601-l:2012尺寸代码226双0型圈的滤芯; a b 各尺寸参数应符合表8的规定; c 接口锁孔可以将滤芯上的翅片单向锁紧,不易转动; d 滤芯上的双0型圈应能够完全插人滤芯座上的接口插孔,0型圈不得露出接口表面 e 与0型圈直接接触的插孔表面粗糙度Ra值按GB/T1031评定,应不大于1.6m. 10'20" R型内卡式 图77#接口尺寸图 14
GB/36386一2018 10"~2o b)E型外卡式 说明 卡耳宽度; we -R型接口的表面至卡槽顶端的最小距离或E型接口卡扣钢丝的直径; 滤芯插孔的直径 R型接口的卡槽或E型接口的卡扣最大处尺寸 R型接口的卡槽或E型接口的卡扣最小处尺寸 插孔倒角深度; 插孔有效深度; R型接口卡槽半径或E型接口旋转半径; -插孔底端过渡圆角半径 卡扣钢丝应满焊在滤芯座上 图7(续 15
GB/T36386一2018 表87#接口尺寸参数 尺寸 mm 公差 序号 mm R型内卡式 E型外卡式 31.7535.56 u" 3.18 <3.18 57.15 57.15 d 0十0.08 hn" 4.39 4.39 士0,10 h 3.40 3.40 士0.10 <1.52 <1.52 h hn >13,97 >13.97 36.32 36.32 士0.25 1.52 1.52 6.4.5.2.2其他规格滤芯接口设计要求 其他规格的滤芯接口应参考7井接口,采用符合6.3.3规定的0型圈密封设计 6.4.6拉杆 拉杆应采用实心棒材加工,不得采用空心钢管 拉杆表面不应出现直径大于0.5mm或深度大于 0.2mm的凹坑,表面粗糙度Ra值按GB/T1031评定,应不大于1.64m 拉杆的螺纹应采用O型圈 隔绝,避免螺纹与过滤介质直接接触,见图8 16
GB/36386一2018 说明 螺帽; 2,6 0型圈; 弹簧 压板 拉杆; 滤芯座 图8拉杆螺纹0型圈隔绝示意图 6.4.7压板 压板实测厚度应不小于1mm;开孔应与滤芯座上的滤芯接口开孔相对应;外圈及开孔处应为圆 边,不得出现快口;压板表面应平整光洁,表面粗糙度Ra值按GB/T1031评定,应不大于1.6um 6.4.8管口 6.4.8.1管口一般设计要求 6.4.8.1.1外壳管口包括过滤介质进口、过滤介质出口、顶部的压力表接口、排气口、上游的排污口、下 游的取样口、温度传感器接口等 所有管口设计应符合6.4.8.1.2~6.4.8.1.6要求 6.4.8.1.2管口死角用RD表示,按式(1)计算,应不大于2 不同位置的!标示见图9. RLD= 式中 -管口死角,L和D的比值; RLD -筒体或主管内壁至支管密封面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支管内径,单位为毫米(mm) 17
GB/T36386一2018 说明: 支管内径; D. 筒体或主管内壁至支管密封面的距离 图g不同管口连接方式的L和D 6.4.8.1.3封头上有多个接管时,各接管应垂直连接或倾斜连接,各接管的RLD均应不大于2,且L应 尽量短,各接管之间的最小间距w应不小于25mm,见图10 多管倾斜连接 多管垂直连接 说明: -筒体或主管内壁至支管密封面的距离; w 各接管之间的最小间距 图10封头上多管口连接 6.4.8.1.4管口与简体、支管与主管的连接部位应采用翻边坡口焊,见图11a);或采用全渗透角焊,连接 处应采用圆弧过渡,见图11b);不得采用承插焊接方式,见图1lc);也不得使接管凸出,见图11d) 18
GB/36386一2018 翻边坡口焊 a 全渗透角焊 接管凸出 承插焊接 说明 -管接头; 接管 全身透角焊连接处应采用圆弧过渡 承插焊接连接处易产生缝隙,不得使用 接管凸出存在难以清洗的死角,不得使用 图11管口焊接方式 6.4.8.1.5接管应选用符合卫生级标准的无缝钢管,并在设计图上标明外径和壁厚,常用卫生级接管尺 寸参见附录C中的表C.1,表Cc.2和表C.3 6.4.8.1.6管路接头应采用卫生级密封垫或0型圈密封,常用卫生级管路接头标准参见表C.4,不得采 用附录D所示非卫生级连接方式 6.4.8.2各管口设计的特殊要求 6.4.8.2.1过滤介质进、出口 过滤介质进、出口的内径应满足过滤介质流速设计要求 受外壳筒体直径限制,管口两端大小不一 致时,可采用卫生级变径管 6.4.8.2.2压力表接口 压力表接口宜设置在外壳顶部 6.4.8.2.3排气口 排气口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9
GB/T36386一2018 排气口应设置在外壳的最高点 当顶部设置有其他接管时,排气口应在该接管上靠近顶部密 a 封面处设置,以确保在线蒸汽灭菌时能够将外壳顶部的空气尽量排尽 b)排气孔的内径应根据外壳容积、气体压力计算,排气时间宜不超过30s,且排气孔的内径应不 小于3mm. 排气口阀门应采用卫生级隔膜阀,或符合下列要求的阀门: -阀门密封垫应采用符合6.3规定的椭球体密封垫或0型圈; 阀门中与过滤介质直接接触的螺纹应采用o型圈隔绝; 阀门正常使用时,流体应只能从出口处流出,不得从侧壁流出; 阀门旋钮应设置滚花,并加装隔热保护套; -阀门出口应设置软管接头 6.4.8.2.4排污口 排污口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排污口应设置在外壳最低点,当过滤介质进口接管低于壳体封头底部时,排污口应设置在该接 a 管上,重力排污时,应符合4.6的规定; 排污口内径应根据重力排污时间计算,当壳体充满流体时,封闭过滤介质进出口打开排气 b 口,重力排污时间宜不超过5min; 排污口阀门应符合6.4.8.2.3e)的规定 c d 当排污口阀门出口内径D大于25mm时,排污口阀门出口处距地面的高度H应不小于阀门 出口内径D的2倍,当排污口阀门出口内径D不大于25mm时,排污口阀门出口处距地面的 高度H应不小于50nmm,D和H的标示见图12 说明: 排污口阀门出口内径 D 排污口阀门出口处距地面的高度 H 图12排污口最小离地距离示意图 20
GB/36386一2018 6.4.8.2.5取样口 当需要对过滤后的介质进行取样时,宜在过滤介质出口管路上安装Rn为0的取样阀,见图13 说明 过滤介质出口 取样阀 取样口阀门出口内径 -过滤介质出口管路内壁至取样阀密封面的距离 图13取样口阀门连接图 6.4.8.2.6温度传感器接口 温度传感器可采用热电阻或热电偶,宜安装在过滤介质出口管路上,采用三通连接方式,见图14 21
GB/T36386一2018 说明: D -过滤介质出口管路内径; 温度传感器有效测量段直径; D 温度传感器有效测量段长度; ! 温度传感器插人接管长度 ”L应不小于(D十L.,)/2,且应不大于(D-D,). 图14温度传感器连接图 6.4.9紧固件 筒体紧固件可采用卡箍或螺纹紧固件 螺纹紧固件宜采用活节螺栓,经供需双方确认,也可采用螺 栓或双头螺柱 卡箍应无影响强度的缩孔、疏松和夹杂,耐压能力和紧固后的状态应符合附录E的 规定 6.4.10支腿 支腿宜选用端口完全封闭的无缝圆管 制造要求 7.1制造控制程序 制造单位的制造控制程序应符合下列要求 主体材料和填充金属应符合5.1的规定和设计文件要求; a b)聚合物材料应符合5.2的规定和设计文件要求; 22
GB/36386一2018 材料在切割和转移过程中应做好标志转移,以防止材料出现偏差,但不得采用硬印标记 c d 煤工应具有相应的焊接资质 7.2成形与组装 7.2.1卷板或拉拔过程中应确保材料的实际厚度不小于设计图样标注的最小成形厚度 7.2.2制造中应避免材料表面的机械损伤,直接与过滤介质接触的钢板表面伤痕、刻槽,修磨深度应不 大于0.2 mm, ,不得采用焊补的方法修复局部伤痕、刻槽 7.2.3坡口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坡口表面不应有裂纹、分层,夹杂等缺陷 b)施焊前,应清除坡口及两侧母材表面至少20mm范围内(以离坡口边缘的距离计)的氧化皮 油污、熔渣及其他有害杂质 7.2.4应采用整体成形封头 7.2.5滤芯座上的滤芯接口宜采用数控加工中心进行加工 滤芯的插孔(与密封圈配合面)宜先采用 铁刀开孔后,再用瞠刀精锺至合格的尺寸公差及表面粗糙度,可轻微修整毛刺,不得过度加工而破坏滤 芯插孔的圆度和尺寸公差 R型7井接口的卡槽宜采用专用铁刀开槽,E型7井接口的卡扣钢丝与滤芯 座表面应满焊,不得出现焊瘤、咬边和气孔 A,B类焊接接头的对口错边量》应不大于对口处钢板厚度的1/8,且不大于1 7.2.6 mm 7.2.7管路接头应垂直于接管的主轴中心线,接管和接头的组合体与筒体连援时,应保证接头连接面 的水平或垂直,其偏差不得超过接头外径的1%(接头外径小于100mm时,按100mm计算),且不大 于3mm 7.2.8外壳的主要几何尺寸、管口方位,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7.3焊接 7.3.1焊接工艺应经过评定;在含焊缝布置图的煤接记录中应记录焊工代号;焊缝同一部位的返修次 数应不超过2次 7.3.2所有焊接接头应全焊透,焊缝应充满,完整,焊缝与母材应圆滑过渡;不得出现烧穿,表面裂纹 未熔合、未焊透、表面气孔、弧坑,未填满,夹渣和飞溅物、焊瘤、咬边等肉眼可见缺陷 7.3.3角焊缝的外形应凹形圆滑过渡.凹陷应不大于最大壁厚的15%.外凸应不大于最大壁厚的 10%,见图15 角焊缝内凹 角焊缝内凸 a b 角焊缝内凹应不大于最大壁厚的15% 角焊缝外凸应不大于最大壁厚的10% 图 15角焊缝要求 7.3.4管道对接处应 23
GB/T36386一2018 完整平滑,见图16a); 不得出现未焊透,见图16b); -错位应不大于管道最大壁厚的15%,且不大于0.3mm,见图16e); -外凹和内凹应不大于管道最大壁厚的10%,见图16d),e); 外凸应不大于0.4mm,见图16f); 内凸应不大于管道最大壁厚的10%,见图16g) 7.3.5焊缝的抛光应: 不影响焊接的可靠性; -与过滤介质直接接触的内表面焊缝应进行抛光处理,焊缝表面粗糙度Ra值应与简体内表面 要求一致; TBS型和TBM型外壳弯管出口处无法进行抛光处理的,应采用单面焊双面成型技术,避免简 体内部管口连接处产生缝隙,见图17; -简体连接的外部焊缝可不进行抛光处理,但应符合7.3.2的规定 壁厚 内表面 内表面 未焊透 完整平滑 内表面 内表面 d 外凹 错位 内表面 内表面 内凹 外凸 内表面 内凸 g 错位应不大于管道最大壁厚的15%,且不大于0.3; mm; 外凹应不大于管道最大壁厚的10% 内凹应不大于管道最大壁厚的10% 外凸应不大于0.4mm 内凸应不大于管道最大壁厚的10% 图16接管焊接要求 24
GB/36386一2018 过滤介质出口管路与筒体应采用单面焊双面成型工艺 图17TIBS型和TBM型外壳接管处焊接要求 7.4焊后热处理 除设计文件另有规定,外壳可不进行焊后热处理 7.5表面处理 7.5.1表面处理方法 外壳表面可进行机械抛光、电解抛光、钝化、衬塑处理 7.5.2机械抛光 机械抛光的表面粗糙度按GB/T1031评定,外表面粗糙度Ra值应不大于0.84m,内表面粗糙度 Ra值应不大于0.4m,且外观应符合表9的规定 表9机械抛光外观要求 项目 要求 不准许出现直径大于0.5mm的凹坑;0.1mm<凹坑直径<0.5mm,应底部光亮;或凹坑直径 凹坑 不大于0.1mm 任一边长为15mm的正方形内,不准许超过4个凹坑,且累计直径不得超过1mm 凹坑群 凹陷 不准许 裂纹 不准许 划痕 深度不大于0.lmm,筒体划痕长度应不大于20mm,接管和接头划痕长度应不大于5m 表面缝欧 不准许 直径应不大于 表面夹波 1mnm 焊渣 不准许 25
GB/T36386一2018 7.5.3电解抛光 电解抛光按YB/T4377的规定执行,表面粗糙度按GB/T1031评定,外表面粗糙度Ra值应不大 于0.64m,内表面粗糙度Ra值应不大于0.44m,且外观应符合表10的规定 表10电解抛光外观要求 项目 要求 起泡 不准许 暗晦 允许 端面品粒 允许 火具印 允许 烟雾 允许 允许 桔皮 穿线印记 允许 焊缝增白 允许 光泽差异 允许 7.5.4钝化 外壳内表面的钝化按S20893的规定执行,钝化后的表面粗糙度Ra值按GB/T1031评定,应不 大于0.44m 且外观应符合表11的规定 表11外壳内表面钝化后外观要求 项目 要求 表面颗粒 无肉眼可见颗粒物 污点 除焊缝污点外,其他表面不准许 可见结构残片 不准许 可见油污或有机物 不准许 7.5.5衬塑 衬塑的内表面粗糙度Ra值按GB/T1031评定,应不大于0.6Am,且外观应符合表12的规定 表12塑料涂层外观要求 项目 要求 划痕 深度不大于涂层厚度的10% 裂缝 不准许 包裹杂质 不准许 26

微孔膜滤芯用卫生级过滤器外壳技术要求GB/T36386-2018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安全饮水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而在保证水质安全的过程中,过滤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微孔膜滤芯用卫生级过滤器外壳技术是关键之一。

GB/T36386-2018标准是我国针对微孔膜滤芯用卫生级过滤器外壳技术制定的国家标准。该标准规定了微孔膜滤芯用卫生级过滤器外壳的材料、结构、制造、检验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其具有良好的卫生性能和过滤效果。

首先,微孔膜滤芯用卫生级过滤器外壳的材料应该符合卫生安全要求。标准中规定,材料不能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重金属、塑化剂等。同时,材料的表面应该光滑,不得存在锐利的边角或毛刺,以避免对微孔膜滤芯的损害。

其次,微孔膜滤芯用卫生级过滤器外壳的结构也应该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设计和制造。标准中要求,外壳的内部净空率应该大于95%;外壳与微孔膜滤芯之间应该采用密封垫圈密封,以确保过滤效果和卫生性能。此外,外壳的结构还应该方便拆卸、清洗和更换微孔膜滤芯。

最后,微孔膜滤芯用卫生级过滤器外壳的制造和检验应该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标准中要求,外壳应该经过严格的水压试验,检测其是否存在泄漏等问题。同时,还需要对外壳的尺寸精度、表面平整度、耐热性和耐腐蚀性等进行检测。

总的来说,微孔膜滤芯用卫生级过滤器外壳技术要求GB/T36386-2018标准对外壳材料、结构、制造和检验等方面都作出了详细规定。只有严格按照这些要求进行设计、制造和检验,才能保证微孔膜滤芯用卫生级过滤器外壳具有良好的卫生性能和过滤效果,为人们提供安全饮水保障。

感光材料冲洗行业废液处理处置方法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感光材料冲洗行业废液处理处置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感光材料冲洗行业废液处理处置方法的编号:GB/T36385-2018。感光材料冲洗行业废液处理处置方法共有10页,发布于2019-01-01
病媒生物防制操作规程船舶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病媒生物防制操作规程船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病媒生物防制操作规程船舶的编号:GB/T36387-2018。病媒生物防制操作规程船舶共有10页,发布于2019-01-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