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4726-2021

交通信息采集视频交通流检测器

Trafficinformationcollection—Videotrafficflowdetector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交通信息采集视频交通流检测器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交通信息采集视频交通流检测器的编号:GB/T24726-2021。交通信息采集视频交通流检测器共有15页,发布于2022-05-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R86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03.220.20;35.240.60
  • 实施日期2022-05-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5页
  • 文件大小1.07M

交通信息采集视频交通流检测器


国家标准 GB/T24726一2021 代替GB/T24726一2009 交通信息采集视频交通流检测器 Trafficinformationcollection一Videotrafficflowdetector 2021-10-11发布 2022-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涯花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4726一2021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技术要求 5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参考文献
GB/T24726一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247262009(交通信息采集视频车辆检测器》,与GB/T24726一2009相比 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交通流”“车头时距”“车头间距”“空间占有率”见3.1,3.6,3.7,3.9),更改 了术语和定义“视频交通流检测器”“车流量”“地点车速”“平均车速”“时间占有率”见3.2、 3.3,3.4,3.5,3.8,2009年版的第3章); b 增加了检测器A型、B型适用的环境和地区(见4.1.1.l); 更改了检测器工作时的环境相对湿度范围(见4.1.2,2009年版的4.1.2) c d 增加了检测器输出的部分检测信息及其主要技术参数要求(见4.2、4.3.1,表1); 更改了检测器的电源要求(见4.3.6,2009年版的4.3.7); e f 增加了“存储”“接口”“其他要求” 4.3.8、4.3.9); 更改了 4.5.1,2009年版的4.5.1) g h更改了“接地与防雷”“耐温度变化”“耐湿热性能”“耐盐雾腐蚀性能"“耐老化性能”“耐机械振 动性能”“防护等级”“电磁兼容性”的要求见4.5,3、4.7.3、4.7.4、4.7,5、4.7.6、4.7.7、4.7.8、4.8, 2009年版的4.5.3 4.7.7、4.7.9、4.5.4); 删除了“耐风压”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2009年版的4.7.8、5.6.8); 更改了测试人员的要求(见5.3,2009年版的5.2.1.2); j k 更改了“主要技术参数检测”的要求(见5.4,2009年版的5,.2.1); 更改了“接地与防雷”“电源适应性”“可靠性试验”“环境适应性试验”“电磁兼容性试验”“防护” I 的试验方法(见5.6.3、5.6.4、5.7、5.8,5.9,5.10,2009年版的5.4.3、,5.2.2,5.5、5.6、5.4.4、5.6.9); m增加了批量生产的要求(见6.1 n)更改了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项目(见表2,2009年版的表1) 更改了“标志”的要求(见7.1,2009年版的7.1) o 更改了“包装”的要求(见7.2.1,2009年版的7.2.1 p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8)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北京市交通信息中心,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杭州海康 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交国通智能交通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张家口市交通运输局、中云智网数据产业常州)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宏海、刘浩、仲崇波、张金金、张卓敏、牛树云、邹迎、葛启彬、张建苍、高剑、 陈渊、袁思瑞、蒋正旭,李继文,赵丽,张凡、尹升、叶佳勇、张芝 本文件于2009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GB/T24726一2021 交通信息采集视频交通流检测器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视频交通流检测器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在道路上测量机动车交通参数的视频交通流检测器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 T 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 2423.3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 2423.10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e:振动(正弦 GB 2423.17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 GB 2423.22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N;温度变化 GB 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 5080.7设备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方案 GB 17626.2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 17626.3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4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22040公路沿线设施塑料制品耐候性要求及测试方法 GB50689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交通流trafficflow 道路上通行的人流和车流 注在不加区分的情况下,一般指车流 在本文件指机动车车流 [来源(GB/T291082021,5.19 3.2 视频交通流检测器videotraficlowdetector 采用视频图像处理技术对道路上的交通流进行动态信息采集、处理,用以检测并输出目标区域的机 动车车型、车流量、平均车速、车头时距、车头间距、时间占有率及空间占有率数据的检测设备
GB/T24726一2021 3.3 车流量vehicleolume 在规定时间内通过道路上检测断面的车辆数 3.4 地点车速spospeed 在某时刻,车辆通过道路上检测断面时的车速 3.5 平均车速 averagespeed 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上检测断面全部车辆地点车速的算术平均值 3.6 车头时距timeheadway 在同向行驶的同一车道中,两连续车辆的车头到达道路检测断面的时间间隔 3.7 headw 车头间距 space way 在同向行驶的同一车道中,两连续车辆的车头之间的距离 3.8 timeoceupancyratio 时间占有率 在某一段时间间隔内,单车道上检测断面被车辆占有的时间与该段时间间隔百分比 3.9 空间占有率 spaceocepaneyratio 在某时刻测得已知路段上所有车辆占用的长度与路段总长度百分比 技术要求 4.1户外环境条件 4.1.1环境温度 4.1.1.1检测器工作时的环境温度 视频交通流检测器(以下简称“检测器”)分为A型和B型:A型检测器适用于环境温度差小的地 区;B型检测器适用于环境温度差大的地区 两种检测器工作时的环境温度如下 A型检测器:一10C一55C; a b)B型检测器;一25C70C 4.1.1.2检测器不工作时耐受的环境温度 两种检测器不工作时耐受的环境温度如下 A型检测器;一25C一70C; a b) B型检测器;一40C一8c. 4.1.2环境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范围为25%一95%,无凝结 4.1.3大气压力 大气压力范围为86kPa106kPa
GB/T24726一2021 4.2功能要求 检测器输出的检测信息应包括:预先设定时间间隔的机动车车型、车流量、平均车速、车头时距、车 头间距,时间占有率和空间占有率数据 检测器软件应提供中文操作界面 4.3主要技术参数要求 4.3.1检测器采集参数指标 机动车车型,车流量、平均车速、车头时距,车头间距、时间占有率和空间占有率应符合表1的采集 要求 表1检测器采集参数 序号 参数类别 采集参数要求 当路面照度不小于5000lx,能见度不小于5500m,样本量不小于100,车速在 ,单类车型相对误差不大于10% 0km/h~120km/h,测量时间不小于15min时 机动车车型 当路面照度小于5000lx,能见度不小于5500m,样本量不小于100,车速在 kmm 120km/h,测量时间不小于15min时,单类车型相对误差不大于15% 当路面照度不小于5000lx,能见度不小于5500m,样本量不小于100,车速在 km/h120kk km/h,测量时间不小于15min时,断面车流量相对误差不大于5% 单车道车流量相对误差不大于8% 车流量 当路面照度小于5000lx,能见度不小于5500m,样本量不小于100,车速在 0km/h一120km/h,测量时间不小于15min时,断面车流量相对误差不大于 10%,单车道车流量相对误差不大于15% 当路面照度不小于5000lx,能见度不小于5500m,样本量不小于100,车速在 0km/h120km/h,测量时间不小于30min时,断面车辆平均车速相对误差不大 于8% 平均车迷 当路面照度小于5000lx,能见度不小于5500m,样本量不小于100,车速在 0km/h~120km/h,测量时间不小于30min时,断面车辆平均车速相对误差不大 于15% 当路面照度不小于5000Ix,能见度不小于5500m,样本量" 不 小 于100,车速在 0km/h~120ktm/h,测量时间不小于30min时,断面车辆车头时距、车头间距,时 车头时距、 间占有率及空间占有率相对误差不大于10% 车头间距、 时间占有率 当路面照度小于5000lx,能见度不小于5500m,样本量不小于100,车速在 0km/h120km/h,测量时间不小于30nmin时,断面车辆车头时距,车头间距,时 及空间占有率 间占有率及空间占有率相对误差不大于15% 4.3.2 系统带宽 系统带宽不应小于8MHz 4.3.3数据速率 数据速率不应小于1200bit/s
GB/T24726一2021 4.3.4输出电平 输出电平应为1V峰-峰) 4.3.5输出阻抗 输出阻抗应为75Q. 4.3.6电源 检测器应支持交流电网电源电压:l10V一240V,频率:50Hz士2Hz;或者直流电源电压:12V士 2.4V;或者交流电源电压;24V士4.8V 4.3.7存储 检测器应具备本地存储和断网续传功能 当不具备实时交通数据传输功能时,本地存储时间不应 少于7d 检测器应具备导出与上传本地存储的交通数据的功能 4.3.8接口 检测器通信接口应支持串口接口、以太网接口或光纤接口,宜支持4G或5G等无线接口 4.3.9其他要求 检测器应具备自诊断与告警功能 检测器检测信号丢失、检测器系统故障及网络通信故障等各种 情况发生时,系统能够自诊断、记录并告警 4.4检测器外观及构件 4.4.1检测器外观 检测器的外壳上不应有凹坑、划伤,变形或裂缝 镀层应光滑平整,颜色应均匀一致,不应有皱纹 起泡和龟裂等缺陷 4.4.2机身标识 检测器机身上的铭牌、标志,文字、符号等应合理、清晰、端正、牢固,不应脱落或磨损 4.4.3检测器结构 检测器结构应简单,牢靠,满足使用要求,安装调节方便 4.4.4安装连接件 安装连接件应设置垂直、水平方向可调节的机构,以便于安装施工;其活动零件应灵活、无卡滞现 象,无明显变形、凹凸不平等缺陷 4.5电气安全性能 4.5.1绝缘电阻 检测器的电源接线端子与机壳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100MQ;在相对湿度91%95%、温度40C 的条件下经过48的受潮预处理后,绝缘电阻不应小于2MQ.
GB/T24726一2021 4.5.2电气强度 检测器的电源接线端子与机壳之间应能耐受频率为50Hz、有效值3000V正弦交流电压,历时 1min,不应产生飞弧或击穿等现象 4.5.3接地与防雷 检测器应按GB50689规定进行接地与防雷设计 检测器应具有良好的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应 大于10Q;采用必要的防雷电和过电压保护措施,检测器天线应处于避雷针保护范围之内 4.6可靠性 检测器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不应小于30000h 4.7环境适应性 4.7.1低温 4.7.1.1 低温性能 检测器在一10(或-25C)的低温条件下应能启动,并能正常工作,逻辑正确 注:不加括号的数据适用于A型检测器,加括号的数据适用于B型检测器 B型检测器具有更好的气候环境适应 性,采用A型或B型,取决于使用地区的环境条件 4.7.1.2、4.7.2及4.7.3中的表述同理 4.7.1.2耐低温性能 检测器在一25C(或一40C)条件下保持8h,恢复到-10(或一25C)的条件,待温度稳定后, 应能立即启动,并能正常工作,逻辑正确 4.7.2 高温 4.7.2.1 高温性能 检测器在55(或70C)的高温条件下应能启动,并能正常工作,逻辑正确 4.7.2.2耐高温性能 检测器在70c(或85)条件下,保持16h,恢复到55(或70)的条件,待温度稳定后,应能立 即启动,并能正常工作,逻辑正确 4.7.3耐温度变化 检测器应能耐受温度循环变化的影响,检测器从室温放到已调节至规定值一25C(或一40C)的 低温试验箱内,当检测器在低温下达到温度稳定后,保持1h,在2min内再将检测器转移到温度已调节 到70C(或85C)的高温试验箱内,当检测器在高温下达到稳定后,保持1h,在2min再转移到低温箱 内,再开始第2个循环,共进行5次循环,最后在高温中取出,在大气中温度恢复到室温后,检测器应能 启动并正常工作,逻辑正确并无其他损坏 4.7.4耐湿热性能 检测器应能在湿热条件为温度40C士2C、相对湿度93%士3%的湿热试验中耐受48h 试验过 程中,检测器应能正常工作,逻辑正确
GB/T24726一2021 4.7.5耐盐雾腐蚀性能 检测器的易腐蚀金属构件,外壳、印刷电路板及安装连接件,按GB/T2423.17的方法,经过168h 的耐盐雾腐蚀试验后,应无明显锈蚀现象,金属构件应无锈点,印刷电路板经过24h自然晾干后应工作 正常 4.7.6耐老化性能 直接受到日光辐照的漆类和塑料类材料的检测器外壳及安装连接件应进行氲弧灯人工加速老化试 验,试验条件及结果应符合GB/T22040有关耐缸弧灯人工加速老化性能的要求 4.7.7耐机械振动性能 检测器正常工作时,在振动频率2Hz150Hz的范围内按GB/T2423.10的方法进行扫频试验 在2Hz~9Hz时按位移控制,位移幅值3.5mm(峰值7.0mm);9Hz~150Hz时按照加速度控制,加 速度为10m/s 依次按照2Hz9Hz,150Hz,9Hz,2Hz的顺序设置频率并作为一个循环,扫频速率 为每分钟一个倍频程,在三维空间经历20个循环后,检测器功能应正常,结构不受影响,零部件无松动 4.7.8防护等级 检测器外壳的防护等级应符合GB/T4208的规定不低于IP65级 4.8电磁兼容性 4.8.1静电放电抗扰度要求 对操作人员正常使用检测器时可能接触的点和表面以及用户维修时可能接触的点进行静电放电抗 扰度试验,检测器应工作正常 4.8.2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要求 对检测器的电源端口及数据接口进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检测器应工作正常 4.8.3辐射电磁场抗扰度要求 对正常工作的检测器进行辐射电磁场抗扰度试验,检测器应工作正常 5 试验方法 5.1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 -般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如下: 环境温度:15C一35C; a 环境相对湿度:25%75%; b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5.2试验测试范围检查 为检查采集参数的准确性,应在以下位置或范围内放置检测器进行有关参数测量 a 与最近车道水平距离为5m处; b 与最远车道水平距离为40m处;
GB/T24726一2021 与车流行车方向200m范围内 5.3试验测试结果的处理 除特殊规定外,一般对可重复的客观测试项目进行3次测试,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根据需 要,可给出测试结果的准确度;对于主观测试项目,测试结果分为合格、不合格两级 测试人员不应少于 5.4主要技术参数检测 5.4.1交通数据采集内容 检查检测器采集和统计机动车车型识别、车流量、平均车速、车头时距、车头间距、时间占有率和空 间占有率数据的功能 5.4.2交通数据采集精度测试条件 5.4.2.1 交通数据采集精度测试现场条件 交通数据采集精度测试现场条件如下 测试地点:在测试机动车车型,车头时距,车头间距等数据的采集精度时,在上行或下行半幅断 面选取一个车道进行测试;在测试检测器的流量数据、地点车速采集精度时,在上行或下行半 幅断面选取一个断面进行测试 b 测试车辆:用于机动车车型识别数据的采集精度测试的车辆,应满足大型车(车长不小于6n m 和小型车(车长小于6m)的分类要求 测试车速范围:20km/h120km/h 5.4.2.2相对误差计算公式 相对误差按公式(1)计算 Me一Re" ×100% Re" 式中: -相对误差 Me -检测器测量值; Re -人工统计值或人工测量值 5.4.3机动车车型数据的采集精度 将机动车车型的人工统计值与检测器测量值按照公式(1)计算出机动车车型数据采集的相对误差 每种类型机动车数量不少于50辆 5.4.4车流量数据的采集精度 将车流量的人工测量值与检测器测量值,按照公式(1)计算出车流量数据采集的相对误差 测试断 面车流量不少于200辆 5.4.5平均车速的采集精度 在测试区域用雷达测速仪或激光测速仪测量车辆的地点车速,将雷达测速仪或激光测速仪测量的 每辆车的地点车速和检测器测量的地点车速按公式(1)计算出每辆车的地点车速数据采集的相对误差
GB/T24726一2021 采集不少于100辆机动车的地点车速 所有地点车速相对误差的算术平均值为该检测器备的平均车速 相对误差 5.4.6车头时距,车头间距的采集精度 在测试区域记录被测车辆的到达时间和测量地点车速,将人工计算出的车头时距值,车头间距值和 检测器测量的车头时距值、车头间距值按公式(1)计算出车头时距、车头间距数据采集的相对误差 5.4.7时间占有率和空间占有率的采集精度 在测试时间间隔内或测试时刻,将人工统计出的时间占有率、空间占有率和检测器测量的时间占有 率、空间占有率值按公式(1)计算出时间占有率、空间占有率数据采集的相对误差 5.5检测器外观及构件检查 用目测和手感法进行外观检查 评定人员应为熟悉该检测器并已取得专业审查资格的质量检验 人员 5.6电气安全性能检测 5.6.1绝缘电阻 在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下用经过检定的高阻测试仪在检测器的电源接线端子与机壳之间测量绝缘 电阻;在4.7.4规定的湿热条件下测量时,应在检测器从湿热试验箱中取出后3min内进行测量 测试 电压为500V 5.6.2电气强度 在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下用经过检定的电气强度测试仪在检测器的接线端子与机壳之间测试电气 强度;在4.7.4规定的湿热条件下测量时,应在检测器从湿热试验箱中取出后3min内进行(紧跟在 5.6.1之后) 电压应从零逐渐增加到规定值3000V,此后,保持1min,再逐渐下降到零 试验期间应 无击穿或飞弧现象 5.6.3接地与防雷 用经过检定的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系统接地电阻,检查所装的避雷器、过电压保护器和接地线是否 符合GB50689的规定,检测器应在外界避雷针的保护范围之内 5.6.4电源适应性试验 5.6.4.1 电压波动试验 用自稠变压器或可调交流电源对检测器进行供电,频率恒定在50Hz,测试电压依次设置为185V、 200V,220V、240V、255V、240V,230V、210V、185V 每调整到一挡电压并稳定后,都分别开启和 关闭被测检测器电源开关,检查逻辑和功能是否正常 5.6.4.2频率波动试验 用变频交流电源对检测器进行供电,电压恒定在220V,调整变频交流电源的输出频率依次为 50HHz、51Hz,52Hz50Hz、49Hz、48Hz,50Hz 每调整到一挡频率并稳定后,都分别开启和关闭被 测检测器电源开关,检查逻辑和功能是否正常
GB/T24726一2021 5.7可靠性试验 可靠性试验按GB/T5080.7的规定进行 5.8环境适应性试验 5.8.1耐低温性能试验 耐湿热性能试验按GB/T2423.1的规定进行 5.8.2耐高温性能试验 耐高温性能试验按GB/T2423.2的规定进行 5.8.3耐湿热性能试验 耐湿热性能试验按GB/T2423.3的规定进行 5.8.4耐温度变化性能试验 耐温度变化性能试验按GB/T2423.22的规定进行 5.8.5耐机械振动性能试验 耐机械振动性能试验按GB/T2423.10的规定进行 5.8.6耐盐雾腐蚀性能试验 耐盐雾腐蚀性能试验按GB/T2423.17的规定进行 5.8.7耐候性能试验 耐候性能试验按GB/T22040的规定进行 5.9电磁兼容性试验 5.9.1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确定试验等级2,按GB/T17626.2的规定进行 5.9.2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确定试验等级3,按GB/T17626.4的规定进行 5.9.3辐射电磁场抗扰度试验 确定试验等级2,按GB/T17626.3的规定进行 5.10防护等级试验 防护等级试验按GB/T4208的规定进行 检验规则 6.1检验分类 检测器的检验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通过型式检验合格后,才能批量生产
GB/T24726一2021 6.2型式检验 6.2.1检测器的型式检验一般由国家法定的质量监督机构组织进行 6.2.2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新设备试制定型鉴定或老产品转厂生产; a b 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设备停产半年以上,恢复再生产时 d 连续批量生产,每年一次; e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抽查要求 6.2.3型式检验的样品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 检验结果按下述规则判定 检测数据全部符合要求,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 a b 检测数据有一项不符合标准要求,则抽取双倍数量的产品对该项指标进行复检 若复检合格 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若复检不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6.2.4型式检验的项目按表2的规定执行 表2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 5.4 主要技术参数要求 4.3 5.5 外观及构件质量 4.4 电气安全性能 4.5 5.6 可靠性 4.6 5.7 环境适应性 4.7 5.8 电磁兼容性 4.8 5.9 注、为检验项目,为不检验项目 6.3出厂检验 6.3.1设备出厂检验由设备生产企业质量检验部门按表2规定进行检验,合格后签发合格证,方可 出厂 6.3.2出厂检验中,若出现一项不合格,则应返修,返修后重新对不合格项进行检验 若仍不合格,则 判为该次检验的产品不合格 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7.1标志 7.1.1检测器标志 检测器的标志应采用铭牌或直接喷刷、印字等形式 标志应清晰、易于识别且不易随自然环境的变 化而褪色、脱落 检测器的标志上应注明 生产企业名称,地址及商标; a b 产品名称,型号规格及产地; c 输人额定频率、额定电压、额定电流; 10
GB/T24726一2021 ) 额定功耗 重量; ee fD 产品编号; 制造日期; 8 h)其他必要的技术数据 7.1.2 包装标志 包装贮存标识应符合GB/T191的规定,应标有“注意防潮”“小心轻放”等图案,还应在检测器的包 装箱上印刷以下内容 生产企业名称、地址及商标; a b 产品名称及型号规格; 产品批号及日期; c d 重量:×××kg); 外形尺寸;长(mm)X宽(mm)X高(mm) e f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产品编号 g 7.2包装 7.2.1产品的外包装箱宜选择瓦楞纸箱,内部宜用聚氨酯泡沫板和蛆料泡沫等材料缓冲,包装应牢固 可靠,能适应常用运输、装卸工具运送及装卸 检测器包装箱内应携带如下文件 7.2.2 产品合格证; a 产品使用说明书; b 装箱单; c 随机备用附件清单; d 品技术说明、接线图、安装图; 产 e 其他有关技术资料 fD 运输 包装好的检测器可用常规运输工具运输,运输、装卸过程中应避免剧烈振动、雨雪淋袭,太阳曝晒、 接触腐蚀性气体及机械损伤 7.4贮存 检测器应贮存在温度为-10C~55C,空气最大相对湿度小于90%免受雨淋、无腐蚀性气体的 环境中 存放检测器的库房应清洁,通风、干燥、无酸碱及腐蚀性气体,检测器周围应无强烈的机械振动及强 磁场作用 检测器堆码下面铺垫的垫木高度不应少于100mm 不应将化学物品、潮湿物品与产品同 库贮存 产品距离四壁不应少于0.5m,距离取暖设备不应少于1m 11
GB/T24726一2021 考文献 参 [1]GB/T291082021 道路交通信息服务术语 12

智慧城市运营中心第1部分:总体要求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智慧城市运营中心第1部分:总体要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智慧城市运营中心第1部分:总体要求的编号:GB/T40656.1-2021。智慧城市运营中心第1部分:总体要求共有16页,发布于2022-05-01
耙吸挖泥船波浪补偿器技术要求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耙吸挖泥船波浪补偿器技术要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耙吸挖泥船波浪补偿器技术要求的编号:GB/T40709-2021。耙吸挖泥船波浪补偿器技术要求共有6页,发布于2022-05-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