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0826-2014

斜拉桥钢绞线拉索技术条件

Technicalconditionsforsteelstrandcableofcablestayedbridge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斜拉桥钢绞线拉索技术条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斜拉桥钢绞线拉索技术条件的编号:GB/T30826-2014。斜拉桥钢绞线拉索技术条件共有35页,发布于2015-04-012014年第14号公告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H49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77.140.65
  • 实施日期2015-04-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35页
  • 文件大小811.83KB

以图片形式预览斜拉桥钢绞线拉索技术条件

斜拉桥钢绞线拉索技术条件


国家标准 GB/T30826一2014 斜拉桥钢绞线拉索技术条件 Techniealconditionsforsteelstrandeableofceablestayedbridge 2014-06-24发布 2015-04-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监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花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30826一2014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符号和说明 拉索结构 主要结构及组成 5.1 5.2张拉端锚固段及过渡段结构 5.3固定端锚固段及过渡段结构 5.4自由段结构 5.5鞍座段结构 5.6附件 技术要求 6.1索体 6.2锚具组件 12 6.3减振器 13 6.4鞍座 13 拉索产品验收检验 13 7.1检验分类 7.2检验项目 13 7.3出厂检验的组批 16 7.4检验结果判定 16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8.1标志 8.2包装 8.3运输及贮存 拉索防腐与防护 一般规定 9.1 9.2拉索的防腐与防护要求 拉索安装 l0 18 8 10. 一般规定 10.2材料进场验收 18 10.3损伤修复 10.4安装要求 18 8 10.5张拉与索力调整 19 10.6归档文件
GB/T30826一2014 19 拉索更换 19 11.l -般规定 19 11.2拉索更换的条件 12 19 拉索的检查 19 12.1 -般规定 卫2.2 20 日常性检查 20 12.3定期检查 20 12.4全面鉴定评估 20 12.5专项检查 附录A规范性附录)锚具组件的疲劳试验 附录B(规范性附录)鞍座的疲劳试验 附录c规范性附录)锚具组件的水密性试验 26 附录D(规范性附录)PE防护钢绞线耐久性试验 2gG
GB/T30826一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标淮起草单位;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广东坚宜佳五金制品有限公司、上海浦 江缆索股份有限公司冶治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龙跃、目云友、李方元、黄芳玮、李国平、尚景朕、庞维林、陈小莲、张海良、 游胜意、王玲君、朱红斌.任攀英
GB/T30826一2014 斜拉桥钢绞线拉索技术条件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斜拉桥钢绞线拉索的术语和定义、符号和说明、拉索结构、技术要求、拉索产品验收检 验、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拉索防腐与防护、拉索安装、拉索更换、拉索的检查等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单根PE防护钢绞线作为受拉构件的斜拉桥钢绞线拉索(以下简称拉索)的设 计,试验与安装 本标准适用于公路及城市道路桥梁的斜拉索,其他工程结构的拉索亦可参照使用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A、B,c,D,E、,F,G、H,K,N、T标 GB/T230.1 尺 金属材料布民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达 GB/T231.l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228.1 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 GB/T264 GB/T269润滑脂和石油脂度测定法 GB/T512润滑脂水分测定法 GB/T52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GB/T699优质碳素结构钢 B/T1040.2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够2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 GB/T18042000 -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2361防锈油脂湿热试验法 GB/T3077 合 金结构钢 GB/T3512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热空气加速老化和耐热试验 GB/T4162一2008 锻乳制棒超声检测方法 GB/T4929润滑脂滴点测定法 石油蜡针人度测定法 GB/T4985 GB/T5224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梯形螺纹第1部分;牙型 GB/T5796.1 GBy/T5798.2梯形螺纹第2部分;直径与螺距系列 GB/T5796.3梯形螺纹第3部分;基本尺寸 GB/T5796.4梯形螺纹第4部分;公差 GB/T6031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硬度的测定(10~100IRHD) G;B/T6402一2008钢锻件超声检测方法 GB/T8124梯形螺纹量规技术条件 GB/T8804.3一2003热塑性塑料管材拉伸性能测定第3部分:聚烯胫管材
GB/T30826一2014 GB/T8806塑料管道系统塑料部件尺寸的测定 (GB/T9341塑料弯曲性能的测定 GB/T10125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GB/T14370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GB/T16924 钢件的淬火与回火 GB/T19810 聚乙烯(PE)管材和管件热熔对接接头拉伸强度和破坏形式的测定 GB/T21073环氧涂层七丝预应力钢绞线 GB/T21839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材试验方法 GB/T23988涂料耐磨性测定落砂法 GB/T25823单丝涂覆环氧涂层预应力钢绞线 297桥梁缆索用高密度聚乙烯护套料 IB/T4730.4一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4部分;磁粉检测 B:/T500.8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8部分;锻件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9部分;切削加工件 JB/T5000.9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13部分;包装 JB/T5000.13 JG161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 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热镀锌钢绞线 YB/T152 sH/T0081 防锈油脂盐雾试验法 SH/T0324润滑脂分油的测定锥网法 sH/T0325润滑脂氧化安定性测定法 sH/T0331涧滑脂腐蚀试验法 sHH/T0387一1992(2005)钢丝绳表面脂 sY/T0039管道防腐层化学稳定性试验方法 sY/T0040管道防腐层抗冲击性试验方法(落锤试验法 HG2-146塑料耐油性试验方法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钢绞线拉索strandstaycable 拉索 由若干根直径相同、平行排列的单根PE防护钢绞线集束,通过两端锚具组件固定于斜拉桥结构 承受结构静动荷载的受拉构件 3.2 PE防护钢绞线PEsheathedstrand 有防腐保护涂层及高密度聚乙烯护套的钢绞线 3.3 锚具组件anehorage 用以保持拉索的拉力并将其传递到桥梁结构的锚固装置 锚具组件通常由多个零(部)件组装而 成,可分为张拉端锚具和固定端锚具两类
GB/T30826一2014 3.4 鞍座saddle 位于索塔上,支承拉索、改变索体方向穿过索塔,并将拉索的径向及不平衡荷载传递给索塔的构件 3.5 锚固段anehoragezone 拉索和锚具的连接段,将索力传递给桥梁结构的拉索锚固部分 3.6 transition 过渡段 zone 从导管人口到锚固段口之间的拉索部分 3.7 自由段freezone 错固段、过渡段及鞍座段(如有)之外的拉索索体 3.8 外护套管staypipe 安装在拉索自由段、暴露在外部环境中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套管或金属管,具有对钢绞线束外 部防护的功能 3.9 导管guidepipe 位于梁端结构或索塔上的预埋管道,便于拉索的安装与更换,也称为预埋管 3.10 accesurtesfstay 拉索附件 cable 对拉索安装、防护起辅助作用的构件,包括索箍、外护套管连接装置、外护套管伸缩补偿装置、保护 罩等 3.11 减振器daper -种控制和减缓拉索振动的装置 符号和说明 本文件使用的符号和相应的说明见表1 表1符号和说明 号 单 说 明 符 位 A 单根钢绞线试件的特征(公称)截面面积 mm 拉索中各根钢绞线特征(公称)截面面积之和 mmnm fm MPa 钢绞线的抗拉强度标准值 试验所用钢绞线(截面以Aa计)的实测极限抗拉强度平均值 由三根以上同卷钢绞线实测 MP mn 值计算得出 钢绞线-拉索错具组装件中钢绞线的公称极限拉力 由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计算得出 F kN 也可表示为F=fitA 钢绞线实测平均极限拉力 由钢绞线试件实测破断荷载平均值计算得出 kN
GB/T30826一2014 表1(续 号 明 单 位 说 kN 钢绞线的规定非比例延伸力 Fm3 E MP 钢绞线的弹性模量 钢绞线-拉索错具组装件静载试验测得的锚固效率系数 7 " 钢绞线-拉索具组装件达到实测极限拉力时钢绞线的总应变 Epa A MPa 钢绞线的应力幅值 SDR HDPE圆管式外护套管的外径与壁厚的比值 拉索结构 5.1主要结构及组成 拉索结构包括张拉端错固段、固定端错固段、过渡段、自由段及鞍座段(如有几个部分,见图1、 图2 拉索体系由索体、锚具组件、减振器、鞍座(如有)及附件等组成 其中;索体包括PE防护钢绞线束 及外护套管;锚具组件分为张拉端锚具组件和固定端锚具组件;拉索附件包括索箍,外护套管连接装置、 外护套管伸缩补偿装置及保护罩等
GB/T30826一2014 邮 琴 菜 1 凳 垂 a 说明 固定端错具组件 索箍 外护套管伸缩补偿装置,10 导管(塔端): 导管(梁端); -外护套管连接装置; -减振器(塔端); 11 -张拉端锚具组件 -减振器(梁端》 -外护套管 -PE防护钢绞线 注1:示意图为张拉端锚具在塔端、固定端锚具在梁端的情况,在实际设计和使用中,张拉端锚具和固定端锚具的位 置可互换,或两端均采用张拉端锚具 注2:示意图为外护套管下端固定,上端自由,根据工程需要,也可设计为上端固定和下端自由的方式 图1无鞍座拉索结构示意图
GB/T30826?2014 u ? ?? ? ; -; ??; 10 ; ; -??? -???; PE?; ?; ?2??? 5.2ê?μ?ν? ??м)ê?μ???,?ê,?м?????, ?,?3 ? ; -?; ; 10 ; ? -??; -PE? " ?м; ?? 12 ?3???)ê?μ?ν??? (??)ê?μ?????ê塢?????á ?,?4
GB/T30826一2014 说明 保护罩; -螺母; -防腐材料; 1o -PE防护钢绞线 夹片; 错垫板 -密封筒; -减振器 锚板; 导管; -密封装置; 图4张拉端(不带支承筒)锚固段及过渡段结构示意图 5.3固定端锚固段及过渡段结构 固定端锚固段及过渡段由通常保护罩,夹片、锚板、垫板、密封筒、密封装置、防腐材料、减振器及其 他部件组成,见图5. 说明 保护罩; 垫板; -密封筒; 10 -PE防护钢绞线; 11 -减振器 密封装置 夹片 错垫板 错板, 导管; 3 防腐材料 图5固定端锚固段及过渡段结构示意图 5.4自由段结构 自由段是拉索两过渡段或过渡段与鞍座之间的部分,由PE防护钢绞线集束而成,外加圆管式外护 套管或哈弗(HALF)式外护套管作整体防护,见图6
GB/T30826一2014 圆管式外护套管 哈弗(HHALF)式外护套管 PE防护钢绞线 b 说明 HDPE外护套管圆管式); HDPE护套; PE防护钢绞线 -防腐润滑脂或蜡 3 HDPE外护套管(哈弗式); 七丝钢绞线 图6拉索自由段及单根E防护钢绞线断面示意图 5.5鞍座段结构 鞍座段位于索塔上,拉索索体贯穿鞍座并锚固在塔的两侧梁上 鞍座结构通常有分散导管式和双 导管式两种类型,见图7,图8 说明 PE防护俐绞线 抗滑装置; 鞍座 索塔; 分散导管 图7分散导管式鞍座示意图
GB/T30826一2014 说明 PE防护钢绞线 索塔; 抗滑装置; 外导管 鞍座; 内导管 图8双导管式鞍座示意图 5.6附件 拉索附件包括索箍、外护套管连接装置、外护套管伸缩补偿装置及保护罩等 5.6.1索箍 索箍是将拉索收紧成紧密排列的装置,应避免过大的弯曲应力,应保证其夹紧部位不会对索体产生 损伤 5.6.2外护套管连接装置 外护套管连接装置,将拉索外护套管与导管连接起来,防止外部雨水进人导管内部 5.6.3外护套管伸缩补偿装置 外护套管伸缩补偿装置应设计成在外界温度变化时,保证外护套管能自由伸缩,对外护套管起到伸 缩补偿作用 5.6.4保护罩 保护罩安装在两端锚具组件的锚板上,对锚具外露钢绞线及夹片等起保护、防腐作用 技术要求 6.1 索体 6.1.1PE防护钢绞线 6.1.1.1制作拉索的PE防护钢绞线的母材可用光面钢绞线、热镀锌钢绞线、环氧涂覆钢绞线或其他满
GB/T30826一2014 足相应的防腐性能要求的钢绞线 a)光面钢绞线应符合GB/T5224的规定; b热镀锌钢绞线应符合YB/T152的规定; 单丝涂覆环氧涂层钢绞线应符合GB/T25823的规定; c d)填充型环氧涂层钢绞线应符合GB/T21073的规定 6.1.1.2钢绞线除应符合有关标准要求外,还需符合以下条款: 钢绞线及制作钢绞线的盘条应无媒接接头; a b 钢绞线在出厂前不应有肉眼可见的腐蚀现象 长度为5m的钢绞线试样拆股(包括中心丝 后,不应有任何腐蚀迹象; c)最小极限抗拉强度应不低于相应钢绞线的抗拉强度标准值f; d 规定非比例延伸力(F2不小于整根钢绞线公称最大力的90%; 弹性模量;E=(1.95士0.1)X10MIPa f 偏斜拉伸性能:偏斜拉伸系数不大于20%; 疲劳性能应满足上限应力为0.45/k,应力幅300MPa,循环次数为200万次的疲劳试验,不 出现断丝,并在疲劳试验后对钢绞线作静强度拉伸试验,最小张拉应力应不低于92%fm或 95%f(取两者中的较大值)的要求 钢绞线的E护套材料应采用高密度聚乙婚.,材料应符合gT297的规定 6.1.1.3 6.1.1.4护套应厚薄均匀,最小厚度不小于1.5mm PE防护锅绞线护套应光滑无裂缝、无气孔、无明 显褶皱和机械损伤 PE防护钢绞线的耐久性应符合附录D的要求 6.1.1.5 6.1.1.6PE防护钢绞线采用的防腐材料可选用防腐润滑脂或蜡 防腐润滑脂的性能应符合表1的要求 a 表1防腐润滑脂的技术性能指标 目 项 质量指标 试验方法 工作锥人度(1/10mm 220320 GB/T269 不低于 GB/T4929 滴点/C 160 水分/% 不大于 0.1 GB/T512 不大于 俐网分油量(100"c,50h)/ sH/T0324 ,100c,24h SH/T0331 腐蚀试验(45号钢片, 合格 低温性能(一40“C,30min) 合格 SH/T0387一1992附录二 GB/T2361 湿热试验(45号钢片,30d/级 不大于 盐雾试验(45号钢片,30d/级 不大于 SH/T0081 氧化安定性(99C,100h) A氧化后压力降/MPa 0.06 SH/T0325 不大于 GB/T264 B氧化后酸值(以KoH计)/(mg/g) 不大于 1.0 对套管的兼容性(65C,40d A吸油率/% 1o HG2-146 不大于 B拉伸强度变化率/% 不大于 30 GB/T1040.2 10
GB/T30826一2014 b 蜡的技术性能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蜡的技术性能指标 目 项 质量指标 试验方法 工作温度/ -40一80 密度( 0.850.92 (20"C)/g/em') 石蜡针人度(25"C,1/10mm 110170 GB/T4985 释油率(7d,40"C)/% 0.5 SH/T0324 滴点/ >70 GB/T4929 0.03 SH/T0325 氧化安定性(99'C,l00h/MPa 不高于 腐蚀试验(45号钢片,100C,24h) 合格 SH/T0331 盐雾试验(45号钢片,30d)/级 不高于 SH/T0081 6.1.1.7钢纹线防腐润滑脂或蜡涂敷及护套的制作应一次完成,并通过挤压工艺成型,防腐润滑脂 或蜡沿钢绞线全长均匀涂敷 每米防腐润滑脂的用量应在15g一30g之间,每米蜡的用量应在10" Dg之间,并保证将孵绞线外表面和钥绞线周围的缝隙填清,以防止气体及流体沿孵绞线内部缝 30 隙流动 6.1.2外护套管 6.1.2.1外护套管材料一般选用HDPE,也可选用钢质或其他合适的金属材料 选用HDPE材料 时,其主要性能应满足cI/T297的规定 HDPE外护套管可制成单层或双层,外层可制成不同的 颜色 6.1.2.2HDPE外护套管外表面可以为光面或具有防风雨振作用的双螺旋线或其他形式 6.1.2.3HDPE外护套管应有足够的刚度,最小厚度应能满足在运输、施工过程中外力挤压作用下,不 出现开裂、破损及明显的变形 HDPE圆管式外护套管的壁厚应满足sDR值不大于32,且应不小于6mm; a b) 哈弗式外护套管,外层与内层壁厚之和不小于6nmm,且内外层单层厚度不小于3mm 6.1.2.4HDPE外护套管表面应良好完整,划痕深度不得超过2mm,且不得超过管壁厚度的20% 6.1.2.5供应商提供的单根HDPE外护套管的供货长度不小于6m 6.1.2.6HDPE外护套管由通过焊接或管套连接方式接长,连接处的强度应不低于整根外护套的屈服 强度,测定连接处拉伸强度试验采用GB/T8804.3一2003第5章类型I试样 6.2锚具组件 6.2.1使用要求 6.2.1.1错具组件应满足静载错固性能、抗疲劳性能及低应力状态下的错固性能、防腐性能的要求 6.2.1.2锚具组件应满足安全实施钢绞线单根安装、单根张拉、整索张拉及拉索更换等作业要求 6.2.1.3过渡段内PE防护钢绞线从锚固区到索体收紧部位的偏转角度不大于1.4" 11
GB/T30826一2014 6.2.2基本性能要求 6.2.2.1锚具组件的静载锚固性能应符合GB/T14370中相应条款要求:刀.>0.95; e响>2.0% 6.2.2.2锚具组件的疲劳性能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 6.2.2.3拉索在施工各阶段及正常使用状态下,夹片齿应咬人钢绞线母体,并且在使用应力低至钢绞线 抗拉强度标准值f)的5%时.不出现滑丝 6.2.2.4锚具组件的水密性能应符合附录C的要求 6.2.3材料要求 6.2.3.1锚具组件所使用的材料必须符合有关标准和设计要求,并有力学性能和化学成分合格证明书、 质量保证书,材料进厂后应进行验收试验 6.2.3.2错具组件中主要受力构件,应选用合金结构钢或优质碳素结构钢,应符合GB/T3077或 锚板、螺母、支承简等零件毛坯件宜为锻件,符合JB/T5000.8的有关规定 GB/T699的要求 6.2.4制造工艺要求 6.2.4.1零件机械加工应符合JB/T5000.9的有关规定 零件毛坯的锻造应符合JBT5000.8的有关 规定 零件热处理应符合GB/T16924的有关规定 锚具的梯形螺纹应符合GB/T5796.1一5796.4的 规定,螺纹的极限尺寸应符合GB/T8124的规定 6.2.4.2同一规格锚具的同类部件应具有互换性 6.2.4.3未注公差尺寸的公差等级,应不低于GB/T1804一2000m级的规定 6.2.4.4锚板、螺母、支承筒等主要受力件,应进行超声波探伤,探伤方法及评定标准应符合 GB/T4162一2008表4中的B级或GB/T6402一2008表4中直探头4级的规定 成品表面应进行磁 粉探伤,探伤方法及评定标准应符合JB/T4730.4一2005中第9章规定的级 6.2.4.5锚板、螺母、支承简,夹片应进行硬度测试,硬度检验应按GB/T230.1GB/T231.1的规定 进行 6.3减振器 6.3.1根据拉索的抗振设计要求,减振器可采用内置式减振器或外置式减振器 6.3.2内置式减振器通常为橡胶减振器,其材料宜采用丁基橡胶,橡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应满足表3中 的指标要求 表3丁基橡胶的物理机械性能指标 项 目 性能指标 试验方法 硬度(IRHD 55士5 GB/T6031 >8 GB/T528 拉伸强度/MP 扯断伸长率/% >450 GB/T528 70C,96h 试验条件 拉伸强度变化率/% <25 GB/T3512 热空气老化试验 扯断伸长率变化率/% <25 12
GB/30826一2014 6.3.3拉索设计要求安装外置式减振器时,梁端内置式减振器可以取消 6.3.4支承减振器的构件应有足够的刚度 6.3.5应充分考虑减振器调节和更换的便利性 6.4鞍座 6.4.1鞍座应能承受斜拉索的径向压力及桥塔两侧索体的不平衡力,并能安全地将拉索的转向合力传 递给索塔结构 鞍座的结构应能保证斜拉索的可更换性 6.4.2 6.4.3鞍座弯曲半径的确定应考虑其对钢绞线的摩擦疲劳影响,其最小弯曲半径应满足 采用单根分丝管式鞍座时,拉索各钢绞线独自布置在单根分丝管内,导管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 a 400d(d为钢绞线中单根钢丝的直径); b采用整束内外管式鞍座时,鞍座内钢绞线成束布置,鞍座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30DD为鞍座 内导管的内径); 如果工程需要减小鞍座导管的弯曲半径,设计单位应出具详细计算报告,并应进行试验,证明 产品符合受力及抗疲劳要求 鞍座及抗滑装置的设计,应能满足所有使用和强度极限状态下的受力要求,在125%倍的设计 6.4.4 荷载作用时拉索不出现滑移及磨损 6.4.5鞍座的疲劳性能应满足附录B的要求 拉索产品验收检验 7.1检验分类 拉索产品验收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型式检验及进场检验三类 7.1.1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为生产单位在每批产品出厂前进行的厂内产品质量控制性检验 7.1.2型式检验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型式检验项目为第5章的全部技术要求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 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e正常生产时,五年进行1次:; d) 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f 国家或省级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7.1.3进场检验 进场检验为拉索产品到工地后,由业主或监理等单位抽取一定数量的产品进行的质量检测性试验 对一些特殊工程,业主委派质量工程师驻厂监督产品的生产质量,则出厂检验报告可以代表进场检验 7.2检验项目 7.2.1出厂检验项目应符合表4的规定 13
GB/T30826一2014 表4拉索产品出厂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 取样规定 名 称 检验方法 10% 外观 目测 硬度 GB/T230.lGB/T231.1 100% 外形尺寸 实测 10% 锚具 超声波探伤 GB/T64022008 100% 磁粉探伤 JB/T4730一2005 100% 纹 GB/T5796.15796.4 100% 互换性 实测实配 100% GB/T1437o 锚具组件 静载试验 1组" 目测 100% 外观 硬度 GB/T6031 100% 减振橡胶 拉伸强度延伸率 GB/T528 每批3件 扯断伸长率/% GB/T528 每批3件 直径 GB/T5224 逐盘卷 整根钢绞线的最大力 每1003根 规定非比例延伸力 每1003根 钢绞线 GB/T21839 每100t3根 最大力总伸长率 伸直性 每100t3根 PE防护 疲劳试验 每100t1根 钢绞线 PE护套 护套厚度、直径 JG161 每60t3根 GB/T4929 滴点 按JG161标准! 防腐润滑 腐蚀试验 SH/T0331 脂或蜡 防腐润滑脂或蜡的质量 每 3件 JGl61 60t 外观 目测 逐盘卷 目测 100% 外观、颜色 HPE外护套 外径、壁厚 GB/T8806 10% “1组锚具组件”包括张拉端具、固定端具各一套 防腐油脂或蜡的性能检验时间较长,可由原材料供应商提供有效期的试验报告 型式检验项目应符合表石的规定 7.2.2 14
GB/T30826一2014 表5拉索产品型式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 检验方法 取样规定 名 称 外观 目测 每规格3件 硬度 GB/T230.lGB/T231.1 每规格3件 外形尺寸 实测 每规格3件 GB/T6402一2008 锚具 超声波探伤 每规格3件 磁粉探伤 JB/T4730一2005 每规格3件 纹 GB/T5796.15796.4 每规格3件 互换性 实测实配 每规格3件 GB/T1437o 静载试验 大、中、小规格各一组 疲劳试验 附录A 大,中,小规格各一组 错具组件" -组(31或27孔固定端锚具 水密性试验 附录C 组件 目测 外观 每规格3件 硬度 GB/T6031 每规格3件 减振橡胶 拉伸强度延伸率 GB/T528 3件 扯断伸长率/% GB/T528 3件 直径 GB/T5224 整根绞线的最大力 抗拉强度 规定非比例延伸力 按相应钢绞线对应标准的取样 钢绞线 最大力总伸长率 GB/T21839 规定 弹性模量 伸直性 疲劳试验 PE防护 钢绞线 偏斜拉伸试验 JG161 护套厚度,直径 拉伸强度 GB/T1040.2 PE护套 按JG161的取样规定 弯曲屈服强度 GB/T9341 断裂伸长率 GB/T1040. 防腐润滑脂或蜡表2、表3所列项目 表2、表3所列相应标准 参照JG161的取样规定" 外观 目测 逐盘卷 耐久性试验 附录D 各3件 15
GB/T30826一2014 表5(续 检验项目 取样规定 名 称 检验方法 原材料 c/T297引用的相应标准c/T297的取样规定 目测 00% HDPE外护套 外观、颜色 外径、壁厚 GB/T8806 10% “1组锚具组件”包括张拉端锚具、固定端锚具各一套 防腐油脂或蜡的性能检验时间较长,可由原材料供应商提供有效的试验报告 7.2.3进场检验项目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拉索产品进场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 检验方法 取样规定 名 称 10% 外观 目测 硬度 lGB/T230.1,GB/T231.1 每规格3件 锚具 外形尺寸 实测 每规格3件 互换性 实测实配 每规格3件 外观 橡胶减振器 目测 100% 直径 逐盘卷 GB/T5224 GB/T228.1 整根钢绞线的最大力 每300t3根" 钢绞线 规定非比例延伸力 GB/T5224 每300t3根" PE防护 最大力总伸长率 GB/T228.1 每300t3根" 钢绞线 伸直性 GB/T5224 每300t3根 PE护套 护套厚度、直径 JG161 每60t3根" 目说 外观 逐盘卷 外观,颜色 目测 10 GB/T8806 10% 外径、壁厚 外护套管 焊接性能试验 GB/T19810 每批6试样 当一合同批小于300t时,按3根每合同批取样 7.3出厂检验的组批 每批产品的数量指同一类产品、同一批原材料、同一种工艺、一次投料生产的数量,锚具及减振橡胶 每批不得超过一座桥所使用的数量;PE防护钢绞线每批不大于100t;外护套管每批不超过10t,生产 期7天尚不足10t,则以7天产量为一批 7.4检验结果判定 当出厂检验项目均符合本标准要求时,该批产品为合格品;当检验结果有不合格项目时,对不合格 项目重新加倍取样进行复检,若复检结果仍不合格,则不应使用 16
GB/T30826一2014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8.1 标志 产品应在显著位置标明产品型号和产品批号 8.2包装 8.2.1锚具包装要求 锚具出厂时应采用木箱包装,并应符合JB/T5000.13的有关规定 包装箱内应附有产品合格证、 装箱单 产品合格证内容包括;规格型号、名称,出厂日期,质量合格签章、厂名、厂址 8.2.2PE防护钢绞线包装要求 PE防护钢绞线采用不损伤外护套的包装方式进行包装 当有特殊要求时,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 可由供需双方协商 8.2.3外护套管包装要求 单根外护套管用塑料薄膜缠绕保护,批量外护套管用编织袋包装、非金属绳捆扎牢固,或用木架固 定两头,或按供需双方商定要求进行 每包装单位中必须有合格证 8.3运输及贮存 8.3.1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应小心操作,防止碰伤,不得受到划伤,抛甩、剧烈的撞击及油污和化学品 等污染 8.3.2产品宜贮存在库房中,露天贮存时,不宜直接与地面接触,并遮盖雨布,避免锈蚀、沾污、遭受机 械损伤和散失 8.3.3外护套管应贮存在远离热源、温度不超过40C,堆放场地应平整,水平整齐堆放,堆放高度不超 过2m 拉索防腐与防护 -般规定 9.1 9.1.1拉索在按设计及产品安装使用要求,按本标准施工、正常运营、养护、检查和维护的条件下,使用 年限不低于30年 9.1.2拉索各主要部位的防腐保护应满足下列要求 从锚固段到自由段再到转向段(如有),直到最后的另一个锚固段,所有构件都应达到同等安全 a 和耐久性能(即整个拉索系统中不能存在薄弱环节) b 各构件应根鹅使用和环烧要求拟定相应的养护方案,以达到设计使用年限的要求 在可能的情况下,必须提出明晰的防腐要求,并进行相应试验 c d)外护套管在控制风振、防止环境不利影响和保证结构美观的同时,也应满足刚度要求 9.2拉索的防腐与防护要求 9.2.1拉索在正常使用期内应保证其结构坚固耐久,在正常维护的前提下应保证其性能的完好 拉索 17
GB/T30826一2014 中某些构件的设计使用年限可以低于拉索整体的设计使用年限,但应采取定期维护或更换等措施,使之 达到拉索整体的设计使用年限 9.2.2在拉索体系设计中,应对钢绞线进行合理的永久性多层防腐保护,满足拉索整体的设计使用年 限要求 9.2.3拉索的外护套管应考虑热胀冷缩的影响,保证索体的防护性能不因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失效 9.2.4拉索下端锚固区应有排水措施,保证施工过程中的水顺利排出 9.2.5拉索索体的防腐保护至少应由两层完全嵌套的护套组成 内护套(PE防护钢绞线的PE护套》 应完全包住钢绞线的自由段、过渡段,并保证适当长度的PE护套进人锚具组件的密封结构内部 外护 套管应完全包住索体自由段 9.2.6拉索错具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保证错具内部钢绞线不受外部有害物质的侵人 9.2.7拉索在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应特别关注拉索外护套管与桥梁结构接合部位的密封防护处 理,确保外部水不进人拉索内部 g.2.8鞍座内的钢绞线必须有可靠的防腐措施,确保鞍座内钢绞线的防腐能力不低于斜拉索自由段 9.2.9在拉索安装张拉结束后,错具内应灌注防腐材料对剥除PE护套的钢绞线进行防腐,拉索端部裸 露钢绞线应作防腐处理,并安装保护罩防护 9.2.10拉索施工完成后,拉索结构外露金属件,应作与桥梁外露件同等防腐等级的防护处理 10 拉索安装 10.1 -般规定 负责拉索安装的施工承包商应具有相关专业施工资质及相关安装经验 0.1.1 10.1.2负责拉索安装的施工承包商应根据拉索体系及结构设计要求,组织现场安装方案设计,拉索施 工和质量控制方案必须在拉索施工前报业主审批 10.2材料进场验收 材料进场后,应按表6的要求抽样检测 已经受到损伤而不符合本标准要求的材料,不得使用 10.3损伤修复 应对受损的拉索进行修复,对损坏的构件进行更换 10.4安装要求 10.4.1拉索错具组件、外护套管、钢绞线的安装,应控制在设计容许偏差范围内 10.4.2在安装拉索外护套管时,应预留充足的热胀冷缩空间 10.4.3拉索外护套管吊装时的最小弯曲半径应不小于护套直径的25倍 10.4.4锚具组件、钢绞线和其他裸露构件,在施工过程中应妥善防护,防止雨水和其他有害液体渗人 10.4.5根据专业检测公司及设计提供的拉索在安装各阶段的索力和延伸率等信息,对拉索进行相应 的调节 10.5张拉与索力调整 10.5.1拉索采用单根安装、单根张拉,必要时采用整体调索相结合的施工方式,使应力调整达到设计 要求 10.5.2单根安装、张拉和调索完毕,每束拉索内各根钢绞线的拉力偏差应控制在土2%范围内 10.5.3拉索张拉及调索结束时,在拉索两锚固端夹片咬合点之间的钢绞线上应无夹片咬痕 18
GB/30826一2014 10.5.4为保证拉索锚固可靠,拉索张拉完毕,应对夹片进行顶压,必要时,应安装防松装置 10.5.5所有拉索结构都应有细部构造设计,以便仔细检查斜拉索各构件 安装结束时应有斜拉索各 构件的施工质量验收记录,全面记录拉索各构件的施工质量 10.6归档文件 10.6.1归档文件应包括日期,时间、环境温度,天气状况、索力及拉索延伸量实测数据,以及安装锁紧 螺母等装置、桥面荷载条件或其他表明拉索安装条件的记录 10.6.2归档文件应包括桥梁施工过程中桥面线形的变化情况,以及每次索力调整和每次张拉的最终 索力 10.6.3归档文件应包括桥面及主塔的线形测量记录 11 拉索更换 11.1一般规定 1.1.1拉索应保证从施工到正常使用的全程可更换性 1.1.2拉索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更换 11.2拉索更换的条件 1.2.1拉索更换包括部分更换(只更换钢绞线或附件)和全部更换,拉索更换前应对拉索状况进行全 面评估 斜拉桥运营期间,当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应更换拉索; a)当不可抗拒的外部原因(如交通事故、火灾等),造成拉索防腐系统失效,不能通过修补,更换防 腐系统达到拉索防护安全 b)当拉索应力损失超过拉索的设计允许误差范围,且通过补张拉仍不能达到原设计要求 拉索出现断丝超出安全使用范围 d)拉索服务年限已达到或接近设计年限,经检测,继续运营存在安全隐患 因桥梁实际运营荷载长期超过设计荷载,拉索虽在设计年限内,但经检测,继续运营存在安全 e 隐患 拉索的检查 12 -般规定 12.1 12.1.1在桥梁运营阶段,应定期对拉索的防护体系进行检查、监测与维护,确保拉索运营状态良好 12.1.2拉索使用期的检查分为日常性检查、定期检查,全面鉴定评估和专项检查 日常性检查;主要指对拉索及其附属构造物的技术状况进行的检查 a b)定期检查;是对拉索体系较全面的检查,为评定拉索的使用功能,制定管理维护计划提供基本 数据,对拉索主体结构及其附属构造物的技术状况进行的全面检查 全面鉴定评估是专业性的全面检查,根据日常性检查和定期检查的结果,对需要进一步判明损 坏的原因、缺损程度或使用能力的斜拉索,针对病害进行专门的现场试验检测、验算与分析等 鉴定工作 ;当拉索受人为、事故等灾害性损伤后,为了查明拉索的破损状况,对拉索结构进行 专项检查 的详细检查和鉴定工作 12.1.3对拉索进行检查,均应对检查时间、天气、内容、数据、发现的问题等作详细记录包括照片),保 1s
GB/T30826一2014 存原始记录,并形成书面检查报告,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安全性评定,查明原因,并根据评定结果, 制订经济、安全、合理的维护方案,对拉索进行维护、索力调整或更换 12.2日常性检查 12.2.1日常性检查属于一般性的维护检查,桥梁运营后的第一年每个月进行一次,第二年及以后每个 季度一次(推荐). 12.2.2日常性检查一般情况不辅助仪器,而是通过目测进行观察,其内容至少包括 拉索外护套管是香有损伤 a b)桥面防水罩是否有破裂,防水系统是否有破裂及松脱; 梁端预埋管的排水口是否通畅,预埋管内是否有积水; c D 拉索塔端外护套管伸缩补偿装置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拉索外露件表面防护层是否失效 两端保护罩是否松脱,是否有油脂流出 拉索是否有异常振动(特别是在风雨天气 g 12.3定期检查 12.3.1定期检查的周期根据技术状况确定,最长不得超过3年 新建桥梁交付使用1年后,进行第一 次全面检查 12.3.2定期检查以目测观察结合仪器观测进行,应接近各部件仔细检查其缺损情况,定期检查的主要 内容包括 定期检查应包括常规检查的所有内容 b) 全桥拉索的索力测量 e)桥面线型测量 d)塔柱综合垂直度测定 每次定期检查后需组织专家对报告中b),e),d)结果与成桥时及历次检查时的对应值相比对 e) 作出桥梁运营与否的结论以及对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和决定对策 12.4全面鉴定评估 12.4.1全面鉴定评估是专业性的全面检查 根据业主或者桥梁管理单位的需要进行安排,如没有特 别的要求,每10年应进行一次全面鉴定评估 12.4.2全面鉴定评估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监测单位、专业的施工队伍完成,其主要内容包括; 打开保护罩,检查夹片的夹持情况是否有异常,检查钢绞线是否有滑丝的情况,检查锚板是否 a 有较大的变形及其他异常情况; b 打开桥面防水罩,检查减震器的减振效果是否良好,索箍是否松脱,导管内积水是否能有效 排出 拉索锚具及承压板是否锈蚀;外护套管是否老化破损及钢绞线是否锈蚀; c d)配合桥面,主塔控制点位移、应力、标高测量以及拉索索力测量,并进行桥梁整体性能评估 12.5专项检查 在发生意外事故、人为破坏或自然灾害等造成拉索损坏时,应进行专项检查 专项检查根据具体事 件的要求组织和安排 心
GB/T30826一2014 附 录A 规范性附录 锚具组件的疲劳试验 A.1试验目的 锚具组件疲劳试验的目的是模拟拉索的实际结构及使用状况,在循环载荷作用下检测锚具组件的 抗疲劳性能 a)疲劳试验后钢束的断丝率; b疲劳加载后锚具的静载性能 A.2试件 A.2.1由供应商提供两套锚具(一个为张拉端锚具,一个为固定端锚具)按要求进行安装 在索体上安 装两个定位器(索箍),使试件包括锚固段,过渡段及至少0.5m的自由段 定位器(索箍)能自由移动 试件选用的钢绞线应建立如下相关数据 a 钢绞线的主要机械性能和几何性能,包括对其实际极限抗拉强度的确认,应符合本标准中对钢 绞线的性能要求 b 按照本标准对钢绞线进行疲劳试验,然后确定其测试值是否符合规定 计算拉索公称极限拉力(F)和实际平均抗拉力(F); c d 试件的长度应与相应的试验设备相匹配,但不应小于3.5" m A.2.2如果拉索体系使用不同级别和型式的钢纹线,至少应做一个最高等级或最大荷载的大规格的拉 索试验; A.2.3试件的尺寸规格)应从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样册中选取,并应分别代表拉索规格中的小、中大 如受试验设备能力限制,不一定要选最大的)三种尺寸规格 A.3试验程序 试验应在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 A.3.1 A.3.2先将试件安装在试验设备上,拉索锚具应当支撑在一块0.6"的楔形垫板上,使拉索试件的实际 中心线与理论中心线成0.6"夹角,然后锚固,使其产生弯曲效应,如图A.1 以约10MPa/min的速度加纵向荷载至应力上限0.45/a,在调节应力幅度达到200.MPa后 A.3.3 开始循环疲劳试验,试验频率不超过8Hz,试验应在常温下进行 A.3.4疲劳试验后,用同一试件进行静载试验 逐步缓慢地增加荷载,直至达到拉索所能承受的最大 抗拉强度 21
GB/T30826一2014 0.5m 3.5m 说明 错具组件 -0.6"楔形垫板 -索体 定位器索箍); 试验机垫板; 图A.1疲劳试验试件安装示意图 A.4测量和观察 试验过程中应进行以下测量和记录观察 a)试验装置和程序的描述; b 检查各构件规格、硬度等的合格性,对单根钢绞线进行至少5次极限试验; 整个试验过程中的实际试验参数(包括次数,应力幅、荷载等)的完整记录; d 钢绞线、夹片在锚固段产生的相对位移; 疲劳试验过程中,检测各构件的破损程度; 静载试验中不间断记录的延伸率变化; 测量出的最大张拉力 h)测出最大应力下,张拉试件在两支承板之间总伸长率 静载试验完成后,将试件拆除,并仔细检查各构件,记录试验受损的钢绞线、各零部件以及之间 的位置; 观测时的图片文件 A.5验收标准 应遵循以下验收标准 a 应力循环次数应不小于200万次; b)疲劳试验中拉索断丝根数不得超过下述数量 钢丝总根数不足100根时,断丝不超过2根 -钢丝总根数达到或超过100根时,断丝率不超过实际根数的2%(带小数时四舍五人) 疲劳试验时,锚具组件不得受损包括锚固段焊缝、螺栓以及各连接处不出现裂缝等 C D 疲劳试验后,试件的最小极限张拉力应不小于92%F或95%F(以两个中间的大值为标准 值),最大应力下支承板之间试件的伸长率不低于1.5%; 试件应力达到92%F,或95%F时,除夹片允许出现裂纹外,锚具组件的其余零部件不得 受损 22
GB/T30826一2014 B 附 录 规范性附录 鞍座的疲劳试验 B.1试验目的 鞍座疲劳试验的目的是模拟部分斜拉桥拉索的实际结构及使用状况,在循环载荷作用下检测拉索 组件及鞍座的抗疲劳性能 a锚具组件的抗疲劳性能 D 疲劳试验后钢束的失效率; 疲劳加载后锚具的静载锚固性能 B.2试件 由供应商提供两套锚具和一个鞍座,按要求进行安装 在离鞍座与锚具之间安装定位器(索箍),使 试验包括锚固段、鞍座及至少2m的自由段 定位器的安装应能够纵向自由移动,试验拉索与水平面 呈约30"的夹角,见图B.1 刹 说明 锚具组件; 索体; 鞍座 定位器(索箍)》. 图B.1鞍座疲劳试验装置原理图 拉索试件选用的钢绞线应建立如下相关数据 钢绞线的主要力学性能和几何性能,包括对其实际极限抗拉强度的确认,应符合本标准中对钢 a 绞线的性能要求 按照本标准规定的荷载循环次数和相应的疲劳应力幅,对钢绞线进行疲劳试验,确定其测试 b 值是否符合规定 计算拉索公称极限拉力(F)和实际平均抗拉力(F); C d)试件的尺寸(规格)应选择小型至中型的规格为代表,也可以根据设备能力进行选择 23
GB/T30826一2014 B.3试验程序 试验应由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 试验程序按下列步骤进行 a 将试件安装在疲劳试验机上,保证自由段与鞍座及锚固段相切; b在试件的两端以约100MPa/min的速度对称加载至轴向应力为0.45fk一Af/2(Af= 200MPa,为疲劳试验应力幅值),然后,利用鞍座疲劳试验设备向上将鞍座抬起,直到拉索轴 向应力达到疲劳试验应力上限值0.45 ,记录鞍座的位置; 将鞍座放低,直到拉索轴向应力降至疲劳试验应力的下限值0.45/山一/.再记录鞍座的位 置,如图B.2:; 按照记录的鞍座实际位置,上下移动鞍座进行循环疲劳试验,频率不大于8Hz D 疲劳试验后,用同一试件进行静载试验,缓慢对称加载,直至拉索钢绞线破断 0.45a 0.5a 0.45/-A/ A0 长度变化 角度变化 图B.2鞍座的疲劳和张拉试验原理图 B.4测量和观察 试验中应进行下列测量,观察并记录 a)检查各构件规格、硬度等的合格性,对单根钢绞线进行至少5次极限试验; b) 整个试验过程中的实际试验参数(包括次数、应力幅,荷载等)的完整记录 e)钢绞线,夹片在锚固段的相对位移 疲劳试验过程中,检测各构件的破损程度 d 张拉试验完成后,将试件拆除,并仔细检查各构件,记录试验中受损的钢绞线,各零部件以及之 e 间的位置 观测的图片文件 B.5验收标准 应遵循以下验收规定: 应力循环次数应不小于200万次 a b疲劳试验中拉索断丝根数不得超过下述数量 -钢丝总根数不足100根时,断丝不超过2根; 钢丝总根数达到或超过100根时,断丝率不超过实际根数的2%带小数时四舍五人); 疲劳试验时,错具组件不得受损,包括锚固段焊缝、螺栓以及各连接处不出现裂缝等 2
GB/T30826一2014 d)试件的最小极限抗拉强度应不小于92%F或95%F贼以两个中间的大值为标准值),最大 应力下支承板之间试件的伸长率不低于1.5%; 试件应力达到95%F或92%F时,除夹片允许出现裂纹外,锚具组件的其余零部件不得 受损 25
GB/T30826一2014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锚具组件的水密性试验 C.1试验目的 锚具组件的水密性能的试验目的在于确定外界水分无法穿透锚具自身的防腐及防水措施,保证其 在机械和温度效应加速老化下能正常工作等性能,以及防止水渗人和消除湿气(冷凝水)所采用防护措 施的可靠性 c.2试件及试验装置 C.2.1试件 a 试件必须是完整实际大小的组件,以避免比例效果的影响 试件的斜拉索底端错具是在与实际环境相接近的条件下进行测试,试件承载的拉力不低于 b 7000kN,拉索规格应不小于27根15.2的钢绞线 C.2.2试验装置 a)使用一根直径0.5m的钢管,该钢管应能承受偏心距100mm的3500kN纵向荷载的作用 b) 钢管以与水平成30"的角度安装在支架上.下端有一块开孔的垫板.被测试的拉索试件可以穿 过垫板上的孔,安装在试验装置上 试件顶端也有一块类似垫板,在其端面安装一套PTFE与不锈钢的滑动装置,通过安装在侧面 的横向千斤顶使锚具重复来回滑动 试验装置见图c.1 d)当试件安装完成后,钢管内注满水,加热器的加热回路系统将水温加热到70C, c.2.3机械和热老化试验 老化试验约进行6周,试验过程见图c.2 C.2.3.1 在顶端锚具上通过整体张拉千斤顶张拉到0.5F,然后对试件以0.2Fl.~0.5F间的拉力进行 10次循环张拉,此过程在室温下进行 C.2.3.2试验的余下过程中拉索应力保持在0.30F,钢管内注满水直至顶端水位控制阀底端锚具处 的水压约为0.2bar,lbar=10`Pa),加人染料将水染色 c.2.3.3安装完毕后保持一个星期,同时水温保持在室温状态(第1周 c.2.3.4随后的4周里,水温以每3.5d一个循环周期在50C的范围内变化(每周2个循环): a)约半天升高一次温度; 在24h内水温保持在70C士5C; b e)在半天内降温回落 在24h内水温保持20C士5C. d c.2.3.5同时使用偏转千斤顶对试件以约0.1H的频率进行250次弯曲循环,每次循环的行程为 200mm(即振幅为士100mm,引起的偏转角度约1.4'),循环在高温(70C)及室温情况下进行: 第2周:室温下250次循环; a 26

斜拉桥钢绞线拉索技术条件GB/T30826-2014

斜拉桥是一种结构简单、形态美观、经济实用的现代化桥梁。钢绞线拉索作为斜拉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证斜拉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钢绞线拉索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着斜拉桥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斜拉桥钢绞线拉索技术条件GB/T30826-2014的定义

斜拉桥钢绞线拉索技术条件GB/T30826-2014是由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的,在斜拉桥建设中应用的专业标准。该标准规定了斜拉桥钢绞线拉索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对于保证斜拉桥建设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斜拉桥钢绞线拉索技术条件GB/T30826-2014的技术要求

  • 材料:钢绞线拉索应采用合适的材料,其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物理性能等应符合标准规定。
  • 构造:钢绞线拉索应按照标准规定的构造进行设计和制造,满足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
  • 工艺:钢绞线拉索的加工和制造应按照标准规定的工艺进行,确保产品的质量。
  • 外观:钢绞线拉索表面不得有明显的缺陷和损伤,不得有锈蚀、腐蚀等情况。
  • 试验:钢绞线拉索应进行一系列试验,包括拉伸试验、疲劳试验、弯曲试验等,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斜拉桥钢绞线拉索技术条件GB/T30826-2014的适用范围

斜拉桥钢绞线拉索技术条件GB/T30826-2014适用于斜拉桥建设中使用的钢绞线拉索产品。该标准的发布,对于规范斜拉桥建设工程中的钢绞线拉索质量和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

斜拉桥是现代化桥梁建设中的一种重要形式,而钢绞线拉索作为斜拉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证斜拉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斜拉桥钢绞线拉索技术条件GB/T30826-2014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的专业标准,该标准规定了斜拉桥钢绞线拉索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对于保证斜拉桥建设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标准的实施可以规范斜拉桥建设工程中的钢绞线拉索质量和安全问题,提高我国现代化桥梁建设水平。

和斜拉桥钢绞线拉索技术条件类似的标准

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的编号:GB/T30600-2014。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共有22页,发布于2014-06-252014年第10号公告
体外预应力索技术条件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体外预应力索技术条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体外预应力索技术条件的编号:GB/T30827-2014。体外预应力索技术条件共有39页,发布于2015-04-012014年第14号公告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