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6192-2010

双向拉伸聚丙烯可涂覆合成纸薄膜

Coatablebiaxiallyorientedpolypropylenefilmforsyntheticpaper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双向拉伸聚丙烯可涂覆合成纸薄膜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双向拉伸聚丙烯可涂覆合成纸薄膜的编号:GB/T26192-2010。双向拉伸聚丙烯可涂覆合成纸薄膜共有7页,发布于2011-06-012011-06-01实施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G33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83.140.10
  • 实施日期2011-06-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7页
  • 文件大小309.21KB

双向拉伸聚丙烯可涂覆合成纸薄膜


国家标准 GB/T26192一2010 双向拉伸聚丙烯可涂覆合成纸薄膜 Coatablebiaxiallyorientedpolypropylenefilmforsyntheticpaper 2011-01-14发布 2011-06-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I26192一201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归口 本标淮起草单位;广东华业包装有限公司,浙江大东南包装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中达新材料有限公 司,佛山塑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扬、张丕运、单卫忠、杨文忠、许丽丹、陈汉城
GB/T26192一2010 双向拉伸聚丙烯可涂覆合成纸薄膜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双向拉伸聚丙烯可涂覆合成纸薄膜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 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加人添加剂经双向拉伸后产生细微空隙,具有不透明特性,经 涂覆后可成为合成纸的薄膜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40.3一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 GB/T2410一2008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的测定方法 GB/T2918199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T63432009泡沫塑料及橡胶表观密度的测定 GB/T6672一2001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测定机械测量法 GB/T66732001 塑料薄膜和薄片长度和宽度的测定 1988塑料镜面光泽试验方法 GB/T8807 GB/T10006一1988塑料薄膜和薄片摩擦系数测定方法 GB/T14216一2008塑料膜和片润湿张力的测定 QB/T2358一1998塑料薄膜包装袋热合强度试验方法 分类 按表层带消光层与否分为消光型和光面型 要求 4.1外观 外观应符合表1要求 表1外观要求 项 目 要 求 颗粒、气泡、折皱、 允许有轻微的颗粒,气泡,折皱,皱纹,不允许有直径大于2mm的颗粒,气泡,不允许有明显的 皱纹 折皱,皱纹 膜面划伤、暴筋 允许有轻微划伤和暴筋,不允许有明显的划伤和暴筋 端面不整齐度 3mm 接头 搭接整齐,并用有色胶带粘接牢固
GB/T26192一2010 4.2规格及尺寸偏差 4.2.1规格 消光型;38um,60Am、704m,80unm.,90Am,954m、110unm,130Am,1404m 光面型:40Am,50Am、60Am、70m、80m、90um、95um、l10um,130um、140um 特殊规格,由供需双方商定 4.2.2宽度及宽度偏差 mmm2000mm, 宽度为340" ,宽度偏差不大于士2 mm 4.2.3 长度偏差 长度偏差不大于一1%~十3% 4.2.4厚度极限偏差及厚度平均偏差 厚度极限偏差及厚度平均偏差应符合表2要求 表2厚度偏差 公称厚度 厚度极限偏差 厚度平均偏差 m 38一60 士6 士12 6180 士8 士6 80以上 士7 士6 4.2.5每卷允许接头个数及每段长度 每卷允许接头个数及每段长度应符合表3要求 表3接头数 公称厚度 允许接头数 每段长度 Am m 3860 >400 6180 >300 80以上 200 4.3物理力学性能 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4要求 表4物理力学性能 标 序号 性能 单位 指 >45 纵向 MPa 拉伸强度 横向 MPa >120
GB/T26192一2010 表4(续 序号 性 能 单位 指 标 % <180 纵向 断裂标称应变 % 横向 6o 消光面 20 % 光泽度 非消光面 >70 <4 纵向 热收缩率 横向 % 密度 g/em 0,91 0.7~0,91 士5.0% 平均密度偏差 士7.0% 润湿张力 mN/m >38 热封强度!" N/15mm >2.0 50m 30 透光率 >50m 15 动摩擦系数 0.20.7 有电晕处理面的产品进行此项试验 有热封层的产品进行此项试验 试验方法 5.1取样方法 取样的膜卷包装应完好无损 在膜卷上去掉表面1层3层,沿膜卷的宽度切割取样,作外观、尺 寸偏差、物理力学性能及卫生性能测试 待测定的试样须密封包装,防止受潮和受污染 5.2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按GB/T29181998规定进行状态调节 温度(23士2)C,相对湿度(50士10)%,状态调节时间不 少于4h,并在此条件下进行试验 3 5 外观检验 在自然条件下目测检查 颗粒、气泡的粒径用带有刻度值为0.1mm的刻度尺测量 端面不整齐 用精度为0.5mm的量具测量 5.4厚度测量 按GB/T6672一2001规定进行 5.5宽度和长度测量 按GB/T66732001规定进行
GB/T26192一2010 5.6拉伸强度和断裂标称应变 按GB/T1040.32006的规定进行 试样采用2型(长条形)试样,宽15mm,夹具距离为100mm,试 验速度为250士25)mm/rmin 5.7光泽度 按GB/T8807一1988进行 用45"测量角测量每个面 5.8热收缩率 5.8.1试验仪器及设备 恒温烘箱、不锈钢板、秒表,钢直尺(精度为0.5mm) 5.8.2试样 膜卷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分别为试样的纵向和横向 在受检样品上沿平行于纵向和横向的方向 ×100 上裁取100mm mm的正方形试样五片 通过正方形试样离边缘10mm开始,划画两条相互垂 直且分别与两组边平行的直线作为标记,并标明纵、横向,然后精确测量两边直线的长度 5.8.3试验步骤 将试样平置于120丫士3C的恒温烘箱中的不锈钢板上,不锈钢板位于烘箱中部 试验时不鼓风 加热时间为120、后取出试样,将其冷却到试验环境温度,测量纵、横向标记直线的长度 5.8.4结果计算 按式(1)分别计算纵、横向热收缩率: L-L S= ×100% 式中: S 试样的热收缩率,%; 加热前样品的长度,单位为毫米(mm) 加热后样品的长度,单位为毫米(mm) 取五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受检样品的热收缩率 密度的测定及平均密度偏差的计算 按GB/T6343一2009规定进行 取样不少于3组,每组5层,尺寸为100mm×100mm,测定密度 并计算平均密度 平均密度偏差为平均密度和公称密度的差值与公称密度之比的百分率 5.10润湿张力 按GB/T14216一2008规定进行 测量处理面 5.11热封强度 按QB/T2358一1998进行,热封条件(135士3)C,ls,0.18MPa,试样宽度15 mm 5.12透光率 按GB/T24102008进行
GB/I26192一2010 5.13动摩擦系数 按GB/T10006一1988规定进行 分别测量内/内、内/外、外/外面 检验规则 6.1组批 产品验收以批为单位 同一类型,同一厚度、同一配方及工艺条件下制造出来的产品为一批 每批 不超过200t 6.2抽样 6.2.110t以下抽3卷,10t以上50t以下抽5卷,50t以上抽8卷 每卷去掉表面1层一3层,取样 3层一8层做外观和物理性能检验 6.2.2产品的外观、尺寸,接头按表2,表3要求进行检验 检验结果判定 产品的外观、尺寸、接头若有一项不合格,则判该卷不合格 应对该批重新抽样检验,结果如仍 有不合格,则判整批为不合格 6.3.2产品的物理力学性能,若有一组性能不合格,应对该批不合格项目进行加倍抽样复检,复检结果 如仍不合格,则判整批不合格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标志 每件产品应注明产品名称,类型,规格、长度、净重,处理面、公称密度、批号、生产日期、检验员、生产 单位等标志 外包装应有合格证 包装 7.2 每卷薄膜两端用衬垫保护,并用气垫膜、瓦楞纸等包装材料包装 用塑料带拥扎紧 特殊包装由供需双方商定 7.3运输 应小心轻放,防止机械碰撞和日晒雨淋 7.4贮存 产品应贮存在清洁、干燥的库房内,垂直放置,堆叠层数不超过三层 距离热源大于2m,不能受强 光直射,贮存期为一年 超过贮存期的产品,在使用前检验合格仍可使用

双向拉伸聚苯乙烯扭结薄膜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双向拉伸聚苯乙烯扭结薄膜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双向拉伸聚苯乙烯扭结薄膜的编号:GB/T26191-2010。双向拉伸聚苯乙烯扭结薄膜共有8页,发布于2011-06-012011-06-01实施
烟花爆竹用硫化锑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烟花爆竹用硫化锑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烟花爆竹用硫化锑的编号:GB/T26197-2010。烟花爆竹用硫化锑共有4页,发布于2011-06-012011-06-01实施 下一篇
相关推荐
标签
化工专用仪器仪表 橡胶、塑料用机械 非金属化工机械设备 化工设备 化工机械 化工机械与设备零部件 化工机械与设备综合 火工产品 工业气体与化学气体 其他化工产品综合 照相级化学药品 磁记录材料 感光材料 感光材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水处理剂 水处理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催化剂 催化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化学助剂 化学助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生化试剂、临床分析试剂 一般有机试剂、有机溶剂 一般无机试剂 化学试剂综合 染料 染料中间体 染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颜料 颜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涂料辅助材料 涂料 涂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炭黑 再生胶 其他橡胶制品 医用和食品工业用橡胶制品 胶乳制品 橡胶密封件 胶管、胶带、胶布 轮胎 橡胶制品综合 胶粘剂 胶粘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合成橡胶 合成橡胶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塑料型材 合成树脂、塑料 合成树脂、塑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合成材料综合 农药 农药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化肥、化学土壤调理剂 化肥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煤焦油加工产品 一般有机化工原料 基本有机化工原料 有机化工原料综合 其他无机化工原料 氧化物、单质 无机盐 无机酸、碱 无机化工原料综合 卫生、安全、劳动保护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电子计算机应用 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技术管理 标准化、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