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4844-2018

1000kV交流系统用油浸式并联电抗器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oil-immersedshuntreactorof1000kVACsystem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1000kV交流系统用油浸式并联电抗器技术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1000kV交流系统用油浸式并联电抗器技术规范的编号:GB/T24844-2018。1000kV交流系统用油浸式并联电抗器技术规范共有15页,发布于2019-02-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K40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29.180
  • 实施日期2019-02-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5页
  • 文件大小1.11M

1000kV交流系统用油浸式并联电抗器技术规范


国家标准 GB/T24844一2018 代替GB/Z24844一2009 1000kV交流系统用油浸式并联电抗器 技术规范 Ieehniealspeifeatitonftroil-immersedshwntreaectorof1000kVACsystem 2018-07-13发布 2019-0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币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4844一2018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使用条件 性能参数 6 技术要求 试验 8 标志、包装、运输 附录A规范性附录1000kV交流油浸式并联电抗器配套用中性点接地电抗器 参考文献
GB/T24844一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Z24844一2009《1000kV交流系统用油浸式并联电抗器技术规范》, 与 GB/Z24844一200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新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删除了已失效的标准和未引用的标准(见第2章,2009年版的第2 章); 增加了160Mvar/1000kV和280Mvar/1000kV并联电抗器的基本参数(见5.1); -补充了1000kV并联电抗器中性点绝缘水平的相关参数(见5.2); 一删除了1000kV并联电抗器压力释放装置压力释放值的要求(见2009年版的6.6.2) 修改了1000kV并联电抗器试验项目;型式试验增加了“末端雷电截波冲击试验”;无线电干 扰试验列为特殊试验项目;“1.1倍过电流试验”改为“1.05倍过电流试验;删除了“中性点局部 放电测量”,将“末端外施耐压试验”修改为“末端外施耐压试验(带局部放电监测)”,将中性点 局部放电测量与中性点外施耐压试验结合起来进行(见第7章,2009年版的第7章); -修改了不带油运输充人油箱前的干燥气体的要求,露点由“不高于一40C”修改为“不高于 -50C”(见8.2.1,2009年版的8.2.2); 删除了充气运输充人气体纯度的要求(见2009年版的8.2.2) 补充了中性点接地电抗器首端绝缘水平(见A.2.2); 修改了中性点接地电抗器额定热短路电流(见A.2.3,2009年版的A.2.4); 增加了中性点接地电抗器的额定机械短路电流的要求(见A.2.4) -增加了中性点接地电抗器的试验项目见A.3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特高压交流输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6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沈阳变压器 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西安西电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特变电工衡阳 变压器有限公司、山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慧浩、孟庆强、韩先才,王晓宁,陈江波、王绍武、伍志荣、杜振波,刘杰、章忠国、 陈荣、张栋、王宁华、谭黎军、谈尸、王健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Z24844一2009.
GB/T24844一2018 1000k交流系统用油浸式并联电抗器 技术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1000kV交流系统用油浸式并联电抗器的性能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标志,包装和 运输等方面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电压等级为交流1000V、额定容量160Mvar一320Mvar单相油浸式并联电抗器 产品 除产品基本参数外,其他容量产品的技术要求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94.1电力变压器第1部分;总则 GB/T1094.2电力变压器第2部分;液浸式变压器的温升 GB/T1094.3电力变压器第3部分;绝缘水平,绝缘试验和外绝缘空气间隙 GB/T1094.6电力变压器第6部分;电抗器 GB/T1094.10电力变压器第10部分;声级测定 GB2536电工流体变压器和开关用的未使用过的矿物绝缘油 GB/T2900.95电工术语变压器、调压器和电抗器 GB/T5273高压电器端子尺寸标准化 DL/T1094电力变压器用绝缘油选用指南 B/T501电力变压器试验导则 术语和定义 GB/T2900.95和GB/T1094.6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使用条件 4.1正常使用条件 4.1.1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如下: a 海拔不超过1000m. b 环境温度 l最高气温;十40C; 22 最热月平均温度:十30C; 33 最高年平均温度:+20;
GB/T24844一2018 最低气温;一25C; 4 5)最大日温差;25K 最大风速不超过34m/s(离地面高10m处,持续10min的100年最大风速;应根据实际设备 c 高度进行折算 d 污秽等级:d级 耐地震能力;地面水平加速度3m/s',地面垂直加速度1.5m/s e 4.1.2 系统条件 系统条件如下 a 额定频率50Hz; b系统标称电压:l000kV; c 系统最高运行电压;l100kV d 系统短路电流:不超过50kA 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直接接地 4.2特殊使用条件 特殊使用条件下,1000kV油浸式并联电抗器的额定值和试验规则等按以下(但不仅限于以下y 规定 在较高环境温度或高海拔环境下的温升和冷却按GB/T1094.2的规定; a) 在高海拔环境下的外绝缘按GB/T1094.3的规定; b 在极寒地区使用的电抗器,制造厂应考虑原材料、组部件的耐低温能力 c 凡是不满足4.1规定的正常使用条件之外的特殊使用条件,应在询价和订货时说明 性能参数 5 5.1基本参数 电抗器的型式、额定容量、额定电压,联结方式及冷却方式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1000kV油浸式并联电抗器基本参数 损耗 额定容量 额定电压 额定电抗 型式 联结方式 冷却方式 Mvar kV kw Q 160 2520 300 三个单相联成 200 <400 2016 户外 ONAN Y接,经中性点 24o 168o 油没 480 1100/ 或 接地电抗器 单相 ONAF 28o 1440 <54o 接地 320 126o <600 注1:损耗为额定电压、额定频率下,折算到75笔时的总损耗 注2:其他容量的损耗按相应水平要求 中性点接地电抗器的技术要求见附录A
GB/T24844一2018 5.2绝缘水平 1000kV油浸式并联电抗器绕组的绝缘水平见表2 表21000kV油浸式并联电抗器绕组的绝缘水平 单位为千伏 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 额定操作冲击 额定短时感应或外施 峰值) 绕组端子 耐受电压 耐受电压 (峰值 方均根值) 全波 截波 高压端 1800 2250 2400 100(5min) 550° 605" 230(1min" 中性点端 650 715 275(1min) 750 825 325(1min) 目前仅在晋东南一南阳一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中有采用 5.3温升限值 在105%额定电压下连续运行时各部位的温升限值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105%额定电压下连续运行时的温升限值 单位为开 温升限值 部位 顶层油 55 绕组(平均) 60 73 绕组热点 铁心及金属结构件 80 80 油箱 注:如运行中电抗器装有隔声罩,设计中需考虑隔声罩对温升的影响 5.4过励磁能力 在额定频率下,电抗器的过励磁能力应满足表4的要求 表4电抗器的过励磁能力 励磁电压 持续时间 1.4U, 20 1.3U, 3min 1.2U 20min 1.15U 60min 注表中U,为电抗器额定电压
GB/T24844一2018 5.5磁化特性 在1.4倍额定电压以下时,电抗器伏安特性接近线性 当电抗器由正弦波电压励磁时,在1.4倍额 定电压下电抗器的相电流与1.4倍额定电流相差不应超过3% 在磁化特性曲线上,对应于1.4倍和 17倍额定电压的连线平均斜率不小于非饱和区城磁化曲线斜率的50% 磁路完全饱和时,电抗器的最终饱和电感值不应小于额定电压下电感值的40% 5.6局部放电水平 在规定的试验电压下,电抗器的绕组高压线端视在放电量不应大于100pC,中性点线端视在放电 量不应大于300pC 5.7无线电干扰电压 在1.1倍最大工作相电压下,无线电干扰电压不应大于500V 5.8振动 电抗器在最高工作电压运行时,油箱的机械振动幅度应符合表5的规定 单位为微米 表5电抗器油箱振动水平 油箱壁 部位 底部 平均值 最大值 振幅(峰值-峰值 50 <100 30 5.9声级水平 额定电压、额定频率时声压级不应大于75dBA) 如果超过75dBA),可与用户协商,采取隔音 措施 注有隔音措施的电抗器声级水平另行规定 隔音装置需具备足够降噪能力,效果至少降低20dBA). 5.10阻抗偏差 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下所测得的阻抗值与额定阻抗值的偏差应在一2.5%十5%的范围内 组 成一组三相并联电抗器的每相电抗与三相电抗平均值间的偏差不应超过土2% 5.11谐波电流 当电抗器施加正弦波额定电压时,电抗器电流的三次谐波分量最大峰值不大于基波分量峰值 的3% 5.12电抗器预期寿命 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电抗器的预期寿命不小于30年 6 技术要求 6.1 -般要求 按本标准制造的电抗器应符合GB/T1094.1,GB/T1094.2,GB/T1094.3和GB/T1094.6的
GB/T24844一2018 规定 6.2绕组及绝缘 6.2.1绕组有足够的换位,以使附加损耗降到最低 应对绕组的漏磁通进行控制,避免在铁心或结构 件中产生局部过热 6.2.2绕组绕制、套装、压紧应有严格的紧固工艺措施,引线应有足够的支撑,使器身形成紧固的整体 6.2.3电抗器主纵绝缘和引线绝缘等应采用合理的绝缘结构和优良的绝缘材料,确保足够的绝缘 强度 6.3油箱 6.3.1电抗器油箱应是高强度钢板焊接组装结构,应能承受真空度13.3Pa和正压力0.12MPa的机械 强度试验,油箱不得有损伤和不允许的永久变形 6.3.2油箱顶部应能防止雨水聚积和便于气体聚积到气体继电器里 顶部的所有孔洞应是法兰盘式 所有空间应装有空气排放栓,在最高点接至一共用管道,以便使气体聚积并送至气体继电器 6.3.3在油箱的适当位置应备有吊攀、牵引孔和千斤顶凸板 6.3.4并联电抗器油箱底部对角各设一套接地板 6.4储油柜 6.4.1并联电抗器油箱应配置使油与空气相隔离的储油柜 6.4.2胶囊式储油柜应配有吸湿器 6.4.3储油柜应有注油、,放油,放气和排污装置 6.4.4储油柜与并联电抗器间的管道应尽量减少法兰 6.4.5储油柜应装油位计并附有高、低油位时报警功能 6.5散热器 散热器应可拆卸,通过蝶侧装在电抗器或导油管路上,便于安装 拆卸散热器时,不用排放油箱里 的绝缘油 6.6安全保护装置 6.6.1电抗器应装有气体继电器,其接点容量不小于66VA,直流有感负载时,不小于15w;气体继电 器应带有集气盒,并引至油箱下部,便于在运行中取气 升高座的联管、储油柜的联管和水平面有约1.5%的升高坡度;电抗器内不得有存气现象 气体继 电器两端应装有密封阀门 6.6.2电抗器应装有可重复动作的机械式压力释放器,当电抗器油箱内的压力达到安全限值时,能可 靠释放内部压力 压力释放装置安装位置应靠近油箱顶盖边沿,应配置一个引导向下排油的排油管罩 使溢出的油流远离控制箱,并应能防水浸人 油温测量装置 电抗器应配备两个顶层油温控制器,用于远方的温度指示和仪表记录 通常不设绕组温度计 6.8套管 6.8.1型式及绝缘水平 采用1000kV油浸纸电容式套管,其额定绝缘水平见表6
GB/T24844一2018 表61000kV套管额定绝缘水平 单位为千伏 额定雷电全波冲击耐受电压(峰值 额定操作冲击耐受电压 额定短时工频耐受电压 项目 (蜂值 (方均根值 全波 截波 高压套管 2400 2760 1950 1200(5min) 6.8.2 局部放电水平 局部放电试验应在套管出厂时单独进行,套管的视在放电量在1.5×U电压下不大于10pC. 在1.05xU./厅电压下不大于5c 在局部放电测量电压下不应有电晕现象 注:Um为设备最高电压 6.8.3爬电比距 mm/kV 爬电比距不小于25 6.8.4端子的允许荷载 1000kV套管端子的允许荷载不小于表7中的规定值 表71000kV套管端子允许荷载 单位为牛 套管位置 横向水平方向 轴向水平方向 垂直方向 高压侧 2500 4000 2500 静态安全系数不小于2.75,动态下的安全系数不小于1.67 电抗器套管端子型式和尺寸应满足 GB/T5273中的有关规定 6.9绝缘油 6.9.1新生产的电抗器的绝缘油应为环炕基新油,应符合GB2536和DL/T1094的规定 6.9.2过滤以后的油中直径大于5m的颗粒不应多于1000个/100mL 试验 7.1试验项目 7.1.1例行试验项目如下 绕组直流电阻测量; aa 电抗测量 b 损耗测量 c d 绕组对地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测量; 铁心,夹件绝缘电阻测量; e 辅助接线绝缘试验; 绕阻对地电容及介质损耗因数tan测量; g
GB/T24844一2018 h) 首端操作冲击试验; 首端雷电全波冲击试验; j 末端外施耐压试验(带局部放电监测); 长时感应电压试验(ACLD); k 油箱密封试验; 绝缘油试验; m 绝缘油中溶解气体分析; n 套管介质损耗因数及电容量的测量 o p 套管式电流互感器试验; 安全保护,监测冷却装置的试验,包括: 气体继电器试验; 22 测温装置试验; 冷却装置试验; 3 4)压力释放装置试验; r 声级测量; 振动测量 s 1.05倍过电流试验(不做温升试验时进行) t 7.1.2型式试验项目如下 油箱机械强度试验; a 首端雷电截波冲击试验 b 末端雷电全波冲击试验; c 末端雷电截波冲击试验; d 磁化特性测量; e 电流的谐波测量; 温升试验 g h)风扇电机所吸取功率的测量 7.1.3特殊试验项目如下 可见电晕和无线电干扰水平的测量 7.2试验要求 7.2.1 -般要求 除下列试验项目外.7.1中所列其他试验项目依据GB/T1094.1,GB/T1094.6和JB/T501等标准 的规定进行 7.2.2末端外施耐压试验带局部放电监测 全电压试验值施加于电抗器绕组的首、,末端所连接在一起的端子与地之间;铁心,夹件和油箱连在 -起接地 试验电源频率50Hz,其波形尽可能为正弦波 应测量电压的峰值,试验电压应是测量电压的峰值 除以厄 施加对地试验电压的时间顺序如图1所示
GB/T24844一2018 U s马 说明: =5min B=60s; C=5min 图1末端外施耐压试验(带局部放电监测 其中U为表2中规定的中性点端外施耐受电压值 U,根据中性点的绝缘水平选取;当中性点外 施耐受电压值为230kV时,U=109kV;当中性点外施耐受电压值为275kV时,U=126kV;当中性 点外施耐受电压值为325kV时.U=147kV 下,中性点猫子放电量不宜超过300pC 在电压U 7.2.3长时感应电压试验(ACID 试验电源频率>100Hz,试验电压U=U.,测量电压U,=1.5U,/(U,=1100kV) 应测量感 应试验电压的蜂峰值,试验电压值应是测量电压的峰值除以区 试验电压施加顺序按图2的规定 1.1u./厅 1.1u./ = 说明: A=5min; B 5min; C= 试验时间,见下面规定 D=60min; E=5min 图21000kV油浸式并联电抗器ACLD试验程序图 其中U的保持时间规定如下 a 型式试验;5min; 额定频率 例行试验:600× b) s 实验频率
GB/T24844一2018 在U 电压下,局部放电量应满足5.6的要求 7.2.4声级测量 声级测量应在电抗器完全装配好的情况下、在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下进行 测量方法按 GB/T1094.10规定 ONAN方式冷却的,测量点距基准发射面0.3m;ONAF方式冷却的,风扇投人运行时测量点距基 准发射面2m,风扇停止运行时测量点距基准发射面0.3m;具有隔音屏蔽的,基准发射面应将隔音罩包 括在内,测量点距基准发射面0.3m 7.2.5磁化特性测量 本试验按GB/T1094.G中的要求进行 试验时分别施加0.1U,,0.2U,,0.3U,,0.4U,,0.5U 0.6U,、0.7U,,0.8U,0.9U,、l.0U,,l.lU,、1.2U、1.3U,、1.4U,,分别测量各点的电压、电流 可采用大型中间试验变压器低压侧电容补偿方法,对试品施加1.4U,的试验电压 7.2.61.05倍过电流试验 对于不进行温升试验的电抗器,应进行1.05倍额定电流下、持续4h的过电流试验 试验前后绝 缘油中溶解气体色谱分析应无异常变化 标志、包装、运输 8.1标志、包装要求 8.1.1电抗器通过试验后拆卸下的部件应及时包装,否则应得到切实的保护 其包装应符合铁路、公 路和海运部门的有关规定 8.1.2成套拆卸的组件和部件(如套管、气体继电器、温度计及紧固件等)应装箱运输,应保证经过运 输、贮存直至安装前不损坏和不受潮 套管应牢固固定在木箱内,以防相对移动 8.1.3成套拆卸的大组件(如储油柜等)运输时可不装箱,但应保证不损伤,在整个运输与贮存过程中 不得进水和受潮 包装箱上应有明显的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并应标明买方的订货号和发货号 8.1.4 8.1.5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表应单独包装,并明显标记 8.2运输要求 8.2.1不带油运输时,应充干燥的氨气或干燥的空气 运输前应进行密封试验,,以确保在充以 20kPa一30kPa压力时密封良好 电抗器运输和贮存期间应保持正压,并有压力表进行监视 运输途 中和到达现场安装前,应对压力表进行监视,当压力不满足要求时,应做到及时补充气体 充人油箱前 的氮气或干燥空气露点不高于一50C 8.2.2电抗器在运输时应安装三维冲撞记录仪 8.2.3电抗器应满足运输尺寸,质量及公路运输时最大倾斜度不超过15"等运输条件的要求;当运输中 的冲撞加速度不大于3时,应无任何松动,变形和损坏;应保证电抗器到现场后不吊罩检查即可投人 运行
GB/T24844一2018 附 录 规范性附录 1000kV交流油漫式并联电抗器配套用中性点接地电抗器 A.1 概述 1 000kV交流油浸式并联电抗器配套用中性点接地电抗器连接在三台1000kV单相并联电抗器 Y接中性点和大地之间.用以限制输电线路单相对地短路时的潜供电流和非全相谐振过电压 A.2性能参数 A.2.1型式;户外,空心,油浸式,冷却方式为ONAN A.2.2中性点接地电抗器绕组的绝缘水平见表A.1 表A.1中性点接地电抗器绕组的绝缘水平 单位为千伏 额定雷电冲击全波耐受电压 额定雷电冲击截波耐受电压 额定短时工频耐受电压 端子 峰值 峰值 方均根值 550 605 230 650 715 275 高压端 750 825 325 85 接地端 200 注:设计中需确保中性点接地电抗器在最低环温下投人运行时具有足够的绝缘强度 A.2.3额定热短路电流(方均根值)取600A,持续时间10s A.2.4额定机械短路电流(峰值)取1530A A.2.5额定持续电流应根据系统情况确定 A.2.6额定短时电流和持续时间由用户规定 注额定短时电流指单极开关动作后故障线路的灭弧电流 额定短时电流持续时间与一段时间间隔有关,就是故 障相发生故障至成功重合 闸或 三相完全切断的时间 A.2.7中性点接地电抗器如有抽头,抽头阻抗的调整范围应为额定阻抗的士10%,在额定短时电流以 下,阻抗应为线性 A.2.8额定持续电流下的总损耗应小于3%额定容量 A.2.9中性点接地电抗器绕组线端视在放电量不应大于300pC A.2.10额定持续电流下运行时,顶层油温升不超过60K,绕组的温升不超过70K;额定短时电流时, 顶层油温升不超过70K,绕组温升不超过90K A.2.11额定持续电流下的噪声水平应小于65dBA) A.2.12额定持续电流下的振动应小于1004mm. A.3试验项目 A.3.1例行试验项目如下 10
GB/T24844一2018 绕组直流电阻测量; a b 额定持续电流时的阻抗测量; 环境温度下的损耗测量; c d 绕组过电压试验; 绕组对地绝缘电阻测量; e 绕组对地电容及介质损耗因数测量; 首端雷电冲击全波试验; g h 首端交流耐压试验(带局部放电监测); 末端外施耐压; 油箱密封试验; j k 绝缘油试验; D 绝缘油中溶解气体分析 A.3.2型式试验项目如下 a 额定持续电流下的温升试验; b 首端雷电冲击截波试验 A.3.3特殊试验项目如下 声级测量 a 持续电流下的振动测量 b 额定短时电流下的阻抗测量 c 参考温度下的损耗测量 d 11
GB/T24844一2018 参 考文献 [1]GB/T1094.1电力变压器第4部分;电力变压器和电抗器雷电冲击和操作冲击试验导则 [2T GB/T4109交流电压高于1000V的绝缘套管 [3 GB/T7252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 [打 GB/T7354局部放电测量 [5]GB/T11604高压电气设备无线电干扰测试方法 [叮 GB/T26218.1污秽条件下使用的高压绝缘子的选择和尺寸确定第1部分;定义、信息和 -般原则 [7]GB/T26218.2污秽条件下使用的高压绝缘子的选择和尺寸确定第2部分:交流系统用 瓷和玻璃绝缘子 12

1000kV交流系统用油浸式并联电抗器技术规范GB/T24844-2018

一、电抗器的定义及特点

1. 定义:

电抗器是一种用于控制电路中电流及其变化率的电感性元件,主要用于限制过电流、滤波、补偿无功功率等方面。在高压及超高压输电线路中广泛应用。

2. 特点:

(1) 采用油浸式结构,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可靠性高;

(2) 并联电抗器可实现在高电压下的连续运行;

(3) 具有自防抖及去振作用,提高系统稳定性;

(4) 在电力系统中,油浸式并联电抗器能够保持系统的无功平衡。

二、油浸式并联电抗器的应用

1. 输电线路中的应用:

油浸式并联电抗器主要用于高压及超高压输电线路中,其作用是补偿输电线路中的无功功率,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

2. 变电与配电系统中的应用:

在变电及配电系统中,油浸式并联电抗器可用于限制过电流、滤波、补偿无功等方面,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

三、油浸式并联电抗器的结构

1. 外观结构:

油浸式并联电抗器外形为长方体,通常由铁芯、绕组、油箱、橡胶垫、接线箱、支架、阀组等部件组成。

2. 内部结构:

油浸式并联电抗器内部结构包括铁芯、绕组、油箱、油泵、油位计、温度计等部件。铁芯由高导磁材料制成,绕组为圆形或长方形的电线缠绕而成。

四、技术规范GB/T24844-2018

1. 规范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1000kV交流系统用油浸式并联电抗器的设计、制造、检验和试验等方面。

2. 技术要求:

(1) 电抗器的额定电压、额定容量、额定电流、空载损耗等参数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2) 油箱采用不锈钢板制作,具有良好的密封和防腐蚀性能;

(3) 电抗器内部绕组应该采用F级绝缘材料、轴向风扇冷却,以确保电气安全和稳定性;

(4) 油浸式并联电抗器应该具备自动控制系统,以便对其进行监测、控制及故障诊断。

五、总结

油浸式并联电抗器作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的无功补偿设备,在高压及超高压输电线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设计与制造方面,应按照《1000kV交流系统用油浸式并联电抗器技术规范GB/T24844-2018》的要求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检验,以确保其性能和可靠性。

和1000kV交流系统用油浸式并联电抗器技术规范类似的标准

电子海图技术规范

1000kV单相油浸式自耦电力变压器技术规范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1000kV单相油浸式自耦电力变压器技术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1000kV单相油浸式自耦电力变压器技术规范的编号:GB/T24843-2018。1000kV单相油浸式自耦电力变压器技术规范共有19页,发布于2019-02-01
1000kV交流系统用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技术规范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1000kV交流系统用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技术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1000kV交流系统用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技术规范的编号:GB/T24845-2018。1000kV交流系统用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技术规范共有30页,发布于2019-02-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