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7149-2018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地理信息采集规范

Specificationfordatacollectionofunifiedsocialcreditidentifiergeographicinformation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地理信息采集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地理信息采集规范的编号:GB/T37149-2018。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地理信息采集规范共有24页,发布于2019-07-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A78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07.040
  • 实施日期2019-07-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24页
  • 文件大小1.77M

以图片形式预览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地理信息采集规范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地理信息采集规范


国家标准 GB/T37149一2018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地理信息采集规范 Speeitfieationftordatacoleetionofunifielscialereutidentifier gegraphieinformationm 2018-12-28发布 2019-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37149一2018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参考系统及标识方法 技术指标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地理信息数据及格式 --+ 采集内容和要求 一社会信用代码地理信息采集与更新技术 统- 质量要求与符合性检查 附录A规范性附录组织机构所处地貌代码 附录B(规范性附录)基本地点名称优先级 推织机构院落分类及代时 18 附录C规范性附录 附录D(规范性附录)地面照片属性定义及采集要求 19 参考文献
GB/37149一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化委员会(SAC/Tc353)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全国组织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服务中心、测绘科学研究院,辽宁 省标准化研究院、哈尔滨市标准化研究院、江苏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黑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武汉市 测绘研究院济南市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起草人:孙立坚、孙镇、苏德国、赵捷、刘纪平、孙泰、柯志勇、袁辉、金江、司琳华、钱晓东、 李晟飞、宫政、孟炬施晓琳、董春、,朱峰、罗名海、甄云鹏、徐胜华、朱钰,徐一鸣、李一峰、贺佳
GB/37149一2018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地理信息采集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地理信息采集的技术指标,采集内容和方法质量控制等要求,同 时也规定了采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地理信息的作业流程 本标准适用于建立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地理信息数据库及相关地理信息系统时,对组织机构地理信 息的采集、处理与更新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6o行政区划代码 GB/T101l4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 GB/T13977一20121:50001:1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 GB/T17798地理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GB/T18314一2009 GB/T20257.2201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2部分l;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 GB/T237052009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地名/地址编码规则 -社会信用代码编码规则 GB321002015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 GB/T331792016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1:250001:500001:100000正射影像地图 GB/T33182-2016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1:5000 ;10000正射影像地图 1 GB50167工程摄影测量规范 CH/Z90102011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地理实体与地名地址数据规范 c/T215一2005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地理编码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组织机构 organization 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及其他依法成立的单位的通称 [GB/T200912006,定义2.27 3.1.2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umified lcreditidentifier s0ciaal 按照GB32100-2015编制,由法人和其他组织登记管理部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管理部门根据国 家标准编制,每一个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终身不变的法定身份识别码 [GB32100一2015,定义3.5]
GB/T37149一2018 3.1.3 地址 address 具有地名的某一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位置的结构化描述,是人、建(构)筑物及其他空间 物体的定位实现 注改写cCH/Z9010一2011,定义3.5 3.1.4 组织机构地址organizatonaddress 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及其他依法成立的单位登记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地址 3.1.5 组织机构地面照片 organizationpictures 用通用数码相机在地面实地拍摄的能真实清晰反映组织机构实体特征的照片 3.1.6 组织机构定位点organizationpoint 建立在国家大地坐标系统之上,综合描述组织机构空间位置特征的地理定位点 3.1.7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地理实体 unmifieds0eialcreditidentifierge0entity 现实世界中独立存在、从地理空间角度可以唯一性标识的组织机构,以几何图元为空间表达和存储 的数据 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地理实体包括点状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地理实体和面状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地理实体 3.1.8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地理信息organizationcdegegraphieinformatiom 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标识的组织机构的地理空间信息 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地理信息包括反映组织机构及其相关自然和人文要素的位置、形态和分布关系等基本信息 以及地名/地址和地理空间参照信息等其他信息 3.1.9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navigatiosatellitesystem;GNSs 泛指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注:GNss涵盖了在建和以后要建设的卫星导航系统.如美国的GPs,的coMPAss(北斗)俄罗斯的Glonass、 欧洲的Galileo,以及相关的增强系统如美国的wAAs(广域增强系统入,欧洲的GNOs(欧洲静地导航重叠系 统)和日本的MSAs(多功能运输卫星增强系统)等 3.1.10 大地坐标系 geodeticcoordinatesystem 以参考椭球面为基准面,用以表示地面点位置的参考系 [GB/T1491l2008,定义2.27 3.1.11 wcS84大地坐标系gdetiecrtinatesystemwcs-84 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采用的地心坐标系 [GB/T1491l一2008,定义2.68] 3.1.12 nationalverticaldatum1985 1985国家高程基准 1987年颁布命名的,采用青岛水准原点和根据由青岛验潮站从1952年1979年的验潮数据确定 的黄海平均海水面所定义的高程基准,其水准原点的起算高程为72.260n [GB/T14911一2008,定义2.24]
GB/37149一2018 3.1.13 地片zone 有地名意义的区域 [[GB/T30428.3一2016,定义3.7刀 3.1.14 block 区片 城镇居民点内部的区域 [[GB/T30428.3一2016,定义3.8] 3.1.15 ofinterest;POI 兴趣点 point 关注点 具有地理标识作用的建筑(物),单位、公共设施或店铺等 [[GB/T30428.32016,定义3.9 3.2缩略语 表1所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表1缩略语对照表 缩略语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备注 CGCS2000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统 ChinaGeodetieCoordinateSystem2000 DO)M 数字正射影像 DigitalOrthophotoMap ODBC 开放数据库互连 OpenDatabaseConneetivity Universe 法语 Temps 世界标准时间、国际协调 ICoordonne,由于英文CUT lUTc CoordinatedUniversalTinme 时间 和法文(TUC)的缩写不同,作 为妥协,简称UTc 参考系统及标识方法 4.1坐标系统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地理信息外业采集应按GB/T18314一2009的规定,其原始数据存储采用 wGS-84大地坐标系, 分幅数据处理采用平面直角坐标 提供的成果数据采用cGCS2000. 4.2时间系统 GNSS测量记录采用UTC,提供的成果应采用北京时间 除GNSS数据测量,采集记录外的其他数据日期采用公历纪年,时间采用北京时间 4.3空间参考系统的标识方法 4.3.1大地经纬度 经纬度值采用“度”为单位,用双精度浮点数表示,至少保留6位小数 其数字记录格式为
GB/T37149一2018 纬度(B);××.××××××N a b) 经度(L);×××.×××××× E 其中纬度缺省为北纬(N),经度缺省为东经(E) 4.3.2平面直角坐标 分幅数据处理时的平面控制主要采用高斯-克昌格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系,按6"分带,投影带的中央 经线与赤道的交点向西平移500km后的点为投影带坐标原点,平面直角坐标单位采用“m”,标识符X 表示纵轴坐标,Y表示横轴坐标,我国范围内其数字记录格式为 a)X坐标:×××××××.×××; b) Y坐标:×××××××.××× 4.3.3高程 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高程系统为正常高 高程值单位为“m”,其数字记录格式为: 高程(H);士××××.×××,其中“士”缺省为正值 5 技术指标 5.1几何数据精度 野外测量单点实测精度达到亚米级 地物点对附近野外布控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平地、丘陵地不 超过为士5m,山地、高山地不超过为士7.51 m 参照国家测绘地理信息部门规定的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精度标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空间参照系 统使用的1:10000比例尺地形图上的定位要素位置测量值,允许图上的移动中误差在平原和丘陵地 区不超过士0.5mm 5.2属性精度 长度、,距离,面积等采用米制单位 获取的定量属性值保留的小数位及数量单位应按第7章、第8 章的要求,取值与地物实际属性相符 6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地理信息数据及格式 6.1基本内容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地理信息数据包括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基础地理空间数据,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扩 展地理空间数据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地理属性数据 6.2数据组织与格式 6.2.1数据组织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地理信息数据按采集区域(一般以县级行政区为最小采集任务区域、按不同儿 何特征类型(点状,面状),分图层存储 6.2.2空间数据格式 空间数据格式采用GB/T17798规定的空间数据交换格式或公开格式
GB/37149一2018 6.2.3属性数据格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地理属性信息见第7章规定,数据格式一般为支持ODBC数据访问协议的通用 数据库格式 属性数据中的影像数据,一般采用位图格式,支持JPEG或JPEG2000标准的数据格式 按文件组织,文件编号命名及数据存储格式等见第8章规定 采集内容和要求 7.1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基础地理空间数据 7.1.1概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包括面状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地理实体和点状统一社会信用代 码地理实体 面状统一杜会信用代码地理实体 7.1.2 面状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地理实体数据指组织机构地址所处院落外轮廓多边形按组织机构地理实 体进行采集,当机构由多个相对封闭与独立的空间组成时,应完整采集,构建多边形集合 点状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地理实体 7.1.3 点状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地理实体数据指组织机构定位点 定位点应定位在机构地址所在位置,优 先定位在机构的地址门(楼)牌所在位置、主要出人口或大门口的中心处 如果机构位置空间分散,可定 遇 位在机构的主要办公地《面积较大或人数较多)或主体建筑地址门楼)牌所在位置或主要出人口处 有使用地址门(楼)牌所在位置、主要人口以及大门口的中心处均可的情况时,地址门楼)牌所在位置优 先于主要出人口或大门口的中心处 机构定位点的大地坐标可通过两种方式采集取得 GNSS直接测量(GPs直接测量,其精度应按照GB/T18314一2009规定的D等以上精度要求 a 指标进行测算、控制;CoOMPASs直接测量,其精度可参照GB/T18314!一2009规定的D等以 上精度要求指标进行测算、控制) 在比例尺不小于1:10000的地形图上获取平面坐标,在相应比例尺不小于1:50000的地形 b 图上人工量取高程坐标 机构定位点数据的属性结构见表2 表2机构定位点数据属性结构 必选 字段名称 值域或说明 属性项说明 类型 宽度/字节 可选 统一社会 GB32100-2015 组织机构识别标识码 字符型 20 必选 信用代码 3 必选 定位点纬度 双精度浮点型 16 小数点后6位,如“33,971064”,单位:(" 16 必选 定位点经度 双精度浮点型 小数点后6位,如“109.284591”,单位:(° 小数点后3位,如“756.118",单位;m H 6 可选 定位点高程 浮点型
GB/T37149一2018 7.2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扩展地理空间数据 7.2.1概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扩展地理空间数据包括组织机构所处村镇、所处地貌等 7.2.2机构所处村镇 机构所处村镇指符合GB/T2260规定的省、地区、县级城市和符合GB/T101l4规定的县级以下 乡镇.行政村及自然村 机构所处村镇名称指用于非城市地区的组织机构地址中缺少所处行政村级行政区域地名时填写, 按机构所处村镇名称的规范全称 机构所处村镇数据可直接从已有的中小比例尺地形图,专题数据等得到 机构所处村镇的属性结构见表3 表3机构所处村镇的属性结构 必选" 字段名称 属性项说明 类型 宽度/字节 值域或说明 可选 统一社会 必选 组织机构识别标识码 字符型 20 见GB321002015 信用代码 村镇名称可选 所处村镇名称 字符型 中文名称 64 7.2.3机构所处地貌 机构所处地貌指机构所处的地形地貌要素 机构所处地貌数据通过已有的中小比例尺地形图和调查采集数据相结合得到,多种地形地貌并存 时可取主要类型表示 机构所处地貌的属性结构见表4 表4机构所处地貌的属性结构 必选 字段名称 属性项说明 类型 宽度/字节 值域或说明 可选 统 -社会 必选 组织机构识别标识码 字符型 20 见GB321002015 信用代吗 字符型 见附录A 地貌代码可选 所处地形类型 7.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地理属性信息 7.3.1概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地理属性数据包括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地址、院落名称、,院落类型、建筑 建成年份,地址现状,地面照片等属性、属性信息见表5
GB/37149一2018 表5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地理属性信息 必选 属性项名称 属性项说明 类型宽度/字节 值域或说明 可选 究 社会信用 20 见GB321002015 必选组织机构别标识码 字符型 代码 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地址 中文地址,如;“甘肃庆阳市西峰区长庆北 255 文本型 组织机构地址 必选 描述 路142号” 00 院落名称 可选地址所在院落的名称 字符型 |中文名称,如;“蓝山小区”“长业大厦" 按照院落空间单元根据功 院落类型 必选 字符型 属性值定义见7.3.4,如“A" 能和权属分类 机构主建筑(区的实际竣 16 建筑建成年份 可选 字符型 “1980"“1949前” 如" 工年份 组织机构地址的实际利用 |地址现状 必选 字符型 代码、属性值定义见7.3.6 情况 用通用数码相机在地面实 地面照片 可选地拍摄的能真实清晰反映 属性值定义见8.6,4 组织机构实体特征的照片 7.3.2组织机构地址 7.3.2.1 地址描述 组织机构地址采用名称描述,按照附录B的优先级规范建立完整的地名/地址数据 7.3.2.2地址组成 7.3.2.2.1行政区域地名 行政区域地名按照GB/T23705一2009执行 7.3.2.2.2地片与区片地名 地片与区片地名应包含地片名称,区片名称的信息 地片与区片的基本地点名称应为标准地名全 称,是描述地片、区片的最小单元 地片与区片地名描述要符合以下规则 地片与区片名称应使用标准名称全称,避免使用简称,别名 a b)当地片与区片同时明确的情况下,采用“地片(区片)”的形式表达 7.3.2.2.3街巷地名 街巷地名应包含有地名标牌的街巷,名称应为街牌和巷牌标示的汉字名称,是描述街巷地名信息的 最小单元 街巷地名应使用标准名称全称,避免使用简称、别名 7.3.2.2.4门(楼)牌地址 门(楼)牌地址包括门牌地址和楼牌地址: 门牌地址的基本地点名称应为:[顺序号|号(院]; a
GB/T37149一2018 D)楼牌地址的基本地点名称应为:[顺序号|号楼(栋)] 门楼)牌地址应使用标准名称全称,避免使用简称,别名 门牌与楼牌地址应按基本地点名称优先级顺序排列 7.3.2.2.5Po与标识物地址 PO与标识物地址应包括以下内容 aa 具有地名意义的自然地物,包括湖泊、山峰、河流等; b 具有地名意义的单位与院落,包括医院、学校、单位、宗教设施(佛庙宇,道观、教堂、清真寺)等 c 具有地名意义的纪念地与建筑物,包括建筑物、广场、体育设施、公园绿地、纪念地、名胜古 迹等; d 具有地名意义的交通附属设施,包括桥梁,道路环岛、交通站场等, e 具有地名意义的其他设施,包括闸、坝,微波塔、通信站、水塔等 标识物地址的基本地点名称应为描述该标识物的标准名称,应能唯一标识特定地点 标识物地址 的基本地点名称应使用标准名称全称,避免使用简称、别名 7.3.2.3地址表达 地址表达包括方位描述和地址描述 方位描迷采用CIT21一30规定的方位描述格式 地址采用附录B中各级基本地点信息描述.并符合以下组合规则 [(1级名称)I(2级名称)(3级名称l(4级名称/5级名称/6级名称)(7级名称)8级名称 a 9级名称] [(1级名称)I(2级名称)(3级名称l(4级名称/5级名称/6级名称)(7级名称)8级名称 b 9级名称l(补充说明], [[(1级名称)(2级名称l(3级名称l(4级名称/5级名称/6级名称7级名称)10级名 称] [(1级名称l(2级名称)l(3级名称)l(4级名称/5级名称/6级名称)l(7级名称|10级名称 d 方位)补充说明] [(1级名称l(2级名称)l(3级名称)(4级名称/5级名称/6级名称)l(7级名称|10级名称 方位)l10级名称(方位)l补充说明] 地点描述能具体到门楼)牌地址的优先考虑具体到门(楼)牌地址,无法用门楼牌地址表示清楚的 考虑使用标识物地址或PO地址表示 如果以上组合还不能清楚描述地点,再考虑使用标识物、方位 组合说明 补充说明包含对地址的补充性说明,包括支号、数量性说明等 支号一般用于区分同一建筑物的组织机构 数量性说明一般出现在地址建设不太规范的地区,例如“××南500米”,这种数量性说明仅作为定 位参考,不作为定位依据 7.3.2.4地址区域编码 组织机构地址区域的唯一标识码,由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地名、乡镇级行政区域地名,类别标识码和 行政村/小区/道路街巷编码四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其中,县级及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地名编码按照 GB/T2260的规定执行,乡镇级行政区域地名的编制规则按GB/T10114的规定执行;类别标识码用于 标识后三位表示的是非城市地区的行政村级行政区域地名或城市地区的居民小区名或道路街巷名,0 表示非城市地区的行政村级行政区域地名,1表示城市地区的道路、街巷名,2表示城市地区的小区名
GB/37149一2018 其中,非城市地区的行政村级行政区域地名的编码采用自然顺序编号方式,即 a 凡民政部门确认的村级单位,村级代码为001399; b)民政部门未确认的园区、工矿区、农场等类似村级单位,村级代码为400599(498,598除外. 城市地区道路、街巷的代码在本行政区域内按照起点由东向西和由南向北的顺序编号,参照 GB/T21381一2008的规定执行;居民小区的代码在本行政区域内按照起点由东向西和由南向北的顺 序编号,居民小区代码为001999 在城市地区道路、街巷和居民小区都存在的情况下,按照基本地点 名称优先级优先采用道路、街巷名编码 XXX 行政村/小区/道路街巷编码 类别标识码 乡镇级行政区域地名编码 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地名编码 图1要素模型编码结构示意图 7.3.3院落名称 院落名称指地址所在院落的名称,例如“弟*小区"“**大厦”等,当组织机构分布于不同的院落单 元时,选取主要的或最大的院落名称作为组织机构院落名称 7.3.4院落类型 院落类型为院落空间单元根据功能和权属划分的类型,其代码、属性值及属性值定义见附录C 7.3.5建筑建成年份 建筑建成年份指组织机构建筑物(多个建筑物时,以主要建筑物为采集对象)的实际竣工年份 拆 除翻建的,按翻建竣工的年份计算 扩建的房屋,面积超原房屋面积的按扩建竣工年份计算,未超过的 按原房屋竣工年份填写 准确到年份,新成立前无法确定竣工年份的建筑建成年份标注“1949年 前” 7.3.6地址现状 地址现状指组织机构地址的实际利用情况 分“使用(oc),废弃(AB).不一致(IN),无法确定 (UN)”四类 “使用”表明注册该地址的机构实际使用该地址,并在进行生产经营 “废弃”表明该地址 已经废弃,无其他组织机构在使用 “不一致”表明该地址虽然未废弃,但实际使用机构与登记使用机构 不一致.登记机构并未实际使用该地址 “无法确定”表明无法确定该地址的实际利用现状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地理信息采集与更新技术 8 8.1技术流程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地理信息采集与更新优先采用航空摄影测量结合GNSs人工外业测量进行,若 测区内采集或更新的组织机构数量较少时,也可以单独采用GNSS人工外业测量进行(采用GPS人工 外业测量应按照GB/T18314一2009和GB/T13977一2012执行;采用cOMPASS人工外业测量可参 照GBT183142009和GB/T13977一2012执行) 航空摄影测量采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地理信息 应按照GB50167执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地理信息采集作业流程如图2所示
GB/T37149一2018 其他专题数 基础地理信 高分辨率遇 统 -社会信 感影像 用代码数招 据 息数据 DoM数排 数据整合处理 基础底图数据 机构实体信息 内业采集 属性信息 外业底图制作 外业数据采集与属 性调查 I内业整理与质量检查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地理信息成果 图2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地理信息采集作业流程图 8.2资料收集 -社会信用代码地理信息资料收集应包括以下内容和要求 统- a)测区影像资料;测区最近高分辨率影像(航片或卫片)资料,用于数据采集或精度检查 b)基础地理信息数据:1:10000或1:5000或更大比例尺的地形图,用于数据采集或精度检 查;1:50000、1:100000、1:250000地形图,用于制作工作计划和导航的中小比例尺地图 资料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测区最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资料,用于确定采集对象及其属性 c 其他专题资料;收集民政、工商、自然资源、住建、交通、卫生、教育、农业,规划等部门数据资料 d 测区内控制点资料的收集按照按GB/T183142009要求执行 e 8.3数据整合处理 将遥感影像进行正射纠正,形成正射影像 遥感影像正射纠正制作应按照GB/T33182一2016和 GB/T331792016执行 将专题数据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整合到正射影像上,形成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地理信息采集的基础 底图数据 10
GB/37149一2018 8.4内业采集 内业采集流程如图3所示 底图数据 补充收集的专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业数据资料 地理空间数据编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内 地理属性数据编辑 业 DoM数据 外业采集成果 编 分幅数据接边处理 地面照片数 元数据制作 据 内业编辑成果形成 地面照片内业整理 前检查 数据拼接与整理 地面照片采 质量检查 集数据成果 内业采集成果 图3内业采集流程图 内业采集采用人工判读与勾绘方法,对测区范围采取多个作业员分幅进行,按照组织机构地理要素 的类型分别形成点图层,面图层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地理信息采集基于组织机构地理实体进行,不考虑拓扑关系,即不同的组织机构 地理实体在空间范围上可以具有重叠关系,不影响各自独立采集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地理实体数据模型应符合CH/Z9010-2011的规定 组织机构外轮廓多边形 数据形成实体面图层,组织机构定位点数据形成实体点图层 作业中可以利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中“居民地及设施”和“交通及设施”两大类中有关定位点、标注 点数据作为参考 县级及以上等级行政界线及行政区划,可直接从1:10000,1:50000基础地理信息地形图中提 取;乡,镇界利用收集的其他资料进行采集;在元数据中应明确说明沿用界线数据的数据源 8.5外业底图制作 用正射影像、专题空间信息、内业采集信息,对矢量数据进行符号配置,符号配置按照 GB/T20257.22017执行 有选择性的对部门名称属性进行标注,形成外业底图,用于外业采集与核 1
GB/T37149一2018 查 外业底图制作流程如图4所示 正射影像、组织机构空间数拟 或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专题数据 经过整合提取的预处理数据 数据整理组织 根据测区作业单元 裁切拼接数据 影像、数据格式转 换 导入外业调查系统 或软件 制作/导入符号库或 数据符号化,标注 外业调查信息 制图模板 否 数据检查 外业底图 图4外业底图制作流程图 8.6外业数据采集与属性调查 8.6.1调查流程 外业数据采集与属性调查流程如图5所示 12
GB/37149一2018 准备工作 收集任务资料 编写工作流程 外业底图 仪器设备配备校准 路线规划 GNSS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 属性数据采集 地面照片采集 外业数据编辑整理 元数据填写 质量控制 外业成果 图5外业数据采集与属性调查流程图 8.6.2基本要求 开展外业数据采集与属性调查的基本要求如下 人员:充分考虑任务区域的工作量,根据区域内的地理环境,交通条件和组织机构的分布情况. a 合理编制外业工作组 高山、荒漠及其他困难地区,不得单人作业,每个小组至少需配备2名 作业人员和1名司机 到达任务区后应及时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取得联系,了解当地的情况、 并做好安全保障工作 设备;根据具体任务要求,配备生产需要设备,包括交通工具(车辆,通讯设备、笔记本电脑,导航 定位设备、相机、望远镜等;具备条件的,应采用数字调查系统 高山、荒漠及其他困难地区,由于 受交通状况和部分区域通讯困难限制,还需配备卫星电话、大功率电台等设备,以保障生产安全 采集工作计划:在 ]基础上,根据外业任务书要求,在小比例尺图上制定每天的外业采 a、b的 集计划,人员分布,并形成每天的外业路线计划草图 同时,外业路线还要考虑环境、天气情 况,尽量避免遮挡或雨雪天作业情况 外业轨迹:外业采集工作中,应开启GNSS定位设备,记录外业工作行进轨迹,作为外业采集 的工作依据和元数据基本来源 外业工作中应对行进线路两侧的组织机构要素进行核对,并观察沿途周边的地表特征,遇需要 重点关注或特殊的组织机构要素时,应及时开展地面照片数据采集工作 8.6.3生产内容 外业数据采集与属性调查的生产内容规定如下 对内业采集工作中无法确定的组织机构要素边界、位置进行实地调查 a 13
GB/T37149一2018 b 对内业工作中专业资料内容不全的组织机构要素属性(如院落名称、地址现状等)进行采集调查 c 对内业解译的组织机构要素边界和属性,实地进行抽样调查核对 8.6.4新增或变化的组织机构要素补测补调 对于实地新增或发生变化的组织机构要素,应按下列要求进行外业补调或补测 新增或变化的图斑或要素,在底图上可以直接定位的,采用图上标绘和图外注记的形式进行 a 调查; b 当底图上无法对新增或变化的图斑或要素进行准确定位时,采用满足精度要求的测量手段和 测量设备进行实地定位,采集变化范围 8.6.5地面照片数据采集 8.6.5.1地面照片数据采集要求 地面照片数据采集要求如下 a 地面照片与组织机构为一一对应关系,即一张地面照片原则上只对应一个组织机构实例; b考虑到清晰度与数据存储的要求,地面照片总像素数量应在200万像素以上,1000万像素 以下 拍摄点位置定位精度一般应控制在15m以内 照片方位角的精度应在5"以内 8.6.5.2地面照片数据文件命名要求 地面照片文件命名按以下规则生成: -般由照片标识符、拍摄时间、拍摄点经度、拍摄点纬度、照片方位角五部分组成地面照片命 a) 名规则如图6所示),共32位 其中 照片标识符为“oP”,表示该文件为组织机构地面照片文件; b 拍摄时间14位,使用图6中拍摄时间格式,记录到秒; c 拍摄点经度7位,按度分秒记录; d 拍摄点纬度6位.按度分秒记录; 照片方位角3位,记录到度; 以上不足部分用0填充 g oP YYYYNMMDDHHMMSs DDDMMSs DDMMSs DDD 照片方位角 拍摄点纬度 拍摄点经度 拍摄时间 地面照片标识符 图6地面照片命名规则 8.6.5.3地面照片属性定义及采集 地面照片属性定义及采集要求见附录D. 8.6.5.4地面照片属性采集方法 地面照片应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属性采集 14
GB/37149一2018 方法一;使用支持自动记录相机姿态参数和相机成像参数信息的一体化外业调绘核查系统,其 a 他信息通过人工交互方式输人并同步记人数据库; b 方法二;使用支持在照片EXIF信息中自动记录相机姿态参数和相机成像参数信息的照相机, 其他属性信息由人工方式输人并同步记人数据库; 方法三;若使用的相机不能自动记录相机姿态参数,可同时携带事先做好相机时间校准的 GNSS接收机记录采集者的移动轨迹,拍摄照片同时记录其他属性信息 事后内业读取 GNSS记录和地面照片EXIF信息中的拍摄时间,通过时间同步,把相应的位置信息挂接到地 面照片属性上 质量要求与符合性检查 9.1概述 应对采集或更新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地理信息进行质量检查,包括基本质量要求与符合性检查、几 何数据质量检查、属性数据质量检查以及组织与实施过程质量检查 9.2基本质量要求与符合性检查 基本质量要求与符合性检查的内容及要求如下 原始资料的质量;检查原始资料的正确性、现势性、权威性和完整性 a 设备的质量;设备性能、参数的适用性、可靠性和输出的正确性 b 元数据的质量;对元数据进行逐项检查,看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c 文档的质量;检查文档填写内容是否完整,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d 数据质量;数据的精度、格式,单位与完整性检查; e 产品归档检查;检查各种数据资料、图文资料是否齐全;检查存储数据的介质和规格是否符合 要求;检查备份的数量;检查数据是否可用,文档组织、文件命名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9.3几何数据质量检查 几何数据质量检查的内容及要求如下 精度检查;检查数学基础、平面精度是否满足要求;分幅数据检查与相邻图幅是否接边、有无缝隙, a b)图形质量检查;检查线划的光滑、粗细、清晰情况是否满足要求;要素间的关系是否合理,有无 空间逻辑性矛盾;地图数据中符号配置、界面整伪、注记是否规范 9.4属性数据质量检查 属性数据质量检查的内容及要求如下 属性结构检查;检查每一个属性表,检查属性项的名称,类型、长度、顺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有 a 无遗漏;检查属性值是否正确; 语义质量检查:将数据本身或者这个数据的抽样数据与现实数据相比或通过检查数据集的成 b 果是否与规格书、设计书中所定义的标准相符合,来判断这个数据集的质量 9.5组织与实施过程质量检查 组织与实施过程质量检查的内容及要求如下 组织过程质量检查:对技术设计书的编制审核、审批程序进行检查, a b 实施过程质量检查;对各工序所用主要仪器设备的检定情况进行检查;技术问题处理情况进行检查 15
GB/T37149一2018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组织机构所处地貌代码 组织机构所处地貌代码见表A.1 表A.1组织机构所处地貌代码 代码 属性值 属性值定义 是一种具有一定坡度、较大高差(相对高差大于200m)又互相连绵、突出于平原或台地之 山地 上的正地貌形态 丘陵 山坡平缓,山顶浑圆、高低起伏、连绵不断的低矮隆起高地 陆地上海拔高度较低,地表起伏平缓的开阔平地 指地面较平整(一般平均坡度小于 平原 7"),最高点一般在边缘,内部一般无坡度大于10",高差大于30m的坡坎形态 草原 中、低纬度半干旱、干旱环境下形成的以草本植物覆盖为主的地理景观 植被稀疏,地表径流少,表层干燥,裸露物以沙质为主的地貌形态 如各种沙丘,风蚀劣 沙漠 地等 戈壁 地表布满大小砾石石块的荒谈 天然的或人工的,水久的或间歇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淡水或 湿地 半咸水及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域 其他 山地,丘陵,平原,草原,沙,戈壁,湿地之外的地貌 90 16
GB/37149一2018 录 附 B 规范性附录 基本地点名称优先级 基本地点名称优先级见表B.1 表B.1基本地点名称优先级 级别 基本地点名称 级别 基本地点名称 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1级 6级 道路、街巷 2级 市、地区、自治州、盟 7级 地片,区片 县,自治县、县级市,旗、自治旗,市辖区、林 3级 8级 门牌号 区、特区 乡,民族乡,苏木,镇,街道,政企合一单位 楼牌号 4级 9级 10级 5级 村,社区,心 POI标识物 17
GB/T37149一2018 录 附 规范性附录) 组织机构院落分类及代码 组织机构院落分类及代码见表C.,1 表c.1组织机构院落分类及代码 代码 属性值 属性值定义 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有公共服务设 R 居住区 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区 行政,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机构和设施的区域(包括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事业 公共管理与 单位、高校、科研事业单位、图书、展览等公共文化区域、体育场馆、医疗、保健、卫 公共服务区 生防疫、社会福利.文物古迹,外事机构及宗教活动场所),不包括居住用地中的服 务设施区域 商业、商务、娱乐康体,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电信、邮政、加油、加气站)等设施区域, B 商业服务业区 不包含居住区中的服务设施用地 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及其附属设施区域,包括专用铁路、码头和附属道路、 M 工业区 停车场,不 包含露天矿区域 物资储备、中转、配送等区域,包括附属道路、停车场及货运公司车队的站场等 W 物流仓储区 区 供应(供水、供电、供燃气、供热等,环境雨水、污水、固体废物处理等环境保护设 公用设施区 施及附属设施区域),安全(消防、防洪等公共设施及其附属区域),以及施工,养 护,维修等设施区域 居住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区,商业服务业区,工业区、物流仓储区以及公用设 其他区 施区之外的区域 18
GB/37149一2018 录 附 D 规范性附录 地面照片属性定义及采集要求 地面照片属性定义及采集要求见表D,1 表D.1地面照片属性定义及采集要求 序号 属性值 获取说明 采集要求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识别标识码 见GB32100一2015 地面照片标识符 按规则生成 标识符;“OP” 采用北京时间,格式为YYYY-\MMDDTHHMM. ss;从照片ExIF信息的DateTimeOriginal标记中读 拍摄时间 相机自动记录 取,如:2015-08-23To9;5532 相机自动记录模式下,从照片ExIF信息的经度标记 部分相机自动记录;也可通过与 坐 拍摄点经度 (GPS测量为GPSL.ongitude)中读取;采用wGS84 lGNss设备同步提取 标系 相机自动记录模式下,从照片ExIF信息的纬度标记 部分相机自动记录;也可通过与 (GPS测量为GPSL.atitude)中读取;采用wGS84 坐 拍摄点纬度 IGNSS设备同步提取 标系 相机自动记录模式下,从照片EXIF信息的位置定位 位置定位平面 部分相机自动记录;也可通过与 平面精度标记(GPs测量为GPsD0oP)中读取;无法获 精度水平 GNSS设备同步提取 取时可以不填写 部分相机自动记录;也可通过与相机自动记录模式下,从照片ExIF信息的高程标记 拍摄点高程 GNSS设备同步提取 GPS测量为GPSAltitude)中读取;为大地高 部分相机自动记录;也可通过与 (GNss设备同步提取 非卫星定 相机自动记录模式下,从照片EXIF信息的定位方法 位时填写,手机定位填写“Phone" 定位方法 标记(GPs测量为GPsMesureMode)中读取 无线网定位填写“Wif”,不确定的 填写“Unknown” 部分相机自动记录;也可通过与相机自动记录模式下,从照片ExI信息的定位时观 定位时观测到的 lGNSS设备同步提取 卫星定位测到的卫星数量标记(GPS测量为(GPSSatellite)中读 卫星数量 时填写 取;无法获取时可以不确定 从照片EXIF信息的照片方位角标记(GPS测量为 照片方位角 部分相机自动记录 10 lGPSImgDireetion)中读取 照片方位角的 部分相机自动记录,字母G表示从照片EXIF信息的照片方位角的参照方向标记 1 参照方向 磁北;字母T表示真北 GPS测量为GPSImgDireetionRef)中读取 照片方位角的 12 部分相机或一体化系统自动记录无法获取时可以不确定 准确程度 当距离被拍摄对象在200m以上时,需填写,单位 拍摄距离 估测填写 l13 为m 19
GB/T37149一2018 表D.1(续 序号 属性值 获取说明 采集要求 部分相机或一体化系统自动记录 14 相机俯仰角 镜头俯仰角大于10"时需要填写 15 相机横滚角 部分相机或一体化系统自动记录当镜头横滚角大于10"时需要填写 对样点处被拍摄范围的地理环境进行直观、简要说 明,起到准确传递照片中拍摄对象包含的信息即可 可包括所在地地名或实体名尽 可能贴近样点小范围 16 样点地理环境描述需人工填写 的本地地名,如松果岭、萌水村、周围情况(如位于居 民区、厂区、公园、河滩、山坡、田野、高速公路、国道 等)、样点类型(如麦田,温室大棚)以及对样点的直观 描述如废弃建筑区,水产养殖区等 17 需人工填写 拍摄者 从照片EXIF信息的Focall.engthn35mmFilm标记 等效焦距相机自动记录 18 35mm 中读取 20
GB/37149一2018 考文 参 献 GB/T14911一2008测绘基本术语 [2] GB17733一2008地名标志 [3 GB/T18521一2001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码规则 [门 GB/T20091一2006组织机构类型 [5幻 GB/T21381一2008交通管理地理信息实体标识编码规则城市道路 [们 GB/T301702013地理信息基于坐标的空间参照 [7 GB/T30428.32016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第3部分:地理编码 [8]GB/T31286一2014全国组织机构代码与名称 [9]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254号北京市门楼牌管理办法,2014.05.21 [10]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226号.深圳市门楼牌管理办法.2011.01.30. [11]成都市人民政府令第119号.成都市门(楼)牌管理办法.2005.08.16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地理信息采集规范GB/T37149-2018解析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如何识别、管理这些企业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出现,则为此提供了解决方案。它是由18位数字和大写字母组成的唯一标识码,既可以代表企业的身份信息,也可以代表企业的经济活动信息。因此,准确的采集、管理和使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显得尤为重要。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地理信息采集规范GB/T37149-2018》主要规定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地理信息的采集方法和规范要求。其中,地理信息指的是企业经营场所的地址、坐标和空间关系等。该规范的发布,将有助于提高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进而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该规范具体规定了以下内容:

  • 采集对象:规定了采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地理信息的对象范围,包括企业法人、非法人组织、个体工商户等。
  • 采集要求:对采集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唯一性、一致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以确保采集的数据符合标准。
  • 采集方式:规定了采集方法和流程,包括手工录入、扫描识别、自动化采集等多种方式。
  • 地理信息采集:明确了地理信息的定义、标准和分类方法,并规定了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存储要求。

除此之外,该规范还给出了适用范围、术语和缩写解释等内容,使得数据采集的过程更加规范、标准。

总之,《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地理信息采集规范GB/T37149-2018》的发布,将为企业数据采集、管理、使用提供可靠的标准,有助于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各行各业都应该认真遵守和执行该规范。

跨境电子商务电子报关单基础信息描述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跨境电子商务电子报关单基础信息描述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跨境电子商务电子报关单基础信息描述的编号:GB/T37148-2018。跨境电子商务电子报关单基础信息描述共有12页,发布于2019-04-01
基于地形图标准分幅的遥感影像产品规范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基于地形图标准分幅的遥感影像产品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基于地形图标准分幅的遥感影像产品规范的编号:GB/T37151-2018。基于地形图标准分幅的遥感影像产品规范共有27页,发布于2018-12-28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