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4634-2017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光滑工件尺寸(500mm~10000mm)测量计量器具选择

Geometricalproductspecifications(GPS)—Measurementoflinearsizes(500mm-10000mm)ofplainworkpiece—Choiceofmeasuringinstrument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光滑工件尺寸(500mm~10000mm)测量计量器具选择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光滑工件尺寸(500mm~10000mm)测量计量器具选择的编号:GB/T34634-2017。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光滑工件尺寸(500mm~10000mm)测量计量器具选择共有25页,发布于2018-04-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J04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17.040.30
  • 实施日期2018-04-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25页
  • 文件大小1.38M

以图片形式预览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光滑工件尺寸(500mm~10000mm)测量计量器具选择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光滑工件尺寸(500mm~10000mm)测量计量器具选择


国家标准 GB/T34634一2017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光滑工件尺寸(500mm10000m)测量 计量器具选择 Geometriealproduetspeifieations(GPs) MeasurementofIinear”sizeS (500mm-10000 mm)ofplainworkpiece一Choiceofmeasuringinstrument 2017-09-29发布 2018-04-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34634一2017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光滑工件尺寸(500mm~10000mm)测量 计量器具选择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光滑工件尺寸(500mm~10000mm)验收原则验收极限、测量设备选用原则、测量 设备的测量不确定度允许值和仲裁 本标准适用于产品加工、最终检验等过程,对公差等级为1级一18级(ITl一IT18),公称尺寸 500 10000mm的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 mm 本标准也适用于对一般公差、,延伸公差的尺寸检验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00.1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极限与配合第1部分;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础 GB/T3177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公差原则 GB/T4249 GB/T18779.1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工件与测量设备的测量检验第1部分:按规范检 验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规则 GB/T18779.2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工件与测量设备的测量检验第2部分;测量设备 校准和产品检验中GPS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指南 GB/T18780.1产品儿何量技术规范(GPS)几何要素第1部分;基本术语和定义 GB/T19765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和检验的标准参考温度 GB/Z20308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总体规划 术语和定义 GB/T1800.1、GB/T3177、GB/T4249,GB/T18779.1和GB/T18780.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 本文件 总则 4.1验收原则 所用验收方法只适用于规定的尺寸极限之内的工件 4.2验收方法 由于测量设备和测量系统都存在误差,故任何测量都不能测出真值 另外,多数通用计量器具通常
GB/T34634一2017 只用于测量尺寸,不测量工件上可能存在的形状误差 因此,对遵循包容要求的尺寸要素,工件的完善 检验还应测量形状误差(如圆度、直线度等),并把这些形状误差的测量结果与尺寸的测量结果综合起 来,以判定工件表面各部位是否超出最大实体边界 对遵循最大实体要求或最小实体要求的尺寸要素 综合形状和尺寸测量结果的被测作用尺寸不应超越其最大实体实效边界或最小实体实效边界 在实际情况下,工件的形状误差通常取决于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的精度,工件合格与否,只按一次 测量来判断 对于温度、压陷效应以及测量设备和标准器的系统误差均不进行修正 因此,任何检验都 存在误判,由测量误差引起的误判概率的计算参见附录A 工件形状误差引起的误收率参见附录B,测 量结果中温度引起的误差参见附录C 为保证验收质量,本标准规定了500mm~10000mm光滑工件 尺寸验收极限、测量设备选用原则和测量设备的测量不确定度允许值 4.3标准温度 测量的标准温度为20,见GB/T19765 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见GB/T18779.2)时,考虑因温度变化所引人的不确定度分量,并保证测量 过程的测量不确定度满足测量要求 4.4验收极限 44.1验收极限方式的确定 验收极限是判断所检验工件尺寸合格与否的尺寸界限 验收极限可以按照下列两种方式之一确定 内缩方式;验收极限是从规定的最大实体尺寸(MMS)和最小实体尺寸(L.MS)分别工件公差带 a 内移动一个安全裕度(A)来确定,如图1所示为双边内缩的验收极限方式 验收极限也可以 仅从规定的最大实体尺寸(MMS)向尺寸公差带内移动一个安全裕度(A)来确定,即单边内缩 的验收极限方式 A值按工件公差T)的1/10确定,其数值在“安全裕度与测量设备的测量不确定度允许值 (ui)表1”中给出 LMS MMS 上验收极限 上验收极限 下验收极限N 下验收极限 MMS LMS 图1验收极限示意
GB/34634一2017 孔尺寸的验收极限: 上验收极限=最小实体尺寸(LMS)一安全裕度(A 下验收极限=最大实体尺寸(MMS)安全裕度(A 轴尺寸的验收极限: 上验收极限=最大实体尺寸(MMS)-安全裕度(A) 下验收极限=最小实体尺寸(LMS)十安全裕度(A b 不内缩方式:验收极限等于规定的最大实体尺寸(MMS)和最小实体尺寸(LMS),即A值等 于零 4.4.2验收极限方式的选择 验收极限方式的选择要结合工件功能要求及其重要程度、尺寸公差等级、测量不确定度和工序过程 能力因素综合考虑 对遵循包容要求的尺寸、公差等级较高尺寸,其验收极限按4.4.la)确定 a 当过程能力指数C>l时,其验收极眼可以按4.4.1lb)确定;但对遵循包容要求的尺寸,其最大 b 实体尺寸一边的验收极限仍应按4.4.la)确定 对偏态分布的尺寸,其验收极眼可以仅对尺寸偏向的一边按4.4.la)确定 c 小对非配合和一般公差的尺寸,其验收极限按44.lb)确定 测量设备的选择 5 5.1测量设备选用原则 按照测量设备所导致的测量不确定度(简称测量设备的测量不确定度)的允许值(ui)选择测量设 选择时,应使所选用的测量设备的测量不确定度数值等于或小于选定的,值 备 测量设备的测量不确定度允许值(u)按测量不确定度(u)与工件公差的比值分挡;对TI~IT18的 工件分为I、."、N、V五挡,分别对应工件公差的1/10.1/6,1/4,1/3.1/2,测量设备的测量不确定 度允许值(u)约为测量不确定度(u)的o.9倍,其分挡数值列于表1中 标准中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推荐采用GB/T18779.2规定的方法,未作特别说明时,置信概率 为95% 5.2测量设备的测量不确定度允许值(u,)的选定 选用表1中测量设备的测量不确定度允许值(u),一般情况下,优先选用I挡,其次选用挡、 皿挡 在满足测量要求且使用现有测量设备更为方便、经济、合理的情况下,选用、V挡 伸裁 对测量结果有争议时,可以采用更精确地测量设备或按事先双方商定的方法解决 一般情况下按 GB/T18779.1进行合格或不合格判定
GB/T34634一2017 3 9 S 二 3 3 品 9 S 三 三 E 二 Ao 3 " 品 今 品 品 g 了 5 二 二 2 二 s 二 n I 三 二 三 二 s e S 5 3 曾 3 3 2 二 G E 3 n 二 2 SF 3 3 一 二 件 附 易 m n o 聪 e e o
GB/34634一2017 8 吴 二 5 三 8 8 8 E s 品 器 品 3 3 雨 3 早 8 出 3 2 3 9 2 5 3 3 导 9 G 云 8 3 3 己 器 二 s 员 2 三 品 二 鸟 S 3 3 雨 S 二 3 2 了 3 品 3 二 器 3 3 早 S g 巴 西 9 8 二 合 3 三 8 S 二 二 N 3 石 二 二 二 LO e 3 g 2 二 5 8 品 品 附 附 N m e o m 鼻 一 员 5 e o 一
GB/T34634一2017 晨 房 鲁 厨 灵 急 员 包 三 目 导 色 员 国 易 品 鱼 5 急 " 3 巴 品 急 盒 盒 食 复 员 国 品 象 言 晨 二 O S 自 员 S E g 8 象 S 导 8 品 8 83 鱼 一 启 3 " 品 器 s 怅 身 国 厨 8 阁 品 E 显 月 象 路 E 3 E 8 g 自 鱼 漏 3 8 二 3 S " 3 言 8 口 国 8 品 " S 厨 食 件 饼 白 m 聪 一 显 N o
GB/34634一2017 急 么 0m 目 = 员 泉 急 一 员 司 自 多 鲁 一 一 员 = 月 品 园 " 0m o 附 附 易 m 鼻 一 5 n ce oo m
GB/T34634一2017 g s 二" 三 S 8 s 育 " 3 ooo 9 厨 三 三 口 寻 三 鸟 m un " 的 益 食 复 5 口 营 三 c7m 一 cc s 三 o 员 m - m c 复 3 3 件 ! un 聪 5 un
GB/34634一2017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误判概率与验收质量的评估 按验收原则规定,所用验收方法应只适用于规定尺寸极限之内的工件尺寸的检验 但是;由于计量 器具和测量系统都存在误差,任何测量方法都可能发生误判概率 本附录计算了测量误差引起的误判 概率,并用误判概率的大小来评估验收质量的高低 A.1误判概率的计算 A.1.1基本概念 验收工件时发生的误判有两类;误收与误废 误收是指把尺寸超出规定尺寸极限的工件判为合格; 误废是指把处在规定尺寸极限之内的工件判为废品 误收影响产品质量,误废造成经济损失 误收概 率(以下简称误收率)或误废概率(以下简称误废率)统称误判概率 A.1.2公式 误收率,误废率的计算公式见式(A.1)式(A.4),图形见图A.1 g(y)dydrA.1) o[y)w]du+ m= fr 十镇-A (+-A 等号右端第1项r>一,第2项r之 f(.r .r f(r g(y)dydr十 g(y)dydr n --A) (-"-小) A.2 当f(r)为对称型分布函数时,以上两式可以简化为 (g-A) A.3 " n三 f(.r K(y)d]d(> God](-<- f(r) n=2 A.4 (- -A) r一A 式中: -误收率; mn 误废率; 工件尺寸; 测量误差; f(r) 工件尺寸密度函数; -测量误差密度函数; s(y) -尺寸公差; A 安全裕度
GB/T34634一2017 -测量不确定度 f( g g 图 1A.1工件尺寸与测量误差 A.1.3决定误判概率的条件 由计算公式可见,m与决定于 与》的分布形式及其积分界限 这里工件公差T以工件尺寸分 布标准差团为单位,测量不确定度 以测量误差分布标准差为单位 引人过程能力指数c,=T,渊 量误差比u=2u/T,于是误收率m与误废率n值决定于:f(.r),Cp、g(y),及A 其中f(.r)与Cp决 定于过程条件,g(y)与决定于测量条件,A决定验收极限 A.2按4.4.1b)决定验收极限验收工件时的误判概率 A.2.1工件尺寸遵循正态分布 验收极限按4.4.1b)决定,即A=0 工件尺寸遵循正态分布.c,=;测量误差遵循正态分布并取 '=2s 当测量误差比u=1/2时,川与值如图A.2及表A.1 10
GB/34634一2017 0.12 0.1 0.08 昏&.s 0.04 0.02 U.b 过程能力指数C 图A.2正态分布时误收率m与误废率 表A.1正态分布时误收率m与误废率" 0.67 0.67 0.33 1.,00 0.33 1.00 1.61 0,61 0,06 1.83 0.97 0,17 I 2.58 0,91 0,08 3,15 1.89 0,42 m/% 3.68 1.16 0.10 n/% 4.92 3,41 1.07 IN 4.01 1.25 0,12 6.71 5,20 2.27 4.96 .52 0.12 10." 10.58 7.04 由图A.2或表A.1可见,工件尺寸与测量均遵守正态分布,通常m与n值都不大 例如Cp=0.67, 约为1%,"约为l0%V挡);Cp=1 1,m约为0.10%,约为7.0%V挡. 工件尺寸遵循正态分布,而测量误差遵循均匀分布时,u=1.73s,这时m与值均增加约10% A.2.2工件尺寸遵循偏态分布 A.2.2.1偏态分布 在单件生产条件下,工件尺寸可能趋向偏态分布 本附录引用日分布描述偏态分布,其方程式为 一r)0GB/T34634一2017 b一a) =0.20; p十9十9 bg K=一 =1.21 干 此处a=0,b=1 偏态分布及其参数如图A.4所示 P=3,g=1.5 =l.5,g=3 0.8 0.8 .o 图A.3偏态分布 /(o Er 0.6 T=5o 图A.4偏态分布及其参数 A.2.2.2误判概率 验收极限按4.4.1b)决定,即A=0 工件尺寸遵循偏态分布,Cp=;测量误差遵循正态分布并取 u=2s 当测量误差比y=1/2时,m与n值如图A.5及表A.2 12
GB/34634一2017 0.16 0.14 0.12 0.es 0.06 0.04 0.02a 0.2 0.8 过程能力指数G 图 A.5偏态分布时误收率m与误废率" 表A.2偏态分布时误收率m与误废率n 0.33 0,67 1.00 0.33 0,67 1,00 1.77 1.65 1.82 2.31 1.66 2.922 2.20 3.06 4.07 3.44 m/% 4.30 2.63 n/% 4.64 6.45 6.03 5.76 3.30 6.48 9,01 8.53 I V 8.12 3.67 9,84 14.36 14.69 由图A.5或表A.2可见,工件尺寸遵循偏态分布时,m与n值均比正态分布增加1倍多 例如 =0.67,m约为3%,n约为14%(V挡);Cp=1,m=0,n约为14%(V挡) 工件尺寸遵循偏态分布,而测量误差遵循均匀分布时,4=1.73s,这时n与n值均增加约10% A.2.3工件尺寸遵循均匀分布 验收极限按4.4.1b)决定,即A=0 工件尺寸遵循均匀分布,Cp= ,;测量误差遵循正态分布 3.46 并取丝=2s 当测量误差比"=1/2时,m与n值如图A.6及表A.3 13
GB/T34634一2017 0.18 0.16 0.14 0.12 0. 0.08 0.06 0.0M4 0.02 0.2 0.4 0.8 1.2 0.6 过程能力指数CG 图A.6均匀分布时误收率m与误废率 表A.3均匀分布时误收率m与误废率n 0.33 0,67 1,00 0.33 0.67 1.00 1,.20 2.40 1.20 2.40 3,60 2.00 2.00 4.00 4.,00 6.,00 I m/% 6.00 n/% 3.00 6.00 TA 3.00 9.00 N 3.86 7.65 N 3.86 11.79 7.89 5,79 9.88 5.79 11.84 17.69 由图A.6或表A.3可见,工件尺寸遵循均匀分布时,m与”值均比正态分布增加了1倍到2倍 例如Cp=0.67,m为9.88%,值均约为11.84%(V挡);C=1,m=0,n=17.69%(V挡. 工件尺寸遵循均匀分布,测量误差亦遵循均匀分布时,u=1.73s,这时m与n值均增加约30% A.3按4.4.1a)决定验收极限验收工件时的误判概率 以"-" 令A=0、 s u,得不同的验收极限 取Cp=0.67时,工件尺寸在不同分布条件 下,按不同验收极限验收工件时的误判概率 从图A.7、图A.8、图A.9可见,随A值增大,m值迅速下 降,n值急剧上升 本标准为使m值降到很小,值又不至过大,采用多种验收极限:当Cp>1时,I、I、各挡均取 "即1o%内前,里挡A- A=0,即不内缩,以工件极限尺寸作为验收极限 当Cp<1时,I挡A=- 品" ,即60%内缩;挡A一 ,即40%内缩,按此决定各验收极限 公 14
GB/34634一2017 工件尺寸遵循正态分布 a 工件尺寸遵循正态分布时,不同验收极限得出的"与值如图A.7及表A.5 由图A.7或表 A.4可见,A=lu时,误收率m值为零,但误废率n值过大,甚至高达30% 按本标准规定各 验收极限的m与n值如表A.5 应当注意;配合尺寸只有当Cp>l时,才允许用A=0 因此 表A.5中川或"第1项数值,取自表A.1中Cp=l时的相应数值 当测量误差比u=1/2时,误收率m和误废率n随A值的变化如图A.7所示 0.018 0.016 0.014 0.012 0.01 0,008 0.006 0.004 0.002 4.5 压缩比1/5 0.7 0.6 0.4 0.3 0.2 0.1 0.5 3.5 压缩比1/5 图A.7正态分布时m、n值随A值的变化 15
GB/T34634一2017 表A.4正态分布时m、n值随A值的变化 A/u 1/5 2/5 3/5 4/5 5/5 A/u 1/5 2/5 3/5 4/55/5 0.61 0.35 0.180.070.01 0.97 1.70 2.67 3.87 5.326.98 0.52 0.02 1.88 5.51 1l.615.6 I 0,09 0.26 0.l0 3.4l 8.23 m/% 1.16 0.70 0.36 0.14 0.03 n/% 3.14 6.30 23.131.7 10.6 16.l 0 N 1.37 0.8o 0.4 0.15 0.03 5.30 9.86 16.6 25.937.852.2 1.65 0.97 0.51 0.200.04 10,.6 19.9 33.4 51.0 72.195.2 偏态分布时朋、"值随A值的变化 表A.5 A/u 1/5 2/5 4/5 A/u 1/5 4/5 3/5 5/5 2/5 3/5 5/5 1.65 0.95 0.470.18 0.04 2.37 3.94 6.008.4211.1014.1o 2.20 1.32 0,.680.27 0.06 4.076.9910.7015.1020.l025.50 0 m/% 2.63 l.61 0.850.35 0.07 n/% 6.45l1.1017.0024.1032.2040,.90 0.40 0.l0 3.30 1.95 1.00 9,0015.3223.6933.7045,0657.38 3.70 14.3624.4237.7053.4971.17 2.20 l.20 0.50 0.l0 89.92 b 工件尺寸遵循偏态分布 工件尺寸遵循偏态分布时,不同验收极限得出的m与n值如图A.8及表A.6 由图A.8及 表A.6可见,各m与n值均比正态分布时相应值大 按本标准规定验收极限的m与n值如 表A.7 表A.7中m或"第1项数值取自表A.3中Cp=1时的相应数值 当测量误差比u=1/2时,误收率川和误废率"随A值的变化如图A.8所示 0.04 0.035 0.03 0.025 0.002 0.015 0.01 0.005 0.5 1.5 3.5 压缩比1/5 图A.8偏态分布时m、n值随A值的变化 16
GB/34634一2017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 0.5 压缩比1/6 图A.8续) 表A.6偏态分布时按本标准规定各验收极限的m与n值 2/5 5/5 A/un 5/5 3/5 2/5 3/5 A/4 1.66 14. 0.27 3.44 151 皿 m/% 0.85 n/% 6.03 17.0 N N l,00 8.53 23.69 37.70 l.20 14.69 工件尺寸遵循均匀分布 工件尺寸遵循均匀分布时,不同验收极限得出m与n值,如图A.9及表A.7 由图A.9或表 A.7可见,各m与n值均比正态分布时相应值大 按本标准规定验收极限的m与n值如表 A.8 表A.8中的m或n第1项数值,取自表A.3中Cp=1时的相应数值 当测量误差比u=1/2时,误收率m和误废率n随A值的变化如图A.9所示 17
GB/T34634一2017 0.1 0.09 0.08 0.07 0.06 E0.05 0.04 0.03 0.02 0.01 0.5 压缩比1/5 0.8 0.7 0.6 0.5 0.4 0.3 0.2 0. 0.5 2.5 压缩比1/6 图A.9均匀分布时m、n值随A值的变化 18
GB/34634一2017 表A.7均匀分布时m、,n值随A值的变化 A/n 1/5 2/5 3/5 4/5 5/5 A/" 1/5 2/5 3/5 4/5 5/5 0.05 6.00 13.4 2.40 l.34 0.640.23 2.404.02 8.28 10.8 2.22 1.06 7.07 9.97 17.9 22.3 4.00 0.39 0.08 4.00 13.7 m/% 6.003.34 1.600.590.12 n/% 6.00 15.0 20.7 10.0 27.0 33.5 T 0 7.63 4.15 1.93 0.660.12 7.9013.1019.7327.3735.7344.57 9.885.68 2.80 l.00 0.18 l.8419,6329.6041.0553.5966.76 表A.8均匀分布时按本标准规定各验收极限的m与n值 A/u 2/5 A/u 5/5 3/5 5/5 2/5 3/5 3.6o 13. 0.39 6.00 13." 皿 m/% l.60 n/% 9.00 15.0 N N 1.93 l1.79 19.73 17.69 2.80 29.60 19
GB/T34634一2017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工件形状误差引起的误收率 B.1基本概念 -般计量器具是按两点测量法测量工件,测得值为实际局部尺寸 由于工件存在形状误差,某处局 部尺寸合格,作用尺寸或部尺寸可能超出规定尺寸极限 采用两点测量法测量工件形状误差不符合泰 勒原则,存在一定的误收率 通常依靠工艺过程将形状误差控制在尺寸公差带之内 但是某些形状误差不能采用两点法进行测 量,而且最有利反映状误差的测量部位也不易确定 本附录中测量出的工件尺寸是通过“最小二乘算 法”处理得到,验收时将工件尺寸与形状误差作为两个独立随机变量综合起来 B.2公式 误收作用尺寸超出最大实体尺寸的工件的误收率计算公式见式(B.1); (g-a) (--A) 1-c)+(-,-A) P= y (B,1 fr h(:)ddydr g (') -e) 式中 形状误差引起的误收率; 工件尺寸; 形状公差引起的尺寸增量; 形状误差; f(r) 工件尺寸密度函数 尺寸增量密度函数 g(y h(:) 形状误差密度函数 尺寸公差; 安全裕度; 形状误差值; 常数 B.3按4.4.1b)决定验收极限验收工件的误收率 - 设工作尺寸理缩赶态分布.尺寸猎壁通前反止装 人王n能力指致G-贾 形状误差比" 分布(决定于形状误差类型、形状误差遵循偏态分布,误收作用尺寸超出最大实体尺寸的工件的误收率 如图B.1 其中图B.la)为两点量法可以测量的形状误差(如凸形、凹形、偶数棱形等误差),图B.1b)为 两点量法不能测量的形状误差(如奇数棱形、轴线弯曲等误差). 20
GB/34634一2017 12 30 -409 一40% =30" 10 25 -30% =20% =20% 20 =10" -10% 15 10 0. 0.33 1.00 l.33 .67 I.00 .33 0.33 b 图B.1形状误差引起的误收率 B.4按4.4.1a)决定验收极限验收工件的误收率 为能尸的成小验收时运当渐小尺公差用于补般形状设差,令A-品品人品人品" n号人号人号1井且- 或A T 这时误收率如图B.2. C,=0.67 G=0.67 28 24 -40" 0"% -300% 20 =309% =20% =20% 16 =100% -10% 12 02A03o 4/10 5/0 1/5 2/5 3/5 4/5 5/5 A/1 / 图B.2误收率P随A值增大而下降 由图B.2可见,图B.2a)中当A=一f时,P=0;图B.2b)中当A=- =0,说明前者内缩 管/时," S S 50%形状误差量即可避免误收;后者内缩100%形状误差量才能避免误收 21
GB/T34634一2017 录 附 资料性附录) 测量结果中温度引起的误差 被测工件与计量器具材质和温度均不同时,测量结果中温度引起的误差 对于形状简单的工件,可通过式(C.1)计算温度引起的误差 a 凶L=L[ai(i一20)一a.(一207 C.1) 式中 被测工件的测得尺寸,单位为毫米(mm); AL 由于温度和线膨胀系数不同而引起的误差,单位为毫米(mm); 工件材料的线膨胀系数; l1 计量器具材料的线膨胀系数[常见钢质计量器具的线膨胀系数为(l1.5士1)× l" 10-C-] 工件的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 -计量器具的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 t2 例:工件长度的测量值L=1000.010mm.工件材料的线膨胀系数ai=23×10-C-工件的 温度1=18C,计量器具材料的线膨胀系数a;=11.5×10-C-1,计量器具的温度t=22C,试 确定工件在的20C实际尺寸 AL=L[ai(一20)-as(一20] 1000.010×10-[23×(18-20)-11.5×(22一20)] 69Mm 工件长度L'=L一L=1000.010-(一0.069)=1000.079mm 对于形状复杂的被测件和结构复杂的计量器具,由于实际热胀冷缩的情况不是简单的线胀规 b 律,无法进行可靠的误差修正 所以,对于精密测量都要采用恒温措施,但还是有一定的随机 误差产生,可按式(c.2)计算 AL=La一a(20a" C.2 式中 被测工件的尺寸,单位毫米(mm). L 由于温度和线膨胀系数不同而引起的误差,单位毫米(mm) L 工件材料的线膨胀系数; a 计量器具材料的线膨胀系数常见钢质计量器具的线膨胀系数为(11.5士1)× a2 c-) 10 工件的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 计量器具的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 12 例;体膨胀应该与简单的线膨胀有一定的关系 以一个正方体举例计算体膨胀与线膨胀 关系 -个正方体,设边长为a,则其体积为V=a',如果它的线膨胀系数为l,那么温度升高t 它的线膨胀就是al,每边都膨胀如此,则体积变为V'=a十alt)'=a》十3a'l十3a`'! 十a''" 因为l为无穷小量,其中3a`'是二级无穷小.a`'是三级无穷小,将其舍去 则3a`u 这项就是体膨胀的量,3a'/ai'/=3是1的3倍,即体膨胀系数是线膨胀系数的约3倍 22
GB/34634一2017 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 在GPs矩阵模式中的位置 D.1概述 GPs矩阵的全部详情参见GB/Z20308. D.2本标准的信息及应用 本标准规定了光滑工件尺寸检验的验收原则、验收极限、测量设备的测量不确定度允许值和测量设 备选用原则 D.3在GPs矩阵中的位置 本标准是GPS通用标准,它影响GPS通用标准矩阵中尺寸标准链的链环4和链环5,如图D1所述 GPS综合标准 GPS通用标准 链环号 尺寸 距肉 半径 角度 与基准无关的线形状 与基准相关的线形状 GPS 基础标准 与基准无关的面形状 与基准相关的面形状 方向 位置 圆跳动 全跳动 基准 粗糙度轮席 波纹度轮廓 原始轮席 表面缺陷 棱边 图D.1本标准在矩阵中的位置 D.4相关的标准 相关的标准为图D.1所示标准链涉及的标准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光滑工件尺寸(500mm~10000mm)测量计量器具选择GB/T34634-2017

在现代制造业中,精度和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而对于光滑工件的尺寸测量来说,正确的计量器具选择则是保证测量精度和质量控制的关键。 为了规范和统一光滑工件尺寸(500mm~10000mm)的测量计量器具选择,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GB/T34634-2017标准,该标准适用于自由状态下的平面、圆柱面、圆锥面、球面和旋转体等几何元素的尺寸测量计量器具选择。 根据GB/T34634-2017标准,选择测量计量器具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 选择合适的测量计量器具,应该考虑被测工件的尺寸、形状、精度等因素,并且与被测工件表面接触的部位应该尽量小,以避免测量误差。 2. 考虑测量环境和作业条件的影响,选用适合的计量器具类型。例如,如果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进行测量,则需要选用能够承受高温或低温的计量器具。 3. 在选择计量器具时,还需要考虑计量器具的测量范围和精度。要求测量结果的精度越高,计量器具的精度也必须越高。 4. 每一次测量都需要对选用的计量器具进行校验和检查,以保证其精度和可靠性。 总之,正确的测量计量器具选择是确保光滑工件尺寸(500mm~10000mm)测量精度和质量控制的关键。根据GB/T34634-2017标准的规定,可以选择合适的计量器具类型和精度,从而提高测量精度和质量控制水平。

和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光滑工件尺寸(500mm~10000mm)测量计量器具选择类似的标准

铱化合物化学分析方法第2部分:银、金、铂、钯、铑、钌、铝、铜、铁、镍、铅、镁、锰、锡、锌、钙、钠、钾、硅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铱化合物化学分析方法第2部分:银、金、铂、钯、铑、钌、铝、铜、铁、镍、铅、镁、锰、锡、锌、钙、钠、钾、硅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铱化合物化学分析方法第2部分:银、金、铂、钯、铑、钌、铝、铜、铁、镍、铅、镁、锰、锡、锌、钙、钠、钾、硅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的编号:GB/T34499.2-2017。铱化合物化学分析方法第2部分:银、金、铂、钯、铑、钌、铝、铜、铁、镍、铅、镁、锰、锡、锌、钙、钠、钾、硅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共有9页,发布于2018-04-01
海绵钛、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12部分:钒量的测定硫酸亚铁铵滴定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海绵钛、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12部分:钒量的测定硫酸亚铁铵滴定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海绵钛、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12部分:钒量的测定硫酸亚铁铵滴定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的编号:GB/T4698.12-2017。海绵钛、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12部分:钒量的测定硫酸亚铁铵滴定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共有9页,发布于2018-04-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