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3537-2009

电子类家用电器用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specificationforminiaturemotorselectronichouseholdappliance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电子类家用电器用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电子类家用电器用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的编号:GB/T13537-2009。电子类家用电器用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共有20页,发布于2010-02-012010-02-01实施,代替GB/T13537-1992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K24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29.160.30
  • 实施日期2010-02-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20页
  • 文件大小834.58KB

电子类家用电器用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国家标准 GB/13537一2009 代替GB/T13537一1992 电子类家用电器用电动机通用 技术条件 Generalspeeifieationforminiaturemotors electronmichouseholdappliances 2009-09-30发布 2010-02-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蹬委员会国家标准
GB/13537一2009 前 言 本标准代替GB/T13537一1992《电子类家用电器用电动机通用技术要求》 本标准与GB/T13537一1992相比有下列主要差异 -按照GB/T1.1一2000K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规定,并为了 与相关标准协调一致,在条款编排上进行了比较大的调整 -增加了安全方面的内容,并引用GB4706.1一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 通用要求》. -增加了噪声等级表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微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西安微电机研究所,横店集团联宜电机有限公司,无锡德信微特电机有限公 司、.深圳市龙德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晓溪、陆丽燕、顾德新、周建忠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3537一1992 业
GB/13537一2009 电子类家用电器用电动机通用 技术条件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机座外径不大于90mm的电子类家用电器用电动机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和试验方 法、检验规则、交付准备等 本标准适用于DVD录放机、录音机、摄像机、照相机、微波炉,取暖器、电子玩具、剃须刀、程控器、 CPU风扇、手机等电子类家用电器电动机如交流感应电动机、串激电动机永磁直流电动机,无刷直流 电动机、同步电动机、超声波电动机、步进电动机等 本标准也适用于不用机座外径表示机座号的其他 结构型式电子类家用电器用电动机 机座外径大于90mm的电子类家用电器用电动机亦可参照采用本标准 本标准应与电子类家用电器用电动机(以下简称电机)产品专用技术条件一起使用 各类电机的具 体技术指标及附加或特殊要求在产品专用技术条件中规定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755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GB755一2008,IEC60034-1:2004,IDT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2828.12003.ISO2859-l:1999,IDT GB4706.1一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IEC60335-l:2004,IDT) GB/T7345一2008控制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GB/T10069. 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第1部分: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 GB/T10069.12006,ISO1680:1999,MOD 产品分类 3.1型号命名 产品型号命名应参见附录A,由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3.2环境条件 本标准在以下规定的环境条件下,电机应能正常工作 -环境温度;一25C一40C; 相对湿度;45%~95%; 气压;86kPa一106kPa 3.3电源频率和电压等级 各类电机的额定频率、额定电压应在表1中选取.当额定电压较低时,允许采用其他电压等级 3.4工作制 电机工作制采用GB755中规定的连续工作制(S、短时工作制(S,、断续周期工作制(S.)和连续 周期工作制(s.,
GB/T13537一2009 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表 额定电压/" V 额定频率/(50Hz 110.220 交流 1.5、3、4.5、5、6、9、12、15、24、.27、36,48,60、l10 直流 4.1外观和装配质量 4.1.1技术要求 电机表面应无锈蚀、涂覆层剥落、碰伤、划痕,接线板及铭牌的字迹和内容应清楚无误,且不应脱落 引出线应完整无损,颜色和标识应正确,并符合GB/T7345一2008的有关规定 4.1.2试验方法 目检电机外观质量应符合4.1.1的要求 4.2外形及安装尺寸 4.2.1技术要求 电机的外形和安装尺寸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4.2.2试验方法 用能保证尺寸精度要求的量具检查电机的外形和安装尺寸,结果应符合4.2.1的要求 4.3轴向间隙 4.3.1技术要求 当有要求时,电机的轴向间隙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4.3.2试验方法 按GB/T7345一2008规定的方法检查电机轴向间隙,轴向推力数值由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结 果应符合4.3.1的要求 4.4轴伸径向圆跳动 4.4.1技术要求 当有要求时,电机轴伸外圆配合部位的径向圆跳动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单位为毫米 机座号 30 >3060 >6090 >90 0.06 径向圆跳动 0,02 0.03 0,04 4.4.2试验方法 按GB/T7345一2008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查,结果应符合4.4.l的要求 4.5安装配合止口的同轴度和安装配合端面的垂直度 4.5.1技术要求 当有要求时,电机安装配合面的同轴度和安装配合端面的垂直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单位为毫米 30 >30~90 >90 机座号 安装配合止口同轴度 如.04 如.06 0.08 项目 安装配合端面的垂直度 0,06 0.08 0.10 4.5.2试验方法 对小于90机座号的电机,用GB/T7345一2008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 对于90及以上机座号的电 机,将千分表底座与转轴固定连接,转动转子测取安装配合端面的全跳动,结果应符合4.5.1的要求
GB/13537一2009 4.6旋转方向 4.6.1技术要求 电机的旋转方向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4.6.2试验方法 电机按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通电,面对轴伸端(双轴伸电机为主轴伸端)沿轴向观察,其旋转方 向应符合4.6.1的要求 4.7接地端 技术要求 4.7.1 当有爱求时,接地端应符合按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4.7.2试验方法 按GB4706.!一2005中27.5的方法检查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接地端与电机轴伸间的电阻,结果应 符合4.7.1的要求 4.8绝缘介电强度 4.8.1技术要求 当无特殊要求时,电机绕组对机壳间应能承受频率为50Hz或60Hz、表4规定的正弦波试验电 压,历时1min的绝缘介电强度试验,其结果应无击穿或飞弧 绕组泄漏电流峰值按GB4706.1一2005 中相关的规定,最大为5mA 试验后测量绝缘电阻应符合4.9的规定 重复进行绝缘介电强度试验 时,试验电压为规定值的80% 对批量生产的电机,进行绝缘介电强度试验时,允许将试验电压提高至 表4规定值的120%,而将试验时间缩短至1s 当电机的额定电压小于或等于6V时,可根据产品类型及结构特性视绝缘介电强度试验为选择性 项目 4 表 单位为伏特 电机额定电压Uu 绝缘介电强度试验电压(有效值 兆欧表电压 U<12 100 100 U36 250 250 500 36U60 15 750 60GB/T13537一2009 当电机的额定电压小于或等于6V时,可根据产品类型及结构特性视绝缘电阻试验为选择性项目 4.9.2试验方法 用表4规定的兆欧表检查电枢绕组与机壳间的绝缘电阻,其值应符合表4的要求 4.10空载起动电压 4.10.1技术要求 当有要求时,电机正、反两方向的空载起动电压均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4.10.2试验方法 按GB/T73452008规定的方法进行电机空载起动电压试验,结果应符合4.10.1的要求 4.11额定数据 4.11.1技术要求 电机的额定技术数据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产品专用技术条件应给出如下额定技术数据 4.11.1.1直流电动机(含永磁直流、永磁无刷 直流电动机(含永磁直流、永磁无刷)的额定技术数据应有: 额定输人功率或额定输出功率; a b) 额定电压; c)额定转速; d 额定电流 4.11.1.2感应电动机 感应电动机的额定技术数据应有 D额定输人功率或额定输出功率; b) 额定电压 e)额定频率; 额定电流 d e)额定功率因素 4.11.1.3同步电动机 同步电动机的额定技术数据应有: a)额定输人功率或额定输出功率; b 额定电压; e) 额定频率 额定电流 d 相数 e f 额定功率因素 4.11.1.4步进电动机 步进电动机的额定技术数据应有: a)标称电压或峰值电流; D) 步距角; 保持转矩 c d 相数 4.11.2试验方法 给被测电机施加有效输人参数(如额定电压、额定频率、额定转矩等)使其在额定工作状态下运行 达到通电稳定工作温度后,测量并计算出相应的输出参数如功率、电流、转速等) 其值均应符合 4.l1.1的要求
GB/T13537一2009 4.12堵转转矩 4. .12.1技术要求 直流电机(含永磁直流、永磁无刷)和感应电机的堵转转矩应符合电机技术条件的规定 4.12.2试验方法 直流电机(含)和感应电机的堵转转矩测试按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4.13堵转转矩倍数 4.13.1技术要求 电机的堵转转矩倍数应符合专用电机技术条件的规定 4.13.2试验方法 4.13.2.1堵转试验法 直流电机和感应电机的堵转转矩倍数可用堵转转矩试验测定 电机按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接 线,将电机堵转,给电机施加额定电压(交流电机应规定额定频率) 试验时测量输人电压和转矩,转矩 可用任何合适的方法进行测量,所测转矩即为堵转转矩 试验应尽快进行,接通电源后立即读数,以防 止电机由于堵转而过热 异步电动机应根据所测堵转转矩计算堵转转矩倍数,结果应符合4.13.1的 要求 4.13.2.2替代试验法 对于机械特性基本为线性的电机,可以不采用堵转方法 不堵转电机,对电机先后施加产品专用技 术条件中规定的转矩,测出相应的转速,然后按式(1)计算堵转转矩,该值应符合4.13.1的要求 T2n Tn T n一n 式中 T! 堵转转矩; T 第二次施加的转矩; -施加第一次转矩测出的相应转速 n T -第一次施加的转矩; -施加第二次转矩测出的相应转速 712 4.14牵入转矩 4141技术要求 当有要求时,同步电机(含步进电机)的牵人转矩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4.14.2试验方法 将被测电机固定在试验支架上,如图1所示 测力盘上悬吊合适的砝码,电机施加额定频率的额定 电压,使电机进人同步运行状态 逐渐调整电机频率,使转矩在转速变化时基本不变 直至电机失步 测出使电机牵人同步的最大负载转矩,反复多次测量,取其最小值即为牵人转矩,其计算方法如式(2). 注意测力盘质量应不足以影响牵人转矩 可以用其他测量方法 2 " T=9.8×10" 式中: 牵人转矩,单位为牛米(N ,m; -测力盘直径,单位为毫米(mm); -砝码质量,单位为克(g).
GB/T13537一2009 被测电机 试验支架; 挡臂 测力盘; 涤纶线 砝码 图1牵入转矩试验支架 4.15最大转矩倍数 4.15.1技术要求 当有要求时,感应电机的最大转矩倍数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4.15.2试验方法 电机按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额定供电方式供电,稳定运行在额定转速状态下,逐渐地连续加 载,当电机出现转速突然大幅度下降或输人电流突变时,其转矩即为最大转矩 所测最大转矩与额定转 矩的比值为最大转矩倍数,其值应符合4.15.1的要求 最大同步转矩 4.16 4.16.1技术要求 当自要求时同步电机的最大同步转矩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要求 4.16.2试验方法 同步电动机按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额定供电方式供电,当达到同步运行状态后,逐渐地不断增 加被测电机负载,当电机出现失步,其转矩即为最大同步转矩,数值应符合4.16.1的要求 施加转矩可 以采用任何合适的方法,但应避免产生冲击性负载 4.17稳速误差 4.17.1 总则 对于稳速电动机,应符合4.17.2、4.17.3、4.17.4规定的稳速误差要求 4.17.2时间变化时的稳速误差 4.17.2.1技术要求 电机通电15s,最长为30min,所测各转速与15s时转速之差与15s时转速之比应在相应电机技 术条件的规定的范围内 n MEs .(3 8 715 式中: -时间变化时的稳速误差; o 规定时间测量的转速; 通电15s时的转速
GB/T13537一2009 4.17.2.2试验方法 电机带额定负载,以额定供电方式供电,分别在15s,30s及min,2min,5min,10min、20min及 30min各测一次转速,各转速与15s时转速之差对15s时转速之比应符合4.17.2.1的规定 时间变 化时的稳速误差计算方法如式(3) 4.17.3电压变化时的稳速误差 4.17.3.1技术要求 电机端电压在电机产品技术条件规定的工作范围内变化时,电机最高转速与最低转速之差对额定 转速之比应在其规定范围内 nminm mux v 1 式中 电压变化时的稳速误差; dv 电机最高转速; nnmnx n 电机最低转速; 电机额定转速 4.17.3.2试验方法 电机按产晶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接线,并施加额定电压(交流电机应规定额定频率) 当电机端电 压在规定的额定电压范围内变化时,测出其最高转速和最低转迷,电机最高转速与最低转速之差与额定 转速之比应符合4.17.3.1的规定 电压变化时的稳速误差计算方法如式(4). 4.17.4转矩变化时的稳速误差 4.17.4.1技术要求 电机的负载转矩在相应电机技术条件规定的转矩范围内变化时,电机最高转速与最低转速之差对 额定转速之比应在其规定范围内 nm 7min r (5 1 式中: 转矩变化时的稳速误差; dr -电机最高转速 nmu 电机最低转速 Mmin" 电机额定转速 n 4.17.4.2试验方法 电机按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接线,并施加额定电压 当电机的负载转矩在规定的转矩范围内 变化时,测出其最高转速和最低转速,电机最高转速与最低转速之差与额定转速之比应符合4.17.4.l 的规定 转矩变化时的稳速误差计算方法如式(5). 4.18接线端子(含接线片、螺纹接线端子)或引出线强度 4.18.1技术要求 电机的接线端子或引出线应牢固可靠,承受规定的扭矩或拉力后,应无损伤现象 电机每根引出线 长度应不小于200nmm或按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4.18.2试验方法 将电机引绕组出线引出端垂直向下,施加力于引出线末端子,力的方向向下 对于端部引出线的电 机,先将轴伸向上垂直放置,然后将电机转动90°,使轴成水平,再将机壳绕轴线顺时针和逆时针各转动 -次360,对于径向出线的电机,先水平放置,引线向下,然后将电机转90',使轴伸垂直向下,再将机壳 绕出线孔的轴线顺时针和逆时针各转动一次360" 24及以下机座号电机及所有电机信号引出线每根 的拉力为4.5N;28至90机座号电机每根引出线的拉力为9N;90以上机座号电机每根引出线的拉力 为18N或按电机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GB/T13537一2009 每个接线片应施加一次9N的拉力,保持万10s 每一螺纹接线端施加一次0.5N m的扭矩,保持5一10 试验后,引出线不应断开,绝缘层和线芯不应损伤,接线片或接线片与周围结构不应有移位和损坏 4.19频繁起停循环 4.19.1技术要求 当有要求时,电机应能承受产晶专用技术条件规定次数的频繁起停循环试验,电机额定数据应符合 4.11的规定 4.19.2试验方法 电机施加规定的额定电压和转矩,按规定的工作方式通电运行,完成频繁起动和停止规定的次数 后,检查电机应符合4.19.1的规定 4.20质量 4.20.1技术要求 电机的质量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4.20.2试验方法 用精度不低于1%的衡器,称取电机质量,称量电机及其附件的质量,电机及其附件的质量应符合 4.20.1的要求 4.21噪声 4.21.1技术要求 当有要求时,电机噪声应不超过规定限值 电机的噪声限值分为N级(普通级),R级(一级S级 优等级)和已级低噪声级)等四个等级 R级噪声限值比N级低5dB,S级比N级低10dB,E级比N 级低15dB 如无其他规定,电机的噪声应符合N级的要求 电机在空载时的A计权声功率级和A计权声压级的噪声限值应符合GB/T10069.1的规定 4.21.2试验方法 电机空载并施加额定电压(交流电机应规定额定频率)运行15s以后,按G;B/T10069.1的方法,用 精密声级计或精密更高的组合声学仪器测出图2所示三个位置电机噪声的A计权声功率,其算术平均 值应符合4.21.1的规定 试验时,背景噪声应比电机噪声低10dB以上 4.22温升 4.22.1技术要求 当有要求时,制造商应根据电机的工作条件和使用环境对温升(温度)作出规定 电机温升温度 应符合通用技术条件或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4.22.2试验方法 试验前电机在正常气候条件下达到不通电稳定温度并固定在标准试验支架上 温升试验支架结构,尺寸及材料参照GB/T7345一2008中5.21.2.1的规定执行 试验环境应不受外界辐射及气流的影响 试验开始前,测取电机冷态电枢端电阻R和室温4,然后电机施加额定电压、额定转矩运行直至达 到通电稳定工作温度,测取此时绕组电阻R和室温a 电枢绕组温升按式(6)计算 R-R 1(235十十(一) 6 0= R 式中; 电机的温升,单位为开尔文(K); 试验结束时的电枢绕组直流电阻,单位为欧姆() R R -冷态电枢绕组直流电阻单位为欧姆(Q);
GB/T13537一2009 -测量R时的环境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测量R时的环境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 R的测取应在电机断电后立即完成,着不能完成,则还需以实际测试时间为间隔,再测出两点的 值,然后用回归法确定电机的冷却曲线并找出电机断电时的电阻值作为R的值 测取R和R时,电枢应处于相同位置 电机绕组温升允许用其他能保证测试精度的方法测取 试验结果应符合4.22.1的要求 4.23低温贮存和低温 4.23.1技术要求 当有要求时,电机应能承受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极限低温条件 试验时电机不通电,试验结束 时立即检查电机的绝缘电阻和空载起动电压 绝缘电阻应符合4.9的规定,空载起动电压应不大于 4.10的规定 电机结构件不应产生影响正常工作的有害变形 4. .23.2试验方法 将电机安装在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试验支架上并置于试验箱中 试验时电机不通电,箱温降 至产品专用技术规定的极限低温值,温差士2C,保温2h 电机在此条件下达到不通电稳定温度 在 箱内测量电机的绝缘电阻和空载起动电压,结果应符合4.23.1的要求 4.24高温贮存和高温 4.24.1技术要求 当有要求时,电机应能承受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极限高温条件的高温试验 试验时电机在额 定电压、额定转矩下运行至通电稳定工作温度 试验结束后立即检查电机的绝缘电阻和规定性能,结果 应符合4.l1.1和其他条款的规定,试验后电机的结构件不应产生影响正常工作的有害变形,轴承油脂 不应外溢 4.24.2试验方法 将电机安装在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试验支架上并放人试验箱中 箱温逐渐上升至产品专用技 术规定的极限高温值,温差士2C,保温2h 然后给电机施加额定电压(交流电机应规定额定频率)空 载运行直至达到通电稳定工作温度 在箱内测量电机的绝缘电阻 出箱后,立即按复试电压进行绝缘 介电强度试验 试验结果应符合4生.24.1的要求 允许在4.24.1测试条件下,用其他方法进行高温试验 4.25振动 4.25.1技术要求 当有要求时,电机应能承受规定条件的振动试验 试验结束后,电机不应出现紧固件松动或损坏, 结构件不应产生影响正常工作的有害变形 振动试验时,电机的通电方式,检验项目及方法均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25.2试验方法 4. 电机按GB/T7345一2008规定的方法及4.25.1规定的条件进行振动试验 结果应符合4.25. 的要求 4.26冲击 4.26.1技术要求 当有要求时,电机应能承受规定条件下的冲击试验 试验结束后,电机紧固件不应松动或损坏,结 构件应无影响正常工作的有害变形 试验后立即检查电机的额定技术数据,其结果应符合4.l1.1的规定 冲击试验时,电机的通电方式,检验项目及方法均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GB/T13537一2009 4.26.2试验方法 电机按GB/T7345一2008规定的方法及4.26.1规定的条件进行冲击试验,结果应符合4.26.1的 要求 4.27 恒定湿热 4.27.1技术要求 当有要求时,电机应能承受规定条件下的恒定湿热试验 试验结束时在箱内测量电机的绝缘电阻, 其值应符合4.9.1的规定 电机应无明显的外表质量变坏及影响正常工作的锈蚀现象 4.27.2试验方法 电机按GB/T7345一2008规定的方达及4.27.1规定的条件进行恒定湿热试验,结果应符合 4.27.1的要求 4.28电磁兼容 4.28.1技术要求 当有要求时,电机应满足规定的电磁兼容性 电机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包括抗扰性要求和发射要求 其中抗扰性要求用抗扰性限值表示,发射要求用发射限值表示 制造商应对电机的电磁兼容试验样品 处理,安装方式、电机运行条件及其检测要求作出规定 抗扰性限值和发射限值应符合GB755或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4.28.2试验方法 抗扰性限值和发射限值试验方法按GB/T7345一2008中5.32.2的规定 其中电磁兼容试验样品处理、安装方式、电机运行条件及其检测要求应符合4.28.1的规定 4.29可靠性(寿命 4.29.1技术要求 电机应具有规定要求的可靠性,制造商应根据电机使用的规定条件和规定功能对其可靠性技术指 标、样品抽样、产品失效判据、试验样品处理,试验检测要求和数据统计方法作出规定 可靠性试验应符 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电机常用可靠性技术指标包括下列几项,相关方可选择其中一项 寿命(保证工作期限)T; 在规定时间时的可靠度R(); 失效前,平均工作时间MTTF; 平均失效率 表5列出了电机可靠性技术指标,供相关方规定可靠性技术指标时参考 表5 可靠度 寿命 平均工作 R() 平均失效率 分类 保证工作期限)T 时间MTF ×10-6h 工作期限 可靠度R 2000、1500、1000 50、75、,l00,500、 可靠性 100,500,750、 500,750、l000、1500、 I0.98,0.96,0,94、 750,500,100、75 750、1000、1500 技术指标 1000,1500,20002000,3000,5000 0.92,0.90 50、20、l0、l.0 2000,3000、5000 可靠性抽样方案按可接收的可靠性水平A 和拒收的可靠性水平A,,制造商风险a和用户风险8 根据相关标准选取抽样数n和允许失效数c (n.e)构成了抽样方案 注1;按可靠性定义.保证工作期限不是可靠性技术指标,但制造商常给出该指标,并且通常称之为“寿命”,它的含 义是指由制造商保证的最低限度无故障持续工作期限 用户在选用电机“寿命”时,可区分选择 10
GB/13537一2009 注2:控制电机因其自身特点,一般规定为不可修复产品,这里的失效是指不可修复的失效 故平均寿命为失效前 平均工作时间MrTF(MeanTimetoFalure) 因此,在可靠性试验中电机出现故障时不允许更换和修复 但对规定工作期限/大于或等于1000h的电机在最初试验30h一50h以内出现故障时除外 注3:经用户同意,可靠性试验可随用户整机在相应运行条件下进行,此时制造商应对试验数据收集及其处理方法 做出规定 注4,可靠性试验允许采用加迷试验方法,但电机通用技术条件或产晶专用技术条件应对加速试验因子,加速次数 和试验结果的计算方法做出规定 429.2试验方法 按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进行试验,其中可靠性技术指标的选择,抽样方案、产品失效判据,试验样 品处理,试验检测要求和数据统计方法按4.29.1的规定 检测结果应符合4.29.1的要求 4.30包装试验 4.30.1技术要求 当有要求时,已完成包装的电机,其包装箱应能承受0.4m高度的跌落试验 试验后包装箱不应 有明显变形或损坏;打开包装检查电机的外观并检验额定数据应分别符合4.1.1和4.l1.1的要求 4.30.2试验方法 将已包装好的电机的包装箱从1m高度依次将每个侧面、三个棱边和一个棱角垂直向下跌落到平 整的水泥地面上各一次 跌落试验中,应保证初速度为零,试验面与地面平行 4.31安全 4.31.1技术要求 电机应具有规定的安全能力 电机的安全应符合GB4706.1一2005的规定 其中,电机安全的标 志和说明应符合GB4706.1一2005中7.1的规定;当用户有要求时,电机引出线、接线端子、接地措施 等应符合GB4706.1一2005中第26章,第27章的规定 制造商应能提供与电机安全有关的证据 4.31.2试验方法 电机的安全试验方法按GB4706.1一2005的规定,结果应符合4.31.1的要求 4.32试验条件 4.32.1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 所有试验若无其他规定,均应在下列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 温度:15C~35C 相对湿度:45%一75%; 气压;86kPa~106kPa 4.32.2仲裁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 如果需要严格控制试验大气条件,以获得重现结果时,规定在下列仲裁试验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 温度:20C士1C; 相对湿度:48%~52%; 气压:86kPa106kPa 4.32.3基准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 作为计算依据的基准试验标准大气条件为 温度:20C; 相对湿度;50%; 气压:l01.3kPa 4.32.4试验电源 试验用电源的电压幅值、频率的稳定度和允差、电压波形的非正弦失真度,以及直流电压的脉动分 量等在产品专用技术条件中规定 1l
GB/T13537一2009 4.32.5试验仪器、仪表精度 电工仪表精度不低于1级;电子仪表精度不低于1.5级;机械测量工具精度应高于被测要素公差 等级 4.32.6电机的安装 如无特殊规定,试验时电机应轴向水平安装在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试验支架上 检验规则 5.1检验分类 检验分为: 鉴定检验; a) b 质量一致性检验 5.2鉴定检验 5.2.1鉴定检验时机和条件 当有要求时,鉴定检验应在国家认可的实验室按通用技术条件或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进行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鉴定检验 a) 新产品设计确认前 b)已鉴定产品设计或工艺变更时; c已鉴定产品关键原材料,原器件变更时; d)产品制造场所改变时 5.2.2样机数量 从定型批产品中随机抽取六台样机,其中四台供鉴定检验用,另外两台保存备用 注:定型批产品数量不足六台时,应全数提交鉴定检验 但供鉴定检验样机数量不应少于两台 5.2.3检验程序 鉴定检验项目、基本顺序和样机编号按表6的规定进行 55 .2.4检验结果的评定 5 .2.4.1合格 鉴定检验用样机的全部项目检验符合要求,则鉴定检验合格 5.2.4.2不合格 只要有一台样机的任一项目不符合要求,则鉴定检验不合格 5 .2.4.3偶然失效 当鉴定部门确定电机某一不合格项目属于孤立性质的偶然失效时,允许在每次提交的样机中取一 台备用样机代替失效样机,并补做失效发生前包括失效时)的所有项目 然后继续试验,若再有一台样 机的任一个项目不符合要求,则鉴定检验不合格 5.2.4.4性能降低 样机经环境试验后,允许出现不影响其使用的性能降低,性能降低的允许值由产品专用技术条件 规定 5.2.4.5环境试验期间和试验后的性能严重降低 样机在环境试验期间和试验后,出现影响其使用的性能严重降低时,鉴定部门可以采取两种方式 或者认为鉴定不合格,或者当一台样机出现失效时,允许用新的两台样机代替,并补做失效发生前包括 失效时)的所有试验,然后补足原样机数量继续试验,若再有一台样机的任一个项目不合格,则鉴定检验 不合格 5.2.4.6同类型产品鉴定检验 当某一类同机座号的两个及两个以上型号的电机同时提交鉴定检验时,每种型号均应提交四台样 12
GB/T13537一2009 机,所有样机应通过质量一致性中的A组检验,然后选取四台有代表性的不同型号的样机进行其余项 目的试验 试验结果评定按5.2.4规定 任一台样机的任一项目不合格,则其所代表的电机鉴定检验 不合格 本检验不允许样机替换 若鉴定检验合格,则同时提交的所有型号的电机均鉴定合格 对此后制造的同类同机座电机或对原型号设计更改的电机应进行差异性鉴定检验,差异性鉴定检 验合格,则认为该型号电机鉴定检验合格 5.3质量一致性检验 质量一致性检验分为A组和C组检验 a) A组检验是为了证实电机产品是否满足常规质量要求所进行的非破坏性检验 b)C组检验是周期性检验,其中某些项目是破坏性试验 5.3.1A组检验 A组检验项目及基本顺序按表6规定进行 A组检验可以抽样或逐台进行 抽样按GB/T2828.1中检验水平I,一次抽样方案进行接收质 量限(AQL值),由使用方和制造方协商选定 逐台检验中,电机若有 一项以上不合格,则该电机为不合格品 一项或 A组检验合格,则除抽样中的不合格电机之外,用户应整批接收 若A组检验不合格,则整批拒收,由制造商消除缺陷并剔除不合格品后,再次提交A组检验 注;表6所列项目,由制造商根据电机特点和质量控制要求程度选择使用 所选项目应满足法律法规和用户要求 5.3.2C组检验 C组检验项目及基本顺序按表6规定进行 质量一致性检验 技术要求和试验 序号 检验项目 鉴定检验样机编号 方法条款 A组检验 C组检验 1,2,3,4 外观和装配质量 外形及安装尺寸 4.2 1,2,3,4 轴向间隙 4.3 1,2,3,4 轴伸径向圆跳动 4.4 1,2,3,4 安装配合面的同轴度和垂直度" 4.5 l,2,3,4 旋转方向 4.6 l,2,3,4 接地端 ,2,3,4 4.8 绝缘介电强度 绝缘电阻 4.9 1,2,3,4 10 空载起动电压" 4.10 11,2,3,4 11 额定数据 4.11 1,2,3,4 12 堵转转矩 4.12 1,2,3,4 13 堵转转矩倍数 4.13 1,2,3,4 牵人转矩 1.2.3.4 4.14 15 4.15 最大转矩倍数 3,4 16 4.16 3,4 最大同步转矩倍数 17 稳速误差 4.17 3,4 13
GB/T13537一2009 表6(续 质量一致性检验 技术要求和试验 序号 检验项目 鉴定检验样机编号 方法条款 A组检验 C组检验 18 4.18 接线端或引出线强度 3,4 19 4.19 频繁起停循环 3,4 20 质量 4.20 3,4 21 噪声" 4.21 3,4 22 温升 4.22 l,2,3,4 1,2,3,4 23 低温贮存和低温 4.23 高温贮存和高温" 3.4 24 .24 25 4.25 振动" 1.2 26 4.26 冲击 1,2 恒定湿热" 4.27 27 1,2,3,4 28 电磁兼容 4.28 1,2,3,4 29 可靠性(寿命) 4.29 1,2 30 包装试验 4.30 1,2 安全 31 ,2.3,4 4.31 注;“、"表示进行该项目检验;"-”表示不进行该项目检验 当有要求时需进行的检验项目 5.3.2.1检验时机 一时,一般应进行C组检验 有下列情况之- a)相关项目检验; b) A组检验结果与鉴定检验结果发生较大偏差时; e)周期检验,除非另有规定,每两年应至少进行一次 政府或行业监管产品质量或用户要求时 d 5.3.2.2检验规则 C组检验样机从已通过A组检验的产品中抽取,对未作过A组检验的样机应补作A组检验项目 的试验待合格后方能进行C组检验其余项目的试验 C组检验样机数量及检验结果评定按5.2.1和5.2.4的规定 若C组检验不合格,由制造商消除不合格原因后,重新进行C组检验 交付准备 总则 6 除非另有规定,交付的电机应是通过设计确认后制造的,且经A组检验合格的产品 6 包装 电机包装前应将紧固件点封,单元包装电机应有产品合格证,制造商应确保产品通过包装能得到有 效防护 6 运输 包装的电机在运输过程中应小心轻放,避免碰撞和敲击,不应与酸碱等腐蚀性物品放在一起 制 造商应通过标识或协议方式将运输条件告知用户和承运商 14
GB/T13537一2009 6.4储存 电机应储存在环境温度为-10C35C,相对湿度不大于85%、清洁且通风良好的库房内,空气 中不应含有腐蚀性气体 储存期分为一年、三年和五年,由制造商规定 制造商应将储存条件和储存期 告知用户 6.5保证期 保证期系制造商就电机正确储存和使用期限而向用户的承诺 保证期是从产品出厂之日算起的储存期包括运输期)与保用期之和 保用期从电机包装启封开始计算,分为一年、两年半或根据各类电机的特点,由电机产品专用技术 条件规定 在正确储存和使用电机的情况下,制造商应保证电机在保用期内正常工作 如在保用期内电机因 制造质量不良而发生损坏或不能正常工作时,制造商应负责维修或更换 用户服务 制造商应对电机交付后的技术服务作出规定,当用户有需求时,应能及时提供技术服务 15
GB/T13537一2009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型号命名 A.1型号命名 电机型号命名方法应符合GB/T10405的规定 型号应由以下部分组成 派生代号 性能参数代号 -产品名称代号 -机座号 A.2机座号 机座号表示机壳外径尺寸的毫米数,如表A.1所示 表A.1 单位为毫米 16 32 36 40 70 90 20 21 45 机座号 12 28 55 机壳外径 12.5 16 20 24 28 32 36 40 45 70 90 55 A.3产品名称代号 产品名称代号由1一3个大写汉语拼音字母组成,每个字母具有一定含义,第一个字母代表电机的 类别,第2,3个字母代表同类电机的系列、品种或结构 具体代号表示方法由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性能参数代号 性能参数代号由2~4位阿拉伯数字组成,根据各类电机的主要性能参数给出 其代号尽可能具有 直观意义,具体代号表示方法由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A.5派生代号 派生包含结构派生和性能派生 对基本型电机在结构和性能上的派生用汉语拼音字母“A”,“B” “C”等顺序表示,但不应使用字母“I”,“O” 各派生字母的具体含义和使用方法由产品专用技术条件 规定 16
GB/T13537一2009 参 考 文 献 [1]GB/T10405控制电机型号命名方法

微电机用齿轮减速器通用技术条件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微电机用齿轮减速器通用技术条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微电机用齿轮减速器通用技术条件的编号:GB/T11281-2009。微电机用齿轮减速器通用技术条件共有33页,发布于2010-02-012010-02-01实施,代替GB/T11281-1989
医用X射线管通用技术条件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医用X射线管通用技术条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医用X射线管通用技术条件的编号:GB/T13797-2009。医用X射线管通用技术条件共有7页,发布于2010-02-012010-02-01实施,代替GB/T13797-1992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