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1709.8-2008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8部分皮内针

Standardizedmanipulationsof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Part8:Intradermalneedle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8部分皮内针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8部分皮内针的编号:GB/T21709.8-2008。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8部分皮内针共有5页,发布于2008-07-012008-07-01实施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C05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11.020
  • 实施日期2008-07-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5页
  • 文件大小486.16KB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8部分皮内针


国家标准 GB/T21709.8一2008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8部分:皮内针 Standardizedmanipulationsofacupunetureandmoxibstion- Part8:Intradermalneedle 2008-04-23发布 2008-07-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蹬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1709.8一2008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8部分:皮内针 范围 GB/T21709的本部分规定了皮内针的术语和定义、操作步骤与要求、注意事项和禁忌 本部分适用于皮内针技术操作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21709的本部分 2.1 皮内针intradermalneedle 用于皮内埋藏的针具 rain-likeintradermalneedle 颗粒型皮内针gr 针尾呈椭圆颗粒状的皮内针,又称麦粒型皮内针 thumbtakintradermalneedlle 撤钉型皮内针 针尾呈环形并垂直于针身的皮内针,又称图钉型皮内针 操作步骤与要求 3.1施术前准备 1.1针具选择 3 根据疾病和操作部位的不同选择相应的皮内针 部位选择 3.1.2 宜选择易于固定且不妨碍活动的喻穴 3.1.3体位选择 宜选择患者舒适、医者便于操作的治疗体位 3.1.4环境要求 应注意环境清洁卫生,避免污染 3.1.5消毒 3.1.5.1针具消毒 应选择高压蒸汽消毒法 宜使用一次性皮内针 3.1.5.2部位消毒 宜用75%乙醇或1%2%碘伏在施术部位消毒 3.1.5.3医者消毒 医者双手应先用肥皂水请洗,再用75%乙醉棉球擦拭 3.2施术方法 进针 3.2.1.1颗粒型皮内针 手将喻穴部皮肤向两侧舒张,另一手持锻子夹持针尾平刺人喻穴皮内
GB/T21709.8一2008 3.2.1.2撤钉型皮内针 -手固定喻穴部皮肤,另一手持锻子夹持针尾直刺人喻穴皮内 3.2.2固定 3.2.2.1颗粒型皮内针 宜先在针尾下垫一橡皮膏,然后用脱敏胶布从针尾沿针身向刺人的方向覆盖、粘贴固定 3.2.2.2撤钉型皮内针 宜用脱敏胶布覆盖针尾、粘贴固定 3.2.3固定后刺激 宜每日按压胶布3次4次,每次约1lmin,以患者耐受为度,两次间隔约4h 埋针时间参见附 录A 3.2.4 出针 -手固定埋针部位两侧皮肤,另一手取下胶布,然后持锻子夹持针尾,将针取出 3.3施术后处理 应用消毒干棉签按压针孔,局部常规消毒 注意事项 初次接受治疗的患者,应首先消除其紧张情绪 4.1 老人.儿童、孕妇,体弱者宜选取卧位 4.2 3 埋针部位持续疼痛时,应调整针的深度、方向,调整后仍疼痛应出针 4. 4.4埋针期间局部发生感染应立即出针,并进行相应处理 4.5关节和颜面部慎用 禁忌 5.1红肿、皮损局部及皮肤病患部 5.2紫搬和搬痕部 5.3体表大血管部 5.4孕妇下腹、腰骶部 5.5金属过敏者
GB/T21709.8一2008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埋针时间 A.1宜2d~3d,可根据气候,温度、湿度不同适当调整 A.2同一埋针部位出针3d后可再次埋针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9部分穴位贴敷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9部分穴位贴敷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9部分穴位贴敷的编号:GB/T21709.9-2008。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9部分穴位贴敷共有8页,发布于2008-07-012008-07-01实施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7部分皮肤针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7部分皮肤针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7部分皮肤针的编号:GB/T21709.7-2008。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7部分皮肤针共有5页,发布于2008-07-012008-07-01实施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