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8860-2015

摩托车变速V带

ThevariablespeeddriveV-beltsformotor-cycle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摩托车变速V带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摩托车变速V带的编号:GB/T18860-2015。摩托车变速V带共有10页,发布于2016-06-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G42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21.220.10
  • 实施日期2016-06-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0页
  • 文件大小385.55KB

摩托车变速V带


国家标准 GB/T18860一2015 代替GB/T188602002 摩托车变速 带 ThevariablespeeddiriveV-beltsformotoreycle 2015-10-09发布 2016-06-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I18860一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88602002《摩托车变速V带》 与GB/T18860一2002相比,除编辑性修改 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摩托车变速V带结构见第3章,2002年版的3.1) -增加了双面齿摩托车变速V带结构示意图(见3.2); -修改了摩托车变速V带截面尺寸(见3.3,2002年版的4.2) 删除了摩托车变速V带芯绳粘合强度的要求及试验方法(2002年版的4.5和5.2); -修改了摩托车变速V带参考力伸长率指标(见5.5,2002年版的4.5); 修改了摩托车变速V带疲劳寿命试验方法(见6.5,2002年版的5.6 本标准由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带轮与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2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紫金港胶带有限公司、宁波丰茂远东橡胶有限公司、浙江三星胶带有限公司、 莱芜永驰橡塑有限责任公司,浙江凯欧传动带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产品质量检验技术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庞长志,李书国、王军成、陈孝斌,陈月增,解德利、孙艳妮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88602002
GB/T18860一2015 摩托车变速带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摩托车变速V带(以下简称“带”)的结构,型号和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摩托车传动的变速V带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686带传动V带和多楔带拉伸强度和伸长率试验方法 B/T13490V带带的均匀性测量中心距变化量的试验方法(GBy/T13490-2006 ISO9608:l994,IDT 结构 3.1带为具有梯形对称截面的单面齿型带或双面齿型带 3.2带的结构一般由顶布、顶胶、抗拉体(芯绳、粘合胶、底胶,底布构成参见图1 单面齿型带 双面齿型带 说明 顶布 顶胶; 抗拉体(芯绳); 粘合胶; 底胶; 底布 图1带结构示意图 3.3截面尺寸 带的截面公称尺寸应符合表1的规定,带的截面尺寸示意图参见图2
GB/T18860一2015 表1带截面尺寸 单位 型号 极限偏差 VS15 VS16.5 VS17 VS18 VS19 VS20 VS22 顶宽b 17 19 20 22 mm 15 16.5 18 士0,6 带高h mm 8.0 8.0 8.0 8.0 9.5 9.5 10.5 士0,6 楔角0 28,30,32 注:如有特殊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图2带的截面尺寸示意图 型号和标记 4.1型号 带型号分为vs15、VS16.5、Vs17、VS18、Vs19、VS20,Vs22七种 4.2标记 带的标记示例 以符合顶宽为17mm,有效长度为721mm,楔角为30"的带为例,其标记为 VS17-721-30 标记中各要素的含义如下 VS17 顶宽为17mm; 721 有效长度为721mm 30 楔角为30" 要求 5.1材料 5.1.1橡胶 顶胶、粘合胶、底胶的组成应均匀,其性能应适合各自应有的功能 5.1.2织物 顶布,底布不应有疵点和扭曲现象 5.1.3抗拉体(芯绳 抗拉体(芯绳)的捻度应均匀
GB/I18860一2015 5.2 带的有效长度极限偏差 带的有效长度的极限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带有效长度极限偏差 单位为毫米 有效长度公称值L L.<800 8001000 有效长度极限偏差 士4 士5 士6 5.3中心距变化量 当带进行长度测量时,带至少转动两圈以上的带轮中心距变化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中心距变化量 单位为毫米 公称长度L 800 800I 1000 1000 中心距变化量, 1.6 5.4外观质量 带截面为梯形.其外观不应有任何明显可见且影响使用的扭曲、开裂、气泡和杂质等缺陷 5.5拉伸性能 带拉伸强度和参考力伸长率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带全截面拉伸强度、参考力伸长率 型号 VS15 VS16.5 VS17 VyS18 VS19 VS20 VS22 拉伸强度kN, 5.8 6.0 8.0 8.8 参考力伸长率7" %, 参考力 /kN 3.6 3.9 注其他型号带拉伸强度和参考力伸长率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5.6耐高温性能 带的耐高温性能按6.3规定的方法试验,试验后带不应有裂纹 耐低温性能 5.7 带的耐低温性能按6.4规定的方法试验,试验后带不应有裂纹 5.8疲劳寿命 带的疲劳寿命性能按6.5规定的方法试验,带的疲劳寿命不应低于100h 试验方法 6.1有效长度测量 6.1.1测量装置" 测量装置为带测长机 测长机包括两个相同的测量带轮、测量力施加机构和中心距测量机构(参见
GB/T18860一2015 图3) 说明: 中心距; F 测量力 图3带测长机示意图 两个测量带轮中,一个带轮中心位置固定,另一个带轮可沿两轮中心连线移动 带轮尺寸如表5和 图4所示 带的有效圆周长的准确性可通过测量两个平行地相对安放在轮槽中并与两侧壁接触的圆柱 销(参见图4)的外切平面间的距离来判断 圆柱销直径d和外切平面间距K的规定值参见表5 表5测量带轮和测量圆柱销的尺寸及测量力 有效 最小 两柱销外切 测量力 有效 有效圆 外径 圆柱销 槽角 型号 宽度.直径d.周长c 槽深h 直径4 da 平面间距 N mm mm mm mm mm mmm mm Vs15 28"士10" -"a 267 300 15.0 95,49 95.5土0.2 ll.0 13.766 106.00士0.05 vs16.5 16.5 95.49 300 95.5士0.2 11.0 28"士10 15.312 107.92士0.05 267 -0,026 VS17 17.0 95,49 300 95.5士0.2 12.5 28°士10 15.827 108.56士0.05 267 -a3 VS18 18.0 95,49 300 95.5士0.2 12.5 28"士10 15.858 110.31士0.05 267 -0,026 30"士10 17.823_ VS19 19.0 120.96 380 121.0士0.2 14.0 136.74士0.05 356 14.0 30"士10 VS20 20.0 120.96 380 121.0士0.2 18.858-n 138.04士0.05 356 VS22 22.0 120.96 380 121.0士0.2 15.0 30°士10 20.929-Wo l40.65士0.05 445 注其他类型的带测量带轮尺寸及测长力按供需双方协商选择 图4测量带轮的尺寸及圆柱销的安放示意图 6.1.2中心距测量 将被测量带安装在测长机两带轮的轮槽中,通过可移动带轮对带施加表5中所示的测量力 将带
GB/I18860一2015 转动至少两圈以上,测量两轮的最大中心距和最小中心距 6.1.3有效长度计算 带的有效长度L 按式(1)计算 十C L =dm十4mn+ 式中: -两带轮的最大中心距 aa -两带轮的最小中心距; amim -测量带轮有效圆周长(参见表5) C 6.1.4中心距变化量测量 带中心距变化量的测量按GB/T13490规定进行 6.2拉伸试验 带拉伸强度和参考力伸长率按GB/T38686规定进行试验 高温试验 6.3 从试验样品上切取长约250mm的试样,置于100C士1C的温度下70*h,然后在室温下冷却至 少2h,将冷却后的试样在符合表6规定的管(或棒)上按带的正常弯曲方向弯曲,目测试样上是否出现 裂纹 表6试验用管(或棒)的直径 单位为毫米 带的高度 8.0 9.5 10.5 管(或棒)的直径 45 55 60 6.4 低温试验 将已进行过6.3的高温试验的试样置于-(30C士1C)的温度下,70+h后立即在符合表6规定 的管(或棒)上按正常弯曲方向弯曲,目测试样上是否出现裂纹 6.5疲劳寿命试验 6.5.1试验装置 疲劳试验机(参见图5)为两轮试验机,由主动轮系和从动轮系组成 主动轮 从动轮 张紧力 -一 图5两轮试验机示意图
GB/T18860一2015 6.5.2试验用带轮 试验用带轮采用45号钢制作并经调质处理 轮槽表面粗糙度Ra小于0.84m 试验用带轮尺寸 和传动参数应符合表7的规定,试验用带轮轮槽截面参见图6 表7试验用带轮尺寸和传动参数 主动轮 从动轮 轮槽有 最小 槽顶圆角最 主动轮 从动轮 带张 槽角 转速 有效直径有效直径效宽度 槽深 小曲率半径 传动功率紧力 型号 9 h P da d b e kw mmm mm mm mnm r/min mm VSl5 95士0.2 76士0,2 15,0 28士0,5 l1,0 0,8 6000(1士2% 4.5 540士1o VS16.5 6000(1士2% 95士0.2 76士0.2 16.5 28士0.5 11.0 0.8 5.0 600士1 vs17 95士0.2 28士0,.5 12.5 0.8 6000(1士2% 5.o0 600士1d 76士0.2 17.0 VS18 95士0.2 76士0.2 18.0 28士0,5 12.5 0.8 6000(1士2% 5.o 600士10 VS19 06士0.2 85士0.2 19.0 30士0,.5 14.0 0.8 5400(1士2% 6.5 720士1o VS20 106士0.2 85士0.2 20.0 30士0.5 14.0 0.8 5400(1士2% 6.5 720士1o VS22 120士0.2 96士0.2 22.0 30士0.5 15.0 0.8 4800(1士2% 7.0 780士10 注:其他V带型号带轮尺寸和传动参数从表7中所列型号就近选择 图6试验用带轮轮槽截面 6.5.3试验方法 6.5.3.1试验室温度应控制在18C32C之间 6.5.3.2试验机的传动装置应在封闭的箱体内 6.5.3.3主动轮的转速,从动轮的传动功率以及作用在主动轮上的张紧力如表7所示 6.5.3.4试验用带长度应在650 之间 mm900mm 6.5.3.5将带安装在带轮上,对张紧轮施加规定的张紧力,让张紧轮在滑道中自由移动,开动试验机使 min士15s 之达到规定的转速 将规定的负荷迅速施加在从动轮上,让试验装置在上述条件下运转5 不包括开机和停机时间),然后让试验机至少停机10min 6.5.3.6紧固张紧轮支架,重新开动试验机达到规定的转速,并将规定的负荷迅速施加在从动轮上,记 录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初始滑动率,让试验装置在上述条件下连续运转,直到带达到终止条件 6.5.3.7滑动率与初始滑动率之差(即滑动率增量)达到4%时,立即关闭试验机,停机20min,然后松 开张紧轮支架的紧固装置,重新对带施加张紧力,紧固张紧轮支架,随后继续试验 对带进行再张紧的
GB/T18860一2015 操作时间不得超过30min. 6.5.3.8滑动率增量的计算 滑动率增量Ae可以用测定时的滑动率与初始滑动率相减而得到,也可以按式(2)计算 (nada n2idlee 2 S ×100 n1dd n1dlel 式中 Ae 滑动率增量,% 开始试验时从动轮转速,单位为转每分(r min n -测定A 时从动轮转速,单位为转每分(r/min); ng1 开始试验时主动轮转速,单位为转每分(r/ n min; -测定Ae时主动轮转速,单位为转每分(r/ /min; 1 主动轮有效直径,单位为毫米(T mm; del 从动轮有效直径,单位为毫米(n mm a 6.5.3.9试验的终止 当试验中出现带的失效现象(即带体翻转,断裂等》面无法运转或带滑动率增量第三次达到4%时, 终止试验并记录连续正常运转的累计小时数,作为疲劳试验结果 检验规则 7.1 出厂检验 7.1.1产品应由制造厂的质检部门进行检验 7.1.2带外观质量应逐条检查 带长度和楔角按每班每种规格对首末件进行检查 7.1.3拉伸性能试验每月分型号应进行至少3次 7.1.4耐高温和耐低温试验每年至少进行1次 每次试验的抽样数量应不少于两条 7.1.5疲劳寿命试验,对同一材质的带,当月产量大于100000条时,每季度试验1次;当月产量不足 100000条时,每半年试验1次 每次抽样数量应不少于两条 7.2不合格品规定 当第5章所述的检验项目中有不合格项目时,应在同批带中另取双倍试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 试,若仍有一个试验结果不合格,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8.1标志 每条带上应有明显标志,应至少包括下述内容 a)标记 b 制造商名或商标 制造年月 c 8.2标签和包装 采用合适的包装物进行包装,标签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a 标记;
GB/T18860一2015 制造商名或商标; bb 制造年月 c 8.3运输和贮存 8.3.1带在运输和贮存中,应避免阳光直射和雨雪浸淋,保持清洁,防止酸、碱油及有机溶剂等有害于 带质量的物质接触,带的贮存位置应离热源装置1m以上,贮存中不能使带受到过大的弯曲和挤压,不 得反向折曲 8.3.2贮存时库房温度宜保持在一18一30C,相对湿度不宜超过70% 8.3.3贮存期间应避免使带变形,可将带挂在月牙形的架子上或平整地放在货架上 8.3.4在上述条件下贮存,自生产日期开始,贮存期不超过两年时,带的性能应符合本标准要求

摩托车变速V带GB/T18860-2015

一、引言

摩托车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交通工具,而变速V带则是摩托车传动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确保摩托车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在这里我们将介绍摩托车变速V带的相关标准GB/T18860-2015。

二、GB/T18860-2015标准简介

GB/T18860-2015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摩托车变速V带标准,于2016年1月1日起实施,主要规定了摩托车变速V带的定义、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以及应用范围。

三、摩托车变速V带的定义与分类

GB/T18860-2015将摩托车变速V带定义为:采用聚氨酯、丁基橡胶、氯丁橡胶、丙烯酸酯等材料,具有V型或多槽形的弹性轮廓的传动带。

根据使用条件和结构特点,GB/T18860-2015将摩托车变速V带分为三类:

  • 普通型变速V带
  • 耐油型变速V带
  • 耐高温型变速V带

四、摩托车变速V带的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

GB/T18860-2015对摩托车变速V带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进行了详细规定,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外观质量要求
  2. 形状尺寸和公差
  3. 物理性能要求
  4. 性能试验方法
  5. 检验规则

五、摩托车变速V带的应用范围

GB/T18860-2015规定,摩托车变速V带适用于摩托车、轻便摩托车等内燃机车辆的变速传动系统中,可以起到连接发动机和变速器的作用。

六、总结

通过本文对GB/T18860-2015标准的介绍,我们了解到摩托车变速V带在摩托车传动系统中的重要性以及其相关技术规范。掌握这些知识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选购和使用摩托车变速V带,提高摩托车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

和摩托车变速V带类似的标准

摩托车用铅酸蓄电池

微型往复活塞空气压缩机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微型往复活塞空气压缩机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微型往复活塞空气压缩机的编号:GB/T13928-2015。微型往复活塞空气压缩机共有11页,发布于2016-06-01
双馈式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双馈式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双馈式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的编号:GB/T21407-2015。双馈式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共有24页,发布于2016-06-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
标签
化工专用仪器仪表 橡胶、塑料用机械 非金属化工机械设备 化工设备 化工机械 化工机械与设备零部件 化工机械与设备综合 火工产品 工业气体与化学气体 其他化工产品综合 照相级化学药品 磁记录材料 感光材料 感光材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水处理剂 水处理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催化剂 催化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化学助剂 化学助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生化试剂、临床分析试剂 一般有机试剂、有机溶剂 一般无机试剂 化学试剂综合 染料 染料中间体 染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颜料 颜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涂料辅助材料 涂料 涂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炭黑 再生胶 其他橡胶制品 医用和食品工业用橡胶制品 胶乳制品 橡胶密封件 胶管、胶带、胶布 轮胎 橡胶制品综合 胶粘剂 胶粘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合成橡胶 合成橡胶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塑料型材 合成树脂、塑料 合成树脂、塑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合成材料综合 农药 农药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化肥、化学土壤调理剂 化肥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煤焦油加工产品 一般有机化工原料 基本有机化工原料 有机化工原料综合 其他无机化工原料 氧化物、单质 无机盐 无机酸、碱 无机化工原料综合 卫生、安全、劳动保护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电子计算机应用 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技术管理 标准化、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