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972-2005

碟形弹簧

Discspring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碟形弹簧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碟形弹簧的编号:GB/T1972-2005。碟形弹簧共有31页,发布于2005-08-012005-08-01实施,代替GB/T1972-1992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J26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21.160
  • 实施日期2005-08-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31页
  • 文件大小1.57M

碟形弹簧


国家标准 GB/T1972一2005 代替GB/T1972-1992 弹 簧 碟形 Discspring 2005-01-13发布 2005-08-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 国国家标准化管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1972一2005 碟形弹簧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截面为矩形的碟形弹簧(以下简称碟簧)的结构型式、尺寸系列、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和设计计算 本标准适用于普通矩形截面碟簧 本标准不适用于梯形截面碟簧、开槽形碟簧和膜片碟簧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24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 GB/T230.1金属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A、BC、D,E、F,G、H、K、N、T标尺 [GB/T230.12004,IsO6508-1:1999,Metallicmaterials一Roekwellhardnesstest一 -Part1:Test method(scalesA,BC,D,E,F,G,H,K,N,T),MOD GB/T1222弹簧钢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2828.1一2003,Is02859-1:1999,IDT) GB/T3279弹簧钢热轧薄钢板 GB/T4340.1金属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4340.1一1999,eqvIsO6507-1:1997) YB/T5058弹簧钢、工具钢冷轧钢带 碟簧尺寸、参数名称、代号及单位 碟簧尺寸,参数名称、代号及单位按表1的规定 表1 号 单 尺寸、参数名称 位 外 径 O 内 径 d D 中性径 厚 度 有支承面碟簧减薄厚度 mmm H 单片碟簧的自由高度 H 组合碟簧的自由高度 无支承面碟簧压平时变形量的计算值 =H 一t 有支承面碟簧压平时变形量的计算值 '=H一1 A 支承面宽度
GB/T1972一2005 表1(续 尺寸、参数名称 代 号 单 位 单片碟簧压平时的计算高度 H mm 组合碟簧压平时的计算高度 H F 单片碟簧的负荷 压平时的碟簧负荷计算值 厂 与变形量,对应的组合碟簧负荷 厂 N 考虑摩擦时叠合组合碟簧负荷 F 对应于碟簧变形量i,,f,的负荷 F,F2,F, 片碟簧在/=0.75h,时的负荷 单 F=0.75h 与碟簧负荷F,F,F, 对应的碟簧高度 H,H ,H., 单片碟簧的变形量 mm 对应于碟簧负荷F,F,F,的变形量 f,f,f, 不考虑摩擦力时叠合组合碟簧或对合组合碟簧的变形量 N 负荷降低值松弛 F 高度减少值蠕变 H 对合组合碟簧中对合碟簧片数或叠合组合碟中叠合碟簧组数 叠合组合碟簧中碟簧片数 F 碟簧刚度 N/mm U 碟簧变形能 Nmm 组合碟簧变形能 U 直径比C=Dd 碟簧疲劳破坏时负荷循环作用次数 N 摩擦系数 f/R E N/mm 弹性模量 泊松比 计算系数 K,K,K,K 计算应力 位置OM、I、l、皿、处(见图1)的计算应力 dMno1dIdn 变负荷作用时计算上限应力 变负荷作用时计算下限应力 o N/nmnm 变负荷作用时对应于工作行程的计算应力幅 疲劳强度上限应力 onlx 疲劳强度下限应力 ornin 疲劳强度应力幅 质量 注:中性径指碟簧截面翻转点(中性点)所在圆直径 D=(D一d)/In(D/d)
GB/T1972一2005 结构型式、产品分类及尺寸系列 型式 4,1 碟形弹簧根据厚度分为无支承面碟簧和有支承面碟簧,见图1和表2 杠杆臂 杠杆臂 O元 O N s 工 a)无支承面 b)有支承面 图1 表2 米 别 工艺方 法 碟簧厚度/mm" 型 式 1.25 冷冲成形,边缘倒圆角 I切削内外圆或平面,边缘倒圆角;冷成形或 无支承面 热成形 1.256 l精冲,边缘倒圆角,冷成形或热成形 有支承面 冷成形或热成形,加工所有表面,边缘倒圆角 >6.016 2 产品分类 4, 碟形弹簧根据工艺方法分为1,2,3三类,每个类别的型式,工艺方法和碟簧厚度见表2;根据D/ 及hw/的比值不同分为A,Bc三个系列,每个系列的比值范围见表3 表3 值 比 列 注 D/! ho/1 >18 >0.4 材料弹性模量 28 ~0.75 E=206000N/mm'; 泊松比4 0.3 1.3 40 4.3尺寸系列 常用碟簧尺寸系列按附录A;非常用碟簧尺寸系列参见附录B 技术要求 材料 5.1.1碟簧材料的弹性模量E=206000N/mm 5.1 2 碟簧材质为60Si2MnA及50CrVA,其化学成分应符合GB/T1222的规定 5.1.3碟簧应采用符合YB/T5058及GB/T3279规定的带、板材或符合GB/T1222要求的锻造坯料
GB/T1972一2005 锻造比不得小于2)制造 若采用其他材料时,可由供需双方协议规定 5.1.4材料必须有材料制造商的质量保证书,并经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5.2尺寸的极限偏差 5.2.1直径 碟黄内外径的极限偏差按表4的规定 表4 单位为毫米 极限偏差 项 一级精度 二级精度 外径D h12 hl3 H12 H13 内径d 5.2.2厚度 碟簧厚度的极限偏差按表5的规定 表5 单位为毫米 (')的极限偏差 类 别 (!' 二级精度 十0. 02 0.20.6 -0.06 十0.03 >0.6<1.25 一0.09 .04 十0. 1.253,8 -0.12 +0.05 3.86 -0.I15 >616 士0.10 注:在保证特性要求的条件下,厚度极限偏差在制造中作适当调整,但其公差带不得超出本表规定的范围 自由高度 碟簧自由高度的极限偏差按表6的规定 表6 单位为毫米 H的极限偏差 (' 类别 二级精度 十0.10 1.25 -0.05 +0.15 1.252 一0.08 十0.20 23 -0.10 0.30 >3一6 一0. 616 士0.30 注:在保证特性要求的条件下,自由高度极限偏差在制造中可作适当调整,但其公差带不得超出本表规定的范围 碟簧特性的极限偏差 5 5.3.1单片碟簧 碟簧在H一0.75h,高度时负荷的极限偏差按表7的规定
GB/T1972一2005 表7 H一0.75h高度时负荷的极限偏差/% 类别 1/mm -级精度 二级精度 +30 土5" 1.25 -1o 十15.0 十20 1.25 7.5 一1o 十15.0 " -6 7 士10 士5 6l6 5.3.2组合碟簧 组合碟簧的加载特性和卸载特性参照附录C.4.5由供需双方协议规定 表面粗糙度 碟簧表面粗糙度按表8的规定 表 8 单位为微米 表面粗糙度 Ra 别 类 工艺方法 上、下表面 内、外圆 冷冲成形,边缘倒圆角 12.5 切削内外圆或平面,边缘倒圆角;冷成形或热 6.3 成形 l精冲,边缘倒圆角,冷成形或热成形 6.3 12.5 12.5 冷成形或热成形,加工所有表面,边缘倒圆角 5.5表面质量 碟簧表面不允许有对使用有害的毛刺、裂纹、伤痕等缺陷 热处理 5.6.1碟簧成形后,必须进行淖火、,回火处理,火次数不得超过两次 5.6.2热处理硬度在42HRC52HRC范围内 5.6. 经热处理的碟簧,其单面脱碳层深度;1类碟簧,不应超过其厚度的5%;2、3类碟簧,不应超过 其厚度的3%(最大不超过0.151 mm 5.7 强压处理 碟簧应进行强压处理,处理方法为用不小于两倍的/一0.75h,时的负荷压缩碟簧,持续时间 不少于12h,或短时压缩,压缩次数不少于5次 5.7.2碟簧经强压处理后,自由高度尺寸应稳定,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其自由高度应在表5规定的极 限偏差范围内 其永久变形量小于自由高度的0.3% 5.8表面防腐处理 碟簧表面一般采用氧化方法进行处理,若采用其他防腐处理(如磷化、电镀等),由供需双方协议 商定 5.9表面强化处理 对用于承受变负荷的碟簧,推荐进行表面强化处理,强化处理的要求由供需双方协议规定 5.10其他 碟簧有特殊技术要求(如疲劳、松弛和儒变等)时,由供需双方协议规定
GB/T1972一2005 试验方法 碟簧的儿何尺寸、特性、疲劳试验应在永久变形检验后进行 几何尺寸 6.1.1厚度 碟簧的厚度用千分尺在碟簧中心处沿圆周测量至少3点,取最大值 6.1.2直径 碟簧的直径用分度值小于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圆周范围内至少测量3点,外径取最大值,内 径取最小值 6.1.3自由高度 碟簧的自由高度在二级精度平台上,用分度值小于0.02mm的游标深度尺测量 圆周范围内至少 测量3点,取最大值 6.2特性 6.2.1负荷 6.2.1.1单片碟簧 单片碟簧的负荷在精度不低于1%的试验机上进行,测量加载到H,一0.75h 时的负荷或 H,一0.75h i(i<10片,对合组合)时的负荷,试验时要用润滑剂,两端的压板硬度必须在52HRC以 上,表面粗糙度Ra<1.6 1m 6.2.1.2组合碟簧 组合碟簧的负荷在精度不低于1%的试验机上进行,测量加载和卸载到H一0.75h, i即指定高 度)时的负荷 试验时要用涧滑剂,两端的压板硬度必须在52HRC以上,表面粗糙度Ra<1.6m;导 向件应符合附录C的要求 组合碟簧的试验要求由供需双方协议规定 6.2.2永久变形 碟簧的永久变形在试验机上用两倍的>0.75h,时的负荷将成品碟簧压缩3次,测量第2次和第 3次压缩后的自由高度,其差值即为永久变形量 永久变形检验后碟簧的自由高度应在表G规定的极 限偏差范围内 6.2.3硬度 碟簧硬度按GB/T230.1或GB/T4340.1的规定 厚度<1mm,在维氏(或表面洛氏)硬度计上进 行;厚度>1 mm n,在洛氏硬度计上进行 试验压痕应在碟簧上表面的中心处 每件打4点,第1点不考 核,取后3点的平均值 6.2.4脱碳检验 碟脱碳层深度按GB/T224的规定进行 表面质量 碟簧的表面质量用10倍放大镜,目测检查 表面粗糙度 碟簧的表面粗糙度用粗糙度比较样块检验 6.5防腐 碟簧表面防腐按选定防腐方法的相关规定检验 6.6疲劳试验 6.6.1单片碟簧 单片碟簧在疲劳试验机上用等幅正弦波负荷进行试验 试验可以单片进行,也可以由小于或等于
GB/T1972一2005 0片的样本对合成一组进行 组合试验必须使用符合附录C中C.7要求的工装 试验前必须加预压 其单片变形量f=(0.15~0.2)h.,应力振幅根据寿命要求按图C.9图c.11确定 6.6.2组合碟簧 组合碟簧的疲劳试验由供需双方协议规定 检验规则 缺陷分类 7.1.1A缺陷项目;疲劳,脱碳,硬度 7.1.2B缺陷项目;H一0.75h 时负荷,内径、外径、永久变形 7.1.3C缺陷项目:厚度自由高度,表面质量,表面粗糙度 7.2检查水平 碟簧产品检查水平按GB/T2828.1中特殊检查水平S-4 7.3样本大小字码 样本大小字码根据提交检查批的批量和特殊检查水平S-4确定,见表9 表9 检查水平s" 批 范 字码 A 28 B 6~25 26~90 91150 151一500 5o1一1200 F 120110000 10001一35000 H 35001500000 >500001 K 7.4抽样方案 7.4.1A缺陷项目样本抽取 A缺陷项目样本的抽取不限交货批量大小,疲劳试验样本为1个(或由1片一10片对合组合成为 -组),脱碳样本为2片,硬度样本为2片(可与脱碳样本共用. BC缺陷项目样本抽取 4.2. 当交货批量为2片1200片时,B,C缺陷项目样本抽取可采用一次正常检查抽样方案,见表 10 当交货批量为1201片1o000片时,B,C缺陷项目样本抽取可采用二次正常检查抽样方 案,见表11 7.4.2.3当交货批量为大于10000片时,BC缺陷项目样本抽取可采用五次正常检查抽样方案,见 表12
GB/T1972一2005 表10 合格质量水平AQL 样本大小字码 样本大小 4.0 s s Re Re B D E 13 20 表11 合格质量水平AQL 样本大小字码 样本 样本大小 累计样本大小 6.5 4.0 Ac Re Re Ag 第 20 20 第二 20 40 表12 合格质量水平AQL 样本大小字码 样本 样本大小 累计样本大小 6.5 Ac Re Ae Re 第 # 13 13 第二 26 13 13 39 第三 第四 13 552 13 65 第五 20 第 20 第二 20 40 第三 20 60 第四 0 80 2o 100 第五 l0 32 32 第 第二 32 64 32 12 第三 96 11 15 第四 32 128 第五 32 160 10 11 15 16 注;井 此样本是不允许接收
GB/T1972一2005 7.5合格质量水平 7.5.1A缺陷项目 在检验中,若有1片碟簧质量不合格,相应的检验允许重复进行一次,样本数为第一次抽样的2倍, 如果复检仍有1片不合格,则判该批碟簧不合格 7.5.2B缺陷项目 合格质量水平为4.0. 7.5.3c缺陷项目 合格质量水平为6.5 7.6检验分类 检验分交付检验和型式检验 7.6.1交付检验 产品交付时须经制造商质量检验部门按本标准的规定检验合格,并签发合格证后方可交付 7.6.2型式检验 7.6.2.1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新产品试制鉴定时; a b)正式生产后,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产品停产两年后,恢复生产时 c 7.6.2.2型式检验项目为:A缺陷项目中的脱碳、硬度及B.C缺陷项目 其他 对产品验收有特殊要求时,可由供需双方协议规定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碟簧在包装前应清理干净 碟簧可用简易包装或集装箱运输并应包装可靠 8.3包装箱内应附有产品合格证,合格证包括下列内容 制造商名称; a b 产品名称,规格 执行标准 c 制造日期或生产批号; d 技术检查部门签章 包装箱外部标明 8. 制造商名称、商标及地址; a bb 产品名称、规格或批号、零件号; 片数 毛重; d 收货单位及地址 e 装箱日期 f 8.5产品应贮存在通风和干燥的仓库内,在正常保管情况下,自发出之日起12个月内不锈蚀 8. 对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有特殊要求,应由供需双方协议规定
GB/T1972一2005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常用碟簧尺寸系列 常用碟簧尺寸系列见表A.1~表A.3 A.1 表A.1系列AD/18;h/~0.4;E=206000N/mm;=0.3 f~0.75h D d (')" h H H一 F/ ooM" 、a自" o (kg/1000片) mm mmmm mm mm N N/mm'N/mnm' mmm nmnmm 0.4 0.6 0.15 0.45 210 1200 220 0.l14 1o 0,25 0.75 0.19 0.56 1210 1240 0.225 5.2 329 2.5 6.2 0.7 0.3 0.23 0.77 673 280 420 0.508 0.23 o.87 813 90 1340" 0.71r 0.8 0.3 l6 0.35 25 0.26 0.99 l000 160 290 1.050 18 250 170 1300" 0.4 0.3 l.480 20 10.2 0.451.55 0.34 .21 1530 180 1 300 2.010 22.5 1.25 0.5 1.75 0.38 1.37 1950 170 1320 2.940 25 0.552.05 0.4 1.64 2910 210 410 4.400 28 0.65 22 15 0.49 1.66 2850 180 1280 5.390 0.7 31.516.3 2. 45 190 1320 7.840 0.53 .92 3900 1.75 35.5 2.2 5190 21o 330 11.40 18.3 40 0.9 3 15 2.47 16.40 20. 2.25 0.68 6540 210 340 45 22.4 2.5 3.5 0.75 2.75 7720 150 1300 23.50 5025.4 1.l 4.1 0.83 3.27 12000 250 430 34.30 56 28.5 0.98 3.32 1400 180 280 43.00 4.3 63 3.5 15000 31 1.05 3,85 140 300 64.90 71 5.6 20500 1200 1330 91.8o 36 1.2 80 41 6," 1.28 5.42 33700 260 460 145,0 31400 90 170 300” 184.5 5.5 40 55 8.2 6.55 48000 250 273.7 100 1.65 420 112 2.5 8.5 1.88 6.62 43800 130 1 240" 343.8 125 8(7,5 2.6 10.6 1.95 8.65 85900 280 1330 533.0 64 140 72 8(7.5) 3,2 2.4 85300 26o 280 666.6 82 160 109.4 3.5 13.5 2.63 10.87 139000 1320 340 1094 180 92 10(9,4) 14 11 125000 1180 200 1387 200 12(11.25 16.2 13.05 183000 210 230 2100 102 3.15 225 11212(11.25) 3.75 13.25 171000 120 1140 2640 250 127 15,4 249000 1200 220 3750 表中给出的是碟厚度的公称数值,'是第3类碟的实际厚度 aw是碟簧上表面oM点的计算应力 "号的数值是在位置l处的最大计算拉应力,无“,”"号的数值是在位置川处的最大计算拉应力
GB/T1972一2005 表A.2系列BD/28;h/1~0.75;剧=206000N/mm;儿=0.3 0.75h 类 D ('/ hw7 Ha H F 0" a1\,a” (kg/1000片 mmmm mmm mm mm mm 一 nmm mm N/mm'N/mm' 4.2 0,25 0.55 0.19 0.36 119 1140 1330 0.086 0.3 10 5,2 0.4 0.3 0,7 0.23 0,47 213 -1170 1300 0.180 2.5 0.5 0.350.85 0.26 0.59 291 1000 11lo 0.363 14 7.2 0.5 0.4 0,9 0.3 0.6 279 -970 1100 0.444 16 8.2 0.6 0.451.05 0.34 0.71 412 1010 1120 0.698 0.7 72 18 9.2 0.5 1.2 0.38 0,82 1040 1130 1.030 20 0.551.35 0.94 745 111o 10.2 0.8 0.41 1030 1.460 22.511.2 0.651.45 0,49 0.96 71o -962 108o 1.880 0.8 12.2 0.9 0.7 1.07 -938 1030 25 1.6 0.53 868 2.640 28 14. .2 0.8 1.8 0.6 1.2 110 961 1090 3.590 31.516.3 1.25 0.9 2.15 0.68 1.47 1920 -1090 1190 5.600 35.518.3 2. 25 0.75 1.5 1700 -944 1070 7.130 S 20.4 1.15 22 .65 0.86 l.79 2620 1020 1130 l0.95 45 22.4 1.75 3.05 0.98 2.07 3660 -1050 150 16.40 5o 25, 3.4 1.05 2.35 476o 106o 114o 22.90 56 28.5 1.6 3.6 1.2 2.4 4440 963 1090 28.70 31 2.5 1.754.25 1.31 2.94 7180 1020 1090 46.40 71 36 2.5 1.5 6730 -934 1060 57.70 4I 80 2.35.3 1.73 3.57 0500 -1030 1140 87.30 14200 1030 4.12 90 46 3.5 2.5 1.88 1120 129,l1 100 3.5 105o 159.7 5 2.1 13100 926 2.8 57 112 3.2 7.2 2,4 17800 963 1090 229.2 64 125 3,5 8,5 2.63 5.87 30000 1060 1150 355.4 72 140 27900 970 100 444.4 160 82 41100 -1000 698.3 4.5 10.5 3.38 7.12 1l10 180 92 5.1 11.1 3.83 7.27 37500 -895 1040 885.4 200 102 8(7.5) 5,613.6 4.2 9.4 76400 1060 1250 1369 225 112 8(7.5 9.62 1761 14.5 4.88 70800 951 1180 250 127 1o(9.4 17 11.75 1050 124o 2687 5.25 119000 表中给出的1是碟簧厚度的公称数值./'是第3类碟簧的实际厚度 x是碟簧上表面oM点的计算应力 有“关”号的数值是在位置处的最大计算拉应力,无“关”号的数值是在位置W处的最大计算拉应力
GB/T1972一2005 表A.3系列cD/40;ha/1>1.3;=206000N/mm;从=0.3 0.75h 类 D ('/ hw7 Ha H F o" o, (kg/1000片 mm mmm mm mm mm 一 nmm mm N/mmN/mm' 4.2 0.2 0.250.45 0.19 0.26 39 762 104o 0.057 o 58 10 0,25 0.3 .55 0.23 0.32 734 980 0,112 2.5 0,35 0.45 0.34 0.46 152 944 128o 0.251 6.2 0.8 0.35 0.45 0.34 123 769 1060 0.31 16 0.4 -751 8.2 0,5 0,9 0.38 0,52 155 1020 0.466 18 9.2 0,45 0.6 1.05 0.45 0.6 214 -789 111o 0,661 1 20 10.2 0.5 0.65 .15 0.49 0.66 254 -772 1070 0.912 22.511.2" 0.6 0.6 0.8 -883 1230 1.410 0.8 1.4 425 25 12.2 0.9 0.68 0.92 6o1 -936 1270 2.06o 1.6 28 0.75 -961 2.870 0.8 1.8 1.05 801 1300 31.5 0.8 1.05 1 .85 0.79 1.06 687 一810 1130 3.580 35.5 0.9 1.152.05 0.86 .19 831 -779 1080 5.140 40 2.3 7.300 20. 1.3 0.98 .32 l020 772 1070 22. 1.25 1.6 22 85 1.2 1.65 1890 920 1250 11.70 50 22 1.25 2.85 .65 550 754 1040 14.30 28,5 45 2620 -879 1220 1.95 56 1.46 .99 21.50 63 31 1.8 2.35 4. 15 1. .76 2.39 4240 -985 1350 33.40 71 36 2.6 4.6 1.95 2.65 5140 -971 1340 46.20 80 41 2.25 2,95 5,2 2.21 2.99 6610 -982 1370 65.50 90 46 2.5 3.2 2.4 3.3 7680 935 1290 92.20 57 100 2. 63 3,57 8610 -895 124o 2.7 123,2 6.2 112 6.9 882 3,9 2.93 3.97 0500 1220 171.9 125 3,5 4.5 3.38 4.62 15100 一956 1320 248.9 140 3.8 4.9 8.7 3.68 5.02 17200 904 125o 337.7 7 82 60 4.3 5,6 9,9 5.7 21800 -892 124o 500.4 92 6.2 4.65 6.35 26400 869 200 180 708.4 5.25 7.25 1250 200 12.5 36l00 910 1004 102 225 -840 l12 6.5(6.2 7.1 13.6 5.33 8.27 44600 1l40 456 127 -814 250 7(6.7) 7.8 14.8 5.85 8,95 50500 1120 1915 表中给出的'是碟黄厚度的公称数值,'是第3类碟简的实际厚度 M是碟簧上表面OM点的计算应力 有“ ”号的数值是位置处的最大计算拉应力,无“ "号的数值是位置m处的最大让算拉应力 标记示例 -级精度,系列A,外径D=100mm的碟簧;标记为;碟簧A100-1GB/T1972 A.2.1 A.2.2二级精度,系列B,外径D=100mm的碟簧;标记为:碟簧B100GB/T1972 12
GB/T1972一2005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非常用碟簧尺寸系列 B.1非常用碟簧尺寸系列见表B.1 表B.1 =h /~0.75h D t(t' H ha/) hn F (H 一 d(oM " mm nmm mm hw" mm mmm kg/1000片 kN/mnm" N/mm mmm m l4(12.9) -14444.125 4012 260 131 19,55,5 0,51 15,375224687 1122 26o 1.5(10.6 0,7o 4.875 13.125150851 18 6.5 -1392 1188 3296 131 260 131 9(8.3) 15.5 6.5 0.87 -10764.875 10.625 74483 2581 986 270 136 15(13.8) 21 0.52 -1565 4.5 16.5002796931223 4629 19 0.58 4.5 14.500183541 4025 270 136 13(12) -1351 1087 270136 10(9.2) 17.57.5 0.90 -12765.62511.8751099461189 3086 280 142 16(14.75 22 0.49 -1560 4.5 17.500315987 1202 5296 280 142 13(12 20,5 7.5 0.71 5665.625 14.8752180861341 4309 28o 142 7, 10(9.2 0.90 192 5.625 11.875102681 1113 3304 290 147 16(14.75) 22 0,49 -14544.500 17.500294484 112o 5 683 290 147 13(12) 20,57.5 0.71 4595.625 14.8752032461249 623 290 147 10.5(9.7 18,5 0.91 12446.000 12.5001184341161 3737 300 152 16(1l4.75 22.5 6.5 0.53 469 .875 17.6252991991151 6084 300 15213.5(12.45) 21 7.5 0.69 -14175.625 15.375211867 1202 5135 19 300 152 ll(10.15 0.87 2206.000 13.0001262701122 4l68 236 315162 25 18(16,9) 0.48 6295.250 19.75041903 7613 162 15(13.8) 23.58.5 0.7 -16356.375 17.125297519138o 6209 315 315 162 12(11.05) 21 0.9 -13686.75o 14.2501696521283 4972 8 330 167 7(15.65 24 0.53 4695.250 18.750378013 108 451 15(13,8) 0.70 4736.375 1259 6893 330 167 23.58.5 17.125272522 330167 12(ll.05》 21 0,90 2346.00015.0001530451150 5519 340 172 18(16,6) 25 0.51 3845.250 19.7503560281045 8962 172 23.58.5 0.70 387 6.375 17.125256672 1186 7318 340 15(13,8) 340 172 2(11.05 21 -11626.75o 14.250144144 586o 0.90 l083 355 182 19(17.5) 27 0.54 -16266.000 21.0005168891275 10568 355 18216.5(15.2)26 9.5 0.71 1 5767.12518.8753536721359 8706 355 182 13(12) 23 10 0.92 1 2397.500 5.5001891161218 6873 13
GB/T1972一2005 表B.1(续 = f0,75h 类 D ('"/ H hw7 ha/) F H 一) G do" h'/ kg/1000片 mm mm mm mm mm N/mm mnm kN/mm mm 370 187 20(18.45) 28 0.52 22.0004716681157 1595 1484 6.000 370 187 16.5(15.2 26 9.5 0.71 4387.125 18,8753227301233 9552 370 187 13(12) 23 10 0,92 118o7.500 15.5001725701105 7541 380 192 20(18,45 28.58.5 0.54 4926.375 22.1254765301179 12232 17(15.65》 1 4787.500 9.500o3529461275 380 192 27 10 0.73 10376 38019213.5(12.4523.5 10 0.89 1637.50016.0001820621077 8254 l4220 400 202 21(19.35 29.58.5 0.52 -14166.375 23.1254964321108 202 18(16.6) 0.69 -14167.500 20.500375905 168 12420 400 28 l0 400 14(12.9) 24.5l0.5 0.90 -11427.875 16.625192737 1062 9 48o 202 420212 22(20.25) 31 0.53 4236.75o24.2505483081118 6412 420 212 19(17.5) 29.510.5 0.69 4227.875 21.625420725 1204 14183 420 212 15(13.8) 26 1 0.88 -11638.250 17.7502243941076 11 185 440 222 23(21.1 32.59,5 0.54 4317.125 25.375602805 132 18775 1274 222 0.71 491 8.625 22.875491415 16416 440 20(18,45) 31.5ll.5 222 16(14.75) 28 0.9o 232 19.0002715891145 13124 AN0 l 9.000 450 227 25(23.05) 36 1m 0.56 -17188.250 27.75o8597481369 21455 450 227 21(19.35) 33 12 0.71 15629.000 24.0005671091334 18011 450 227 16(1l4.75 28 12 0.90 -11789.000 19.000259623 1095 13729 480 242 26(23.95 36 10 0.50 4327.500 28.5007671441108 25373 480 24.6255579481256 242 21.5(19.8 34 12.5 0.72 4639.375 20977 16580 480242 17(15.65 30 13 0.92 -11909.750 20.250297357 l15 nm 500 253 27(24.85 0.53 -15098.25o 29.750875297 1186 28497 38 5 500 25322.5(20.7535 12.5 0.71 -1414 9.375 26.1255969781220 23794 500 253 18(16.6 31 13.5 0.90 -121410.12521.3753374731100 19379 表中给出的1是碟簧厚度的公称数值,/'是第3类碟簧的实际厚度 aw是罐簧上表面oM点的计算应力 为an位置处的最大计算拉应)和n位置处的最大计算拉应)中的较大值 B 材料 材料符合4.1的规定 B.3标记 DXd×1×H-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按以下规定填写;参照第5章,填写精度等级,并在精度等级前加字母“C” 14
GB/T1972一2005 B.4示例 外径为500mm,内径为253mm,厚度为18mm,减薄厚度为16.6mm,自由高度为31.5mm的 -级精度碟簧标记为: 500×253×18×31.5-C1 外径为500mm,内径为253mm,厚度为18mm,减薄厚度为16.6mm,自由高度为31.5mm的 二级精度碟簧标记为 500×253×18×31.5-C2 15
GB/T1972一2005 附录 C 资料性附录 碟簧的设计计算及应用 碟簧尺寸、参数名称、代号及单位 碟簧尺寸,参数名称、代号及单位按表1规定 C.2碟簧型式 碟簧型式见图1 单片碟簧的计算公式 下列公式适用于有支承面和无支承面的碟簧 为使有支承面碟簧的计算负荷F(在/=0.75h,时),与相同尺寸(D,d,H)的无支承面碟簧的计算 负荷相等,应将有支承面碟簧的厚度减薄,碟簧厚度的减薄按表C.1计算 表c.1 系 列 B 0.94 0.94 0.96 C.3.1碟簧负荷 K,-[(K;(-(4-)+门 P-,'Kw K" F 监 KD 其中计算系数 CC二1/O3 K C.3 CC一2IRC C-/InC K,= lnC K 5 lnC K, 、-会+、平e = !'/?" C 4.H-'734C58.H一'73 8 e-(是(4-)+] C.9 无支承面碟簧,K=1 对有支承面碟簧,K,按(c.7)式计算,并在式(c.1).(c.2)中和下文公式中以'代替1,以h '- H '一'代替ho C.3.2计算应力 4E C.10 .K" oM 'RD 16
GB/T1972一2005 4E C.11 可A[(x凡(停-台汁人 C.12 KD.K,(KK("-台)k6 GI 4E -K. ( C.13) D"K.f[(Kk.(K-3K6)(- 4 .( C.14 D"K.4[(k.(6.一2K)(-)+K CN 注;计算应力为正值时是拉应力,负值为压应力 C.3.3碟簧刚度 尸-迟Xw”R?|x:()-+(H)+ C.15 C.3.4碟簧变形能 (C.16 u-F./-”k((6(-+ 注1:锐角矩形截面的碟簧,采用(C.1)式计算碟簧负荷时,对于E=206000N/mm和从=0.3的钢,其计算值与 精确理论值比约高出8%一9%,这将补偿因位置I和处的杠杆臂的缩短而造成的实际碟簧负荷的增大 注2:D/>40的超薄碟簧,按(c.1)式计算结果数值偏大,应考虑圆锥母线的弯曲 D/d<1.8的超小直径比的碟 簧,必须考虑沿半径方向杠杆臂的缩短,其计算方法应特殊考虑 C.3.5单片碟簧的特性线 计算求得的单片碟簧特性线与h/或K(h.'/')的比值有关,见图c.1 u或p)? ho 75 0.9 工 心 0.8 9 CG 攻 孩 个D 送 0.25 0.50 0.75 1.00 f/加或/h 图C.1按不同h/或K,(h'/')计算的碟簧特性曲线 n
GB/T1972一2005 当f/h>0.75时,由于实际杠杆臂缩短,碟簧负荷比计算值要大,这部分的计算特性曲线与实测特 性曲线有较大差别,见图C.2 8000 B50GBT1972一2005 实测 6000 计算 4000 著 只 200o 位移//mm 图C.2B50碟簧计算和实测特性曲线 c.4组合碟簧 叠合组合碟簧 C.4.1 叠合组合碟簧由n个同方向同规格的碟簧组成(见图c.3),在不计摩擦力时 C.17 F =nF C.18 ,=1 H,=H,十(n C.19 变形量/=f 图c.3叠合组合碟簧 对合组合碟笑 C.4.2 对合组合碟簧由i个相向同规格的碟簧组成(见图C.4),在不计摩擦力时 F,=F C.21 C.22 H,=iH C.4.3复合组合碟簧 复合组合碟簧由i组相向同规格的叠合组合碟簧组成(见图C.5),在不计摩擦力时, F,=nF C.23 C.24 ,=i C.25 H CH 十(n一1)门 . 18
GB/T1972一2005 变形量h=if 图c.4对合组合碟簧 变形最/=! 图c.5复合组合碟簧 C.4.4其他组合碟簧 为获得特殊的特性曲线,还可以由不同厚度碟簧组成组合碟簧(见图C.6)或由尺寸相同但各组片 数逐渐增加的碟簧组成组合碟簧(见图C.7. Fa F 厂 变形量 图c.6不同厚度的对合组合碟簧 C.4.5摩擦力对特性线的影响 在碟簧应用中,摩擦力对特性线的影响必须考虑 摩擦力与碟簧组合方式、每组叠合片数有关, 也 受碟簧表面质量及润滑情况的影响 由于摩擦力的阻尼作用,叠合组合碟簧比理论计算增加了刚性,对 合组合碟簧的各片变形量将依次递减 在冲击负荷下使用的组合碟簧,其外力的传递对各片也将依次 递减,所以组合碟簧的片数不宜用得过多 19
GB/T1972一2005 Fa3r Fa~2r F1刚F ho 6ho 变形量 图c.7不同叠合片数的复合组合碟簧 C.4.5.1对合组合碟簧(见图C.4 对合组合碟簧的加载特性和卸载特性由10片对合组合碟簧考核,高度为H,一7.5h,时卸载负荷 应达到相应加载负荷的最小百分比参见表C.2的规定 组合碟簧的要求由供需双方协议规定 表C.2 系 列 类 90% 90% 85% 92.5% 92.5% 87.5% 95% 95% 90% C.4.5.2叠合组合碟簧(见图c.3) 摩擦力存在于碟簧接触锥面和承载边缘处,加载时使碟簧负荷增大,卸载时则使碟簧负荷减小 考 虑摩擦力影响时的碟负荷,按下式计算 F=F C.26 王n一I王 式中 fM -碟簧锥面间的摩擦系数(见表C.3) 承载边缘处的摩擦系数(见表C.3) fR 上式用于加载时取一号,卸载时取十号 表C.3 按GB/T1972系列 0.005~0.03 0.03~0.05 A 系列 B系列 0,0030,02 0,020,04 C系列 0.002~0.015 0.010.03 注;单片碟簧的摩擦,也可用(C.26)式考虑,以n=1代人即可 20
GB/T1972一2005 C.4.5.3复合组合碟簧 由多组叠合组合碟簧对合组成的复合组合碟簧(见图C.5),仅考虑叠合表面间的摩擦时,可按下式 计算 C.27 FR=F 王n-下 用于加载时取一号,卸载时取十号 c.5负荷分类,许用应力 c.5.1负荷分类 静负荷:作用负荷不变或在长时间内只有偶然变化,在规定寿命内变化次数小于1×10'次 变负荷;作用在碟簧上的负荷在预加负荷F和工作负荷F 之间循环变化在规定寿命内变化次 数大于1×10'次 c.5.2静负荷作用下碟簧的许用应力 静负荷作用下的碟簧,应通过校验oM点(图1由中性点向上表面作垂线与上表面交点)的应力 来保证自由高度H 的稳定 在压平时的a应接近碟簧材料的屈服极限d.,对于材料为 GoM GB/T1222的60si2MnA或50CrVA的钢制碟簧,a,=14001600N/mm 变负荷作用下碟簧的疲劳极限 C.5.3 变负荷作用下碟簧的使用寿命可分为 a)无限寿命可以承受2×10次或更多加载次数而不破坏 b) 有限寿命可以在持久强度范围内承受1X10'一2×10'次有限的加载变化直至坏 对于承受变负荷作用的碟簧,疲劳破坏一般发生在最大拉应力位置或川处(见图1),是I点还是 川点,取决于C=D/d值和h./(无支承面)或K.(h'/')(有支承面 )图c.8为判断最大应力位置(疲 劳破坏关键位置)的曲线 1.2 点或川点 1.0 点 0.8 0.6 点 0.4 0.2 2.4 2.8 3.2 3.6 4.0 1.4l.6 2.0 cC=D/d 图c.8碟簧疲劳破坏关键部位 注:图C.8中的过渡区内,疲劳破坏关键部位可能在I点或业点,因此需同时校验o和al 变负荷作用下的碟簧, 一0.2A 此顶压变形量月能防止I点附近产生径向小裂纹 安装时必须有预压变形量h 一般力=0.15h 对提高寿命也有作用 材料为50CrVA的变负荷作用下单片(或对合片数不超过10片)碟簧的疲劳极限,根握 寿命要求,碟簧厚度,计算的上限应力am.(对应于工作时的最大变形量)和下限应力a,mm(对应于预压变形 量)按图c.9一图c.I和图c.1一图c.2查取 厚度超过1mm和组合片数较多的碟簧,其他材料的碟货 以及在特殊情况下如环境温度较高、有化学影响)工作的碟簧应酌量降低 21
GB/T1972一2005 400 s力 200 Of 婚环 00 oN 1000 应为 O 0 800 F7 600 400 1类碟簧1<1.25mm 200 200 400 600 800 10001200 1400 疲劳强度下限应力a,nm/Nmm' 图C.91<1.25mm碟簧的疲劳强度曲线图 400 小企 200 f00 A5 S AN71 eogy 1000 y S 800 60o 400 2类碟资i.25mm<1<6mm 200 200 400 600 800 10001200 I400 疲劳强度下限应力na nma/Nmm 图C.101.25mm<<6mm碟簧的疲劳强度曲线图 22
GB/T1972一2005 400 1200 应力酒话 e 1000 P 欢 E A" 56O A00 8 2y 600 400 3类碟货6mm<1<16mm 200 600 800 00o 200 40o 200 400 疲劳强度下限应力o 1o/(N/mm 图c.116m<1<16mm碟簧的疲劳强度曲线图 c.6蠕变和松弛 长期承受负荷作用的碟簧,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产生蠕变和松弛 发生蠕变时,指定负荷时的碟簧 工作高度会减少公H;发生松弛时,碟簧在指定高度时的负荷会减少AF c.7导向件 C.7.1碟簧的导向件采用导杆(内导向)或导套(外导向),导向件与碟簧之间的间隙推荐采用表C.4 的数值,碟簧的导向应优先采用内导向 表c.4 单位为毫米 间隙 d或D d或D 间隙 16 >31.550 0.2 0.6 >l6~20 0.3 >50~80 0.8 2026 0.4 80l40 >26~31.5 0.5 140~25o 1.6 C.7.2导向件导向表面的硬度最低不小于55HRC,导向件表面粗糙度Ra<3.2m c.8计算示例 C. .8.1受静负荷的碟簧 C.8.1.1单片碟簧的计算 受静负荷的标准碟簧一般不必验算强度,碟簧负荷、变形量、碟簧刚度、碟簧变形能等均可由附录c 所给出的公式进行计算 C.8.1.2组合碟簧计算 例:设计一组合碟簧,承受静负荷为5000N时的变形量要求为10mm 导杆的最大直径 为20 mm 23
GB/T1972一2005 解:按导杆尺寸条件,在GB/T1972中,选取内径d=20.4mm的碟簧3种,尺寸如表C.5 表c.5 /=0.75h D l H/ h 碟簧 F 目或om nmm mm mm mm mm N N/mm') nmmm A40GB/T1972 40 20.4 2.25 0.9 3.15 6540 0.68 =1340 B40GB/T1972 40 20,4 1.5 l.15 2.65 2620 0.86 130 40 1070 C40GB/T1972 20.4 1.30 2.30 1020 0.98 由表C.5可见,采用单片碟簧不能满足要求 采用组合碟簧时,可以有两种方案,一为用A系列碟 簧对合组合见图C.4)一为用B系列碟簧复合组合(见图C.5). 方案一;选用A系列D=40mm碟簧的对合组合碟簧 由(C.2)式 K" 只-,云 式中E一2.06X10N/mm,4一0.3,无支承面碟簧K,一1,由(C.3)式,C一2则K;=0.69,所以 ×2.25 4X2.06x10 又 F ×1=8410N , 0.了 0.69×40 5000 户 0,59 I 由图C.l,A系列的hw//0.4,根据F/F=0.59查出f/h,=0.57,变形量=0.57×0.9= 0.51mm,因此为满足总变形量为10mm,所需碟簧片数为 =19.6 " 取20片,则组合碟簧尺寸为 未受负荷时自由高度:H,=iH =20×3.15=63mm,受负荷F=5000N时的高度:H- H,一,=63一20×0.51=52.8mnm 方案二;选用B系列D=40mm复合组合碟簧 每一叠合组用2片碟簧,不考虑摩擦力时,单片碟 簧的负荷为 -星-5 =2500N F= 由(C.2)式 义 ×1=3180N F 2500 =0.79 一" IO 由图C.1f/h =0.71,f=0.71×1.15=0.82mm,按总变形量为10mm的要求由(C.24)式所需叠 合组数为: 10 =12.2 i= A 0.82 取13个叠合组,则组合碟簧尺寸为 未受负荷时组合碟簧自由高度为(按C.25式) H,=i[H,十(n一1)门=13×[2.65十(2一1)×1.5]=54mm 受负荷FA=5000N后,组合碟簧高度为 H=H,一i,=54一13×0.82=43.34mm 考虑摩擦力时,碟簧负荷应予修正,按(C.27)式,由表C.2取fM=0.015,负荷为5000N时,单片碟篮 24
GB/T1972一2005 的负荷为 !-0.015X2-l 1二Mn二D F=F =2462.5N =5000× 2462.5 骨- =0.77,由图C.1,B系列一=0.75,则 318o =0.66.=0.68x1.l5=0.78mm 则叠合组数应为 --易=.D2 仍应取13组 负荷为5000N时的变形量为A=13X0.78=10.l4mm,尺寸同前 可见方案二的组 合碟簧高度较小,单片碟簧的利用也较好 由于采用单数叠合组数,组合碟簧一端为外圆支承,另一端 一般情况下尽量以外圆支承(取偶数组数)为宜. 为内圆支承, 碟簧刚度和碟簧变形能分别由(c.15).(c.16)式计算 碟簧刚度;由(c,15)式单片碟鳍刚度为 -告”w"k[(6[(广-]--'(H)门 F'= 不考虑摩擦力,/=0.78,h=1.15mm时,刚度为: -xg.onx又 F'=雪 1px(-xx告警+号(件+) T×1'x o.9文0 1一0.3?" =2211N/mm1 考虑摩擦力时,一组叠合组合碟簧f=0.78mm时的刚度应为 F'=F' =2211× =4489.3N/mmm 一O.15又2 一n-T 复合组合碟簧变形为,=if=13X0.78=10.14mm时的刚度为 F'--生43 =345.33N/mm 碟簧变形能;单片碟簧变形量为=0.78mm时的变形能按(C.16)式为 U -"”我(H((件-+ 2×2.06X10 w1x(<0x-兴 -0.3 =1056.8N nmm" 组合碟簧总变形能为 U,=i nU=13×2×1056.8=27477N mmm 应力:受静负荷时,校验压平时(f=h.)OM点的应力,由(C.10)式 4x2.06x10 1.53 mx1X!--1s别Nma ooM -xwR 0.69文4o 1-0.3 其绝对值小于材料的屈服极限1400N/mm',故静强度满足要求 c.8.2受变负荷的碟簧计算 c.8.2.1单片碟簧受变负荷时的校核计算 例1:一碟簧D=40nmm,d=20.4mm,t=2.25mm,h,=0.9mm,H,=3.15mm,在F=1950N 和F=4000N之间循环工作,试校核其寿命是否在持久寿命范围内 解;由(C.2)式,并参照上例 x,x又乌器 x0.旦 -K= 片-E =8408.3N 0.69又40o 1一0.3? 25
GB/T1972一2005 4000 O=0.2和贾 =0.476 "- 得 8408.3 由--品=0.4小,从图c.1查得 -儿2;会 兰=0.45 因此f=0.22X0.9=0.198mm,=0.45×0.9=0.405mmm 由图C.8可查出疲劳破坏关键位置为I点 由式(C.12)计算点应力 , o K ”行 f[K越(-)-K的 由(C.3)式K=0.69,由(C.4)式K,=1.21,由(C.5)式K=1.36,无支承面碟饿K,=1,则 =0.198mm时 x 2.25 AIs 0.9 0.198 1.36 可×1× x1X1.21 an 2.25 >.丽 40 2.252X2.2 l一0.3" 339.9N/mm f=0.405mm时: 2.25 0.405 0.9 4X2.06X10 京X1x"x1X1.2Ix -×- -1.36 o.9文40 2. 一0.3 2×2.25 =736.8N/mm 因此计算上限应力om=736.8N/ /mm 下限应力a=339.9N/mm 应力幅为a=736.8一39.9=396.9N/mmnmr 由图C.10,按dmh=339.9N/mnm'查得N>2×10”的m=880N/mm,因此疲劳强度应力幅为 =880一339,9=540.1N/mm Grmax ormin a.>a.,此碟簧能持久工作 例2;校核碟簧A125GB/T1972有支承面的单片碟簧在F=17500N和F=54000N之间循 环工作时的疲劳寿命 由(C.2)式 h K 万-" `D 其中,KI,K,按(C.3)~(C.9)式计算: K,= T 125 =1.95 64 K,=0.68 -、-9+、+G K,= 由C.8)式: !'7/t) C I.H干3.H干3 由标准查得/'=7.5,/=8,H=10.6代人上式得 C=23.77 由(C.9)式 26
GB/T1972一2005 e-((“-)+]=a" 23.65 65" 医 所以K一 十27.8=1.035,有支承面碟簧应以'=7.5 和h,'=H一!'= mm 0.6一7.5=3.1mm代人,则: 4×2.06X10 3 1 ×7.5 -× F ×1.035”=119394N 0.68又125 -0.33 17500 =0.147 939 54000 =0.452 119394 由图c1按K-=I.a5x父完=0.1s责出 =0.12, =0.38 所以=0.12X3.1=0.372mm =0.38X3.1=1.178mm 由图c.A.ca.k--h.4然查山揪穷破坏发娃做在重点或国点.计算目点应力 由(C.12)式 并由(C.4),(C.5)式得K =1.21,K =1.36,f=0.372mm时 4×2.06×10 7.5" 0.372 1.035X a 0.68又125 一0.3" .372 O. 1.035×1.21× ( -1.36 216.9N/mm? 27元 f=1.178mm时 x~I 7.5" 1.178 ×l.035× o .5 1一0." 1.178 -1.36]=735.8N/mm 1.035×1.21× 元5 计算应力幅:口.1=735.8一216.9=518.9N/mm 由(C.13)式计算I点应力得,f=0.372mm时,dm=261N/mm" f=1.178mm时,d=791N/mm' 计算应力幅:口,=791一261=530N/mmm 可见点的应力幅较大,应校核点疲劳强度 碟簧的计算上限应力:a,=791N/mm 下限应力:amh=261N/ /mm" -261=530N/n 应力幅:a.一呀一呀,一791- /mm 由图C.11,下限应力am=261N/mm,寿命N=2×10”次时疲劳强度上限应力为am 05N/mm',疲劳强度应力幅=805一261=544N/mm'>a,=530N/mm',可见碟簧的工作寿命大 约为N=2×10° C.8.2.2对合组合碟簧受变负荷的校核计算 例3;有一个由20片碟簧A40GB/T1972对合组合碟簧,受预加负荷F=1500N,工作负荷为 F=5000N,循环加载,试验算此组合碟簧的疲劳强度 由(C.2)式: x20610×23 F = ×1=8408.3N 一0.3 27
GB/T1972一2005 因此 150o 【 5000 员- =0.18. =0.59 4O8 F 了 从图C.l,按h,//~0.4查出/h,=0.155,f/h,=0.57 所以:f=0.155×0.9=0.l4mm =0.57×0.9=0.51mm 由图C.8,按h./~0.4, ,C=2可得疲劳破坏关键部位为点,按(C.12)式计算点应力,以K= 0.69,K =1.22,K;=1.38,K,=1代人 i=0.14mm时 4×2.06×10 2.25 0.14 0.9 T1岩x(x1沿 -1.38 -× o o69文40 2.252又2. -0.3 =240N/mm f=0.51mm时 2.25 4x2.06x10义 x(x1.22x(品- ×1× -l.38 o -0.3 =937N/mm" 碟簧的计算应力幅为 =937一240=697N/mm =m一min o 由图C.10,在am=240N/mnm处查得N=2×10'时疲劳强度上限应力为呀m,=840N/mm',即疲劳 强度应力幅为 =840一240=600N/mm 所以 .>d ,即不能满足疲劳寿命的要求 改进途径有 提高预加负荷 a 如果必须满足上限应力为937N/mm,则由图c.10可查出N=2×10”时,下限应力为 500N/mm' 此时预加碟簧变形近似为 500 ×0,14=0.29mm f> 6 由图C.1按f/h,=0.29/0.9=0.32查出 骨 =0.35,F=0.35×8408.3=2942.9N 此时,计算应力幅为:=口m一h=937一500=437N/mm

霓虹灯安装规范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霓虹灯安装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霓虹灯安装规范的编号:GB/T19653-2005。霓虹灯安装规范共有11页,发布于2005-08-012005-08-01实施根据2017年第7号公告和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结论,自2017年3月23日起,该标准转化为推荐性标准,不再强制执行。
DNA防伪技术产品通用技术要求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DNA防伪技术产品通用技术要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DNA防伪技术产品通用技术要求的编号:GB/T19626-2005。DNA防伪技术产品通用技术要求共有11页,发布于2005-06-012005-06-01实施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