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3640-2008

劳动防护服号型

Sizedesignationofprotectiveclothing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劳动防护服号型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劳动防护服号型的编号:GB/T13640-2008。劳动防护服号型共有9页,发布于2009-06-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C73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13.340.10
  • 实施日期2009-06-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9页
  • 文件大小597.88KB

劳动防护服号型


国家标准 GB/T13640一2008 代替GB/T136401992 劳动防护服号型 Sizedesignationofproteetiveeothing 2008-10-30发布 2009-06-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蹬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13640一2008 前 言 本标准是对GB/T136401992的修订 本标准与GB/T13640一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根据2005年我国劳动人口人体尺寸分布和变化趋势调整和补充了号型设置范围 调整腰围控制量,在胸围覆盖率高的号型部分细分腰围设置、胸围覆盖率低的号型部分简化腰 围设置; 调整了全国成年男子、成年女子身高和胸围覆盖率,删除附录A《劳动防护服号型覆盖率》中分 地区的覆盖率; 增加了附录B宽松类劳动防护服号型》.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代替GB/T13640一1992《劳动防护服号型》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际华三五零二职业装有限公司、标准化研究院、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 所、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北京服装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肖惠、仇满亮、姜祟民、冯士雍、苏扬、郑蝶、徐枫、刘壮宏、王丽霞、晃储芝、 杜曙光 本标准于1992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GB/T13640一2008 劳动防护服号型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劳动防护服号型.控制部位尺寸系列与号型标志 本标准适用于劳动防护服的设计,生产与选用 本标准也适用于其他工作服,包括宽松类职业服的设计,生产与选用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335.1服装号型男子 GB/T1335.2服装号型女子 GB/T16160服装用人体测量的部位与方法 号型设置 3.1号型 反映人体高矮,肥瘦的尺寸,其中“号”以身高表示,是设计和选用服装长度的依据;“型”以胸围表 示,是设计和选用服装围度的依据 3.2男子号型设置" 男子号型设置见表1 表1男子号型设置" 单位为厘米 号 型 155 76 80 84 88 92 96 80 84 160 76 88 92 96 100 165 76 84 88 92 100 80 96 l04 170 76 80 84 88 92 96 100 04 108 8G 175 84 88 92 96 100 04 108 180 88 92 96 100 104 108 185 92 96 100 04 108 3.3女子号型设置 女子号型设置见表2 表2女子号型设置 单位为厘米 号 型 72 76 80 84 88 92 145 150 72 76 80 92 84 88 96
GB/T13640一2008 表2(续 单位为厘米 号 型 72 96 155 76 80 84 88 92 100 92 160 72 76 80 84 88 96 100 84 96 165 76 8o 88 92 100 96 170 84 88 92 100 175 88 92 96 100 号型覆盖率 ? 劳动防护服号型依据我国成年男子(18岁一59岁)和成年女子(18岁一54岁)的身高、胸围数据的 实际分布设置,号型的覆盖率见附录A 3.5号型的使用 使用方根据劳动人口身体尺寸数据的分布、生产发放条件及各种劳动防护服适体性的不同要求合 理选用使用号型,宽松类服装号型的设置见附录B 控制部位尺寸系列设置 控制部位的选定与分类 控制部位的选定与GB/T1335.1、GB/T1335.2相一致,测量方法见附录C 1. .2 控制部位分为高度、,围度二大类: 4 a)高度类:身高,颈椎点高、坐姿颈椎点高、全臂长,腰围高; b)围度类;胸围、颈围、总肩宽、腰围、臀围 这十个主要部位尺寸是服装规格设计的依据 其中高度类尺寸随身高变化相应变化围度类尺寸 随胸围变化相应变化 4. 2 腰围尺寸的设置 同一胸围条件下,根据人体体型的不同,分设腰围尺寸作为上下装配套选用 4.3 控制部位尺寸系列 4.3.1男子控制部位尺寸系列见表3 高度和围度类尺寸按号型要求组合 4.3.2女子控制部位尺寸系列见表4 高度和围度类尺寸按号型要求组合 号型标志 5.1标注 劳动防护服应在规定位置标注号型标志 5. 2 号型表示方法 号与型之间用斜线分开,上装为身高/胸围,下装为身高/腰围,套装同时标注上装、下装号型 示例;身高为170cm.胸围为88cm,腰围为74cm,上装应标为170/88,下装应标为170/74
GB/13640?2008 ? 1n o 1n un R· 8 ? Ln Ln ? · um " 8 1n s 3 ? m ? tn o s o sr N 2 ?
GB/T13640一2008 附 录A 资料性附录 劳动防护服号型覆盖率 A.1全国成年男子号型身高与胸围覆盖率见表A.1 表A.1全国成年男子身高与胸围覆盖率 单位为百分比 型 号 72 76 80 84 88 92 96 100 104 108 112 150 0.10 0.19 0.26 0.26 0.19 0.11 0.04 0.01 0.00 0,00 0.00 1.27 155 0.36 0.78 1.26 1,48 .80 0.37 e 0.03 0.01 0.00 0. 0. 160 0,65 1.66 3.08 4.19 4.17 3 .04 1.62 0.63 0.18 0.04 0.01 165 0.6o 1.77 3.8o 5.97 6.87 5 .79 3 .57 .62 0.53 0,13 0.02 170 0.28 0.95 2.35 4.28 5.69 5.55 3.96 2.07 0.79 0.22 0.05 175 0.07 0.26 0.73 1.54 2.37 2.67 2.20 1.33 0.59 0.19 0.05 180 0.01 0.03 0.l1l 0.28 0.50 0.65 0.62 0.43 0.22 0.08 0.02 185 0.00 0.00 0.01 0.03 0.05 0.08 0.09 0.07 0.04 0,02 0.01 0.01 0,01 19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A.2全国成年女子号型身高与胸围覆盖率见表A.2 单位为百分比 表A.2全国成年女子身高与胸围覆盖率 号 64 68 72 76 80 84 88 96 92 00 104 135 0.00 0.01 0.01 0.02 0.02 0.01 0.01 0.00 0.00 0.00 0.00 140 0.03 0.08 0.17 0.25 0.28 0.22 0.13 0.05 0.02 0.00 0.00 l45 0.12 0.39 0.88 1.46 1.77 1.56 1.01 0.48 0.16 0.04 0.01 150 0.24 0.83 2.10 3.87 5.20 5.10o 3.65 1.9 0.73 0,20 0.04 155 0.82 4.70 .52 0.21 2.30 7.63 6.06 1,49 0.46 0.l0 7.01 160 0.09 0.37 1.16 2.63 4.35 5 .25 4.63 2 .98 0.48 0.12 1,40 165 0.02 0.08 0.27 0.67 1.24 1.66 1.63 .16 0.671 0.23 0.06 170 0.00 0.01 0.03 0.08 0.16 0.24 0.26 0,21 0.12 0.05 0.02 175 0.00 0.00 0.00 0.00 0.01 0.02 0.02 0.02 0.01 0.01 0.00 注:全国成年男子、成年女子号型身高与胸围覆盖率是以2005年全国体质调查中劳动人口男子:18岁59岁、 岁)身高与胸围的实际分布数值计算得出 女子;18岁一54
GB/T13640一2008 B 附 录 资料性附录 宽松类劳动防护服号型 B.1宽松类劳动防护服号型适应范围;防寒服、大衣,大褂、连体服、宽松茄克等 B.2宽松类劳动防护服号型按表B.1、表B.2设置,根据需要选择控制部位尺寸数值并自行设计规 格尺寸 表B.1男子宽松类服装号型设置 单位为厘米 型 92 80 160 88 84 96 8o 92 165 88 100 OG 84 92 80 104 88 l00 170 84 96 l08 80 92 104 175 88 100 8 96 108 l04 180 100 96 108 92 104 185 100 96 108 表B.2女子宽松类服装号型设置 单位为厘米 型 80 76 88 150 84 92 s 155 76 88 84 96 8G 92 76 160 88 84 96 8c 92 104 165 76 88 100 84 96 108 80 92 104 88 170 100 84 96 108 92 104 175 88 100 96 108
GB/T13640一2008 c 附 录 资料性附录 人体各部位的测量方法及测量示意图 C.1人体各部位的测量方法与GB/T16160相一致.见表C.1 表C.1人体各部位测量方法 位 测 量 方 法 序号 部 被测者姿势 身高 赤足取立姿 用测高仪测量从头顶至地面的垂距 颈椎点高 赤足取立姿 用测高仪测量从颈椎点至地面的垂距 坐姿颈椎点高 取坐姿 用测高仪测量从颈惟点至凳面的垂距 臂长 取立姿 用软尺测量从肩峰点至尺骨茎突点的距离 腰围高 赤足取立姿 用测高仪测量从腰围至地面的垂距 用软尺水平测量经乳头点的围长乳房下垂的中年妇女改用 胸 取立姿正常呼吸 胸中点》 用软尺测量从喉结下2cm经颈椎点的围长 颈围 取立姿正常呼吸 取立咨 总肩宽 用软尺测量左右肩峰点间的水平弧长 腰围 取立姿正常呼吸 用软尺水平测量在肋弓与骼峭之间最细部的水平围长 臀围 取立姿 用软尺水平测量臀部向后最突出部位的水平围长 0 c.2人体各部位的测量示意图见图C.1
GB/13640一2008 身高; -颈惟点高; 坐姿颈椎点高 臂长; 腰围高 胸围 颈围 总肩宽; 腰围 臀围 10 图C.1人体各部位测量方法

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2部分:游泳场地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2部分:游泳场地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2部分:游泳场地的编号:GB/T22517.2-2008。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2部分:游泳场地共有14页,发布于2009-03-012009-03-01实施
钢表面纳米、亚微米尺度薄膜元素深度分布的定量测定辉光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钢表面纳米、亚微米尺度薄膜元素深度分布的定量测定辉光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钢表面纳米、亚微米尺度薄膜元素深度分布的定量测定辉光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的编号:GB/T22462-2008。钢表面纳米、亚微米尺度薄膜元素深度分布的定量测定辉光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共有15页,发布于2009-06-012009-06-01实施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