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5441-1995

水质急性毒性的测定发光细菌法

Methodbyuseofphotobalteriafordetectingtheacutetoxicityofwaterquality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水质急性毒性的测定发光细菌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水质急性毒性的测定发光细菌法的编号:GB/T15441-1995。水质急性毒性的测定发光细菌法共有8页,发布于1995-08-011995-08-01实施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Z15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13.060.01
  • 实施日期1995-08-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8页
  • 文件大小641.95KB

水质急性毒性的测定发光细菌法


国家标准 GB/T15441一1995 水质急性毒性的测定发光细菌法 waterquality一Determinationoftheacutetoxieity Luminescentbacteriatest 1995-03-25发布 1995-08-01实施 护 发布 豪 霭案 然 冒 " 督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 GB/15441一1995 水质急性毒性的测定发光细菌法 waterquality--Determinatonoftheacute toxieity -Luminescentbacteriatest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环境急性毒性的发光细菌法 1.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废水、纳污水体及实验室条件下可溶性化学物质的水质急性毒性监测 方法提要 基于发光细菌相对发光度与水样毒性组分总浓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因而可通过生物发光 光度计测定水样的相对发光度,以此表示其急性毒性水平 水质急性毒性水平按8所述条件选用相当的参比毒物氧化汞浓度(以mg/儿L为单位)来表征,或选 用EC值(半数有效浓度以样品液百分浓度为单位)来表征 试剂和材料 本标准所用试剂除另有说明外,均应为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燕溜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3.1氯化汞HigCl 3.2氯化钠NaCl,化学纯 3.3明亮发光杆菌T,小种(PhocobacteiumphosphaeumT,pp.)冻干粉,安瓶瓶包装,每瓶0.5g,在 2~5c冰箱内有效保存期为6个月 新制备的发光细荫休眼细胞(冻干粉)密度不低于每克800万个细 胞;当按6.2.4步骤将冻干粉复苏2min后即发光(可在暗室内检验,肉眼应见微光),稀释成工作液后 每毫升菌液不低于1.6万个细胞(Sml测试管)或2万个细胞(2ml测试管(均为稀释平板法测定) 在 毒性测试仪上测出的初始发光量应在600~1900mv之间,低于600mV允许将倍率调至“x2”挡,高 于1900mv 允许将信率渊至"x."档 仍达不到标准者,更换冻干粉. 34氧化悄溶液3:/100叫l. 氧化钠3g于玻璃容器内,用量筒加燕僧水100ml. 3.5 氧化钠溶液;2&/A00l. 氧化钠2g,加蒸懈水100ml,于试剂瓶内,2~5C保存 3.6参比毒物氯化汞标准溶液 0.02,0.04,0.06,0.08,0.10,0.12,0.14,0.16,0.18,0.20,0.22,0.24mg/L 3.7氯化秉母液p=2000mg/儿L. 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精称峦封保存良好的无结晶水氯化汞0.1000g入50ml容量瓶,用3g/100ml 氧化钠溶液稀释至刻度,置25c冰箱备用,保存期6个月 国家环境保护局1995-03-25批准 1995-08-01实施
GB/T15441一1g95 3.8氧化柔工作液,p=2mg/儿 用移液管吸氯化秉2000mg/儿母液10ml入1000ml容量瓶,用3s/100ml氯化钠溶液定容 再 用移液管吸取飘化汞20mg/儿液25ml入250ml容量瓶,用3g/100ml氯化钠溶液定容,将此液倒人 配有半微量滴定瞥的试液瓶,然后,用3g/100m氯化钠溶液将氧化汞2mg/儿溶液按表1稀释成系列 浓度(一律采用50ml容量瓶) 这些氯化汞稀释液保存期不超过24h,超过者务必重配 表1氧化汞工作溶液稀释配制系列在50ml容量瓶中) 加氧化汞(?mg/L)数,ml 0.5 2.5 4.0 3.5 4.5 5.0 5.5 6.6 稀释定容后氧化汞浓度,mg/Ll0.020.040.060.080.100.120.140.160.180.200.220.24 仪器 4.1生物发光光度计 配置2或5ml测试管 当氧化汞标准溶液浓度为Q.10mg/儿时,发光细菌的相对发光度为50%,其误差不超过土10% 2m或5m测试样品管(具标准磨口塞,为制造比色管的骏璃料制作,由专业玻璃仪器厂制造) 4.2 分别适用于相应型号的生物发光光度计 4.3微量注射器,10A. 4.4注射器,1ml 4.5定量加液瓶5ml 46吸管;2.0.ml. 47试剂瓶.Oal. 4.8量筒,100.,.500ml. 4.9棕色容量瓶;50、250、1000ml. 4 10半微量滴定管(配磨口试液瓶,全套仪器均为棕色10ml 样品 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5 采样瓶使用带有聚四氟乙希衬垫的玻璃瓶,务必清洁、干燥 采集水样时,瓶内应充满水样不留 空气 采样后,用塑胶带将瓶口密封 毒性测定应在采样后6h内进行 否则应在25c下保存样品,但不得超过24h.报告中应写 明水样采集时间和测定时间 对于含固体悬浮物的样品须离心或过滤去除,以免干扰测定 5.2样品液的稀释 5.2.1样品液测定前稀释的条件 样品液预试验取事先加氧化钠至3g/100ml浓度的样品母液2ml装入样品管,并设一支 CK管(氧化钠3g/100m溶液),按6所述测定相对发光度 5.21.2按5.2.1.1测得的样品,相对发光度低于50%乃至零,欲以C表达结果,则须稀释 5.21.3按5.2.1.】测得的样品,相对发光度在1%以上,欲以与相对发光度相当的氯化求浓度表达 结果,则不须稀释 5.2.2样品液的稀释液 样品液的稀释液一律用燕溜水,在定容前一律按构成氧化销3/400ml浓度裤加飘化悄或浓溶液 (母液只能加固体) 5.2.3样品液稀释浓度的选择
GB/T15441一1995 5.2.3.1探测试验 按对数系列将样品液稀释成5个浓度100%、10%、1%,0.1%,0.01%它们的对数依次为0,-1. -2,一3,一4),按6所述粗测一遍视1%~100%相对发光度落在哪一浓度范围 5.2.3.2试验 在1%~100%相对发光度所落在的浓度范围内再增配6一9个浓度(例如,若落在0.1%~10%之 间,则应稀释成0.1%0.25%,0.5%、Q.75%、1%,2.5%、5%、7.5%,10%,;若落在1%~10%之间,则 应稀释成1%.2%.4%.6%,8%.10%),按6所述再测一遍;这6一9个浓度,也可通过查对数表,按等 对数间距原则自行确定(例如,若落在1%10%之间,则应稀释成10%6.31%,3.98%、2.51% 1.58%1.00%,它们的对数相应为1.00,.0.80,0.80,0.40,D.20.0.00,对数间距均为0.2). 测定 6.1测定条件 6.1.1室温 室温2025C 同一批样品在测定过程中要求温度波动不超过士1C 且所有测试器皿及试剂、溶液测前1h均置 于控温的测试室内 6.1.2pH 若须测定包括pH影响在内的急性毒性,不应调节水样pH 若须测定排除pH影响在内的急性毒性,须将水样和CK(氧化钠3g/100ml)pH测前调至下值:主 要含Cu水样为4.5,主要含其他金属水样为5.4,主要含有机化合物水样为7.0. 6.1.3溶解氧 本法只能测定包括溶解氧影响在内的急性毒性 6.2测定步骤 6.2.1试管的排列 于塑料或铁制试管架上按以下二种情况排列测试管 6.2.1.1按5.2.1.3所述,样品母液相对发光度为1%以上者,如下排列 左侧放参比毒物氯化汞系列浓度溶液管,右侧放样品管 前排放氯化汞溶液和样品管,后一排放对 照(CK)管,后二排放CK预试验管 每管氯化秉或样品液均配一管CK氯化钠3g/100ml蒸憎水溶 液) 设3次重复 每测一批样品,均须同时配置测定系列浓度氯化汞标准溶液 表2试瞥在试管架上的排列 后 二排cKn的cKee 后一排 CK CK CK CK CK CK CK CK CK CK CK CK CK CK o.24样1样1样1样2样2样2 0.020.020.020.040.040.04 样n 管 群 样 叙化汞(mg/L 品 6.2.1.2按5.2.1.2所述,样品母液相对发光度为50%以下乃至零者,如下排列 左侧仅放氧化汞0.10mg/几溶液管(作为检验发光细菌活性是否正常的参考毒物浓度,它反应 15min的相对发光度应在50%左右),右侧放样品稀释液管(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排列) 其他同 6.2.1.1.每测一批样品,均须同时配测氧化汞0.10mg/儿L溶液 6.2.2加3g/100ml氧化钠溶液 用5ml的定量加液瓶给每支CK管加2或5ml氯化钠3g/100ml(据仪器型号而定). 6.2.3加样品液
GB/T15441一1995 用2或5ml吸管给每支样品管加2或5m样品液(据6.2.2而定) 每个样品号换一支吸管 6.2.4发光细菌冻干菌剂复苏 从冰箱2~5C室取出含有0.5g发光细菌冻干粉的安瓶瓶和氧化钠溶液,投入置有冰块的小号 (1~1.5L)保温瓶,用1ml注射器吸取0.5m冷的氧化钠2g/100ml(适用于5ml测试管)或1ml冷 的氯化钠2.5%适用于2ml测试管)注入已开口的冻干粉安瓶瓶,务必充分混匀 2min后菌即复苏发 光(可在暗室内检验,肉眼应见微光) 备用 6.2.5仪器的预热和调零 打开生物发光光度计电源,预热15min,调零,备用 6.2.6仪器检验复苏发光细菌冻干粉质量 另取一空2或5ml测试管,加2或5ml氧化钠3g/100ml(据6.2.2而定),加10H复苏发光菌 液,盖上瓶塞,用手颠倒5次以达均匀 拔去瓶塞,将该管放入各自型号仪器测试舱内,若发光址立即显 示(或经过5~10min上升到)600mV以上,此瓶冻千粉可用于测试,低于者按3.1.4处理,菌液发光量 先缓慢上升,约持续5一15 nmin,后缓慢下降,约持续4h 满4h的CK发光量应不低于400mV,低于者 更换冻干粉 6.2.7给各测试管加复苏菌液 在发光菌液复苏稳定(约半小时)后,按6.2所述,从左到右,按氧化汞或样品管(前)-CK管后 -氧化秉或样品管(前)-CK管(后)顺序,用10川微量注射器(勿用定加液器以减少误差)准确 吸取10叫复苏菌液,逐一加入各管,盖上瓶塞,用手颠倒5次,拔去瓶塞,敢回原位(每管加菌液间隔时 间勿短于30s.每管在加菌液的当时务必精确计时,记录到秒,即为样品与发光菌反应起始时间.立即将 此时间加15min,记作各管反应终止(也即应该读发光量)的时间 6.2.8发光细菌与样品反应达到终止时间的读数 按各管原来加菌液的先后顺序,当某臂达到记录的反应终止时间,在不加瓶塞的情况下,立即将测 试管放入仪器测试舱,读出其发光量(以光信号转化的电信号电压mv数表示》. 6.2.9有色样品测定干扰的校正 拿掉仪器祥品舱上的黑色塑料管口 a. 取一2m测试管(直径12mm),加氧化钠3g/100叫溶液2ml,将该管放进一装有少量氧化 b 钠3g/100ml溶液的5ml管(直径20mm)内,要使外管与内管的飘化销3g/100m叫l液面平齐.此作CK 管; c. 另取一2m测试管,加氨化钠3g/100ml亲液2ml,敢入另一装有少量有色待测样品液的 5ml管内,要使外管与内瞥的氧化钠3g/100ml液面平齐 此作CK管; d.于CK和CKc二管的内中同时加复苏发光菌液10l注意;必须是本批样品测定所用同 瓶复苏菌液),立即记时到秒,等反应满15min,迅即放入仪器测试舱,测定二只带有内管的5ml测试管 的发光量 分别记下发光量L,(CK臂)和L,(CKc管) 计算因颜色引起的发光量(mV)校正值AL=L一Le 按6.2.7和6.2.8所述常规步骤测试带色样品瞥及其CK管(氧化钠3g/100ml溶液)的发光 量(mV) 所有CK管测得之发光量(mV)均须减去校正值AL(mV)后才能作为CK发光量(mV).
GB/T15441-1995 /1oaNwa十前成 3g 3g/100mlNaCi 带也渊试液 2ml瞥 5ml管 CK CK 发光度L 发光度L 图1有色样品溶液测定干扰的校正 测试结果的表达 7.1计算样品相对发光度(%),并算出平均值 相对发光度(%)-氢化委虽管发光Y ×100 管发光WW 重复%土重复2)%土重复6 2 相对发光度(%)平均值= 7.2符合5.2.1.3条件者,建立并检验氧化汞浓度(C)与其相对发光度(T)%均值的相关方程,也可以 绘制关系曲线 求出一元一次线性回归方程的a(截距),b(斜率、回归系数)和r(相关系数),列出方程: T”=a十C 3 长化来" 查相关系数显著水平(P”值)表,检验所求,值的显著水平 若P<0.01,且Eca滚化买= ,=0.l10 士a.02mg/L,则所求相关方程成立;反之,不能成立,须重测系列氧化秉浓度的发光量 氧化秉溶液配 制过夜者,须重配后再测定 也可以据建立的上述方程绘制关系曲线 即指定发光度为10%和90%,代入上式,求出相应的 二个氯化秉浓度,在常数坐标纸上,定出二点,画一直线,即为符合该方程的氯化秉浓度与相对发光度的 关系曲线 7.3符合5.2.1.2条件者,建立并检验样品稀释浓度(C)与其相对发光度(T)%均值的相关方程,绘制 关系曲线 按7.2所述方法建立相关方程T=a十C样,并检验相关系数,显著水平(P值).若P<0.05,则所 求相关方程成立;反之,不能成立,须重测样品稀释系列浓度的发光量 根据测试结果表达样品急性毒性 8.1用氯化汞浓度表达样品毒性 8.1.1适用的条件 符合5.2.1.3条件(样品母液相对发光度大于1%)并按7.2建立了合格(P<0.Q1,EC =0.10 s0氧化秋 士a.02mg/L)的氧化柔浓度与其相对发光度相关方程着 8.1.2表达方法
GB/T15441一1995 将测得的样品相对发光度,代入7.2的相关方程,求出与样品急性毒性相当的氯化秉浓度( 般用mg/几表示); 测试结果报告同时列举样品相对发光度及其相当的氧化柔浓度值 b. &.13适用性 适用于相对发光度在1%以上、特别是50%以上(即不可能出现ECm值)但低于100%(即仍有中 低水平毒性)的样品毒性测定 8.2用EC,值表达样品毒性 8.2.1适用的条件 符合5.2.1.2条件(样品母液相对发光度低于50%乃至零)并按7.1建立了合格(P<0.05)的样品 稀释液浓度与其相对发光度相关方程者 8.2.2表达方法 将T=50代入7.3建立的相关方程,求出样品的EC值 这里的EC值以样品的稀释浓度(一 般用百分浓度)表示, 测试结果报告列举样品的EC值 8.2.3适用性 适用于相对发光度在50%以下、特别是零(即毒性水平较高或很高)的样品毒性测定,后者无法以 相当的氯化汞浓度表达毒性 8.3测定记录格式(见表3 表3样品急性毒性发光细菌测定法实验记录 测定日期 测定人 提取方式 加菌液时间 测定时间 发光量相对发光度L,% 抑制发光率,% 均值 份析号 备注 反应开始,读到秒》反应分钟,读到秒mv(样品/CcKx100%) 1L=100-L L=a十C, 回归方程 P<
GB/T15441--1995 8.4 测定结果报告内容 实验室室温; 采样地点、日期、时间, b 氧化汞浓度或样品稀释百分浓度与相对发光度的相关方程 T=a十C P mg/L Ec 样品EC.值(稀释百分浓度)或相对发光度(%)及其相当的化汞浓度(mg/L); 测定人及所在单位 方法的精密度 样品3次重复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应不大于15%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顾宗廉、谢思琴、周德智乔鸿泽 本标准委托环境监测总站负责解释

环境中有机污染物遗传毒性检测的样品前处理规范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环境中有机污染物遗传毒性检测的样品前处理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环境中有机污染物遗传毒性检测的样品前处理规范的编号:GB/T15440-1995。环境中有机污染物遗传毒性检测的样品前处理规范共有11页,发布于1995-08-011995-08-01实施
收讯放大电子管空白详细规范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收讯放大电子管空白详细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收讯放大电子管空白详细规范的编号:GB/T15426-1994。收讯放大电子管空白详细规范共有8页,发布于1995-08-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