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6813-1997

无线电寻呼系统与公用电话自动交换网的接口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TechnicalspecificationsandtestmethodsoftheinterfaceofradiopagingsystemandPSTN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无线电寻呼系统与公用电话自动交换网的接口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无线电寻呼系统与公用电话自动交换网的接口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的编号:GB/T16813-1997。无线电寻呼系统与公用电话自动交换网的接口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共有33页,发布于1998-02-011998-02-01实施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M14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33.040.20
  • 实施日期1998-02-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33页
  • 文件大小1.27M

以图片形式预览无线电寻呼系统与公用电话自动交换网的接口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无线电寻呼系统与公用电话自动交换网的接口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国家标准 GB/T16813一1997 无线电寻呼系统与公用电话自动 交换网的接口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Ieechnicalspecificationsandtestmethods oftheinterfaceofradiopagingsystem andPSTN 1998-02-01实施 1997-05-28发布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国家标准
GB/T16813一1997 目 次 前言 范围 引用标准 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接口技术要求 自动寻呼信号流程示例 14 测试方法 附录A(标准的附录》挨口种类及电气特性(适用于无线电寻呼系统与数字程控交换设备间的 20 接口) 附录B(标准的附录》接口的电气待性(适用于无线电寻呼系统与纵横制交换设备间的 26 接口) 附录c(标准的附录接口的电气特性(适用于无线电寻呼系统与空分程控全电子 28 和脉幅调制(PAM)交换设备间的接口)
GB/T16813-1997 前 言 本标准是根据我国现行的公用电话自动交换网的相关国家标准,并考虑了我国目前无线电寻呼系 统与公用电话自动交换网接口的具体情况而制定的 本标准的附录A一附录C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邮电部提出 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归口 本标难起草单位;部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卓天真,王操江、张华燕、郎保真
国家标准 无线电寻呼系统与公用电话自动 GB/T16813--1997 交换网的接口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Technicalspeeificationsandtestmethods oftheinterfaeeofradiopagingsystemandPSTN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我国无线电寻呼系统与公用电话自动交换网接口的技术要求 主要包括无线电寻呼 系统与公用电话自动交换网的接续方式,、编号、信号方式,接口参数等,并规定了接口主要参数及信号刹 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无线电寻呼网的网路设计、系统设备的引进、开发和生产以及工程建设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标准中引用面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 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3971.2--83电话自动交换网局间中继数字型线路信号方式 GB3377一82电话自动交换网多频记发器信号方式 GB3378一82电话自动交换网用户信号方式 GB3379一82电话自动交换网局间直流信号方式 GB7611一87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路数字接口参数 GB/T5444-85电话自动交换网用户信号技术指标测试方法 YD536一92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路数字接口参数测试方法 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KD;前向信号,发端呼叫类型 Al;后向A组信号,通知发端局发送下一位 A3:后向A组信号,转至B组信号 A5;后向A组信号,表示被叫用户为空号或无权 A6;后向A组信号,请求发主叫用户类别和用户号码 B1;后向B组信号,表示被叫用户空闲 KA表示主叫用户类别 IAI,带有附加信息的初始地址消息 ACM;地址全消息 ANC;应答信号 CBK;挂机信号 CLF;拆线信号 998-02-01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05-28批准
GB/T16813 1997 RI.G;释放监护信号 UNN;空号 APSs;自动寻呼中心 接口技术要求 4.1无线电寻呼系统接人公用电话自动交换网的方式 无线电寻呼系统接人公用电话自动交换网的方式有两种;人工接续方式接人公用电话自动交换网, 自动接续方式接人公用电话自动交换网 4.1.1人工接续方式 无线电寻呼系统控制中心以人工接续方式通过中继线(或用户线)接至公用电话自动交换网的端局 的中继侧(或用户侧) 4.1.2自动接续方式 无线电寻呼系统控制中心以自动接续方式通过专用的市话中继线接人公用电话自动交换网的中继 侧 4.2接人号编号要求 无线电寻呼系统以中继线方式接人公用电话自动交换网时,其寻呼控制中心的接人号通常采用3 位或4位编号;无线电寻呼系统以用户线方式接人公用电话自动交换网时,其寻呼控制中心的接人号编 号应按所接至的端局的用户线纳人端局统一等位编号 4.3信号方式 4.3.1用户信号方式 无线电寻呼系统控制中心的用户电路接口盘接至公用电话自动交换网的端局用户侧的信号称为用 户信号 43.1.1与号盘话机、直流脉冲按键话机有关的用户信号技术要求 43.1.1.1发号器指标 脉冲速度;9脉冲/秒~11脉冲/秒 脉冲断续比;(!.4~1.8);1 脉冲串间隔;>500nms 4.3.1.1.2接收器指标 脉冲速度;8脉冲/秒14脉冲/秒 脉冲断续比:(1.32.5):1 脉冲间隔;>35oms 4.3.1.2与双音多频话机有关的用户信号技术要求 双音多频话机和寻呼控制中心号码接收器的技术要求见表1 表1双音多频(DTMF)按键话机寻呼控制中心号码接收器的技术要求 项 目 话 机 寻呼控制中心号码接收器 低频率;697、770,852,941HHz 标称频率 高频率;1209、1336、1477、1633Hz 士2.0%以内可靠接收 不超过士1.5% 频偏 士3.0%以上保证不接收 土2.0%士3.0%之间不保证接收
GB/T16813一1997 表1(完 话 机 寻呼控制中心号码接收器 低频群一dBm士3dBm 高频群;一7dBm土3dBm 双频工作时,单频接收电平范围; 组成信号的高频分量电平 电平 -4dBm一23dBm双频工作时, x不能小于低频分量电平 单频不动作电平;-31dBmm 且电平差不大于 双频电平差;<6dB 2dB土士1dB 由谐波互涮引起 比基波电平至少低20dB 的总失真 信号极限时长 >40ms/位 30ms/位~4Oms/位 信号间隔时长 40ms 30ms~4Oms 4.3.2局间信号方式 43.2.1无线电寻呼系统与市话数字程控汇接局或端局之间的接口 无线电寻胖系统以自动接续方式接人市话数字程拉在接局或猫局,其接口果用标准比特半2a8k tit/的数字接口 其局间信号应符合No.7信号方式及GB3971.2和cB3377的相关规定 4.3.2.2无线电寻呼系统与机电式市话局或汇接局之间的接口 无线电寻呼系统以自动接续方式接人机电式市话端局或汇接局,其线路信号应符合GB3971.2的 相关规定,记发器信号应符合GB3377的相关规定 4.4设备接口参数 4.4.1无线电寻呼系统通过模拟二线中继电路接至交换设备的中继侧二线接口参数 对于数字程控交换设备,其接口参数应符合附录A中的相关要求 对于纵横制交换设备,其接口参数应符合附录B中的相关要求 对于空分程控全电子和脉幅调制(PAM)交换设备,其接口参数应符合附录C中的相关要求 44.2通过数字四线中继电路接至交换设备的中继侧四线数字接口的参数 对于数字程控交换设备,其接口参数应符合附录A中的相关要求 对于纵横制交换设备,其接口参数应符合附录B中的相关要求 对于空分程控全电子和脉艇测制(PAM)交换设备,其接日参数应符合附录C中的相关要求 443无线电寻呼系统通过数字四线中继电路接至交换设备的中继侧四线数字接口的参数 采用标准比特速率2048kbit/的数字接口,接口参数应符合GB7611-87的相关规定 4.4.4无线电寻呼系统以二线用户线接人交换设备接口参数 对于数字程控交换设备,其接口参数应符合附录A中的相关要求 对于纵横制交换设备,其接口参数应符合附录B中的相关要求 对于空分程控全电子和脉幅调制(PAM)交换设备,其接口参数应符合附录C中的相关要求 5 自动寻呼信号流程示例 下列自动寻呼信号流程是典型示例,其自动寻呼中心的接人号为三位,寻呼机用户号码为七位,主 叫电话号码为七位 注 】根据各寻呼台以及各地电话网的具体情况,自动寻呼中心的接人号也可为四位寻呼机用户号码的长度可由各寻 呼台根据用户量的多少自行规定,但最长为八位主叫电话号码的长度取决于各市话网电话号码的长度
GB/T168131997 2当"接人号十寻呼机用户号码十寻呼消息"的总长度不大于14位数字时,主叫用户可一次输人“接人号十寻呼机 用户号码十寻呼消息” 5.1采用NO.1信号方式的信号流程 5.1.1正规自动寻呼时的信号流程 发端局的多频记发器的发码顺序为;首先向寻呼中心发寻呼接收机用户号码,经寻呼控制中心认证 为有权用户后,再发送主叫号码 其信号发送顺序见图1所示 5.1.2主叫用户留言时的信号流程 发端局的记发器的发码顺序为;首先向寻呼中心发寻呼接收机的用户号码,经寻呼中心认证为有权 用户后,再发主叫号码 其信号发送顺序见图2所示 5.1.3接续遇空号或无权用户时的信号流程 主叫用户拨完自动寻呼接人号和寻呼接收机用户号码后,经寻呼中心认证,若为空号或无权用户, 则寻呼中心给主叫用户发送空号音或录音通告“没有这个号码”,不为其提供寻呼服务 其信号流程见 图3 5.2采用国内电话网No.了信号方式的信号流程 5.2.1正规自动寻呼时的信号流程 发局发送的初始地址消息lA!为自动寻呼接人号十寻呼机用户号码十主叫号码,其信号流程见 图4 5.2.2主叫用户留言时的信号流程 主叫用户留言时的信号流程见图5 5.2.3接续遇空号或无权用户时的信号流程 接续遇空号或无权用户时的信号流程见图6 5.3采用NO.7信号方式与NO.1信号方式相配合的信号流程 5.3.1正规自动寻呼时的信号流程 正规自动寻呼时的信号流程见图7 5.3.2主叫用户留言时的信号流程 主叫用户留言时的信号流程见图8 5.3.3接续遇空号或无权用户的信号流程 接续遇空号或无权用户的信号流程见图9
GB/T16813一1997 寻呼中心 烦局Ls 汇按局Tmm AP 迷1 示闲 Acx1x2X3X4XSX6X7 占用 占用证实 占用 占用证实 X X2 A X3 A X A XS AN X6 A X7 A0 APs核对 为有权 KA A A1 B" AN C AN D A 5 A3 KD B1 应答 "BB"挺示音 M1 M22 注2 M3 M 主叫挂机 拆炒 示闲 示闲 注 图1图9中的AC为自动寻呼中心的接人号;X1,X2,X3,X4,X5,X6,X7为寻呼接收机的用户号码 寻呼消息可为简语代码,也可为电话号码 图1果用NO.1信号方式正规自动寻呼时的信号流程
GB/T16813一1997 寻呼中心 淡局LS 汇接局Tm ASs 示闲 ACx1x2X3x4X5X6X7 占用 占用证实 占用 占用证丈 A X3 X4 A1 X5 X6 A6 APS核对 KA 为有权 R" B A A1 15 A KD B1 应善 “BB"类示音 留言 主叫挂机 拆线 拆线 示闲 “BB"类示音 留言 T-定时 APS定时拆线 拆线 示闲 示闲 图2采用NO.1信号方式下主叫用户留言时的信号流程
GB/T16813一1997 寻呼中心 端局L.s 汇按局Tm APS 示闲 ABCX1X2X3X4X5X6X7 占用 占用证实 A1 B 占用 占用证实 X1 X2 A1 X3 A x4 A1 X5 A X6 x As 核 A5 对 空号音或录音通知 拆线 AFS拆线 示闹 示闲 图3采用NO.1信号方式下接续遇空号和无权用户时的信号流程
GB/T16813一1997 寻呼中心 划局Ls 汇接局Tm APs ABCXIX2X3X4XsX6X7 IA IAl ACM APS核对 ACCM 为有权 ANC ANC ”BB"提示音 Mn M2 M3 Mn 主叫先挂机 cLF cLF RI.G RLG 时 CBK CBK 时 CLF CLF RLG RLG 图4采用NO.7信号方式下正规自动寻呼时的信号流程
GB/T16813一1997 寻呼中心 淡局Ls 汇接局Tm APS A队Cx1x2X3X4XxX6X7 IAl IAI ACM APS核对 ACM 为有权 ANC ANc “BB"提示音 留言 主叫先挂机 CLF CLF RLG RLG 定 时 器 CBK 遍 CBK 时 LF CLF RLG RLG 图5采用NO.7信号方式下主叫用户留言时的信号流程
GB/T16813一1997 寻呼中心 端局Ls 汇接局Tm As Ax1x2x3x4x5x6x7 I\" IA APS核对 为无权 UNN 或空号 UNN 空号音或录音通知 主叫先挂机 CLF CLF RLLG RLG 图6采用No.7信号方式下接续遇空号和无权用户时的信号流程 0
GB/T16813-1997 寻呼中心 楼局L.s 汇接局Tm APS ABCx1x2X3x4X5X6X7 IAI 占用 占用证实 X A3 KD B ACM 应答 ANC “BB"提示音 M1 M2 M3 M6 Mn 主叫挂机 RLF 拆线 RLG 释放监护 示闲 图7采用NO.7信号方式和NO.1信号方式 相配合时正规自动寻呼的信号流程 11
GB/T16813一1997 寻呼中心 端局LS 汇接局Tm AIS A以CX1X2X3X4X5X6X7 IA 占用 占用证实 书 X2 X Al XsS Al X6 A1 X7 A6 A 15 A3 D B1 ACM 应答 ANC “BB"提示音 留言 主叫挂机 CLF 拆线 RLG 示闲 释放监护 "BB"提示音 留育 T到时.APS拆线 CBK cLF 拆线 RI.G 示闲 释放监护 图8采用NO.7信号方式和No.1信号方式 相配合时主叫用户留言时的信号流程 12
GB/T16813一1997 寻呼中心 端局LS 汇接局Tm APS ABCXIX2X3X4X5X6X7 A 占用 占用证实 xi X2 Al X3 A1 X4 Xs x6 A1 X? A5 APS核邓 UNN 为无权 空号音或录音通知 主叫用户 CLF 拆线 RL.G 示闲 释放监护 APS拆线 CBK CLF 拆线 RLG 示闲 杯放监护 图9采用NO.7信号方式和NO.1信号方式相配合 时接续遇空号和无权用户时的信号流程 13
GB/T16813一1997 测试方法 6.1接口参数的测试方法 无线电寻呼系统与公用电话自动交换网接口参数的测试方法,按交换设备的控制类型及其接口种 类应分别符合附录A、附录B和附录C中所规定的测试方法 无线电寻呼系统与数字程控汇接局之间的接口采用2048kbit/的数字接口时,其接口参数的测试 方法应按照YD536所规定的测试方法 6.2接口信号测试方法 6.2.1测试范围 接口信号测试方法规定了无线电寻呼系统与公用电话自动交换网之间的接口信号的测试方法,其 中包括在各种典型寻呼情况下国内NO.1信号方式、国内NO,7信号方式图10),NO.7信号方式与 NO.1信号方式之间的配合等的信号测试方法以及用户线信号的测试方法 6.2.2测试方框图 6.2.2.1采用NO.1信号方式的自动接续方式寻呼信号流程测试方框图图10 Tm APS NO.1信令 LS燃局 Tm,“接局 监测仪 图10采用No.1信号方式的信号流程测试方框图 6.2.2.?采用NO.7信号方式的自动接续方式寻呼信号流程测试方框图图11) As Tm No7信+ 监测仪 图11采用NO.7信号方式的信号流程测试方框图 6.2.2.3采用NO.7信号方式和NO.1信号方式相配合时寻呼信号流程测试方框图图12). APS NO.1信令 No信令 监渊仪 监测仪 果用No.了馆号方式和No.1信号方式相配会 图12 时的信号流程测试方框图 6.2.3测试项目 14
GB/T16813-1997 6.2.3.1自动接续方式寻呼信号流程测试 测试编号;1.1 项目;采用国内No.1信号方式 分项目,正规自动寻呼信号流程 目的;验证汇接局至寻呼中心的信号流程是否正确 测试预置条件;设置被呼寻呼机的用户号码为有权 正常信号流程示例见图1 测试说明 1主叫用户利用DTMF话机呼叫APs,并输人寻呼机用户号码,在听到“BB"提示音后,输人信息代码,然后挂 机. 2用信令监测仪观察在主叫用户呼叫过型中,信号流程是否如围1所示 测试编号; 1.2 项目:采用国内NO.1信号方式 分项目:主叫用户留言时的信号流程 目的;验证汇接局至寻呼中心的信号流程是否正确 测试预置条件设置被呼寻呼机的用户号码为有权并具有语音信箱 正常信号流程示例见图2 测试说明 1主叫用户利用话机呼叫APs,并输人寻呼机用户号码,在听到“BB"挺示音后,留言,然后挂机. 2用信令监测仪观察在主叫用户呼叫过程中,信号流程是否如图2所示 15
GB/T16813一1997 测试编号l.3 项目:;采用国内NO.1信号方式 分项目;接续遇空号和尤权用户时的信号流程 日的;验证接局至寻呼中心的信号流程是否正确 测试预置条件;设置被呼寻呼机的用户号码为空号或无权 正常信号流程示例见图3 测试说明 1主叫用户利用话机呼叫APS,并输人寻呼机用户号码,在听到空号音或无权提示音后挂机 2用信令监测仪观察在主叫用户呼叫过程中,信号流程是否如图3所示 渊试编号;2.1 项目;果用国内No.7信号方式 分项目;正规自动寻呼信号流程 目的;验证汇接局至寻呼中心的信号流程是否正确 测试预置条件;设置被呼寻呼机的用户号码为有权 正常信号流程示例见图4 测试说明 1主叫用户利用DTMF话机呼叫APs,并输人寻呼机用户号码,在听到“BB"挺示音后,输人信息代码,然后挂 机 2用信令监测仪观察在主叫用户呼叫过程中,信号流程是否如图4所示 16
cB/T16813一1997 测试编号;2.2 项目;采用国内NO.7信号方式 分项目;主叫用户留言时的信号流程 目的验证汇接局至寻呼中心的信号流程是否正确 测试预置条件;设置被呼寻呼机的用户号码为有权并具有语音信箱 正常信号流程示例见图5 测试说明 1主叫用户利用话机呼叫APS,并输人寻呼机用户号码,在听到“BB"提示音后留言,然后挂机 2用信令监测仪观察在主叫用户呼叫过程中,信号流程是否如图5所示 测试编号;2.3 项目;果用国内No.7信号方式 分项目;接续遇空号和无权用户时的信号流程 目的;验证汇接局至寻呼中心的信号流程是否正确 测试预置条件;设置被呼寻呼机的用户号码为空号或无权 正常信号流程示例见图6 测试说明 1主叫用户利用话机呼叫APS,并输人寻呼机用户号码,在听到空号音或无权提示音后挂机 2用信令监测仪观察在主叫用户呼叫过程中,信号流程是否如围6所示 17
GB/T16813一1997 测试编号;3.I 项目;国内NO.7和国内NO.1信号配合 分项目:正规自动寻呼信号流程 目的;验证信号配合是否正常和信号转换是否正常 测试预置条件;设置被呼寻呼机的用户号码为有权 正常信号流程示例见图7 测试说明 1主叫用户利用DTMF话机呼叫APS,并输人寻呼机用户号码,在听到“BB”提示音后,输人信息代码,然后挂 机 2用信令监测仪观察在主叫用户呼叫过程中,信号流程是否如图7所示 信号转换是否正确 测试编号;3.2 项目;国内NO.7和国内NO.1信号配合 分项目主叫用户留言时信号流程 目的,数证悄号脱合是杏正常相信号转换是香正常 测试预置条件;设置被呼寻呼机的用户号码为有权并具有语音信箱 正常信号流程示例见图8 剂试说明 主叫用户利用话机呼叫APS,并输人寻呼机用户号码,在听到“BB"提示音后留言,然后挂机 2用信令监测仪观察在主叫用户呼叫过程中,NO.7和NO.1信号流传送顺序是否如图8所示 3信号转换是否正确 18
16813-1997 GB/T 测试编号;3.3 项目;国内N.7和国内NO.1信号方式 分项目;国内No.1和国内NO.1信号配合,接续遇空号或无权用户时的信号流程 目的;信号配合正常和信号转换正常 刹试预置条件;设置被呼寻呼机的用户号码为空号或无权 正常信号流程示例见图9 测试说明 1主叫用户利用话机呼叫APSs,并输人寻呼机用户号码,在听到空号音或无权提示音后挂机. 2用信令监测仪观察在主叫用户呼叫过程中,NO.7和NO.1信号传送颗序是否如图9所示 3信号转换是否正确 6.23.2用户线人网信号技术指标的测试 对于以用户线接人公用电话自动交换网的无线电寻呼系统,其与公用电话自动交换网端局间的用 户信号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应符合GB/T5444的规定 19
GB/T16813一1997 附 录 A 标准的附录 接口种类及电气特性 适用于无线电寻呼系统与数字程控交换设备间的接口 A1接口种类 A11用户倒接口;有二线模拟接口z数字接日v,它是由下述用户终蹦和设备接人交换机的接口点 如图A1(a)所示 接人该接口点的终端和设备可有: 话机(双音多频按键话机、号盘脉冲话机直流脉冲按键话机),同线话机、投币话机、磁卡话机 传真机、数据终端 模拟用户交换机、数字用户交换机 远端交换单元、用户集中器 复接器 A1.2中继侧接口;如图A1(b)所示 数字接口A(2048kbit/s速率) 数字接口B(8448kbit/s速率 22) 3四线模拟接口CI 4二线模拟接口C2 A2接口电气特性 A2.1数字接口Vy 它是用干迷接数字远端交换集中器,远端数字复接设备和数字用户交换机等设备的接日,该接口的 电气性能参见GB7611-87 A2.2数字接口A 它是2048kbit/s速率接口 接口A的电气特性,帧结构和复结构见GB7611一87 发送方向定时可在交换局内取得 如果在交换局间要求较大的信令容量时,对于公共信令可以利用附加的通路时隙来实现,在 2048kit/s系统中应根据CCITT建议在PCM复用设备中可使用用于数据的通路时隙,如果不能利用 这种通路时隙,则也可选择话音通路时隙 通路时隙16是用于信令的时隙,但若它不用于信令时,也可用于话音通路或其它业务 通路时隙0是用于锁同步、告警指示、网同步和其他用途 通路时隙0虽未规定可以作为交换的时隙,但建议可以保留读出和写人该时隙的能力 20
GB/T16813一1997 基本接人数字段 见注2 ET I 注5 -般数字段 E7 卜 注3 注4 -般用户接人数字段 " ET 挂3 数字接人链路 ET 注3 It 用户模拟线(2线 ET 接口 模拟 数字 参考点 ET 交换终崩功能 注 并不是所有接口都有必要存在于每一个实施中 对于ISDN基本速率接人的金属本地线路上的数字传输系统并且可以成为基本接人段 的 -部分时,它的传输特性规定在建议G.961中 V,V和V接口间的差别主要是复接和信号要求,而传输要求实质上是相同的(例如 建议G703,G704和G705). 用户网路接口,在IsDN一次群速率接口情况下,它在T参考点 在建议I.411中规定了接口T 在红皮书规定的接口V,,现在认为是接口V或V的特殊应用,接口V,现在认为仅 对1sDN透用 图A1(a)用户接口 21
GB/T16813-1997 交换 传输 1544kbit/s 心 挂3 2048kbit/% 6312kbit/s 二次群数 注3 字复用器 数 8448kbit/s 环 注 注3 8448kbit 通路时所 交换级 三次群数 注3 H 字复用器 34368kbit/s 音频 PCM一次 群复用器 音频 PCM次 群复用器 注2 数学 模拟 注 接口A和B交换终端功能的举例 信令的插人和提取 码型变换; 同步; 告警和故障指示 接口C交换终端的举例: -A/D交换; 信令的插人和提取; 多路复用; 2线/4线变换 线路终端功能的举例" 供电" 故障定位; 再生, 码型变换 不是在每种实施中必须存在的每一个接口 图A1(b中继接口 22
GB/T16813--1997 A2.3数字接口B 它是8448kbit/速率的接口,接口B的电气特性、锁结构、复顾结构见GB7611一87 口B的主要特性是 标称比特率8448kbit/s 比特数每通路时隙8,编号1一8 通路数132,编号0131. -发送方向可以定时从交换局内取得,其附件八规定了顿同步程序和标准通路时隙的分配,在交 换局间依次可利用67,68,69和70作为信令时隙 这些时隙如果不用于信令,也可用于其他用途 如果 在交换机内需要预留一时隙作为业务使用,则可使用通路时隙1 128通路时隙可用作话路 A2.4二线模拟接口2 它是连接模拟用户线的接口,也是连接PABx和集线器的二线模拟接口 (1二线音频口阻抗 用户侧二线音频口乙处阻抗特性以回输损耗RL(Retu .oss)表示,在乙接口点针对下述阻抗测 urnlG 试网络,Z接口点的回输损耗满足图A2所示的要求 R 渊试网络 R1=200a R:-680a C0.lf 14 300 3400频率,Ha 00 2000 针对阻抗测试网络时回损耗最小值 图A2 (2对地阻抗不平衡 由模拟二线接口点处对地阻抗不平衡产生的纵向转换损耗应大于下图A3所示的数值 (3接口点的相对电平 接口点的输人相对电平L L=0dBr 23
GB/T16813-1997 50 40 36 30 20 300 600 3400频率,Hz 图A3模拟二线接口点的纵向转换损耗最小值 接口点的输出相对电平L 当有可变衰耗性能时,对本地呼叫L 为-3.5dBr,对长途呼叫l 为一7.0dBr 当无可变衰耗性能时,l一般为一7.0dBr 对短用户线或长用户线时,Z接口点应能承受 L';=L+.xdB L',=l一xdB 于的取值可为土2dB,但在采用本措施时,必须经过传输设计审核 相对电平的允差 输人--0.3dB+0.7dB 输出-0.7dB+0.3dB 4回声和稳定性 在模拟二线接口处终接回声测试网路时,终端平衡回损(TBRL)应满足图A4的要求,测试网络同 图A2所示网络 20 l6 300 500 2500 3400频率,HHz 图A4TBRL的限值 由数字局经四线电路链直接与国际局相连时,在数字局的二线接口处对正常工作期间所能遇到的 终端条件下包括短路、开路及感性终端负载),其TBRL在200Hz3600H范围内应大于2adB A2.5二线模拟接口C2 它是中继侧二线模拟接口 这个接口又可分 !
GB/T16813一1997 C21表示数字转接局的二线接口 C22表示数字本地局的二线接口 (1阻抗 加感电缆 暂以600Q考虑 非加感电缆 暂以下图所示的阻抗考虑 980n 130Q 0.18AF 载波和PCM通路 600Q (2)回输损耗 以上图中的阻抗作为阻抗测试网绪,在接口点处的回输损耗应满足图A2中所示要求 3对地阻抗不平衡 同A2.4(2) (4相对电平 对于C21接口可参照Z接口规定 输人电平L0士2.0,0.5dB/步 输出电平L -1.0dBr-8.0dBr,0.5dB/步 对于c22接口 输人电平L2.0dBr-7.0dBr,0.5dB/步 输出电平L 一l.0dBr-8.0dBr,0.5dB/步 (5相对电平允差 同A2.4(3) A2.6四线模拟接口c1 它是中继四线模拟接口,根据接人不同类型的设备,C1接口又可分为 C11表示接人通路转换设备的接口 c12表示经中继接人四线模拟交换机的接口 C13表示接人四线模拟交换级的接口 1)阻抗 四线输人、输出接口的标称阻抗为平衡式600Q (2回输损耗 用600Q标称阻抗测量在30oHz~3400H频段内回输损耗应不低于20dB 3)对地阻抗不平衡 同A2.42 (4相对电平 对C11接口的相对电平 输人相对电平L,十4.odBr-9.0dBr 输人相对电平IL 一1.0dBr一14.0dBr 对C12接口的相对电平 25
GB/T16813一1997 输人相对电平L一14dBr一19dBr 输出对电平十4dBr9dBr 对13接口的相对电平 一4dBr 输人相对电平m 输人相对电平 -4dBr A2.764kbit/接 见(761187 B 附 录 标准的附录 接口的电气特性 (适用于无线电寻呼系统与纵横制交换设备间的接口 B1接口种类 B1.1用户侧接口 音频实线接口 B1.2中继侧接口 齐颗实线接口:; 模拟齐颗四线接口; 数'音频四线接口 B2接口电气特性 2.1音频实线接口 B2.1.1用户侧 1环阻 对纵横制交换机应能满足直流环阻不大于2000n(包括话机电阻),并保证馈电电流不小于18mA 的要求.在特殊情况下应具有加装远距离用户设备的功能,允许回路电阻大于2000Q 2工作电容 对纵横制交换机允许用户线间工作电容不大于0.7F 3)绝缘电阳阻 对纵横制交换机用户线线间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0000Q. (4阻抗特性 用'侧线接1包括二线交换或四线交换)针对测试网络Z时,该处的回输损耗(RL)及终端平 衡回输耗(TBRI)对四线交换)在300Hz3400Hz频带内应大于14dB. 5)对地阻抗不平衡 30oHz60oHz内>40dB 6HHa340oHz内>46dB 26
GB/T16813一1997 680n 200n 0.lAF 测试网络Z B2.1.2中继侧 1中继线回路电阻 中继线回路电阻不大于3000n(三线中继时C线电阻不大于700Q) (2工作电容 中继线线间电容对纵横制局不大于2.OpuF 3)绝缘电阻 中继线线间绝缘电阻不小于50000Q. (4阻抗特性 中继侧二线接口包括二线交换或四线交换)针对测试网络Z时,该处的回输攒耗(RL)及终端平 衡回输损耗(TBRL)应分别满足如下要求: 回输损耗(RI RL(dB (Hz2) 300500 >14 >18 5002000 20003400 >14 终端平衡回输损耗(TBRL)(用于四线交换 (Hz TBRL.(dB) 300500 >16 >20 5002500 >16 25003400 (5对地阻抗不平衡 同B2.1.1(5 9800 130n 0.18pF 测试网络Z B2.2模拟音频四线接口 1阻抗 四线输人、输出接口的标称阻抗为平衡式600n. (2同输损耗 30oH一60oHz内>15dB 600Hz一340oHz内>20dB 27

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乳清蛋白的测定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乳清蛋白的测定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乳清蛋白的测定的编号:GB/T5413.2-1997。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乳清蛋白的测定共有4页,发布于1998-09-011998-09-01实施,代替GB/T5413-1985
介电晶体介电性能的试验方法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介电晶体介电性能的试验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介电晶体介电性能的试验方法的编号:GB/T16822-1997。介电晶体介电性能的试验方法共有6页,发布于1998-02-011998-02-01实施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