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0261-2008

核辐射探测器用直流稳压电源

Stabilizedd.cpowersupplyfornuclearradiationdetector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核辐射探测器用直流稳压电源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核辐射探测器用直流稳压电源的编号:GB/T10261-2008。核辐射探测器用直流稳压电源共有22页,发布于2009-04-012009-04-01实施,代替GB/T10261-1988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F80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27.120
  • 实施日期2009-04-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22页
  • 文件大小955.57KB

核辐射探测器用直流稳压电源


国家标准 GB/T10261一2008 代替GB/T10261一1988 核辐射探测器用直流稳压电源 StabiizediDCpowersupplyfornuclearradiationdeteetors 2008-07-02发布 2009-04-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蹬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10261一2008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产品分类 要求 试验方法 -般要求 输出效应测试 温度系数测试 6. 稳定性测试 纹波和噪声测试 潮湿试验 电源工作噪声的测试 不连续控制分辨力的测量 介电强度试验和绝缘电阻测量 6.10 直流内阻的测量 输出电压调节范围及读数误差的测量 电源开(关)机时输出过冲的测量 6.13 ...... 额定输出电流的测量 6.14遥控控制率的测量 6.15源电流的测量 6.16平均无故障时间(MTBT)的试验 6.17 +++++ 外观检验 6.18包装运输试验 检验规则 2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随行文件 8 标志 8. 13 包装 8 13 运输 8 3 贮存 附录A资料性附录核仪器用直流稳压电源的特定测试方法 图1电源输出效应测试 图2纹波和噪声测试方框图 图3电源开(关)机输出过冲测量装置 图4电源开(关)机输出过冲特性 图A.1瞬态效应测试
GB/T10261一2008 15 图A.2效率测试 16 图A.3输出阻抗测试 17 图A.4浪涌电流测试 18 图A.5限流类型 表1电源输出电压类别 表2电源输出电流类别 表了电源的使用环境 表4电源的技术性能 表了参考条件和标准试验条件 表6电源噪声值的校正 表7抽检方案
GB/10261一2008 前 言 本标准代替GB/T10261一1988《核仪器用高、低压直流稳压电源测试方法》 本标准与GB/T10261一198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前言; 引用新的规范性文件; 增加“遥控控制率”等术语 -增加技术要求、检验规则等产品标准的内容 增加资料性附录A,内容是核仪器用直流稳压电源的特定测试方法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核工业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淮由全国核仪器仪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核(北京)核仪器厂 本标准起草人;王文通,刘翠 本标准于1988年12月第一次发布 业
GB/10261一2008 核辐射探测器用直流稳压电源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核辐射探测器用直流高压稳压电源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 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由交流或直流供电的室内核辐射探测器用直流高压稳压电源(以下简称电源) 有关 核仪器用直流稳压电源的特定测试方法见附录A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8993一1998核仪器环境条件与试验方法 GB/T102572001 核仪器和核辐射探测器质量检验规则 GB/T19661.1 核仪器及系统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 E/T4361989核仪器可靠性试验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交流源电压Acpowerinputvoltage 向电源提供能量的输人端交流电压 3. 2 iinfluencefactor 影响量 电源外部可能影响其特性的任何量 3.3 输出效应outputelfteet 在其他影响量保持不变时,由于一个或几个影响量的稳态值在规定范围变化而引起稳定输出量的 变化 3 交流源效应Acpoerinputvoltageerfeet 由于交流源电压在规定范围内变化而引起稳定输出量的变化 3.5 负载效应londefteet 由于负载电流在规定范围内变动,而引起稳定输出量的变化 3.6 andloadeffeet 交流源电压及负载组合效应ACpowerinput tolage" 由于交流源电压及负载在各自的额定使用范围内同时发生变化,而引起稳定输出量的变化 温度效应(温度系数temperatureefleet 环境温度每变化1C时,电源稳定输出量的最大变化
GB/T10261一2008 3.8 稳定性(漂移stability 在所有影响量保持不变时,电源在规定的预热时间之后的一段指定时间内,其稳定输出量的最大 变化 3.9 纹波和噪声rippleandnoise 叠加在电源直流输出电压上的残余交流分量,其周期波动称为纹波,随机波动称为噪声 3.10 瞬态效应transienteffect 任何影响量发生阶跃变化之后,电源稳定输出量的响应特性 瞬态的测量包括;电源稳定输出量的 过冲幅度及恢复时间 过冲幅度,既输出量的瞬态偏移的峰值与其额定值或最未值的差 恢复时间,既 从影响量中的某个量阶跃变化,到稳定输出量返回并停留在工作误差带内瞬间的时间间隔 工作误差 带,既处在工作误差范围内的稳定输出量的稳态值范围 注,只有当瞬态偏移超出工作误差极限时,才使用过冲幅度这个概念 3.10.1 voltagetrasienteffect 交流源瞬态效应AC rinpt p0wer 其他影响量保持不变,源电压在其额定值的上、下限跃变后电源稳定输出量的特性 3.10.2 负载瞬态效应loadtransienteffect 其他影响量保持不变,负载在空一满载状态跃变后,电源稳定性输出量的特性 3.10.3 通、断瞬态效应tur-on,turn-ofrtransienteffect 其他影响量保持不变,源电压在通一断状态跃变后,电源稳定输出量的特性 3.11 效率eieieney 电源的直流总输出功率除以输人有功功率 浪涌电流surgeeurrent 接通电源电压时,电源装置输人电流的最大瞬时值 3.13 电流保护 currentproteetion" 保护电源装置和(或)连接的设备,不被过大的电流(包括短路电流)所损坏 3.14 过压保护overvotageproteetion 当输人和(或)输出电压过高时,保护电源和(或)连接的设备,不被过高的电压损坏的措施 3 15 过温保护oer-temperprotection 保护电源或其部件不被超过规定温度所损坏 3.16 -uptme 预热时间 war1- 电源在规定条件下通电后,使其满足所有性能要求所需要的时间 遥控控制率 emoteeontrlspeed 电源在遥控工作模式情况下,输出电压的数值不离开偏差带时,由于遥控控制量的变化而引起输出
GB/T10261一2008 电压的变化 3.18 平均无故障时间(MIBF)meantiebetweenfilureMIBr) 对可修复产品,指相邻两次故障间的平均工作时间 3.19 绝缘试验电压insuatontestvolae 施加于规定点之间并能保持在规定时间内,不发生击穿或飞弧现象的交流或直流电压 产品分类 4.1电源按输出电压或输出电压调节范围可分为五类,见表1 表1电源输出电压类别 类别 输出电压或输出电压调节范围/V 050 0500 0~1500 03000 05000 注;在考核电源技术指标时,其输出电压的下限值应取其输出上限电压的10% 电源按输出电流或输出电流调节范围可分为八类,见表2 表2电源输出电流类别 类别 输出电流范围 0100 MA 0200A 05004A 0~1mA 02mA 05A 010mA >10mA 电源的使用环境见表3 表3 电源的使用环境 电网频率 50Hz士1Hz 环境温度 0C45 993%(40 最大相对湿度 <0.5h 预热稳定时间 要求 电源按技术要求的高低分为A、B,C三级,见表4
GB/T10261一2008 表4电源的技术性能 级 别 序号 技术要求 负载效应 由产品标准给出 0l 二5X10-" s1×10 02 二5×10-" 1×1o 源电压效应 由产品标准给出 03 s1×10" 5×10 <5×10-! 温度系数V/c 04 输出电压8h稳定性 s1×10" 5×1o s1×10 05 输出电压24h稳定性 二3×10-/8h S1×10-/8h 由产品标准给出 20 <100 06 噪声与纹波(峰-峰值/mV 10 十3 士3 07 读数误差 由产品标准给出 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A 08 3000 输出电压调节范围 由产品的企业标准等技术文件给出 09 <5×10- 10 不连续控制分辨力 m 电源音频噪声/dB <40 12 额定输出电流 由产品的企业标准等技术文件给出 13 遥控控制率(Vo/V或Vo/R 由产品的企业标准等技术文件给出 由产品的企业标准等技术文件按GB/T19661.1给出 14 介电强度和绝缘电阻 <10% 开(关)机输出过冲 15 试验方法 6.1 一般要求 6.1.1电源在通电之前,应与周围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平衡 6. .1.2电源在通电后,应按产品规定的预热时间预热后进行性能试验 6. 1. 3 试验过程中,电源应按工作在额定源电压和额定输出功率状态(除特殊要求外) 4 6.1. 电源应在参考条件和标准试验条件下试验除环境试验外),当对其性能指标不产生异议时,亦 可在室温条件下试验 参考条件和标准试验条件见表5 表5参考条件和标准试验条件 影响量 参考值 参考值的公差 环境温度 18 22 相对湿度 65% 50%75% 大气压强 101.3kPa 86kPa~106kPa 交流供电电压 220V或38o 1士1%) U、 50 1士1%)50Hz 交流供电频率 Hz 交流供电波形 正弦波 波形总畸变<5% 环境Y辐射 空气吸收剂量率0.1Gy/h 空气吸收剂量率小于0.2501Gy/h 外界电磁场干扰 可忽略 小于引起干扰的最低值 外界磁感应 可忽略 小于地磁场引起干扰的2倍 放射性沾染 可忽略 可忽略
GB/T10261一2008 6.1.5测试点应是离电源输出端最近的采样点 6.1.6对测量设备的误差要求: 在检验误差极限时,原则上要求测量仪表产生的误差与受试仪器产生的误差相比较,是可忽略的 6.2输出效应测试 6.2.1测试用设备 调压装置; D) D 负载装置; 取样测量装置(测试高压用);应保证流经本装置的电流不超过输出电流额定值的1/10倍,其 温度系数比电源的温度系数高一个数量级 d)数字电压表(或电子电位差计):其准确与稳定度应保证测量误差要求,至少应高于被测电源 的相应指标一个数量级 6.2.2测试方框图 测试方框图见图1 负仪 待测 装置 调压 源电压 装置 电源 置 数字电压表 I 以下使用的电路 a500 负较 待测 装置 调压 源电压 电源 装置 取样测量装置 裁置 数字电压表 b500V以上使用的电路 图1电源输出效应测试 6.2.3测试条件 对于输出电压可调至零的被测电源,应分别在最高输出电压点及最高输出电压的10%处进行 a 测量; D)被测电源输出应工作于额定负载状态;
GB/T10261一2008 有多组电源输出时,对于非受测电源的工作状态为 -测交流源效应时,其工作应保证使电源处于额定功率状态; -测负载效应或测组合效应时,其他组电源的负载应与被测电源的负载同方向变化 6.2.4测试方法 6.2.4.1概述 按图1的a)或b)连接测试线路 调节负载使电源处于额定功率状态,经规定的预热时间后记录输 出电压初始值V(下同. 6.2.4.2测交流源电压及负载组合效应(用直流供电不做此项) 以最不利的组合方式源电压为最大额定值及空载;源电压为最低额定值及满载)同时改变电压及 负载,分别在两种状态进行测量并记录输出电压读数V和V,在1min内完成全测量过程 6.2.4.3测交流源效应(用直流供电不做此项》 调节源电压使其由额定值向高端变化,记录输出电压读数V,然后逆方向改变源电压至低端,记录 电压读数V.,每次测量在1min内完成 6.2.4.4测负载效应 源电压恒定在额定值,调负载由空至满载记录输出电压读数,然后逆方向改变负载并记录电压 读数V,每次测量在lmin内完成 6.2.4.5计算输出效应 温度效应由式(1)和式(2)计算得出: effm ×100 Xl00 effm 式中: eff 电源的输出效应,以%表示 V 电压初始值,单位为伏特(V). w 输出电压读数1,单位为伏特(V) V 输出电压读数2,单位为伏特(V 取两组计算中的最大值作为输出效应,测试数据经计算其结果应符合表4的要求 6.3温度系数测试 6.3.1测试用设备 a)恒温箱;应能在所要求的温度范围内连续可调,误差不超过土2C 温箱容积至少应为受试仪 器的3倍; b) 数字电压表; e)负载装置 d 取样测量装置(测试高压用) 6.3.2测试方框图 同图1,但需去掉“调压装置”并将电源装置于恒温箱内 6.3.3测试条件 电源置于恒温箱内,其他测试设备一律置于恒温箱外 6.3.4测试方法 参考图1(a或b)连接测试线路; a) 电源在温度 为20C士2c(或为室温值)的恒温箱内,经规定的通电预热时间后,测量其输 b 出电压的初始值V;
GB/T10261一2008 然后调节恒温箱温度至电源额定使用温度的上限值(45C汇[或下限值(0C],在此温度 下恒温4h后测量电源的输出电压值为V或V; d)计算温度系数: 温度系数a按式(3)和式(4)计算 -×l00 3 o ×100 a 式中: -电源的温度系数,以%/C表示; e 电源的输出电压上限值,单位为伏特(V)3 V 电源的输出电压下限值,单位为伏特(V); 输出电压的初始值,单位为伏特(V); 电源额定使用温度的上限值,单位为摄氏度(C); tH 电源额定使用温度的下限值,单位为摄氏度(C) t 取两组计算中的最大值作为温度系数 其测试数据经计算应满足表4的要求 6.4稳定性测试 6.4.1测试用设备 a)负载装置; b 取样测量装置(测高压用); c 数字电压表; d 交流稳压电源 6.4.2测试方框图 同图1,但需将“调压装置”换为“交流稳压电源” 6.4.3测试条件 调节负载装置使电源工作于额定功率状态 a b) 稳定性测量时间为8h和24h 6 4 测试方法 参考图1(a或b)连接测试线路; a b) 电源经规定的预热时间后,记录被测电压的初始测量值V,同时记录室温值 e)当使用数字电压表测量时,应每隔2h(8h以内)或4h(8h以上)测量一次,并记录其读数以 及源电压和室温,直至规定的测量时间止 d)分析测量数据,找出一系列测量值中的最大值Vm,及最小值V,按式(5)和式(6)计算绝对偏 差或相对偏差以%表示; AV=Vm-V -兴义I"n 其计算结果经温度系数修正后应符合表4的要求 6.5纹波和噪声测试 6 5.1测试用设备 调压装置 a b 负载装置 高压耦合电容(测高压用):推荐其容量C为1F,其绝缘电阻应大于100MQ,耐压大于所测 高压的一倍 电阻R的推荐为100kQ
GB/T10261一2008 d示波器或高频交流毫伏表,要求足够灵敏度和频带宽度(100MHz以上) 6.5.2测试方框图 测试方框图见图2 负役 待测 装置 调压 电压 电x 装置 装置 低 压 压 示波器 图2纹波和噪声测试方框图 6.5.3测试条件 a)对于输出电压可调至零的被测电源应分别在最高输出电压点及最高输出电压的10%以下某 点进行测量 b) 测量线应尽量短,接地要良好 6.5.4测试方法 a)按图2连接测试设备; b) 被测电源经规定的预热时间后,分别在额定源电压和满负载、额定源电压的上限值和空载、额 定源电压的下限值和满载下对噪声的峰-峰值进行测试 测试结果应符合表4的要求 6.6潮湿试验 6. .6.1测试设备 6.6. 2 同6.2. 1 6.6. 3 测试方框图 6.6.4同6.2. 2 6.6.5测试条件 电源放在湿热试验箱内,测试设备放在箱外,按方框图连接好负载及测试设备 6.6.6测试方法 接通电源,调节负载装置,使电源工作于额定工作状态,经规定的预热时间后,测量并记录电源 a 的负载效应,环境温度,湿度,然后关闭电源 b)遵照GB/T89931998附录D有关规定及I组试验规定试验(相对湿度93%,温度40C,试 验持续时间48h) 在持续时间最后30min,接通电源,测量记录湿热试验箱的湿度、温度 复测电源负载效应,其 测量结果应满足表4的要求 6.7电源工作噪声的测试 6.7.1概述 工作噪声是在压强为2×10-iPa的条件下以分贝数给出的声压,并以近似于人听觉的频响进行加 权仿真 它采用精密声级计测量几组读数取其算术平均值表示 8
GB/T10261一2008 6.7.2试验环境要求 室内环境声级至少要比电源与环境组合声级低4dB 除了门和地面外,在离电源3m内不应 a 有反射面存在,如果墙与天花板有合适的吸声结构,室内尺寸可小些 b) 电源放置所依靠的任何接触面均应垫有2.5cm厚的泡沫橡胶板 6.7.3测试条件 测试条件如下 a)电源输出电压置于最大额定值 无论单路、多路输出电源都应分别在空载、满载两种条件下进行测量 b 6.7.4测试方法 在空载、参考条件下进行测试 在距离电源表面1m的不同方向上依次进行测量(共五次测 a 量),以五次测量结果中的最大值作为空载时的噪声值; b)在满载情况下重复以上试验 对试验环境噪声级的测量;分别在对电源作空载工作条件下的噪声测量之前和满载工作条件 下的噪声测量之后,将电源装置处于断电状态并且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先后两次进行环境噪声 测量、取其平均值作为环境噪声值 6.7.5噪声值的计算 a)如果环境噪声比被测电源与环境组合的噪声值低4dB10dB,则按表6进行校正 b电源噪声为五次测量值经修正后的算术平均值 表6电源噪声值的校正 电源和环境组合声级与环境声级之差/dB 根据电源与环境组合声级求出的噪声修正值/dB -2.2 -1.7" 一1.3 -1.0 -0,8 -0.6 0 -0.4 >10 -0.0 不连续控制分辨力的测量 调节电源控制器,用数字电压表测量由电源控制调节器可以提供的可重现最小增量与满量程值 之比 g 6 介电强度试验和绝缘电阻测量 电源的介电强度试验应遵照GB/T19661.1关于防电击中基本绝缘的有关规定执行;在电源输人 端和机壳之间加试验电压值,时间1min,不得出现击穿和飞弧现象 试验电压的类型和数值由产品的 企业标准等技术文件按GB/T19661.1和表4的介电强度确定 必要时,可按GB/T19661.1的有关规定测量电源的绝缘电阻 6.10直流内阻的测量 测试用设备 负载装置; a b 测量取样装置;
GB/T10261一2008 数字电压表 6.10.2测试方框图 见图l,负载装置串人电流表 6.10.3测试条件 a)对于输出电压可调至零的被测电源,应调到最高输出电压; b)被测电源工作于空载及额定负载状态 10.4测试方法 6. a)按图1连接测试线路; 调节负载装置使电源处于额定输出电压,额定输出电流经规定的预热时间预热后记录输出 b 电压; 交流源电压恒定在额定值,调节负载在空载记录输出电压,在满载时记录输出电压V.,输 出电流I,每次测量在1min内完成; 计算电源直流内阻R,按式(7)计算 -V R 6.11输出电压调节范围及读数误差的测量 6.11.1测试用设备 a)调压装置, D 负载装置; c)取样测量装置; d 数字电压表 6.11.2测试方框图 同图1 6.11.3 测试条件 被测电源应工作在额定负载状态 6.11.4测试方法 按图1连接测试线路,源电压恒定在额定值,调节负载使电源处于额定功率输出状态 a b)输出电压调节范围的测量 经规定的预热时间后,调节电压调节旋钮,将输出电压平缓调到 零,然后,平缓地升到额定电压 同时观察数字电压表读数,应连续可调 满度电压不得低于 输出电压额定值 读数误差的测量 旋转电压调节旋钮,将输出电压平缓地调到零,然后平缓地顺序调至110 圈,分别记录每圈所对应的数字电压表读数 即为V,V,VVw,某点读数误差A,按式(8) 计算: V 二Yn.D (8 A V0 式中: 调节旋钮的刻度(圈数),为110 Vn.o 为刻度n所对应电压标称值 读数误差取A 中最大值,应符合表4的要求 电源开(关)机时输出过冲的测量 按图3所示连接测量装置 10
GB/10261一2008 被测 调压器 电源 记忆示波器 交流稳压器 o 图3电源开(关)机输出过冲测量装置 6.12.2测试方法 接通(断开)电源开关K,在记忆示波器上便可观测到图4所示电源开(关)机输出过冲特性 AVr AV分别表示电源开(关)机时输出电压的过冲幅度 Ao 关 开 Vo 图4电源开关)机输出过冲特性 6.13额定输出电流的测量 测量方框图采用图1.在负载装置低端串人电流表,调节负载,测额定输出电压时额定电流 遥控控制率的测量 遥控控制率的测量由产品企业标准等技术文件规定 6.15源电流的测量 测量方框图采用图1,在源电压输人端串人电流表,源电压调至标称值,在额定输出时读电流表 读数 1l
GB/T10261一2008 6.16平均无故障时间(MITBT)的试验 选用定时、定数,截尾试验方案进行可靠性试验 对于试验的判断标准,按E/T436一1989中5.5 规定执行 6.17外观检验 a)目测电源外观涂覆无明显划痕,变形 D 目测电源标识清晰无误 c)调节度盘应能灵活旋转,刻度定位准确 6.18包装运输试验 电源的包装运输试验应遵照GB/T8993一1998附录H中有关规定执行 试验结束后复测的负载 效应应满足表4的要求 检验规则 电源的检验分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具体检验项目和抽检方案见表7 7.2 电源的检验方法及合格判据按GB/T10257一2001中的规定执行 表7抽检方案 试验方法 抽样方案 试验分组 序号 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出厂检验 章条号 外观检验 6.17 输出电压调节范围 6.ll A 输出电压准确度 6.11 100%检验以剔除不合格品 噪声与纹波 6.5 负载效应 输出电压稳定性(8h 6.4 AQL=6.5 输出电压稳定性(24 -般检查水平l二次正常 直流内阻测量 6.10 抽样 不连续控制分辨力 6.8 10 额定输出电流 6,13 电源工作噪声 6,7 AQL=15 开(关)机输出过冲 12 6.12 特殊检查水平ls3二次 正常抽样 13" 遥控控制率的测量 6.14 6.15 源电流 15 6.9 全检 介电强度试验 16 绝缘电阻测量 6.9 AQL=15 17 温度试验 6.3 特殊检查水平Is一3二次 18 潮湿试验 6.6 正常抽样 运输试验 19 6.18 E 6,16 20 平均无故障时间的试验 注, 表示必检项目9表示抽检项目 12
GB/10261一200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随行文件 8.1标志 8.1.1产品标志 电源上应有下列标志;制造厂名、商标、产品名称、出厂型号、出厂日期、输出电压、输出电流的额定 值、源电压、源电流和源频率的标称值 8.1.2包装标志 包装箱上应有下列标志:制造厂名称、产品名称及型号、产品净重、毛重,应有“精密仪器”、“防雨”、 “防潮”等字样或图案 8.2包装 8.2.1包装要求 包装应该有内包装箱和外包装箱,对包装的一般要求应按GB12127中有关规定执行 在外包装 箱上应有包装标志 8.2.2包装配套要求 电源内包装箱里应有;产品合格证,包装单、使用说明书、随机附件清单及其他有关技术资料 8.3运输 电源在外包装条件下应允许以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工具运输 贮存 电源应贮存在温度为0c一35C,相对湿度不超过85%,通风良好,清洁卫生的房间里 13
GB/T10261一2008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核仪器用直流稳压电源的特定测试方法 A. 瞬态响应测试 A.1.1测试用设备 源电压阶跃装置;采用能实现源电压由其额定值的下限值至上限值的跃变,或实现源电压由其 a 额定值至额定值的下限值以及由额定值至额定值的上限值跃变的机械装置,在此跃变过程中 必须保证源电压不过零值和源电压不出现上冲或下冲,跃变时间应不大于电源恢复时间的 1/10倍; b)源电压通、断跃变装置:确保源电压不产生过冲 负载通、断跃变装置;实现空、满载的跃变 推荐采用电子负载装置; c d)示波器;能显示单个跃变过程,推荐采用存储示波器或长余辉示波器; 负载装置 A.1.2测试方框图 测试方框图见图A.1 负我装置 被 源电压 阶跃装置 示波器 n)交流源瞬态效应测试 负通、断跃变牧置 源电压 电 激 示波器 b)负载瞬态效应测试 图A.1瞬态效应测试 14
GB/T10261一2008 负载装置 被 测 源电压通 电 断跃变装置 源 示波器 c源电压通、断效应测试 图A.1(续 A.1.3测试条件 若输出电压可调,应调至最高输出电压 A.1.4测试方法 A.1.4.1交流源瞬态效应测试 按图A.la)连接测量设备 用示波器分别观测当源电压分别由其额定值跃升到额定值的上限,和 由额定值跃至额定值的下限时,用示波器观测输出电压的瞬态响应特性 A.1.4.2负载瞬态效应测试 按图A.lb)连接测量设备 用示波器分别观测当负载分别由空载跃变到满载和由满载跃变到空载 时,用示波器观测输出电压的瞬态响应特性 A.1.4.3源电压通断效应测试 按图A.le)连接测量设备 用示波器分别观测当源电压分别阶跃接同通和阶跃断开时,用示波器 观测输出电压的瞬态响应特性 A.2效率测试 A.2.1测试用设备 a)直流电压表、直流电流表、瓦特表; 负载装置 b A.2.2测试方框图 测试方框图见图A.2 被测 负载 源电压 电源 装置 效率测试 A.2.3测试条件 在输出电压的最大值点及满负载的50%以下某点测试; a b)若输出电压可调至“0”,则应分别调在最大值及最大值的50%以下某点、负载调至满载的50% 以下进行测试 A.2.4测试方法 按图A.2连接测试线路 a 15
GB/T10261一2008 b 测量输出电压(V)、输出电流()及输人有功功率(P); 计算效率(p): A.1) n一 A.3阻抗测试 A.3.1测试设备 正弦波发生器,应具有足够的频率范围,足够的输出幅度以推动负载调制装置 a b负载调制装置;应能在整个频率范围内调频,有足够大功率并能将流过它的交流电流与直流 分量分离开; 二踪示波器;应具有足够的频带宽度和灵敏度; c d 监流器R丽;应为非电抗电阻器,在高调频下的阻抗值与低频下的阻抗值之差,应小于其直流电 阻值的1/10; 负载电阻;当负载调制装置与之并联时,应能调节至可吸收50%的额定电流 e A.3.2测试方框图 测试方框图见图A.3 R 负极 正弦波 调制 发生器 装置 源电压 U,,sin小 sin少 A 示波器 图A.3输出阻抗测试 A.3.3测试条件 a)在基准条件下测量; 若输出电压可调,则应调至最大输出电压点测 b) e)测量点(选择调制信号的频率点)应足够多,以清晰地显示阻抗与频率关系曲线 A.3.4测试方法 按图A.3连接测试线路,电源装置开机预热 a 一定时间; b)将调制频率调至最低点,调负载电阻R使直流负载电流为其额定值的50%,然后调交流调制 最大幅度值为额定输出电流的50%,用示波器监测输出电流,同时观测响应电压4i; 在整个频段内逐点改变频率,调I不变,观测响应电压U; 16
GB/T10261一2008 U d)计算在相应频率下的输出阻抗;Z ,在坐标纸上绘出Z曲线 A.4浪涌电流测试 A.4.1测试用设备 负载装置 a) 示波器; b e)其他 4.2测试方框图 测试方框图见图A.4 电 源电压 源 置 示波器 硅整流器,反向电压大于 600V,额定电流大于5A R 线绕电阻,电阻约0.1Q,功率约6w 阻值应保证示波器能观测到电压波形 R K -开关或按键,额定电压大于250,额定电流大于1A 图A.4浪涌电流测试 A.4.3测试条件 R应调节到使示波器足够准确地观测U 波形 A.4.4测试方法 a)按图A.4连接测试线路,闭合开关K b)然后将开关短时间打开,用示波器观测U 的最大峰值 e)为了避免电源装置的变压器过热,此实验的持续时间不得超过1s; d)该试验至少重复三次,并记录U 的最大峰值U 计算浪涌电流Iu e U IM= (A.2 R A.5保护性能测试 A.5.1限流保护试验 通过在电流增加时,降低电压的方式提供限流的电源应做如下试验 当输出电流等于110%的额定电流值或预定电流值时输出电压应比100%的电流时的值低 a b)当输出端短路或接以最小允许负载电阻时,输出电流应小于150%的额定电流或预定电流值 A.5.2折回特性试验 通过折回特性(见图A.5)提供限流的电源,应做如下试验 当输出电流等于110%额定电流或预定电流值时,输出电压应比100%的电流时的值低 a
GB/T10261一2008 当输出端接一从无穷大到零之间任何值的电阻器时,输出电流应小于125%的额定电流或预 b 定电流值 当输出端短路时,输出电流应小于100%的额定电流或预定电流值 输出电压 FCI ACn 输出电流 ACL 自动限流; FCL 折回限流 T1、T2 限流门限 M1,M2 最大限流; 短路电流; -工作误差极限 注1自动限流随着电流的增加而降低输出电压 注2;折回限流随着负载电阻的降低而降低电压和电流 注3;限流门限,负载电阻再减小时,输出电压将超出工作误差极限时的输出电流 注4最大限流,被限定的电流最大值 注5:短路电流,将稳压电源输出端短路时所能提供的稳态电流值 图A.5限流类型 A.5.3短路保护 试验只适用于具有过压保护的电源 对于短路保护的电源;将输出短路试验24h; a b 对于有限流保护的电源;将输出端短路,试验时间等于产品标准所规定的短路保护时间

国际货运代理作业规范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国际货运代理作业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国际货运代理作业规范的编号:GB/T22151-2008。国际货运代理作业规范共有55页,发布于2008-12-012008-12-01实施
低本底α和/或β测量仪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低本底α和/或β测量仪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低本底α和/或β测量仪的编号:GB/T11682-2008。低本底α和/或β测量仪共有11页,发布于2009-04-012009-04-01实施,代替GB/T11682-1989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