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9995.3-2006

天然材料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3部分:运动冰场

Technicalrequirementsandtestmethodsfornaturalmaterialsportsfield-Part3:Icerink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天然材料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3部分:运动冰场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天然材料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3部分:运动冰场的编号:GB/T19995.3-2006。天然材料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3部分:运动冰场共有18页,发布于2006-12-012006-12-01实施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Y55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97.220.10
  • 实施日期2006-12-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8页
  • 文件大小725.97KB

以图片形式预览天然材料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3部分:运动冰场

天然材料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3部分:运动冰场


国家标准 GB/T19995.3一2006 天然材料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 第3部分运动冰场 Tehniealrequirementsandtesmethdsfornaturalmateriasportsfieldi Part3:Icerink 2006-12-01实施 2006-06-25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 国国家标准化管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19995.3一2006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要求 8 检验方法 l0 场地合格判定规则 附录A资料性附录冰场制造方式及附属设施 11 A.1冰场制造方式 A.2附属设胞 12 附录B(资料性附录》各竞赛项目用冰场推荐场地画法 13 B.1冰球竟赛用冰场画法 13 B.2短道速滑竟赛用冰场画法 14 B.3冰壶竟赛用冰场画法 15 400m速滑竞赛用冰场画法 15 图1冰球场地规格图 图2冰球场地规格图中部分区域细部图 图3短道速滑竟赛用场地规格 图4标准冰球场地中进行的冰壶竟赛用场地 图5专用冰壶竞赛用场地 图6400m速滑竞赛用标准场地 图7400m速度滑冰场地冰面温度、厚度及标高检测点位图 图8冰球场地冰面温度,厚度及标高检测点位图 图9场地面积与测试点数关系图 图B.1冰面分界线及标记 14 图B 短道速滑场地画法 2 14 图B.3短道速滑弯道点位画法 l 表1冰面温度 表2速度滑冰400m标准跑道计算公式表 表A.1冰场温度与湿度关系
GB/T19995.3一2006 前 言 GB/T19995《天然材料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由以下部分组成 -第1部分;足球场地天然草面层; -第2部分;综合体育场馆木地板场地 -第3部分:运动冰场 本部分为GB/T19995的第3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和附录B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国家体育总局提出 本部分由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体育总局体育设施建设和标准办公室 本部分起草单位;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cIMco工业有限公司北京华体实业总公司 体育设施设计中心.,沈阳体育学脱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日恩光、柯路奇(GuyE.Cloutier),刘海鹏、王应辅,邓敏达,边维华、,孙立明、 马健
GB/T19995.3一2006 天然材料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 第3部分:运动冰场 范围 GB/T19995的本部分规定了竟赛用标准运动冰场的使用要求、检验方法及合格判定规则 本部分适用于竞赛用运动冰场,其他冰场可参照使用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9995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 部分 QB/T24431999钢卷尺 冰壶协会《冰壶竞赛规则》 滑冰协会《速度滑冰竞赛规则》 滑冰协会《短道速滑竞赛规则 国际冰球联合会《冰球竞赛规则》 国际滑冰联合会《花样滑冰竟赛规则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19995的本部分 3.1 运动冰场ieerink 提供冰上活动的场地 竟赛用运动冰场ierinktoreopeltitionm 提供冰上运动的比赛场地 冰场温度icerinktemperature 冰面上高度1.3m处的空气温度 冰面温度icesurfacetemperature 冰场冰表面的温度 3.5 冰场湿度iteerimkhumdtity 冰面上高度1.3m处的空气相对湿度 3.6 冰面平整度 iceSurfacelevelneSS 冰场任意3m区域内冰表面高差的程度
GB/T19995.3一2006 要求 4.1外观 冰面颜色 4,1.1 冰场场地的冰面颜色应为白色 4.1.2平滑度 冰面应平坦,光滑且无障碍 4.1.3冰层厚度 cm5cm 冰层厚度应为3 4.1.4冰面平整度 冰场内任一位置处3m区域内的冰面起伏应小于2mma 整个冰场检测点合格率应不小于80% 4.1.5冰面高差 短道速滑及花样滑冰竟赛场地冰 冰球和400m速度滑冰竞赛场地冰面的全场高差宜小于6mm 面的全场高差应小于4mm 冰壶竞赛场地冰面的全场高差应小于2mm 4.2温度及湿度 4.2.1冰面温度 各竟赛项目用冰场冰面的温度见表1 表1冰面温度 冰场用途 冰面温度/ 冰球竞赛场地 -6 短道速滑竞赛场地 400m速度滑冰竞赛场地 5 花样滑冰竟赛场地 冰壶竞赛场地 4.2.2冰场温度 冰场温度应为15C士2C 4.2.3冰场湿度 冰场湿度应小于70% 具体冰场温度、湿度关系参见附录A 4.3冰场点位线 运动冰场的点位线应严格按照各项目竞赛规则的规定划线,点位线应清晰准确 冰面照度 竞赛用冰面照度应不小于1500lx,训练用冰面照度应不小于300lx 冰层水质 冰层应采用清澈透明无可见杂质的中性洁净水 4.6运动冰场场地规格及附属设施 4.6.1冰球项目竟赛用冰场 4.6.1.1场地规格 冰球场地一般为长度60m一61m,宽度30m;场地四周圆弧半径为8.5m的冰场 冰球场地标准规格图及其部分区域详细说明见图1和图2
GB/T19995.3一2006 008 008 00 00 8 哲越籽 消习 落分U O 丫 0cM3 送 国 皮 经 凶 0M游中 鑫 0c惠祥界 D9 员 禁象 未 9源易T场籽 羽有U推 用 E88 A籽
GB/T19995.3一2006 单位为厘米 厚 50 中线红色宽30 红线宽5 AL 对抗点监色多30 裁判区域线 评分员席 蓝线宽5 裁判区域线 中央冰点和中圈 90 9O 应 6 360 83 S 球门线 S 红色 宽5 球门区 6o 15 5o 450 球门区域线红色宽5 900 球门区域线 结束区对抗圆和点 36o 8 60 球门区域线防护区 对抗中心点细部图 图2冰球场地规格图中部分区域细部图
GB/T19995.3一2006 4.6.1.2冰球场地附属设施要求 冰球竞赛场地的附属设施及规格应符合国际冰球联合会(《冰球竞赛规则》中相应的要求 4.6.1.3场地画法 竞赛用冰场的场地画法参见附录B. 4.6.2短道速滑项目竞赛用冰场 4.6.2.1场地规格 短道速滑比赛一般在冰球场地进行,周长为1l1.12m的椭圆形跑道(如图3) 1500m 起点 500m 起点 1000m 2000m 起点 3000m 5000m1 冰场面积 60m×30m -直道长 28,85m; B 半径 8.00m; 8.50m: -计算半径 -直道宽度(最小值) D 7.00m; E -弧顶至板墙距离 7.57m; 直道实际宽度十1.5m 跑道周长2A+2rC 111.12m 图3短道速滑竞赛用场地规格 各距离对应的滑跑圈数 500m=4.5圈、1000m=9圈、1500m=13.5圈、2000m=18圈、3000m=27圈、5000m= 45圈 4.6.2.2场地附属设施及规格 短道速滑竞赛用冰场场地附属设施应符合《滑冰协会短道速滑竟赛规则》中相应的要求 4.6.2.3场地画法 短道速滑竞赛用场地的画法参见附录B 4.6.3花样滑冰竞赛用场地 花样滑冰竟赛一般在冰球场地内进行,其附属设施应符合国际滑冰联合会《花样滑冰竞赛规则》中 的要求 4.6.4冰壶项目竞赛用场地 4.6.4.1场地规格 冰壶竞赛一般在冰球场地中进行(如图4),也可在专门的冰壶竞赛场地中进行(如图5). 冰壶场地长44.5m、宽4.75m 冰道的一端画有一个直径为1.83m的圆圈作为球员的发球区
GB/T19995.3一2006 被称作本垒 冰道的另一端也画有一圆圈,被称为营垒 场地中线两侧分别有前卫线、丁字线和后卫 线,丁字线的交叉点为营垒的中心点,以中心点为圆心,营垒是由4个半径为0.15m,0.61m,1.22 m 和1.83m的同心圆组成 外面两圆之间涂为红色 图4标准冰球场地中进行的冰壶竞赛用场地 起步 横挡 0.46m 三点 .75mm 后卫线 丁字线 -红色区域 .6IF" 1.83m(半径) 中线 前卫线 复 司 前卫线 中线 R=1.83m I0.6Im.22边 0.ibm 丁字线 红色区域 后卫线 47m 0.46m 横挡 起步 图5专用冰壶竞赛用场地 4.6.4.2冰壶竞赛用冰场场地附属设施 冰壶竞赛用场地附属设施及规格应符合冰壶协会《冰壶竞赛规则》中相应要求 4.6.4.3场地画法 冰壶竟赛用场地画法参见附录B
GB/T19995.3一2006 4.6.5400m速度滑冰用场地 44 .6.5.1场地规格 400m速度滑冰竞赛用场地的规格见图6和表2. 3000m 1000m起点 1500m起点 起点 5000m" 1000终点 终点50m、1500m 500m起点 3000m,5000m、10000m -直道长度; B -内道半径; 换道区半径; 外道半径 D-C=4nm、4.5m或5m 图6400速滑竞赛用标准场地 表2速度滑冰400m标准跑道计算公式表 内弯道半径=25m,跑道宽=4m 内弯道半径=25m,跑道宽=4.5m =2A=2×113.57 -227.14m L=2A=2×112.78 -225,56m =xB=25.5×3.1416 =80.1lm xB=25.5×3.1416 =80.llm 二rC=29,5×3,1416 =92.68m =94.25nm 30×31416 VA干4 /A干4.5 0.07m 0.08m /3,57干一l13.57 2.784.5 -l12.78 400.0m 00.0m 内弯道半径=25m,跑道宽=5m 内弯道半径=25.5m,跑道宽=4m =2A×1l1,98 =223,96m =2×112.00 =224.00m rB=25,5×3.1416 =80.11m =26×3.1416 =81.68nm rC=30,5×3.14l6 =95.82m -30×3.1416 =94.25m A5 、A不 0.l1mm 0.07m 1ll.98十5!一1l1.98 VI12干4一112 0.Om 400.0mm 内弯道半径=25.5m,跑道宽- =4.5m 内弯道半径=26m,跑道宽- =4m =2×111.205 =222.41nm1 L=2×1l0.43 =220.86m =26×3.1416 =81.68m L =26.5×3.1416 =83.25mm =30,5×3.1416 =95,82m =30.5×3.1416 =95,82m vA十4.5 VA十不 0.07m" 0.09m I.205十4.5一111.205 /II0.43十一110.43 400m 400m 注表中的L为两直道长度,L 为内弯道长度,L为外弯道长度,A为换道区差
GB/T19995.3一2006 4.6.5.2400m速度滑冰竞赛用标准场地附属设施 400m速滑竞赛用标准场地的附属设施应符合滑冰协会《速度滑冰竟赛规则》中相应要求的 规定 4.6.5.3场地画法 400m速滑竞赛用标准场地的画法参见附录B 4.6.6各项目场地外围走廊尺寸 400m速度滑冰场地,冰场外围走廊宽度应不小于2m;冰球场地直道两侧走廊宽度应不小于 2.5m,其端线两侧用于设置监门席,运动员替补席及裁判员席的走廊宽度应不小于1.5m 4.7冰场结构 部分运动冰场建造安装的有关资料,参见附录A 检验方法 5.1外观 5.1.1冰面颜色 采用目测法检验冰面颜色 5.1.2冰面平滑度 采用目测法检验冰面平滑度 5.1.3冰层厚度 采用游标卡尺及电钻对冰层厚度进行检测 按图7及图8所示测量点位置,用电钻将冰层钻至场地水泥表面,用游标卡尺测量钻孔深度 5.1.4冰面平整度 采用标称长度为3m的靠尺及塞尺,沿冰场长轴方向每10m随机检测3个点位 5.1.5冰面高差 将精度为士1mm的水准仪置于场地的中心位置,按图7及图8所示测量点分别测量各点标高,计 算最高点与最低点之差 5.2温度及湿度 5.2.1冰面温度 采用精度为士0.2C的红外线测温仪或在场地中预埋电阻感温器的方法,按下述测量点位对冰面温 度进行检测 400m速滑场地冰面温度测量点位 a 按图7中所示检测16个点位 单位为毫米 113570 25o冰 00 图7400m速度滑冰场地冰面温度,厚度及标高检测点位图
GB/T19995.3一2006 冰球场地冰面温度测量点位 bb 按图8中所示检测5个点位 单位为毫米 1000 图8冰球场地冰面温度、厚度及标高检测点位图 冰壶及花样滑冰冰面温度测量点位 c 冰壶及花样滑冰冰面温度测量点位与冰球场地温度测量点位相同 冰场温度 5.2. 2 将精度为士0.2C的测温仪放置于距离冰面1.3m处进行测量,各竟赛项目测量点位如5.2.1中所 列 应对测量结果取平均值 5.2.3冰场湿度 在场区周围均匀选取四个测量点,将精度为I级的干湿球湿度仪放置于距离地面1.3m处进行测 量,并对测量结果取算术平均值 5.3冰场照度 用I级照度仪在冰面上1m高处,按测量点位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结果取平均值 场地面积与测量点位数量的选取如图9所示,测量点位置应平均分布在场地上 150 140 130 20 10 10o 90 s0 70 60 0 40 30 2000 40006000 8000 100001200014000160001800020000 场地面积/mr 图9场地面积与测试点数关系图 5.4冰层水质 用玻璃量杯随机取得浇冰车刮削的部分冰屑,融化后检查水样应清洁透明无悬浮物等杂质,并用 pH试纸检查
GB/T19995.3一2006 5.5场地规格与场地点位线 5.5.1测量仪器 精度不低于士10mm/km的测距仪或符合QB/T24431999规定的1级钢卷尺 用钢卷尺测量时,应按钢卷尺的全尺长校正值及温度膨胀系数对钢卷尺测试值进行校正 5.5.2冰球及花样滑冰竟赛用场地的规格 按照冰球和花样滑冰竞赛规则中规定的要求对冰场尺寸及场内画线尺寸进行测量 5.5.3短道速滑场地规格 按照短道速滑竞赛规则的要求对冰场尺寸及场内画线尺寸进行测量 5.5.4400m速度滑冰场地规格 按照400m场地速度滑冰项目竞赛规则的要求对冰场尺寸及场内画线尺寸进行测量 场地合格判定规则 竟赛用冰场应符合4.1一1.G的要求 若有不符合项,应按本部分要求进行整改,直至合格 1o
GB/T19995.3一2006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冰场制造方式及附属设施 冰场制造方式 制冷方式 为方便管理及保证冰面质量,结合国际冰场的制造经验及环保要求,推荐采用氨或氟利昂“间接制 二醉水泮液或氯化钙水溶液)经制冷机降温后送至冰场制冷排管降 冷式”方法制造冰场 即将冷媒(乙 温制冰 A.1.2冰场温度、湿度关系 冰场温度,湿度关系见表A.1 表A.1冰场温度与湿度关系 温度/ 湿度/% 90 10 80 15 70 20 60 1. 3 冰场基础 A, 般采用浇筑防冻抗渗混凝土作为冰场基础 按制冷工艺及冰场使用要求,并根据不同建设条件可将冰场基础分为;隔气层、保温层、防水层、滑 动层、承压层等 在设计冰场时,应考虑场地涨缩问题,预留伸缩缝 A.1.3.1场地面层 冰场面层可为混凝土层,其最大耐压强度应由冰场的用途决定 混凝土表层的标高高差不超过 士5mm 混凝土层应一次性浇注完成 也可采用沙层内置冷冻排管作为场地面层 A.1.3.2防水层 冰场面层以下的防水层,通常采用聚乙烯膜或涂敷GS卷材作为防水层 使用聚乙烯膜卷材时,应 注意卷材的最小搭接宽度以保证其防水性能 A.1.3.3保温层 防水层以下应铺设两层保温材料,材料接缝应进行粘贴,上下层接缝应交错 保温层通常为挤压成型的聚苯乙烯或硬质聚氨酯 A.1.3.4加热层 加热层可用混凝土浇筑或由压实至95%以上标准密度的沙层制成(内含加热排管),加热层应平 整,其标高高差应小于10mm 加热层所用的沙子应干净、不含黏土和其他有机物质 A.1.3.5地基 地基可由干净、致密的石子或砂砾制成 制作时,应将石子或砂砾压实并做平整处理 此外,在有 水存在的情况下,应对地基安装排水系统 也可采用混凝土基础作为地基 11
GB/T19995.3一2006 3 附属设施 A. A.2.1浇冰车及车库 竟赛用冰场宜配备浇冰车对冰面进行刨冰,扫冰、浇冰,以保证冰场的正常使用 浇冰车库应设在邻近冰场区域,方便浇冰车进出的房间内,面积应足以摆放浇冰车及使用工具 A.2.2融雪池 竞赛用冰场宜配备融雪池,在建造融雪池时应根据所进行项目的要求考虑融雪池的容积,以便及时 将浇冰车倾倒的积雪融化 融雪池宜设在浇冰车库内,条件允许时,融雪池应考虑制冰系统余热化雪 12
GB/T19995.3一2006 附录 资料性附录 各竟赛项目用冰场推荐场地画法 B.1冰球竟赛用冰场画法 按照图1和图2及国际冰球联合会《冰球竞赛规则》中相应条款的规定绘制冰球竞赛场地图 冰球场地的冰面上应有5条分界线,每条分界线应横贯整个冰场并垂直延伸到边线界墙上(见 图B.1) a)球门线 在距冰场两端4m处各画一条宽度为5cm的红线,即为球门线 b)蓝线 采用两条宽度为30cm的蓝色分界线将两条球门线之间的冰面划分成三个面积相等的区域 两条 蓝色分界线称为蓝线 两条蓝线确定的三个区域,规定如下 某一方防守球门所在区域称为“守区” -守区与攻区中间的区域称为“中区” 对方防守球门所在区域称为“攻区” 中线 e 冰场中间宽度为30em的红线称为“中线” ) 争球点和争球圈 画在冰面上的所有点和圈称为“争球点”和“争球圈”,用于裁判员在每局比赛开始和停止后争球时 用来确定运动员的位置 开球点和中圈 e 冰场中心直径为30cm的蓝点是开球点 以开球点为圆心,用5cm宽的蓝线画一个半径4.5m的 圆,称为中圈 中区争球点 在中区距每条蓝线1.5m处,各画两个直径为60cm的红色争球点 g端区争球点和争球圈 在每个端区球门的两侧,各画一个直径为60cm的红色争球点和争球圈 在端区争球点每侧画两个“L” 以争球点的中心为圆心,以4.5m为半径,用5cm宽的红线画 个争球圈 h)裁判区 在紧靠记录席前端的冰面上,以3m为半径,用5em宽的红线画一个半圆,称为“裁判区” 球门区 iD 在每个球门前,用5cm宽的红线画一个球门区,球门区内的冰面应被涂为浅蓝色 规则中规定,球 门区应视为由球门区线垂直上伸到1.27m,球门架的上缘围起来的所有空间 13
GB/T19995.3一2006 咔 咔 注1:在室外场地,中线和划分“守区”,“中区”,“攻区”的蓝色分界线以及争球点标记都用5cm宽的线完成 注2:如果允许界墙上张贴广告,(红、蓝、球门线至少画到界墙下部的防踢护板上; 注3;分区线的宽度是所在区域的一部分 图B.1冰面分界线及标记 B.2 短道速滑竟赛用冰场画法 按照图3、图B.2和图B.3中所示尺寸及下述要求绘制短道速滑竞赛用场地图 首先定纵轴,在纵轴线上画出五个点(中心点、两个半圆的圆心、两侧壶顶标志点) 一画出进出弯道的四个标志点(即直,弯道的交接点) 在弯道上画出剩余的八个标志点; 画出起、终点线(从起跑线内侧50cmm算起每隔1.3m用直径为2cm的标志线标志起跑位 置); 国际比赛场地要求有地、市级以上专业测绘单位测量并出示场地测量结果证明 单位为米 8.00 14.43 28.85 eOpe 图B.2短道速滑场地画法 14
GB/T19995.3一2006 R=8.00m 图B.3短道速滑弯道点位画法 B.3冰壶竟赛用冰场画法 按照图4和图5中给出的尺寸对冰壶竞赛场地进行划线 场地中心线和后卫线应与大本营的对切 点重合 B.4400m速滑竟赛用冰场画法 按照图6及下述方法绘制400m速滑竞赛用冰场 首先定出场地纵轴,在纵轴上画出场地中心点、两个半圆的圆心、两侧弧顶标志点共五个点; a b)画出进出弯道的八个标志点(即直、弯道的交接点); c 以两个半圆的圆心为中心点,分别画出两条跑道的半圆 d 在弯道路段和直道路段上分别每隔1 m和10m,画两条长10cm,宽5cm的线,作为两条跑道 的分界线; 画出起、终点线及起跑预备线(所有的起、终点线均与报道的直道线或直道的延长线成直角;预 备起跑线应在起跑线后2m,终点线后沿5m处,每隔1m标出一个宽度不大于5cm,平行于 终点线的蓝线》. 教练席在换道区应有特殊标记;在距跑道外沿(向冰面)1m处画一 -条宽度为2cem、平行于跑道 外沿的线,该线从弯道结束进人换道区20m处至将进人下一弯道前的10m之间的全长

蜜饯通则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蜜饯通则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蜜饯通则的编号:GB/T10782-2006。蜜饯通则共有8页,发布于2007-01-012007-01-01实施,代替GB/T10782-1989,GB/T11860-1989
手术刀片和手术刀柄的配合尺寸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手术刀片和手术刀柄的配合尺寸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手术刀片和手术刀柄的配合尺寸的编号:GB8662-2006采。手术刀片和手术刀柄的配合尺寸共有4页,发布于2007-05-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