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40987.1-2021

公共图书馆业务规范第1部分:省级公共图书馆

Publiclibraryprofessionalworkspecifications—Part1:Provincialpubliclibrary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公共图书馆业务规范第1部分: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公共图书馆业务规范第1部分:省级公共图书馆的编号:GB/T40987.1-2021。公共图书馆业务规范第1部分:省级公共图书馆共有67页,发布于2021-11-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A14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01.140.20
  • 实施日期2021-11-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67页
  • 文件大小4.71M

以图片形式预览公共图书馆业务规范第1部分:省级公共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业务规范第1部分:省级公共图书馆


国家标准 GB/40987.1一2021 公共图书馆业务规范 第 1部分:省级公共图书馆 Pubieihraryprofesionalwrkspeeifieations Part1:ProvincialpublicIibrary 2021-11-01发布 2021-1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涯花警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40987.1一2021 目 次 前言 引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总则 4.1内容与结构 4.2应用 文献采集 5.1概述 5.2采集制度 .3采集方式 采集对象 12 5,4 15 文献组织 15 6.l概述 6.2文献组织制度 15 6.3文献编目 l6 6.4文献加工 6.5资源整合 19 文献保存、保护与修复 20 7.1概述 20 7.2文献保存、保护与修复制度 20 7.3文献保存 20 7.4文献保护与修复 23 读者服务 26 8 8.1概述 26 8.2读者服务制度 26 8.3读者管理 227 8.4文献借阅服务 28 8.5信息检索服务 29 参考咨询服务 29 8.7立法和决策服务 31 8.8社会教育服务 31 8.9数字资源服务 33 8.10政府公开信息的服务 34 34 8.11地方文献服务
GB/T40987.1一2021 34 8.12文献开发 35 8.13特殊群体服务 36 8.14流动与自助服务 37 信息化建设 37 9.1概述 37 9.2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 37 9.3基础设施建设 38 9.4软件系统建设 40 9.5 系统运行与维护 12 9.6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 43 10协作协调 43 0.1概述 44 0.2区域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 45 10.3业务指导 业务合作 16 10,4 10.5 4" 学会及协会工作 社会合作 49 10.6 业务管理与研究 11 49 1.1概述 19 1.2业务管理制度建设 50 1.3业务规划与计划 50 1.4业务考核与评做 51 1.5业务研究 51 1.6业务培训 53 l1.7业务数据统计 53 1.8业务档案管理 54 1.9标识管理 55 附录A资料性)省级公共图书馆业务指标体系 56 参考文献 62
GB;/T40987.1一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GB/T40987《公共图书馆业务规范》的第1部分 GB/T40987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省级公共图书馆 -第2部分;市级公共图书馆 第3部分:县级公共图书馆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文化和旅游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图书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8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汪东波、申晓娟汤旭岩、李西宁,王天乐、王秀香、,张若冰、严继东、刘元君、马志立、 吴金敦、陶嘉今、杜云虹、孙振东
GB/T40987.1一2021 引 言 为促进各级公共图书馆业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提升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科学 化、专业化发展水平,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原文化部自2014年3月开始启动《省、市、县级公共图书 馆业务规范》研制项目 本文件是在该项目研究成果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 GB/T40987《公共图书馆业务规范》提供了一套公共图书馆业务工作的基本规范体系,拟由3个部 分组成 第1部分:省级公共图书馆 本部分旨在规范省级公共图书馆业务工作的规范化操作和管理 为业务工作考核提供依据,同时为第三方评估提供参考 -第2部分;市级公共图书馆 本部分旨在规范市级公共图书馆业务工作的规范化操作和管理 为业务工作考核提供依据,同时为第三方评估提供参考 第3部分县级公共图书馆 本部分旨在规范各县级公共图书馆主要业务工作的操作和管理 为业务工作考核提供依据,同时为第三方评估提供参考 IN
GB;/T40987.1一2021 公共图书馆业务规范 第1部分;省级公共图书馆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省级公共图书馆业务规范的总则,并规定了文献采集,文献组织,文献保存、保护与修 复,读者服务,信息化建设,协作协调,业务管理与研究的基本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规范省级公共图书馆主要业务工作的内容和质量,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公共图书 馆业务工作可参照执行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3792.2普通图书著录规则 文献著录第3部分连续性资源 GB/T3792.3 文献著录第4部分非书资料 GB/T3792.4 GB/T3792.6测绘制图资料著录规则 古籍著录规则 GB/T3792.7 文献著录第9部分;电子资源 T GB 3792.9 文献主题标引规则 GB 3860 6159.5缩微摄影技术词汇第5部分;影像的质量、可读性和检查 GB GB18030信息技术中文编码字符集 21712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 GB 2223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T GB GB/T25100信息与文献都柏林核心元数据元素集 GB/T27702信息与文献信息检索(Z39.50)应用服务定义和协议规范 27703信息与文献图书馆和档案馆的文献保存要求 GB 28220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 GB Z 28828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 GB 图书馆古籍书库基本要求 GB 30227 31219.2图书馆馆藏资源数字化加工规范第2部分文本资源 GB GB 31219.3图书馆馆藏资源数字化加工规范第3部分;图像资源 GB 31219.4图书馆馆藏资源数字化加工规范第4部分;音频资源 GB/T31219.5图书馆馆藏资源数字化加工规范第5部分;视频资源 GB/T32003科技查新技术规范 GB/T33286机读书目格式 GB/T35660(所有部分信息与文献图书馆射频识别(RFID) GB/T36719图书馆视障人士服务规范
GB/T40987.1一2021 GB/T36720公共图书馆少年儿童服务规范 GB/T39658公共图书馆读写障碍人士服务规范 GB50174数据中心设计规范 GB50462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施工及验收规范 JG38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 古籍普查规范 wH/T22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 wH/T4?图书馆数字资源统计规范 wH/T50网络资源元数据规范 wH/T71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规范 wH/T74图书馆行业条码 wH/T76流动图书车车载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建标108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 SO2709信息和文献信息交换格式(InformationanddoeumentationFormatforinformation exchange)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省级公共图书馆provineialpubliclibrary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投资兴办的,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具有文献信息资源收集、憋 理、存储、传播、研究和服务等功能的公共文化与社会教育设施 [[来源;GB/T28220-2011,3.1,有修改 3.2 文献document 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 注:包括但不限于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缩微制品、数字资源 3.3 文献采集deumentaequisiton 依据图书馆履行职能的需要,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文献(3.2)以补充馆藏的过程 3.4 静电复制eleetrostaticprinting 利用静电感应原理,将印本文献转印为一份或多份的过程 3.5 缩微复制mierocopy 利用摄影技术方法,以较高的缩小比率将文献记录在感光材料上的过程 3.6 馆藏发展政策librarycoleetiondeveopmentpoliey 对藏书建设所配置资源的有效使用以及长远发展所遵循的策略 3.7 闭架文献elosedishelvesdoeument 读者不能自行获取的馆藏文献
GB;/T40987.1一2021 3.8 文献数字化 d0cuent digitizationm 将各类型文献(3.2)转化成计算机可识别和处理的形式的过程 3.9 自建数据库sef-biltdatabase 公共图书馆按照一定专题,建设以电子形式存储的、带有统一的读者界面的描述性记录或者内容单 元的数据集合 注包括但不限于事实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图像数据库和音频数据库 3.10 特种文献speeialdoeuent 图书、报刊以外的各种出版物和印刷品 注:包括但不限于学位论文、标准,专利说明书和研究报告 3.11 古籍特藏文献spetialanctentum nent 具有一定的历史文物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的文献(3.2). 注:包括但不限于汉文和少数民族文字的善本古籍、普通古籍、新线装、新善本、名家手稿、家谱、地方志、金石拓片、 奥图,老照片、年画,小报,外文善本 3.12 地方文献 locald0cument 有关某一特定地区及其居民的各类型文献(3.2) 3.13 音像制品audioandvisualmaterials 利用声像技术直接记录音频、图像等,然后通过播放手段给人以听觉、视觉感受的文献(3.2) 注:分为录音资料,录像资料和音像资料三种类型,包括但不限于录音带、唱片、幻灯片、电影片,电视片,录像带和 光盘 3.14 数字资源digitalresouree 以数字形式存储的带有特定内容的信息单元 3.15 文献组织dcumentorganization 根据文献(3.2)内容的学科性质和特点,按 一定的规则和方法,对文献(3.2)外在特征和内容特征进 行揭示、整理和排序,使文献(3.2)集合达到科学组织的过程 3.16 电子资源 electrOnieres0urce 由计算机控制包括需要使用计算机外部设备,如CDROM播放器)的供交互式或非交互式使用 的资料 注资料类型包括;数据(数字、字母图形、声音或其组合构成的信息)和程序(指令或用于执行某种任务的程序)以 及电子数据和程序的组合体(如联机服务、交互式多媒体). [[来源GB/T3792.92009,3.4,有修改] 3.17 网络信息资源networkinformationresource 以数字形态表达,并通过网络媒介传播的信息和知识的记录
GB/T40987.1一2021 3.18 规范控制authorityeontrwl 对用于揭示文献(3.2)特征的主题词、人名、地名或其他名称的标识进行规范,以在检索系统中保证 文献检索点标准化配置的操作 [来源GB/T4894一2009,4.4.2.1.1.23] 3.19 元数据metadata 关于数据的内容、质量、状况和其他特征的描述性数据 [[来源;GB/T4894一2009,4.4.2.1.1.19] 3.20 对象数据objeetdata 各种类型文献(3.2)的数字化文件 注:包括但不限于文本文件、图像文件、音频文件、视频文件, 3.21 文献保存documentpreseration 用于保持文献(3.2)的原始状态及其整体性,并延长其寿命的所有措施 [来源;GB/T48942009,4.6.1.1,有修改 3.22 文献保护doeummenteonservation 防止、遏止或延缓文献(3.2)退变的干预技术和抢救、修复受损文献(3.2)的工作 [来源;GB/T48942009,4.6.1.3] 3.23 文献修复documentrestoration 通过技法使退变或损坏的文献(3.2)恢复或接近原有状态的工作 [来源;GB/T4894一2009,4.6.1.4,有修改 3.24 剔除discard 根据标准或规定从馆藏中去除个别文献(3.2)的作业 [来源:GB/T4894一2009,4.4.1.2.23,有修改] 3.25 长期保存longtermpreservation 以永久使用为目的,通过迁移、仿真等技术手段,以适当的、能够被独立理解的格式长时间保存信息 与知识的行为 [来源;wH/T47一2012,3.22,有修改] 3.26 读者user 图书馆的服务对象 3.27 读者服务userserviee 通过各类资源和自身专业能力满足读者(3,29)日益增长的对知识、信息及相关文化活动需求的 工作 [来源:GB/T28220201l,3.2T
GB;/T40987.1一2021 3.28 需求调查userrequirementsurey 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了解分析读者利用图书馆的行为.以明确读者对图书馆藏文献(3.2)及各类 型服务活动的需求及偏好的过程 3.29 阅读推广readingpromotion 为培养阅读习惯,激发阅读兴趣,满足阅读需求,提升阅读水平,进而促进全民阅读所开展的工作 3.30 ,melia 新媒体服务 new service 利用互联网、移动终端、数字电视等新兴媒体形态提供的服务 3.31 信息化建设informatizationconstruetionm 建设并维护智能化基础设施和软件系统,使之为图书馆业务管理和服务工作提供支撑 3.32 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libraryautomatiemanagementsystem 用来收集、存储及分析数据的图书馆业务管理系统和供馆内员工使用的数据处理系统 3.33 资源发现系统 resource diseveryystem 对多元异构数字资源进行统一揭示,建立元数据集中仓储,并通过查询接口向读者提供一站式资源 检索与服务的数字资源服务系统 3.34 联合编目unionceataloging 在全国或地区范围内,将图书馆等其他信息机构的书目数据资源和人力资源整合起来,共同进行的 文献编目工作 3.35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pubiclibrary servicesystem 由政府主导的,向公众提供公共图书馆服务机构,服务行为及相关服务制度和服务系统的总称 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3.36 业务管理profestonalworkmanagement 为保证图书馆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而对业务活动实施的管理活动 3.37 业务研究protesional workreseareh 围绕业务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所开展的调查、分析与研究 3.38 评估evaluation 依据图书馆的职能、目标及任务,设定有针对性的评估指标体系,通过调查、统计和分析比较,对公 共图书馆建设、管理及运营的效率,效益、价值和影响等进行评判的过程 [来源:GB/T29182一2012,2.17 3.39 业务档案pwtesimal workarehives 在图书馆业务工作中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
GB/T40987.1一2021 3.40 联机公共检索目录onlnepublicaeeesseatalogue;oPAc 其信息存储在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库中,并可以直接由信息用户通过远程终端查询的目录 C来源:GB/T4894一2009,4.5.3.2] 4 总则 4.1内容与结构 省级公共图书馆的业务工作包括公共图书馆的一般业务,以及作为所在行政区域内地方文献收藏 中心,联合编目中心、古籍保护中心和图书馆协调与协作中心所承担的特殊业务 本文件主要对省级公 共图书馆在开展一般业务与特殊业务中的文献采集,文献组织,文献保存、保护与修复,读者服务,信息 化建设,协作协调,业务管理与研究7个方面业务工作做出规范 本文件对每个方面的业务工作从“工作内容”和“质量要求”进行规范 其中,“工作内容”是对该业 务工作主要环节及内涵的说明,“质量要求”是对该业务工作应达到的水平提出的定性或定量要求 本文件中凡设置有下级条目的业务工作,在对应“概述”条款中对该业务工作范与边界予以明确, 然后对其中涉及的主要业务工作在下级各条款中进行逐项规范 附录A给出了省级公共图书馆业务指标体系表 4.2应用 省级公共图书馆可根据“概述”款目划定的业务工作范睛和边界,结合自身业务工作实际,在本文件 提出的业务规范框架内进行扩展 也可在本文件基础上对各业务工作的工作内容和质量要求进行细化 和调整,但细化和调整后的工作内容与质量要求不宜少于或低于本文件的要求 5 文献采集 5.1概述 文献采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图书馆根据馆藏发展政策,结合读者需求,通过接受交存、购买,受赠、 交换、征集、复制、自建数据库等方式,将图书,连续出版物、特种文献、古籍,地方文献与特藏文献、音像 制品、缩微文献、数字资源等各类型文献采选到馆;在文献到馆后进行验收、登记,并移交至编目环节;对 未到馆文献进行催交,补缺;建设与维护采访数据库 5.2采集制度 制定采集制度的工作内容和质量要求如下 工作内容 a 制定馆藏发展政策 22 根据馆藏发展政策,建立健全覆盖文献采集主要工作环节的相关工作制度 b 质量要求 采集制度切合省级公共图书馆职能定位等实际,内容全面,有系统性和连续性,可操作性 强,并根据需要及时修订 馆藏发展政策立足于省级公共图书馆的职能、任务和读者需求,确定省级公共图书馆馆藏 体系建设的长期发展策略及具体实施措施 其主要内容包括馆藏体系建设的目标、原则、 工作机制、馆藏文献类型及收藏范围、馆藏优势或馆藏特色、馆藏增长规模、馆藏级别文
GB;/T40987.1一2021 献选择的基本原则、与其他文献信息机构的共建共享 省级公共图书馆作为区域文献保障中心和地方文献中心,在馆藏文献体系结构,馆藏文献 选择、复本量等方面做出相应规定;在馆藏发展政策中明确对地方文献的全面人藏,系统 收集地方文献信息,保存和传承地方文献 文献采集相关工作制度就文献采集业务的各项工作流程做出具体规定,其中文献采集制 度应就采访方针,采访原则、采访范围,文献学科结构,语种结构、载体结构,时间结构,文 献复本量,缺藏率,业务工作的准确率(或错误率)、经费分配做出规定 建立馆藏文献目录,依法通过网站或其他方式向社会公开 5.3采集方式 5.3.1概述 馆藏文献采集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购买、接受交存、交换、征集、受赠、复制、自建,是为扩大馆藏规模 而将文献纳人省级公共图书馆馆藏的途径和方法 5.3.2购买 5.3.2.1 概述 文献购买工作流程包括需求分析,采选、订购、验收、登记和移交,其中验收、登记与移交同样适用于 其他非购买方式采集的文献 文献购买是省级公共图书馆根据性质、任务、目标和读者需求,通过支付 经费的方式获得文献,充实馆藏的一种文献采集方式,是馆藏文献采集最主要的途径 5.3.2.2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的工作内容和质量要求如下 工作内容 a 以适宜的形式对读者的文献需求进行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研究了解和明确读者对文 献的实际需求,以指导文献购买工作 质量要求 b 每年开展1次及以上读者需求调查与分析 需求调查综合采用问卷调查、邮件调查、电话问询、面谈等多种形式 2 3 需求调查对象包括省级公共图书馆个人读者、服务区域内的重点教育、科研、企业机构以 及地方政府,所在区域内的其他图书馆 样本覆盖范围,类型规模,具有代表性 在需求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省级公共图书馆文献借阅、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有关统计数 ! 据,以及读者荐阅与荐购意见,形成需求分析报告 需求分析报告对现有馆戴文献与读都 需求的匹配程度做出判断,归纳总结读者对文献的主要需求,对文献购买工作或馆藏发展 政策提出调整意见 5.3.2.3采选 采选的工作内容和质量要求如下 工作内容 l)收集出版信息,初步确定拟购买的文献及复本量 22 进行查重 33 根据查重结果,调整并最终确定拟购买的文献及复本量
GB/T40987.1一2021 b 质量要求 1 建立采选专业团队咨询制度和读者荐购制度,及时处理并反馈读者荐购信息 22 拟购买的文献符合馆藏发展政策及文献采集制度; 33 查重错误率及复本量符合各馆文献采集制度的规定 ! 及时补充缺藏文献,重点领域文献缺藏比例应小于或等于5% 5.3.2.4订购 订购的工作内容和质量要求如下 a 工作内容 1 通过书目预订、现场采选、网上采购、邮购等方式对拟购买文献进行订购,产生订单,制作 采访数据; 22 对于已经订购但逾期未能到馆的文献,进行催缺; 维护采访数据 33 b 质量要求 订单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国际标准书号(或刊号、音像制品号),题名,预订册数,选订人、 1 发订日期和发往单位 各项数据应准确 采访数据著录应符合文献著录要求 22 校对人员对订单及采访著录数据进行复审,及时纠正错误的订购信息,不误订、不重订、不 3 漏订 审核无误后,交付供书单位 加强订单跟踪,检查未到文献情况 已订购文献超过半年未到,应向发订书商进行催缺 ! 对于经核实可以订购到的文献,进行重新征订,不能的做撤订处理 建立缺藏文献信息目录并及时补充 5 做好采访数据维护和更新,采访数据应准确无误 6 5.3.2.5验收、登记 验收、登记的工作内容和质量要求如下 工作内容: a 订购文献到馆后,办理验收手续; 1) 2 对验收完的文献进行登记,及时修改和补建采访数据,加盖馆藏章,进行附件加工,建立单 册数据 b质量要求: 拆包验收时按发票、清单核对文献的种数、册数和价格,并检查文献质量 发现盗版文献 文献数量、价格不符,及时联系供书单位 对存在装帧错误、残缺和破损等质量问题的文 献,及时与供书单位联系进行调换 22 文献到馆后在5个工作日内日完成拆包验收,不积压 拆包验收后的文献码放整齐、排列 有序 3 对采集到馆的文献,验收时首先查重,并补建采访数据 对不符合文献采集制度的到馆文献,联系供书单位进行处理 4 5 修改完善订购数据,确保每种订购文献都有相应的订购数据 订购数据,录人信息,错误 率符合文献采集制度的规定 拆包验收后的文献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记到,记到项目包括种册数、价格、来源,流向及发 票信息 记到数据符合文献著录要求 每种文献的复本量符合文献采集制度的规定,并依据文献采集制度中的人藏规定确定每
GB;/T40987.1一2021 个复本的流向和状态,建立单册数据 馆藏章和条形码位置正确、清晰整洁,条形码质量应符合wH/T74的要求 5.3.2.6文献移交 文献移交的工作内容和质量要求如下 工作内容 a 验收无误的文献经登记后,按照分流去向分别移交相关部门进行编目、加工,办理交接手续 b质量要求 l)复本分流应准确,错误率应符合文献采集制度的规定 22 验收登记后的文献应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移交 33 交接清单所填项目应完整、清楚、准确 交接双方清点无误后在交接清单上签字确认 留 存好交接清单等凭证,备查使用 实际移交文献及其种册数应与交接清单、计算机系统数据- ! -致 5.3.3接受交存 接受交存的工作内容和质量要求如下 工作内容 a 按照国家,地方有关规定及标准接受交存; 1 2 对接受交存的文献进行分析统计,并按年度出具报告 3 对未按规定交存的文献进行催交 4)向出版主管部门通报未按规定交存的出版单位及出版物 b)质量要求 1)交存率应大于或等于85%,交全率应大于或等于80% 接受交存后应及时出具凭证 2) 交存统计准确无误 每年应至少1次向地方出版主管部门反馈接受交存情况 3)加强与出版机构的沟通协作,提高交存率与交全率 注1:交存率计算公式(1): A/B)×100% 式中: A -统计期内,行政区域所有出版单位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实际交存的出版物种类 统计期内,行政区域所有出版单位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应交存的出版物种类 B 注2;交全率计算公式(2): c/D)×100% 式中 统计期内,图书馆所在行政区域所有出版单位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实际交存的卷/册/期等数目齐 全的出版物种类; 统计期内,一定时期内图书馆所在行政区域所有出版单位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应交存的出版物 种类 5.3.4交换 交换的工作内容和质量要求如下 工作内容 a 建立与其他图书馆或文献收藏单位的文献交换机制 建立交换单位关系档案,选定交换 单位和交换内容后签订交换协议,并按交换单位名称,地址等项目建立寄出和接收登记 目录
GB/T40987.1一2021 接收交换单位交换来的文献并及时验收,登记,移交,按时向交换单位寄送交换文献,并及 时催交未收到的文献 b 质量要求 建立交换文献目录 定期将馆内可供交换的文献列清单发函给交换单位,征询对方的交 换意见,促进文献交换工作开展 文献交换工作以调剂余缺,丰富馆藏和平等、合作,互惠为原则. 交换文献的数量和质量保持平衡 交换所得文献符合馆藏发展政策 3 文献交换工作符合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 5.3.5征集 征集的工作内容和质量要求如下 工作内容 a l通过媒体告示,通知,走访等方式,向针对性地向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个人 访求其所拥有文献; 建立通过征集方式获得的文献目录; 22 对征集所得文献进行评估 33 质量要求 b 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文献信息,对其中有价值的及时跟踪 在确定征集前对有关文献进行 1 查重 征集渠道与形式多样化,可采用发函、登门访求或向社会公开发布公告、启事等方式 2 33 文献到馆后进行验收、登记与移交 5.3.6受赠 受赠的工作内容和质量要求如下 a 工作内容" 与捐赠者进行联络与交流,应答,回复捐赠者电话或来信 1 22 接待到馆捐赠者 3 接受捐赠文献,出具捐赠凭证 4 办理捐赠文献验收、登记手续 对不符合人藏规定的文献,根据捐赠人意愿,办理退回、转 赠等手续 管理和维护捐赠文献及捐赠人信息 质量要求 b 1) 接待或与捐赠者交流态度热情,响应及时 受赠文献符合文献采集制度的规定 3 捐赠文献登记内容包括接收日期,文献名称、数量,国际标准书号(或刊号、音像制品号)和 价格等信息,捐赠者及捐赠者地址、邮编电话等联系信息,赠送方式(直送,邮寄、转交 等),经手人.捐赠证书编号及寄出日期 内容应填写齐全、清楚 捐赠凭证在受赠文献登记后5个工作日内向捐赠者发送 确定人藏的捐赠文献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移交 5) 6 对于捐赠者有特殊要求的捐赠,与其签订协议 5.3.7复制 5.3.7.1概述 复制工作包括但不限于通过静电复制、缩微复制,文献数字化以及自建数据库的方式,获取或制作 10
GB;/T40987.1一2021 馆藏所需文献的复制品 5.3.7.2静电复制 静电复制的工作内容和质量要求如下 工作内容 1) 确定需要通过静电复制来补充馆藏的目录; 2? 向文献收藏单位提交文献静电复制申请,获取所需文献的底本 33 通过静电复制的方法自行复制,或通过协作协调的方式,委托其他图书馆或文献收藏单位 进行复制; 4 对复制品进行验收、登记和移交 b)质量要求 1 检查复制品的质量:内容,文字、数据清晰,画面整洁,不模糊,不歪斜,不缺字少页 22 静电复制人藏的文献验收、登记与移交的业务工作质量应符合5.3.2.5与5.3.2.6的要求 5.3.7.3缩微复制 缩微复制的工作内容和质量要求如下 工作内容 a 确定需要通过缩微复制来补充馆藏的目录 1) 2)向文献收藏单位提交文献缩微复制申请,获取所需文献的底本; 通过缩微复制的方法自行复制;或通过协作协调的方式,委托其他图书馆或文献收藏单位 3 进行缩微复制 对复制品进行验收、登记和移交 ! b)质量要求 1缩微复制应符合GB/T6159.5的规定 检查复制品的质量;内容、文字、数据清晰,胶片或平片画面整洁,不模糊,不歪斜,不缺字 22 少页; 缩微复制人藏的文献验收、登记与文献移交的工作质量应符合5.3.2.5与5.3.2.6的要求 3 5.3.7.4文献数字化 文献数字化的工作内容和质量要求如下 工作内容 a 制定工作方案 明确数字化工作所依据的标准规范 22) 33) 在文献数字化过程中进行规范和质量控制 检查文献数字化后的资源质量 4 对通过质检的数字化资源提供发布服务 5 存储数字化后的文献资源 6 质量要求 b 文献数字化过程不避开或破坏文献原有的技术保护措施 文本资源、图像资源、音频资源和视频资源等文献数字化应符合GB/T31219.2、 GB/T31219.3、GB/T31219.4,GB/T31219.5的要求 33 元数据的著录项目可视具体文献的情况及省级公共图书馆要求进行增减,兼顾数据库的 检索效率 1
GB/T40987.1一2021 4 定期检查储存介质的质量及数据保存期限,及时进行数据迁移 5 由专人负责质量检查,重点核查文献数字化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达到文献采集制度规定的 正确率要求 验收合格后,根据服务需求及时发布 5.3.8自建数据库 自建数据库的工作内容和质量要求如下 工作内容: a 制定专题数据库建设工作方案 22) 确定系统,进行数据制作 进行自建数据库的质量检查、登记、发布使用 3 4 定期管理、维护数据库 质量要求 b 专题数据库的制作从馆藏情况或读者需求出发,立足馆藏文献中占有优势地位的资源和 地方特色资源,并整合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等各类型已有资源加以设计制作 在数据库内 容的选择上具备权威性、可靠性和准确性 专题数据库建设方案对数据库的结构、栏目、格式、字体等进行设计,数据库的结构、栏目 设计合理,可持续发展 数据制作标准及保存格式应符合GB/T31219.2,GB/T31219.3 GB/T31219.4GB/T31219.5的要求 数据制作符合文献采集制度规定的正确率要求 3 由专人负责数据库的质量检查和测试 对数字化成品介质的可读性、标签、数量,存储方 式、文档进行检验,按数字资源验收规范对数字化成品元数据、对象数据、加工文档进行检 查,并撰写验收记录;对数据库系统性能进行检验 4 做好专题数据库成品数据存储,建立数据库系统开发档案 5 验收合格后,及时发布,提供服务 5.4采集对象 5.4.1概述 文献采集对象是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中所要采访、收集的各类信息载体,包括但不限于图书,连 续出版物、特种文献,古籍特藏文献,地方文献、缩微文献、音像制品、数字资源 5.4.2图书 采集图书的工作内容和质量要求如下 工作内容 a 依据采集制度、年度经费情况以及读者需求,编制图书年度采集计划 广泛收集图书出版信息 3 进行图书的采选(包括购买、接受交存、受赠、交换征集,复制、缺藏催补),、验收、登记、移 交工作 ! 进行统计分析工作 b 质量要求: 根据采集制度,对重点学科、重点文献收藏领域的图书进行全面采集,根据馆藏发展政策, 协调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人藏 22 人藏正版图书. 33 图书复本量根据类别予以分别确定,并根据读者需求进行动态调整 12
GB;/T40987.1一2021 每月按要求进行采访统计 按年对图书采集总量、种类分布、经费使用情况等进行分析 4 并撰写年度图书采集的分析、总结报告 5.4.3连续出版物 采集连续出版物的工作内容和质量要求如下 工作内容 a 1) 依据采集制度、年度经费情况以及读者需求,编制连续出版物年度采集计划 广泛收集连续出版物出版信息 2 3 进行连续出版物的采选(包括续订、停订、新订、接受交存,受赠、交换、复制、缺藏催补)、验 收、登记、移交工作 ! 进行统计分析工作 b质量要求 l)全面人藏核心期刊,根据馆藏发展政策,协调纸质连续出版物与电子连续出版物的人藏 22 对读者需求量大的连续出版物,合理确保复本量 确保连续出版物的连续性,做好连续出版物的关停并转工作 33 每月按要求进行采访统计 按年对连续出版物采集总量、种类分布、经费使用情况等进行 4 分析,并携写年度连续出版物采集的分析,总结报告 根据馆藏发展政策,协调印本期刊与期刊数据库的人藏比例 5.4.4特种文献 采集特种文献的工作内容和质量要求如下 工作内容 a 依据采集制度,年度经费情况以及读者需求,,编制特种文献年度采集计划 1 2 广泛收集特种文献出版信息 3)组织实施特种文献采选(包括受赠、征集、购买、复制、交换)、验收、登记、移交工作 4)对特种文献的采集工作进行统计分析 质量要求 b 按省级公共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确定特种文献收藏的范围,宜优先采集与所在省相关的 文献 对所在省内召开会议的会议论文、所在省内科研教育等相关机构发行的科技报告等特种 22 文献进行采集 每月按要求进行采访统计 33 每年度对特种文献采集总量、种类分布、经费使用情况等进行分析,并撰写年度特种文献 ! 采集的分析、总结报告 5.4.5古籍特藏文献 采集古籍特藏文献的工作内容和质量要求如下 工作内容 a 广泛收集古籍特藏文献的信息 22 对符合馆藏发展政策的古籍特藏文献进行采选、专家鉴定及估价、撰写竞买文献报告、办 理购买手续、验收登记、统计分析 33 收集所在省新出土或新发现石碑、甲骨、青铜器等信息,有条件的图书馆进行传拓 b)质量要求 13
GB/T40987.1一2021 1 通过捐赠、购买传拓,复制等多种渠道进行古籍特藏文献的采集 与相关机构、古旧书店 及重要藏书家等保持密切联系,多方收集古籍的收藏与售卖信息,关注未藏的、与所在省 历史、文化、任务等密切相关的古籍收藏和售卖信息 通过转让、竟拍等方式进行购买的古籍特藏文献,首先对收集到的可采书目信息按古籍的 收藏范围和标准进行挑选,并经专家论证 对受赠古籍,由专家对捐赠品价值进行鉴定 评估捐赠品价值 33 缺藏的与所在省历史,文化、人物等密切相关的古籍,名家手稿等,且无法通过捐赠、购买 等渠道获得,可通过与收藏单位或个人协商,采用复制、数字化等方式采集人藏 ! 通过传拓方式采集的文献,根据拓件的不同,选择适当的拓印方法,做到拓片墨色均匀、拓 印清晰 5 结合馆藏发展政策,对特色文献的采集保持连贯性和系统性,确保馆藏文献体系的完 整性 5.4.6地方文献 采集地方文献的工作内容和质量要求如下 工作内容: a 编制专门的地方文献采集计划 1) 2 通过购买、接受交存,受赠、征集、复制,交换等多种途径广泛收集地方文献出版信息 对内容涉及反映特定地区及其居民的各类型文献进行采集(包括接受交存、受赠、征集、购 3 买、复制交换)、验收、登记、移交工作 4)对地方文献的采集工作进行统计分析 b)质量要求 1省级公共图书馆履行所在省地方文献中心职责,全面采集所在省的地方文献 省级公共图书馆建立地方文献专藏及地方文献专题数据库 2 3)广泛征集地方文献,必要时可向社会发布公告 5.4.7音像制品 采集音像制品的工作内容和质量要求如下 工作内容 a 依据采集制度、年度经费情况以及读者需求,编制音像制品年度采集计划 1) 2) 泛收集音像制品出版信息 广 3 进行音像制品的采选(包括接受交存、受赠、购买,交换,复制、征集),验收、登记、移交 工作 对音像制品的采集工作进行统计分析 44 b 质量要求 验收时应对音像制品的内容进行检查,测算播放时间并查看资料的图像、音响效果、文种、 字幕种类,对有问题的音像制品及时协商处理 22 每月按要求进行采访统计 每年度对音像制品采集总量、种类分布,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分 析,并撰写年度音像制品采集的分析、总结报告 5.4.8缩微文献 采集缩微文献的工作内容和质量要求如下 工作内容 a 14
GB;/T40987.1一2021 1 依据采集制度、年度经费情况以及读者需求,编制缩微文献年度采集计划 22 广泛收集缩微文献出版及其他图书馆或文献收藏单位的馆藏信息 33 进行缩微文献的采选包括受赠、购买、交换、复制、验收、登记、移交工作 b 质量要求 加强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的协作协调 22 验收时,应核对缩微文献总种数与盒数,核对每种缩微文献的盒数、平片数、米数 5.4.9数字资源 采集数字资源的工作内容和质量要求如下 工作内容 aa 依据采集制度、年度经费情况以及读者需求,编制数字资源年度采集计划 2) 广泛收集各类型数据库的信息 33) 开展数字资源采选(包括受赠,新订或续订商用数据库并签订购买合同,采集网络资源 验收、发布、补缺、使用培训等工作 按wH/T47的要求,对数字资源采集工作进行统计分析 4" b 质量要求 通过不定期进行网上读者调查、专家研讨会等方式,进行广泛、深人调研,搜集数据商相关 信息,形成数字资源采购分析报告 使用率高的数据库确保订购延续性 对使用率较低的数据库调查原因,确实与读者需求 不符或质量较差的数鹅库停止订购 新购数鹅库由资潺采鹏负责部门结合采购计划和谈 者需求,出具试用分析报告,提出采购与否的建议 对于受赠的数字资源,应确保无版权纠纷等问题 33 做好商用数据库购买合同签订与版权管理工作 ! 5 对数字资源及时验收,并及时发布提供服务 每年度对数字资源采集总量、种类分布、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撰写年度数字资源采 6 集的分析、总结报告 文献组织 6.1概述 文献组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图书馆利用科学规则和方法,对各类文献的外在特征和内容特征进行 描述和整序,以保证读者对文献的有效利用,实现文献的有效流通与管理 6.2文献组织制度 制定文献组织制度的工作内容和质量要求如下 工作内容 a 制定文献编目工作细则 1 2) 制定文献加工工作细则 3)建立文献组织质量管理制度 4)建立健全覆盖文献组织主要环节的相关工作制度 质量要求 b 文献编目工作细则涵盖各种文献类型,主要内容包括编目流程、适用范围、依据标准、著录 信息源、著录顺序、选用字段、填写规则、取号规则 15
GB/T40987.1一2021 22 文献加工细则对书标、馆藏章,磁条、标签的规格、数量和位置给出详细规范要求 33 文献组织质量管理工作制度对工作流程,质量标准、数据容错率、数据审校做出规定 ! 文献组织工作中遵循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业界通行的事实标准 5 建立文献编目和加工业务外包管理制度 6 各项工作制度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和标准更新情况及时修订 6.3文献编目 6.3.1概述 文献编目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格式对各种类型文献的形式特征、物质形态和主题 内容进行选择、描述与揭示,并对检索标识进行顺序组织,以实现文献组织的有序化,保证读者方便获取 文献 6.3.2文献著录与标引 6.3.2.1 概述 文献著录是根据信息组织和检索的需要,按照描述的规范和标准,对文献的内容特征和形式特征进 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 文献标引是针对文献的情报内容及某些外表特征,赋予文献检索标识的过程 6.3.2.2图书著录与标引 图书著录与标引的工作内容和质量要求如下 工作内容 a 对图书进行查重 22 对图书进行著录 3 对图书进行分类和主题标引 为图书分配索书号 4 5) 审核、校对数据 质量要求 b 著录与标引根据GB/T33286,GB/T3792.2、《西文文献著录条例》(修订扩大版)及各馆 编目细则进行,宜采用详细级次 普通图书著录后应按GB/T33286的要求生成机读目录 2 3 根据《图书馆分类法分类主题词表)的要求对图书进行分类标引 根据《分类主题词表》,GB/T3860的要求对中文图书进行主题标引,根据《美国国会 4 图书馆主题词表》的要求对西文图书进行主题标引 结合各馆编目细则对编目数据和套录数据进行修改、审核、校对 5 6.3.2.3连续性资源著录与标引 连续性资源著录与标引的工作内容和质量要求如下 a 工作内容: 对连续性资源进行查重 1 2 对连续性资源进行著录 33 对连续性资源进行分类和主题标引 ! 为连续性资源分配索书号 16
GB;/T40987.1一2021 5 审核、校对数据 b 质量要求 1 著录与标引根据GB/33286、GB/T3792.3、《西文文献著录条例修订扩大版)及各馆 编目细则根据,宜采用详细级次 当连续性资源发生主要变化时应将其视为新资源另行著录,发生次要变化时应将变化信 息记人附注 33 著录数据如实反映连续性资源的关、停,并、转等信息 4 根据《图书馆分类法:期刊分类表《分类主题词表》的要求对连续性资源进行分 类标引 5 根据《分类主题词表》,GB/T3860的要求对中文连续性资源进行主题标引,根据《美 国国会图书馆主题词表》的要求对西文连续性资源进行主题标引 结合各馆编目细则对编目数据和套录数据进行修改、审核、校对 6.3.2.4非书资料著录与标引 非书资料著录与标引的工作内容和质量要求如下 a 工作内容 对非书资料进行查重 1D 对非书资料进行著录 2 3)对非书资料进行分类和主题标引 为非书资料分配索书号 ! 审核、校对数据 5 b)质量要求 l)非书资料著录与标引根据GB/T33286,GB/T3792.4、《西文文献著录条例修订扩大 版)及各馆编目细则要求进行,宜采用详细级次 根据《图书馆分类法分类主题词表》的要求对非书资料进行分类标引 22 根据《分类主题词表》,GB/T3860的要求对中文非书资料进行主题标引,根据《美国 33 国会图书馆主题词表》的要求对西文非书资料进行主题标引 结合各馆编目细则对编目数据和套录数据进行修改、审核、校对 4 6.3.2.5古籍著录与标引 古籍著录与标引的工作内容和质量要求如下 工作内容 a 判断古籍的版本信息并查重 1 22) 对古籍进行著录 对古籍进行分类和主题标引 3 为古籍分配索书号 4 5 审核、校对数据 b 质量要求 古籍著录与标引根据《汉语文古籍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GB/T3792.7及各馆编目细 则要求进行,宜采用详细级次并加注提要项;古籍若和已著录者为同一版本,则以复本方 式著录;古籍若和已著录者非同一版本,应创建新数据 根据《四库分类法》对古籍进行分类标引 33 根据《分类主题词表》的要求对古籍进行主题标引 17
GB/T40987.1一2021 4 使用规范的繁体字 5 结合各馆编目细则对编目数据和套录数据进行修改,审核、校对 6.3.2.6测绘制图资料著录与标引 测绘制图资料著录与标引的工作内容和质量要求如下 工作内容: a 对测绘制图资料进行查重 1) 对测绘制图资料进行著录 3 对测绘制图资料进行分类和主题标引 4 为测绘制图资料分配索书号 审核、校对数据 5) 质量要求 b 1 测绘制图资料著录与标引根据GB/T33286,GB/T3792.6的要求制定各馆中文测绘制图 资料著录细则,根据《西文文献著录条例>修订扩大版)的要求制定各馆西文测绘制图资 料著录细则,根据以上规定的要求著录测绘制图资料,宜采用详细级次 数学数据项与载体形态项的著录应准确无误 根据《图书馆分类法分类主题词表)的要求对文献进行分类标引 33 根据《分类主题词表》.GB/T3860的要求对中文测绘制图资料进行主题标引,根据 4 《美国国会图书馆主题词表》的要求对西文测绘制图资料进行主题标引 5 结合各馆编目细则对编目数据和套录数据进行修改、审核、校对 电子资源著录与标引 6.3.2.7 电子资源著录与标引的工作内容和质量要求如下 工作内容 a 对电子资源进行查重 1 22) 对电子资源进行著录 3 对电子资源进行分类和主题标引 40 为电子资源分配索书号 5) 审核、校对数据 质量要求 b 电子资源著录与标引根据GB/T33286、GB/T3792.9的要求制定各馆中文电子资源著录 细则,根据《西文文献著录条例修订扩大版)的要求制定各馆西文电子资源著录细则,应 按以上规定的要求著录电子资源,宜采用详细级次 2 涉及多种资料特征的电子资源结合使用相关文献著录规则逃行著录 如著录连续性刊行 的测绘制图电子资源,还应使用连续性资源,测绘制图资料著录规则 33 文献特殊细节项(包括资源类型标识与资源数量)和载体形态项的著录应准确无误,并灵 活运用附注项以揭示电子资源相关信息 4 根据《图书馆分类法X分类主题词表》的要求对电子资源进行分类标引 5 根据《分类主题词表》,GB/T3860的要求对中文电子资源进行主题标引,根据《美国 国会图书馆主题词表》的要求对西文电子资源进行主题标引 结合各馆编目细则对书商数据进行修改、审核、校对 6.3.2.8网络信息资源著录与标引 网络信息资源著录与标引的工作内容和质量要求如下 18
GB;/T40987.1一2021 工作内容 a 1) 设定各馆著录与标引网络信息资源的范围 22 制定网络信息资源著录与标引规则 33 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著录与标引 b 质量要求 著录应符合GB/T25100,WH/T50的要求 22 保证网络信息资源著录与标引的稳定性、一致性和延续性 6.3.3 规范控制 规范控制的工作内容和质量要求如下 工作内容 l)编制规范数据款目(记录),组织规范文档 22 建立和维护规范系统 b质量要求 编制规范数据款目(记录)根据《机读规范格式使用手册X中文图书名称规范款目著 录规则X中文图书主题规范数据款目著录规则)的要求 书目系统与规范文档的标目形式保持- 2 一致 33 规范数据与书目数据挂接同步修改,确保规范数据中标目的唯一性和检索点的关联性 目录组织与数据维护 6.3.4 目录组织与数据维护的工作内容和质量要求如下 工作内容 a 1组织维护目录体系 维护书目数据 b)质量要求 及时更新维护书目数据 1 规范数据库与书目数据库同步维护 2 6.4文献加工 文献加工的工作内容和质量要求如下 工作内容 a 打贴书标,盖馆藏章,粘夹防盗磁条,粘贴馆藏文献识别标签等 b)质量要求 书标、馆藏章清楚、牢固,统一规范 条形码应符合wH/T74的要求 22) 33 射频识别(RFID)标签应符合GB/T35660(所有部分)的要求 6.5资源整合 资源整合的工作内容和质量要求如下 工作内容 a 调研资源整体情况,制定资源整合方案 22 选择合适的技术路线,对已有对象数据进行处理 33 展示资源整合成果 19
GB/T40987.1一2021 b 质量要求 1) 整合对象涵盖省级公共图书馆馆藏主要类型资源,并利用外部资源 2 资源整合综合应用关联数据,语义网,可视化等多种技术手段 3 整合结果支持无障碍访问,并支持跨平台、跨浏览器访问,支持多种终端 4 整合结果满足读者信息需求,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文献保存、保护与修复 7.1概述 文献保存、保护与修复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对馆藏各类文献进行合理布局、系统组织、科学管理,维护 文献的整体性;根据文献载体材料的性质及损毁规律,防止,遏止或延缓文献退变;对退变或损坏文献采 取措施或恢复接近原有特征,或对其加固、修整 7.2文献保存、保护与修复制度 文献保存、保护与修复制度的工作内容和质量要求如下 工作内容 a 1 建立健全各类型文献保存、保护规章制度,对库房配置与管理、排架整架、巡库巡架、清点 剔除、安全防护、灾害预防、突发事件处理等工作做出规定 2 建立健全文献修复制度,对修复管理、修复交接、修复方案制定、修复过程、修复质量验收、 修复档案管理、修复场所安全工作做出规定 如不具备修复条件,应建立修复委托制度与流程 3 质量要求 b 应符合JG38.GB/T30227.GB/T27703,wH/T22的要求 规章制度涵盖馆藏各文献载体类型,并符合不同文献载体类型的特点 2 3 对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或重大灾害的突发性事件,制定应急方案 ! 作为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的省级公共图书馆在制定文献修复制度时,发挥所承担的对所 在省其他文献收藏机构珍贵文献提供修复服务的作用 5 建立地方文献、特色文献永久保存的相关制度 6 建立文献剔除工作机制,对其决策程序、原则、方法、流程、剔除文献的流向做出规定 77 各项规章制度随着图书馆事业发展、新技术手段应用等因素及时更新修订 7.3文献保存 7.3.1概述 文献保存工作是根据馆藏建设体系或服务要求,通过对馆藏各类型文献进行合理布局、系统组织、 科学管理,实现对各类型文献的长期保存或集中保存 7.3.2文献典藏 7.3.2.1概述 文献典藏是文献人库后的布局、排列、整理、清点、剔除等方面的组织管理工作 7.3.2.2 文献移交 文献移交的工作内容和质量要求如下 20
GB;/T40987.1一2021 工作内容 a 接收已经加工完成的各类型文献 b 质量要求 1)及时移交,避免积压 22 手续完备,环节畅通,交接双方共同清点 33 交接账单由双方共同签字,妥善保存 7.3.2.3文献排架与整架 文献排架与整架的工作内容和质量要求如下 工作内容 1) 规划文献架位 22 按照各馆相关业务规章制度和标准排序、上架 33 进行整架、顺架、倒架等架位管理 4 根据需要对架位进行合理调整 b质量要求 根据文献人藏情况及文献自身特点进行架位规划,确保能满足一定时期内的文献增长 需求 2 架位标识清晰、准确,便于查找文献 文献排架摆放整齐,松紧适度,便于取书、归架、清点、剔除,提高库房使用效率,减少倒架、 33 倒库的频率 按三级以上类目排架,建立定期归架巡架整架制度,排架正确率应符合GB/T28220的 4 要求 藏书布局和藏书空间调整后,及时调整架标 7.3.2.4文献清点 文献清点的工作内容和质量要求如下 工作内容 a 催还借出文献,整理馆藏文献及目录 2) 制定清点计划及实施方案 33) 组织清点文献 4)处理文献清点的遗留问题 5 撰写文献清点工作总结报告 质量要求 b 1定期开展文献清点工作 清点计划目标明确、方法恰当,清点时间与人员安排合理 2 清点范围涵盖馆藏各类型文献,清点结果确保准确无误 3 及时处理清点中发现的问题 4 5 总结报告内容包括清点范围,方法,步骤,现实藏书数量,遗失,损坏文献数量,原因及清 单,改进藏书管理工作的意见与建议 7.3.2.5文献剔除 文献剔除的工作内容和质量要求如下 工作内容 a 21
GB/T40987.1一2021 制定文献剔除方案 1 2 组织开展文献剔除工作 33) 处理剔除文献 4 文献剔除后,调整馆藏目录 b)质量要求 将文献剔除作为一项常规性工作开展 1 22 根据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有关处置文献信息的规定,结合文献老化规律,馆藏发展政策、 文献利用情况、国有资产管理相关规定等因素,组织实施文献剔除工作 剔除手续齐全,交接清楚,相关材料妥善保存 3 剔除文献加盖注销章 4 在剔除工作后及时更新调整馆藏目录 5 7.3.3库房管理 库房管理的工作内容和质量要求如下 工作内容: a 进行库房空间布局规划及空间调整 1) 对文献及人员的出人库进行管理 对库房环境实施监控,开展病虫害防护,库房除尘、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3 使用、监测并维护库房设备设施 4 b 质量要求 1) 结合文献载体特点规划库房空间布局 2 库房由专人管理,管理人员接受培训后上岗 33 人员及文献出人库房及时办理相关手续 定期开展巡库、监控库房环境及设备设施、预防病虫害、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4 5 根据应急预案定期演习 6 定期开展书库清扫、书架卫生维护以及图书除尘工作,保持库房整洁 7.3.4数字资源长期保存 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工作内容和质量要求如下 工作内容 a 制定数字资源长期保存,保护与管理的策略 1) 2 验收数字资源 33 管理数字资源库房 ! 维护检查数据 5 进行数据更新与迁移、仿真 生成并维护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元数据 6 质量要求: b 数字资源长期保存、保护与管理策略切实可行,对工作机制以及备份方式、频次、载体,校 1 验、保护,管理、恢复做出明确规定 定期检查数字资源存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2 33 及时跟进存储介质的发展变化,进行数字资源的迁移、仿真等 ! 保存格式与存储介质符合主流标准与技术 22
GB;/T40987.1一2021 7.4文献保护与修复 7.4.1概述 文献保护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根据馆藏文献信息的类型、载体性质和损毁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防 止、遏止或延缓文献退变,保持其原来形态的技术和措施 文献修复是对退变或损坏的文献,采用专门技艺予以修补,加固,以延缓其退变速度的工作过程 它包括古籍修复、近代文献修复和现代文献修复三个部分 7.4.2普通纸质文献 普通纸质文献保护与修复的工作内容和质量要求如下 工作内容 a 预防并消除普通纸质文献在永久保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酸化、老化、霉变等问题 1) 2 监控文献保存环境的温湿度及有害气体 防治危害文献的生物,对文献进行消毒等 3 4)修复破损文献 b质量要求 保存环境应符合GBy/T27703JG138的要求 1 22 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对保存环境温湿度及有害气体监测仪器进行校对、校准,定时、定点,连 续监测,完整记录监测数据并定期提交监测分析报告 33 定期进行消毒、除尘防治病虫害等工作,所采取的措施符合各馆实际,新的技术方法实施 之前进行试点实验并制定安全操作规程 及时修复破损的普通纸质文献 4" 7.4.3缩微文献 缩微文献的工作内容和质量要求如下 工作内容 aa 1) 预防并消除缩微文献在永久保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霉斑、色变、粘连、脆裂等问题 22) 监控文献保存环境的温湿度及有害气体 防治危害文献的生物 3 质量要求 b 保存环境应符合GB/T27703JIGl38的要求 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对保存环境温湿度及有害气体监测仪器进行校对、校准,定时、定点,连 22 续监测,完整记录监测数据并定期提交监测分析报告 防止酸性及其他有害气体、尘土、强光进人库房,经常清扫、除尘,保持库内及胶片架、柜卫 3 生整洁 ! 按照操作技术规程储藏和使用缩微文献 定期对胶片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5 7.4.4 音像制品 音像制品保护与修复的工作内容和质量要求如下 工作内容 预防并消除音像制品在永久保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霉斑、色变、粘连、脆裂等问题 23
GB/T40987.1一2021 22 监控音像制品保存环境的温湿度及有害气体 3 防治危害音像制品的生物 音像制品的数字化迁移 4) b 质量要求 1 保存环境应符合GB/T27703,JG38的要求 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对保存环境温湿度及有害气体监测仪器进行校对、校准,定时、定点、连 2 续监测,完整记录监测数据并定期提交监测分析报告 根据音像制品不同的载体类型使用不同的保存方法 3 定期除尘,保持库内及保存架、柜卫生整洁 ! 5 定期对音像制品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根据肖像制品使用寿命及播放设备更新,做好音像制品的数字化迁移工作 6 7.4.5古籍 7.4.5.1古籍保护 古籍保护的工作内容和质量要求如下 工作内容: a 设立省级古籍保护中心 配合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积极开展所在省古籍保护工作 1) 2 建立所在省古籍保护工作的协调机制和责任制度 督促指导有条件的地市建立古籍保护 中心并开展工作 33 摸查所在省古籍数量品种、保护和分布情况,指导所在省古籍收藏机构开展古籍普查登 记工作 4 开展所在省古籍普查登记目录编纂出版工作,并将数据提交至国家古籍保护中心 5 组织《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组织评审省级珍贵古 籍名录和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6 研究古籍原生性与再生性保护技术,监测控制省级公共图书馆古籍的保存环境,防治有害 生物 b)质量要求 1 省级古籍保护中心按所在省古籍藏量及工作负责配备专职人员,员工应具有专业知识,并 经过专业技能培训 根据《全国古籍普查登记手册》的要求,组织开展所在省古籍普查登记、业务培训,珍贵古 2 籍名录和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申报等工作 古籍普查工作应符合wH/T21的要求 古籍书库应符合GB/T30227的要求 对国家珍贵古籍实施专库(专架)管理 3 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对保存环境温湿度及有害气体监测仪器进行校对、校准,定时、定点、连 续监测,完整记录监测数据并定期提交监测分析报告 5 新人藏古籍、新配置的函套等进行杀虫、除尘等处理 6 古籍的使用在适宜的环境下进行 停止使用因破损,虫蛙等原因不再适合使用的古籍,做好登记,并及时进行修复 8 定期进行除尘,防治病虫害等工作,所采取的措施符合各馆实际,新的技术方法实施之前 进行试点实验并制定安全操作规程 在有复制品及数字化产晶的情况下,不宜提供古籍原件 9 0)通过再生性保护技术手段,扩大古籍的使用范围,再生性保护在确保不损害古籍原件的 基础上进行 24
GB;/T40987.1一2021 7.4.5.2古籍修复 古籍修复的工作内容和质量要求如下 工作内容 a 出库及修复交接 1) 设计古籍修复方案 2 修复 3 ! 验收修复后的古籍 5 归库 6 修复档案的记录与保存 b 质量要求; 有独立修复场地,配置相应的设施设备、修复工具等 修复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后方可 上岗 待修古籍出库、归库及修复前后应认真清点种、册及书叶数量,并做好交接登记,修复过程 中确保藏品的安全 依据“整旧如旧”“最少干预”“过程可逆"等原则,针对待修古籍具体情况制定修复方案,修 复方案包括配纸、修复技法、装赖形式的处理等内容;在修复中,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修 复方案 应按GB/T21712的要求进行修复与验收 4 珍贵古籍的修复组织专家论证后实施,修复后组织专家验收 5 做好古籍修复后的归库工作,办理交接手续 6 7)修复档案完整准确记录修复过程,归档完毕,及时编制目录索引 可聘请古籍修复专家,采取古籍修复研究和古籍修复项目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古籍修复技 8 艺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7.4.6民国时期文献 7.4.6.1民国时期文献保护 民国时期文献保护的工作内容和质量要求如下 工作内容 a 对民国时期文献进行调查、整理、保存、保护 1 22) 研究民国文献原生性与再生性保护技术 33) 监测控制民国时期文献保存环境 防治有害生物 4 质量要求 b 保存环境应符合GB/T30227GB/T27703、JGJ38的要求 1 22 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对保存环境温湿度及有害气体监测仪器进行校对校准,定时、定点、,连 续监测,完整记录监测数据并定期提交监测分析报告 33 定期进行虫害、霉变检查和除尘等工作 停止使用酸化、老化严重的民国时期文献,并做好登记 5 在有复制品及数字化产品的情况下,不宜提供民国时期文献原件 在确保不损害原件的基础上,做好再生性保护工作 6 25

公共图书馆业务规范第1部分:省级公共图书馆GB/T40987.1-2021解读

公共图书馆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规范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中国标准化协会制定了《公共图书馆业务规范》系列标准。其中,第1部分针对省级公共图书馆制定了一系列的指导原则和操作规范。

该规范主要包括了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基本职责、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服务对象等方面。其中,最核心的是服务标准,即公共图书馆应该提供高效、便捷、多元化的服务,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具体来说,包括馆藏建设、阅览服务、信息咨询、数字资源利用等多个方面。

除此之外,规范还涉及到了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培训、安全保障等方面。比如,在管理方面,规范要求图书馆应该建立健全的组织架构、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等;在人员培训方面,规范则强调了员工职业道德、服务技能以及安全知识等多个方面。

总的来说,《公共图书馆业务规范第1部分:省级公共图书馆GB/T40987.1-2021》为公共图书馆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规范,有助于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希望各地图书馆能够认真贯彻规范中的要求和标准,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发展。

和公共图书馆业务规范第1部分:省级公共图书馆类似的标准

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

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指南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指南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指南的编号:GB/T41011-2021。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指南共有12页,发布于2021-11-01
公共图书馆业务规范第2部分:市级公共图书馆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公共图书馆业务规范第2部分:市级公共图书馆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公共图书馆业务规范第2部分:市级公共图书馆的编号:GB/T40987.2-2021。公共图书馆业务规范第2部分:市级公共图书馆共有59页,发布于2021-11-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