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1098-2014

燃煤固硫效果评价方法

Evaluationontheeffectofsulfurfixationduringcoalcombustion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燃煤固硫效果评价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燃煤固硫效果评价方法的编号:GB/T31098-2014。燃煤固硫效果评价方法共有9页,发布于2015-06-012014年第30号公告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D20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73.040
  • 实施日期2015-06-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9页
  • 文件大小335.93KB

燃煤固硫效果评价方法


国家标准 GB/T31098一2014 燃煤固硫效果评价方法 Evalwationontheeffeetfsulfturixationduringcoal c0mbustion 2014-12-22发布 2015-06-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31098一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煤炭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煤炭工业节能技术服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凝凝、邵御、姜英、丁华、张景
GB/T31098一2014 燃煤固硫效果评价方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燃煤固硫效果评价方法的原理,试剂和材料、仪器设备、试验步骤、评价指标、结果计 算及重复性等 本标准适用于褐煤、烟煤和无烟煤添加固硫剂后燃煤固硫效果的评价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12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T214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 GB474 煤样的制备方法 GB/T483煤炭分析试验方法一般规定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燃煤固硫剂sulfurfiationagentduringcolcombustionm 能与煤中硫在燃烧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稳定的固态残渣而留在煤灰中,不带来新污染源的 类添加物质 3.2 排放硫emittedsulfur 煤样在一定温度下完全燃烧时释放出硫的质量 3.3 有效固硫率efleeltiesulfurfiationrate 固硫剂本身所具有的固硫能力,试样添加固硫剂前后排放硫质量之差占原煤排放硫质量的百分比 方法提要 试验样品在空气流中燃烧,样品中硫生成硫氧化物,被过氧化氢溶液吸收形成硫酸,用氢氧化钠溶 液滴定生成的硫酸,根据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参与反应的体积,计算样品中排放硫的含量 以不同温度下 添加固硫剂前后样品的排放硫曲线、固硫剂有效固硫率曲线评价固硫剂的固硫效果 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蒸憎水或去离子水或相当纯度的水
GB/I31098一2014 5.1 混合指示剂 将0.125g甲基红(HG/T3-958)溶于100ml.乙醇(GB/T679)中;另将0.083g亚甲基蓝(HGB 3364)溶于100mlL乙醇中,分别贮于深色瓶中,使用前等体积混合 混合指示剂使用时间不超过1周 5.2过氧化氢溶液(体积分数为10% 取10ml质量分数为30%的过氧化氢(GB/T6684)加人90mL蒸僧水,加2滴混合指示剂,用稀 氢氧化钠(GB:/T629)溶液中和至溶液呈钢灰色 此溶液应当天使用当天中和 5.3氧氧化钠标准溶液[c(NaoH)=0.06mol/L] 5.3.1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 称取优级纯氢氧化钠(GB/T629)12.00g,溶于5000mL经煮沸并冷却后的蒸馏水中,混合均匀后 的溶液装人瓶中,用橡皮塞塞紧 5.3.2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标定 按GB/T214中所规定的方法对配制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进行标定,计算其浓度 仪器设备 6.1管式高温炉内径约55mm,可在700C~1200C之间设定温度,并有100mm一150mm长的 设定温度士5C)恒温区,附有铂佬-铂热电偶测温和温控装置 6.2异径燃烧管;耐温1200C以上,总长约900mm;一端外径约50mm,内径约47mm,长约800mm; 另一端外径约12mm.内径约9mm,长约50mm;两端之间变径长约50mm 6.3 空 气流量计;测量范围0~5L/min 6.4吸收瓶;进气管出口位于液面50mm以下,出气管人口位于液面50mm以上 6.5锥形瓶;500mL 6.6缓冲瓶;200ml~300ml 6.7 镍铬丝推棒;直径约2mm, ,长约700 ,末端呈钩状 mm, 6.8硅橡胶塞;10号或11号 mm,长50mm80mm 6.9玻璃管:内径约6 6.10碱式滴定管:50mL 燃烧舟;石英或陶瓷制品,耐热1200以上,长80mm~100mm 上宽20 6.11 rmm25mmnm,高 10mm15mm,横截面呈梯形或圆弧型 6.12空气泵;输出气量010L/min 试验步骤 7.1试验准备 7.1.1样品准备 按GB474中的要求将试验用煤制备为小于3mm的试验样品并进行空气干燥 从中缩分出不少 于0.7kg的试验样品并制备为小于1mm的试样 从上述试样中缩分出两个子样,每个子样质量在 0.06kg0.12kg之间
GB/T31098一2014 按固硫剂使用说明中的添加比例向其中一个子样中添加固硫剂 将原煤子样及添加固硫剂后的子样均制备为粒度小于0.2mm的空气干燥试验样品 添加固硫剂后的子样应一次性全部进人制样机进行制样 7.1.2恒温区测定 将异径燃烧管插人高温炉,使细径管端伸出炉口约100" 将高温炉稳定在测试温度,分别测定 mm 燃烧管内高温恒温区及500C温度区域部位和长度 测试温度分别为800C,850C,900C,950C、1000C 7.1.3气密性检查 按图1所示用硅胶管连接各设备,将硅橡胶塞塞人异径燃烧管后打开空气泵,依次检查系统中各部 分的气密性,直到每一部分不漏气以后,关闭空气泵并开始通电升温 r 12 说明: 空气泵; 控制器; 空气流量计; -管式高温炉; 异径燃烧管 镍铬丝推棒; 玻璃管; 缓冲瓶; 10 硅橡胶塞; 11,12 吸收瓶; 石英舟; 吸收溶液 13 图1连接示意图 7.2测定步骤 7.2.1将管式高温炉(见6.1)加热至测试温度 7.2.2用量筒分别量取100mL已中和的过氧化氢溶液(见5.2),倒人2个吸收瓶中,连接到缓冲瓶后, 再次检查其气密性 7.2.3称量待测试验样品(1.0士0.01)g(称准至0.0002g)平铺于燃烧舟中 7.2.4将装有试验样品的燃烧舟放在燃烧管人口端,随即用带玻璃管,镍铬丝推棒的硅橡胶塞塞紧,然 后以3L/min的流量通人空气 用镍铬丝推棒将燃烧舟推人燃烧管中500C预热区并保持5" min, 再 将燃烧舟推至高温区,立即撤回推棒,使煤样在该区停留35 min 7.2.5停止通人空气,先取下靠近燃烧管的吸收瓶,再取下另一个吸收瓶 7.2.6取下硅橡胶塞,用镍铬丝钩取出燃烧舟
GB/T31098一2014 7.2.7用蒸僧水清洗吸收瓶2次一3次,清洗后洗液倒人锥形瓶中 7.2.8向锥形瓶内加人2滴3滴混合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桃红色变为钢灰色, 记下氢氧化钠溶液的用量 7.2.9调节管式高温炉终温至下一组测试温度,重复7.2.2一7.2.8操作步骤 试验温度应包括800C、 850C、900C、950C、1000C 结果计算 8.1试样排放硫质量分数的计算 排放硫质量分数按式(1)计算: aV×c×M(S S ×100 d= 1000×mn 式中 -般分析试样中排放硫质量分数,%; s. 反应中硫与氢氧化钠的摩尔比值,以1 2 =0.5计; 一 V 试样测定时,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用量,单位为毫升(mL); 硫的摩尔质量,以32.06计,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M(S)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排放硫质量分数的换算 8.2 按GB/T212中规定的方法测试空气干燥试样的水分含量后,按式(2)将空气干燥基排放硫质量分 数换算为干基排放硫质量分数 100 2 Sed=SdX 00M 式中: S. -干燥基试样中排放硫质量分数,%; 空气干燥试样的水分含量,% Ma 精密度 排放硫测定的精密度如表1规定 表1排放硫重复性 排放硫质量分数 重复性限 S.d/% S.d/% 0,10 0.15 3 数据处理及结果报告 10 10.1燃煤有效固硫率的计算 有效固硫率按式(3)计算
GB/T31098一2014 s S .d e ×100 式中: 有效固硫率,%; ? S.a 煤样未添加固硫剂时排放硫的质量分数,% s 煤样添加固硫剂后排放硫的质量分数,% 10.2结果报告 每个试样进行2次重复性测定,并按GB/T483规定的数据修约规则,将计算得到的排放硫、有效 固硫率修约到小数点后2位 以温度为横坐标,干燥基排放硫为纵坐标的图上,绘制原煤、添加固硫剂 后试样排放硫曲线 以温度为横坐标,有效固硫率为纵坐标的图上绘制温度-有效固硫率曲线 将测试 结果和上述曲线一并报出
GB/I31098一2014 附 录A 资料性附录 燃煤固硫剂固硫效果评价测定报告示例 表A.1燃煤固硫剂固硫效果评价试验报告 主要测试条件 单次试样测试时间/n 测试样品量/g min 40 1.00 固硫剂固硫效果评价指标 测试温度/代 800 850 1000 950 900 原煤排放硫(S./ 1.35 1.49 1.53 1.52 1.60 原煤添加固碗剂后 0.88 0.91 1.17 1.26 1.40 排放硫(S.a/% 38.85 23.25 17.15 12.61 有效固硫率/% 34.60 2.0 原煤 瀑加硫剂 1.5 1.0 0.5 800 850 900 950 1000 温度/C 图A.1原煤,添加固硫剂后煤样排放硫曲线图示例
GB/T31098一2014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800 850 900 950 】000 温度/C 图A.2温度-有效固硫率曲线图示例

燃煤固硫效果评价方法GB/T31098-2014探析

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提高,燃煤行业也面临着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标准。其中,固硫是一项重要的指标之一。为了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各企业需要采取适当的固硫措施,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

为此,国家相关部门发布了《燃煤固硫效果评价方法GB/T31098-2014》标准,该标准旨在规定燃煤固硫效果评价的技术要求和方法,为企业科学评价固硫效果提供依据。

评价方法概述

该标准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 术语和定义
  • 试验设备和材料
  •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 试验步骤和方法
  • 试验结果和数据处理
  • 试验报告的编制

其中,试验步骤和方法是该标准的核心内容。在这一部分中,标准规定了固硫效果的试验方法、样品采集和处理方法等具体细节。

评价方法应用

燃煤企业可以使用该标准对其固硫效果进行评价,并据此进行技术改进和优化。同时,该标准还适用于相关科研单位、质检机构等进行检测和评价。

注意事项

在使用该标准进行固硫效果评价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试验前要仔细查阅标准,了解试验流程和方法
  • 试验设备和材料必须符合标准规定
  • 样品采集和处理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
  • 试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和操作规范
  • 试验结果要进行充分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结论

《燃煤固硫效果评价方法GB/T31098-2014》标准的发布,为燃煤企业科学评价固硫效果提供了标准化的方法和依据。企业可以根据该标准对其固硫效果进行评价,并据此进行技术改进和优化,从而达到更严格的排放标准。

和燃煤固硫效果评价方法类似的标准

燃煤锅炉袋式除尘器

燃煤固硫剂技术条件

燃煤助燃剂技术条件

燃煤固硫剂技术条件

燃煤助燃剂助燃效果评价方法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燃煤助燃剂助燃效果评价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燃煤助燃剂助燃效果评价方法的编号:GB/T31097-2014。燃煤助燃剂助燃效果评价方法共有11页,发布于2015-06-012014年第30号公告
物流企业冷链服务要求与能力评估指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物流企业冷链服务要求与能力评估指标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物流企业冷链服务要求与能力评估指标的编号:GB/T31086-2014。物流企业冷链服务要求与能力评估指标共有10页,发布于2015-07-012014年第30号公告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