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5160-2007

无中心多信道选址移动通信系统体制

Landmobilecommunicationsystemrequirementsusingmulti-channelaccesstechniqueswithoutacentralcontroller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无中心多信道选址移动通信系统体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无中心多信道选址移动通信系统体制的编号:GB/T15160-2007。无中心多信道选址移动通信系统体制共有25页,发布于2007-11-012007-11-01实施,代替GB15160-1994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M04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33.020
  • 实施日期2007-11-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25页
  • 文件大小678.68KB

以图片形式预览无中心多信道选址移动通信系统体制

无中心多信道选址移动通信系统体制


国家标准 GB/T15160一2007 代替GB151601994 无中心多信道选址移动通信系统体制 Landmobilecommunicationsystemrequirementsusingmulti-channelaccess techniqueswithoutacentralcontroller 2007-06-29发布 2007-11-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赏会国家标准
GB/T15160一2007 目 次 前言 范围 术语和定义 系统组成 系统体制要求 发射机主要技术要求 接收机主要技术要求 控制单元技术规范 l0 结构、呼号编码器,天线和电源 12 附录A(资料性附录)无三阶互调组法选择空闲信道 12 25kH么信道间隔时空闲信道的选择方法 13 12.5kHz信道间隔时空闲信道的选择方法 15 附录B资料性附录通话时间限制方法 15 25kHIz信道间隔 B.2 12.5kHz信道间隔 15 16 附录C(资料性附录接收输人电平和连通可靠度 附录D规范性附录Hagelbarger卷积码编码、解码方法 编码电路 D.2解码电路 附录E(资料性附录)改善通话质量方法 19 E.1!生成呼叫信令数据表 19 E.2起始搜索信道的确定 19 E.3空闲信道的确定 20 E.4组呼时提高全组呼通率的方法 20 附录F(规范性附录)900MHz无中心多信道选址移动通信系统电台呼号编码 21 F.1电台呼号编码中识别码的分配 21 F.2电台呼号编码的相关说明 21
GB/T15160一2007 前 言 00M2频段无中心多信道选址移动通信系统,是国家无线电管理部门针对国内专业无线对讲机 的使用需求情况,经研究开放我国915MHz917MH2频率,按相关规定生产的专业移动通信系统 其相关标准有 GB151601994《无中心多信道选址移动通信系统体制》; GB/T15939一1995《无中心多信道选址移动通信系统设备通用规范》 本标准对应于国际电信联盟ITU-R建议2000卷移动业务系列M.1032(03/94)《应用无中心控制 器的多信道选址技术的陆地移动系统的技术和工作特性》附件1《个人无线电系统》 本标准与ITU-R M.1032(03/94)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主要差异如下 根据国家无线电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对频率进行了修改; 根据国家无线电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对信令格式中的呼号编码进行了修改; 为便于发送数据而增加了低速数据传输 为扩大通信距离而增加了窄频率间隔的异频转发; 为便于安装和操作而增设了遥控; 为便于无线电监测管理而增加了电波监控系统和呼号编码器 本标准代替GB151601994《无中心多信道选址移动通信系统体制》 本次修订除参照ITU-R M.1032(03/94)外,还将GB/T12192一1990《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发射机测量方法》,GB/T12193 1990(《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接收机测量方法》,GB/T15844.2一1995《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机环境 要求和试验方法》以及GB/T15844.1一1995《移动通信专业调频收/发信机通用规范》等标准的有关内 容纳人本标准 本标准与GB15160一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删去了903.0375MHz~904.9875MHz和430.0375MHz一431.9875MHz; 删去了进有线网的功能; 修改了发射功率; 修改了参考灵敏度; 修改了通话限制时间 修改了电台呼号编码 修改了ROM盒; 修改了用户电话号码使用范围, 增加了2400bit/、数据传输; 删去了交错方式; 增加了经网络遥控电台功能 增加了强制转发、经室内分布系统转发和经网络转发功能; 增加了话音加密; 增加了电波监控空中禁发,还原,空中禁收发等功能; 增加了158信道的无三阶互调组法选择空闲信道; -增加了改善通话质量方法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附录D,附录F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信息产业部提出
GB/T15160一2007 本标准由通信标准化协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北京交通大学、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深 圳市三威电子有限公司、广东无线电监测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进良、黄清,黄锦彬、陈科、刘丽君、李坤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151601994 N
GB/T15160一2007 无中心多信道选址移动通信系统体制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中心多信道选址移动通信系统必要的技术要求 根据无中心控制的特点,对系统、 发射机.接收机.控制单元,结构及配套件等的主要技术要求做出了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有关单位研制、生产,销售,使用、检测和管理无中心多信道选址移动通信系统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无中心控制 withoutcentralcontrol 不采用交换控制中心的集中控制,而由各移动台或固定台分别设定无线通信链路的分散控制方式 2. 2 多信道选址multichannelaccess 通信系统具有多个信道(频率)供用户共同选用按被呼用户地址码发出选择呼叫信令以建立通信 的一种技术 2.3 M/D/1,M/NM/79 通信系统的服务过程,可以作为一个随机服务系统来处理,按输人过程、服务规则和服务机构这三 个组成部分可分成不同类别 输人过程分泊松输人(用M表示),定长输人(用D表示)等;服务规则分 指数分布服务(用M表示),定长服务(用D表示)等;服务机构的数目在通信系统中为信道的数目 M/D/1表示泊松输人/定长服务/1个信道,M/M/79表示泊松输人/指数分布/79个信道 系统组成 3.1用户设备 用户设备包括固定台,车载台、手持台,遥控台、转发台,调度台等,分别用于以下场合 固定台可供固定地点使用: 车载台可供车辆移动使用: 手持台可供个人手持移动使用 遥控台可供远距离操作使用 转发台可转发移动台或固定台的信号,转发台在特殊情况下(大功率、远距离)须经当地无线 电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使用并具有遥控关闭功能; 调度台配套计算机和管理软件,可供集团用户调度使用 监控设备 监控设备用于无线电管理部门对用户设备的监测和管理,包括电波监控系统和呼号编码器 3.2.1电波监控系统 对无线覆盖区内所有电台的通信活动进行监测、控制的无线电波管理系统 3.2. 呼号编码器 按国家无线电管理规定,用于将指配的电台呼号编码写人非易失存贮器的设备
GB/T15160一2007 3.3无中心网络的结构 无中心网络的结构见图1,有两种形式 -基本结构:任一电台可在其无线覆盖小区内任意选址另一(或一组)电台直接通信 -扩展结构;有权电台可在转发台无线覆盖区内任意选址另一(或一组)电台进行转接通信,形成 小区之间部分连通网 监控系统 转发台 手持台 车载台 数传台 基本结构 手持台 固定台 基本结构 直通 转发 监控 图1无中心网络结构 系统体制要求 系统技术规范 系统技术规范见表1 表1系统技术规范 项 序号 12.5kHz 25kHz 控制方式 电台通过载波电平检测、分别独立设定无线通信链路的分散控制方式 同频单工方式 通话方式 可以1对1 对N 频率范围 MH" 915917 1AV开路电压 载波电平检测门限 发射功率 -般<5w
GB/T15160一2007 表1(续 项 序号 12.5kHz 25kHz 915,0125MHz F2D 控制信道 M/D1等待制 信道数 信道间隔25kHz 多信道 共用 915.0375MHz916.9875MHz 方式 F3E 通话信道 M/M/157损失制 M/M/79损失制 信道数 157 79 信道间隔12.5kH2 信道间隔25kH 信道选择方法 无三阶互调组法选择空闲信道(见附录A 呼叫权限 根据使用需求可设置限制发起呼叫权限(单呼、组呼 每部电台忙时话务量 <0.03erl 通常自动限时5min 通话时间限制 通话信道使用率高于73%时 通话信道使用率高于80% ,自 见附录B 时,自动转为限时3min;限时到动转为限时3min;限时到前30s发 前30、发出报讯音 出报讯音 被呼通振铃450Hz,响1s停4s共6声; 10 呼叫 告主呼:回铃450Hz,响1s停4s共6声; 呼不通;忙音450H" 停0.35s共6声 ,响0.35 1l 拆线 复位发出切断信号,双方自动挂机 12 重呼 复位、守候时,按【呼叫键】可在刚才所拨的电话号码上建立通信 使用相同组号的用户,进行组呼通话时,其后来用户可以监听并插 13 迟后人网 话进网 由两个英文字母和紧接字母的六位数字组成,前两位英文字母为识 别码,用于区分三十一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第三位数字表示区域," ,叫 15 电台呼号编码 区域码,其范围从0-F,可以分16个区域,由各省区、市)无线电管理部 门 ]自行规划和分配;第四、 ,五、六,七,八位数字,表示电台本身的地址码 电台呼号编码用计算机写人无中心电台的非易失存贮器 可将控制头经多芯电缆遥控收发信机" 16 2)可配遥控编码器经电缆至解码器遥控电台; 遥控 3 可经网络遥控电台 本网有权用户,必要时可强制转发; 2 本网有权用户,可自适应通信距离直通或经转发台转发或接 17 转发 力,必要时可设定双信道收发; 3 对高层建筑与地下建筑物可经室内分布系统转发; 任意距离可经网络转发 4 18 非话业务 可以传输数据,数据传输速率为1200bit/s、2400bit/或更高
GB/T15160一2007 表1(续 项 序号 12.5kHz 25kHz 根据使用需求,同一集团用户地址码和组号可设置<3段不同号段 19 号段呼叫限制 供集团内部互通扩容使用;并限制不同集团用户之间呼叫 按键操作有效时,能发确认操作音; 20 报讯 功能工作有效时,能发确认工作音 PL1失锁;可显示相关信息或提示音; 异常发射可显示相关信息或抛示音 21 报警 呼号编码不正常;可显示相关信息或提示音; 上报警直至排除为止 以 开机时,显示本机地址码,并可查阅本机组号; 主呼时,显示并记忆被呼电话号码: 22 电话号码显示与记忆 被呼时,显示并记忆主呼电话号码; 无人值守时记忆最后一次主呼电话号码 采用话音频率倒置的模拟方式进行加密 23 话音加密 无线信道号和频率配置 无线信道号、信道间隔以及相应的频率配置见图2. 81 82 7g 158 80 信道间隔 -12.5- Hz 916.9875 频率MHz915.0125 图2无线信道号和频率配置 4.3二种信道间隔方式 系统可以采用25kHz和12.5kHz两种信道间隔方式,其参数及幅频图分别见表2和图3 表2二种信道间隔方式表 单位为kHz 标 记 图号 信道间隔 占用带宽 最大频偏 16 25 5,0 12.5 8.5 2.5 25kt" 12.5kH 图3两种信道间隔幅频图
GB/T15160一2007 连通可靠度 4,4 误码率BER=1X10-时,连通可靠度>90%,见附录C 4.5通信流程 系统的通信流程见图4 电台 电台2N 在控制信道上守候 在控制信道上守候 PTT呼叫 4来不 接收电平>门限电平 低干门限状态>1秒 置控制信令 返回控制信道收 接收电平>门限电平 发控制信令 地址号相同的啊应 置在指定通话们道上收 置在指定通话信道上发 地址号相同的明应 发回信号 振铃 PT发话 发射 接收 PT收话 发控制信令 地址号相同的响应 拨PT发话 接收 发射 松PITT收话 地址号箱同的应 发控制信 按复位健 地址号相同的响应 发拆线控制信令 返回控制信道上守候 返回控制信道上守候 载波电平检测门限置为lAV开路电压 为避免话务拥挤,通话限时开始,见附录B. 图4通信流程图
GB/T15160一2007 发射机主要技术要求 发射机主要技术要求见表3 表3发射机主要技术要求 12.5kHz 25kH么 目 项 调度台 调度台 手持台 车载台 手持台 车载台 转发台 转发台 发射功率 额定输出功率/w 5 3/0.5二档 频率容限/10 占用带宽/kHn 8.5 l6 士2.5 最大频偏/kHa 士5 邻道干扰抑制滤波 8olg(f/3 60lg(f/3 高调制特性) 为3kHz一15kH 为3kHz~15kHz 邻道功率比/dB >55 >60 杂散发射/Aw 7.5 接收机主要技术要求 接收机主要技术要求见表4 表4接收机主要技术要求 12.5kHz 25kHz 项 车载台 车载台 手持台 手持台 转发台 转发台 参考灵敏度/dBuV C0.6 >12 通带宽度(6dB时/kHz >l0 选择性(60dB时/kHa 25 <30 杂散响应抗扰性/dB >50 >60 >55 >65 50 60 55 65 邻道选择性/dB 互调抗扰性/dB 50 55 55 60 本振频率容限/10-" 4000 杂散发射/pw 静噪功能 有 有 载波电平检测功能 有 信道使用率测定功能 控制单元技术规范 控制信令 控制信令的格式及内容见表5
GB/T15160一2007 表5控制信令 项 12.5kHz 25kHz 码型(符号形式 NRZ 1200 信令传输速率/bit/s 允许偏差<|士200×10-I 副载波MSK 调制方式 1200 传号频率/H 允许偏差<|士200×10-" 800 空号频率/Hz 允许偏差GB/T15160一2007 表7指令码 二进制码 指令码 0000 呼叫、重呼,应答、松键 0001 保留 0010 转发 强制转发或网络转发 0011 保留 0100 0101 保留 保留 0110 拆线 01ll 1000 保留 保m 0o1 保m 1010 om 保留 保留 1100 1101 保留 禁发,还原 l1l10 111l 禁收发 7.5呼号编码 采用20bitBCD码及28bit16进制码(HEx)表示电台呼号,具体见表8 表8呼号编码 比特号 18" 912 1332 3336 3740 4144 4548" 商 省识别码 地区识别码 地址码 限时 A(不限时" 呼号编码 ABCDEF 1000099999 0F 0~F 0F 0~F F(5分钟 ACDEFG 十进制 D(3分钟 码型 HEX、HEX HEX BCD HEX HEX HEX HEX 省识别码18分为14和58两个HEX码 1010表A 1011表B 1l00表C 101表D ll10表E 1表F 0000表G(注意;通常0000表0 具体见附件F 不限时由当地无线电管理部门根据用户特殊需求指配写人 41-4445-48留给扩展 7.6识别码 7.6.1拆线识别码 用8bit16进制码的10FF(即十进制16255)表示通信双方为同一组,以便拆线时识别,具体 见表9.
GB/T15160一2007 表g拆线识别码 16进制 十进制 进制 10 16 00010000 FF 255 1llll111 7.6.2通信剩余时间 用8bitl6进制码的000F(即十进制015)表示松键时的通信剩余时间,具体见表10 表10剩余时间的表示 识 别 码 通信剩余时间/s 00 o1 31~60 02 61~90 91~120 03 04 121150 05 151180 06 181一210 07 211一240 241一270 08 09 0A 0B 0C 0D o0E 0F 7.7控制信令格式 7.7.1单呼和重呼信令格式 7.7.1.1主呼信令格式(单呼 位同步十帧同步十被呼地址十信道号十指令码十呼号编码十识别码 7.7.1.2 被呼回铃信令格式(单呼应答》 位同步十锁同步十本机地址十信道号十指令码十呼号编码十识别别 7.7.2拆线信令格式 位同步十帧同步十对方地址十信道号十指令码十呼号编码十识别码 7.7.3组呼信令格式 7.7.3.1主叫方信令格式 位同步帧同步组地址十信道号十指令码十呼号编码识别码 主叫方发出呼叫信令后,直接振铃,按PTT键可进行对讲 7.7.3.2被叫方信令格式 收到主叫方的呼叫信令后,被呼电台自动转到主叫方指定的信道,不发出回铃信令,直接发出振铃
GB/T15160一2007 声,按PTT键可直接进行通话 7.7.3.3松开pIT键信令格式 位同步十帧同步十组地址十信道号十指令码十呼号编码十识别码通话剩余时间 7.7.4转发信令格式 移动台发起呼叫后,如通信距离达不到,转发台自适应响应,发如下信令 位同步十赖同步十被呼地址十信道号十指令码十呼号编码十识别码 7.7.5强制转发信令格式 移动台发起呼叫时,发如下信令 位同步十帧同步十被呼地址十信道号十指令码十呼号编码十识别码 转发台响应时,发如下信令 位同步十帧同步十被呼地址十信道号十指令码十呼号编码十识别码 7.7.6禁发和还原信令格式 位同步十帧同步十被呼地址十信道号十指令码十呼号编码十识别码 监控台地址码在0999009999之间,禁发成功后,被禁发电台只能接收不能呼叫发射,因此,可以 空中还原 7.7.7禁收发信令格式 位同步十帧同步十被呼地址十信道号十指令码十呼号编码十识别码 禁收发成功后,被禁电台不能接收也不能呼叫发射,因此,不可以空中还原,应到无线电管理部门 还原 结构,呼号编码器、,天线和电源 8.1结构 单片机需用掩膜将程序固化并焊在印制板上,或采取其它保护措施,使不能改写程序 8.2呼号编码器 采用计算机将呼号编码写人无中心电台的非易失存贮器,并采取保护措施,使不能改写呼号编码 8.3天线 8.3.1阻抗 天线阻抗为50Q. 8.3.2接口及增益 天线的接口及增益见表11 表11接口及增益 型式 手持式 车载式 固定式 插口 SMA型 N型 N型 59 增益(dB 713 8.4电源 8.4.1车载台 车载台的直流电压为13.8×(1士10%)V,消耗电流见表12 表12车载台 项目 发射(5w 接收(2w 守候 消耗电流 <2000mA 二700mA 120mA 8. .4.2手持台 手持台的直流电压为3.6×(1士10%)V、4.8×(1士10%)V、7.2X(1士10%)V,7.2V时的消耗电 1o
GB/T15160一2007 流见表13 表13手持台 发射(3w 项目 接收(0.8w 守候 消耗电流 1300mA 300mA 70mA 8.4.3固定台(见表14) 固定台的交流输人电压为220×(l士10%)V,频率为50Hz,功率为50V A;直流输出电压为 13.8X(1士10%)V,输出电流为3A(要有15.5V的过压保护),消耗电流见表14 表14固定台 项目 发射(5w) 接收(2w) 守候 2000mA 700mA 120mA 消耗电流 11
GB/T15160一2007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无三阶互调组法选择空闲信道 无中心选址通信系统采用多信道共用方式,其信道选择方法有顺序法、随机法及无三阶互调组法 经计算机模拟,顺序法在短的观察统计时间内控制信道即已发生严重堵塞,随机法可较顺序法长1倍的 时间才发生堵塞,而无三阶互调组法可使等待概率较随机法减少1倍,不再堵塞,因此推荐优先使用无 三阶互调组法,其方法如下 A.125kHHz信道间隔时空闲信道的选择方法 采用25kHa信道间隔时,系统共有80个信道,其中第一个信道固定为控制信道,其余79个为通话 信道,将共用的79个通话信道,分成10组无三阶互调组 见表A.1 表A.1无三阶互调组 组号 信道号 10212936505467 77 1122303751556878 1223313852566979 1324323953577080 49 2028 AN 62 S 76 19 18 616575 13 2642 606474 25 46596373 34355871 10 1533404572 将共用的79个信道按无三阶互调组排成两张搜索排序表 信道搜索排序表之一,见表A.2 表A.2信道搜索排序表1 信道号 55 37 30 38 69 79 52 21 22 1 31 12 67105429503651 7868 5623 1353 21 8C 57 3932 2866 6l 19 26 64 47 186042 2563 46 59 35 58 15 40 33 信道搜索排序表之二,见表A.3 表A.3信道搜索排序表2 信道号 77 5568 21 29 36 50 54 67 22 3037 5l 78 1223 385256 69 79 32 39 62 66 48 13 24 53 57 S 的 75 2642 6G 59 6373 35 33 40 45 72 12
GB/T15160一2007 电台开机搜索信道时随机停在某一信道上,以0.5的概率查这两张表,若查表A.2,就从所停信道 开始,按排序表规定的顺序搜索,通过载波电平检测判别忙闲以寻求空闲信道;若查表A.3也如此 因 此在所搜索期间及在所搜索空间,其所搜索的信道可在某一无三阶互调组内,或相继的某几个无三阶互 调组内,可降低被干扰或误判为忙的概率 12.5kHz信道间隔时空闲信道的选择方法 采用12.5kHHz信道间隔时,系统共有158个信道,其中第一个信道固定为控制信道,其余157个为 通话信道,将共用的157个通话信道,保留原主信道频率f一f及对应的主信道号280不变,按与前 -相邻主信道频率间隔12.5kHz的方式增设一组78个共用信道f1一fi8f=915.0500MHz t前后增设的信道之间的频率间隔仍为5kH-信道对 fe=915.0750MHzfi8=916,9750MHz 应信道号;(81GB/T15160一2007 互调组法进行信道的选择,此时,按附录B通话时间限制方法判别,有2种情况:(1使用率小于主信道 使用率门限75%;(2使用率大于或等于主信道使用率门限75% -若主信道使用率小于所设定的主信道使用率门限75%时,仍按25kHz信道间隔时共用的 79个信道无三阶互调组法进行信道的选择,电台随机停在某一信道上,以0.5的概率查两张 主信道搜索排序表,若查表A.2,就从所停信道开始,按顺序搜索,通过载波电平检测判别忙闲 以寻求空闲信道;若查表A.3也如此 因此在所搜索期间及在所搜索空间,其所搜索的信道 可在某一无三阶互调组内,或相继的某几个无三阶互调组内,可降低被干扰或误判为忙的 概率 当使用率大于等于75%时,按12.5kHz信道间隔时的157个信道数进行信道选择 电台随 机进人增设信道搜索排序表之一进行信道的选择 电台随机停在某一增设信道上,以0.5的 概率查两张增设信道搜索排序表,若查表A.5,就从所停信道开始,按顺序搜索,通过载波电平 检测判别忙闲以寻求空闲信道;若查表A.6也如此 因此在所搜索期间及在所搜索空间,其 所搜索的信道可在某一无三阶互调组内,或相继的某几个无三阶互调组内,可降低被干扰或误 判为忙的概率 设在某一地区任一个电台任一时间按上述12.5kHz信道间隔时的157个信道发起呼叫,此 时,按附录B通话时间限制方法判别,有2种情况;(l使用率小于80%;(2使用率大于或等 于80% 当使用率小于80%时仍按12.5kH信道同隔时共用的17个信道无三阶互调组法进行 信道的选择 当使用率大于等于80%时,这时可能原25kH2信道间隔时共用的79个信道中有- 一部分 空闲下来;因此,可以回到25kHz信道间隔时共用的79个信道无三阶互调组法进行信道 的选择 此时,按附录B通话时间限制方法判别,有2种情况:(1使用率小于80%; 2使用率大于或等于80% 当使用率小于80%时,仍按25kHz信道间隔时共用的79个信道无三阶互调组法进行 信道的选择 当使用率等于80%时,改按12.5kHz信道间隔时的157个信道无三阶互调组法进行信 道的选择 乌按12.5kHz信道间隔时的使用率仍等于80%时,说明25kHz信道间隔时共用的 79个信道和12.5kH2信道间隔时共用的另78个信道都很忙,通话信道使用率高于 80%,通话时间自动限制为3nmin 14
GB/T15160一2007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通话时间限制方法 B.125klHz信道间隔 对25kHz信道间隔,一般情况下通话时间限制为5min;通话信道使用率高于75%时,通话时间自 动限制为3min,限时到前30s发出报讯音 测定通话信道使用率的方法如下 当信道使用率等于75%时,信道空闲率则等于25%,即忙:闲=31,当按排序表搜索信道时,连 续跳了3个信道均被占用,跳至第4次以后才寻到空闲信道,此时可粗略认为通话信道使用率高于 75%,而自动转为限3min B.212.5kHz信道间隔 对12.5kH2信道间隔,一般情况下通话时间限制为5min,通话信道使用率高于80%时,通话时间 自动限制为3nmin,限时到前30s发出报讯音 测定方法如下 当信道使用率等于80%时,信道空闲率则等于20%,即忙闲=4:1,当按排序表搜索空闲信道 时,连续跳了4个信道均被占用,跳至第5次以后才寻到空闲信道,此时可粗略认为通话信道使用率高 于80%,而自动转为限3min. 15
GB/T15160一2007 附 C 录 资料性附录 接收输入电平和连通可靠度 接收输人电平与连通可靠度的关系见图c.1 10 10- 10- 10 10 20 15 接收输入电平/aBuv 注,曲线A,瑞利衰落中心频率915.8875MHz衰落率20H 曲线B:无衰落; 曲线c,BER=1X10"时,连通可靠度>90% 图C.1接收输入电平一误码率 16
GB/T15160一2007 附 录D 规范性附录 HHagelbarger卷积码编码、解码方法 无中心选址通信系统采用的Hagelbarger卷积码能纠6位以下的突发差错,保护间距最小为19位 冗余度为1/2,效率为50% 其编码、解码具体电路与D.w.Hagelbarger所提出的原型略有不同 D.1编码电路 编码电路如图D.1所示 移位寄存器 偏息败揪 信息位 编码序列 监瞥位 图D.1编码电路 88位信息数据为 a AAAAAAgAA i=0,l,29,A b)在信息数据输人之前要添加6位“o”信息位;在信息数据全部输人之后,还要添加6位“0”信息 位 监督位由移位寄存器1和4的内容模2加并反相后输出 信息位由移位寄存器7的内容输出 d 编码序列由监督位和信息位交替输出 e D.2解码电路 解码电路如图D.2所示 解码信息数揪 D5lD6D7 D1D2D3D4 编码序列 R一致监瞥 一致监督 C3 C5C6C7 C8C9 CI0 图D.2解码电路 a 首先从低位到高位顺序输人D移位寄存器10位信息数据,输人C移位寄存器10位监督数 据,得到解码器的初始状态为 n
GB/T15160一2007 D D=A9. D=A 0. C =A!,C,=A9田A? b R -致监督位的表达式 R=D田DC -致监督位的表达式 S=D,D,Cn 解码输出已纠错信息数据 R=1,s=1时,D送D输出 R,s为其他时,D送D输出 18
GB/T15160一2007 附录E 资料性附录 改善通话质量方法 利用电台存储并处理选呼信令数据表,再按随机数指针法搜索选择空闲信道,可以明显改善通话质 量,显著降低通话信道之间的相互串扰,缩短呼叫建立时间,提高全组用户呼通率 E.1生成呼叫信令数据表 无中心电台在控制信道守候时,将当前时间小于接收信令时间与限时时间总和的呼叫信令,按照接 收信令时间的先后次序,提取所接收的全部呼叫信令中包括主叫号码、被叫号码、信道号、拆线识别码、 限时时间、接收信令时间和在该信道中检测接收的场强数据,记录存储为呼叫信令数据表,设定其最多 记录的信令条数为N,所述N是最小为1,最大为79(25kHz信道间隔)或157(12.5kHz信道间隔)的 自然数 例如记录在表E.1所示的呼叫信令数据表中 表E.1呼叫信令数据表 主叫号码 被叫号码 信道号 拆线识别码 限时时间 接收信令时间 场强 48 78 50076 50089 127 13:10:56 60006 50047 12 231 13:09:26 -90 89 50014 50025 65 435 13:07:43 50025 -90 50078 31 156 13:06:23 -77 50024 50099 15 621 13:06:08 20053 66 13:06:01 -67 50045 381 E.2起始搜索信道的确定 主叫电台按照附录A所述无三阶互调组选择空闲信道法,从至少有以下二种方法产生的随机信道 开始搜索其信道上接收电平连续1秒钟低于设定的最低门限电平的空闲信道 直接提取系统时钟的后三位,模80后取其余数,再加上1 提取系统时钟或以任一数作为随机数种子A,信道号=(A×X+Y)modZ十1,其中X,Y应 至少有一个为质数,Z取8o 但以下两种情况例外 在无中心对讲机数量较少的地区,或在无中心对讲机数量较多地区的晚间,如果发起呼叫的当 前时间记录的信令条数不大于M,信道使用率不大于R%,主叫电台从所述呼叫信令数据表最 后记录的信道号开始按照推荐的至少2份信道搜索排序表中顺序选取未被占用的空闲信道 作为通话信道,以缩短呼叫建立时间,因为此信道有1一R%的概率是空闲的 如果主叫电台呼叫的用户记录在所述呼叫信令数据表中,且发起呼叫的当前时间与该被呼叫 的用户发起呼叫的时间之差小于设定的门限时间,所述门限时间为小于限时时间的一个数值 主叫电台不必搜索空闲信道,不发送呼叫信令而直接示忙,以减少电台的工作量及其在控制信 道上的碰撞概率 因为主叫电台欲呼叫的号码是记录在所述呼叫信令数据表中的主叫号码或 被叫号码,即该被叫用户在最近限时时间内发出或被呼叫过,例如主叫电台地址码为12345, 当主叫电台12345用户呼叫60006用户时,从所述呼叫信令数据表中可知60006用户在最近 限时时间内发出过呼叫 如果主叫电台12345用户发出呼叫时,60006用户和50047用户之 19
GB/T15160一2007 间未实现双向通话,主叫电台12345用户可以呼通60006用户;如果主叫电台12345用户发出 呼叫时,60006用户和50047用户之间的通话已经结束,主叫电台12345用户也可以呼通 60006用户;如果主叫电台12345用户发出呼叫时,60006用户仍在和50047用户进行通话,主 叫电台12345用户就不能呼通60006用户,因此,主叫电台12345用户不必搜索空闲信道,不 发送呼信令而直接示忙 E.3 空闲信道的确定 按附录B测定通话信道使用率的方法,确定非空闲信道数C 例如系统通话信道总数S为79,主 叫电台搜索2次,即可找到1个空闲信道,相应非空闲信道数C近似为40;主叫电台搜索3次,即可找 到1个空闲信道,相应非空闲信道数C近似为52;主叫电台搜索4次,即可找到1个空闲信道,相应非 空闲信道数C近似为60. 主叫电台搜索到空闲信道后,将其信道号与所述呼叫信令数据表中记录的所有信道号进行比较 如果0GB/T15160一2007 附录 规范性附录 900MHa无中心多信道选址移动通信系统电台呼号编码 r.1电台呼号编码中识别码的分配 识别码的分配见表F.1 表F.1识别码的分配 地区 识别码 地区 识别码 北京市 AA 河南省 DA AB DB 天津市 湖北省 华北地区 AC 河北省 湖南省 DC 中南地区 AD DD 山西省 东省 内蒙古自治区 AE DE 广西自治区 D 辽宁省 BA 海南省 BB EA 四川省 东北地区 吉林省 黑龙江 以C EB 贤州省 C 上海市 西南地区 云南省 CE T 江苏省 西藏自治区 CC EE 浙江省 重庆市 CD FA 安徽省 陕西省 华东地区 FE 福建省 CE 甘肃省 CF 西北地区 FC 江西省 青海省 FD 山东省 CG 宁夏自治区 FE 新疆自治区 F.2电台呼号编码的相关说明 900MH2无中心系统电台的呼号编码,由两个英文字母和紧接字母的六位数字组成,如 AA123456 前两位英文字母为识别码,用于区分三十一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第三位数字表示区 域,叫区域码,其范围从0F,可以分16个区域,由各省区、市)无线电管理机构自行规划和分配 第 四、五、六、七、八位数字,表示电台本身的地址码,其范围从0000099999,共100000个 区域码加上 电台本身的地址码,统称用户地址码 识别码加上用户地址码构成用户电台呼号编码,如图F.1 用户地址码 电台地址码 识别码 电台呼号编码 图F.1电台呼号编码示意图

中文办公软件应用编程接口规范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中文办公软件应用编程接口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中文办公软件应用编程接口规范的编号:GB/T21026-2007。中文办公软件应用编程接口规范共有124页,发布于2007-11-01
中文语音识别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中文语音识别系统通用技术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中文语音识别系统通用技术规范的编号:GB/T21023-2007。中文语音识别系统通用技术规范共有15页,发布于2007-11-012007-11-01实施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