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1638-2008

钢铁材料缺陷电子束显微分析方法通则

Guideforelectronbeammicroananlysisofdefectinsteelmaterial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钢铁材料缺陷电子束显微分析方法通则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钢铁材料缺陷电子束显微分析方法通则的编号:GB/T21638-2008。钢铁材料缺陷电子束显微分析方法通则共有8页,发布于2008-10-012008-10-01实施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N53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71.040.99
  • 实施日期2008-10-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8页
  • 文件大小572.75KB

钢铁材料缺陷电子束显微分析方法通则


国家标准 GB/T21638一2008 钢铁材料缺陷电子束显微分析方法通则 Guidetoreletronbeammieroanalysisofdefetinsteelmaterals 2008-04-11发布 2008-10-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蹬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1638一2008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宝钢股份公司研究院、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技术中心,北京钢铁研究总院及上海材 料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家光、李平和,朱衍勇、王滨、田青超
GB/T21638一2008 引 言 本国家标准是为了适应我国钢铁工业迅速发展的需求而制定的 电子束显微分析是高技术领域的分析技术,在材料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钢铁材料缺陷电子束显 微分析方法,是以电子束显微分析技术为核心,将显微分析与材料的质量检验、科研、生产工艺及用户使 用技术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以表征钢铁材料缺陷成因 标准中对从事该项分析实验室必须具备的 条件,分析过程、结论用语进行规范 由于钢铁材料缺陷电子束显微分析方法比较成熟,得出的方法具 有普适性,可作为其他材料缺陷电子束显微分析参考依据
GB/T21638一2008 钢铁材料缺陷电子束显微分析方法通则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钢铁材料缺陷电子束显微分析的术语、分析方法和程序、分析报告内容等 本标准适用于钢铁材料内部及表面缺陷的电子束显微分析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4340.1金属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4340.1一1999,evqIsO6507-1: 1997) GB/T10561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GB/T10561一2005 idtISO4967;1998 GB/T13299钢的显微组织评定方法 GB/T15074电子探针定量分析方法通则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GB/T15481-2o0,dtIso/IEc17025,1999) GB/T15481 GB/T17359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定量分析通则 GB/T19501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方法通则 JG550扫描电子显微镜试行检定规程 JG;901电子探针分析仪检定规程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缺陷defeet 钢铁材料表面和/或内部存在的不连续、不完整等影响材料性能的异常部分,通常在冶炼、加工、储 运和/或使用过程中形成 3.2 宏观分析maeroscopicanalysis 用肉眼或低倍放大镜通常放大倍数小于10倍)对空间线度大于10-'m物体所进行的分析 3.3 显微分析microscopicanalysis 用显微分析仪器对空间线度在10-m~10”m之间的物质所进行的分析 3 电子束显微分析eleetronbeammteroanalysis 应用聚焦电子束照射试样表面待分析区域,并对在电子束作用下产生的特征x射线、二次电子、,背 散射电子、背散射电子衍射等各种特征信息所进行的分析,用以表征材料显微特性
GB/T21638一2008 仪器设备 4.1主要仪器 扫描电镜(或电子探针 扫描电镜按照JG550进行检定 电子探针按照JJG901进行检定 4.1.2波谱仪(或能谱仪 波谱仪和能谱仪符合GB/T17359的要求 波谱仪参照JG901进行检定 4.1.3电子背散射衍射装置(可选 电子背散射衍射装置符合GB/T19501的要求 4.2辅助设备 实体显微镜、金相显微镜 4.2.1 4.2.2切割,镶嵌,研磨、抛光机. 4.2.3喷镀仪 分析方法与程序 方案制订 试验前,委托者填写检验委托书.提供特分析样品的如下情况 a)样品名称、数量 b) 制造工艺 储存和使用条件; e) d 发现缺陷的过程; 其他相关的信息和资料 e) 在了解上述情况的基础上,明确分析内容和要求,制订初步分析方案 5.2试验前准备 试验前应对样品原始状态进行记录(拍摄宏观照片,附标尺),涉及钢铁材料重大缺陷,须到现场调 查,进一步了解有关信息 检查所用仪器设备的状况,确认试验环境(温度、湿度等)满足有关标准或仪器设备的要求 55 3 宏观观察与分析 被检样品在进行清洗和切割之前,应用肉眼或放大镜对样品表面状态与颜色、表面附着物、缺陷位 置、尺寸与分布等形貌特征进行仔细地观察,采用实体显微镜对缺陷特征及位置作进一步的观察与分 析,并用文字描述,草图构画、照相等方式进行详细记录 在缺陷附近做标记,有利于显微分析时快速寻 找待分析区域 5.4显微观察与分析 在进行电子束显微分析前,通常应首先进行常规的金相观察,并在金相观察的基础上制订详细的电 子束显微分析方案 .4.1 金相观察与分析 5 分别依据GB/T13299和GB/T10561对金相样品进行组织观察,夹杂物级别评定,记录缺陷的光 学形貌及特征等,可依据GB/T4340.1对所选区域进行显微硬度测定,金相观察分析项目,是由综合分 析要求而决定的 5.4.2显微形貌观察与分析 应用扫描电镜(或电子探针)的二次电子像(SEI)或背散射电子像(BEI)观察缺陷区域的显微形貌
GB/T21638一2008 推荐下列观察分析顺序: 低倍观察确认缺陷位置,并从低倍观察逐渐过渡到高倍观察; a b)首先进行表面观察,若涉及材料内部缺陷时,制备缺陷截面试样进行观察 注意观察缺陷区域与正常区域显微结构的细微差异 当试样表面有腐蚀产物或附着物时不可随意清洗试样,应首先分析原始表面,或用导电胶带纸萃取 腐蚀产物或附着物后,再清洗试样,进行观察分析 5.4.3显微成分分析 背散射电子像对钢中夹杂物、析出相及异物压人的观察十分有效 利用背散射电子像衬度的差异, 可以初步确定待分析区域平均原子序数的差异 应用电子探针(或扫描电镜)波谱仪或能谱仪可定性分 析试样微区的元素组成及分布 依据GB/T15074或G;B/T17359定量分析显微成分 显微成分分析时要结合显微形貌观察,注意在处理缺陷区域检测到异常成分时,要结合显微形貌观 察,排除不是缺陷成因的环境污染物 显微结构、织构、晶体取向和晶界特性分析 当仅仅依据显微组织及微区成分分析无法确定缺陷成因时,可进一步分析研究钢铁材料的晶体结 构 可依据GB/T19501 应用电子背散射衔射分析缺陷及正常区域的显微结构、织构晶体取向及晶 界特性,基于电子背散射衍射的统计分析信息确定缺陷成因 5.5材料的质量检验 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等检测项目,可按相应的标准对钢铁材料进行质量检验,以评定其是 香符合产品标准的要求 常用的材料质量检验项目参见附录A 综合分析 5.6 基于钢铁材料缺陷电子束显微分析,将材料宏观分析、显微分析与生产:工艺过程、材料产品质量,储 存和使用条件等结合起来,参考缺陷分析方法、图谱等有关资料[们,对缺陷成因作综合分析,提出评 价意见和解释 推荐几种解释意见用语供参考 a)不存在××缺陷或符合××标准或协议的要求; b) 存在××缺陷或不符合××标准或协议的要求; 火 ×缺陷是××原因引起的 c d × ×缺陷不是××原因引起的 5 模拟试验 在需要与可能的条件下,可通过模拟试验进行缺陷再现,也可视具体情况再深人现场调查,增加样 本,结合生产工艺过程(和/或用户使用情况),以进一步分析缺陷形成原因或验证分析结论 6 报告 依据GB/T15481出具分析研究报告,分析报告一般应包括下列内容: 任务来源 a b)对送检材料的简要描述 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d 试验过程及结果; 综合分析意见及结论; 必要时,给出建议
GB/T21638一2008 附 录A 资料性附录 常用钢铁材料质量检验项目 钢铁材料的质量检验项目依实际需要和产品标准而定,常用的质量检验项目如下 a)化学成分分析 拉伸、冲击、硬度及疲劳等力学性能测定; b) e)弯曲、顶锻、杯突及冲压成形等工艺性能测定; d)用肉眼对材料的表面质量进行检验 低倍组织、高倍组织、夹杂物及晶粒度等金相检验 e) 射线、磁粉、渗透及超声波等无损检测
GB/T21638一2008 参 考 文 献 [1]徐祖耀,黄本立,那国强主编.材料工程大典(第26卷),材料表征与检测技术.北京;化学 工业出版社,2006. [2 本书编委会.金属材料缺陷金相检测实例及缺陷金相图谱.北京:知识出版社,2006 [3 德国钢铁学会.热轧冷轧热镀金属板带的表面缺陷图谱.北京;金属学会“钢铁"编辑 部,2000. [4]美国金属学会.金属手册.金相、组织和相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l985,8(8) [[]美国金属学会 金属手册 失效分析与预防.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5.1l0(8> [[]李炯辉 金属材料金相图谱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7]L恩格IH.克林格技术损伤图谱一技术失效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社,1990. [8]唐汝钧主编 机械工程材料测试手册一物理金相卷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l999

冠状病毒透射电子显微镜形态学鉴定方法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冠状病毒透射电子显微镜形态学鉴定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冠状病毒透射电子显微镜形态学鉴定方法的编号:GB/T21637-2008。冠状病毒透射电子显微镜形态学鉴定方法共有13页,发布于2008-10-012008-10-01实施
高低温试验箱技术条件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高低温试验箱技术条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高低温试验箱技术条件的编号:GB/T10592-2008。高低温试验箱技术条件共有14页,发布于2008-11-012008-11-01实施,代替GB/T10592-1989 下一篇
相关推荐
标签
气象仪器 水文与水利仪器 海洋仪器 地球科学仪器 X射线、磁粉、荧光及其他探伤仪器 超声波与声放射探伤仪器 工艺试验机与包装试验机 力与变形测试仪器 机械振动、冲击设备与动平衡机 金属材料试验机 试验机与无损探伤仪器综合 真空检测仪表与装置 声学仪器与测震仪 实验室用玻璃、陶瓷、塑料器皿 实验室基础设备 实验室仪器与真空仪器综合 质谱仪、液谱仪、能谱仪及其联用装置 电化学、热化学、光学式分析仪器 色谱仪 物性分析仪器 物质成分分析仪器与环境监测仪器综合 缩微复印机械 照相机与照相器具 投影器、幻灯机 测试设备与检验片仪器 镜头 放映设备及其配件 制片设备 电影、照相、缩微、复印设备综合 光学设备 光学测试仪器 光学计量仪器 电子光学与其他物理光学仪器 放大镜与显微镜 望远镜、大地测量与航测仪器 光学仪器综合 电工参数检验及电源装置 综合测试系统 交直流电工仪器记录仪器 数字显示仪表 电能测量和负荷控制系统 电测模拟指示仪表 电工仪器、仪表综合 其他自动化装置 工业控制机与计算技术应用装置 自动控制与遥控装置 执行器 调节仪表 显示记录仪表 机械量仪表、自动称重装置与其他检测仪表 流量与物位仪表 温度与压力仪表 工业自动化与控制装置综合 卫生、安全、劳动保护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仪器、仪表用材料和元件 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