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8871-2001

交流接触器节电器

EenergysaverforACcontactor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交流接触器节电器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交流接触器节电器的编号:GB/T8871-2001。交流接触器节电器共有17页,发布于2002-11-012002-11-01实施,代替GB8871-1988根据2017年第7号公告和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结论,自2017年3月23日起,该标准转化为推荐性标准,不再强制执行。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K32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29.120.40
  • 实施日期2002-11-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7页
  • 文件大小1.40M

交流接触器节电器


国家标准 GB8871一2001 交流接触器节电器 saverforACcontactors Eenerey 自2017年3月23日起,本标准转为推荐性 标准,编号改为GB/厂8871-2001 2001-11-21发布 2002-11-01实施 出东熊垦,程恩 发布国家标准
GB8871一2001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引用标准 术语、符号 3 额定值和分类 标志 正常工作条件和安装条件 技术要求 S 试验方法 8 检捡规则 13 9
GB8871-2001 根据国家标准公告(2017年第7 和强制性标会精简结本标准自20m7 年月2日起,转前准荐佳标言不再强制执行 本标准的第7.2.7条和第8.3.8条、第7.2.8条和第8.3.9条,第7.2.10条和第8.3.11条为强制 性,其余为推荐性 GB8871-1988《交流接触器节电器及其应用技术条件》的实施使我国的交流接触器的节电器等产 品有了统一的标椎,但因GB8871--1988主要引用现已被废止的JB2455-1985《低压接触器》的有关 规定,与现行(G;l4o48.4!993《低东开设备和控制设备低压机电式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强 制性国家协准的有关规定有差异 故需要进行修订,此外随着节电器的生产和发展,已有多种带保护功 能节电器问世 也需任标准中增加有关保护能的内容,本标准生效后,将取代GB8871-1988《交流 接触器节电器及其应用技术条件》. 1无与本标准相对应的标准 本标准从2002年11月01H起实施 本标准山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低压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 本标准起草单位:L海电器科学研究所、乐清市飞跃开关等 本标准主安起草人:刘炳彰,林李杰,刘超
国家标准 GB8871--2001 交流接触器节电器 代替GB8871I988 saverforACcontactors Eenerey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交流接触器节电器(以下简称节电器)的电气、机械性能娄求和相应的试验方法、检验 规则和标志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与必流接触器匹配使用的额定控制电源电压为交流50H额定工作电压为38oV及 以下的节电器 该仿电器降低交流接触器电碰系统的电耗.并可降低儿嗓内和温升 节电器也可以对交 流接触器的主电路鞭有-些保护功能 本标准应能在确保所匹配交流接触器的主发技术性能,蛤济合理性和安全性等娄求的条件下灾施 交流接触器的节电线圈和采用节电技术的交流接触器可引用本标准中有关性能及验证要求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小版本均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为有效 GB/T2423.419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 (eqvIE60068230;198oy GB/T2828l987逐批检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接批的检青 周期枪查记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GB/T2829-1987 GB/T2900.18-1992电工术语低压电器(eqIEC50-441;1984) GB/T4207--1984固体绝缘材料在溯湿条件下相比漏电起痕指数和耐漏电起痕指效的测定方法 (neqIECl12:I979 GB482420o1工业、科学和医疗(IsM)射频设备电磁骚扰特性的测量方法和限值 GB/T5169.10--1997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灼热丝试验方法和导则(idtIEC695-2-1/0: 1994 GB9254-1998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的限值和剥量方法 GB/T14048.1--2000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总则(eqvIEc60947-1:1999 GB14048.4-1993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低压机电式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 (eqvIEC60947-4-l:1990 GB/T17626.2--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idtIEC61000-4-2:1995 GB/T17626.3一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idtIEC61000-4-3:1995 GB/T17626.4一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2002-11-01实施 国家质最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1-11-21批准
GB8871--2001 idtIEC61000-4-4:1995) GB/T17626.5--1999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idtIEC61000-4-5:1995) 术语,符号 3 术语 3.1 本标准的术语均引用GB/T2900.18 3.2符号 本标准中出现的符号如下 C1 相比漏电起痕指数; 有功功率节电率; AP 不装节电器的交流接触器在吸持状态下电磁线圈消耗的有功功率; 加装节电器的交流接触器处于吸持状态,在节电器输人端测得的所消耗的有功功率; 无功功率节电率; Q 不装节电器的交流接触器在吸持状态下电磁线圈消耗的无功功率, 加装节电器的交流接触器处于吸持状态,在节电器输人端测得的所消耗的无功功率 线圈冷态平均温度; 线圈热态平均温度; R 线圈的冷态电阻; R, 线圈的热态电阻 额定值和分类 4.1额定值 41.1节电器的额定工作电压为交流380V和220v 4.1.2节电器的额定绝缘电压值为380V 41.3节电器的额定频率为50H 4.1.4节电器的额定工作制有以下几种; 八小时工作制 a 此工作制为节电器与交流接触器相配用时,在保持闭合到足以使节电器达到热平衡,但达到八小时 必须断开 八小时工作制是一个基本工作制 b不间断工作制 此工作制为节电器使适用的交流接触器保持闭合的时间超过八小时(几星期、几个月)也不分断 c》断续周期工作制 此工作制为节电器与交流接触器相配用时,其闭合的时间与断开的时间有一定的比值,此两时间均 很短,节电器不能达到热平衡 断续周期工作制由每小时的操作循环数和负载因数两个参数来说明 负载因数是通电时间对整个周期之比,通常用百分数表示,其标准值为 15%,25%、40%和60% 节电器每小时内可能完成的操作循环数,即操作频率分为下列级别 3级 3次/h 12级 12次/h 30级 30次/h 120级 120次/h
GB8871-2001 300级 300次/Ah 600级 600次/h 1200级 1200次/h 操作一次是一个完整的操作循环,即包括与其相配的接触器一次闭合和一次断开 4.2分类 4.2.1按T作原理分: a电容器式; b变压器式; e电子式; d剩磁式; e)水磁式; f 机械锁扣式; K限流电阳式 h其他 4.2.2按有尤保护功能分: a无保护功能 h 有保护功能 4.2.3按有故障时转换为交流操作的转换装肾分 a无转换装置; h带下动转换装置 4.2.4按转换辅助触头分: a不需要占用交流接触器的辅助触头 b需要占用交流接触器的辅助触头,但无需调整; 茜爱占用父流接触器的铜助触头.且需婆调惊或更换触头零部件 e l,辅助触头的调憋或更换触头零部件的其体娄求.应由节电器制造厂在有关产品技术文件如使用说明甘等)中 规定 标志 51散电器应用不易消失的方达在消晰易见的表固标志下列内容 制造厂名称或商标 a b型号名称和型号; 产品编号或制造日期; d额定电压; 适用交流接触器的型号和额定电流; e f们 符合标准号 接线端子标志 节电器的所有接线端子应有清晰的标志,以指导用户正确接线 主电路(一次侧回路)如采用楼线端子接线方式,则进线端用13.5表示,出线端用2.4.6表示.或 分别用“电源侧"和“负载侧”表示 专门用于连接中性线回路的接线端子应标志字母“N” 辅助电源的接线端子应标明“电源”或用字母“Usn”表示 输出触头的接线端子应用两位数字标志和识别 个位数是功能数,1.2表示常闭触头电路,3、4表示常开触头电路,转换触头元件电路接线端子用
GB8871一2001 1、2和4标志; 十位数是序列数,属于同一触头元件的接线端子应用相同的序数表示,所有具有相同功能的触头元 件应有不同的序数 输出触头接线端子的标志示例见图1 其他功能的接线端子应由制造厂提供明确的标志 除非接线方式是明确的,制造厂应提供接线示意图 序列数 功能数 21 14 13 两常闭 14 21 23 24 -常开一常闭 两常开 12 转换触头 图1输出触头接线端子标志示例 线圈接线端子的标志为A1和A2,有公共抽头的线圈抽头接线端子按顺序标志A3,A4等,双绕组 线圈第一个绕组的接线端子标志A1、A2;第二个绕组的接线端子标志B1、B2. 正常工作条件和安装条件 6.1正常工作条件 61.1周围空气温度 a周围空气温度上限不超过十40C,24h内平均值不超过35C; b周围空气温度下限不低于一5C 注,当周围空气温度高于十40C或低于5C地方使用时,用户应与制造厂协商 6.1.2海拔 安装地点的海拔不超过2000m. 6.1.3大气条件 安装地点空气相对湿度在最高温度为十40C时不超过50%,在较低温度下可以允许有较高的相对 湿度,最湿月的月平均最低温度不超过十25C,该月的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不超过90%,并考虑到温度 变化发生在产品上的凝露 6.1.4污染等级 污染等级为3级 6.1.5安装类别(过电压类别 安装类别(过电压类别)为类 6.1.6冲击与振动 有关冲击振动条件在具体产品标准中规定,或由用户与制造厂协商 注 对于一般用途的节电器,除非产品标准或技术条件另有规定,般可不考虑冲击振动
GB8871一2001 对带有电子元器件的印刷电路板或者对冲击振动比较敏感的节电器,应在产品标准或技术条件中规定其冲击振 动条件 冲击与振动试验可作为特殊试验 6.2安装条件 正常安装条件应根据制造厂的安装说明书,对安装条件有规定或节电器性能受安装条件有显著影 响时,应在产品标准或技术条件中明确规定其安装条件 技术要求 7.1结构要求 7.1.1材料 节电器应选取性能满足使用要求的适用材料,并在构成节电器后应符合有关试验要求 用于电路中 的电子元件及材料应符合有关的国家标准 选取材料的适用性可川以下试验来验证,试验可在节电器上和(或)节电器的部件上进行 a耐湿热性能试验; S b绝缘材料相比漏电起痕指数((r)性能试验; 耐非正常热和着火危险性能试验 c 7.1.1.1耐湿热性能 节电器应能承受交变湿热试验(Db)的考核 其试验严醋等级规定为:高温温度为十40(',试验周期数为6昼夜 节电器应在Db条件试验过程中的温度为25士3(.,相对湿度控制在95%一98%并避免在试品 表面产生凝露,试羚结束前进行绝缘电阻测景,后做T频耐压试验,耐压试验值为2000v,历时1min 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MQ. 7 1.1.2耐非正常热和着火危险姓能 绝缘材料部件山于电'气效应可能使之受到热应力,并且绝缘恶化可能损害节电器的安全,这些部件 遭受非正常热和着火危险不应使其失效或危及安全,节电器所用绝缘材料应能承受8.2.4规定的试验 考核 7.1.1.3绝缘材料的相比漏电起痕指数(C)性能 节电器所选用绝缘材料的相比漏电起痕指数(cr)规定为:crI>100. 绝缘材料的cI按8.2.3规定的试验来验证 7.1.2载流部件及其连接 载流部件应具有满足预期使用要求所必须的机械强度和载流能力 传递接触压力的螺钉或螺母应啮合在金属螺纹上 以上要求应以目力检视和8.2.3规定的试验来验证 7.1.3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电气间隙应不小于5.5mm;爬电距离应不小于6.3mm 7.1.4接线端子 7.1.4.1接线端子的结构要求 接线端子应果用螺钉或螺母及弹性连接或其它等效猎施与导线连接,以确保持久地维持必要的 接触压力; 接线端子的结构应保证在适当的接触面间能压紧导线,而又不会损伤导线和端子 b )接线端子的结构应不允许(接人)导线移动,乃至有害于节电器的正常运行或不应使绝缘电压降 c 至低于规定值 7.1.4.2接线端子的连接
GB8871一-2001 接线端子在安装连接外部导线时,应容易进人并便于接线 a b用于接线的螺钉或螺母都不应兼作他用 7.2性能要求 7.2.1动作条件 节电器在与适用的交流接触器匹配使用情况下,交流接触器的动作条件仍应符合其产品标准或技 术条件规定的动作范围的要求 7.2.2温升 节电器按&.3.3规定的条件进行试验时,测得的继电器接线端子和接触器线圈的温升均不应超过 30K. 7.2.3介电性能 节电器的介电性能用工频耐压来考核 节电器按8.3.4规定的条件进行试验时,应能承受2500v有效值)的工频耐压试验,施压时间为 5s 7.2.4接触器的接通和分断能力 节电器在与适用的交流接触器匹配使用情况下,应不降低交流接触器原有的接通和分断能力 7.2.5接触器的约定操作性能 节电器与适用的交流接触器匹配使用情况下,应不降低交流接触器原有的约定操作性能 7.2.6寿命 节电器在与适用的交流接触器匹配使用情况下,其寿命次数为;10,30、60,100,300、600,1000万 次 有保护功能节电器的保护装置,按产品标准或技术条件规定的试验方法,其寿命为1000次 带手动转换装登节电器的转换装置按产品标准或技术条件规定的转换方法操作,其寿命为500次 7.2.7噪声 节电器与交流接触器配用时,在处于闭合吸持情况下,接触器的操作电磁铁的嗓声应不超过20 dBA 7.2.8节电率 节电器的节电率分有功功率节电率和无功功率节电率 有功功率节电率按公式(1)计算 -"," P ×100% (1 式中:P不装节电器的交流接触器在吸持状态下,其电磁线圈消耗的有功功率, P加装节电器的交流接触器处在吸持状态,在节电器输人端测得的所消耗的有功功率 无功功率节电率按公式(2)计算 2 9×100% AQ= 2 式中:Q,-不装节电器的交流接触器在吸持状态下,其电磁线圈消耗的无功功率; -加装节电器的交流接触器处在吸持状态,在节电器输人端测得的所消耗的无功功率 Q 节电器的节电率在产品技术条件中规定,其有功功率的节电率分为下列级别(见表1). % 表1有功功率的节电率 等 级 有功功率的节电率 95s” 90GB8871一2001 表1(完) 等 级 有功功率的节电率 70P<8o 60s<70 50GB8871一2001 间断的电磁骚扰 对这类节电器 其发射应不超过有关产品标准或技术条件规定的极限,具体数值见表3(环境1的 发射极限)和表4(环境2的发射极限). 试验只在控制电路和辅助电路具有电子元件(具有超过9kH基本开关频率)时进行 产品标准或技术条件中应规定具体试验方法 表3环境1的发射极限 发射种类 频率范围MHz 参考标准 限 值 30230 30dB(AV/m准邮峰值,在10m处 牺射式发射 GB4824一1996中级别B 37dB(V/m)准蜂值,在10m处) 2301000' 组别1或GB9254-1998 0.15~0.5 66dBpV56dBpV准峰值 中级别B 传导式发射 极限值与对数频率成线56dBgV一46dBpv平均值 性地减少 56BAV准峰值 0.55 46dBypV平均值 30 60dBV准蟀值 50dBpV平均值 1 在频率范围转折处应采用较低的限值; 2)可以在离试品3m处测量,限值增加10dB. 4 表 环境2的发射极限 发射种类 限 频率范围MHz 极 值 参考标准 30一230 30dB(AV/m准峰值,在30m处测量?” 辐射式发射 GB4824-1996 中级别A 230~1000 37dB(V/m)准峰值,在30m处测量 组别1或GB92541998 0.150.5 79dB4V准峰值 中级别A 传导式发射 66dBp平均值 3aBV准峰值 0.55 60dBpV平均值 -3G 73dBpV准峰值 60dBgVv平均值 1在频率范围转折处应采用较低的限值 2)可以在离试品3m处测量,限值增加10dB,或离试品10m处测量,限值增加20dB. 试验方法 8 8.1试验条件 81.1试品应符合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 &1.2 每一试验项目应在匹配有适用和典型交流接触器的新的节电器上进行,在不影响其等效性的情 况下,允许有些试验项目可在同一台试品上进行 8.1.3在试验前允许在空载或负载条件下操作节电器数次 8.1.4试验量允差 除在试验方法中已规定之外,试验参数允许误差规定如下: 电压;士5%; 功率因数;士0.05; 电流:士5%;
GB88712001 在制造厂同意的前提下为试验方便,用比规定更严酷的试验参数和试验方法时同样有效 8.2验证结构要求 8.2.1 标志检奔及标志耐久性试验 检查铭牌、标牌及有关技术文件标志的内容是否符合第5章的要求 对节电器外壳上或铭牌上的标志,用手拿一块浸配燕溜水的脱脂棉花在大约15、内来回各擦15 次,接着再用块浸湿汽油的脱脂棉花在大约15、内来回各擦15次,标志仍应能容易辨认. 对用压印,模压等方法制造的标志可以不进行本试验 在本标准规定的所有试验之后外壳或铭牌上标志应仍能容易辨认,而H没有任何翘曲现象 8.2.2耐湿热性能试验 本试羚采用h试粉方法.有关试捡箱的安求按(GT2123.4l983第2章的规定 试时试品应按止常作位置安装 试羚条件按7.1.1.I规定的严酷邻级及13/T2423.41993第5产的要求进行操作 关于试品的检测检测.作应在条件试验过秘中的“低温高湿”阶段的鼓后1h一2h内进行 此时 试验箱中的温度为25('+3(,相对湿度在95%~98%之间,并避免任产品上出现凝露以致影响测试 结果 测量工作应先从酬绝缘电阻开始,然后进行工频耐压试羚,测得的绝缘电阻值应不低于1.0MQ, 耐压试验的电压值应为2000V,施加电压的时间为1nmin 8.2.3绝缘材料的比电起痕指数(()的测定 节电器所用的绝缘材料按(3/T4207规定的试验方法、试羚设备利试羚程序等岗验证相比电起 痕指数 绝缘材料的相比谢电起痕指数((rl)值不应小F100 如果制造厂从绝缘材料制造厂或其他可你方面获得的数据确实能证明绝缘材料的(“值大于 100,叮不进行本试羚 8.2.4耐非止常热和着火危险试验 对有关耐非t常热和养火危险而言,应优先在节电器上或节电器中取出的合适部件上进行试舱 然 而在某些悄况下叮以允许用预选材料上的试羚来取代节电器或其部件的试验 节电器的绝缘材料陶瓷材料除外)制作的部件,应按GB3/T5169.4的规定进行耐非正常热和着火 危险试验 灼热效顶端的度如下 用以将载流部件和接地电路部件保持在正常位置所必须的绝缘材料部件,在960C士15温度、 a 试验持续时间为30士】下进行试验; b不是用以将载流部件和接地电路部件保持在正常位置所必须的绝缘材料部件,即使与其接触 均在650C士10C溢度、试验持续时间为30s士1s下进行试验 如果几种绝缘材料零件由同一种材料制成而试验温度要求又不同时,只对其中一个零件按较高温 度进行试验 本试验仅在一台试品的零件上进行试验 在有疑问的情况下,再用两台试品重复进行本试验 施加灼热丝一次,试验时间为30s士1s 试验时,试品应放置在预期使用的最不利的位置(被试表面在垂直位置) 考虑预期使用的发热元件或灼热元件可能与试品接触的条件,应把灼热丝的顶端施加到试品上规 定的表面 如果符合下列条件,则认为灼热丝试验合格: 1无可见的火焰和无持续的辉光; 2灼热丝移开30s内,试样上的火焰熄灭或辉光消失
GB8871--2001 此外,试品下面的薄纸不应着火或松木板不能灼焦 对有关耐非正常热和着火危险而言,应优先在节电器上或节电器中取出的合适部件上进行试验 然 而,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允许用预选材料上的试验来取代节电器或其部件的试验 8.2.5测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计算和测量方法按GB/T14048.1一2000的附录A,其测量值应符合7.1.3 的要求 8.2.6接线端子的机械性能试验 8.2.6.1试验的一般条件 每一试验应先在完好的和新的节电器的接线端子上进行 当用圆铜导线进行试验时,圆铜导线应符 合有关标准 8.2.6.2接线端子的机械强度试验 试验时,节电器的接线喘子用1.0mm'和2.5mm'单芯硬铜导线,导线接上和拆下各5次,拧紧力 距为1.2Nm 每次试验后;将拧紧螺钉(母)松掉 第二次试验时换用新导线试验 试后拧紧装置不得有损坏或 变化 8.26.3导体的偶然松动和损坏试验(弯曲试验》 导 节电器的接线端子上连接导线最多根数为2 最小截面积为1.0mm',最大截面积为2.5mm= 线类型为单芯硬铜线 按GB/T14048.1一2000中8.1.8.3规定进行试验 8.2.6.4拉出试验 节电器接线端子上连接导线最多根数为2 最小截面积为1.0mm',最大截面积为2.5mm' 导线 类型为单芯硬铜线 按GB/T14048.1--2000中8.1.8.4规定进行试验 8.2.6.5最大规定截面的非预制圆铜导线的接人能力试验 节电器的接线端子上连接导线为2.5mm的单芯硬铜线 按GB/T14048.1一2000中8.1.8.5规定进行试验 8.3验证性能要求 8.3.1顺序(程序)试验项目 节电器有二个程序试验应承受顺序试验的考核,每一个程序试验均应在新的同一组产品上按规定 的a),b)的颗序试验项目进行 程序试验中的所有顺序试验项目均不应失败 8.3.1.1程序试验1的顺序试验项目 a温升试验(8.3.3); bb 动作条件试验(8.3.2); c)介电性能试验(8.3.4). 8.3.1.2程序试验2的顺序试验项目 a 接触器的接通和分断能力试验(8.3.5); b) 接触器的约定操作性能试验(8.3.6) 8.3.2动作条件试验 节电器与适用的交流接触器相连接,按接触器产品标准或技术条件规定的状态进行以下的试验 a按接触器可动部件重力方向与电磁铁吸力方向相反的不利吸合条件倾斜安装,进行吸合电压值 范围的试验; b按接触器可动部件重力方向与电磁铁吸力方向相同的不利释放条件倾斜安装,用110%U使接 触器闭合5s,进行释放电压值试验 10
GB88712001 在规定的条件下,当分断或接通线圈电路时接触器应能正确.可靠地断开或闭合 8.3.3温升试验 节电器与所适用的交流接触器相连接,能加额定工作电压进行试鞍,试粒的时间应足够长以使盖升 达到稳定值,一般不超过8h 当温升测量点的温度变化每小时不超过1K时,可认为谢升已达稳定 试 验时被试品应尽可能按通常使用条件安装,并应防止受到不正常的外部发热或冷却的影响 试搬结束时,节电器接线端子和接触器线圈的温升均应不超过30K 对于电磁铁线圈 -般应采用电限法测基其温升,只有在难以采用电阻达时.才允许采用其他方达 试羚开始之前,用热电偶测得的线圈温度!j用淋度计测定的周固介质(空气、油等)温度之差应不大 于3' 线圈的热态平均基度r.,可按公式()由其冷态早均阖度r,利热态电阳关对冷态电雕K之比的 幽数关系求得 5 HC ,十234.5) 234. T=" 3 式中;T、T以'表小;R,R以Q表小 8.3.4介电性能试羚 节电器应安装在金属底架上在以卜部仪之施加7.2.3中规定的懒试舱电Elnin a在节电器的各电源进线端分别与安装底攀之间 b在节电器的各出线崩分别'与安装底架之间 对带有故障时转换装肾的节电器,应在博个转换位置上分驯进行a)和h)的试羚 试羚过程中,如儿穿.闪络.泄耐电流明显增加成电眉突然下降等脱象.期认为木试狗介格 8.3.5接触器的接通利分断能试怜 览电器与适用的交流接触器匹配拨交流接触器产品标准或技术条件的通斯熊力试羚爱求进 试愉 8.了.6接触器的约定操作性能试验 节电器与适合的交流接触器匹配,按交流接触器产品标准或技术条件的约定操作性能试验贤求进 i试羚 8.3.7寿命试验 节电器与适用的交流接触器匹配,按正常1.作安装和接线,试验时接触器的主同路不通电.如果规 定在正常使用中需安润滑,则在试验前可以加润滑剂 节电器应施以额定电压,并按相应于断续周期【作制规定的操作赖率进行试验.如为了缩短试羚周 期,也允许用更高的操作频率进行试验,但接触器线圈的通电时间应大于接触器的动作时间,并且不通 电时间应足够长,以保证接触器停留在两个极端的位置上 寿命试验的次数应不少于7.2.6规定的次数, 每当试验进行到规定寿命次数的1/10时.在继续试验前允许进行必要的润滑和调散-但不允许更 换零部件 寿命试验后,节电器仍应符合7.2.1 动作条件的要求,且连接导线用的零部件应不松动 节电器有故障时转换为交流挑作的转换装置按产品标准或技术条件规定的转换方法进行的寿命试 羚操作频率为每分钟一次.寿命试验后节电器仍应符合7.2.1动作条件的要求 有保护功能节电器的保护装置按产品标准或技术条件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寿命试验,寿命试验后 的节电器仍应符合7.2.】动作条件和7.2.9保护特性的要求 8.3.8噪声试验 嗓声试验应在消音试验室内进行,节电器在配用的交流接触器闭合后,当施加在节电器上的电压在 其额定电压的85% -10%之间变动时,安置在距拔触器铁心吸合而猫部4Dmm处的声级计谢得的 11
GB8871--2001 噪声应不超过20dBA 8.3.g节电率测量 节电器与配用的交流接触器相连接,在节电器的额定工作电压下测量接触器用合状态下的电功率 当波形为正弦时,其测试原理图见图2 WJ JC Jc -调压器v-电压表A-电流表,w-一低功率因数瓦特表, T一 w-节电器;jJc-交流接触器线圈 图2节电率测量原理图 圈3a)和图2b)中的低功率因数瓦特表渊定的数值分别为尸和月令电压表V和电流表A测 定的电压和电流的乘积分别为S,和S,则可求得 =Vs-P Q=Vs一 根据7.2.8的计算式即可计算出有功功率节电率A尸和无功功率节电率Aa 节电器的有功功率相无功功事的节电事应符合本标难?.2表】和表!中的规定,或符合产品标 准或技术条件规定 注当波形为非正弦时,应采用真有效值或电动式电表进行测量 8.3.10保护性能的试验 对交流接触器的主电路具有保护功能的节电器,其保护性能的试验方法应在产品标准或技术条件 中明确规定,并应符合现行的有关标准 8.3.1EMC试验 节电器的抗扰性和发射试验是型式试验,应按制造厂安装说明书规定的相应的运行和环境条件进 行试验 &.3.11.1无电子线路的节电器的抗扰度试验 不需进行验证试验,见7.2.10.2.1. 8.3.11.2具有电子线路的节电器的抗扰度试验 试验根据表5的要求进行 表5EMC试验 -抗扰度 试验的型式 所要求的试验水平 1.25/504s8/204s浪涌抗扰度试验 2kv(线对地 GB/T17626.5 1kV(线对地 电速瞬变/快速抗扰度试验 2kV对电源 GB/TI7626.4 1kV对输人/输出 射频电磁辐射抗扰度试验 10v/m GB/T17626.3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8kV/空气放电或4kV/接触放电 GB/T17626.2 12
GB8871一2001 8.3.11.3发射试验 8.3.11.3.1无电子线路的节电器的发射试验 不需进行验证试验,见7.2.10.3.1 8.3.11.3.2具有电子线路的节电器的发射试验 产品标准或技术条件应规定试验方法的具体细节,见7.2.10.3.2 9 检验规则 g.1检验和试验的分类 a型式试验 b出厂试验" 1常规试验; 2)出厂抽样试验; e特殊试验 g.1.1型式试验 型式试验的目的是用规定的试验方法验证指定型号的电器的设计和性能达到预期的要求 电器的 结构和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应符合本标准和有关产品标准 型式试验是电器新产品研制投产前或产品转厂生产前而在样品试制完成后所必须进行的试制定型 试验 型式试羚仪需进行1次 但在止式生产后,电器因设计,结构、材料或工艺的变更可能影响产品性 能时,则应重新进行有关项目的试验 型式试羚项目应包括: 标志检查和标志耐久性试验(8.2.1); a b耐湿热性能试验(8.2.2); 绝缘材料的相比漏电起痕指数((TI)的测定(8.2.3) ! 耐非正常热和着火危险试验(8.2.4); 测腊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8.2.5); D 接线端子的机械性能试验(8.2.6); R动作条件试验(8.3.2); h温升试验8.3.3); i 介电性能试验(8.3.4); j 接触器的接通和分断能力试验(8.3.5); 接触器的约定操作性能试验(8.3.6), k I噪声试验8.3.8); m节电率测量(8.3.9); n)保护性能试验(8.3.1o) oEMC试验(8.3.11 9.1.2 出厂厂试验 9.1.2.1常规试验 常规试验是出厂试验的一种,必须对每台产品进行检查和试验 常规试验可以在型式试验相同条件下或经过验证证明等效条件下进行,也即是可以采用等效快速 的试验方法进行 如要求果用这些方法;应在产品标准中规定 常规试验项目有 按图样及有关文件的规定检查节电器的装配质量、外观、铭牌、包装以及与成套性有关的项目 a b动作条件试验(8.3.2); 13
GB8871一2001 工频耐压试验,按7.2.3中规定的试验电压,试验时间可缩短至1s; d保护性能试验(8.3.10). 9.1.2.2出厂抽样试验 出厂抽样试验项目有 a同9.1.2.1a)并增加外形和安装尺寸的检查 b同9.1.2.1b); c)工频耐压试验;按7.2.3中规定的试验电压;试验时间为5s; d保护性能试验(8.3.10). 出厂抽样试验的检查水平租合格质量水平(4Q值)根据GB/T2828的原则要求由工厂在有关技 术文件中规定 9.1.3特殊试验 特殊试脸是由用户和制造厂取得协议而进行的试验,要求和方法由用户和制造厂共同商定之 寿命试验(8.3.7)为特殊试验 9.2试验规则 9.2.1型式试验的试验规则 用作型式试验的电器必须是结构,制造、材料等符合设计要求的正式试制样品 每个项目的试品数 量均为2台.若一种规格的节电器可适用于同一系列接触器的多个电流等级,则可仅选有代表性的一种 电流等级接触器进行较完整的型式试验 型式试验的所有试验项目(或顺序)都能通过和所有承受试验 的被试样品都合格,才能认为该电器的型式试验合格 香则必须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甚至改进设计,工 ,工装等重新进行,直至型式试验合格 艺、 如果型式试验中被试样品出现不构成威胁安全或不降低主要性能的缺陷,且制造厂提供充分证据 说明并非设计上固有的而是由个别样品所致,则允许复试,产品标准应规定允许复试的试验项目,复试 样品数量合格准则等 9.2.2常规试验的试验规则 常规试验项目必须在每台出厂产品上逐一进行,不合格的产品必须逐台退修,直到完全合格 若无 法修复,应予报废 9.2.3出厂抽样试验的试验规则 除非另有规定,出厂抽样试验的合格准则和复试规则应按GB/T2828或GB/T2829的有关规定 对于判定不合格的批量产品,应将该批(或周期内)的全部产品退修后,逐台进行试验合格才准许出厂 14

花粉辐照杀菌工艺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花粉辐照杀菌工艺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花粉辐照杀菌工艺的编号:GB/T18526.2-2001。花粉辐照杀菌工艺共有4页,发布于2002-03-012002-03-01实施
入侵探测器第9部分:室内用被动式玻璃破碎探测器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入侵探测器第9部分:室内用被动式玻璃破碎探测器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入侵探测器第9部分:室内用被动式玻璃破碎探测器的编号:GB10408.9-2001采。入侵探测器第9部分:室内用被动式玻璃破碎探测器共有13页,发布于2002-08-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