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8044-2011

纳米材料生物效应的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方法通则

Generalguideofdetectionmethodfornanomaterialbiologicaleffectbytransmissionelectronmicroscope(TEM)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纳米材料生物效应的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方法通则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纳米材料生物效应的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方法通则的编号:GB/T28044-2011。纳米材料生物效应的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方法通则共有6页,发布于2012-02-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C40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71.040.99
  • 实施日期2012-02-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6页
  • 文件大小268.77KB

纳米材料生物效应的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方法通则


国家标准 GB/T28044一2011 纳米材料生物效应的透射电子显微镜 检测方法通则 Ceneralguidefdeteetonmethodfornamomaterialbolegiealelffetby transmissionelectromieroscopeTEM 2011-10-31发布 2012-02-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8044一2011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97)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勇骥俞彰、张天宝
GB/T28044一2011 纳米材料生物效应的透射电子显微镜 检测方法通则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纳米材料生物性样品的技术和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纳米材料生物效应透射电镜检测的超微结构分析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873一2008生物薄试样的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定量分析通则 GB/T19619一2004纳米材料术语 forthe 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Generalrequirements competenceof estingandcalibrationlaboratories)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nanomaterial 纳米材料 物质结构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或由纳米结构单元构成的且具有非凡性质的 材料 3.2 生物效应biologicalefrect 纳米材料与生命过程的相互作用产生的生理功能、生化功能及形态结构的变化 生物效应检测bologiealefleettest 采用生物学,化学,毒理学与医学等领域的实验技术进行检验测量 3 支持膜supporttitm 采用火棉胶或聚乙烯醇缩甲醛(Formvar)制成的厚度约为12nm的薄膜 3.5 纳米材料薄试样thinnanomaterialsample 纳米材料薄试样是指在支持膜上滴注含有纳米材料的溶液并经烘箱60C烘干后的薄试样 3.6 生物薄试样thinbiologiealsammple 生物薄试样是指采用超薄切片机切成的厚度为40 nm100nm的含有生物组织或细胞的薄试样
GB/28044一2011 薄试样thin 1Sample 纳米材料薄试样和含有纳米材料的生物薄试样的统一简称 基本原理 用聚焦的高能电子束照射生物薄试样的微小区域,人射的电子束大部分透过薄试样,形成透射电 子,透射电子中含有大量携带有生物薄试样内部信息的非弹性散射电子,非弹性散射电子在荧光屏、照 相底片或cCD上成像,形成薄试样的超微结构图像 5 仪器设备 5.1透射电子显微镜 5 2 超薄切片机 超声清洗仪 薄试样 6.1薄试样的厚度应小于100nm 薄试样所用的载网应是直径3mm的电子显微镜用标准载网,推荐使用铜网 纳米材料薄试样制备 7.1如纳米材料处于团聚状态,应采用相应的化学或物理方法将其分散成能够在电镜下观察到的单颗 粒状、单根线状且具有100nm以下可测尺度的物质 7.2将已分散的纳米材料制成薄试样 透射电子显微镜系统的准备工作 8.1开机,抽真空至电镜正常工作所需的高真空后再稳定30min以上 8.2选择测试薄试样所需的加速电压,建议检测生物薄试样所需的加速电压在60kV120kV之间 8.3调节电子枪的灯丝电流,使束流处于稳定饱和状态 8.4对电子光学系统进行对中调整,尽可能消除电子束的像散,使电子显微镜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8.5如果纳米材料是化学状态不稳定的易挥发物质,可在冷阱中加人液氮以减少样品污染 检测分析步骤 9.1纳米材料薄试样的分析 采用透射电镜对制成的纳米材料薄试样的分散情况进行检查 9. 1. 2 在低倍(3000倍一4000)倍下寻找合适的纳米材料薄试样部位,要求被检测纳米材料薄试样无 破损,无污染 1 将确定的纳米材料薄试样分析部位置于电子显微镜的观察中心 9 3 9.1.4逐步增加放大倍数,寻找纳米材料已分散且分布均匀的部位观察分析
GB/T28044一2011 9.1.5测量并给出纳米材料的尺度 9. 2 生物薄试样的分析 9.2.1在低倍(小于4000倍)下寻找合适的生物薄试样部位,要求被分析试样无破损,无污染及无震 颤条纹,并置于电子显微镜的观察中心 9.2.2在低倍(5000倍左右)时观察,寻找纳米材料在细胞或生物组织中的部位 g.2.3逐步增加放大倍数(一般放大倍数在10000一30000即可,少数需放大30000倍以上),寻找细 胞内外、细胞器内外有无纳米材料 g.2.4仔细分析纳米材料分布的位置,注意区分样品制备过程中引人的污染物和纳米颗粒材料 如果 -2008 无法判别,建议采用x射线能谱分析对颗粒物进行定性分析,分析方法参见GB/T1887a 9.2.5精确聚焦并存储实验结果 10 检测结果的发布 检测结果报告应包括以下信息,亦可参照GB/T17025 10.1 检测报告的唯一编号 a b送样人姓名单位和地址 样品的接收日期 c 分析仪器及其工作条件; d 检测结果和必要的说明; 检测报告负责人的签字; f 检测报告的页码 g h)实验室名称和地址 检测报告的日期 10.2检测报告发布见附录A
GB/T28044一2011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纳米材料生物效应的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报告 报告编号 送样单位 送样日期 样品内容; 检测内容与要求 送样人姓名: 送样人联系电话 送样人E-mail地址 测量条件: 仪器型号 仪器条件; 加速电压: 倍率标尺: 检测结果: 必要的说明 检测单位(公章) 检测人: 年 批准人: 检测日期: 报告书共 页 检测单位地址 检测单位联系电话:

纳米材料生物效应的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方法通则GB/T28044-2011

纳米材料是一种具有特殊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的材料,在医疗、环保、能源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然而,纳米材料对生物体的生物效应问题备受关注。为了加强纳米材料安全监管,GB/T28044-2011标准针对纳米材料生物效应的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方法进行了规范。

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方法通则

GB/T28044-2011标准中规定了纳米材料生物效应的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方法通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测试前准备

  • 样品的制备,包括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处理,以及细胞、动物或植物组织的处理。
  •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仪器校准。

检测方法

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样品制备和显微镜检测。

样品制备:

  • 将纳米材料溶液滴在铜网上,待其干燥。
  • 将铜网放置在载玻片上,用乙醇洗涤并干燥。
  • 使用离心机将细胞、动物或植物组织等生物样品固定在铜网上。
  • 冷冻切片制备,将样品切成适当的大小,并进行薄膜处理。

显微镜检测:

  • 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样品进行观察,记录图像和数据。
  • 根据实验需要采取其他检测方法,如选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作为辅助手段。
  • 对样品显微结构进行分析和评估,包括纳米材料的形态、大小、分布等特征,以及生物组织的损伤程度等参数。

总结

GB/T28044-2011标准为纳米材料生物效应的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方法进行了规范,为纳米材料生物安全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持。在进行纳米材料生物效应研究时,需要严格按照该标准进行实验操作,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价,以保障纳米材料的安全应用。

GB/T28044-2011标准为纳米材料生物效应的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方法进行了规范,为纳米材料生物安全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持。在进行纳米材料生物效应研究时,需要严格按照该标准进行实验操作,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价,以保障纳米材料的安全应用。

纳米材料生物效应的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方法通则的相关资料

和纳米材料生物效应的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方法通则类似的标准

单色激光打印机印品质量综合评价方法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单色激光打印机印品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单色激光打印机印品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的编号:GB/T28033-2011。单色激光打印机印品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共有13页,发布于2012-02-01
厅堂、体育场馆扩声系统听音评价方法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厅堂、体育场馆扩声系统听音评价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厅堂、体育场馆扩声系统听音评价方法的编号:GB/T28047-2011。厅堂、体育场馆扩声系统听音评价方法共有17页,发布于2012-02-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