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0350-2013

电视收视率调查准则

Televisionaudiencemeasurementguideline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电视收视率调查准则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电视收视率调查准则的编号:GB/T30350-2013。电视收视率调查准则共有26页,发布于2014-07-012013年第27号公告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A10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03.100.20
  • 实施日期2014-07-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26页
  • 文件大小552.42KB

电视收视率调查准则


国家标准 GB/T30350一2013 电视收视率调查准则 Televisiomaudienceeasurement guidelines 2013-12-31发布 2014-07-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30350一2013 目 次 前言 引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总则 样本抽取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数据报告 质量管理 2 10样本合作 13 11数据使用 附录A(资料性附录)电视收视率分析常用指标及通用电视收视率计算规则 16
GB/T30350一2013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广播电视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市场、民意和社会调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20)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广播电视协会、标准化研究院、中央电视台、传媒大学,央视-索 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上海广播电视台、湖南广播电视台、信息协会市场研究业分会、广告 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莉、冯卫、琥亚冰、柯惠新,郑维东杜国清、徐立军、朱涛、王旭波、丁俊杰
GB/T30350一2013 引 言 电视收视率调查数据在我国电视媒体及相关行业的经营运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保证电视收 视率调查按照科学,规范的流程开展,保障电视收视率调查的公正、透明、安全和准确,需要对电视收视 率调查进行标准化 本标准起草中参照了欧洲广播联盟(EuropeanBroadeas Union)和欧洲受众研究组织(GEAR sting 共同发布的《全球电视受众测量指南>(GlobalGuidelinesforTelevisionAudienceMeasurement),和中 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受众研究委员会组织制定的《电视收视率调查准则(试行》 本标淮规定的电视收视率调查的流程都是经过核查和使用的,可以为调查研究公司提供指导,使他 们能以统一和透明的方式为客户提供研究数据和服务 同时,本标准的目的还在于推动电视收视率调 查数据的正确使用,有效保障数据使用者、被调查者(样本户)和调查服务提供者的合法权益,推动 电视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本标准倡导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方法的改进,以提高电视收视率调查技术、方 法和解决方案对新媒体环境下多终端收视行为的监测和报告能力 本标准的应用目前仅限于传统电视 收视率调查,在新的调查技术,方法和解决方案发展成熟并在行业中获得广泛认可时,本标准将适时对 相关内容做出修订 本标准的另一目的和目标是把GB/T26315,GB/T26316中的质量要求应用于电视收视率调查 本标准旨在补充和配合使用GB/T26315,GB/T26316标准
GB/T30350一2013 电视收视率调查准则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视收视率调查样本抽取.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报告、数据使用和配合调查全部 过程的基本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电视收视率调查服务的提供者即电视收视率调查公司或机构),样本户,以及包括电 视节目播出机构、节目供应商、广告主、广告代理公司、媒介购买公司、政府相关机构、设备制造商和学术 研究机构等在内的数据使用者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件 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26315一2010市场、民意和社会调查术语 (GB/T26316一2010市场、民意和社会调查服务要求 术语和定义 GB/T26315-201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 GB/T26315一2010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电视收视市场Tvviewingmarket 电视频道和它的观众共同组成的市场 注:本标准中“电视”是指在电视机终端上收看的,采用模拟电视信号、数字电视信号或者IPTV信号传输的电视 在电脑、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等终端上收看视频内容,由于目前尚未有成熟的调查方法,暂不列人本标准规定 范呐 3.2 电视收视率TVrating 电视收视市场的总体观众中,收看某频道或其节目的个人所占的比例 3.3 电视家庭户televisionhousehold 任何拥有可收看的电视机的家庭,不包括集体户 3.4 总体populatton;universe 由所关注的全部个体组成的集合 [GB/T26315一2010,定义5.2.1] 3.5 样本sample 从总体中抽取的抽样单元构成的集合 [GB/T26315一2010,定义5.2.6
GB/T30350一2013 3.6 固定样组panel 从总体中采用一定方法抽取的,在一定时间段内连续提供调查情况记录的被调查者群体 洼特定的电视市场及其固定样组通常称为收视率调查网 样本户samplehousehold 从总体中抽取的、用于进行电视收视率调查的电视家庭户 总则 透明性 4.1 电视收视率调查服务提供者应对所有数据使用者公开调查方法及流程 必要时,电视收视率调查服务提供者和数据使用者可向第三方技术咨询机构(如由相关行业专家和 学者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寻求支持,以保证持续沟通并达成一致意见 必要时,使用者和第三方中立机构组成审核小组,依据本标准对电视收视率调查服务提供者进行 审核 4.2适用性 电视收视率调查服务在设计上应覆盖全国或者需要调查的目标区域,尽可能满足各个数据使用者 不同层次的需要 4.3有效性与可靠性 电视收视率调查方法应经过试验和验证,并通过评审 评审小组应由电视收视率调查提供者,使用 者和第三方中立机构组成 电视收视率调查方法应能保证调查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其中“有效”是指电视收视率调查系统 能够达到它的测量目的;“可靠”是指电视收视率调查系统多次单独调查的结果能够得出基本一致的 结论 电视收视率调查应确保提高应答率,以保证数据有效性和可靠性 公正性 电视收视率调查服务提供者在电视收视率调查过程中应秉持公平、公正的态度,不得因资本关系、 价格关系或其他社会关系,影响电视收视率调查的公正性 4.5安全性 电视收视率调查应遵循知情和自愿原则;电视收视率调查的内容应符合社会伦理,避免所采集的信 息产生误导或者其他可能的伤害 4.6职业操守 电视收视率调查服务提供者应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 电视收概帛调蠢服务提供着应拒绝不波实.低于行业最低运作标准的测查要求 电视收视率调查服务提供者不主动以任何形式收集、获取及公开其他电视收视率调查服务提供者 拥有的附有版权声明或以其他保密制度加以限制交流的信息
GB/T30350一2013 样本抽取 5.1调查总体界定 5.1.1一般性要求 电视收视率调查总体的界定,应考虑三方面要素: 目标区域; 电视家庭人口; 年龄下限 5.1.2目标区域 电视收视率调查应对所要开展电视收视率调查的目标区域进行明确界定 电视收视率调查的目标区域可依据行政区划进行界定,例如全国、省或地区;也可根据数据使用需 求,界定为具有某种特征的类型区域市场,如城市和乡村收视市场,或者覆盖多个行政区划的跨区域市 场,如31个省会和直辖市市场 5.1.3电视家庭人口 由于电视收视率调查为连续性调查,要求被调查者保持收视环境的相对稳定性,电视收视率调查的 样本宜为拥有可收看电视机的常住家庭户人口;没有电视机的家庭户人口、集体宿舍居住人口,以及流 动人口通常被排除在电视收视率调查总体之外 5.1.4年龄下限 电视收视率调查应对其样本户个体成员设定有自主选择收视行为能力的年龄下限 电视收视率调查中被调查者的年龄下限通常设置为4岁及以上人群 5.2基础研究 5.2.1目的 基础研究的主要目的包括 -识别调查总体最新的人口及家庭特征,以及包括电视设备拥有,电视频道覆盖和电视信号接受 方式等在内的与电视收视相关的信息; 为抽取固定样组提供抽样框; 为固定样组配额的确定及样本轮换提供依据 5.2.2执行周期 每个电视收视率调查网均应在保证信息及时更新的前提下,确定基础研究的执行周期 基础研究宜每年一次,并在每年的同一时间执行或在连续滚动的基础上执行,以保证相关总体信息 得以及时更新 对于电视收视市场结构相对稳定的中小型城市调查网络,其基础研究可每两年执行一次 5.2.3样本量 固定样组初建时,基础研究的样本量宜为固定样组样本量的10倍左右;其后年度基础研究的样本 量可减至固定样组样本量的3倍或以上
GB/T30350一2013 5.2.4调查内容 基础研究调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正在使用电视机的数量以及摆放位置; 电视机设备技术情况,如电视机类型声音效果,图像效果、,荧屏尺寸等; 电视收视习惯及收视程度; 遥控器、数字电视机顶盒(单向或双向),录像机,电视游戏机、影碟机以及任何其他与电视机相 接的设备拥有情况 所有能接收到的国内外的电视频道, 电视信号接收状态,如:室内外地面电视接收天线、有线(模拟信号、数字信号或者IPTV信 号,碟型卫星天线等; 家庭电话和个人电脑拥有情况,及互联网接人状况 其他主要家庭耐用品拥有情况; -具体的家庭和个人人口信息资料,如;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水平、职业状况和收人水 平等 5.2.5调查方式 基础研究的部分关键调查内容应由访问员亲自核实,宜采用人户面访的方式,不建议使用电话访问 或其他调查方式 5.2.6应答率 5.2.6.1应答率宜采用公式(1)计算 S RS ×100% V+QR十aXUQ 式中 Rs 应答率 Sv -成功访问户数; QR 符合要求但拒绝访问户数; -分摊系数(根据已接触的家庭户中符合与不符合户数比例估算获得) UQ -不知道是否符合要求无访问户数 5.2.6.2基础研究应确保获得高的应答率,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和调查数据的符合性 5.3样本户抽取 -般性要求 5.3.1 电视收视率调查应为严格的概率抽样,以保证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 抽样设计应具有高的抽样效率,即在相同的样本量条件下,采取措施降低抽样误差,提高调查精度 抽样方案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便于调查的实施 5.3.2抽样框 5.3.2.1电视收视率调查服务提供者应尽可能确保抽样框的完备性和高质量,即 抽样框应尽可能完整覆盖所有调查对象 抽样框所提供的信息应尽可能准确;抽样框信息如果存在缺失,应寻求其他方法补充,并对抽 样框信息缺失带来的影响做出统计评估和处理;
GB/T30350一2013 抽样框所提供的应该是最新的信息,不宜超过两年 5.3.2.2电视收视率调查抽样框的确定应使用最新出版的、权威的、高质量的数据资料 例如由各级政 府系统或其他公立机构所提供的人口统计资料 5.3.3抽样方法 电视收视率调查应采用概率抽样 电视收视率调查宜采用多阶段抽样,概率与规模成比例抽样和系统抽样相结合的复合概率抽样方 法 对于以全国或全省为目标区域的电视收视率调查,或在其他总体内部收视差异较大的情况下,还应 当结合分层抽样方法,根据与收视水平相关的指标先对总体进行分层 5.3.4不符合样本 电视收视率调查总体应排除如下可能存在的不符合样本: 媒介及广告从业人员和媒介调研从业人员 在家庭户中平均每周居住3晚及以下的家庭成员; 已经接受非同一家机构或个人委托提供收视信息的样本户 5.3.5抽样方案 电视收视率提供者应设计抽样方案,并将抽样方案文件化 新设计的抽样方案和根据电视收视率 基础调查结果修改的抽样方案应提交评审,并保持记录 抽样方案的评审话动应有电视收视率使用者 和抽样调查统计的技术专家参加,应评审抽样方案的科学性、符合性,适宜性以及可操作性 5.3.6抽样执行 电视收视率服务提供者的抽样执行应有完整的质量记录文件,整个抽样过程应接受审核 5.4固定样组 5.4.1样本户选择 5.4.1.1固定样组样本户应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采用可靠的概率样本设计,确保样本随机地来自于 总体 5.4.1.2同时,固定样组样本户选择还应进一步综合考虑配额控制调整,保证样本组的一些关键特征变 量与总体分布保持一致 5.4.1.3固定样组样本应是所选择的人口和家庭户总体的代表性样本,而不能存在不符合抽样设计的 人为偏差 5.4.2固定样组控制 5.4.2.1固定样组控制可有效弥补固定样组设计所带来的误差 通过对固定样组样本户信息的收集, 可建立最初固定样组的选择指标,也可获得固定样组轮换的控制指标 5.4.2.2应根据不同调查区域的实际情况选择控制指标 控制指标主要包括与收视水平高度关联的、 已知的一些总体分布特征;此外,控制指标还应包括一些常用的基本人口变量 5.4.2.3固定样组控制指标通常包括但不限于; 家庭成员的数量; 家里有无小孩; 家里电视机的台数;
GB/T30350一2013 家庭主要收人来源者或某一特征人员的年龄; -社会经济地位变量(例如;城乡,职业等) 少数民族社区及其分布情况 方言; -电视信号接收方式,通过有线(包括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卫星或者一般室内外天线 5.4.2.4用于估计控制指标的原始数据应来自人口普查数据、较大规模的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基础研究 数据 5.4.3固定样组样本量 5.4.3.1固定样组样本量主要由电视收视率调查所要求的精确度决定;此外,还应考虑调查总体中个体 的差异程度,对总体中子群体的分析需求,被调查的频道数量及渗透率,所采用的抽样方法,以及所投人 的资金、人力和时间等因素,据此 个全国标准调查网的固定样组样本量至少应达到6000户; 个省级标准调查网的固定样组样本量至少应达到600户; 个中等规模以上地市级调查网的固定样组样本量至少应达到300户; 个中等规模以下地市级及县级调查网的固定样组样本量至少应达到100户; 样本量少于100户的独立电视收视率调查网不应用于商业用途 注:本标准中有关固定样组规模的规定系针对现阶段市场通行的收视率调查的规定;随着数字电视技术的成熟和 普及,采用回路数据等新技术进行的大样本收视率调查,其固定样组规模需另行界定 5.4.3.2根据市场发展程度和市场需要,电视收视率调查服务提供者应在与服务使用者协商的前提下 不断追求扩大样本量 5.4.3.3在跨区域电视收视率调查(如全国标准网和省级调查网)中,电视收视率调查服务提供者应在 与服务使用者协商的前提下,尽可能覆盖更广泛的区域,以提高数据的代表性 5.4.4样本户配合度 5.4.4.1采取措施获得样本户高配合度是获取高质量电视收视率调查数据的重要和必要条件 5.4.4.2在固定样组组建和轮换时,电视收视率调查服务提供者应采取包括激励和培训等在内的各种 机制,尽可能提高固定样组样本户招募的成功率 5.4.4.3在固定样组维护期,电视收视率调查服务提供者应采取包括酬谢和培训等在内的各种机制,保 证固定样组样本户按要求配合电视收视率调查 5.4.5酬谢机制 5.4.5.1样本户酬谢是对样本户合作表达谢意的一种方式,有效的样本户酬谢机制可以提高样本户的 合作质量 5.4.5.2电视收视率调查服务提供者应明确所有酬谢方式,并向样本户做出说明 5.4.5.3电视收视率调查服务提供者可依据不同地区的情况选择酬谢方式,如礼品或礼金等形式,对样 本户进行酬谢 5.4.5.4酬谢机制要讲究成本效益,任何酬谢手段不应影响收视行为;应避免采用过高的酬谢方式,如 大额资金(或同等价值的物品和服务),来提高样本户的应答率或影响样本户的收视行为 5.4.6维护和更新 5.4.6.1应根据实际情况,对由下述各种因素造成的固定样组的变更进行评估,并制定方案: 样本户搬迁导致撤换户;
GB/I30350一2013 样本户主动要求撤换户; -样本户低质量的合作导致的强制性撤换户; -为达到固定样组的控制标准而导致的强制性撤换户; -由于样本户的身份被公开而导致的强制性撤换户 -因样本合作将达到系统规定的样本户最大年限而导致的强制性撤换户 样本户合作期满或者因为其他原因而终止调查合作的,不应重复启用 5.4.6.2除大规模的强制性撤换户之外,测量仪系统的年度更新率宜在15%25%之间;由于日记卡 系统需合作人员填写大量信息,易造成样本户疲劳,合作周期不宜过长,宜为1年左右,最长不应超过 2年 5.4.6.3电视收视率调查服务机构应保持一定量的冗余样本,备用样本户规模宜不低于在调查样本户" 规模的10% 5.4.6.4电视收视率调查固定样组的维护应建立记录,加以保持,并可审核 数据采集 6.1收视行为测量的基本内容 6.1.1电视收视率调查应记录样本人员在所抽中地址所有用于收看模拟或数字电视频道的电视机上 发生的所有收视行为 这种行为是 在任何用于收视的电视机上发生的收视行为; 在一天24h中任何时段发生的收视行为; -通过家中任何一台电视机收看任何一个频道包括模拟频道和数字电视频道、任何一个节目 的所有收视行为 6.1.2电视收视率调查还宜对家中电视机除收看电视节目以外的所有其他用途进行监测,比如节目回 放,节目点播,收看图文电视,光盘或录像带,进行电脑连接或玩视频游戏等 6.2收视测量方法 6.2.1一般要求 电视收视率调查可采用人员测量仪法或日记卡法采集数据 在社会经济相对发达的市场,宜采用人员测量仪法;在社会经济相对落后,支付能力相对较弱的市 场,可暂采用日记卡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日记卡法的市场应逐步向测量仪法转变 在诸如数字电视回路数据等新调查技术成熟,其调查方案和执行标准获得行业公认时,电视收视率 调查宜采用新的调查方法 电视收视率服务提供者应对数据收集调查方案进行文件化,组织对数据收集方案进行评审,并依据 数据收集方案对执行过程进行审核 6.2.2人员测量仪法 6.2.2.1 人员测量仪是一种能够同时测量样本户家里正在收看的电视频道信息和收视人员信息的仪 器 收视人员的信息需要通过样本户的配合,以手控器等方式确定谁在看电视;而频道信息则是通过安 装在电视机上的仪器自动获得 6.2.2.2人员测量仪应容易掌握和使用,并能够满足 -对所有家庭成员的调查需求; -对所有访客的调查需求;
GB/T30350一2013 对所有频道的调查需求 6.2.2.3人员测量仪的设计和应用应符合客观测量收视的要求,不应影响或改变样本的收视行为 6.2.2.4人员测量仪应能精确识别样本个人的收视行为;对个人收视行为的测量宜精确到秒 6.2.2.5人员测量仪应采用适用的技术方案解决对模拟和数字电视的测量 在对模拟电视测量时,人员测量仪可采取直接频率测量(DFM)等方式,通过测量电视机的本 振频率确认样本收看的频道 -在对数字电视测量时,人员测量仪可在DFM技术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对数字电视机顶盒 SICODE的获取以确认样本收看的频道;或可通过匹配技术(包括音频匹配技术和图像匹配 技术),以后台数据库比对的方式确认样本收看的频道 6.2.2.6人员测量仪应在每天特定的时间段内,将搜集的记录收视行为的人员信息和电视频道信息,通 过电话线或者无线传输等方式传送到指定服务器 6.2.3日记卡法 6.2.3.1 目记卡达是指由样本户中所有符合条件的成员,将每天收看电视的频道.时同段随时记录在目 记卡上,以获取电视观众收视信息的方法 6.2.3.2在运用日记卡法进行调查时,应向样本户提供能够记录所有样本人员收视行为的日记卡,以及 相对应的频道信息提示卡 6.2.3.3日记卡调查建议以15min为一个时间单位;15min内最小累计收看某频道/节目达8min及 以上,记录为收视 6.2.3.4日记卡调查所使用的频道信息提示卡应包含目标调查市场同级别及以上的电视频道名称及台 标信息;下一级或更低市场级别频道可与录像、碟片等一起归人其他;目前,数字电视付费频道归人其 他,可根据数字电视发展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 6.2.3.5频道信息提示卡不应带有任何倾向性,以避免对某些频道形成有利或者不利的影响 质量控制 6.3 6.3.1一般要求 质量控制过程对于获得有效可靠的收视数据至关重要 质量控制过程应有相关的技术文件 在该技术文件中,应对有关质量控制的要点做出规定,并对所 有使用者公开 质量控制过程应严格杜绝电视收视率调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舞弊行为,不得使用虚假或不符合样 本进行项目研究 6.3.2过程要求 6.3.2.1质量控制过程 质量控制过程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内容 -现场工作复核; 信息系统控制; 家庭结构和电视设备拥有情况变化控制 -收视行为记录情况监控; 数据编辑及合理性检验; 固定样组样本特征监测; 数据处理过程检验;
GB/T30350一2013 -测量仪时钟检查; 数据传输通讯设备检测; 原始文件保存; 保密性; 同步调研 6.3.2.2现场工作复核 现场工作复核要运用于日记卡资料收集的整个过程以及测量仪系统的抽样设计、样本户选择、安装 和维护的整个过程,包括基础研究项目或其他相关研究 电视收视率调查服务提供者至少应对每位现 场工作人员20%的工作任务进行独立的复核和验证 若发现现场工作人员的工作不符合要求,应采取 应建立和保持复核记录,策划统计分析记录,持续改进现场工作质量. 措施予以纠正并防止再次发生 6.3.2.3信息系统控制 所有运用于数据加工和传输的程序,软件以及相关改动在被运用于生产流程之前,都应经过授权 使用、测试,经过评审并获得批准 所有程序和软件应全面存档,包括在审核过程中某些细节上的变化 计算机程序、软件和数据应该有足够的物理或电子的安全保护措施 6.3.2.4家庭结构和电视设备拥有情况变化控制 应指导样本户及时报告家庭结构变化和电视及相关设备的增减情况 应对测量数据进行日常监 测,以发现未被及时报告的变化信息 应对上述样本户信息进行周期性调查核实,以保证收视数据的准 确性 一旦发现样本户中存在未被监测的设备,应暂停使用该户数据,直到该样本户的所有收视设备均 被监测 6.3.2.5收视行为记录情况监控 应检测样本户个体成员是否按规定进行操作,以准确记录其收视行为 新招募或中断后继续合作 的样本户的收视记录,需经过试运行并检测合格后,方可用于正式生产电视收视率数据 对于样本户个体成员在操作过程中的失误或疏忽,电视收视率调查服务提供者可通过如下方法进 行检测: 在数据监测的同时进行调查; 固定样组内的同步调研; 其他内部的或独立的审核 6.3.2.6数据编辑及合理性检验 应使用规范化的流程用以调查是否有明显的无收视行为,极端收视行为或其他不合理收视行为的 样本户个体成员;但调查机构对极端或非正常收视行为样本户个体成员的跟踪不能影响其收视行为 6.3.2.7固定样组样本特征监测 应运用规范和系统的检查,监测固定样组样本人口和地理特征与调查总体之间的偏差,以确保偏差 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6.3.2.8数据处理过程检验 应对报告生产过程中所运用的归并,编辑以及数据处理过程进行周期性检查,并向所有使用者公开 所使用的方法
GB/T30350一2013 6.3.2.9测量仪时钟检查 应每日对测量仪时钟进行检查和校验,以确保测量仪时钟的准确性 6.3.2.10数据传输通讯设备检测 应每日检测样本户用于数据传输的通讯设备的功能,尽可能避免因数据传输通讯设备故障导致的 数据缺失 6.3.2.11原始文件保存 对有关研究方法的重要原始文件,如固定样组记录,已填写的日记卡,以及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未满 足质控要求而被清理的数据,应在正式收视报告发布后至少保存6个月 原始收视数据官长期保存 6.3.2.12保密性 应对样本的姓名,联系方式和地址保密,不得向数据使用者公开;在研究机构内部,上述信息应基于 “须知原则",配合最小权限实施控制措施仅限于有工作需要的人员接触;对其他有必要接触上述信息 的外部机构或人员,如有线电视公司和通讯公司,电视收视率调查服务提供者应与其签订严格的保密 协定 6.3.2.13同步调研 对电视收视率调查系统的有效性以及固定样组的合作效果应至少每年进行一次较大样本或全样本 同步调研,以证实调查系统是否能获得有效的测量结果 注,同步调研是指通过电话回访等方式,采集一定比例或者全部固定样组人员的即时(电话接通前的时刻)收视行 为信息,并与通过日记法或者测量仪法采集回来的同一样本人员同日期时段收视行为信息进行比对,以核算样 本人员调查配合度及评估收视数据质量 数据处理 7.1一般要求 电视收视率调查数据检查和处理的规则和流程应规范化,文件化.并经过评审批准,对所有数据使 用者公开;数据使用者或其代表机构有权对数据检查和处理规则提出质询 电视收视率调查服务提供者不得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采取任何作弊行为,例如采用错误数据或编造 数据等 7.2数据复录检查 日记卡法电视收视率调查应对日记卡的录人结果进行复录检查,该检查应形成文件化的程序,该程 序应说明采取全检还是抽样检查;抽样检查应编制抽样方案,以及判定符合的标准,该检查应持续记录 并保存,对执行检查的过程应含有验证过程以确定检查是有效的 此外,还应定期进行审核,以确定该 复录检查过程是否有效 复录检查应设定错误率上限并审核,每个报告周期的复录结果应定期公布 7.3数据清理 7.3.1数据清理应有明确而系统的处理流程,该流程应在电视收视率调查的执行手册中有充分的说 明,并向所有使用者公开 7.3.2需进行数据清理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 10o
GB/T30350一2013 -测量仪调查出现错按手控器的收视 -测量仪时钟错误; -出现数据编辑规则中确定的收视不合理值 7.4数据缺失处理 数据缺失应有明确的,规范的处理方法,持续记录并保存,对所有数据使用者公开 7.4.1 在测量仪法调查中,对缺失数据的处理应考虑但不限于 7.4.2 -对调查中出现无效频道的处理, 对样本户个体成员未按手控器的情况的处理; 对数据未回传的处理; 对测量仪数据溢出(收视记录超出测量仪存储容量)的处理 对样本户出现收视设备变化的处理 7.4.3在日记卡法调查中,对缺失数据的处理应考虑但不限于 -对遗漏/缺失日记卡的处理; -对因被访者数天不在家而产生的空白日记卡的处理 7.5数据加权 7.5.1数据加权适用于以下情况 -对因抽样系统设计而产生的样本之间的不等概率进行校正 -对由非抽样误差导致的样本结构与总体结构的偏差进行校正 7.5.2加权变量必须是显著影响观众收视行为的指标;这些指标宜采用客观变量,并且是稳定的、可获 得的 7.5.3加权方法和过程应文件化,并加以保存 加权后的数据应标识或记录,防止加权数据与未加权 数据出现非预期的混淆 7.5.4加权方案应符合科学有效的原则,并向所有数据使用者公开;数据使用者或其代表机构有权对 数据加权方案提出质询 数据报告 抽样误差说明 建立在抽样调查基础上的收视数据存在抽样误差,应在收视数据报告中给予说明 8.2频道体现 电视收钱率调查报告及软件宜与目标调查市场同级别及以上的频道单独进行报告;对于目标调蠢 市场内下一级或更低市场级别的频道则可汇总列人“其他频道组"进行报告 当“其他频道组”收视份额趋势性增加至对所调查收视市场有明显影响时,应对其他频道的收视结 构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并决定是否将其中收视较高的频道的数据分离出来 8.3特殊报告 8.3.1不满足单独列出条件的频道数据以及整体抽样范围内部分调查区域的收视数据,未得到数据使 用各方或其代表机构允许,不得对外发布 8.3.2当数据使用者需要对样本量较小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时,对于样本量小、代表性弱的数据应在 报告中标明谨慎使用的提示 1l
GB/T30350一2013 8.4最小分析样本 当样本中实际收看样本个数小于30时,收视分析系统应预以样本量过小警示提醒 当样本中实际 收看样本个数小于5时,电视收视率分析软件不宜对此类数据进行分析,以防止由于抽样误差相对实际 电视收视率数值过大,而导致对数据的不准确解读 电视收视率分析软件应在所有分析报告中提示实 际收看样本个数 8.5数据提供 8.5.1电视收视率数据可以纸质报告或电子文档的形式提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收视记录 节目信息 -样本背景资料 8.5.2电视收视率报告体现的主要收视指标(主要指标参见附录A)应包括但不限于 -到达率; -收视时长; 电视收视率; 市场占有率; 观众构成; 观众集中度; 观众忠实度 8.6软件提供 电视收视率调查服务提供者应向数据购买方按约定提供数据,且宜提供用于数据分析的客户端软 件 客户端数据分析软件应满足电视收视率系列指标计算的基本规则和要求(参见附录A),并能够提 供按时段,按频道、按节目和按照观众群的多维度数据分析模板,以及与广告媒介计划和评估有关的分 析功能等 数据及报告生成的速度 8.7.1测量仪法电视收视率调查,应在第二天提供时段收视数据和节目监播数据 8.7.2日记卡法电视收视率调查,宜根据日记卡收取的周期,在收取日记卡后1周内提供时段收视数 据和节目监播数据 质量管理 9.1 组织和职责 电视收视率调查服务提供者应采用质量管理体系,该体系应包括本标准的全部要求,并符合 GB/T19001和GB/T26316的相关要求 电视收视率调查服务提供者的高层管理者职责 -向客户承诺确保服务质量(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声明); 负责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确保将质量管理体系形成适宜的文件; -确保为实施该质量管理体系提供充足的资源和信息; 专设一位有足够权力负责整个体系的质量负责人,其职责是组织内部审核以确定本标准得以 12
GB/T30350一2013 有效贯彻 调查服务提供者应将其组织结构,包括与服务完成和质量控制的有关人员的职责,形成文件 按本标准要求制定的,为完成不同任务所设立的程序,指令和方法应形成文件,加以持续实施,并可 审核 调查服务提供者应保持客观性和独立性 调查服务提供者的管理层应确保,与提供服务有关的人员都熟恶那些对他们工作有影响的国内及 国际适用的伦理和职业守则、相关的法规和文件化的程序与方法 9.2样本户保密性 电视收视率调查服务提供者和样本户应签订保密协议,电视收视率调查服务提供者应向样本户承 诺保护其私人信息 保密信息应安全存放 9.3 文件要求 收视调的文件要求如下 应新建并保存记录和文件(可以是纸质或电子版的),使之成为可追溯的证据 -除了唯一的项目标识外,每个原始记录,应有唯一标识以便追溯和确保被检索到 记录应安全存放、便于使用并按规定的期限进行保留(如;由计算机备份文件) 应对所有文件进行版本控制,以便能清楚识别有效版本 应使用更新的防病毒软件对所有电子文件进行病毒检查 9.4能力和培训 电视收视率调查服务提供者应制定适当程序,以确保组织内各部分的执行人员及质量管理体系中 各项具体任务的执行人员具备相关的能力和经验,或者通过接受适当培训能够胜任其所承担的任务 电视收视率调查服务提供者应针对不同岗位职责和工作类型编制培训活动文件,以确定当前和潜 在的培训要求 9.5评审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电视收视率调查服务提供者应有效地监视和管理确定的电视收视率调查流程及其质量管理体系 -分析研究流程和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或功能; 建立适宜质量监控过程,包括监视和检验; 对发现的不符合情况,应分析原因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记录已采取的措施以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确定所采取的措施对问题的解决是有效的 电视收视率调查服务提供者应按预先计划的时间周期进行内部审核,以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正常 运行 为了改进服务质量,调查服务提供者应定期对客户满意度进行测量和分析 电视收视率调查服务提供者应开展质量策划、监控,评审和内部审核,以及分析质量统计数据等质 量活动,确保电视收视率调查服务持续进步 10 样本合作 10.1电视收视率调查为自愿合作调查,电视收视率调查服务提供者应征得样本户同意方可进行调查 10.2电视收视率调查服务提供者应就保密、样本保护事宜向样本户书面承诺;电视收视率调查服务提 13
GB/T30350一2013 供者不得泄露样本户资料;电视收视率调查不应影响样本户的日常生活和隐私 10.3电视收视率调查服务提供者在对样本户进行电视收视率调查之前,应向样本户声明 -电视收视率调查样本户有义务就所属收视设备变化和地址变更通知电视收视率调查服务提 供者 -电视收视率调查样本户有义务按照电视收视率调查公司的操作指引配合电视收视率调查 样本户同意上述声明后,应书面声明配合调查;在调查的各个阶段,样本户的合作必须是完全自愿 的;样本户在与某特定电视收视率调查公司合作期间,不应与任何其他机构包括其他调查公司,电视台 和广告公司等)或个人以任何方式进行与电视收视率调查相关的合作 10.4电视收视率调查样本户在调查合作期间,其收视行为不应受任何机构(包括调查公司、电视台和 广告公司等)及个人的人为影响和干扰,样本户有义务保证收视行为的自主性 数据使用 11 11.1一般要求 电视收视率数据为电视媒体产业各方所共同使用;任何使用电视收视率数据的主体应尊重电视收 视率调查的客观性、中立性和公正性,不得采用任何有偿或无偿的手段,影响或干扰电视收视率调查的 正常秩序 11.2适用主体 数据使用规则适用于以下提供,购买或使用电视收视率数据的主体 电视收视率调查公司 电视节目播出机构 电视节目供应商; 广告代理公司; 媒介购买公司; 广告主; 其他使用数据的机构(包括政府有关部门、学术研究机构、研究公司、行业组织等). 11.3数据交易 11.3.1电视收视率数据交易应遵循公平公开和互惠互利的原则,基于市场规则进行定价和交易 11.3.2电视收视率调查服务提供者有义务向数据购买方就所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调查方法、调查范 围和调查周期进行说明 调查服务提供者不得采用财物或其他手段进行商业贿略,以期数据使用者购买其调查数据 11.3.3 1.3.4电视收视率调查服务提供者应确保良好的服务水平,保持合理的质量价格比 不得串通抬高 价格,损害数据使用者或者其他社会公共利益,也不得为压低成本而提供质量较低的数据服务 11.4数据分析及应用 11.4.1电视收视率数据使用者在运用电视收视率数据时,应秉承客观、全面的原则,避免对电视收视 率数据的误用和滥用 电视收视率调查提供者应对电视收视率数据使用方进行全方面的培训,以保证 数据使用者正确使用电视收视率 1.4.2电视收视率数据使用者应参照附录A中所提供的通用电视收视率计算准则进行收视数据处理 和分析 1.4.3电视收视率数据使用者应知晓电视收视率调查为抽样调查,调查结果存在抽样误差,应正确看 1
GB/T30350一2013 待不同抽样调查结果之间存在的差异 1.4.4电视收视率数据使用者应尊重数据的客观性和完整性 在数据使用过程中有必要对如下信息 做出明确说明 -数据来源; 数据的时期范围; 数据的市场范围 数据使用者不得以任何方式模糊或歪曲数据的时期和市场范围,以误导市场或公众 数据使用者 不得有意散布没有数据支持的有关电视收视率的结论 1.4.5数据使用者基于电视收视率调查机构提供的原始数据自行进行的数据分析结果,不得以电视 收视率调查机构的名义发布 11.4.6数据使用者应自觉维护健康公平的竞争环境,尊重数据的客观、真实性 严禁通过任何手段获 取电视收视率调查样本户的信息;严禁通过任何手段干扰样本户的正常收视行为 数据使用者宜建立用户委员会作为其代表机构,该机构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 11.4.7 -讨论并规范电视收视率调查机构关于电视收视率数据调查的流程和方法,如调蠢区域的确定 样本选取的方法、数据采集的方法和数据处理的方法等 -就可靠方便的数据提供者法提出建议 确定电视收视率调查机构必须遵循的质量控制原则 将数据使用者对于产品、服务的需求通知电视收视率调查机构 促进电视收视率调查机构与数据使用者的交流; 加强数据使用者之间的经验交流,以提高电视收视率数据的整体使用水平 15
GB/T30350一2013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电视收视率分析常用指标及通用电视收视率计算规则 A.1到达率 A.1.1到达率 指在特定时段内的符合到达条件的接触总人数占总体电视推及人口的百分比 其中到达条件通常 是“至少收看了1分钟”,计算见公式(A.l) c”×w Rch一 ×100% A.1 式中: Rch -到达率; C" 第i个在特定时段P接触的人; -特定时段 第i人的权重 w U 总体推及人口 A.1.2到达千人 指在特定时段内的符合到达条件的接触.总人数,以千人来表示 计算见公式(A.2). 习c"”×公 Rch(000) A.2 1000 式中: -到达千人 Rch(000 C" 第i个在特定时段P接触的人; -特定时段; -第i人的权重 到达率和到达千人是在时间上的纵向累积指标,考察特定时间段内观众收看某一频道或栏目(或某 广告计划所能覆盖)的不重复的人数(或占观众总规模的百分比),反映了接触媒介的受众规模和媒介 计划传播的广泛性 A.1.3有效到达率 对于一项广告插播计划而言,到达率通常设定的到达条件是看过1次就算到达 在实际的广告投 放效果评估中,人们通常认为,如果观众仅看过1次并不能对广告形成有效的认识和印象,这样就提出 了有效到达的概念 有效到达率被表示为“N十到达率”,指至少看过N次某广告的目标观众的百分比(或千人) 对于 不同的广告,“N”的设定是不同的,在实际工作中,“3十到达率”是被经常用到的有效到达率 A.1.4平均到达率 指在特定时段内平均每天的符合到达条件的接触总人数占总体电视推及人口的比例 到达条件通 16
GB/T30350一2013 常是“至少收看了1分钟”,使用者可以改变收看的最小分钟数或收看时间在整个时段中的最小百分比 来自行定义到达条件 计算见公式(A.3) e"Xxw ×100% AvRch= A.3 D又U 式中: 平均到达率 AvReh 第i个在特定时段P接触的人; C 特定时段 第i人的权重, w -总天数 D U -总体推及人口 平均到达率与到达率的区别在于,平均到达率将每天到达的人数之和平均分配给了所计算日期的 每一天,不区分每天的到达人口是否有重复;而到达率则是所计算日期长度内的完全累计,剔除了天与 天之间的重叠部分 A.1.5平均到达千人 指在特定时段内平均每天的符合到达条件的接触总人数,以千人表示 计算见公式(A.4) Sc”×w AvRch(000) (A.4 D×1000 式中: AvRch(000) 平均到达千人; C" 第i个在特定时段P接触的人 特定时段 第i人的权重; w D 总天数 A.1.6边际到达率 指在媒介计划中,去掉某条广告插播或某个载体而损失的到达千人占总体推及人口的百分比 计 算见公式(A.5): Covew Cov Yewo X100% ExeRch A.5 U, 式中 边际到达率; ExcRch 到达总人数(千人); Cov 含指定载体的整体媒介计划 gVW 含指定载体的同一套媒介计划 gVwoV U 总体推及人口 A.1.7 边际到达千人 指在媒介计划中,去掉某条广告插播或某个载体而损失的到达率,以千人表示 计算见公 式(A.6): 17
GB/T30350一2013 ExcRch(000 (A.6 -Cov-Coy 式中: ExcRCH(000) 边际到达千人 到达总人数(千人); Cov 含指定载体的整体媒介计划; gvwv 含指定载体的同一套媒介计划 gvwov 边际到达率的意义与经济学上边际贡献的意义类似,从损失的角度反映了指定载体(广告插播)对 整个媒介计划的作用和贡献 A.2人均日收视时长 人均日收视时长是观众日平均收视时长与总体电视推及人口的比值,可针对特定频道或时段进行 计算 计算见公式(A.7): min×wu (A.7 min D×U 式中: 人均日收视时长(分钟); min 第i人的收视分钟数; min 第i人的权重; zwe D 总天数; -总体推及人口 U 当上式中的“总体推及人口”被换成“总体收视人口”时,该指标就是平均每天每个实际观众的人均 收视时长了 A.3电视收视率 收视千人 A.3.1 针对某特定时段(或节目),平均每分钟的收视千人数 计算见公式(A.8): minXw Rtg(000 (A.8 Dur 式中: Rtg(000) -收视千人; -第i人的收视分钟数; min -第人的权重; w 指定目标时段的总时长 Dur A.3.2电视收视率 指针对某特定时段(或节目),平均每分钟的收视人数占推及人口总体的百分比 计算见公 式(A.9).: rmin/×e ×100% A.9) Rtg= Dur×U 18
GB/T30350一2013 式中: Rtg 收视率; -第人的收视分钟数; min 第i人的权重; w 指定目标时段的总时长 Dur U 总体推及人口 电视收视率反映的是在特定时段收看某一频道或某一节目的人数在总体推及人口中的百分比 当 观众被锁定为总体推及人口的一部分时(如4~14岁的儿童),电视收视率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目标观 众电视收视率 市场占有率 A.4 指特定时段内收看某一频道或某一节目的人数占同一时段所有收看电视的人数的百分比 也即是 特定时段内某一频道的电视收视率占所有频道的总电视收视率的百分比 计算见公式(A.10). Rtg Shr- ×100% (A.10) Rtg tgTTv 式中: Shr 市场占有率; Rtg 目标频道收视率; Rtgrr 同时段总体收视率 该指标考察的是收看某一频道节目)的人数占当时所有收看电视的人数,数值越大,表明该频道 节目)在该时段的市场竞争力就越强 A.5观众构成 指对于特定频道(或节目),目标观众平均每分钟的收视人数占参照观众平均每分钟收视人数的百 分比 参照观众通常为所有电视观众 计算见公式(A.11): min,×w 盛 ×100% A.11 TgSat= min;×wuy -1 式中: TgSat 观众构成(%). 第人的收视分钟数; min 第人的权重 7 目标观众; 参照观众 Rt 该指标考察的是特定频道(或时段/节目)的收视观众结构,回答了“谁在看该频道(节目),平均看了 多长时间”的问题 A.6观众集中度 指对于特定时段(或节目),目标观众(如1534岁人群)电视收视率与参照观众(如4岁以上所有 19
GB/T30350一2013 人)电视收视率的比值 目标观众电视收视率和参照观众电视收视率对应同一时段和同一频道,两组观 众均可自定义 计算见公式(A.12) Rtg A.12 TgAfin ×100% Rtgm 式中 TgAin 观众集中度 Rtg -目标观众收视率 参照收视率 Rtg 观众集中度表示的是目标观众相对于参照观众的收视集中程度,以此来反映目标观众对特定频道 节目)的收视倾向,回答“谁更爱看这个频道节目)”的问题 观众忠实度 A.7.1忠实度 指特定频道(时段/节目)的电视收视率与到达率的百分比值 计算见公式(A.13). Rtg L%- ×100% (A.13 Rch 式中: L% -观众忠实度; 目标频道收视率; Rtg Rch 目标频道观众到达率 A.7.2平均忠实度 指特定频道时段/节目)电视收视率与平均到达率的百分比值 计算见公式(A.l4): Rtg AvL= ×100% A.14 ARch 式中 AvL 平均忠实度; Rtg 目标频道观众收视率; AvRcb 目标频道观众平均到达率 上述两个指标的区别在于忠实度以考察日期内总到达率为参照,而平均忠实度则以平均每天的到 达率为参照 两指标值的变化幅度都在0100%之间,数值越大,则表明观众对该频道(时段/节目)的 忠诚程度越高 A.8接触度 A.8.1接触度 指特定载体所到达的人次,以千人次表示 “接触”的条件从属于到达率的设定条件,通常设定为 “接触1分钟以上”为到达 计算见公式(A.15): C× w" A.15 Cont(000 1000 心
GB/I30350一2013 式中: Cont(000 接触度; C 指第;个接触指定载体的人; 第i人的权重 “载体”可以对应为特定的时段,特定的节目,以及广告插播计划中的特定载体 A.8.2累计接触度 指多个载体所到达的总人次,以千人次表示,也即多个载体的接触度之和 “接触”的条件与接触度 的定义一致 计算见公式(A.16): 习习cX公 AcCont(000 (A.16 式中: AcCont(000) 累计接触度; 载体; C 指第;个接触指定载体的人; 第i人的权重 c 平均暴露频次 A.9 指在广告排期或载体计划中每条插播被观众平均收看的次数 计算见公式(A.17) Ac(Cont(000 OTs A.17 Rch(000 式中: -平均暴露频次, OTS 累计接触度 AcCont(000) 到达千人 Rch(000 平均暴露频次经常用于广告投放计划传播深度的评估 A.10毛评点 毛评点即总收视点,是指在广告媒介计划中,特定时期内某一广告数次插播的电视收视率之和 计 算见公式(A.18) AcCont(000 习Rg,=RehxoTs GRP= X100%= (A.18 U 式中: GRP 毛评点; AcCont(o00) 累计接触人次; U 总体推及人口 Rtg 第i次广告收视率; Rch -到达率; Ts 平均暴露频次 毛评点是衡量广告媒介计划最主要的量化测评指标之一 21
GB/T30350一2013 A.11千人成本 指在广告媒介计划中,载体每到达一千人次的受众量所需要花费的成本,以货币单位表示 计算见 公式(A.19): Cost CPM A.19 RtgO00 式中: CPM 千人成本; Cost 广告成本; -收视千人 Rtg(000) 千人成本可用于评估广告投放的经济效益,适用于不同市场广告投放成本效益的比较 A.12收视点成本 指每得到一个电视收视率百分点所需要花费的成本,也称为每毛评点成本,以货币单位表示 计算 见公式(A.20) Cost CPRP A.20) GRP 式中: 收视点成本; CPRP 广告成本; Cost 毛评点 GRP 该指标与千人成本一样,也是反映广告成本效益的指标,适用于同一市场广告成本效益的比较 22

电视收视率调查准则GB/T30350-2013

电视收视率是衡量电视节目受众数量的重要指标,对于广告商、电视台等行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保证收视率的准确性和公正性,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收视率调查准则。

GB/T30350-2013的内容和相关要求

GB/T30350-2013是我国电视收视率调查的国家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术语和定义:规定了与电视收视率调查相关的专业术语和定义,便于各方理解和沟通。
  • 调查内容和方法:明确了电视收视率调查的内容和方法,如样本设计、问卷编制、数据处理等,以确保调查结果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 报告编制和发布:规定了调查报告的编制和发布要求,如报告格式、内容要求等。
  • 质量保证和监督:明确了在调查过程中的质量保证措施和监督机制,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公正性、真实性和可比性。

根据GB/T30350-2013的要求,电视收视率调查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从样本设计到数据处理都需符合规范,以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关键因素

电视收视率调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以下是影响电视收视率调查结果的关键因素:

  1. 样本的选择和大小:样本的选择和大小会直接影响调查结果的准确性。样本应该尽可能地具有代表性,并且需要根据受众群体的特点来确定合适的大小。
  2. 问卷的编制和设计:问卷的编制和设计决定了调查结果的质量,需要考虑到问题的语言、清晰度、易读性等因素。
  3. 调查人员的素质和培训:调查人员的素质和培训水平直接影响调查结果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4. 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需要严格按照标准化的程序进行,确保结果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以上因素都对电视收视率调查结果产生重要影响,需要在调查过程中予以重视。

总结

电视收视率调查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遵循国家标准GB/T30350-2013的相关要求,并考虑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只有通过规范化的操作,才能得出准确、可靠的调查结果,为各方提供参考和依据。

和电视收视率调查准则类似的标准

搬家服务规范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搬家服务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搬家服务规范的编号:GB/T30351-2013。搬家服务规范共有6页,发布于2014-07-012013年第27号公告
集装箱货运代理服务规范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集装箱货运代理服务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集装箱货运代理服务规范的编号:GB/T30349-2013。集装箱货运代理服务规范共有12页,发布于2014-07-012013年第27号公告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