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6911-2011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山茶属

Guidelinesfortheconductoftestsfordistinctness,uniformityandstability-Camellia(CamelliaL.)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山茶属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山茶属的编号:GB/T26911-2011。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山茶属共有21页,发布于2011-12-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B61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65.020.20
  • 实施日期2011-12-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21页
  • 文件大小2.24M

以图片形式预览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山茶属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山茶属


国家标准 GB/T26911一2011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 稳定性测试指南山茶属 Guidelinesfortheconductoftestsfordistinetness, uniformityandstability一CameliaCameliaL. 2011-09-29发布 2011-12-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26911一2011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DUS测试技术要求 +++ 测试材料 测试方法 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评价 5.1特异性 -致性 稳定性 品种分组 6.1品种分组说明 分组特征 性状特征和相关符号说明 表达类型 特征类型 7.3表达状态及代码 标准品种 附录A(规范性附录)品种性状特征 附录B(资料性附录技术问卷 16 参考文献 18
GB/T26911一2011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宁波大学、国家林业局植物新品种保护 办公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纪元、周建仁、倪穗、黄发吉、高继银、张晓庆、李辛雷,范正琪、田敏、杨玉林、 李玉红、王琼
GB/T26911一2011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 稳定性测试指南山茶属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山茶科山茶属(CamelliaL.)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山茶属植物观赏用途新品种的测试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557.1一2004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总则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GB/T19557.1一2004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QualitativeCharacteristics,质量特征; QL QN QuantitativeCharacteristics,数量特征; PQ Pseudo-qualitativeCharacteristics,假性质量特征; MG MeasurementforaGroupofPlants,针对一组植株或植株部位进行单次测量得到单个 记录; MeasurementforaNumberofSinglePlants针对一定数量的植株或植株部位分别进行测 MS 量得到多个记录" VisualObservationforaGroupofPlants,针对一组植株或植株部位进行单次目测得到单 VG 个记录; VisualobservationforaNunmberofSinglePlants,针对一定数量的植株或植株部位分别 VS 进行目测得到多个记录; Distinctness,UniformityandStability,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 DUS DUS测试技术要求 4.1测试材料 品种权申请人按规定时间,地点提交符合数量和质量要求的测试品种植物材料 从非测试地国 4.1.1 家或地区递交的材料,申请人应按照进出境和运输的相关规定提供海关、植物检疫等相关文件 4.1.2提交的测试材料应该是通过无性繁殖的2年生以上的植株 4.1.3提交的测试材料数量不得少于10株 4.1.4待测品种材料应为无病虫害感染、生长正常的植株 4.1.5提交的测试材料不应施以任何影响性状表达的额外处理 如果已经被处理,应提供处理的详细
GB/26911一2011 信息 4.2测试方法 4.2.1测试周期 在符合测试条件的情况下,至少测试一个生长周期 4.2.2测试地点 待测品种的测试地点应选在指定的测试基地和实验室 4.2.3测试条件 测试应该在待测品种相关特征能够完整表达的条件下进行,所选取的测试材料至少应在测试地点 定植两年以上 4.2.4测试设计 4.2.4.1每个测试应建立在10株植株的基础上,待测品种应与标准品种和相似品种种植在相同地点 和环境条件下,设置3个重复,每重复3株4株 4.2.4.2如果测试需要提取植株某些部位作为样品时,样品采集不得影响测试植株整个生长周期的 观测 4.2.4.3除非特别声明,所有的观测应针对10株植株或取自10株植株的相同部位上的材料进行 4.2.5同类特征的测试方法 4.2.5.1目测的典型性花、枝,叶特征(附录A中表A.1“测试方法”一列中被标记为“(a)”的特征 花:进人盛花期,选取健壮植株,正常生长的树冠中上部枝条的中上段(每株测试植株3个花枝)作 为花类特征的测试材料;对与花瓣有关的特征的观测,则取花朵外轮花瓣作为花瓣特征的测试材料 枝;选取测试植株的当年生枝条的中上段(每株测试植株应选3个枝条)作为枝条类特征的测试材 料 如果以枝条特征作为新品种特异性的评价特征,申请人应在技术问卷(参见附录B)中明确说明 叶;选取测试植株的当年生枝条的中段叶片(每株测试植株应选3个枝条、每个枝条应选3片单叶 或复叶的顶生小叶)作为测试材料 4.2.5.2色彩特征(附录A中表A.1“测试方法”一列中被标记为“(b)”的特征) 色彩特征的观测应按照4.2.5.1取样方法对所采集样品以英国皇家园艺学会'(RHS)出版的比色 卡(RHsColourChar)为标准 采样后尽快在可提供适当人工光源的橱柜中进行测试,或者在中午 11:00~13.00间、没有阳光直射的朝南的房间中进行测试 颜色测试使用白色背景 4.2.6个别特征的测试方法 4.2.6.1芽;顶芽生长方式附录A中表A.1性状特征序号4同时在“测试方法”一列中被标记为 “e)”的特征 目剖主枝顶端第一片叶着生处或侧枝最外围枝条第一片叶着生处的腋芽数量. 4.2.6.2花花冠直径(附录A中表A.1性状特征序号27,同时在“测试方法”一列中被标记为“d)”的 特征 很小(小于6.0cm)、小6.0em一7.5cm),中(7.5em~l0.0cm),大(10.0 cm13.0cm)、很大 大于13.0cm) 4.2.6.3花花型附录A中表A.1性状特征序号28,同时在“测试方法”一列中被标记为“(e)”的特征) 单瓣型 --不超过8枚的规则或不规则花瓣排成单轮状或稀松围绕花心具明显雄蕊簇排成单轮, 雄蕊无瓣化 半重瓣型 -8枚以上的花瓣排成二轮或多轮,具明显雄蕊花心,无雄蕊瓣化 花瓣可以是规则的 或不规则或松散状 1 该比色卡是由英国皇家园艺协会提供的产品的商品名,给出这一信息是为了方便本标准的使用者,并不表示对 该产品的认可 如果其他等效产品具有相同的效果,则可使用这些等效产品
GB/T26911一2011 托桂重瓣型 -外轮大花瓣排成单轮或多轮,而花朵中央的雄蕊几乎全部瓣化,呈一圆头状凸起 牡丹花重瓣型 细分为两种典型类型,一是松散不规则重瓣型,通常花瓣不规则或波浪形,渐向 花心花瓣则渐小,排列松散,束状雄蕊与花瓣相间,有时小花瓣、瓣化雄蕊和正常雄蕊形成一个花心;二 是完全牡丹型或完全不规则重瓣型,由不规则花瓣,扭曲花瓣以及雄蕊瓣和正常雄蕊呈不明显圆头形 凸起 玫瑰花重瓣型 -花瓣呈覆瓦状多轮排列,花朵完全展开时,在芽蕾状花心的凹陷处有少许雄蕊 雌蕊完全退化 规则花瓣层层相叠,无雕,雄葛 又可细分为四种亚型,,一是常见的规则覆瓦状;二 完全重瓣型 是层叠如星状,日本称列队型,我国称六角型或放射型;三是罕见的螺旋状排列,形成5个或7个臂状旋 角,四是花朵中心的花瓣紧密合抱成花蕾状或近似圆球体 4.2.6.4花;花期(附录A中表A.1性状特征序号48,同时在“测试方法”一列中被标记为“”的特征) 很早(1月上旬~1月下旬);早(2月上旬2月下旬);中(3月上旬3月下旬);晚(4月上旬8月 下旬);很晚(9月上旬一12月下旬 4.2.6.5花;花期长度附录A中表A.1性状特征序号49,同时在“测试方法”一列中被标记为“(g)”的 特征 单株上的第一朵花展开日为起始日,最后一朵花凋萎日为终止日,计算前后相差的天数 短(1天 15天);中(16天30天);长(30天以上) 4.2.7附加测试 通过自然授粉或人工授粉获得的杂交新品种,如果稳定性测试存在疑问,应附加对其亲本的特异 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 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评价 51特异性 5.1.1差异恒定 如果待测品种与相似品种间差异非常清楚,只需要一个生长周期的测试 在某些情况下因环境因 素的影响,使待测品种与相似品种间差异不清楚时,则至少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生长周期的测试 5.1.2差异显著 质量特征的特异性评价;待测品种与相似品种只要有一个特征有差异,则可判定该品种具备特 异性 数量特征的特异性评价;待测品种与相似品种至少有两个特征有差异,或者一个特征的两个表达代 码(见附录A中表A.1)的差异,则可判定该品种具备特异性 假性质量特征的特异性评价待测品种与相似品种至少有两个特征有差异,或者一个特征的两个不 连贯表达代码的差异,则可判定该品种具备特异性 5.2一致性 一致性判断采用异型株法 根据1%群体标准和95%可靠性概率,10株观测植株中异型株的最大 允许值为1 5.3稳定性 5.3.1待测品种在测试中符合特异性和一致性要求,可认为该品种具备稳定性 5.3.2特殊情况或存在疑问时,需要通过再次测试一个生长周期,或者由申请人提供新的测试材料,测 试其是否与先前提供的测试材料表达出相同的特征 品种分组 6 品种分组说明 依据6.2分组特征确定待测品种的分组情况,并选择相似品种,使其包含在特异性的生长测试中
GB/26911一2011 6.2分组特征 6.2.1植株:株型(见附录A中的表A.1性状特征序号1). 6.2.2叶;质地(见附录A中的表A.1性状特征序号10) 6.2.3叶:大小(见附录A中的表A.1性状特征序号ll) 6.2.4花:花型(见附录A中的表A.1性状特征序号28) 6.2.5花:花瓣内侧主色的颜色(见附录A中的表A.1性状特征序号36) 性状特征和相关符号说明 表达类型 GB/T19557.1一2004已经提供特征的表达类型;质量特征、数量特征和假性质量特征的名词解释 7.2特征类型 星号特征(见附录A中的表A.1中被标注“”的特征);是指新品种审查时为协调统一特征描 7.2.1 述而采用的重要的品种特征,进行DUS测试时应包括所有星号特征 7.2.2加号特征(见附录A中的表A.1中被标注“十”的特征);是指对附录A中的表A.1中附加了图 解说明的特征(见附录A中的图A.1一图A.16) 表达状态及代码 附录A中的表A.1中性状特征描述已经明确给出每个特征表达状态的标准定义,为便于对特征表 达状态进行描述并分析比较,每个表达状态都赋予一个对应的数字代码 标准品种 用于准确、形象地演示某一特征(特别是数量特征)表达状态的品种
GB/T26911?2011 ?A 淶?? ?? A.1? A.1? ?? ? ? ? ? С? C,jabonicaXiaoMeiGui ? vG ON С? ? C.jupomiea'Hongluhen ? ? reticulataDaLiCha" ? japonieaAntieipation ?:? C.jaonicaMaryAgnesPatin vG PQ MasterPiece CDOC ? ??? ? 'HakuhanKujaku" ? -?? 'irstCover S70L jonicaElegansChampagne ? Xue ? vG ? ? 17 FenFuRong PQ ? b) ? jabonicaRenMianTaoHua" ? ? ? .iabonica*Nuccio'sBellaRossa ? japonieaNightRider ? ?? C.nilidissima vG? ? ?? QN C.japomica*ZhuangYuanHong c ??? C.jaonicaShiBaXueShi ? ? ?:? VG PQ ??? b) ??? ? ? ? Crelieulala'DaTaoHong QN VG ? C.jabonica'ChangECai ? PuTaoHong" Cjaponica ?:?? VG PQ н?? a ?? ??? C.iaonicaNuccio'sCameo ?б VG ?? ?Ц QN C.japoniea'ShiZiXiao a ??? .grijsin
GB/26911?2011 A.1) ?? ? ? ? С? C,.sasanqua'XiaoMeiGui VG ?; QN ? C.japomicaHongLuZhen a ? reticulala*HouYeDeChi С? sasanguaXiaoMeiGui vG ? QN ? C.jaonicaHongLuZhen 10 ? a ? C.cuspidala С sasaguaXiaoMeiGui С С? VG ?: 11 jaonica'HongLuhen QN ? a С ? retieulalaZhuSha2Pao ? ??? C.amplexieauli ? japonicaHakuhanKjaku" е iaponicaConuetti VG ?: ? 12 PQ C.japoia'DaHongLian ? a ? ? C.changii'ChunJiangZhiXia japonieaHelenBower ?: VG ? C.japomicaHongLuZhen 13 QI ? a) ? C.jaonicaHeMDan' ? ? ?Ц C.jabonica*ShiZiXiao' vG? 14 ? QN C.jiaponieaFenXial a ? ?? Cimressineris ? ? C.japonica'Swanlake V(G 15 QN ? ? jabonicaDAZhuSha" O ? uwiaRoyalVevet ? C.jupomicaNuceio'4310 ?; ? С? C.jaonica'XiaoTaoHong VG 16 PO ?? ? Ciaponica*YuLinJia b) ? ? C.jaonica'Colettii ? VG ? C.jabonicaHongLuZhen 17 QL ? ?? C.reticulaa"ValentineDayVar. ? ? ? Creticulata*TongiMian' VG ? ?? 18 QN Caponica changEca a ? ?? C.japonica"WwenBanFeiYeCha'"
GB/T26911?2011 A.1) ?? ? ? ? ?? ? C.changi'ChunJiangZhiXia' VG jaonicaL.T.Dees ?:?? ? 19 QI ???? ? a C.japonieaNokogiriba" ? ? reticulataBillGoertz Ш ? reticulalaPinkDahlia' ?; V(G Ш japonica*SwanIake 20 PQ ? ? ?? O MasseeLane reticulata ? ??? β ? C.japonicuKingyo-tsubaki ?: VG C.ehangiiChunJiangZhiXia'" ? ? 21 PQ ? ?β C.cuspidala a ? β C.sinesis β β?? C.ongicaudala ??? ? C.aple.ricauli VG ?: ? C.japonieaHlongLuZhen 22 QN Ms? ?? C.nitiissima (a) ? C.longipedicellata ? vG?? 23 PQ λ? С C.jaonicaXiaoMaNao' VG ? ? 24 Q C.iuaomicaBaiFu ? ? a Rong ? vG PQ ? 25 a)? ? С? C.jaonicaXiaoTaoHong ?? VG ? ? C.jaonica*GrapeSoda" ? 26 PO b) ?? ? ?? C.chekiangoleosa ? С C.cuspidata vG/ sasaguaXiaoMeiGui С С? Ms 27 QN ? C.juponicaHongL.uZhen d ? AnCha mng" Creticulata ? C.reticulala'DalLiCha'
GB/26911一2011 表A.1续) 标准品种 特征特征特征测试性状 特征描述 代码 序号性质类型方法特征 学4 中文名 名 单瓣型 大红金心 C.japomiea'DaHlongJinXin' 半重瓣型 何郎粉 C.jaonica‘Hel.angFenm VG C.jiaonica‘JinPanLiZhi 花:托桂重瓣型 金盘荔枝 28 PQ 十 e 花型牡丹花重瓣型 花牡丹 HuaMuDan' japoice 玫现花重瓣型 iabonicu‘ZhuangYuanHlong 状元红 雪塔 完全重瓣型 jaoniea‘XueTa" sasagua‘XiaoMeiGui 花 小玫瑰 VG 花瓣 29 中 QN 小桃红 C.japonica*XiaoTaoHong” Ms 厚 厚度 越南抱茎山茶 C,am/le.ricaul 花: 微四 凹瓣珊瑚 reticulataKramer'sFlutedCoral’ vG花瓣 30 童子面 C,reticeulatd‘Tong么Mian PQ 圆 顶端 a) 尖 迪斯 C.japoniea*I.T.Dees 形状 花 全缘 C.jaonica‘HongLuZhen' VG 红露珍 31 花瓣 Q1 细齿 松子鳞 C.reticulataSongiLin” a 边缘 扁圆形 圆形 天鹅湖 C.jaonica‘SwanLake 花: vG 卵形 大海伦 C,iaonica'HelenBower 32 PQ 花瓣 十 a) 椭圆形 形状 C.iaonica‘Lipstick 倒卵形 艳口红 倒心形 金盘荔枝 Cjaoniea‘JinPanLiZhi’ 十八学士 C.jabonica*hiBaXueShi 花:无或弱 VG 十 花瓣 33 QN 冰山莓 C.jaonica‘Raspberrylee" a 强 皱叶奇花 C,aonicaHolyBright 皱 花 vG瓣脉 嫦娥彩 C,iabonica ChangECa" 无 34 QI 有 a) C.jaonica‘BlackMagie 显现 黑魔法 程度 花 vG花瓣单色 红露珍 HangLuZAhen C.japonica 35 QI 着色复色 a) 玛瑙 reticeulala‘MaNao 类型 花 白色组 雪塔 C.jaonica‘XeTa" 花瓣 vG 黄色组 金花茶 nilidissima 内侧 PQ MG C,jaonica‘FenXia 粉红组 粉霞 36 主色 b) 红色组 春江之夏 C.changii‘ChnJiangZhiXia" 的颜 ,uonica'BlackMagie 紫红组 黑魔法 C. 色
GB/T26911一2011 表A.1续) 标准品种 特征特征特征测试性状 特征描述 代码 序号性质类型方法特征 学名 中文名 花 斑块 花牡丹 C.iabonica‘HuaMuDan” 花瓣 辐射状条纹 花宝珠 C.japonica‘HuaBaoZhu vG内侧 37 PQ 斑点和条纹 次色 十 a) 斑点 喷砂 C.japomiecu‘PenSha 的形 镶边 宽彩带 C.jaonica‘MargaretDavis” 花 花瓣 均匀布满 红绒贝蒂 Cjaponiea‘BettyFoySanders 内侧 VG 近基部 卡米拉 C.jaonica'CamilaHebert 次色 十 38 PQ 近中部 a 的分 镶边 宽彩带 C.jaonica‘MargaretDavis” 布部 位 十八学士 C,jonica'ShiBaXueShi’ 雄惹 少 VG 状元红 C.japonica‘ZhuangYuanHong 39 QN 数量 金奖牡丹 .jaonica‘JinJiangMuDan" C a 多 大红金心 C.jaomica'DaHongJinXin 小攻瑰 C,sasagua'XiaoMeiGui” 茶梅型 环型 赛洛阳 C.japonica'SailuoYang” 碟型 雄蕊 Xin VG 简型 大红金心 C.japonica*DaHongJin 40 PQ 排列 塔型 a 方式 管型 簇生型 金奖牡丹 C.japonica‘JjinJiangMuDan” 散生型 大红牡丹 C,jaonica‘DaHongMuDan' 雄蕊 离生 MG/花丝 基部连生 大红金心 C.jabonica‘DAHongJinXin" 41 QN VG连生 半连生 黑骑士 C.japonica‘NightRider" a) 的部 近全连生 皇家天鹅绒 C.japonica‘RoyalVelvet 无瓣化 雄蕊 VG 花丝瓣化 42 PQ 瓣化 a) 花药瓣化 金盘荔枝 C.jpomiea‘JinPanliZhi” 程度 十八学士 C.jaonica*ShiBaXueShi” 完全瓣化 柱头 MS 开裂 43 O a 数
GB/26911一2011 表A.1续) 标准品种 特征特征特征测试性状 特征描述 代码 序号性质类型方法特征 学名 中文名 浅 花柱 vG QN 44 十 分裂 a) 深度 深 花 雕、雕蕊低 VG 雄蕊雕维裁近等高 45 QN a 相对雌蕊高 高度 VG子房: 46 Q1 辈毛 a 花 年开单次 红露珍 C.japonieaHongLuZhen" MG 47 QN 花次多次 春江之夏 C.changii'ChunJiangZhiXia'” 很早 早春大红球 C.jponiea‘ZaoChunDaHongQiu’ MG 花 48 QN 中 大红金心 C,aonica‘DaHongJinXin D 花期 晚 粉霞 C.jpomiea‘Fenxia 很晚 春江之夏 C.ehangii'ChunJiangZhiXia'” 短 VG/ 花 MG花期 中 49 QN 长 长度 春江之夏 C.ehangii'ChunJiangZhiXia'” g (a)测试方法见4.2.5.1; b测试方法见4.2.5.2; 测试方法见4.2.6.1; c d)测试方法见4,2.6.2; 测试方法见4.2 e 2.6.3; 测试方法见4.2.6.4; 测试方法见4.2.6,5 g 10
GB/I26911一2011 A.2性状特征表图解? A.2.1表A.1中序号1性状特征(植株;株型)图解见图A.1 灌木 小乔木 乔木 a b 图A.1 A.2.2表A.1中序号2性状特征(植株;生长习性)图解见图A.2 直立 半开张 开张 垂枝 俪匈状 b) a d 图A.2 A.2.3表A.1中序号8性状特征(叶;着生状态)图解见图A.3 上斜 下垂 水平 b a 图 A.3 21 A.2各图中出现的1,2,3,4,5,6,7,8,9表示的是A.1性状特征表中的代码,不是数字编号 11
GB/26911?2011 A.2.4A.112?(?;?)??A.4 е ? ? a b ? A4 A.2.5A.118?(?;?)??A.5 ?? ? b a ?A. 5 A.2.6A.119?(?;??)??A.6 ?? ?? ? ?? a) b ?A.6 A.2.7A.120?(?;??)??A.7 Ш Ш ? b 2 ?A.7 12
GB/T26911?2011 A.2.8A.121?(?:??)??A.8 β ? ?β β β b a ?A.8 A.2.9A.128?(:)??A.9 ? й? ?? ?廨? ?? a b d D ?A.9 A.2.10A.130?(;??)??A.10 ? ? a D ?A.10 A.2.11A.132?(;?)??A.11 2 ? ? ? b D ?A.11 13
GB/26911一2011 A.2.12表A.1中序号33性状特征(花;花瓣皱褶)图解见图A.12 无或弱 中 强 b a c 图A.12 A.2.13表A.1中序号37性状特征(花:花瓣内侧次色的形状)图解见图A.13 斑块 辐射状条纹 斑点和条纹 斑点 镶边 b d a 图A.13 A.2.14表A.1中序号38性状特征(花;花瓣内侧次色的分布部位)图解见图A.14 均匀布满 近基部 近中部 镶边 b d a 图A.14 A.2.15表A.1中序号40性状特征(雄燕排列方式)图解见图A.15 7 R什恐 6 茶梅型 环型 碟型 筒型 塔型 管型 簇生型 散生型 b d D h a c e) g 图A.15 14
GB/T26911一2011 A.2.16表A.1中序号44性状特征(花柱;分裂深度)图解见图A.16. 深 n D cs 图A.16 A.2.17表A.1中序号45性状特征(花;雌、雄相对高度)图解见图A.17 雌蕊低 雕雄蕊近等高 雌蕊高 a b 图A.17 15
GB/26911一2011 s 附 录 资料性附录 技 问 卷 术 编号(申请者不必填写) 申请注册的品种名称(请注明中文名和学名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 共同申请人 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 传真 电子邮箱: 品种起源 品种发现者 发现日期 育种者 育种时间 杂交选育:早(母本 父本 实生选育早(母本) 其他育种途径: 选育种过程摘要 主要特征(第1列括弧中的数字为附录A表A.1中性状特征序号,请在相符合的特征代码后的[]中划“、” 4.1(1) 植株;株型 3灌木[]5小乔木7乔木[口] 1直立]3半开张5开张[]7垂枝[9佃匈状口 4.2(2) 植株;生长习性 3稀]5中[7密口 4.3(6 叶;稠密度 叶;着生状态 3上斜[5水平?7下垂口 4,48 4.5(9y 叶:厚度 1薄[]2中[]3厚口 4.6(10) 叶;质地 1软[]2中[]3硬口 4.7(11 叶;大小 1很小[]3小[]5中7大]9很大[口 4.8(12) 叶;形状 1披针形[]2中等卵形汇]3椭圆形[]4窄倒卵形口]5倒卵形[] 3C]5中口7强口 4.9(15) 叶;叶面光泽 黄绿[2浅绿[3绿色[口4深绿[]5暗绿口m 4.10(16 叶;叶面颜色 4.1117) 叶;叶面斑点 无[]9有口 4.12(19 叶;叶缘 全缘[2细齿状[]3粗齿状[4重锯齿口 4.13(20 叶;叶基形状 1楔形[2宽楔形[]3圆形[]4耳形口 4.14(21 叶;叶尖形状 鱼尾[]2渐尖3微凹[C]4窄短尾尖口]5短尾尖]6长尾尖印 4.15(27) 花;花冠直径 1很小]3小[]5中]7大]9很大口 1单瓣型2半重瓣型[3托桂重瓣型[]4牡丹花重瓣型C5玫瑰花重瓣型口m 4.16(28) 花;花型 6完全重瓣型口 4.17(30) 花;花瓣顶端形状 】微四2圆[3尖口 1扁圆形[2圆形[]3卵形4椭圆形5倒卵形[m6倒心形口 4.18(32) 花;花瓣形状 16
GB/T26911一2011 4.1933 花;花瓣皱褶 1无或弱[3中[5强[口 花;花瓣着色类型 1单色[]9复色口m 4.20(35) 花;花瓣内侧主色的 4.2136) 1白色组[]2黄色组[]3粉红组4红色组5紫红组口 颜色 花花瓣内侧次色的 4.22(37 1斑块[]2辐射状条纹[3斑点和条纹[口]4斑点[口]5镶边[口] 形状 4.23(40 雄燕;排列方式 茶梅型C]2环型[]3碟型[]4简型[]5塔形[]6管型C]7簇生型[]8散生型[口 花:雌、雄蕊相对 4.24(45 3雕蕊低[5雕雄蕊近等高7雌蕊高口 高度 4.25(47 花年开花次数 单次3多次口 4.26(48 花;花期 1很早[]3早[5中[]7晚[9很晚[口 5 相似品种比较信息 与该品种相似的品种名称 与相似品种的典型差异 6 品种特征综述(按照附录A中表A.1性状特征表的内容详细描述 附加信息(能够区分品种的性状特征等》 抗逆性和适应性(抗早,抗寒,耐涉、抗盐碱、抗病虫害等特性) 7.2繁殖要点: 7.3栽培管理要点 其他信息 7,4 8. 测试要求(该品种测试所需特殊条件等 有助于辨别申请品种的其他信息 注:上述表格各条款预留空格不足时可另附A4纸补充说明 申请者签名 日期 年 日 月 17
GB/26911一2011 参 考 文 献 [1]陈绍云.1985.浙江山茶花.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冯国眉,夏丽芳,朱象鸿.1981.云南山紫花.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3幻]高继银,陈绍云,徐碧玉.1998.世界名贵茶花.杭州,浙江科技出版社 自李纪元,倪德.-李辛雷,等.308Dwa bngthelnternationalTestGuidelineofDstinctess,Uni oO ormity,andStabilityforOrnamentalCameliaVarieties..JournalofInternationalCamelia,112-118 [5]闵天禄.2000.世界山茶属的研究.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GB/T19557.l [o 2004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总则 张宏达,任善湘.18.植物去9卷(3).北京科学出版社 RoyalHorticultureSociety.2001.RHSColorChart2001,London,UK O7 savige. ,T.J..1993.TheInternationalCamelliaRegister.ICS.Vol.l:l一28. [L107 UPOV.TGP/7DevelopmentofTestGuidelines [1 UP(OV.TGP/8TrialDesignandTechniquesUsedintheExaminationofDistinctness, UniformityandStability. 12] UP(OV.TGP/9ExaminingDistinctness. [13 UPOV.TGP/10ExaminingUniformity. [14们 UPOV.TGP/11ExaminingStability. [15]UP(ov.TGP/14Glo5saryofTechnical,BotanicalandStatisticalTermsUsedinUPOv Documents. 18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山茶属GB/T26911-2011

一、引言

植物新品种是指相对于已知品种而言,在遗传、形态和生理上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一定适应性、优良性和独特性的植物群体。为保护植物新品种的合法权益,确保其在市场上正常交易和使用,需要对其进行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等测试,以确定其是否符合植物新品种的标准。而山茶属作为我国传统的重要花卉之一,在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植物新品种特异性测试

特异性测试是指通过对新品种进行形态、生理、生化等方面的检测,确定其是否具有独特的性状或特征。山茶属新品种特异性测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形态学特征:对花、叶、茎等形态特征进行比较,确定新品种是否存在明显差异。
  • 生理特征:对开花期、花粉形态、营养器官形态等进行观察和比较,确定新品种在生理上是否存在独特性。
  • 分子标记特征: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新品种进行遗传分析,确定其是否具有独特的基因组DNA序列。

三、植物新品种一致性测试

一致性测试是指通过对不同地点、不同年份、不同生长条件下的新品种进行比较,确定其表现是否一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山茶属新品种一致性测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形态学特征:对花、叶、茎等形态特征进行比较,确定新品种在不同地点和年份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 生理特征:对开花期、花粉形态、营养器官形态等进行观察和比较,确定新品种在不同地点和年份下的表现是否一致。
  • 分子标记特征: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不同地点、不同年份的新品种进行遗传分析,确定其在基因组DNA序列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四、植物新品种稳定性测试

稳定性测试是指通过对新品种进行多年连续观测,确定其性状和表现是否具有稳定性。山茶属新品种稳定性测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形态学特征:对花、叶、茎等形态特征进行比较,连续观测多年,确定新品种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的表现是否稳定。
  • 生理特征:对开花期、花粉形态、营养器官形态等进行观察和比较,连续观测多年,确定新品种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的表现是否稳定。
  • 分子标记特征: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多年连续培育的新品种进行遗传分析,确定其在基因组DNA序列上是否存在稳定性。

五、GB/T26911-2011山茶属新品种测试指南

GB/T26911-2011《山茶属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1年发布的植物新品种测试标准,适用于山茶属新品种的测试。该标准规定了山茶属新品种测试的内容、方法、数据处理和报告编制等要求,为山茶属新品种的测试提供了准确、科学的指导。

六、结论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是判断新品种是否符合标准的重要环节。对于山茶属新品种而言,GB/T26911-2011《山茶属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为其测试提供了规范和科学的方法和流程。通过对新品种的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可以更好地保护新品种的合法权益,推广新品种的应用,促进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

和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山茶属类似的标准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柳属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柳属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柳属的编号:GB/T26910-2011。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柳属共有15页,发布于2011-12-01
节水型社区评价导则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节水型社区评价导则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节水型社区评价导则的编号:GB/T26928-2011。节水型社区评价导则共有7页,发布于2012-03-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