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5377-2010

检验棒

Checkbar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检验棒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检验棒的编号:GB/T25377-2010。检验棒共有15页,发布于2011-03-012011-03-01实施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J51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25.080.01
  • 实施日期2011-03-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5页
  • 文件大小533.22KB

检验棒


国家标准 GB/T25377一2010 检 验 棒 Checkbar 2010-11-10发布 2011-03-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5377一2010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型式、精度等级 检验棒型式 检验棒精度等级 结构.尺 圆锥检验棒结构、尺寸 圆柱检验棒结构、尺寸 技术要求 检验方法 标志、随行文件、包装 附录A(资料性附录)检验棒的挠度值
GB/T25377一2010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金属切削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C2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普什宁江机床有限公司、成都仪表机床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钱文明、张勤
GB/T25377一2010 检 验 棒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检验棒的型式、精度等级、结构尺寸、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检验金属切削机床几儿何精度的莫氏圆锥、米制圆锥、了:24圆锥,圆柱检验棒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 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 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30.1一2004金属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A、B.C、D,E、F、G,H,K、N、丁标 尺)(Is(6508-1;1999,MOD) GB/T1219一2008指示表 GB/T1443一1996机床和工具柄用自夹圆锥(eqvIS0296:1991)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 GB/T19582004 GB/T3837一20017:24手动换刀刀柄圆锥(eqvISO297;1988) GB/T4340.2一1999金属维氏硬度试验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idtIs06507-2:1997) GB/T4340.3一1999金属维氏硬度试验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idtISO6507-3:1997 GB/T4755-2004扭簧比较仪 GB/T6060.2一2006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磨、车、、铁、插及刨加工表面(IsO2632/1:1985, MOD) GB/T6062一2002产品几儿何量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触针)触针式仪器的标称特 性(IS3274:l996,EQV GB/T10944.12006自动换刀用7:24圆锥工具柄部40、45和50号柄第1部分;尺寸及锥 角公差(IS7388/1:l983,IDT) GB/T11852一2003圆锥量规公差与技术条件 GB/T17421.1一1998机床检验通则第1部分;在无负荷或精加工条件下机床的几何精度 eqvISso230-1:1996 铸铁平板 JB/T7974一1999 JB/T100361999电感式测微仪 型式、精度等级 3.1检验棒型式 检验棒的型式见表1 3.2检验棒精度等级 检验棒的精度分为两个等级;普通级(P级)精密级(M级),见表1 注;使用检验棒检验机床几何精度时应参照GB/T17421.1
GB/T25377一2010 结构、尺寸 4.1圆锥检验棒结构、尺寸 4.1.1A型莫氏圆锥,米制圆锥检验棒的结构见图1,尺寸见表2 4.1.2A型724圆锥检验棒的结构见图2,尺寸见表3 4.1.3B型莫氏圆锥,米制圆锥检验棒的结构见图3,尺寸见表4 4.1.4B型7;24圆锥检验棒的结构见图4,尺寸见表5 有效测量长度 圆锥号 自由端 四条刻线, 宽O.1间隔90" 3 注1:当制造双点画线所示加长部分(便于制造)的检验棒时,堵头相应后移,但结构不变 注2:检验棒的中心孔应与内孔钻通,并可在非工作面上打吊挂孔 注3:莫氏0号一2号检验棒为实心结构 注4:检验棒两端带保护锥的中心孔需经磨削或研磨 图1A型莫氏圆锥,米制圆锥检验棒结构图 表1检验棒精度等级表 型 圆锥号 代号 精度等级 式 MS 莫氏圆锥检验棒 0一6 B ! A Mz 圆锥检验棒 米制圆锥检验棒 80200 B M 7;24圆锥检验棒 3080 7:24 Y2 圆柱检验棒
GB/T25377一2010 3 " 品 " 三 B 乌 3 昌 巴 器 象 书 品 品 卫 品 S " 二 8 " v S 怅 2 5 A S8 8 品 " 盒 品 昌 鱼 CD 出 画 兴 霜墨烘
GB/T25377一2010 有效测量长度 四条刻线,宽O.1间隔90" 舅锥号 自山燃 工 注1:当制造双点画线所示加长部分便于制造)的检验棒时,堵头相应后移,但结构不变 注2检验棒的中心孔应与内孔钻通,并可在非工作面上打吊挂孔 注3;检验棒两端带保护锥的中心孔需经磨削或研磨 图2A型7:24圆锥检验棒结构图 表3A型7:24圆锥检验棒尺寸表 单位为毫米 尺 寸 号 代 有效测 圆锥号 量长度 D d & d d d d L ! L. L 30 200 32 31 6 23 235 223 40 40 30 95 300 39 27 33 24 335 l15110 45 50 300 335 l15 l10 63 62 46 54 44 34 20 500 535 185 175 55 20 60 10 26 10 10 65 31 79 185 70 500 80 63 71 60 50 535 175 75 80 注,圆锥部分的尺寸按GB/T3837(手动换刀)或GB/T10944.1(自动换刀. 尺寸为参考尺寸 圆维号 I处局部放大 自 60” 注,检验棒两端带保护锥的中心孔需经磨削或研磨 图3;型莫氏圆锥,米制圆锥检验棒结构图
GB/T25377一2010 表4B型莫氏圆锥,米制圆锥检验棒尺寸表 单位为毫米 莫氏圆锥号 米制圆锥 尺寸 代号 01 80200 12 24 32 40 63 8c 22 34 50 57 80 100 10 16 20 25 d 0.8 1.2 2.5 D 10 7.5 11.2" 5.8 6.8 8.5 0.5 注l:其余尺寸与A型相同 注2:同表2注 1处局部放大 60" 8.5 注:检验棒两端带保护锥的中心孔需经磨削或研磨 图4B型7:24圆锥检验棒结构图 表5B型7;24圆锥检验棒尺寸表 单位为毫米 号 圆 惟 尺寸 代号 40 45 55 60~8o 30 50 80 32 63 16 20 25 dl 注1;其余尺寸与A型相同 注2同表3注 4.2圆柱检验棒结构、尺寸 4.2.1 直径不大于40nm圆柱检验棒的结构见图5,尺寸见表6
GB/T25377一2010 四条刻线,宽0.1间90" 注1;恨据使用的要求允许在非工作面上打吊挂孔 注2:检验棒两端带保护锥的中心孔需经磨削或研磨 圆柱检验棒(D<40mm)结构图 表6圆柱检验棒(D<40mm)尺寸表 单位为毫米 直径D 长度L 8 25 40 63 80 100 50 10 50 63 80 100 125 160 12.5 200 125 160 100 16 20) 100 125 160 200 25o 25 30) 160 200 250 40 注:带括号的尺寸尽量不采用 2 4.2. 直径大于40mm圆柱检验棒的结构见图6,尺寸见表7 四条刻线,宽O.1隔90 注1:根据制造和使用的要求,检验棒的中心孔允许与内孔钻通,并可在非工作面上打吊挂孔 注2;检验棒两端带保护锥的中心孔需经磨削或研磨 图6圆柱检验棒(D>40mm)结构图 表7圆柱检验棒(D>40mm)尺寸表 单位为毫米 直径D 长度 50 36 315 400 500 63 50 80 630 800(750) 1000 S 125 250 1600(1500) 105 注:带括号的尺寸尽量不采用
GB/T25377一2010 4.2.3圆柱检验棒的有效测量长度:在L的两端各去掉1长度为有效测量长度,其1见表8 表8圆柱检验棒有效测量长度表 单位为毫米 长度1 5o >5080 >80一250 315 有效测量长度/ 10 技术要求 检验棒的材料应选用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轴承钢,也可采用与其性能相当的材料 5.2检验棒应经稳定性处理 5.3检验棒工作面的硬度应不低于58HRC或600Hv,其工作面可镀或不镀硬铬 5.4圆锥检验棒的圆锥接触比值;P级精度检验棒应不小于85%,M级精度检验棒应不小于90% 圆 锥的接触应靠近大端 圆锥检验棒的形位公差 5.5 ,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允许值见表9 圆柱检验棒的形位公差、表面粗糙 度Ra的最大允许值见表1o 表9圆锥检验棒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最大允许值表 公差/um 目 序号 项 有效测量长度/mm M级 P级 150 0.20 0.40 圆度 0.25 0,50 >200 <15o 0.50 圆柱度 >200 0.75 1.50 <15o0 径向圆跳动 200 1.50 端面圆跳动 <150 0.05 0.l0 表面粗糙度Ra 200 0.10 0.20 表10圆柱检验棒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最大允许值表 公差m 序号 有效测量长度/mm 项 目 M级 P级 250 0.20 0.40 >315一500 0.25 0,50 圆度 5001000 0.38 0.75 10001600 0. ,45 0,90 250 0.50 315500 0.75 1.50 圆柱度 >500~1000 >10001600 1.25 2.50 <250 >315一500 径向圆跳动 500一l000 3.50 10001600 10
GB/T25377一2010 表10(续 公炭m 序号 有效测量长度/mm 目 项 P级 M级 二250 0.05 0,10 表面粗糙度Rd 315 0.10 0.20 圆锥检验棒圆锥部分的锥角极限偏差、形状公差按表11 表11圆锥检验棒锥角极限偏差、形状公差表 锥角极限偏差 测量长度 形状公差/ 圆锥类型 圆锥号 AT.(角度值 ATp(线性值 mm Hmm 4rad Mm 43 士1 士25 士5 15 士1.1 54 士20 士4 莫氏圆锥 69 士1.4 87 士16 士3 114 士l.8 1.3 162 士12.5 士2.5 士2 80 1.3 164 士2 士12.5 士2,5 192 100 士2.4 1.6 米制圆锥 120 220 士2.2 士10 士2 160 276 士2.8 1.7 332 200 士8 士1.5 士2.7 30 44 士5 士25 士l.2 0.8 40 61 士l.3 士20 士4 76 45 士1.6 1.1 50 95 士16 士3 55 120 7;24圆锥 士2 1.3 60 55 士13 士2.5 65 193 士2.5 1.7 70 243 75 296 士10 士2 士3 80 士3.9 381 2.6 注1:AT..AT的含义见GB/T11852 注2:形状公差包括任一轴向截面内素线直线度公差和任一横截面内圆度公差 5.7检验棒的挠度值参见附录A 检验方法 检验棒的检验方法按表12
GB/T25377一2010 表12检验棒检验方法表 序号项目 检验工具 检验方法 按GB/T19582004附录A中A.6.3圆度误差检测方 圆度 案1-2检验检验棒圆柱部分的圆度 圆度仪(或其他类似量仪 按GB/T1958一2004附录A中A.6.4圆柱度误差检测 圆柱度 方案1-1检验检验棒圆柱部分的圆柱度 将圆锥检验棒(A型)的圆柱部分支承在V形铁上 固 定指示器,使其测头垂直触及检验棒圆锥表面 旋转检验 棒检验 记录指示器读数的最大差值 按上述方法测量三个轴向截而 误差以测量结果的最 大值计 州球 之 径向圆 跳动 将圆柱检验棒支承在两顶尖间 固定指示器,使其测头 GB/T1219规定的千分表 垂直触及检验棒圆柱表而 旋转检验棒检验 记录指示 21 JB/T10036规定的电感式测微仪 器读数的最大差值 GB/T4755规定的扭簧比较仪 3 按上述方法测量三个轴向截而 误差以测量结果的最 4)JB/T7974规定的00级铸铁平板 大值计 5 检测用V形铁 ( 将圆锥检验棒(B型)支承在两顶尖间 固定指示器,使 其测头触及靠近检验棒边缘表面 旋转检验棒检验 误差以指示器读数的最大差值计 端面圆 跳动 毛 在圆雉的等分圆周上涂色,其涂层厚度不大于2m 沿 轴向均匀地划分三条宽度不大于5mm直线,然后把锥体 圆锥接放人圆锥量规中,施加适当外力,使其紧密接触 单方向 圆锥量规 触比值转动的角度不大于60',取出锥体,检验锥体接触情况 检 验结果以三条线中接触最差的一条计算接触长度的百 分比
GB/T25377一2010 表12(续 序号项目 检验工具 检验方法 GB/T6060.2规定的表面粗糙度 1 表面 将检验棒圆锥和或)圆柱表面用表面粗糙度测量仪检 比较样块 粗糙度验或与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比较 2 GB/T6062规定的测量仪 1 按GB/T4340.3规定的试验方法,或GB/T230.1规定 GB/T4340.2规定的硬度计 硬度 的试验方法在非工作面上检验 GB/T230.1规定的硬度计 标志、随行文件、包装 检验棒非工作面上应标志 制造厂商标、检验棒代号、型式及精度等级、规格(圆锥检验棒标志“圆锥号×有效测量长度”;圆柱 检验棒标志“直径×长度”) 例1;莫氏3号,有效测量长度200mm.A型,P级精度的圆维检验棒 标志;MS3×200A 例2:米制100号,有效测量长度500mm,B型,M级精度的圆锥检验棒 标志;Mz 100×500BM 例3:圆锥号40号,长度300mm,M级精度的7;24圆锥检验棒 标志;7:2440×300M 例4:直径25mm,长度160mm,P级精度的圆柱检验棒 标志;Yz25X160 检验棒出厂应附有合格证 7.2 检验棒包装盒上应标志(不仅局限于). 7.3 制造厂名厂址,商标(需要时) 产品名称; 型式(如有)与规格; 精度等级; -执行标准编号 检验棒在包装前应对其作清洗和防锈处理 检验棒包装应牢固,可靠 10
GB/T25377一2010 附 录A 资料性附录 检验棒的挠度值 A.1当使用本标准的检验棒时,根据使用情况,应考虑挠度的影响(特别是0号和1号莫氏圆锥的检 验棒应考虑自然挠度 A.2本附录给出的挠度值是按E=200kN/m计算的,当E=180kN/rm=190kN/m时,检验棒挠 度可忽略不计 A.3圆锥检验棒挠度值见表A.1 表A.1圆锥检验棒挠度值 圆雉 有效测量长度 总重量" 自然挠度 在尸作用下自由端 总挠度 P/ 圆锥号 类型 kg mN 的附加挠度/um mm AIm 0,l10 0,65 0,90 1. 55 75 500 0.130 0.50 0.70 1.20 150 0.730 1.50 0,6o 2.10 200 1.80 2. 50 0,960 莫氏 0,70 圆雉 2.200 3.30 300 2.60 0,60 3.20 1000 7.710 0,90 0.10 500 10 5.80 0.35 6.15 55 300 11.940 0.05 0.60 米制 0. 80200 圆锥 500 15 3,50 0.15 3.65 A.4直径不大于40mm圆柱检验棒挠度值见表A.2 表中的上方数值为自重产生的自然挠度值,下 方的数值为仅考虑在中央加2250mN集力时产生的挠度值 表A. 圆柱检验棒(D<40mm)挠度值 2 长度L/mm 直径D 25 50 63 80 100 125 16o 200 250 mm 挠度/Am 0.01 0.02 0.05 0.12 8 0.07 0.28 0,.57 1.1o 0.02 0.14 0.01 0.03 0.08 0.19 0,51 10 0.06 0.11 0.23 0.45 0.89 1.90 0.05 0.12 0.33 0.80 12.5 0.19 0.36 0.76 1.50 0.03 0.07 0.20 0,49 1.20 16 0.07 0.14 0.28 0.65 1.10 0.02 0.05 0,76 0.13 0.31 20 0.03 0.06 0.12 0.23 0.44 11
GB/T25377一2010 表A.2(续) 长度L/mm 直径D/ 25 40 50 63 80 100 125 60 200 250 mmm 挠 度/mm 0.01 0.03 0.08 0.20 0.49 25 0.01 0.02 0,05 0.09 0.18 0.04 0.14 0.34 30) 0.02 0.94 1.84 0,03 0.08 0.20 40 0.01 0.02 0.03 5 直径大于40mm圆柱检验棒挠度值见表A.3 2250mN作用力是作用在检验棒中央的集中力 A. 表A.3圆柱检验棒(D>40mm)挠度值 长度 直径D/ L 重量"/ 自然挠度 2250mN 作用下的挠度八 kg mm mm Amn m 315 0.20 0.03 (50) 400 3.o 0,52 0.06 500 3." 1.27 0.12 315 2.8 0.12 0.02 53 400 3.6 0.31 0.03 500 4.5 0.75 0.06 1.22 0.04 630 10.8 80 800 17 3." 3. 0.08 17.2 7.74 0.16 1000 1250 35.2 7.08 0.07 125 45 1600 18 0.20 端部堵头的重量未计人 12

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加工件通用技术条件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加工件通用技术条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加工件通用技术条件的编号:GB/T25376-2010。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加工件通用技术条件共有7页,发布于2011-03-012011-03-01实施
风力发电机组风轮叶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风力发电机组风轮叶片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风力发电机组风轮叶片的编号:GB/T25383-2010。风力发电机组风轮叶片共有17页,发布于2011-03-012011-03-01实施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