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41149-2021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质量要求与评定

Specificationsforqualityrequirementsandevaluationoffundamentalgeographicinformationdata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质量要求与评定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质量要求与评定的编号:GB/T41149-2021。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质量要求与评定共有21页,发布于2021-12-3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A75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07.040
  • 实施日期2021-12-3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21页
  • 文件大小1.37M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质量要求与评定


国家标准 GB/T41149一2021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质量要求与评定 Speeificationsforqualityrequirementsandevaluationof fundamentalgeographicinformationdata 2021-12-31发布 2021-12-3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涯花警崩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41149一2021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基本要求 4.1空间参考系 4.2逻辑一致性 4.3时间质量 4.4位置准确度 4.5属性精度 4.0 完整性 4.7 拍扑及表征 48 栅格质量 4.9元数据 矢量数据质量要求 定位基础 5 5.2水系 5.3 居民地及设饱 5.4 交通 5 管线 5.8 境界与政区 57 地貌 5.8植被与土质 5.9地名 栅格数据质量要求 6.1影像数据 6.2格网数据 质量评定 7.1质量表征 7.2质量评分方法 7.3质量评分内容 7.4质量评定方式 7.5 报告编制 附录A资料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数据层 附录B(规范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质量评定方法 附录c(资料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评定报告 15 18 参考文献
GB/T41149一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自然资源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30)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自然资源部四川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国家测绘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自 然资源部第六地形测量队、自然资源部第三航测遥感院、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天津市测绘院、成都市 规划信息技术中心,浙江省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湖南省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授权站、安徽省测 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冲、谭明建,张继贤、黄献智、陈琐如,李吴霖、张莉、陈华、韩文立、邓智文 王珊、阳建逸、李倩、张晓、谭理、王辉、詹必伟、王毅、王攀、侯亚娟、朱晓红、高东强、张进标、孙学民 孟国梁、郭文、杜勇
GB/T41149一2021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质量要求与评定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基本要求以及矢量、栅格数据的具体质量要求及基础地理信息 数据的质量评定方式 本文件适用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检查验收与质量评定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3923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13989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GB/T20257所有部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GB/T20258(所有部分)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 GB/T24356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35650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测绘基本技术规定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fundaentalgeographicinformationdata 作为统一的空间定位框架和空间分析基础的地理信息数据,该数据反映和描述了定位基础,水系、 居民地及设施、交通、管线、境界与政区、地貌、植被与土质、地名等有关自然和社会要素的位置、形态和 属性等信息 [来源GB21139一2007,3.1,有修改] 3.2 矢量数据vectordata 以坐标或有序坐标串表示的空间点、线、面等图形数据及与其相联系的有关属性数据的总称 [来源GB/T14911一2008,2.63 3.3 栅格数据rasterdata 将地理空间划分成按行、列规则排列的单元,且各单元带有不同“值”的数据集 注:主要有两种类型;影像 组成一个图案的在空间上规则排列的元素的二维矩阵;格网 某种面的规则或接 近规则的镶拼 [来源:GB/T14911一2008,2.64打
GB;/T41149一2021 3.4 元数据metadata 数据的内容、质量、状况和其他特性的描述性数据 [C来源;GB/T14911一2008,2.65] 3.5 要素feature 现实世界现象的抽象 注:一个要素可以作为一种类型如湖泊)或一个实例如洞庭湖)出现 [[来源;GB/T17694一2009,B.179 3.6 要素属性featureattribute 要素的特征 注1:要素属性可以类型或实例的形式出现 当仅表达一种含义时,使用要素类型或要素实例 注2:要素的属性包括名称、数据类型及其相关的值域 要素实例的要素属性具有取自其值域的属性值 [来源:GB/T255282010,4.13] 3. 质量元素quality element 说明质量的定量、定性组成部分 即成果满足规定要求和使用目的的基本特性 来源.GB/T243562009,3.87 基本要求 4.1空间参考系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大地基准、高程基准,深度基准,地图投影应符合GB35650的要求,标准分幅 数据的分幅方式和编号应符合GB/T13989的规定,按行政区域、自然区域等范围自由分幅的数据边 界、,外扩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4.2逻辑一致性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逻辑一致性应满足下列要求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存储组织形式、格式和命名应符合设计要求,数据文件应不为空、无缺少、 a 无多余、无损坏可读取; 数据集的定义参照附录A的规定 b 属性项的定义应符合设计的要求 4.3时间质量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中的时间信息应满足下列要求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时间度量应准确、可靠,符合设计的要求; a b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中的时间信息应符合实际情况,数据现势性应符合设计要求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中日期和时间属性值的格式应正确,日期应采用公历纪元,时间应采用北京 c 时间
GB/T41149一2021 4.4位置准确度 4.4.1平面和高程精度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平面和高程精度应符合GB35650的要求 4.4.2接边精度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平面和高程接边误差不应超过设计规定的限差,接边处线划过渡自然、合理 4.4.3几何位移 要素的位置应与实地一致,偏移值不应超过设计规定的限差 4.4.4等高距 基本等高距应按GB.35650的要求划分 标准分幅数据的单制图内宜采用一种等高距,也可以图 内线性地物为界采用两种等高距,但不应多于两种 4.5属性精度 要素属性应符合下列要求 要素属性值的填写应符合GBy/T20258(所有部分)的要求; a 要素的分类代码应符合GB/T13923的要求,不应存在非法分类代码; b 线、面接边要素的属性值应一致 c 属性值采用的数据度量单位应是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具体规定见表1 d 表1数据度量单位 物理量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长度 米 面积 平方米 m 体积 立方米 m" 质量 千克 kg 时间 电压 伏(伏特) 注数据度量单位也可使用倍数单位,如km,kV等单位 4.6完整性 矢量数据中要素的选取和表达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应遗漏或多余;矢量数据层中不应存在非本层 要素 4.7拓扑及表征 矢量数据的拓扑及表征应符合下列要求 要素拓扑关系应正确,无不合理悬挂点、伪节点,不同要素间共点、共线、共面时公共部分应严 a 格重合,相邻面间重叠和裂隙应小于规定容差值
GB;/T41149一2021 b)要素点线、面几何类型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应存在不合理极小面、折刺、自相交等几何图形; c 要素取舍、图形概括、要素方向应符合GB/T20257(所有部分)和设计要求,要素间关系应与实 际一致,有向要素的方向应接边; d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制图表达应符合GB/T20257所有部分)的要求 4.8栅格质量 栅格数据的影像分辨率和格网间距应符合GB35650的要求,栅格数据的色彩模式像素位深,波 段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4.9元数据 元数据文件应以图幅或生产单元为单位进行记录,其存储格式、项数、各项名称及内容应符合设计 要求 矢量数据质量要求 5.1定位基础 定位基础应满足下列要求 内图廓线、坐标网线、经纬线等数学基础线应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理论坐标值,不应存在 a 多余的节点; b 挖制点应表示在实地点似标志中心仪置,平面及高程位置坐标取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5.2水系 水系要素应满足下列要求 水系应按设计要求采集中心线、边线,或以边线范围构面, a bb 水网应主次分明,应能够正确反映区域水系特征以及附属设施的情况: c 河流(沟渠)间、河流(沟渠)与其他要素的关系应协调合理,等高线不应落人湖泊,池塘,水库等 静止水体范围内,河流(沟渠)与堤、堑、等高线等要素间关系应合理; d 正确表达水系间相交、相接、重合及连通关系,河流(沟渠)遇道路时应连续表达,河流(沟渠)的 中心线穿越湖泊、水库、池塘等面状水域时应加水系结构线连续表示,海域面轮廓与海岸线应 重合,干出滩轮廓与干出线应相接,岸滩轮廓与高水界应相接,水系交汇处与水系面轮廓应相 接,地下河段出人口应与水系相连接,无滩陡岸、无滩加固岸等水系附属设施应与面状水系要 素边界重合; 河流(沟渠)应采集流向,流向应与水流方向一致,拦水坝、堤、加固岸等有向要素的方向应 正确 5.3居民地及设施 居民地及设施要素应满足下列要求: 工矿,农业、公共服务、宗教及设施、名胜古迹、科学观测站等设施的标注点应位于主要建筑 aa 物上 普通房屋(单幢房屋)、单个窑洞应按真实方向定位表达 b 圈形符号居民地一般应配置在居民地的结构中心,若居民地由多个区域分散组成,则应选择主 c 要建筑区的结构中心; 街区式居民地的轮廓应以房屋的范围来确定,面形态需综合规整,避免出现尖锐转角
GB/T41149一2021 各级政府仅能表示一个驻地位置,不能遗漏或多余,如有多个办公区应选择主要的表示; e f 城镇居民地应能够反映其街道通行状况疏密对比和网络特征 农村居民地的街区式、散列式、分散式、窑洞、蒙古包等类型选择应与实地居民地形态相符,应 g 合理概括居民地的分布特征和疏密对比; h)圈形符号居民地要正确反映居民地与道路、河流间的相离、相切、相隔的相关关系; i 居民地要素间不应存在重叠或相交,如居民地与道路、水系、植被等要素间不应存在不合理相 接、切角或重叠 居民地附属设施与居民地、地貌、水系、植被、土质等面要素不应存在不合理相交或重叠 k)围墙、城墙等有向线的方向应正确 5.4交通 交通要素应满足下列要求 铁路、公路应按设计要求采集中心线、边线,或以边线范围构面 a b 同一条铁路、公路的名称、编号等属性值应保持连通; 道路编号与国标分类码应匹配 c 道路表示应反映路网的结构特征、通行状况、分布密度和主次关系,保证路网的连通性; d 道路间相交和连接关系应按设计要求表达,道路平交处宜打断生成节点,道路通过附属设施立 体相交时宜各自连续表达,铁路与道路平面相交时各自应保持连续,火车渡、汽车渡、徒涉场等 应与道路相接 道路与其附属设施的关系应合理,位于道路上的桥梁,汽车隧道、,汽车明蜗等附属设施应与道 路重合,位于铁路上的铁路桥、火车隧道、火车明炯等附属设施应与铁路重合; 道路及其附属设施和其他要素关系应正确,桥梁尽头不能落在水域范围内.道路与居民地,水 g 系,地貌等要素间应合理相交或重叠,火车渡、汽车渡等水运设施应在面状水系要素范围内: h)路堤、路堑,火车站、干船坞等有向要素的方向应正确 5.5管线 管线要素应满足下列要求 管线应反映走向特征,准确采集转折点位置; aa bb 同一条管线的名称应连续; 管线要素的相交和连接关系应合理 c d)管线及其附属设施关系应合理,如输电线应与变电站相接、管线出人口应与地上管线相接 5.6境界与政区 境界与政区要素应满足下列要求 各级行政境界、界桩、界标及其他界线、政区范围线应与设计要求采用的参考资料位置一致 a bb) 沿地物划分的境界线与地物的位置关系应正确 沿山脊,山谷等划分的境界线应与地貌特征线协调一致; c d 境界线与境界面的边界应完全重合 5.7 地貌 地貌要素应满足下列要求: a 等高线的位置应与外业实测数据或立体模型、数字高程模型等资料一致; b)首、计曲线应连续表示;
GB;/T41149一2021 微地貌,陡崖(坎)冲沟、滑坡等自然地貌要素及田坎、路堤、路堑等人工地貌要素应按设计指 标合理取舍; d 高程注记点的密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凹地,图廓处等不易判读地貌区域的示坡线应表示完整,方向正确; e f 等高线应能够反映不同类型地貌的特征,正确表示山脊、谷地、山头、洼地及鞍部的形态特征和 分布规律 等高线间不应存在相交和自相交,等高线与水系、道路、居民地等要素的关系应合理 g h)高程(水下)注记点与等高线(等深线)的高程值不应矛盾 陡崖(坎)、冲沟、田坎等有向要素的方向应正确 i 5.8植被与土质 植被和土质要素应满足下列要求 在地物稀少区域,应尽量表示具有方位作用的独立树等植被 b)植被表示应反映出地面植被覆盖的类别、主次和分布特征,有多种类型植被混杂时,可按照主 要植被类型表示,并搭配表示次要类型; 成林、竹林、灌木林应按设计指标正确表示点线面类型; c d 土质的表示应反映出土质的类别形态和分布特征; 以线状地物为边界的植被、土质面,其轮廓线应与线状地物重合 e 5.9地名 地名要素应满足下列要求 有实体对应的地名,应定位在实体点上或实体范围内,实体或范围不能准确定位的地名,地名 aa ae定位点可采集到概略中心位置; bb 各级行政区地名一般应定位在相应政府驻地; 企事业单位名应定位于其要素几何范围内主要建筑上 c d 同一居民地有多个等级名称的,应按相应等级分别采集地名定位点 线状地物的地名应根据要素长度采集多个 e 栅格数据质量要求 6.1影像数据 影像数据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aa 影像应避免出现因云,雾、烟,非常年积雪,阴影,噪声和像素缺损等导致的地物信息丢失; b)影像应反差适中、色调均匀、色彩自然、纹理清晰、层次丰富、无明显失真和扭曲变形 影像镶嵌及图幅接边处不应有明显的灰度或色调变化 c 6.2格网数据 格网数据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格网点不应存在高程异常; a 静止水域范围内的高程值应一致 b 流动水域内的高程值应自上而下平缓过渡; c d 山头、凹地或坯口处高程值应正确; 空白区域高程值赋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GB/T41149一2021 质量评定 7.1质量表征 单位成果、质量元素和质量子元素质量水平以百分制表征,分值取小数点后一位,不四舍五人 7.2质量评分方法 加权综合评分法,适用于成果最终质量评分,采用公式(1)进行 7.2.1 s=习(s,×p) 式中 成果质量得分 S -第i个质量元素得分,质量元素的划分见表B1(当该质量元素同时采用了多种评分方式 时,取最低分作为该质量元素得分) 第i个质量元索权值,具体见表B,2 7.2.2错误率评分法,适用于可量化统计的质量(子)元索评分,采用公式(2)进行,质量(子)元素得分 小于60时判定成果质量为不合格 (r=n/N×100% 40 =60十 0 2000) 7.2.7采用错误率评分法时,要素总数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计算 当标准图幅数据的全图要素总数小于或等于2000时,全图要素总数按2000计算;当全图要 a 素总数大于17000时,按17000计算;其余的按图幅实际要素总数计算;
GB;/T41149一2021 b 当区域分幅数据的全图要素总数小于或等于2000时,全图要素总数按2000计算;其余的按 图幅实际要素总数计算 7.3质量评分内容 7.3.1矢量数据 矢量数据质量评分的内容如下 位置准确度:接边精度、几何位移等; a b)属性精度;要素属性值的正确性; c 完整性:数据集中是否存在要素多余或遗漏 d 拓扑及表征;拓扑一致性几何表达、地理表达、符号注记、整饰等; e 元数据;范围项数、内容等 7.3.2栅格数据 栅格数据质量评分的内容如下: a 位置准确度:接边精度等; bb) 栅格质量;栅格信息、栅格特性等; 元数据;范围、,项数、,内容等 ce 7.4质量评定方式 7.4.1标准图幅数据 采用计数抽样检验的方式进行质量评定,抽样方法按GB/T24356执行,质量评定见附录B 7.4.2区域分幅数据 区域分幅数据质量评定方式如下 数据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质量评定; a bb 依据附录B对数据进行整体质量评定,检查项采用全检或抽检方式评定 采用抽检方式评定的检查项,抽样要求为综合考虑地形类别、地物复杂程度、重要要素分布情 c 况等,按均匀分布的原则抽取5块区域,其面积总和不应小于总图幅面积的7.5%;栅格数据抽 取的区域一般应为矩形 根据实际需要,按附录B单独评定数据中某一个类或几类要素的质量 7.5报告编制 质量评定报告的内容和格式见附录C
GB/T41149一2021 附 录 A 资料性)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数据层 表A.l规定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数据层 表A.1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数据层表 要素类型 数据层 适用比例尺 层号 数据内容 几何特征 CPTP 1:5001:1000000 测量控制点 点 定位基础 数学基础 CPTL 线 l:5001:1000000 HYDA 面 1:500l:000000 线 水系要素 HYDL 1:500~1:1000000 点 HIYDP 1:500~1:1000000 水系 H) HFCA 面 l:500l1:l000000 线 水系附属设施 HFCL 1:5001:1000000 点 HFCP 1:500~1:1000000 1:5001:1000000 RESA 面 1G 居民地 RESL 线 1:5000~150000 RESP 点 1;5001:1000000 居民地及设施 12 R RFCA 1:500~1:1000000 13 线 1:5001:1000000 居民地附属设施 RFCL. 14 RFCP 点 1;500~1:1000000 面 15 LRRA 1:500~1:10000 铁路 线 16 LRRL 1:500~1:1000000 L.RDA l 面 1;500一l1:l0000 公路 交通 18 LRDL 线 1:5001:1000000 L 19 面 LFCA 1:5001:10000 LCL 交通附属设施 20 】:500l:1000000 21 点 1:5001:1000000 LFCP 2 PIPA 面 1:5001:2000 管线 2: PIPL :500 000000 管线与设施 P 224 点 PIPP 1;5001;250000 oUN 面 1;5001;1000000 吹 26 BOUL 线 5001:1000000 行政界线 27 点 B(OUP 1;5001;1000000 境界与政区 BRGA B) 28 面 1:5001:1000000 29 区域界线 BRGL 线 1:5001:1000000 30 BRGP 点 1;500~l:1000000
GB;/T41149一2021 表A.1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数据层表续 要素类型 数据层 适用比例尺 层号 数据内容 几何特征 TERL 31 线 1:5001:1000000 等高线、高程点 32 TERP 1:5001:1000000 点 地貌 面 1:500~1:1000000 33 TFCA T 34 其他地貌要素 TFCL. 1:500~1:1000000 35 TFCP 点 l;500~1:1000000 面 36 VEGA 1:500l:1000000 植被与土质 植被与土质要素 vEG 37 1:5001:50000 V VGP 点 38 1:500l:1000000 AGNP 1:5001:1000000 居民地地名 点 39 地名 自然地名 AANP 1:500~1:1000000 40 点 10
GB:/T41149一2021 点 " 把 m 咚 智 裳 划 如 偏 裳 熟 1
GB;/T41149一2021 波 年 芒 s 感 企 回 昏 K 型 贾 12
GB/T41149?2021 ? ? 13
GB;/T41149一2021 表B.2规定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质量元素权值的划分及适用数据类型 表B.2质量元素权值与适用数据类型表 权值 质量元素 质量子元素 适用数据类型 栅格 矢量 大地基准 欠量,栅格 矢量、栅格 高程基准 空间参考系 深度基准 矢量、栅格 投影参数 矢量、栅格 图幅分幅 矢量、栅格 格式一致性 矢量,栅格 逻辑一致性 概念一致性 矢量,栅格 时间质量 准确度 矢量、栅格 矢量、栅格 数学精度 接边精度 矢量、栅格 位置准确度 0.l 0.3 儿何位移 矢量、栅格 等高距 矢量 属性正确性 矢量 属性精度 0.3 完整性 矢量 0.3 完整性 拓扑一致性 矢量 几何表达 矢量 拓扑及表征 地理表达 0.2 矢量 符号注记 矢量 整饰 矢量 棚格信息 栅格 栅格质量 栅格特性 栅格 0.6 元数据 元数据 欠量,栅格 0. 0.l 注权值列中“-"表示相应质量元素不参与成果质量得分计算 14
GB/T41149一2021 录 附 C 资料性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评定报告 图C.1给出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质量评定报告的封面 报告编号: XXXx(年代 No XXXX Report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质量 QualityofFundamentalGeographicnfommationDala 评定报告 EValuationReport 成果名称 ProductName 生产单位: ProduectiomAgensy 委托单位 EntrustingAgency XXXXXXXXXX[评定单位名称,并加盖公签] 封面格式示意图 图C.1 15
GB;/T41149一2021 图C.2给出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质量评定报告正文格式 《报告编号 评定报告 第 页共1页 项目名称 生产日期 生产单位 地址 数据(名称 数据说明 编号 评定依据 评定参数 评定结论 [加盖评定单位公彰 月 主评 评定日期 年 备注 审核 审核日期 年 批准 批准日期 批准人职务: 月 年 评定单位: 地址: 电话传真: 图C.2正文格式示意图 16
GB/T41149一2021 图C.3给出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质量评定报告附件格式 附件 数据质量统计表 质量元素评定结果 数据 质量得分 逻辑 时间 位置 属性 拓扑 空间 栅格 编号 完整性 元数据 参考系 -致性 质量 准确度精度 及表征 质量 主要质量问题 序号 数据编号 所属质量元素 质量问题描述 图c.3附件格式示意图 17
GB;/T41149一2021 参 考 文献 [1]GB/T12343.3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编绘规范第3部分l:5000001:l000000地形图 编绘规范 [[2]GB/T14911测绘基本术语 [3 GB/T17694地理信息术语 [打 GB/T18316一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时 G;B/T19710一2005地理信息元数据 [ GB21139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 [ GB/T21337一2008地理信息质量原则 [的7 GB22021 国家大地剥量基本技术规定 " 5528一2010地理信息数据产品规范 T GB/ GB/T331762016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1;5001:10001:2000地形图 o GB/T331772016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1;50001:10000地形图 " GB/T331802016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 13]GB/T33183一2016基础地理信息1:50000地形要素数据规范 基础地理信息l'1000地形要索数据规 14]GB/T33462-201s [15]GB35650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测绘基本技术规定 [16]Iso19157Geographicinformation一DataQuality 18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质量要求与评定GB/T41149-2021探析

近年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在城市规划、交通建设、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使用这些数据时,我们也会遇到许多问题,比如数据来源不明确、数据准确性不高、数据格式不标准等等。因此,制定一套全面有效的数据质量要求和评定标准显得尤为必要。

GB/T41149-2021标准简介

GB/T41149-2021是我国新发布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质量要求与评定标准。该标准从数据完整性、精度、时效性、一致性、可用性等方面,对地理信息数据的质量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描述。

数据完整性要求

GB/T41149-2021标准规定,地理信息数据应当具备完整的空间和属性信息。其中,空间信息包括地理位置、形状、拓扑关系等方面;属性信息包括名称、分类、代码、描述等方面。

数据精度要求

GB/T41149-2021标准规定,地理信息数据的精度应当与其使用目的相适应。对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而言,其精度应该达到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

数据时效性要求

GB/T41149-2021标准规定,地理信息数据的时效性应当与其使用目的相适应。对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而言,其时效性应该能够满足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自然资源管理等方面的需要。

数据一致性要求

GB/T41149-2021标准规定,地理信息数据在不同时间和不同比例尺下,应该具有一致的空间位置、属性特征和语义含义。同时,不同数据集之间也应该具有一致性,以便于数据共享和交换。

数据可用性要求

GB/T41149-2021标准规定,地理信息数据应该具有良好的可用性,能够在不同硬件、软件平台上使用,并且数据格式应该符合国际或行业标准。

结论

GB/T41149-2021标准对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质量的要求和评估方法相对完善,能够有效指导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利用。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完善这一标准,使其更符合实际需求和发展趋势。

全息位置地图数据内容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全息位置地图数据内容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全息位置地图数据内容的编号:GB/T40849-2021。全息位置地图数据内容共有25页,发布于2021-12-31
跨境电子商务在线争议解决单证规范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跨境电子商务在线争议解决单证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跨境电子商务在线争议解决单证规范的编号:GB/T41127-2021。跨境电子商务在线争议解决单证规范共有20页,发布于2022-07-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