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6261-2018

建筑用节能玻璃光学及热工参数现场测量技术条件与计算方法

On-sitetesttechnicalconditionandcalculationforopticalandthermalparametersofenergysavingglassforbuilding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建筑用节能玻璃光学及热工参数现场测量技术条件与计算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建筑用节能玻璃光学及热工参数现场测量技术条件与计算方法的编号:GB/T36261-2018。建筑用节能玻璃光学及热工参数现场测量技术条件与计算方法共有16页,发布于2019-05-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Q30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81.040
  • 实施日期2019-05-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6页
  • 文件大小971.92KB

以图片形式预览建筑用节能玻璃光学及热工参数现场测量技术条件与计算方法

建筑用节能玻璃光学及热工参数现场测量技术条件与计算方法


国家标准 GB/T36261一2018 建筑用节能玻璃光学及热工参数现场 测量技术条件与计算方法 On-sitetesttechmiealcnditonandcaeulationftoroptieal andthen1al parametersfeneresavingsassforbilaing 2018-06-07发布 2019-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36261一2018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符号 . 测试分类 ####### 测试原理 光热计算用基础参数测量要求 ----+ 参数计算 测试报告 ----+ 小块样品与玻璃制成品的一致性验证方法 附录A规范性附录 CIE标准照明体D65和CIE标准视见条件下可见光透射比及可见光 附录B规范性附录 反射比计算用参数 10 附录c规范性附录)大气质量为1.5条件下太阳光光热性能计算用参数 附录D(规范性附录)试样各片玻璃光谱透射比和光谱反射比的计算 13
GB/36261一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建筑用玻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5)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奥博泰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银通玻璃有限公司、国家玻璃质量监督检 验中心,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玻璃控股有限公司、广东南亮玻璃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冠华东方玻璃科 技有限公司、中航三鑫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北玻玻璃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赫民、黄达泉,苑静,李会、黄建斌、刘起英、万永宁、宋镜钊、王跃翔、刘东阳、 高琦、林庆中
GB/36261一2018 建筑用节能玻璃光学及热工参数现场 测量技术条件与计算方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用节能玻璃光学及热工参数现场测试中涉及的测试及计算用参数、测试分类、测 试原理、光热计算用基础参数测量要求,参数计算和测试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已安装和待安装的建筑用节能玻璃光学及热工参数的现场测试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680建筑玻璃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太阳能总透射比、紫外线透射比及有 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 JGJ/T151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 术语和定义、符号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光热参数optcalandthermal parameterS 玻璃光学参数及热工参数的简称 光学参数一般指可见光透射比、可见光反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 比、太阳光直接反射比,太阳光直接吸收比、太阳光红外热能直接透射比;热工参数一般指太阳能总透射 比、太阳能红外热能总透射比、遮阳系数、传热系数,光热比等 3.1.2 光热计算用基础参数basicparameterforopticalandthermalcalceulationm 用于玻璃光学及热工计算的实测参数,包括;玻璃及气体间隔层厚度、膜层位置、校正辐射率、光谱 透射比、光谱反射比、中空腔惰性气体体积浓度等 3.2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太阳能总透射比; 太阳能红外热能总透射比 AR 传热系数[w/m'K)] LSG 光热比; Sc 遮阳系数; 太阳光直接反射比;
GB/T36261一2018 可见光反射比; 0、 p(a 光谱反射比; 太阳光直接透射比; T 太阳光红外热能直接透射比; TR 可见光透射比; 、 光谐透射比 (入 测试分类 4.1第一类测试 第一类是现场能采用无损测试法直接测试全部光热参数的建筑玻璃测试 4.2第二类测试 第二类是现场只能采用无损测试法直接测试光学参数,不能直接测试热工参数的建筑玻璃测试 具体现场测试适用的常见建筑玻璃类型见表1 表1现场测试适用的常见建筑玻璃类型 光热参数 太阳光 太阳能 可见 太阳光 太阳光 太阳能 测试 可见光 红外热 红外热 传热 玻璃产品类型 光透 直接透 直接反 总透 分类 反射比 能直接 能总透 系数 射比 射比 射比 射比 透射比 射比 p o TR g1R 单片玻璃 类 夹层玻璃 -类 未镀膜中空玻璃 -类 两面及以 镀膜 类 下镀膜 单腔 中空 两面以上 玻璃 镀膜 两面及以 镀膜 类 下镀膜 多腔 中空 两面以上 二类 玻璃 镀膜 真空玻璃 二类 代表不适用 注1 -代表适用;× 注2光学参数测试不适用于表面为散射特性的玻璃,如压花玻璃、磨砂玻璃、彩袖玻璃等
GB/36261一2018 4.3要求 第一类测试,光热参数采用无损测试法进行现场直接测试 第二类测试,光学参数采用无损测试法 进行现场直接测试,热工参数按附录A进行样品一致性验证后,对小块替代样品进行光热计算用基础 参数以下简称基础参数)分片测试,按JGJ/T151计算太阳能总透射比、传热系数,按GB/T2680计算 太阳能红外热能总透射比 测试原理 建筑玻璃的光热参数测试,需先测试各层玻璃及间隔层厚度、光谱透射比、光谱反射比膜面校正辐 射率间隔层惰性气体体积浓度等基础参数 各光热参数由基础参数按照GB/T2680和JGJ/T151计 算获得,玻璃光热参数计算及采用标准如图1所示 基础参数 光热参数 参数计算标准 光谱透射比 可见光透射比 太阳光直接透射比 太阳光红外热能直接透射比 光谱反射比 GB/T2680 可见光反射比 中空玻璃各间隔层厚 太阳光直接反射比 度及各层玻璃厚度 太阳能红外热能总透射比 膜面位置 膜面校正辐射率 太阳能总透射比 G/r151 惰性气体体积浓度 传热系数 图1光热参数计算及采用标准示意图 光热计算用基础参数测量要求 6.1 般要求 6.1.1应在仪器使用允许环境温度,湿度条件下进行测量 6.1.2测量时应避免阳光直射测量区域 6.1.3被测量样测量区域表面应干净清洁,无明显划痕 试样应为平面玻璃 6.2玻璃及间隔层厚度测量 6.2.1用于测量玻璃组成结构的仪器应能现场整体直接测量各片玻璃及间隔层厚度,仪器的最大允许 误差应不大于0.2n mm 6.2.2对于矩形玻璃试样,在各边中部且距离边部不大于100mm的位置,作为测量点,如图2所示 测得四点处各片玻璃厚度和间隔层厚度,计算得出各片玻璃厚度和间隔层厚度的平均值,作为玻璃结构 参数
GB/T36261一2018 十 图2玻璃组成结构测量位置示意图 6.3光谱透反射比测量 6.3.1测量方式 采用光谱分光光度法测量 6.3.2光谱条件 波长范围;300nm一2500nm,至少应包含380nm~2500nm 波长间隔;应满足本标准中各参数的波长间隔要求 6.3.3测量几何条件 采用8”:8"几何条件 照明光束的光轴与试样表面法线的夹角不超过10",照明光束中任一光线与 光轴的夹角不超过5 测量透射比时,测量仪器应能接收到中空玻璃各面经多次反射而出射的透射 光 测量反射比时,测量仪器应能接收到中空玻璃各面经多次反射而出射的反射光 6.3.4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 测量可见光透射比和太阳光直接透射比的最大允许误差不应大于0.01;测量可见光反射比和太阳 光直接反射比的最大允许误差不应大于0.02 6.4辐射率测量 中空玻璃膜面辐射率采用无损测量法测量,辐射率为膜面校正辐射率 仪器测量最大允许误差不 应大于0.02 测量位置距玻璃试样边部应大于100nmm 6.5中空腔惰性气体体积浓度测量 6.5.1中空腔惰性气体体积浓度采用无损测量法测量,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不应大于3.5% 6.5.2在试样两侧,距边部约100mm处,自上而下均匀选取5点作为测量点,如图3所示 测量得出 10个测量点处惰性气体体积浓度值,并计算得出算术平均值,即为中空腔惰性气体体积浓度
GB/36261一2018 单位为毫米 100 十 十 十 十 十 十 十 图3中空腔惰性气体测量位置示意图 参数计算 7.1光学参数 7.1.1玻璃整体可见光透射比和反射比 玻璃整体可见光透射比T计算见式(1) 80n r(入)D.V(入)入 A380nm 80 D.V(A)A -8nm1 式中: -试样整体的可见光透射比 r(入 试样整体的光谱透射比 -标准照明体D65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 D v(a CIE标准视见丽数; 入 波长间隔,为10nm; D..V(a)和波长间脯&的乘积,D.V(a)2的值见附录B. D.VA)AA 玻璃整体可见光反射比A计算见式(2) 80mm p(A)D.V(A) A=380m 2 0 D.V(入)入 A380nm 式中: 试样整体的可见光反射比 P (a) 试样整体的光谱反射比; -标准照明体D65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 D v(a cE标准视见丽数 入 -波长间隔,为10nm; D.、,v(a)和波长间隔A入的乘积,D.v(a)入的值见附录B D.V(入)入
GB/T36261一2018 7.1.2玻璃整体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反射比 玻璃整体太阳光直接透射比T 计算见式(3) 25mn r(A)S.A入 A300nm .3 》5nnn S.A 0 式中 试样整体的太阳光直接透射比 T 试样整体的光谱透射比 r(入 S 太阳光辐射相对光谱分布; A -波长间隔; s. 与波长间隔A入的乘积,s,公入的值见附录C 玻璃整体太阳光直接反射比p计算见式(4. o(A)S.入 00nm p S.A入 一300m 式中: 试样整体的太阳光直接反射比 p 试样整体的光谱反射t比 p(a 太阳光辐射相对光谱分布; 公 -波长间隔; s.A入 -S与波长间隔入的乘积,S.入的值见附录C 7.1.3玻璃整体太阳光红外热能直接透射比 玻璃整体太阳光红外热能直接透射比T取计算见式(5). 2500nm (入)SA TR 50m SA入 nmm 式中 -试样整体的太阳光红外热能直接透射比; TR (a 试样整体的光谱透射比 太阳光辐射相对光谱分布; s 波长间隔; S.入 S,与波长间隔A入的乘积,S,A入的值见附录C 7.2热工参数 7.2.1太阳能总透射比 玻璃整体太阳能总透射比g值计算见式(6) g=T 十q
GB/36261一2018 式中: 试样整体的太阳能总透射比; 7.1.2中的太阳光直接透射比 -试样向室内侧的二次热传递系数 g 其中g按JGJ/T151中规定的计算方法计算,所用基础参数采用本标准第6章规定测试获得 计算过程中所用到的各分片玻璃光谱透射比、光谱反射比计算见附录D. 7.2.2传热系数 按JGJ/T151计算传热系数K值,计算过程中所用的基础参数采用本标准第6章规定测试获得 7.2.3太阳红外热能总透射比 玻璃整体太阳红外热能总透射比gw计算见式(7) 7 #*#* gR=TIR十qIR, 式中: -试样整体的太阳红外热能总透射比 gR -7.1.3中的太阳光红外热能直接透射比 rIR -试样向室内侧的太阳红外二次热传递系数 qR, 其中qK.,按GB/T2680中规定的计算方法计算,所用基础参数采用本标准第6章规定测试获得 计算过程中所用到试样的各分片玻璃光谱透射比、光谱反射比测试计算见附录D 7.2.4光热比 玻璃整体光热比L.sG计算见式(8) T, LsG g 式中: LSG 试样的光热比; -7.1.1中的可见光透射比; -试样的太阳能总透射比. 8 测试报告 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采用标准 a b 试样描述 测试仪器 c d 测试结果; 测试地点 e f 环境条件; 测试人员 h) 测试日期
GB/T36261一2018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小块样品与玻璃制成品的一致性验证方法 A.1 目的 对于无法现场进行无损直接测试热工参数的、无法切割成小片进行实验室测试的玻璃制成品,一般 使用小块替代样品进行实验室测试,但无法保证小块替代样品与玻璃制成品特性一致 通过光学参数 无损比对测试验证小块替代样品与玻璃制成品的一致性,保证替代测试的可靠性 A.2验证方法 A.2.1测试 A.2.1.1直接测试玻璃制成品整体光谱透射比,光谱反射比(室内侧或室外侧),并分别计算太阳光直 接透射比r.,太阳光直接反射比p 用同等材质,同工艺的小块试样构成与玻璃制成品相同配置的小块替代样品,按A.2.1.1相同 A.2.1.2 的测试方法直接测试小块替代样品整体光谐透射比、光谱反射比(室内侧或室外侧),并分别计算太阳光 直接透射比,太阳光直接反射比p A.2.2计算 A.2.2.1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差值绝对值 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差值绝对值按式(A.1)计算 A.1 -. AT = 式中 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差值的绝对值; Ar 玻璃制成品整体太阳光直接透射比; 小块替代样品整体太阳光直接透射比 A.2.2.2太阳光直接反射比差值绝对值 太阳光直接反射比差值绝对值按式(A.2)计算 Ap=lp,一p. .(A.2 式中 太阳光直接反射比差值的绝对值; p 玻璃制成品整体太阳光直接反射比 ? o' -小块替代样品整体太阳光直接反射比 A.2.2.310点光谱透射比差值绝对值的平均值 按式(A.3)计算10点光谱透射比差值绝对值的平均值,l0个波长点按表A.1选取 习r(a)一r'(A,) r (A.3 0
GB/36261一2018 式中: 10点光谱透射比差值绝对值的平均值; 入 -10个波长点,见表A.l r(a, -玻璃制成品整体光谱透射比在波长处的数值; T'入 小块替代样品整体光谱透射比在波长A,处的数值 A.2.2.410点光谱反射比差值绝对值的平均值 按式(A.4)计算10点光谱反射比差值绝对值的平均值,l0个波长点按表A.1选取 lp(A,)一p'(A,I Ap= A.4 10 式中: A" -10点光谱反射比差值绝对值的平均值; -10个波长点,见表A.l; p(a, 玻璃制成品整体光谱反射比在波长入处的数值; o'(入, 小块替代样品整体光谱反射比在波长A,处的数值 表A.110个波长点 波长 波长 波长点 波长点 nm nm 900 400 入 500 1000 600 入 1 200 700 1 400 800 1600 入0 A.2.3判定 认定被测玻璃制成品与小块替代样品的热工参数具有一致性,应同时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公r 不大于0.03 a b 公p不大于0.03; 公不大于0.03 c d)Ap不大于0.03.
GB/T36261一2018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 CIE标准照明体D65和cIE标准视见条件下可见光透射比及可见光反射比计算用参数 可见光透射比及可见光反射比计算所用参数,即标准照明体D65相对光谱功率分布与CIE标准视 见函数及波长间隔的乘积见表B.1 表B.1D.v(A)A入的值 DV(入)A入×100 DV()A入×100 nm nm 38O0 0,0000 590 6.3306 390 0.0005 600 5.3542 61o 4.2491 400 0.0030 410 0,0103 620o 3.1502 420 0,0352 630 2.0812 430 0.0948 640 1.3810 440 0.2274 650 0.8070 660 0.4612 450 0,4192 670 460 0.6663 0.2485 470 0.9850 68o 0.1255 480 1.5189 690 0.0536 490 2.1336 700 0,0276 710 500 3.3491 0.0146 510 5.1393 720 0.005" 520 7.0523 730 0,0035 530 8.7990 740 0,002l 540 9.4427 750 0.0008 550 9,.8077" 760 0.0001 560 9.4306 770 0.0000 570 8.6891 780 0.0000 580 7.8994 7" 注 DV(A)A入 10
GB/36261一2018 附录 C 规范性附录) 大气质量为1.5条件下太阳光光热性能计算用参数 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反射比和太阳光红外热能直接透射比计算所用参数,即太阳光辐射相对光谱分 布与波长间隔的乘积见表C.1 表c.1大气质量为1.5时,太阳光辐射相对光谱分布s,与波长间隔A入的乘积 SA入 SA nm nmm 0.015867 300 0.000000 530 305 0,000057 540 0,015827 310 0.000236 550 0.015844 315 0.000554 560 0.015590 320 0.000916 570 0.015256 325 0.001309 58o 0.014745 330 0.001914 590 0.014330 335 0.002018 600 0.014663 340 0.002189 610 0.015030 345 0.002260 620 0,014859 350 0.002445 630 0.014622 355 0.002555 640 0.014526 360 0.002683 65o0 0.014445 365 0.003020 660 0.014313 370 0.003359 670 0.014023 375 0.003509 680 0.012838 380 0.003600 690 0.011788 385 0.003529 700 0.012453 390 0.003551 71o 0.012798 395 0.004294 720 0.010589 400 0.007812 730 0.011233 740 0.012175 4l0 0.011638 420 0.,011877 750 0,012181 430 0,011347 760 0.009515 77o 440 0.013246 0.010479 450 0.015343 78o0 0,011381 460 0.016166 790 0.011262 470 0.016178 800 0.028718 480 0.0l6402 850 0.048240 490 0.015794 900 0,040297 500 0,015801 950 0.021384 510 0.015973 l000 0.036097 520 0.015357 0.03411o l050 1
GB/T36261一2018 表c.1(续 SA入 SA nm nm 1100 0.018861 1850 0.000398 0.013228 0.000082 150 1900 200 l950 0.00087 0.022551 250 0.023376 2000 0.003024 1300 0.017756 2050 0.003988 1350 0.003743 2100 0.004229 400 0.00074 2150 0.004l42 1450 0.003792 2200 0.003690 1500 2250 0.003592 0.009693 1550 0.013693 2300 0.003436 1600 0.012203 2350 0.003163 1650 0.0l0615 2400 0.002233 1700 0.007256 2450 0.001202 0.007183 750 2500 0.000475 1800 0.002157 注S为空气质量为1.5时,地面上标准的太阳光辅射直射十漫射)相对光谱分布 12
GB/36261一2018 录 附 D 规范性附录 试样各片玻璃光谱透射比和光谱反射比的计算 计算太阳能总透射比 值,太阳能红外热能总透射比后我需要用到试样各片玻璃的光谱透射比和 D.1 光谱反射比数据 由整体测试的光谱透反射比数据、膜面辐射率,可反推计算获得各片玻璃的光谱透反 射比数据 该方法适用于两片及两片以下镀膜的情况 D.2试样的玻璃层数为2时,分下述三种情况计算获得试样各片玻璃的光谱透反射比 当室外片为镀膜玻璃且室内片为非镀膜配片时,试样的非镀膜玻璃配片的光谱透射比、室外侧 D.2.1 光谱反射比和室内侧光谱反射比,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取值为普通白玻或超白玻璃的典型参数 试样的镀膜玻璃片光谱透射比、室外侧光谱反射比和室内侧光谱反射比,按式(D,1)式(D,3)计算 获得 T,'(入 o'(a) 十p.(入 D.1 9 r(入 D.2 r(a) [1一p'(a)p.(a] E(A T,2(入 入)p(入 =o(A (D.3) p(a) p'(入)p.(A) 式中: -试样的镀膜玻璃片光谱透射比、室外侧光谱反射比和室内侧光谱反射比; r(入)、 ,p(a)".'a) r(a),p.(A)、p.'(a) 试样的非镀膜玻璃配片的光谱透射比、室外侧光谱反射比和室内侧光谱 反射比; (a)、,p(a)、p'a) 试样整体光谱透射比、室外侧光谱反射比和室内侧光谱反射比,由整体光 谐测试仪器直接测试获得 D.2.2当室外片为非镀膜配片且室内片为镀膜玻璃时,试样的非镀膜配片玻璃的光谱透射比、室外侧 光谱反射比和室内侧光谱反射比,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取值为普通白玻或超白玻璃的典型参数; 试样的镀膜玻璃片的光谱透射比,室外侧光谱反射比和室内侧光谱反射比,按式(D.4)式(D.6)计 算获得 ia 十p'(a p.(入 D.4 l一w (入) T.( D.5 一[1一p'a)p.(刀 r(入 ,2(入)o'入 (D.6 '(a)=p') p )p.A o1 式中: i(a)、,p(a),p'(a) 试样的非镀膜配片玻璃的光谱透射比、室外侧光谱反射比和室内侧光谱 反射比 r.(a)、,p.(a)、p'(a) 试样的镀膜玻璃片的光谱透射比,室外侧光谐反射比和室内侧光谐反射比; (a)、p(a)、p'a) -试样整体光谱透射比、室外侧光谱反射比和室内侧光谱反射比,由整体光 请测试仅器直接测试获得 D.2.3当室外片和室内片均为镀膜玻璃时,根据测试的各膜面辐射率,选择膜面辐射率大的玻璃,该玻 璃的光谱数据采用辐射率对应的典型玻璃的光谱数据作为初始条件,参考D.2.1和D.2.2进行迭代计算 出各片玻璃光谱透反射比 D.3当试样的玻璃层数大于或等于3时,参考D.2采用迭代计算出各片玻璃光谱透反射比

建筑用节能玻璃光学及热工参数现场测量技术条件与计算方法GB/T36261-201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行业对于节能、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作为建筑中重要的材料之一,玻璃也应运而生了节能玻璃。但如何准确地测量其光学及热工参数,一直是业内关注的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国家标准GB/T36261-2018《建筑用节能玻璃光学及热工参数现场测量技术条件与计算方法》应运而生。该标准详细规定了建筑用节能玻璃的测试方法和条件,在实际操作中,可以为测试人员提供指导和参考,帮助他们更加准确地检测玻璃的性能。

在实际测试中,需要使用一些特定的仪器设备,如光谱辐射计、热流计等。同时,在测试之前,还需注意对测试环境的控制,以避免因外界环境变化而影响测试结果。

除了测试条件的要求,标准还详细规定了测试参数的计算方法。这些参数包括透射比、反射比、太阳能透过率、可见光透过率、紫外线透过率、热传递系数等。通过这些参数的测试和计算,可以更为全面地了解节能玻璃的性能,并为后续的建筑设计和改造提供参考。

总的来说,GB/T36261-2018标准的出台,为建筑用节能玻璃的测试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规范。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当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做出相应的处理和决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测试技术和标准的不断完善,节能玻璃的性能测试会变得更加精准和可靠。

和建筑用节能玻璃光学及热工参数现场测量技术条件与计算方法类似的标准

电子显示用防眩减反射玻璃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电子显示用防眩减反射玻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电子显示用防眩减反射玻璃的编号:GB/T36260-2018。电子显示用防眩减反射玻璃共有9页,发布于2019-05-01
结构工程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网格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结构工程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网格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结构工程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网格的编号:GB/T36262-2018。结构工程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网格共有11页,发布于2019-01-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