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8887-2012

建筑用塑料窗

Plasticwindowforbuilding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建筑用塑料窗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建筑用塑料窗的编号:GB/T28887-2012。建筑用塑料窗共有33页,发布于2013-06-012012年第28号公告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Q74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91.060.50
  • 实施日期2013-06-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33页
  • 文件大小703.80KB

建筑用塑料窗


国家标准 GB/T28887一2012 建筑用塑料窗 Pylastewindowtorbildmgs 2012-11-05发布 2013-06-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8887一2012 目 次 前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分类,规格和标记 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2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附录A(资料性附录)常用材料标准清单 附录B(资料性附录)建筑外窗抗风压强度、挠度计算方法 附录c规范性附录)媒接角最小破坏力的计算 25
GB/T28887一2012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建筑幕墙门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48)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塑料门窗委员会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建筑科学研究院、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建筑五金水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 试中心,维卡塑料(上海)有限公司、广东坚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实德集团有限公司,芜湖海螺 型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新建塑有限公司大连吉田建材有限公司、柯梅令(天津)高分子型材有限公 司、浙江中财型材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中大化学建材有限公司,新疆蓝山屯河型材有限公司、华之杰塑 料建材有限公司,瑞好聚合物(苏州)有限公司、福建亚太建材有限公司、南京皇家聚锋建筑材料有限公 司、东营大明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香河贝德建筑装饰制品有限公司、沈阳华新门窗工程有限公司、西 安高科幕墙门窗有限公司、国强五金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建筑五金门窗行业协会、辽宁省建筑设计标 准化办公室、新疆建筑门窗协会、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目雷光、丛敬梅、王洪涛、,邓贵智、陈祺、杜万明、程先胜、王加臣、王浩,刘新、 王彤潘晓华、宗小丹、李强、牛建华,潘军,聂贤慧、曾省成,黄金永、鲁宁、肇广维、窦永智、张海峰、 钱经纬,吴伟东,刘晓东、张云龙
GB/T28887一2012 建筑用塑料窗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用塑料窗(以下简称塑料窗)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规格和标记,要求,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基材为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型材制作的建筑用窗 其他种类塑料窗可参照 采用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680建筑玻璃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太阳能总透射比、紫外线透射比及有 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 GB/T5823建筑门窗术语 GB/T5824建筑门窗洞口尺寸系列 GB/T7106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8484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建筑门窗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8485 GB/T88142004门、窗用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型林 GB/T11793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塑料门窗力学性能及耐候性试验方法 GB/T11976建筑外窗采光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14436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 GB50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JG/T263建筑门窗用未增塑聚氯乙烯彩色型材 JGJ113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 JG/T151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 术语和定义 GB/T5823.GB/T5824.GB/T8814一2004和JG/T28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文件 3. 1 塑料窗plasticwindows 基材为未增塑聚氧乙烯(PvC-U)型材并内衬增强型钢的窗 机械式连接 me nechaniealjoint 型材间采用专用连接件进行的拼接
GB/T28887一2012 分类,规格和标记 4.1分类 4.1.1按用途分 室外用窗(代号w)和室内用窗(代号N) 4.1.2按开启形式分 开启形式与代号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开启形式与代号 开启形式 内平开 外平开内平开下悬 上悬 中悬 下悬 推拉 上下推拉 固定 代号 sx XX ST NP wP PX ZXx 注1:固定部分与上述各类窗组合时,均归人该类窗 注2;纱扇代号为A 4.2规格 4.2.1窗规格用窗洞口尺寸表示,窗洞口尺寸应符合GB/5824的规定 4.2.2窗框厚度系列按窗框型材无拼接组合时的窗框最大厚度公称尺寸确定 4.3标记 产品标记由塑料窗、用途代号、开启形式代号,窗框厚度系列,窗规格、纱扇代号,标准号组成 SC GB/T28887 -纱窗代号 -窗规格 -窗框厚度系列/ 'mm -开启形式代号 -用途代号 -塑料窗 示例;室外用内平开塑料窗,窗框厚度为60mm,规格为150180,带纱扇 SCw-NP60-150180-A-GB/T28887 要求 5.1材料 -般要求 5.1.1 塑料窗所用材料及附件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常用材料标准清单参见附录A
GB/T28887一2012 5.1.2型材 5.1.2.1外窗用型材老化时间不应小于6000h,内窗用型材老化时间不应小于4000h 5.1.2.2窗用主型材可视面最小实测壁厚不应小于2.5mm,非可视面型材最小实测壁厚不应小 于2.0mm 5.1.3增强型钢 增强型钢应满足工程强度设计要求,且最小壁厚不应小于1.5” mm 5.1.4增强型钢用紧固件 增强型钢用紧固件应采用机制自钻自攻螺钉,不应采用拉铆钉 5.1.5密封材料 5.1.5.1框扇间密封用胶条回弹恢复(D,)不应小于5级,热老化后回弹恢复(D)不应小于4级 5.1.5.2窗用密封毛条应选用平板硅化加片型 5.1.6玻璃 玻璃的选用应符合JGJ113及相关标准的规定 5.2外观质量 窗构件可视面应平滑,颜色均匀一致,无裂纹、气泡,不应有严重影响外观的擦、划伤等缺陷 5.2.1 5.2.2焊缝应清理,清理后可视面刀痕宽度不应大于4mm,深度不应大于0.3mm,刀痕应均匀、光滑 平整 5.3窗的装配 5.3.1窗框、扇、槌应加衬增强型钢,并根据外窗的抗风压强度、挠度计算结果确定增强型钢的规格,抗 风压强度,挠度计算方法参见附录B 增强型钢端头距型材端头内角距离不宜大于15mm(见图1),且 以不影响端头焊接为宜 增强型钢与型材承载方向内腔配合间隙不应大于1nmm(见图2) 单位为毫米 说明: 型材内腔尺寸; -增强型钢尺寸 说明/ -型材内角尺寸 图2增强型钢与型材承载方向内腔配合间隙 图1增强型钢端头距型材端头内角距离 5.3.2用于固定每根增强型钢的紧固件不应少于3个,其间距不应大于300mm,距型材端头内角距 固定后的增强型钢不应松动 离不应大于1001 mm 5.3.3外窗框,扇、框应有排水通道和气压平衡孔,使渗人框,扇,艇内的水及时排至室外,排水通道不 应与放置增强型钢的腔室连通
GB/T28887一2012 5.3.4彩色外窗应在彩色型材最外侧的封闭腔体处加工通气孔 5.3.5机械式连接的中挺连接部位应用专用连接件连接,该连接件与增强型钢应采用紧固件固定,连 接处的四周缝隙应有可靠密封防水措施 机械式连接框、扇、概相邻构件装配间隙不应大于0.3 mm 5.3.6窗框、窗扇外形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框、扇外形尺寸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项 宽度或高度 尺寸范围 S1500 >1500 士3.0 允许偏差值 士2.0 5.3.7窗框,窗扇对角线尺寸之差不应大于3.0mm 5.3.8相邻两构件焊接处同一平面高低差不应大于0.4mm. 5.3.9外平开窗、上悬窗、内平开窗、内平开下悬窗、下悬窗、中悬窗关闭时,窗框,窗扇四周的配合间隙 ((见图3和图4),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5.3.10外平开窗、上悬窗、内平开窗、内平开下悬窗、下悬窗,中悬窗窗扇与窗框搭接量(见图3和 图4),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外平开窗、内平开窗、内平开下悬窗装配时应有防下垂措施 左右 推拉窗、上下推拉窗锁闭后的窗扇与窗框搭接量(见图5),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且窗扇与窗框 上下搭接量6的实测值不应小于6mm 5.3.11推拉窗应有防窗扇脱落装置 5.3.12五金配件安装位置应正确,数量应齐全,承受往复运动的配件在结构上应便于更换 五金配件 承载能力应与窗扇重量和抗风压要求相匹配 当平开窗窗扇高度大于900mm时,窗扇锁闭点不应少 于2个 五金配件与型材连接强度应满足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要求 表3配合间隙和搭接量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项目 内平开窗 外平开窗内平开下悬窗 下悬窗 上悬窗 中悬窗 推拉窗 配合间隙(e) 士l.0 搭接量(b 士2.0 5.3.13安装滑撑的连接螺钉应全部与框,扇增强型钢可靠连接 密封条、毛条装配后应均勺匀、牢固,接口严密,无脱槽,收缩,虚压等现象 5.3.14 5 3.15压条应安装在室内侧,压条装配后应牢固 压条角部对接处允许有不大于0.5mm的间隙 同一边压条不应拼接 5.3.16中空玻璃的安装尺寸应符合图6和表4的要求 玻璃装配的其他要求应符合JG113的相关 规定
GB/T28887一2012 说明 搭接量; 配合间隙 图3外平开窗、上悬窗 图4内平开窗、内平开下悬窗、下悬窗 推拉窗下部搭接量示意图 推拉窗上部搭接量示意图 说明 搭接量 图5推拉窗
GB/T28887一2012 说明: -前部余隙; a -后部余隙; 42 -嵌人深度; -边缘余隙 图6玻璃安装尺寸 表4中空玻璃的最小装配尺寸 单位为毫米 固定部分 中空玻璃 边缘余隙e 前部余隙a 后部余隙a 嵌人深度b 下边 上边 两侧 4十A十4 13 5+A+5 3.0 2.5 4 6.0 5.0 5.0 15 6十A十6 注:A为气体层的厚度,其数值不应小于9 9mm 性能 5.4.1 力学性能 外平开窗、内平开窗、内平开下悬窗、上悬窗、中悬窗、下悬窗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5的要求,推拉窗 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6的要求 表5外平开窗、内平开窗、内平开下悬窗,上悬窗、中悬窗、下悬窗力学性能 咖 技术要求 锁闭器(执手)的开关力 不大于80N(力矩不大于10N nm 平合页;不大于80N 窗的开关力 滑撑;不小于30N不大于80N 悬端吊重 在500N力作用下,残余变形不大于2nm,试件不应损坏,仍保持使用功能 翘曲 力作用力下,允许有不影响使用的残余变形,试件不损坏,仍保持使用功能 在300N 撑挡 力作用下,不允许位移,联接处型材不破裂 在200N 大力关闭 经模拟7级风连续开关10次,试件不损坏,仍保持开美功能 经不少于10000次的开关试验,试件及五金配件不损坏,其固定处及玻璃压条不松脱, 反复启闭性能 仍保持使用功能 窗框媒接角最小破坏力的计算值不应小于2000N,窗扇媒接角最小破坏力的计算值 焊接角破坏力 不应小于2500N,且实测值均应大于计算值 大力关闭只检测平开窗和上悬窗
GB/T28887一2012 表6推拉窗力学性能 项 目 技术要求 锁闭器(执手)的开关力 不大于100N 窗的开关力 推拉窗;不大于100N 上下推拉窗;不大于135N 弯曲 在300N力作用下,允许有不影响使用的残余变形,试件不损坏,仍保持使用功能 扭曲 在200N力作用下,试件不损坏,允许有不影响使用的残余变形 经不少于10000次的开关试验,试件及五金配件不损坏,其固定处及玻璃压条不松脱, 反复启闭性能 仍保持使用功能 窗框媒接角最小破坏力的计算值不应小于2500N,窗扇媒接角最小破坏力的计算值 焊接角破坏力 不应小于1800N,且实测值均应大于计算值 没有凸出把手的推拉窗不做扭曲试验 5.4.2物理性能 5.4.2.1抗风压性能 5.4.2.1.1 分级指标 采用定级检测压力差值P为分级指标 ..4.2.1.2分级指标值 55. 分级指标值尸的分级应符合表7的规定, 表7抗风压性能分级 单位为千帕 分级 1.0< 4.0< 分级指标值 2.0< 2.5 3.0 P5.0 3.0 3.5 4.0 P 5.0 注:第9级应在分级后同时注明具体检测压力差值 , 5.4.2.1.3性能要求 外窗在各性能分级指标值风压作用下,主要受力杆件相对面法线)挠度应符合表8的规定;风压作 用后,窗不应出现使用功能障碍和损坏 表8窗主要受力杆件相对面法线挠度要求 单位为毫米 支撑玻璃种类 单层玻璃、夹层玻璃 中空玻璃 相对挠度 L/100 L/150 20 相对挠度最大值 注L为主要受力杆件的支承跨距
GB/T28887一2012 5.4.2.2水密性能 5.4.2.2.1 分级指标 采用严重渗漏压力差值的前一级压力差值作为分级指标 5.4.2.2.2分级指标值 分级指标值Ap的分级应符合表9的规定 表9水密性能分级 单位为帕 分级 分级指标p100700 注:第6级应在分级后同时注明具体检测压力差值 5.4.2.3气密性能 5.4.2.3.1分级指标 采用在标准状态下,压力差为10Pa时的单位开启缝长空气渗透量和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q作 为分级指标 5.4.2.3.2分级指标值 分级指标绝对值和的分级应符合表10的规定 表10气密性能分级 分级 单位缝长分级指标值 2.0GB/T28887一2012 得值 5.4.2.5.2分级指标值 窗遮阳性能分级指标值应符合表12的规定 表12遮阳性能分级 分级 分级指标值 I0.745 Rw+C>45 注:用于对建筑内机器、设备噪声源隔声的建筑内窗,对中低频噪声宜用外窗的指标值进行分级;对中高频噪声 仍可采用内窗的指标值进行分级 5.4.2.7采光性能 5.4.2.7.1 分级指标 采用窗的透光折减系数T,作为采光性能的分级指标 5.4.2.7.2分级指标值 窗的采光性能分级指标值及分级应符合表14的规定
GB/T28887一2012 表14采光性能分级 分级 0.200.60" 分级指标值 T,值大于0.60时,应该给出具体数值 试验方法 6.1材料 6.1.1材料及附件的质量验证 窗所用材料及附件进厂时,检查产品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等随行技术文件,验证其所标示的性能和 质量指标值与附录A所示相应标准的符合性 6.1.2 窗用型材 型材老化时间按6.1.1的规定进行验证,且应满足5.1.2.1的要求 用精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型材的壁厚,测量3点,取最小值 6.1.3增强型钢 用精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测量3点,取最小值 6.1.4增强型钢用紧固件 增强型钢用紧固件按6.1.1的规定进行验证 6.1.5密封材料 6.1.5.1框扇间密封胶条按6.1.1的规定进行验证,且回弹恢复(D)和热老化后回弹恢复(D.)应满 足5.1.5.1的要求 6.1.5.2密封毛条按6.1.1的规定进行验证 6.1.6玻璃 玻璃按6.1.1的规定进行验证 窗试件存放及试验环境 除特殊规定外,试验在常温条件下进行 试验前,窗试件应在18C一28C的条件下存放16h 以上 6.3外观质量 在自然散射光线下,距试样500mm目测外观项目 用精度0.05mm的深度尺和精度为0.02mm 的游标卡尺检测窗焊缝的清理 6.4窗的装配 6.4.1用精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精度为0.5mm的卷尺、塞尺检测增强型钢尺寸及其装配 10o
GB/T28887一2012 质量 6 4.2用精度为0.5" 卷尺检测增强型钢紧固件的装配间距 mm 6.4.3目测检查窗框,窗扇、框排水通道、气压平衡孔 6.4.4目测检查彩色外窗型材外侧通气孔 4.5目测检查机械式连接的中挺部位联接件的密封 用精度为0.05mm量具检测机械式连接框、 6. 扇,槌相邻构件装配间隙 6. .4.6用精度为0.5mm的卷尺测量窗框、窗扇外形尺寸允许偏差 6.4.7用精度为0.5mm 的卷尺测量窗框,窗扇对角线之差 6.4.8用精度为0.05mm的量具测量相邻构件同一平面高低差 6.4.9用塞尺检测窗框、窗扇的配合间隙 6.4.10用精度为0.5mm的量具检测窗扇与窗框搭接量 4.11手动检查推拉窗防窗扇脱落装置是否牢固 6. 6. .4.12目测和手动检查五金配件的安装数量和装配质量 4.13手动检查滑撑的连接螺钉是否与框、扇增强型钢可靠联接 6d 6 .4.14目测检查密封条、毛条的装配质量 .4.15 6. 用塞尺检测压条角部的装配间隙 6. 4.16用精度为0.5mm的钢板尺检测玻璃的装配质量 6.5性能 6.5.1力学性能 锁闭器(执手)的开关力、窗的开关力、悬端吊重、翘曲、弯曲、扭曲、撑挡、反复启闭性能、大力关闭、 焊接角破坏力按GB/T11793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 焊接角最小破坏力的计算值应按附录C的方法 计算 6.5.2物理性能 6.5.2.1抗风压性能 应按GB/T7106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 6.5.2.2水密性能 应按GB/T7106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 6.5.2.3气密性能 应按GB/T7106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 6.5.2.4保温性能 应按GB/T8484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 6.5.2.5遮阳性能 在按GB/T2680规定实测窗单片玻璃太阳光光谱透射比、反射比等参数基础上,按JGJ/T151规 定,在夏季标准计算条件下计算窗遮阳系数ScC值 6.5.2.6空气声隔声性能 应按GB/T8485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 11
GB/T28887一2012 6.5.2.7采光性能 应按GB/T11976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 检验规则 检验类别和项目 产品检验分为过程检验、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1.2过程检验项目见表15 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项目见表16 7.1.3 表15过程检验项目 项 要 试验方法工具 求 型材老化时间 5.1.2.1 6.1.2.1 型材壁厚 5.1.2.2 6.1.2." 增强型钢 5.1.3 6.1.3 增强型钢用紧固件 5.1.4 6.1.4 框扇间密封胶条 5.1.5.l 6.1.5.1 密封毛条 6.1.5.2 5,1.5.2 5.1.6 玻璃 6.1,6 增强型钢装配 5.3.1 6.4.l 排水通道 5.3.3 6.4.3 气压平衡孔 5.3.3 6.4.3 通气孔 5.3.4 6.4.4 窗框、窗扇外形尺寸允许偏差 5.3.6 6.4.6 对角线尺寸之差 5.3.7 6.4.7 玻璃装配 5.3.16 6.4.16 媒接角破坏力 5.4.1 6.5.1 表16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 试验方 项 要求 法工具 平开窗推拉窗悬转窗固定窗平开窗推拉窗悬转窗固定窗 5.4.2. 抗风压性能 6.5.2. 水密性能 5.4.2.2 6.5.2. 气密性能 5 4.2. 保温性能 5.4.2.4 6.5.2. 遮阳性能 5.4.2.56.5.2. 12
GB/T28887一2012 表16(续 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 试验方 项 要求 法工具 平开窗推拉窗悬转窗固定窗平开窗推拉窗悬转窗固定窗 隔声性能 5,4.2.6 A 采光性能 5.4.2.7 6.5.2. 锁闭器执手的开 5.4,1 6.5.1 关力 窗的开关力 5.4.1 6.5.1 悬端吊重 5.4.1 6.5. 翘曲 5.4.1 6.5.l 5.4.1 6.5.1 弯曲 扭曲 5.4.1 6.5. 撑挡 5.4.1 大力关闭 5.4.1 6.5.1 反复启闭性能(上下 6.5.1 54.1 推拉窗除外) 外观质量 5.2 紧固件装配 5.3.2 6,4.2 机械式连接中联 5.3.5 6.4.5 接处的密封 机械式连接框、扇、 挺相邻构件装配 5.3.5 6.4.5 间隙 相邻构件媒接处同 5.3.8 6.4.8 -平面高低差 5.3.9 窗框,窗扇配合间隙 6.4.9 窗框、窗扇搭接量 5.3.106.4.10 防窗扇脱落装置 5.3.11 6,4.11 五金配件装配 5.3.12 6,4.12 滑撑与增强型钢的 5.3.13 6,4.13 可靠连接 5.3.14 密封条,毛条装配 6.4.14 压条装配 5.3.15 6.4.15 V 玻璃装配 5.3.16 6.4.16 注1:表中符号“/”表示需检测的项目;符号“”表示不需检测的项目;符号“A”表示可选项目 注2:内窗无设计要求时不检测 13
GB/T28887一2012 7.2组批与抽样规则 7.2.1过程检验 过程检验为全数检验 7.2.2出厂检验 应在过程检验全部符合要求时进行出厂检验 7.2.2.1外观、装配质量为全数检验 7.2.2.2其他项目检验,应从每个出厂检验(交货)批中的不同系列品种分别随机抽取5%且不应少于 三橙 7.2.3型式检验 从出厂检验合格的检验批中,按表17规定的数量随机抽取 表17窗性能检验试件分组、数量及试验顺序 试件分组 1)气密 采光 试验项目及顺序 隔声 2)水密 保温 力学性能 外窗 3)抗风压 试件数量(膛 试件合计(膛 7.3判定与复检规则 7.3.1 出厂检验 7.3.1.1外观质量,窗的装配检验结果全部符合要求时,则判该批产品合格 单件不合格时,判定该单 件不合格 7.3.1.2其他项目检验结果全部符合要求时,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 抽检项目中如有一橙不合格,可 再从该批产品中抽取双倍数量产品对不合格项目进行重复检验,重复检验结果符合要求时,则判定该批 产品合格,否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7.3.2型式检验 7.3.2.1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a b 正式生产后,当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而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正常生产时,每两年检测一次; D 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f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7.3.2.2判定与复检规则 7.3.2.2.1抽检产品全部符合表16的项目要求,该产品型式检验合格 14
GB/T28887一2012 7.3.2.2.2外观质量、窗的装配检测项目的判定与复检应符合7.3.1的规定 7.3.2.2.3性能检验项目中若有不合格项时,应从该产品中抽取双倍试件对该不合格项进行重复检 验,重复检验结果全部达到要求时,判定该项目合格,否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标志 8.1.1在产品的明显部位应注明产品标志,标志内容包括: a)制造厂名称; 制造厂地址 b 制造厂电话 c d)产品标记; e产品执行标准 f制造日期 产品检验合格后应有合格证 合格证应符合GB/T14436的规定 8.2 包装 产品表面应有保护撂施,应用对窗不产生污染及无腐蚀性的软质材料包装 8.2.1 包装应牢固,并有防潮措施 8.2.3产品出厂时应附有产品清单及产品检验合格证 8.3运输 8.3.1装运产品的运输工具,应有防雨措施并保持清洁 8.3.2在运输、装卸时,应保证产品不变形、不损伤、表面完好 8.4贮存 8.4.1产品应放置在通风、防雨、干燥、清洁、平整的地方 严禁与腐蚀性物质接触 .4.2产品贮存环境温度应低于50C,距离热源不应小于1m 8. 8. 4.3产品不应直接接触地面,底部垫高不应小于100mm 产品应立放,立放角不应小于70",并有 防倾倒措施 15
GB/T28887一2012 附 录A 资料性附录 常用材料标准清单 A.1型材 GB/T8814门、窗用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型材 JG/T263建筑门窗用未增塑聚氯乙烯彩色型材 JG/T176塑料门窗及型材功能结构尺寸 紧固件及五金附件标准 GB/T3098.4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细牙螺纹 GB/T15856.1十字槽盘头自钻自攻螺钉 GB/T15856.2十字槽沉头自钻自攻螺钉 GB/T24601建筑窗用内平开下悬五金系统 JG/T124建筑门窗五金件传动机构用执手 JG/T125 建筑门窗五金件合页(钞链 126建筑门窗五金件传送锁闭器 JG 建筑门窗五金件滑撑 JG 127 128建筑门窗五金件撑挡 滑轮 129 建筑门窗五金件 建筑门窗五金件单点锁闭器 130 聚叙乙烯(Pvc)门窗增强型钢 131 132聚氯乙娇(PvC)门窗固定片 212建筑门窗五金件通用要求 JG/T213建筑门窗五金件旋压执手 JG/T214建筑门窗五金件插销 JG/T215建筑门窗五金件多点锁闭器 JG/T233建筑门窗用通风器 A.3玻璃 GB/T11614平板玻璃 GB/T11944中空玻璃 GB/T15763.2建筑用安全玻璃第2部分钢化玻璃 GB/T15763.3建筑用安全玻璃第3部分;夹层玻璃 GB/T15763.4建筑用安全玻璃第4部分:均质钢化玻璃 GB/T17841半钢化玻璃 GB/T18915.1镀膜玻璃第1部分:阳光控制镀膜玻璃 GB/T18915.2镀膜玻璃第2部分;低辐射镀膜玻璃 16
GB/T28887?2012 JG/T255п?? JC433? JC/T511? A.4? QB/T3882 ??? QB/T3883 ? JC/T173? A.5? GB/T14683??? GB16776ù???? GB/T24498????? HG/T3100???????,?鷽 Jc/T483?? Jc/T485??? JC/T486п???? Jc/T635??? Jc/T1022п???? 17
GB/T28887一2012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建筑外窗抗风压强度、挠度计算方法 B.1概述 建筑外窗抗风强度计算方法适用于各种材质的平开式及推拉式建筑外窗的抗风强度的计算和验 算 也可用于四面支撑的其他开启形式的建筑外门和外窗的抗风强度的计算 B.2荷载分布与计算 B.2.1荷载分布 建筑外窗在风荷载作用下,承受与外窗平面垂直的横向水平力 外窗各框料间构成的受荷单元可 视为四边钦接的简支板 在每个受荷单元的四角各作45"斜线 使其与平行于长边的中线相交 这些 线把受荷单元分成四块,每块面积所承受的风荷载传给其相邻的构件(在受力计算时称作杆件),每个杆 件的受力可近似地简化为简支梁上呈矩形,梯形或三角形的均布荷载 见图B.1图B.7 图B.1荷载分布原理图 18
GB/T28887一2012 心o 0-4+o 说明 受力杆件上的总荷载,单位为牛顿(N) Q Q,Q.Q. -受荷单元直接传递给相邻杆件的荷载,单位为牛顿(N); 受力杆件长度,单位为毫米(nm) 图B.2简支梁承受均布荷载示意图 -O+o 图B.3简支梁承受均布荷载示意图 19
GB/T28887一2012 0=++O /'=(+g)/2 g=4+o +4 "=(Q+)/" 9 O. 说明: -受力杆件承受的由其他受力杆件传递的集中荷载总荷载,单位为牛顿(N) P 图B.4简支梁承受均布荷载和集中示意图 +4) 片=(" B=(g十)/2十o -g+o十o+g Q 说明: L -集中荷载受力点到杆件较远一端的长度,单位为毫米(G mm); -集中荷载受力点到杆件较近一端的长度,单位为毫米(mm); L P 由其他受力杆件传递的集中荷载,单位为牛顿(N) 、P,P X 为梯形荷载的顶宽,单位为毫米(mm 图B.5简支梁承受均布荷载和集中示意图 B.2.1.1当L/L<1/2,且XGB/T28887一2012 "=片+片 Q=-g十十十O. 图B.6杆件承受均布荷载和集中荷载示意图 B.2.1.2当La/L>1/2或Le/L<1/2,且X>L/3时,则总荷载Q按式(B.1)计算,集中荷载P按式 B.2)计算,集中荷载示意图见图B.7 g=g+o+g十g P=R+ 图B.7杆件承受均布荷载和集中荷载示意图 B.2.2荷载计算 荷载计算分为以下三种形式 建筑外窗在风荷载作用下,受力杆件上的总荷载(Q)为该杆件所承受的受荷面积(A)与施加 在该面积上的单位风荷载(w)之乘积,按式(B.3)计算 w B.3 Q=A 式中: 受力杆件所承受的总荷载,单位为牛顿(N); 受力杆件所承受的受荷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 A w -施加在受荷面积上的单位风荷载,单位为帕(Pa),按GB50009的规定取值 当进行建筑外窗的抗风压强度分级计算时,其受力杆件上的总荷载(Q)为该杆件所承受的受 b 荷面积(A)与该窗相对应的抗风压性能等级(P)之乘积,按式(B,4)计算 B.4 Q=AP 式中: 抗风压性能等级,单位为帕(Pa) P 当进行建筑外窗的强度验算时,其受力杆件上的总荷载Q)为该杆件所承受的受荷面积(A)与 建筑物承受的风荷载标准值(w)之乘积(W按GB50009的规定取值),按式(B.5)计算 Q=Aw B.5 式中 风荷载标准值,单位为帕(Pa) W 21
GB/T28887一2012 B.3截面特性 B.3.1截面的惯性矩(1 B.3.1.1当建筑外窗用料采用标准型材时,截面的惯性矩可在《材料手册》中查得 B.3.1.2当建筑外窗用料采用非标准型材时,截面的惯性矩需要通过计算来确定 B.3.1.3简单矩形截面的惯性矩按式(B.6)计算 (bh)/12 B.6 式中: 杆件截面的惯性矩,单位为四次方毫米mm'); -矩型截面平行于对称中心轴的边长,单位为毫米(m mm; 矩型截面垂直于对称中心轴的边长,单位为毫米( mm B.3.2截面的抵抗矩(wW B.3.2.1当建筑外窗用料采用标准型材时,截面的抵抗矩可在《材料手册》中查得 B.3.2.2当建筑外窗用料采用非标准型材时,截面的抵抗矩需要通过计算来确定 B.3.2.3 简单矩形截面的抵抗矩按式(B.7)计算 W=2XI/h B.7 式中 W 截面的抓抗矩,单位为立方毫米(mm'), B.4强度计算 B.4.1弯矩(M)的计算 B.4.1.1简支梁承受矩形、梯形、三角形均布荷载示意图见图B.8 b 梯形荷载 矩形荷载 三角形荷载 说明 K -梯形荷载下底与上底差值的1/2 图B.8简支梁承受均布荷载示意图 B.4.1.1.1在矩形荷载作用下,简支梁的弯矩M按式(B.8)计算 M=(QL/8.00 B.8 式中 弯矩,单位为牛顿米(N M--- m) B.4.1.1.2在梯形荷载作用下,简支梁的弯矩根据系数K的取值,分别计算M值 K的取值按式 (B.9)计算,弯矩M按式(B.10)计算 系数K和常数入的取值见表B.1 22
GB/T28887一2012 B.9 =KL/L K .B.10 M=(QL)/A 式中: K 系数; 常数 表B.1系数K和常数入值 系数K 0.3 0.4 0. 0.2 常数入 6.76 7.30 6.36 6.10 B.4.1.1.3在三角形荷载作用下,简支梁的弯矩M按式(B.11)计算 (B.11 M=(QL)/6.00 B.4.1.2简支梁承受集中荷载的示意图见图B.9. b 集中荷载作用于任意点 集中荷载作用于跨中 图B.9简支梁承受集中荷载示意图 B.4.1.2.1当集中荷载作用于跨中时,弯矩M按式(B.12)计算 M=PL/4 B.12 B.4.1.2.2当集中荷载作用于任意点时,弯矩M按式(B.13)计算 M=PL1L2)/1 B.13 B.4.1.2.3当向外平开窗的窗扇受负压或向内平开窗的窗扇受正压且采用单锁点时,其窗框的竖框 受荷情况按紧固五金件处有集中荷载作用的示意图见图B.9 简支梁弯矩M按式(B.12)或式(B.13) 计算 当向外平开窗的窗嘲受负压或向内平开窗的窗射受正压且采用单锁点时,其窗扇边挺受 B.4.1.2.4 荷情况可近似简化为以紧固五金件处为固端的悬臂梁上承受矩形均布荷载见图B.10,其弯矩M按式 (B.14)计算 B.14 M=(QL/2 注;建筑外窗受力杆件上有均布荷载和集中荷载同时作用时,其弯矩为他们各自产生弯矩叠加的代数和 图B.10悬臂梁承受均布荷载示意图 B.4.2最大弯曲应力(a)按式(B.15)计算 23
GB/T28887一2012 =M/W B.15 omx 式中: -计算截面上的最大弯曲应力,单位为兆帕(MPa),且dm<[] oma M -受力杆件承受的最大弯矩,单位为牛顿米(N m W 净截面的抵抗矩1/C,单位为立方毫米(mmi); 计算截面的惯性矩,单位为四次方毫米(mm') C -中和轴到截面边缘的最大距离,单位为毫米(n mm [] 材料的抗弯允许应力,单位为兆帕(MPa). B.4.3剪力(')的计算 B.4.3.1简支梁承受矩形、梯形、三角形均布荷载的示意图见图B.11, 三角形荷载 矩形荷载 梯形荷载 说明 梯形荷载下底与上底差值的1/2 图B.11简支梁承受均布荷载示意图 B.4.3.1.1在矩形荷载作用下,剪力Q'按式(B.16)计算 (B.16 Q=士Q/2 B.4.3.1.2在梯形荷载作用下,剪力Q'按式(B.17)计算 B.17 Q'=士Q(1a/L)/2 B.4.3.1.3在三角形荷载作用下,剪力Q'按式(B.18)计算 Q'=士Q4 B.18 B.4.3.2简支梁承受集中荷载的示意图见图B.12 集中荷载作用于跨中 集中荷载作用于任意点 图B.12简支梁承受集中荷载示意图 B.4.3.2.1当集中荷载作用于跨中时,剪力按(B.19)计算 .(B.19 Q'=士P/2 B.4.3.2.2当集中荷载作用于任意点时,剪力按式(B.20)和式(B.21)计算 Q'=(PL/IL .B.20) Q'=一PL/L B.21) 2
GB/T28887一2012 B.4.3.2.3当向外平开窗的窗扇受负压或向内平开窗的窗扇受正压且采用单锁点时,其窗框的竖框 受荷情况按紧固五金件处有集中荷载作用的简支梁计算,见图B.12,剪力Q'按式(B.19)或式(B.20)和 式(B.21)计算 B.4.3.2.4当向外平开窗的窗扇受负压或向内平开窗的窗扇受正压且采用单锁点时,其窗扇边挺受 荷情况可近似简化为以紧固五金件处为固端的悬臂梁上承受矩形均布荷载,见图B.13,其剪力按式 (B.22)计算 -Q (B.22 注:建筑外窗受力杆件上有均布荷载和集中荷载同时作用时,其剪力为他们各自产生剪力叠加的代数和 图B.13悬臂梁承受均布荷载示意图 B.4.4最大剪切应力(rm.)按式(B.23)计算 了、=(Q'S/(Io7 B.23 式中: 最大剪切应力,单位为兆帕(MPa),且了[] Tma Q -计算截面所承受的剪力,单位为牛顿(N); s -计算剪切应力处以上毛截面对中和轴的面积矩,单位为立方毫米(mm 毛截面的惯性矩,单位为四次方毫米(mm 腹板的厚度,单位为毫米(mm); [] 材料的抗剪允许应力,单位为兆帕(MPa) B.5最大挠度(fmm)的计算 B.5.1计算所得的最大挠度fm值应满足式(B.24). fm<[/门] B.24 式中: 最大挠度 /nns r门 -杆件的允许挠度 注1:当窗为柔性镶嵌单层玻璃时,[]- L/100 注2:当窗为柔性镶嵌双层玻璃时.[]=L/150. 注3:建筑外窗受力杆件有均布荷载和集中荷载同时作用时,其最大挠度f为他们各自产生挠度叠加的代数和 B.5.2建筑外窗受力杆件受荷情况近似简化为简支梁上承受矩形、梯形或三角形的均布荷载, 见图B.14 25
GB/T28887一2012 矩形荷载 三角形荷载 梯形荷载 图B.14简支梁承受均布荷载示意图 B.5.2.1在矩形荷载作用下,最大挠度按式(B.25)计算 =(QL/(76.80×EI B.25 /mx 式中 外窗受力杆件所用材料的弹性模量 E 在梯形荷载作用下,最大挠度根据系数K的取值,分别计算.值 K的取值按式(B.26)计 B.5.2.2 算,f按式(B.27)计算 系数K和常数入的取值见表B.2 K=KL/I B.26 f=(Q L3)/(入E1) (B.27 式中: K 系数; 常数 表B.2系数K和常数入值 0.2 .3 系数K 0.l 0. 0,4 常数入 70,20 65.60 62.40 60.60 B.5.2.3在三角形荷载作用下,最大挠度按式(B.28)计算 =(QL')/(60,00×EI) B.28 B.5.3建筑外窗受力杆件在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示意图见图B.15 集中荷载作用于跨中 集中荷载作用于任意点 图B.15简支梁承受集中荷载示意图 B.5.3.1当集中荷载作用于跨中时,最大挠度按式(B.29)计算 L/48.00×EI (B.29 v B.5.3.2当集中荷载作用于任意点时,最大挠度按式(B.30)计算 f=PLL .(L十L)[3×L(L十L.]12)/27.00×E l LB.30 B.5.3.3当向外平开窗的窗扇受负压或向内平开窗的窗扇受正压时,其窗框的竖框受荷情况按紧固 五金件处有集中荷载作用,见图B.15,最大挠度/按式(B.29)或式(B.30)计算 B.5.3.4当向外平开窗的窗扇受负压或向内平开窗的窗扇受正压时,其窗扇边糍受荷情况可近似简 26
GB/T28887一2012 化为以紧固五金件处为固端的悬臂梁上承受矩形均布荷载(见图B.16),其最大挠度f按式(B.31) 计算 fm=(QL)/(8.00×E I B.31 式中: 计算截面的惯性矩,单位为四次方毫米(mm'); E 外窗受力杆件所用材料的弹性模量,单位为帕(Pa) 图B.16悬臂梁承受均布荷载示意图 B.6联接计算及要求 B.6.1对焊联接的计算 当端部联接采用对焊时,需进行焊缝处的剪切应力按式(B.32)验算 下=(1.5×Q/L B.32 式中 -焊缝处的剪切应力,单位为兆帕(MPa),且<[n]; Q -作用于联接处的剪力,单位为牛顿(N) -联接件中腹板的厚度,单位为毫米(n mm; L -缝的计算长度,单位为毫米(mm); [r] -对接焊缝的抗剪允许应力,单位为兆帕(MPa). 当验算复杂截面时,其剪切应力按腹板与中和轴的距离分配选取最不利的截面代人式(B.32)进行 验算 B.6.2螺栓联接的计算 B.6.2.1当螺栓联接的横截面与受力方向平行时,应验算螺栓的剪切应力,同时还应验算螺栓的承压 应力;当其横截面与受力方向垂直时,需验算其抗拉承载力 B.6.2.2当螺栓抗剪时,按式(B.33)计算 [N]一从.[(d)/4][r] B.33 式中: 每个螺栓的抗剪允许承载能力,位为牛顿(N); [N] 螺栓的受剪面数目; n [T] -螺栓的抗剪允许应力,单位为兆帕(MPa); 螺杆的外径,单位为毫米(mm) B.6.2.3当螺栓承压时,按式(B.34)计算 [Nk]=d习[ok B.34 式中: [N 每个螺栓的承压允许承载能力,单位为牛顿(N); 螺栓的承压允许应力,单位为兆帕(MPa) [o 27

建筑用塑料窗GB/T28887-2012

建筑用塑料窗是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具有保温、隔音、防水、防尘、优美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住宅、公共建筑、工业厂房等领域。为了规范塑料窗的生产和应用,我国制定了《建筑用塑料窗》国家标准GB/T28887-2012。

一、定义与分类

塑料窗是指窗框和窗扇均由塑料材料制成的窗。根据使用场所和结构形式,GB/T28887-2012将塑料窗分为以下几类:

  • 平开窗:窗扇靠铰链固定在窗框上,通过开合实现通风和采光。
  • 推拉窗:窗扇沿轨道滑动,通过推拉实现通风和采光。
  • 上悬窗:窗扇靠铰链固定在窗框上,向上开启,适用于较高的建筑物。
  • 下悬窗:窗扇靠铰链固定在窗框上,向下开启,适用于较低的建筑物。
  • 固定窗:窗扇不可移动,只能透光通风,适用于一些装饰或减小噪音的需要。

二、要求

GB/T28887-2012对塑料窗的主要技术要求包括以下方面:

  • 气密性:窗框和窗扇之间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以保证窗的隔音、防尘等性能。
  • 水密性:窗框和窗扇应具有一定的防水性能,防止雨水渗入室内。
  • 抗风压性:窗框和窗扇应具有足够的抗风压性能,以满足使用要求。
  • 尺寸稳定性:窗框和窗扇应具有一定的尺寸稳定性,防止变形影响使用。
  • 耐候性:窗框和窗扇应具有一定的耐候性,能够适应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使用。
  • 表面质量:窗框和窗扇应具有一定的表面质量,美观、平整、无明显缺陷。

三、标准适用范围

GB/T28887-2012适用于建筑用塑料窗的设计、生产和验收,并可作为用户选用时的参考依据。

四、结语

建筑用塑料窗是一种环保、节能、实用的建筑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中。GB/T28887-2012对塑料窗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规范,为其生产和应用提供了标准,有利于促进塑料窗行业的健康发展。

建筑用塑料窗的相关资料

和建筑用塑料窗类似的标准

建筑用塑料窗

建筑用塑料门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建筑用塑料门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建筑用塑料门的编号:GB/T28886-2012。建筑用塑料门共有34页,发布于2013-06-012012年第28号公告
下水道及化粪池气体监测技术要求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下水道及化粪池气体监测技术要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下水道及化粪池气体监测技术要求的编号:GB/T28888-2012。下水道及化粪池气体监测技术要求共有24页,发布于2013-06-012012年第28号公告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建筑用塑料窗

建筑用塑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