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0886-2019

三螺杆泵

Threescrewpump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三螺杆泵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三螺杆泵的编号:GB/T10886-2019。三螺杆泵共有19页,发布于2020-05-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J71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23.080
  • 实施日期2020-05-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9页
  • 文件大小1.27M

三螺杆泵


国家标准 GB/T10886一2019 代替GB/T108862002 三螺 杆 泵 Threeserewpumps 2019-10-18发布 2020-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币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10886一2019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型式和型号 4.1型式 4.2型号 5 要求 5,l 般要求 5.2性能 5.3清洁度 5,4材料 铸件 5.5 5.6焊接件 57轴承 5,.8轴封 5.9安全阀 5.10泵体及接口 5.11装配 5.12联轴器及护罩 5.13驱动机 5. 14 涂漆 5.15智能控制、报警、停机系统 试验方法 6.1水压试验 6.2整机试验 6.3清洁度试验 检验规则 7.1材料检验 7.2型式检验 7.3出厂检验 7.4最终检验 7.5检验记录
GB/T10886一2019 8 成套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0 10 8.1成套 8.2标志 8.3 包装 8.4运输 12 8.5贮存 12 保证事项 13 附录A资料性附录三螺杆泵基本数据单格式 参考文献 *+ 15
GB/T10886一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08862002《三螺杆泵》 本标准与GB/T10886一2002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泵产品设计和使用一般要求(见5.1); -增加了泵额定工况点的效率指标参照表(见表1); -对主、从动螺杆材料成分及力学性能进行了修改(见表2,表3、表4,2002年版的表2,表3、表 4); 一删除螺杆、衬套、泵体材料采用QT450-2的规定见2002年版的表5,表6),用国标材料 QT450-10替代(见表2) 增加了在合同中用户应注明出现在流程介质和所处环境中的任何腐蚀性因素定量)的要求 见5.4.3); 轴承额定工况,正常连续运转条件下,将设计计算寿命>17500h修改为>25000h见5.7.4 2002年版的4.9.3); 增加轴封处机械密封泄漏量具体量值(见5.8.1) 增加了系体应能承受一定的管道载荷和热膨胀引起的外力和外力矩的规定(见5.10.5,表5) 增加了智能控制,报警、停机系统要求(见5.15) 增加了三螺杆泵基本数据单格式(见附录A)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1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系业机械集团有限公司、黄山工业泵制造有限公司、河北恒盛泵业股份有限 公司南京工业泵厂、杭州兴龙泵业有限公司、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士光、甘志强、王金来、汪洋、王旭、朱彬、郑国生,金、赵钊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0886一1989,GB/T10886一2002; GB/T10887一1989
GB/T10886一2019 螺杆泵 三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三螺杆泵(以下简称泵)的型式与型号,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成套、标志,包装、 运输、贮存及保证事项 本标准适用于输送不含固体颗粒、具有润滑性液体的泵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9112钢制管法兰类型与参数 GB/T13306标牌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7241.1铸铁管法兰类型 GB/T29529一2013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GB/T295312013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方法 JB/T4297 泵产品涂技术条件 JB/T6913泵产品清洁度 JB/T8091螺杆泵试验方法 JB/T8687 泵类产品抽样检验 术语和定义 JB/T809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型式和型号 4.1型式 按本标准的规定,泵可以制成下列儿种型式: 单吸卧底座式; 单吸卧端盘式 -单吸立悬挂式 单吸立柱脚式: 双吸卧底座式 双吸立柱脚式 4.2型号 型号的表示方法可采用以下汉语拼音字母、数字和符号表示泵的型号,含义包括泵类别用途、介质
GB/T10886一2019 种类、安装型式、吸人方式及螺杆结构参数 3G " -螺杆螺旋角度圆整值 螺杆螺距数取整值 主动螺杆外径mm) 吸入方式 -无字母:单吸 -S:双吸 -无字母:卧底座式 安装型式 -F:卧端盘式 -L:立柱脚式 -G:立悬挂式 -无字母:润滑油或液压油 介质种类 一R:燃油 -W:高温 -N:高黏度 用途 -无字母:陆用 -C:船用 泵类别 三螺杆泵 示例1: 主动螺杆外径25mm、螺旋角46",螺杆螺距数为4,输送介质为润滑油或液压油、单吸卧底座式陆用三螺杆系,标记 为3G25×446. 示例2 主动螺杆外径100mm、螺旋角为38",螺杆螺距数为2、输送介质为润滑油或液压油、双吸立柱脚式船用三螺杆泵、 标记为;:3GCI.S100 X2-38 要求 S 5.1 -般要求 5.1.1泵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5.1.2如用户有特殊要求,在考虑本标准规定的同时,应以技术协议或合同为准 5.1.3订货时应填写三螺杆泵基本数据单 数据单内容应由用户,制造厂双方根据合同要求共同填写 确定,三螺杆系基本数据单格式参见附录A 5.1.4泵应按使用寿命20年设计(不包括易损件). 5.1.5泵输送的介质温度适用范围0C一200 C,黏度适用范围3x10-“m'/一5×10-m'/s 系及辅助设备应在安全阀所限定的压力及跳闸转速下安全操作 安全阀全开启压力应不大于 5.1.6 最大许用泵出口压力的90%,驱动设备的跳闸转速与其最大连续许用转速之比应至少满足下列要求 -调速电动机:l10%; 恒速电动机:l00%; 汽轮机:l10%; 其他驱动机:l10% 5.1.7泵承压零件应做水压试验,水压试验压力应为泵出口工作压力的1.5倍,最小不得低于0.6MPa,
GB/T10886一2019 5.1.8系交付使用启动前,应按5.1l1.4规定对驱动设备轴与系轴连接的同轴度进行核查,超出允差范 围应予以纠正 5.2性能 5.2.1泵额定工况点的保证流量、轴功率和效率允差应符合JB/T809的规定 泵效率指标应参照 表1的规定 表1泵额定条件下的效率指标 流量 介质黏度 额定压力 转速 泵效率 m'/h m'/s MPa r/min 82 >10~20 85 1450 7.5×10- 2.5 >20~80 87 >80 88 5.2.2泵在额定工况下无汽蚀运行时,噪声值应不大于GB/T29529一2013标准的C级规定 5.2.3泵在额定工况下无汽蚀运行时,振动烈度值应不大于GB/T29531一2013标准的C级规定 5.2.4梨额定点的必需汽蚀余量NPsHR应至少比有效汽蚀余量NPSHA小0.3mwC 5.3清洁度 如果规定,泵的清洁度指标应符合JB/T6913的规定 5.4材料 5.4.1系的零、,部件材料应与工作条件相适应,它取决于泵的使用场所、运行工况及输送介质的性质 泵主要零件推荐选用表2规定的材料 若零件为组合材料时,表2中的材料为起零件主要功能作用的 材料 如;衬套采用铝合金包铜合铸件材料,铸铜合金为起零件主要功能作用的材料 5.4.2允许采用经证明不降低性能并满足使用要求的其他材料 5.4.3在合同中用户应注明出现在流程介质和所处环境中的任何腐蚀性因素(定量),包括可能导致应 力腐蚀断裂或弹性件腐蚀的成分,如;硫化氢、氯化物、氧化物等以及其他可能与铜及铜合金发生反应的 成分,制造厂所提供泵的选材应适应这些介质的要求 表2泵主要零件材料 材料 零件名称 名称 牌号 标准号 16MnCrS5 表面硬化钢 本标准表3,表4 合金结构钢 38CrMoAI GB/T3077 主,从动螺杆 合金结构钢 40C GB/T3077 GB/T699 优质碳素结构钢 45 GB/Tl173 铝合金铸件 ZAISi12CulMglNil(ZL109) CuSn5Pb5Zn5 GB/T1176 衬套 铜合金铸件 GB/T1318 球墨铸铁件 QT450-10
GB/T10886一2019 表2(续 材料 零件名称 名称 牌号 标准号 GB/T3191 铝棒材 2A12 轴承套 铝合金铸件 ZAISi12CulMglNilZL109 GB/T1173 平衡套 GB/T1176 铜合金铸件 ZCusnoPr 铜合金铸件 CuSnloP1 GB/Tl176 H200 GB/T9439 灰铸铁件 球墨铸铁件 QT400-18 GB/T1348 系体 球墨铸铁件 QT450-10 GB/T1348 铸钢件 ZG200-400 GB/T11352 20 优质碳素结构钢焊接件 GB/T699 表316MnCrS5的化学成分 Si Mn I 其余 元素符号 化学成分/% 0.140.19 C0.40 1.00~1.30 s0.025 0.020.,04 0.801.10 表4 16MnCrS5热处理及力学性能 圆钢直径 抗拉强度R.最小值 s16mm 16mm之ds40mm 40mmGB/T10886一2019 5.7轴承 5.7.1用于对泵主动螺杆起支撑定位作用的轴承可采用下列两种结构之一 滑动轴承; aa 滚动轴承 b 5.7.2系采用滑动轴承时,需兼顾主动螺杆轴向力平衡的功能 轴承套的材料应采用适于中速、耐高 温材料,见表2推荐材料 5.7.3系采用滚动轴承时,应根据设计计算确定和选择,并依输送介质的润滑性和温度确定为内装或 外装轴承形式 内装轴承应以泵输送介质做润滑剂,外装轴承则应采用独立的润滑装置 当滚动轴承 采用润滑脂润滑时,轴承箱应设置油脂加注口,并防止润滑脂过度流失 5.7.4轴承额定工况,正常连续运转条件下,设计计算寿命应>25000h 5.7.5在轴承箱处测量温度,最高不得超过82C,温升应<40C 5.8轴封 泵轴封采用机械密封时,无特殊规定轴封处泄漏应符合以下规定 5.8.1 轴封处机械密封泄漏量;轴径<50mm,泄漏量<3ml/h;轴径>50mm,泄漏量<5ml/h; a b泵应设置轴封处泄漏介质的收集和排放装置 5.8.2泵设计时应考虑方便更换密封 5.9安全阀 5.9.1泵宜配带安全阀,安全阀全回流压力值应符合JB/T8091的规定 5.9.2安全阀动作后,当出口压力恢复到额定压力时,泵流量应不小于之前的正常值 5.9.3泵配带的安全阀只用于泵的保护 5.10泵体及接口 5.10.1泵进、出口与管路连接可采用下列型式 法兰连接 a b) 螺纹连接 5.10.2系进、出口法兰类型应符合GB/T9112和GB/T17241.1的规定,连接及外形尺寸及要求符合 其系列标准 5.10.3法兰连接螺孔应均匀分布在中心圆上,且对称分布在法兰面垂直中心线两侧 5.10.4泵进、出口法兰盘外缘上可设置测量接口,出厂时应用螺塞封堵 5.10.5系体应能承受一定的管道载荷和热膨胀引起的外力和外力矩 在额定工况下泵进、出口法兰 允许承受的外力和外力矩的最小载荷值按表5 对于表5中不含的法兰规格允许承受外力和外力矩的 能力,由式(1)、式(2)确定 表5泵法兰承受外力最小载荷值 法 兰受的外力 法兰受的外力矩 法兰公称尺寸DN F.,F,和F M.,M,和M. mmm N”m 二50 650 50 80 1040 560
GB/T10886一2019 表5(续 法兰受的外力 法兰受的外力矩 法兰公称尺寸DN F,F,和F M,M,和M mmm N w 100 1300 700 150 1950 1050 200 2600 1400 250 3250 1750 2 300 3900 100 2 350 4550 450 400 5200 2800 500 6500 3500 600 7800 4200 F,=F,=F =13DN M,=M,=M =7DN 式中 与泵轴线平行的r轴向所受的力,单位为牛顿(N) 力 F 与工轴和:轴相垂直沿水平y轴方向的受力,单位为牛顿(N); F s 轴和y轴相垂直,沿垂直轴方向的受力,单位为牛顿(N); DN 泵接口法兰公称尺寸,单位为毫米(mm); M 围绕工轴的力矩,单位为牛顿米(Nm). Bu 围绕y轴的力矩,单位为牛顿米(Nnm); M 围绕轴的力矩,单位为牛顿米(Nm) 5.106除非另有规定,泵进、出口区域额定压力可不同,进,出口法兰采用标准应- 一致 5.10.7如泵体是带冷却或加热套结构,则应保证夹套不能泄漏(内漏或外漏) 夹套的设计压力 应>0.52MPa,需经水压试验,试验压力应一0.8MPa 5.10.8泵应设排泄孔,方便残留介质排泄 5.11装配 5.11.1泵零件应经检验合格、外购件有合格证书方可进行装配 5.11.2泵装配前对所有零件进行清洗,零件表面不得有碰伤、锈蚀、变形、油溃、污物和毛刺等 5.11.3泵装配后用手或适当工具转动主动螺杆,应均匀无阻滞、卡住现象 5.11.4联轴器应固定在轴上,以限制其沿轴向窜动 驱动设备轴与泵轴连接后同轴度应符合用户的 要求或联轴器生产厂商提供的使用规范 5.11.5应在设备合适的部位配备起吊构件(如吊耳等),以便于现场进行安装 5.11.6应确保泵的外部连接位置尺寸,包括泵地脚螺栓孔之间位置、泵地脚螺栓孔与进、出口相对位 置等,尺寸偏差应按士3 mm 5.11.7如有规定,应完善连接泵辅助管路和附属系统,包括:冷却水、排气、放空、放净管路、仪表、阀 门、接头和控制系统元器件,经测试合格和彻底清洁后,整齐,美观地安装在泵上或要求的范围内
GB/T10886一2019 5.12联轴器及护罩 5.12.1泵可选用弹性联轴器,联轴器应能传递驱动机输出的最大功率 5.12.2泵与电动机连接,采用联轴器的规格至少应按电动机最大输出功率的120%来确定 5.12.3联轴器应配防护罩,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防护罩应将转动轴及元件罩住,从而防止在操作设备期间,操作人员接触到转动部件 防护罩结构应有足够刚度,不易变形,在任意方向都不与转动部件接触 防护罩应由金属材料构成 如果规定,护罩可由不产生火花的材料制成,如铝合金、铜合金、非 金属(聚合体)等 防护罩可根据需要做成便于拆卸或开合式结构 5.13驱动机 泵驱动机《电动机)应由制造厂成套提供 驱动机的规格应满足最大规定运转条件(包括传动 5.13.1 损失)下的要求 所有驱动设备均应在额定的工况条件下正常稳定运行 5.13.2确定驱动机的种类、型式及额定输出功率,应满足泵性能参数要求,运行方式与所输送介质相 适应 选择驱动机应考虑以下因素 泵用途; -驱动机种类和型式; 电网频率; 输送介质的黏度及受温度影响后流量、轴功率的变化 5.13.3驱动机(电动机)额定输出功率的选择宜按图1的规定,同时还应考虑系安全阀全开启和介质 黏度最高工况下,驱动机不能超负荷 150 140 30 20 10 100 0.2 100 500 图1驱动机(电动机)额定输出功率选择图 5.14涂漆 5.14.1除另有规定,泵应按JB/T4297对出厂泵的外表面(连接面除外)涂耐腐油漆,油漆中不应含有 铅或铬酸盐 5.14.2涂层应连续,不应有粗糙不平、漏涂、刷痕,裂纹,堆积、流坠,夹杂、气泡等缺陷,对涂漆后出现 的上述缺陷应立即修补 5.15智能控制、报警、停机系统 5.15.1泵宜配置智能运行控制系统,对泵的工作运行情况(如出口压力,轴承温度等)进行控制与监
GB/T10886一2019 视,出现异常情况能及时显示、报警、停机 5.15.2除另有规定,用户应规定智能运行控制系统要求,由制造厂提出建议方案,最终协议条款由用 户,制造厂双方共同确定 6 试验方法 6.1水压试验 6.1.1泵承受压力的零件在装配前应进行水压试验 水压试验前不得喷漆 水压试验压力按5.1.7规定 泵夹套水压试验压力按5.10.7的规定 泵进、出口腔室可分别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应为各自腔室工作压力的1.5倍,最小不得低 于0.6MPa 除另有规定,水压试验保压时间不小于10min,其表面不得有渗漏、冒汗现象 6.1.2如系零件出现渗漏缺陷,可采用补焊或其他经用户同意的工艺方法进行修补,零件修补后,应按 6.1.1的规定重新进行水压试验 系零件水压试验后可按以下规定做标记,并记录 标记应印记在不能被清除或覆盖的零件表 6.1.3 面上 口 工 夹套水压试验代号,如无,则不标 试验压力:MPa 水压试验代号 6.2整机试验 6.2.1运转试验 6.2.1.1试验前应检查试验管路系统及接头不得有任何泄漏点 6.2.1.2试验前应确保系统中过滤器下游管路及元件的清洁 6.2.1.3泵的运转试验方法按JB/T8091的规定进行 6.2.2安全阀试验 安全阀试验应在泵运转试验后进行,方法符合JB/T8091和5.9.2的规定 6.2.3性能试验 6.2.3.1泵流量,轴功率试验方法按JB/T8091的规定,根据需要进行性能换算 6.2.3.2泵噪声测量方法按GB/T29529一2013的规定 6.2.3.3泵振动测量方法按GB/T29531一2013的规定 6.2.3.4泵汽蚀试验方法按JB/T8091的规定 6.2.3.5轴承温度测定应在泵按额定工况稳定运行1h后进行,可采用辐射温度计在轴承箱表面测量 6.2.3.6轴封泄漏量可采用量杯测量 6.2.3.7性能试验完成后应按JB/T8091规定,出具性能试验报告
GB/T10886一2019 6.3清洁度试验 泵清洁度的试验方法按JB/T6913的规定 检验规则 7.1材料检验 泵主要零部件选用的原材料应具有出厂质量合格证明,内容包括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热处理状态 等,泵制造厂应定期对这些实物、材料进行抽验,以确定其是否符合标准规定 规定时制造厂应提供承 压件无损检测合格证明 7.2型式检验 泵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应做型式检验 7.2.1 首制泵或转产后首制泵; 泵在结构、材料、工艺等方面做了较大改变 停产2年后再次恢复生产; 上级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要求 用户要求 7.2.2泵型式检验的检测项目按表6 表6泵检验类型与检测项目 检验类型 符合要求 检测方法 检测项目 本标准章,条编号 本标准章,条编号 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 水压试验 5.1.7 6.1 运转试验 5.7、5.8 6.2.1 安全阀试验 5.9 6.2.2 流量、,轴功率 5.2. 6.2.3.l 5.2.2 6.2.3.2 噪声 5.2.3 6.2.3.3 振动 汽蚀试验 5.2.4 6,2.3.4 轴承温度 5,7.5 6.2.3.5 6.2.3.6 轴封泄漏量 5,8.1 6.3 清洁度 5,3 注;“么”表示应进行的检测项目;“-”表示不必进行的检测项目 7.2.3型式检验应采用抽检的方式进行检验,抽样判定原则按JB/T8687规定 7.3出厂检验 正常生产交付用户的系应做出厂检验,检测项目按表6,逐台检验
GB/T10886一2019 7.4最终检验 泵在出厂前应做最终检验,检验内容包括 泵转动方向; 泵进、出口标识; -标牌位置及标牌内容的符合性; 泵连接尺寸; 成套零部件及其附属装置; 安装的辅助管路 涂漆质量的符合性; -随机文件的齐全性; 包装质量的符合性 7.5检验记录 如果规定,制造厂应向用户提供泵的检验记录,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 -材料质量检测合格证明; 承压件无损检测合格证明 主要零部件检验记录; 水压试验记录; 运转和性能试验报告; 最终检验记录等 8 成套、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1成套 8.1.1整机成套范围 泵整机成套供货范围包括下列形式 泵单机; 泵机组(包括泵单机,电动机、联轴器底座、支架及合同要求的成套内容). 8.1.2附件 任何形式的成套,应按用户要求提供真空表、压力表、接头、仪表阀等 仪表精度不能低于1.5级 8.1.3随机备件 按技术协议书 8.1.4应付资料 8.1.4.1制造厂在接到合同后,应向用户提供泵及附属装置的安装尺寸图 8.1.4.2下列资料应在产品发运时向用户提供 装箱单; 使用维护说明书; 泵的安装图; 10
GB/T10886一2019 产品合格证; 配套产品的说明书和合格证; 其余按技术协议书 8.2标志 8.2.1产品标志 8.2.1.1泵产品标牌应符合GB/T13306的规定,标牌内容应包括 制造厂名称 泵的名称,型号 注册商标; 泵的额定性能参数,包括;流量、压力、轴功率、汽蚀余量、黏度、转速等; 出厂日期及编号 8.2.1.2每台泵应在泵与电机连接的明显位置,固定转向牌或铸出转向指示箭头,铸出的箭头涂以红 漆,以标明泵的旋转方向 8.2.1.3应标明泵进、出口标识 8.2.2附件、备件的标识 所有单独包装的零部件以及备品备件均应带有明显的标识 8.2.3配对标记 需精确复位和易装错的可拆卸零件,应做配对标记 8.2.4包装标识和运输防护标志 泵应在包装箱表面喷写或固定包装标识和运输防护标志,字迹应清晰、整齐,主要内容应包括: 产品型号; 合同号; 装箱编号; 接收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 制造厂(卖方)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 质量、外形尺寸 运输和防护标志等 8.3包装 8.3.1被包装泵的进、出口应设置封口帽(板),以防杂物进人泵内 8.3.2 外露机加工表面应涂以适当的防锈层 产品包装应符合GB/T1338!的规定,包装箱应牢固,防潮,所有零件都应固定在箱内,防止在贮 8.3.3 存及运输过程中遭受损伤,遗失、锈蚀等 8.3.4随机文件应放在防潮袋内,固定在箱内 8.4运输 泵运输应符合铁路、公路、水路等交通运输部门的有关规定,除非采取保障措施,泵包装箱应避免在 运输过程中码放,严禁用钢丝绳直接吊装泵包装箱 1
GB/T10886一2019 8.5贮存 8.5.1泵在贮存中应做如下处理 内部应用合适的防锈剂包括防锈液或防锈油等)喷涂,防锈剂应能用溶液清除 -泵备件及泵外露机加工表面应涂防锈剂或防锈油脂 泵贮存期超过半年以上,应定期盘动泵轴 8.5.2泵及备件应置于防潮、干燥的库房内,泵的油封期12个月,过期应重新油封 保证事项 用户应保证泵在供需双方约定的工况下运行,并严格遵守制造厂提供的使用维护说明书按规定要 求进行操作和维护,系在发货18个月内,实际运行不超过12个月(以先到为准),确因产品质量不良而 发生故障不能正常工作时,制造厂应无偿地为用户维修或更换损坏的零部件,易损件正常的磨损除外 或按合同规定 12
GB/T10886一2019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三螺杆泵基本数据单格式 三螺杆泵基本数据单格式见表A.1 表A.1三螺杆泵基本数据单 用户名称 合同号 编号 项目名称 位号 电话 数量 传真 泵型号 驱动机型号 驱动机制造商 泵额定性能参数 保证流量 m/h 转速 r/min 额定压力 MPa 介质黏度 m" |进口压力 MPa 介质温度 必需汽蚀余量 轴功率 kW mwC 10 系主要零件材料 系体 衬套 12 封 ,从动螺杆 轴承套/平衡套 13 轴封 14密封型式 密封材料 15密封型号 制造商 16 驱动机电动机)数据 输出功率 温升限值 额定转速 绝缘等级 19 防护等级 变转速范围 20电制 防爆等级 21 工作条件及环境 22室内/室外/环境温度 加热/不加热 23变频系统/控制系统 腐蚀性元素及含量 供货范围/制造厂服务 24 系单机 25 系压力传感器 26电动机 泵腔温度传感器 27公用底座 泵轴承温度传感器 28地脚螺栓 泵振动传感器 29润滑系统 机组电控柜 30联轴器及防护罩 油漆 13
GB/T10886一2019 表A.1(续) 31密封系统 工厂检验和试验 32泵带安全阀 安装和调试指导 33碱速机 调试备件 随机资料 34压力表 35 质量检验 36检验记录和试验报告 非见证 见证 观察 检验记录和试验报告 非见证 见证 观察 37运转和性能试验 泵装配 38泵零件水压试验 泵拆检 夹套水压试验 材料检测 39 主要零部件检验 外形尺寸检验 40 14
GB/T10886一2019 考文 参 献 GB/T699优质碳素结构钢 [2]GB/T1173铸造铝合金 [3]GB/T1176铸造铜及铜合金 [4]GB/T1348球墨铸铁件 [5]GB/T3077合金结构钢 [们 GB/T3191铝及铝合金挤压棒材 [7 GB/T9439灰铸铁件 [8]GB/T1352 -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 [9] GB/T13819铜及铜合金铸件 [10]JB/T6880.1泵用灰铸铁件 系用铸钢件 11]JB/T6880.2 PositiveDisplacemenPump一Rotary [[12]API676一2009 [13]EN10084:2008CasehardeningsteelsTechnicaldeliverconditions 15

三螺杆泵GB/T10886-2019介绍

三螺杆泵是一种常用于输送高黏度流体的正向位移泵,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造纸、印染、食品等行业。它由一个主轴和3个同步转动的螺杆组成,其中一根为主螺杆,另外两根为从螺杆,主螺杆与从螺杆之间的空隙构成了叶片腔。在主轴的旋转下,螺杆将液体从吸入口推到出口处,实现了流体的输送。

GB/T10886-2019是我国针对三螺杆泵制定的最新标准,它明确了三螺杆泵的型号表示、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和储存等方面的内容。具体来说,该标准规定了三螺杆泵的以下参数:

  • 流量范围
  • 压力级别
  • 转速范围
  • 温度范围
  • 粘度范围

除此之外,该标准还规定了三螺杆泵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吸入口压力、噪声、振动、泄漏等。这些指标的规定与检测方法有利于提高三螺杆泵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总体来说,GB/T10886-2019对三螺杆泵的规定比以往更加细致,从而提高了三螺杆泵的生产质量和使用效果,同时也为相关行业提供了一个更加明确的标准。

和三螺杆泵类似的标准

三螺杆泵

三螺杆泵

润滑油抗乳化性能测定法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润滑油抗乳化性能测定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润滑油抗乳化性能测定法的编号:GB/T8022-2019。润滑油抗乳化性能测定法共有16页,发布于2020-05-01
碳素结构钢冷轧钢板及钢带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冷轧钢板及钢带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碳素结构钢冷轧钢板及钢带的编号:GB/T11253-2019。碳素结构钢冷轧钢板及钢带共有8页,发布于2020-09-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