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4680.1-2017

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第1部分:总体框架及分项评价指标制定的要求

Evaluationmodelandgeneralevaluationindicatorsystemforsmartcities—Part1:Generalframeworkandrequirementsfordevelopingevaluationsub-indicator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第1部分:总体框架及分项评价指标制定的要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第1部分:总体框架及分项评价指标制定的要求的编号:GB/T34680.1-2017。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第1部分:总体框架及分项评价指标制定的要求共有10页,发布于2018-05-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L70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35.240.01
  • 实施日期2018-05-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0页
  • 文件大小1,009.17KB

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第1部分:总体框架及分项评价指标制定的要求


国家标准 GB/34680.1一2017 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 第1部分:总体框架及分项评价指标 制定的要求 Evaluationmodelandgeneralevaluationindicatorsystemforsmarteities一 Part1:Generalframeworkandreguirementsfordevelopingevaluationsub-indicators 2017-10-14发布 2018-05-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34680.1一2017 前 言 GB/T34680《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分为4个部分 -第1部分:总体框架及分项评价指标制定的要求; -第2部分:信息基础设施; 第3部分:信息资源; 第4部分;建设管理 本部分为GB/T34680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城智慧 山东肯标准化研究院、智慧神州(北京》科找有限公司.北京智城 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信服科技有限公司.北哀东方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闪联信息技术工程中心有限公司住房和城乡建设 部Ic卡应用服务中心,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代红.昌卫锋、刘紫丽、臧磊、万碧玉、钱恒、袁娘、荣文戈、张红卫、周微茹,吴新松、 赵菁华、焦廉洁、张维到张大鹏、史睿、方可、王曙光,徐宝新,冈京华、王惠莅、尚治宇,崔昊、曹凯悦、 张钊源、陈海、李冰、彭革非、孙志勇
GB;/T34680.1一2017 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 第1部分:总体框架及分项评价指标 制定的要求 范围 GB/T34680的本部分规定了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价要素及 分项评价指标的设立原则、设立要求和描述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智慧城市整体评价指标和分项评价指标的制定,也适用于智慧城市整体和分领域建 设项目的规划设计与评价工作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分项评价指标eyaluationsub-indieators 用于评价智慧城市分领域建设水平和成效的评价指标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总体框架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总体框架共包含9个一级指标,38个二级指标评价 要素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涉及能力类,成效类两种类型的指标 能力类指标、成效类指标所涉及的各 个方面均作为一级指标 每个一级指标下包含若干二级指标评价要素,每个二级指标评价要素代表对 -级指标某一个侧重面的考量依据 结合具体评价需求、领域特点等,可通过参考二级指标评价要素确 定二级指标项
GB/T34680.1一2017 屋要怪家 宾码上今E兰长头 临证动尔翠R 倒长汁 礼长嫩 母四长 谷g 和凶迎回器木科 联泥经染R 州呦试 实图 里长 <如长 E兰 苯<如剥 钢 歌米兰 太常各露邮 木梁幅飘 兴中 你怪 盛欢里X 圣欢促出 函次型 <粼烟 每容动烟 歌 国 各 田 式霉送经 1她 7RK 司篇岩只 司兵 整司临 海要 竖 制监 容顺然K4刻 晃”机I健0 正迎红常 证动班活 8区里 迎径
GB;/T34680.1一2017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 4.1能力类指标 能力类指标是指对智慧城市建设运营的基础能力评价指标,即城市运用各种资源建设运营智慧城 市的基本能力评价指标 能力类指标可用于评价城市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 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城市规划、建设和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的一系列定性或定量的要素项,包括 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和开发利用水平、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及机制保障完善程度等 在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总体框架中,能力类的一级指标包括信息资源、网络安全、创新能力及机 制保障四个方面 4.2成效类指标 成效类指标是指智慧城市的建设运营效果的评价指标,即城市各应用领域智慧化建设运营的成效 评价指标 成效类指标可用于评价城市居民.企业及政府管理者本身所感受到的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带 来的便捷性,宜居性、舒适性、安全感、幸福感等相关的一系列定性或定量的要素项,包括城市基础设胞 智能化程度、城市公共服务便捷化程度、社会管理精细化程度、生态环境宜居化程度、产业体系现代化程 度等 在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总体框架中,成效类指标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生态宜 居、产业体系五个方面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二级指标评价要素 二级指标评价要素及其说明见表1 表1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二级指标评价要素说明 -级指标 二级指标评价要素 二级指标评价要素说明 城市基础政务信息资源、社会信息资源及其他信息资源向社会开放的范 信息资源开放 围和水平 城市跨部门,跨层级信息共享机制构建情况,健全程度和应用成效,以及 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共享 城市公共信息平台、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等平台和应用体系的建设 水平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社会机构或个人利用政府所开放的信息资源提供新型信息服务的水平 阿络安全管理机制的健全性,及政府、金融、能源、交通、电信、公共安全 网络安全管理 实施、运行全流程的网络安全保障水平 监测、预警与应急忽 网络管理、态势监测和预警、应急处理和信任服务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网络安全 政府,金融、能源,交通电信、公共安全、公用事业等重要信息系统和涉 信息系统安全可控 密信息系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防护水平 要害数据安全 重要信息使用管理和安全评价机制的健全性,以及个人信息保护水平 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各行业、领域的应用范 新 -代信息技术应用 围和水平 创新能力 模式创新 城市运营、管理,投融资与服务等模式的创新水平以及实践效果
GB/T34680.1一2017 表1续 -缓指标 二级指标评价要素 二级指标评价要索说明 技术研发与创新 城市新技术研发能力与技术创新体系水平 创新能力 科研成果转化 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相关科研技术攻关成果的转化应用程度 城市智慧城市规划与建设方案的完善性,以及方案与城市其他规划的衔 规划与建设方案 接性 城市实施国家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的情况,以及制定、推广智慧城市关健 标准体系 标准的水平 机制保障 城市所制定的促进智慧城市建设的配套政策和法规的健全性 政策法规 投融资机制 城市所建立的智慧城市建设市场化投融资机制的完善性及应用水平 组织管理机制 城市所制定的智慧城市建设配套组织管理机制和管理办法健全性 构建城乡一体的宽带网络的情况,推进下一代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建设 信息基础设施 及三网融合的应用推广水平 基础设施 城市能源、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通过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达到的智能化管 公共基础设施 理与服务水平 城市居民,企业能够通过多渠道,多方式快迷获得和使用城市各类公共 服务便捷度 服务的程度 城市居民、企业能够获得的城市各类公共服务的类别、形态和内容的多 服务丰富度 样化程度 公共服务 城市各类公共服务所能被城市居民、企业访问和使用的范围 服务覆盖度 服务集成度 城市居民,企业所需的城市重要公共服务或城市各类应用的整合程度 针对城市公共服务能满足其个性化、定制化需求以及价格合理性、使用 服务满意度 便捷性的程度,城市居民、企业的满意程度 城市居民,企业以及城市管理者感受到的城市社会管理各项事务办理周 办理快捷度 期缩短的水平以及办理手段的便捷程度 城市居民,企业以及城市管理者感受到的城市政府管理机制、流程、状态 管理公开度 的开放、透明程度 城市居民、企业以及城市管理者感受到的城市管理内容和管理手段的精 管理精准度 细化程度以及解决问题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社会管理 城市居民、企业以及城市管理者感受到的城市通过采用信息化手段,提 跨部门协同度 升城市政府部门间跨部门协作能力的水平 城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城乡公共安全保障体系以及城市应急保障体系 公共安全管理水平 建设水平及应用效果 城市信贷、纳税、履约、产品质量、参保缴费和违法违纪等信用记录管理 信用环境建设水平 水平
GB;/T34680.1一2017 表1(续 二级指标评价要素 二级指标评价要素说明 -级指标 城市生态环境的宜居水平和改善成效 生态环境改善度 城市环境信息智能分析系统、预警应急系统和环境质量管理公共服务系 环境监测防控能力 统建设水平和应用成效 生态宜居 城市社区居民获取家政、养老、社区照料和病患陪护等综合信息服务 社区信息服务水平 水平 城市家庭获取医疗,教育,安防、政务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资源的 生活数字化程度 便捷性和服务质量水平 城市物流配送体系和城市消费需求与农产品供给紧密衔接的新型农业 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 生产经营体系建设水平 大型工业企业深化信息技术的综合集成应用水平、中小企业公共信息服 两化融合水平 务平台建设水平以及工业互联网新兴业态的应用水平 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城市居民、企业和政府 产业体系 新型信息服务提供能力 管理者提供方便、实用的生活服务和知识加工型服务的信息服务企业发 展水平,及新型信息服务产业的数量,规模,效益等 旅游、交通等特定行业的基础数据库、信息服务平台,服务体系的建设 特定行业信息化发展水平 水平 电子商务发展与应用成效 城市利用电子商务促进各领域应用和发展的水平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分项评价指标设立原则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分项评价指标的设立应重点满足以下原则 导引性:分项评价指标的设计要突出智慧城市的本质和特征,注重智慧城市建设的质量与成 效,可充分发挥对本领域智慧化建设的引导作用 b 代表性:分项评价指标应体现本领域特点,应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人本性;分项评价指标应注重为民、便民、惠民成效,突出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c d 规范性;应根据第7章规定的设立要求制定分项评价指标 可操作性;分项评价指标应可量化计算,且指标相关的历史数据、最新数据便于采集 e 系统性,分项评价指标共同组成评价本领域智慧城市建设水平和成效的有机整体,彼此之间尽 f 可能相对独立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分项评价指标设立要求 7.1指标组成 -级指标 7.1.1 参照智慧城市指标体系总体框架中的一级指标,应从总体框架的9个一级指标中筛选部分一级指
GB/T34680.1一2017 标作为分项评价指标的一级指标 -级指标名称可做适当修改,一级指标名称应体现分领域特征 比如,总体框架中的一级指标“公 共服务”,在智慧医疗领域可采用“医疗服务”作为该领域相应的一级指标 7.1.2二级指标 在分项评价指标的各个一级指标下,参考智慧城市指标体系总体框架中的二级指标评价要素及说 明,结合分领域特征,设立若干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作为具体操作中相关定性或定量的指标项,用于进行数据采集和开展评价工作 二级指 标以定量指标为主、定性指标为辅,且数量不宜过多 二级指标可分为核心指标、扩展指标 核心指标是智慧城市分领域建设应完成的指标,每个一级指 标下原则上不超过5项二级核心指标;扩展指标是体现智慧城市分领域建设效果的其他指标,作为可选 项,每个一级指标下原则上不超过15个二级扩展指标 二级指标下可根据需求设立三级及以上更深层级的指标 7.2指标选取要求 选取分项评价指标时,应遵循第6章的指标设立原则,并充分考虑该指标是否能体现国家智慧城市 发展特征及是否适用于该领域当前发展阶段特征 此外,分项评价指标选取应满足以下四点要求 具有明确的数据来源 选取分项评价指标时,要充分考虑数据采集的科学性和便利度,设立分 a 项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同时给出每个二级指标所能采用的数据来源 可能的数据来源包括;权 威的统计数据、调查问卷、实地考察、委托第三方采集等 确保指标之间相互独立 选取分项评价指标时,要尽量避免指标相互之间具有重复性或其他 b 关联 对于具有重复性、关联性的多个指标,应进行适当筛选或合并 如果确实需要同时存在 两个以上具有关联性的指标,相关指标的说明中应对这种关联进行说明 开展指标的验证与意见征集工作 分项评价指标时,应开展充分的调研与意见征集工作 先收 应选择不同类型的城市对指标进行验证,并向该领域的建设与管理相关方以及专家征求意见 和建议,对选取的指标逐步进行补充和优化 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分项评价指标体系 提供相应的指标权重 选取分项评价指标时,要提供每个二级指标在整个分项评价指标体系 d 中所占权重 权重大小代表某个二级指标对于分项评价整体的影响度大小 7.3指标权重的确定 分项评价指标权重应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可反映出不同城市分领域智慧化建设的水平 评价指标权重的设置可以采用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AHP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神经网络法等 方法,并通过选取35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征求意见后进行修改确定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分项评价指标描述要求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分项的整体说明应采用表2的形式,其中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价要素应与图1 保持一致 针对每个二级指标,应明确指标的释义及适用范围等
GB;/T34680.1一2017 表2智慧城市评价指标分项整体说明格式 二级指标评价要素 二级指标 -级指标 指标属性(核心/扩展

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解析

智慧城市评价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各种新兴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智慧城市已经成为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势。如何评价一个城市是否智慧化?需要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来进行科学、客观、全面的评估。GB/T34680.1-2017的发布,正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而出现的。

评价模型的总体框架

GB/T34680.1-2017规定了智慧城市评价模型的总体框架,主要包括三个层次:

  • 1. 总体评价层
  • 该层次对城市整体的智慧程度进行评价,主要依据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的表现来进行评估。

  • 2. 视域评价层
  • 该层次对城市各个领域的智慧程度进行评价,主要包括城市治理、城市环境、城市交通、城市安全等视域。

  • 3. 项目评价层
  • 该层次对城市智慧化的具体项目进行评价,包括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多个方面。

基础评价指标体系

GB/T34680.1-2017还规定了智慧城市评价的基础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城市内部、城市外部和城市创新三个维度。

  • 1. 城市内部
  • 该维度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区服务、城市人文环境等方面的评价指标。其中,城市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桥梁、供气、供水、供电、排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情况;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医疗、社保、文化等服务的提供情况;社区服务包括社区管理、居民参与等方面的评价指标。

  • 2. 城市外部
  • 该维度主要评价城市与周边地区的交通、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表现。其中,交通包括各种交通工具的运行情况和道路交通的安全状况;资源利用包括城市能源、水资源、土地利用等方面的评价指标;环境保护包括空气质量、噪音污染、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评价指标。

  • 3. 城市创新
  • 该维度主要评价城市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评价指标包括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创新人才等方面的表现。

    总结

    GB/T34680.1-2017提供了智慧城市评价的总体框架和基础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推动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随着技术和应用的不断发展,智慧城市评价模型也将不断完善和更新,为城市化进程注入强大的动力。

和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第1部分:总体框架及分项评价指标制定的要求类似的标准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4部分:1:2500001:5000001:1000000地形图图式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4部分:1:2500001:5000001:1000000地形图图式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4部分:1:2500001:5000001:1000000地形图图式的编号:GB/T20257.4-201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4部分:1:2500001:5000001:1000000地形图图式共有56页,发布于2018-05-01
铁矿石钾、钠、钒、铜、锌、铅、铬、镍、钴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铁矿石钾、钠、钒、铜、锌、铅、铬、镍、钴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铁矿石钾、钠、钒、铜、锌、铅、铬、镍、钴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的编号:GB/T6730.76-2017。铁矿石钾、钠、钒、铜、锌、铅、铬、镍、钴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共有18页,发布于2018-07-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