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40006.6-2021

塑料再生塑料第6部分:聚苯乙烯(PS)和抗冲击聚苯乙烯(PS-I)材料

Plastics—Recycledplastics—Part6:Polystyrene(PS)andimpact-resistantpolystyrene(PS-I)material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塑料再生塑料第6部分:聚苯乙烯(PS)和抗冲击聚苯乙烯(PS-I)材料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塑料再生塑料第6部分:聚苯乙烯(PS)和抗冲击聚苯乙烯(PS-I)材料的编号:GB/T40006.6-2021。塑料再生塑料第6部分:聚苯乙烯(PS)和抗冲击聚苯乙烯(PS-I)材料共有14页,发布于2022-05-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G32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83.080.20
  • 实施日期2022-05-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4页
  • 文件大小1.00M

塑料再生塑料第6部分:聚苯乙烯(PS)和抗冲击聚苯乙烯(PS-I)材料


国家标准 GB/40006.6一2021 塑料再生塑料第6部分聚苯乙烯(IS 和抗冲击聚苯乙烯(IS-I)材料 Plasties一Reeyeledplastics一Part6:Polystyrene(PS)andimpact-resistant polystyrene(Is-I)materials 2021-10-11发布 2022-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涯花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40006.6一2021 引 言 塑料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随着我国塑料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塑料制品的大量使用,塑料的 回收再生循环利用是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塑料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之一,同时也为解决“白色污染”等 环保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塑料再生领域尚无产品标准,行业内无标准可依 因此,制定了GB/T××××《塑料 再生塑料》系列国家标准 依据塑料产品特点,本系列标准拟由12个部分组成,其中第1部分通则规 定了再生塑料的命名、术语和气味等级、限用物质含量、放射性等通用要求,其余部分标准除通则中共性 要求外,按塑料种类规定了该种材料再生塑料的技术要求 本系列标准在总标题《塑料再生塑料》下拟由以下12个部分构成: 第1部分:通则; 第2部分;聚乙烯(PE)材料: 第3部分聚丙烯(PP)材料 第4部分;聚烯姬混合物材料; 第5部分;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AES)材料 部分;聚苯乙烯(Ps)和抗冲击聚苯乙烯(Ps-I)材料; 部分:聚碳酸醋(PC)材料; 第8部分;聚酰胺(PA)材料; 第9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料 第10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材料; 第11部分;聚氯乙烯(PvC)材料; 第12部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材料 本文件是系列标准的第6部分 本文件针对聚苯乙娇(Ps)和抗冲击聚苯乙娇(Ps-I)材料的特点, 规定了聚苯乙烯(Ps)和抗冲击聚苯乙烯(Ps-I)再生塑料的特征性能 在规定这些性能要求时,既考虑 了原生聚苯乙烯(PS)和抗冲击聚苯乙熔(Ps-I)材料的标准要求,又关注到再生聚苯乙熔(Ps)和抗冲击 聚苯乙烯(Ps-I)材料的特性
GB;/T40006.6一2021 塑料再生塑料第6部分;聚苯乙烯(Is 和抗冲击聚苯乙烯(Ps-I)材料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聚苯乙烯(PS)和抗冲击聚苯乙烯(Ps-I)再生塑料的分类与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 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文件适用于以废弃的聚苯乙烯为原料,经筛选,分类、清洗、熔融挤出造粒等工艺(包含拉条,热切 和/或水切等造粒工艺)制成的聚苯乙烯再生塑料颗粒 本文件适用于以废弃的抗冲击聚苯乙烯为原料,经筛选、分类、清洗、熔融挤出造粒等工艺包含拉 条、热切和/或水切等造粒工艺)制成的抗冲击聚苯乙烯再生塑料颗粒 本文件不适用于来自医疗废物、农药包装等危险废物和放射性废物的再生塑料 本文件不适用于聚苯乙烯和其他树脂材料混合后加工制备的塑料 本文件不适用于抗冲击聚苯乙烯和其他树脂材料混合后加工制备的塑料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目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033,!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浸溃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 GB/T1040.2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 GB/T1043.12008塑料简支梁冲击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非仪器化冲击试验 GB/T16332000热塑性塑料维卡软化温度(VsT)的测定 GB/T2035塑料术语及其定义 GB/T2547塑料取样方法 GB/T291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T3682.1塑料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MVR)的测 定 第1部分;标准方法 GB/T6284一2006化工产品中水分测定的通用方法干燥减量法 GB/T6594.1一1998聚苯乙烯(PS)模塑和挤出材料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GB/T6594.22003塑料聚苯乙烯(PS)模塑和挤出材料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9345.1一2008塑料灰分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方法 GB/T16867一1997聚苯乙烯和丙烯情-丁二烯-苯乙烯树脂中残留苯乙烯单体的测定气相色 谱法 GB/T17037.1塑料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的制备第1部分一般原理及多用途试样和长 条形试样的制备 GB/T18964.1一20o8塑料抗冲击聚苯乙娇(PsI)模塑和挤出材料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 类基础
GB/T40006.6一2021 GB/T18964.2一2003塑料抗冲击聚苯乙烯(PS-I)模塑和挤出材料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 能测定 GB/T19466.2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2部分;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 GB/T30102塑料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循环指南 GB/T40006.1一2021塑料再生塑料第1部分;通则 SH/T1541.1 塑料颗粒外观试验方法第1部分:目测法 3 术语和定义 GB/T40006.1,GB/T2035和GB/T30102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分类与命名 聚苯乙烯和抗冲击聚苯乙烯再生塑料的命名和分类按GB/T40006.1一 -2021规定进行 其中字符 组1Ps代表发泡聚苯乙烯再生塑料(EPs)和通用级聚苯乙烯(GPPs)再生塑料以及两种混合料,Ps-1 代表抗冲击聚苯乙烯再生塑料 聚苯乙烯再生塑料的特征性能为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和维卡软化温度(T,50/50),其字符代 号应按照GB/T6594.1一1998的3.3规定进行 抗冲击聚苯乙烯再生塑料特征性能为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其字符代 号应按照GB/T18964.1-2008的3.3规定进行 命名规则见表1 表1命名规则 特征项目组 国家标准号 字符组1 字符组2 字符组3 字符组4 字符组5 可选项 必选项 可选项 可选项 可选项 可选项 GB/T40006.1 15-98 PS(REC>B2-C-l 无 无 示例:来源于工业品(1)的发泡聚苯乙烯再生塑料,蓝色(2),圆柱状(C),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200/5)为15g/ 15),维卡软化点98C(98),命名为 10min( GB/T400061-PS(REC)-B2-C-1,,,l5-98[简化命名;:PS(REC)-B2-C1] 要求 S 5.1一般要求 聚苯乙烯再生塑料主体材料应为聚苯乙烯 无杂质,无油污 颗粒大小应均匀,无明显色差 抗冲击聚苯乙烯再生塑料主体材料应为抗冲击聚苯乙烯 无杂质,无油污 颗粒大小应均匀,无明 显色差 5.2主体定性 5.2.1红外 聚苯乙烯典型的红外谱图见附录A的图A.l,谱图中应有图A.1中再生塑料的特征吸收峰
GB;/T40006.6一2021 抗冲击聚苯乙烯典型的红外谱图见图A.2,谱图中应有图A.2中再生塑料的特征吸收峰 5.2.2玻璃化转变温度 聚苯乙烯玻璃化转变温度(T)范围一般在93107C; 抗冲击聚苯乙烯玻璃化转变温度T)范围一般在82C100C 5.3气味等级 符合GB/T40006.1一2021中5.3的要求 5.4限用物质含量 符合GB/T40006.1一2021中5.4的要求 5.5放射性物质 符合GB/T40006.1一2021中5.5的要求 5.6性状及性能要求 聚苯乙烯再生塑料的性状及性能要求见表2,抗冲击聚苯乙烯再生塑料的性状及性能要求见表3 注:其他性能见附录B. 表2聚苯乙烯再生塑料的性状和性能要求 PSs(REC 序号 项目 单位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 MFR<30g/10min MFR>30g/10min <150 <150 颗粒外观(大粒和小粒》 g/kg % <1 <3 灰分(600士25 水分 % S1 <1 标称值 M" M" 密度 g/em 偏差 士0,005 士0.006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变异系数 20 20 MPa 拉伸强度 >18 维卡软化温度 80 80 500 <500 残留苯乙烯单体含量 mg/kg M、M为密度标称值 表3抗冲击聚苯乙烯(Ps-I)再生塑料的性状和性能要求 要求 序号 项目 单位 PS-I(REC PS-I(RC),X" 颗粒外观(大粒和小粒 g/kg 二40 40 灰分(600士25C 2.5 >2.5,15
GB/T40006.6一2021 表3抗冲击聚苯乙烯(IPS-)再生塑料的性状和性能要求续 要求 序号 项目 单位 Ps-I(REc) PS-I(REC),X" 水分 M" M" 标称值 g/cm 密度 偏差 士0.005 士0.005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 g/10minm M" M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变异系数 20 20 拉伸强度 MPau >17 >17 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 3.5 2 k/m 4 维卡软化温度 >78 >78 500 500 残留苯乙烯单体含量 mg/kg M、M为密度标称值,M,M,为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标称值 "x按GB/T 命名,为含填料的聚苯乙烯再生塑料的灰分百分数,如;5%(质量分数)的聚苯乙烯再生塑 40006. 料,X记为5 试验方法 6.1试验结果的判定 试验结果采用修约值比较法,应按GB/T8170规定进行 6.2试样制备 聚苯乙烯(Ps)再生塑料注塑试样的制备按GB/T6594.2一2003中3.2的规定进行 抗冲击聚苯 乙烯(Ps-I)再生塑料注塑试样的制备按GB/T18964.22003中3.2的规定进行 注塑试样制备采用GB/T17037.1一1997中的A型模具制备符合GB/T1040.2-2006中1A型试 样,B型模具制备的B型试样为80mm×10mm×4mm的长条形试样 6.3试样的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6.3.1试样的状态调节 试样的状态调节应按GB/T2918的规定进行 状态调节的条件为;温度23C士2C,相对湿度 50%士10%,时间至少16h 6.3.2试验的标准环境 所有试验都应在GB/T2918规定的标准试验环境下进行,温度23C士2C,相对湿度50%士10% 6.4主体材料定性 6.4.1红外 按GB/T40006.1一2021中附录A规定的透射法和衰减全反射法的红外光谱法进行材料定性
GB;/T40006.6一2021 薄膜压制的温度190c,推荐压脚厚度为30wm一40m. 对压制的薄膜样品进行全波段红外光谱扫描,分辨率4cm-',扫描次数至少32次 6.4.2玻璃化转变温度 按GB/T19466.2进行试验,清洁气体为氮气,流速50mL/min(1士10%),取第二次升温扫描DsC 曲线上的外推起始温度(T)和外推终止温度(Tl)两条外推基线间的中线与曲线的交点 6.5气味等级 按GB/T40006.1一2021中6.1规定进行 6.6限用物质含量 按GB/T40006.1一2021中6.2规定进行 6.7放射性物质检测 按GB/T40006.1一2021中6.3规定进行 .8颗粒外观 按SH/T1541.1中的规定进行 6.9灰分 试验按GB/T9345.1一2008规定的方法进行,采用直接煅烧法(A法),灼烧温度为600C士25 6.10水分 按GB/T62842006中的规定进行 6.11密度 密度试样取自注塑试样,按GB/T1033.1测试,仲裁方法为浸溃法 密度偏差为测试值与标称值之差 6.12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和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R)变异系数 6.12.1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 按GB/T3682.1中的规定进行测试 试验条件200C,负荷5kg 取三组试样进行测试,报告平 均值(MF),作为该样品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 按公式(1)计算MFR标准偏差(s SMFR; SBMFR-MFR SMFR n一1 式中 测试次数,取八=3 MFR -MFR的单次测量值,单位为克每10分钟(g/10min),i=1,2,3 MFR -MFR的平均值,单位为克每10分钟(g/101 min 6.12.2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变异系数 按照公式(2)计算MFR变异系数(c.Vw》
GB/T40006.6一2021 SMFR C.V ×100% MFR MFR 式中: MFR的标准偏差,单位为克每10分钟(g/10min)1 SMFR MFR -MFR的平均值,单位为克每10分钟(g/10nmin) 6.13拉伸强度 注塑试样为按6.,2制备的A1型试样 试样的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按6.3规定进行 测试按GB/T1040.2规定进行,试验速度50 mm/min 6.14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 注塑试样为按6.2规定制备的B1型80mm×10mm×4mm 长条试样 试样的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按6.3规定进行 测试按GB/T1043.1一2008的规定进行,推荐使用机加工缺口,样条应在注塑1h4h内加工缺 口,缺口类型为A型 6.15维卡软化温度 试样按6.2规定制备的80mm×10mm×4mm长条试样 试样的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按6.3规定进行 试验按GB/T1633-2000中的B50法(使用50N的力,升温速率为50C/h士5C/h)规定进行 实验时,推荐加热装置的起始温度为23C士2C 6.16残留苯乙烯单体含量 试验按照GB/T16867一1997规定进行,使用A法(溶液注人法)或B法(顶空气相色谱法) 仲裁 时采用A法 检验规则 7.1检验分类与出厂检验项目 7.1.1检验分类 聚苯乙烯再生塑料和抗冲击聚苯乙烯再生塑料产品的检验可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两类 7.1.2检验项目 7.1.2.1出厂检验项目 聚苯乙烯再生塑料和抗冲击聚苯乙烯再生塑料出厂检验至少应包括 a 颗粒外观; b)灰分; c 水分; d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 气味 e
GB;/T40006.6一2021 7.1.2.2型式检验项目 第5章中所有的项目为型式检验项目 当有下列情况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新产品试制定型鉴定时; a b 正式生产后,若原材料或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产品装置检修,恢复生产时; c d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e 首次进口产品或连续生产12个月时; fD 其他需要进行型式检验的情况 7.2组批规则与抽样方案 7.2.1组批规则 聚苯乙烯再生塑料由同一生产线上,相同原料、相同工艺所生产的同一牌号的产品组批,生产厂也 可按一定生产周期或储存料仓为一批对产品进行组批 抗冲击聚苯乙烯再生塑料由同一生产线上、相同原料、相同工艺所生产的同一牌号的产品组批,生 产厂也可按一定生产周期或储存料仓为一批对产品进行组批 产品以批为单位进行检验和验收 注1:批包括申报批、生产批、检验批等 注2;进口再生塑料一般以申报的“产品批号"组批,同一批号为一批,或按其他规定的方法组批 7.2.2抽样方案 聚苯乙烯再生塑料和抗冲击再生聚苯乙烯再生塑料可以在料仓的取样口抽样,也可以根据生产周 期等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抽样方案 包装后产品的取样应按GB/T2547规定进行 7.3判定规则和复验规则 7.3.1判定规则 聚苯乙烯再生塑料应由生产厂的质量检验部门按照本文件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检验,依据检验结 果和本文件的要求对产品作出质量判定,并提出证明 抗冲击聚苯乙烯再生塑料应由生产厂的质量检验部门按照本文件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检验,依据 检验结果和本文件的要求对产品作出质量判定,并提出证明 产品出厂时,每批产品应附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 合格证上应注明产品名称、牌号,批号、执行标 准(本文件编号),并盖有质检专用章 7.3.2复验规则 检验结果若某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可重新取样对该项目进行复验 以复验结果作为该批 产品的质量判定依据 标志 本文件再生塑料包装袋上应有明显的标志 标志内容可包括:商标,生产企业名称、生产厂地址、本
GB/T40006.6一2021 文件编号,产品名称,牌号、批号含生产日期)和净含量等 应在明显处标有;“再生塑料”或“REEC” 字样 9 包装,运输及贮存 9.1包装 本文件中的再生塑料可用重包装袋,聚丙烯复合编织袋或其他包装形式 包装材料应保证在运输 码放、贮存时不污染和漏料 每袋产品净含量可为25kg或其他 g.2运输 本文件中的再生塑料为非危险品 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不应使用铁钩等锐利工具,不应抛掷 运 输工具应保持清洁、干燥,并备有厢棚或菁布 运输时不应与沙土,碎金属、煤炭及玻璃等混装,更不应 与有毒及离蚀性或易燃物混装;,不应暴睛或朋淋 9.3贮存 本文件中的再生塑料应贮存在通风、干燥,清洁并保持有良好消防设施的仓库内 贮存时,应远离 热源,并防止阳光直接照射,不应在露天堆放 本文件中的再生塑料应有贮存期的规定,一般从生产之日起,不超过18个月
GB;/T40006.6?2021 ? A () ?? ???(PS)ο???A.1,????(PS-1)ο? ??A.2 9 9M 88 ef 58 30o 3000 2500 200 500 1000 S m-" ?A.1???(sS)ο?? T05 1003 95 90 85 so 5 n0 5 o 55 0 45 35 1000 500 2000 00 3500 3000 250o e-1 ?A.2????(IPs-)ο??
GB/T40006.6一2021 录 附 B 资料性 聚苯乙烯(Ps)和抗冲击聚苯乙烯(Ps-I)再生塑料的其他性能 聚苯乙烯(Ps)和抗冲击聚苯乙烯(PS-I)再生塑料的其他性能见表B.1 表B.1其他性能 序号 项目 试验方法 拉伸弹性模量 GB/T1040.1,GB/T1040.2 弯曲弹性模量 GB/T934] GB/T 弯曲强度 934 GB/T1040.1 拉伸屈服应变 拉伸断裂应变 GB/T1040.l 邵氏硬度 GB/T2411 GB/T1634. 负荷变形温度 GB/T1634.2 0
GB;/T40006.6一2021 参 考文献 GB/T1040.1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 [2] GB/T1634.1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3 GB/T1634.2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2部分:塑料和硬橡胶 [门 GB/T1842塑料聚乙烯环境应力开裂试验方法 [5]GB/T2411塑料和硬橡胶使用硬度计测定压痕硬度(邵氏硬度) [们 GB/T9341塑料弯曲性能的测定 [7 GB/T12671一2008聚苯乙烯(PS)树脂 [8]GB/T29645一2013塑料聚苯乙婚再生改性专用料 [9] GB/T37198一2018抗冲击聚苯乙烯(Ps-I)树脂 陈天佑.改性聚乙烯和改性聚苯乙蟠的红外光谱分析.福建分析测试,1994,3(1)1417. 10] [l1]杨万泰.聚合物材料表征与测试[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2008.7

了解聚苯乙烯(PS)和抗冲击聚苯乙烯(PS-I)材料GB/T40006.6-2021


聚苯乙烯(PS)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它具有良好的透明度、韧性、耐化学腐蚀性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家电、办公用品、玩具等领域。另外,由于其良好的成型性能,也被广泛应用于注塑加工和挤出成型等制造过程中。

然而,随着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增加,聚苯乙烯(PS)的使用受到了一定限制。因为传统的聚苯乙烯(PS)材料在自然环境中难以降解,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近年来,人们开始探索聚苯乙烯(PS)的再生利用。

GB/T40006.6-2021标准规定了聚苯乙烯(PS)和抗冲击聚苯乙烯(PS-I)材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包装、标记及贮存等方面的内容。其中,标准要求聚苯乙烯(PS)的分子量应在105000至140000之间,而抗冲击聚苯乙烯(PS-I)材料的缩孔率应小于0.2%。

在再生塑料方面,对聚苯乙烯(PS)材料的回收与再利用逐渐受到关注。据报道,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如欧盟、日本和美国等地,已经有公司开始利用聚苯乙烯(PS)制造再生塑料产品。这些再生塑料产品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可以替代传统的塑料材料,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除了聚苯乙烯(PS)材料外,抗冲击聚苯乙烯(PS-I)材料也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相较于传统的聚苯乙烯(PS)材料,它具有更高的韧性和耐冲击性能,在注塑加工和挤出成型等制造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总的来说,聚苯乙烯(PS)和抗冲击聚苯乙烯(PS-I)材料在GB/T40006.6-2021标准下有着明确的规定和要求。随着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增加,再生塑料等新兴领域也将逐步涌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聚苯乙烯(PS)和抗冲击聚苯乙烯(PS-I)材料的应用范围将更加广泛,成为塑料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总之,聚苯乙烯(PS)和抗冲击聚苯乙烯(PS-I)材料在GB/T40006.6-2021标准下有着明确的规定和要求。随着环保问题的日益严峻,对再生利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未来,聚苯乙烯(PS)和抗冲击聚苯乙烯(PS-I)材料的再生利用将会得到更多关注和应用。

和塑料再生塑料第6部分:聚苯乙烯(PS)和抗冲击聚苯乙烯(PS-I)材料类似的标准

天线及接收系统的无线电干扰第1部分:基础测量天线方向图的室内远场测量方法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天线及接收系统的无线电干扰第1部分:基础测量天线方向图的室内远场测量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天线及接收系统的无线电干扰第1部分:基础测量天线方向图的室内远场测量方法的编号:GB/T40602.1-2021。天线及接收系统的无线电干扰第1部分:基础测量天线方向图的室内远场测量方法共有23页,发布于2022-05-01
铬铁铬、硅、锰、钛、钒和铁含量的测定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熔铸玻璃片法)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铬铁铬、硅、锰、钛、钒和铁含量的测定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熔铸玻璃片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铬铁铬、硅、锰、钛、钒和铁含量的测定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熔铸玻璃片法)的编号:GB/T5687.13-2021。铬铁铬、硅、锰、钛、钒和铁含量的测定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熔铸玻璃片法)共有16页,发布于2022-03-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
标签
化工专用仪器仪表 橡胶、塑料用机械 非金属化工机械设备 化工设备 化工机械 化工机械与设备零部件 化工机械与设备综合 火工产品 工业气体与化学气体 其他化工产品综合 照相级化学药品 磁记录材料 感光材料 感光材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水处理剂 水处理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催化剂 催化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化学助剂 化学助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生化试剂、临床分析试剂 一般有机试剂、有机溶剂 一般无机试剂 化学试剂综合 染料 染料中间体 染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颜料 颜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涂料辅助材料 涂料 涂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炭黑 再生胶 其他橡胶制品 医用和食品工业用橡胶制品 胶乳制品 橡胶密封件 胶管、胶带、胶布 轮胎 橡胶制品综合 胶粘剂 胶粘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合成橡胶 合成橡胶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塑料型材 合成树脂、塑料 合成树脂、塑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合成材料综合 农药 农药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化肥、化学土壤调理剂 化肥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煤焦油加工产品 一般有机化工原料 基本有机化工原料 有机化工原料综合 其他无机化工原料 氧化物、单质 无机盐 无机酸、碱 无机化工原料综合 卫生、安全、劳动保护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电子计算机应用 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技术管理 标准化、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