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7095.7-2008

漆包铜扁绕组线第7部分:130级聚酯漆包铜扁线

Enamelledrectangularcopperwindingwires-Part7:Polyesterenamelledrectangularcopperwire,class130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漆包铜扁绕组线第7部分:130级聚酯漆包铜扁线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漆包铜扁绕组线第7部分:130级聚酯漆包铜扁线的编号:GB/T7095.7-2008。漆包铜扁绕组线第7部分:130级聚酯漆包铜扁线共有6页,发布于2009-03-012009-03-01实施,代替GB/T7095.7-1995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K12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29.060.10
  • 实施日期2009-03-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6页
  • 文件大小488.84KB

漆包铜扁绕组线第7部分:130级聚酯漆包铜扁线


国家标准 GB/T7095.7一2008 代替GB/T7095.7一1995 漆包铜扁绕组线 第7部分130级聚酯漆包铜扁线 Enamelledretamgulareopperwimdingwirs一 Part7:Polyesterenaellelreetangulareopperwire,class130 2008-06-13发布 2009-03-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蹬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7095.7一2008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定义,试验方法总则和外观 尺寸 电阻 伸长率 回弹角 柔韧性和附着性 热冲击 软化击穿 耐刮 12 耐溶剂 I 击穿电压 1 绝缘连续性 温度指数 耐冷冻剂 1 I 可焊性 热粘合或溶剂粘合 18 1 介质损耗系数 20 耐变压器油 21 失重 23 针孔试验 30 包装
GB/T7095.7一2008 前 言 GB/T7095一2008(漆包铜扁绕组线》分为七个部分 第1部分:一般规定; 第2部分;120级缩醛漆包铜扁线; 第3部分:155级聚酯漆包铜扁线; 第4部分:180级聚酯亚胺漆包铜扁线; 第5部分:240级芳族聚酰亚胺漆包铜扁线 -第6部分:200级聚酯或聚酯亚胺/聚酰胺酰亚胺复合漆包铜扁线; 第7部分;l30级聚酯漆包铜扁线 本部分为GB/T7095的第7部分 本部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7095.7一1995 本部分与GB/T7095.7一19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参照GB/T7095.1一2008的结构和内容对GB/T7095.7一1995重新进行编写 -增加了3.2“外观” 本部分由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电线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13)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上海电缆研究所、沈阳市宏远电磁线有限公司,天津市瑞中特种电工材料有限公 司,四川金瑞电工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杨行铜材有限公司、顺特电气有限公司番禹分公司、保定天威电力 线材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福、杨绪清、于跃.俞安琼刘顺荣、王媚、康京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7095.7一1995
GB/T7095.7一2008 漆包铜扁绕组线 第7部分:130级聚酯漆包铜扁线 范围 GB/T7095的本部分规定了130级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树脂为基的单涂层渎包铜扁绕组线的 要求 对应于温度指数的摄氏温度并不就是推荐的漆包线使用温度,因为这取决于包括使用设备类型在 内的许多因素 本部分适用的导体标称尺寸范围为 -宽边尺寸:最小2.00mm,最大16.00 mm -窄边尺寸;最小0.80mm,最大5.601 mm 本部分包括1级和2级漆膜厚度漆包铜扁线,并适用于导体的全部规格范围 宽边尺寸和窄边尺寸的组合以及宽/窄比见GB/T7095.1一2008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7095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 部分 GB/T7095.1一2008漆包铜扁绕组线第1部分;一般规定IEC60317-0-2:2005,IDT) 定义、,试验方法总则和外观 3.1定义和试验方法总则 定义和试验方法总则见GB/T7095.1一2008中第3章 若GB/T7095.12008与本部分有矛盾,以本部分为准 3.2外观 见GB/T7095.1一2008中第3章 尺寸 见GB/T7095.1一2008中第4章 电阻 见GB/T7095.12008中第5章 伸长率 见G;B/T7095.1一2008中第6章 回弹角 见GB/T7095.1一2008中第7章
GB/T7095.7一2008 柔韧性和附着性 8.1圆棒弯曲试验 见GB/T7095.1一2008中8.1 8.2附着性试验 应将渎包铜扁线拉伸20% 绝缘失去附着性的距离应小于1×导体宽边尺寸 热冲击 见GB/T7095.1一2008中第9章,最小热冲击温度应为155C 10 软化击穿 要求试验,但尚未考虑 11 耐刮 不适用 12 耐溶剂 见GB/T7095.1一2008中第12章 击穿电压 13 见GB/T7095.1一2008中第13章,高温试验温度应为130c, 1 绝缘连续性 不适用 温度指数 1 见GB/T7095.12008中第15章,最小温度指数应为130. 1 耐冷冻剂 不适用 1 可焊性 不适用 热粘合或溶剂粘合 1 不适用 1g 介质损耗系数 不适用 20耐变压器油 正在考虑中
GB/T7095.7一2008 21 失重 不适用 23 针孔试验 不适用 30 包装 见GB/T7095.1一2008中第30章

永磁式低速直流测速发电机通用技术条件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永磁式低速直流测速发电机通用技术条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永磁式低速直流测速发电机通用技术条件的编号:GB/T4997-2008。永磁式低速直流测速发电机通用技术条件共有22页,发布于2009-03-012009-03-01实施,代替GB/T4997-1993
水质组胺等五种生物胺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水质组胺等五种生物胺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水质组胺等五种生物胺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编号:GB/T21970-2008。水质组胺等五种生物胺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共有10页,发布于2008-06-112008-06-11实施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