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9902-2021

城市轨道交通中低速磁浮车辆悬浮控制系统技术条件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thelevitationcontrolsystemofmedium-lowspeedmaglevvehicleoftheurbanrailtransit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中低速磁浮车辆悬浮控制系统技术条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城市轨道交通中低速磁浮车辆悬浮控制系统技术条件的编号:GB/T39902-2021。城市轨道交通中低速磁浮车辆悬浮控制系统技术条件共有17页,发布于2021-10-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S30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45.060.20
  • 实施日期2021-10-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7页
  • 文件大小1.44M

以图片形式预览城市轨道交通中低速磁浮车辆悬浮控制系统技术条件

城市轨道交通中低速磁浮车辆悬浮控制系统技术条件


国家标准 GB/T39902一2021 城市轨道交通中低速磁浮车辆悬浮控制 系统技术条件 Teehnicealspecifieationforthelevitationcontrolsystemofmedium-low speedmaglevvehicleoftheurbanrailtransit 2021-03-09发布 2021-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涯花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39902一2021 次 目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环境条件 5 -般要求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 包装,运输和贮存 10
GB/39902一2021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城市轨道交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9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磁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国防科技大学、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株洲中 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北京天路时代电 气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西南交通大学、同济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杰、孙吉良、王平、吴峻、陈贵荣,周丹峰、崔鹏、王永刚,黄桂兴、骆力、彭奇彪、 王,龙志强、姚生军、李晓龙、许义景,余龙华、佟来生、曾国保、陈启会、夏冷,刘耀宗、窦峰山,冯玉东 余佩倡、徐俊起、杨君,谢云德、张益晨、张雯、王俊平、王丽艳、荣立军,赵志苏、刘少克、李中秀、郑瑶佳、 孙晨、李建路、刘玲芝、梅光宇、程虎、戴春辉、陈强、李欣、杜鹏、王鸿飞、刘日锋、崔玉萌、王禹、赵海涛 张文跃,闫文风、吴雅静、耿俊利
GB/39902一2021 城市轨道交通中低速磁浮车辆悬浮控制 系统技术条件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中低速磁浮车辆悬浮控制系统的环境条件、一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 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中低速磁浮车辆悬浮控制系统的设计,制造,试验和验收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23.4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12h+12h循 环 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13306标牌 GB/T17626.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 17626.3电磁兼容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 17626.4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17626.5电磁兼容 CR 7626.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21413.1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电气设备第1部分;一般使用条件和通用规则 GB 21414铁路应用机车车辆电气隐患防护的规定 GB 21563一2018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 GB 24338.4轨道交通电磁兼容第3-2部分;机车车辆设备 GB GB/T32347.I轨道交通设备环境条件第1部分;机车车辆设备 GB/T34119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用电连接器 GB/T5083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基本术语标准 C/T375中低速磁浮交通车辆通用技术条件 术语和定义 GB/T50833,C]/T37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悬浮控制系统levitationcontrolsystem 实现车辆悬浮功能的系统 3.2 悬浮控制器levitationcontroler 对悬浮间隙进行控制,使车辆保持稳定悬浮的电气装置,包括功率单元和控制单元
GB/T39902一2021 3.3 悬浮传感器 leyitationsensorS 测量悬浮控制系统的悬浮间隙、悬浮电磁铁垂向加速度等特定状态量,并将其转化成电信号的 部件 3.4 悬浮间隙letatmp 车辆在悬浮状态下悬浮电磁铁磁极面与F形钢轨下表面间的垂向距离 3.5 悬浮间隙偏差levitatioms 1gapdeviationm 实际悬浮间隙与额定悬浮间隙之差 3.6 悬浮电流levitationcurrent 通过悬浮电磁铁的电流 3.7 起浮levitating 在悬浮控制器控制下,悬浮电磁铁从落车状态上升到悬浮状态的过程 3.8 降落landing 在悬浮控制器控制下,悬浮电磁铁从悬浮状态到落车状态的过程 环境条件 4.1正常工作的海拔高度应符合GB/T32347.1规定的G1.4级 4.2环境温度应符合GB/T32347.1规定的T1级,基准温度宜选择TR2级 4.3最湿月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不大于90%(该月月平均最低温度为25C). S 一般要求 5.1系统组成 悬浮控制系统应由悬浮控制器、悬浮传感器、悬浮电磁铁组成,其连接关系见图1
GB/39902一2021 说明 悬浮控制器 -悬浮传感器; 悬浮电磁铁 图1磁浮列车悬浮控制系统示意图 5.2外观要求 悬浮控制器、悬浮传感器、悬浮电磁铁外观应与生产图纸要求一致,各部件应无损伤、无锈蚀,涂装 状态应良好、漆膜无脱落和流挂 悬浮电磁铁线圈表面应无绝缘层翻翘的现象,线圈与极板间的绝缘垫 应无松动 5.3耐候要求 悬浮控制系统应能承受风、,沙,雨,雪等的侵袭及车辆清洗时清洗剂的腐蚀作用 技术要求 6.1悬浮控制系统 6.1.1额定悬浮间隙应为8mm10mm 静态时悬浮间隙偏差绝对值不应大于0.5mm;在列车运行 时,动态悬浮间隙偏差不在士4mm范围的概率不应大于1% 落车状态下悬浮间隙应为16mm~ 20mm 6.1.2悬浮控制系统应具备信息传递功能,并能将悬浮控制系统的工作状态以及故障状态信息传送到 车载网络监测设备及悬浮控制监测装置 6.1.3悬浮控制系统应满足车辆在1/2额定载荷(Aw2)下、100%偏载的稳定悬浮要求 6.1.4悬浮控制系统应满足车辆从空载(Aw0)到最大载荷(Aw3),速度由静止至最高运行速度变化 的稳定悬浮要求 6.1.5悬浮控制系统应能在车辆最大载荷(Aw3)、线路最大坡道、制动状态下起浮 6.1.6悬浮控制系统应能使车辆在最大载荷(Aw3)状态下线路最小半径平面曲线上起浮 6.1.7在车辆额定载荷(Aw2)运行工况下,悬浮控制系统持续工作时间不应小于24h;在最大载荷 Aw3)运行工况下,持续工作时间不应小于4h. 6.1.8悬浮控制系统应能使车辆静止悬浮于道岔梁上,悬浮间隙偏差绝对值不应大于2 mm 6.1.9各电气设备隐患防护应符合GB/T214l4的规定
GB/T39902一202 6.1.10悬浮控制系统各部件和车辆之间以及悬浮控制系统各部件之间的电连接器性能应符合 GB/T34119的规定 6.2悬浮控制器 6.2.1悬浮控制器应具有冗余控制能力 6.2.2悬浮控制器的功率单元的供电电压宜为DC330V 当电压波动范围为士15%时,不应影响悬浮 性能 6.2.3悬浮控制器控制单元的供电电压宜选择DC110V,电压波动范围应为一30%+25% 6.2.4悬浮控制器最大输出电流不应小于额定输出电流的4倍,持续时间不应小于10s 6.2.5悬浮控制器的基本功能应包含控制计算机的稳定运行功能和通信功能等 控制计算机不应出 现死机、非程序预定的重新启动等现象;通信功能应能实时提供悬浮系统状态和故障信息,且上报的信 息应与实际情况相符,工作过程中通信中断时间不应超过ls 对于具备自检功能的悬浮控制器,不应 出现自检程序无法通过的情况 6.2.6悬浮控制器控制悬浮电磁铁的起浮降落动作应平稳,无磕碰轨道现象;悬浮时静态悬浮间隙偏 差绝对值不应大于0,5mn n;降落后悬浮电磁铁的悬浮电流不应大于2A 悬浮控制器在额定载荷(Aw2)工况下应具有连续工作能力 在连续工作时,悬浮电磁铁的悬浮 状态应保持稳定,不应与轨道发生碰撞接触 悬浮控制器功率单元应能承受不大于5s的短时失电冲击,在供电恢复后应能恢复正常工作 6.2.8 6.2.9悬浮控制器应具备承受负载短路、断路突变冲击的能力 6.2.10悬浮控制器内的工作温度不应大于" 于75C GB/T2423.4的规定 6.2.11 试验应符合GB/T21413.1的规定 6.2.12 6.2.13 GB/T24338.4的规定 6.2.14悬浮控制器防护等级应符合 4208中IP55的规定 6.2.15悬浮控制器振动和冲击指标应符合GB/T21563-2018中I类A级的规定 6.3悬浮传感器 6.3.1悬浮传感器的悬浮间隙量程宜为0一20mm 全量程范围内.悬浮间隙的检测误差绝对值不应 大于量程的1%,线性度不应大于1%,同一检测位移下,一致性差异不应大于量程的2% 每路悬浮间 隙输出信号年度稳定度偏差绝对值不应大于0.5mm. 6.3.2悬浮传感器的悬浮间隙检测探头针对轨道接缝应用环境应有冗余设置,至少能满足3选2的要 求 在通过轨道40mm接缝宽度、悬浮间隙为0~12mm条件下,悬浮传感器至少有两个间隙信号各 自输出的误差绝对值不应大于0.5mm 6.3.3悬浮间隙在0 -12mm范围内检测的温度漂移绝对值不应大于量程的0.125%/C 6.3.4垂向加速度的量程宜为 g 垂向加速度信号的灵敏度偏差绝对值不应大于5%,年稳定 度零点偏差绝对值不应大子 温度漂移绝对值不应大于量程的0.025%/C 于量程的 6.3.5悬浮传感器的垂向加速度测量应有冗余设置,至少能满足2选1的要求 6.3.6悬浮传感器的工作温度应为 85 6.3.7悬浮传感器交变湿热试验结果应符合GB/T2423.4的规定 6.3.8悬浮传感器绝缘电阻和介电试验应符合GB/T21413.1的规定 6.3.9电磁兼容指标应符合GB/T17626.2、GB/T17626.3、GB/T17626.4、GB/T17626.5、 GB/T17626.6的规定 6.3.10防护等级应符合GB/T4208中IP66的规定
GB/39902一2021 6.3.11振动和冲击指标应符合GB/T21563一2018中对于“2类转向架安装”设备的振动、冲击试验的 规定 6.4悬浮电磁铁 6.4.1悬浮电磁铁的极板宽度应符合车辆在各种工况运行下的悬浮和导向要求 6.4.2悬浮电磁铁内、外极板应设防吸附滑块,防吸附滑块的高度不应大于3mmt 6.4.3悬浮电磁铁的冷却方式应采用自然风冷方式 6.4.4悬浮电磁铁的绝缘等级不应低于H级 6.4.5悬浮电磁铁的悬浮能力应符合车辆承载能力要求 6.4.6额定工作电压不宜小于DC330V 6.4.7额定工作电流不宜小于25A 6.4.8最大冲击电流不应小于120A,且持绩时间不应小于10s 6.4.9绕组直流电阻的测量值与设计值偏差绝对值不应大于10% 6.4.10绕组电感的测量值与设计值偏差绝对值不应大于10%. 6.4.11绕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5MQ. 6.4.12绕组工频耐压试验应无绝缘击穿和闪络现象 6.4.13绕组匝间耐压试验波形应无异常 6.4.14额定工作电流条件下的绕组温升不应大于绝缘耐受温升 6.4.155次最大冲击电流冲击条件下的绕组温升不应大于绝缘耐受温升 6.,4.16悬浮电磁铁浸没在水中1h后,绝缘电阻不应小于1Mn. 6.4.17悬浮电磁铁的额定承载能力与自重比值不应小于8. 6.4.18当悬浮额定载荷(Aw2)时,悬浮电磁铁变形挠度应小于2 mm 6.4.19防护等级应符合GB/T4208中IPX5的规定 6.4.20垂向振动和冲击指标及纵向和横向冲击指标应符合GB/T215632018中“2类转向架安装” 的规定 试验方法 7.1悬浮控制系统试验 7.1.1起浮降落试验 起浮降落试验宜在列车空载(Awo)时进行,应连续起浮/降落5次,每次全车起浮完成后应持续 30s再下达降落命令,待全车完全降落后间隔30s再执行下次起浮操作,并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目测并记录起浮/降落动作与悬浮控制监测设备显示的悬浮状态 a b 记录悬浮控制检测设备显示的悬浮间隙值和悬浮电流值 测量悬浮间隙值:宜采用不导磁,测量精度高于0.1 的间隙测量装置,测量位置为悬浮电 mm 磁铁两端距边缘20mm处; d 计算每节车各悬浮点的平均悬浮电流,计算各悬浮点的静态悬浮间隙偏差 7.1.2静载试验 静载试验应在列车最大载荷(Aw3)下进行,应连续起浮/降落5次,每次全车起浮完成后持续30s 再下达降落命令,待全车降落完成后持续30s再执行下次起浮操作,并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观察并记录悬浮控制检测设备显示的悬浮间隙值和悬浮电流值 a
GB/T39902一202 b 测量悬浮间隙值,测量方法同7.1.le) c 计算每节车各悬浮点的平均悬浮电流,计算各悬浮点的静态悬浮间隙偏差 7.1.3动载试验 动载试验应在运行线全程进行,应分别在空载(Aw0、额定载荷(Aw2),最大载荷Aw3)三种状 态且列车以最高限制速度运行条件下观测悬浮控制监测设备上的悬浮状态显示界面,记录悬浮控制系 统状态与每个悬浮电磁铁的悬浮间隙变化情况 7.1.4曲线通过试验 在车辆空载(Awo)时,以设计速度通过车场线最小曲线,观测并记录悬浮控制系统状态与每个悬 浮电磁铁的悬浮间隙变化情况;在车辆最大载荷(Aw3)时,以设计速度通过正线最小曲线,观测并记录 悬浮控制系统状态与每个悬浮电磁铁的悬浮间隙变化情况;在车辆最大载荷(Aw3)时,列车在正线最 小曲线中央降落,20s后列车起浮并运行,观测并记录悬浮控制系统状态 7.1.5坡道通过试验 在列车最大载荷(Aw3)时.以设计迷度通过最大坡道,观测并记录悬浮控制系统状态与每个悬浮 电磁铁的悬浮间隙变化情况;在列车最大载荷(Aw3)时,列车在最大坡道上降落,20s后列车起浮并运 行 目测起浮动作,观测并记录悬浮控制系统状态 7.1.6持续时间试验 在列车额定载荷(Aw2)时,以不低于运营速度连续运行24h,观测并记录悬浮控制系统状态与每 个悬浮电磁铁的悬浮间隙变化情况 在列车最大载荷(AW3)时,以不低于运营速度连续运行4h,观测 并记录悬浮控制系统状态与每个悬浮电磁铁的悬浮间隙变化情况 7.1.7偏载试验 试验中,每辆车放置额定载荷Aw2)的1/2,放置时将载荷全部放在车辆纵向中轴线同一侧,列车 以不低于运营速度连续运行3h,观测并记录悬浮控制系统状态与每个悬浮电磁铁的悬浮间隙变化 情况 7.1.8道岔静浮试验 在列车额定载荷(Aw2)时,将列车运行至线路的道岔梁上,使其中一个车厢的中心位置和道岔梁 的中心位置重合,维持悬浮状态30s 观测并记录悬浮控制系统状态 7.2悬浮控制器试验 7.2.1外观检查 目测 7.2.2尺寸及公差检查 进行尺寸及公差检查时,宜在检测平台上用平尺、游标卡尺、塞尺、高度尺等工具进行测量 7.2.3绝缘电阻、介电试验 绝缘电阻、介电试验应按GB/T21413.1的规定进行
GB/39902一2021 7.2.4基本功能检测 进行基本功能检测时,对于具备悬浮架试验系统或者悬浮系统测试平台的场合,基本功能检测宜在 上述测试装置上进行;对于不具备这些测试装置的场合,可将悬浮控制器正确安装于测试桌面上,且悬 浮控制器应接地良好,并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将通信监控设备连接至悬浮控制器的通信插口 a b 接通悬浮控制器的控制单元电源,在不悬浮的情况下通过网络总线接口接收控制器的状态 数据 对于具备自检功能的悬浮控制器,可运行自检程序 在上电过程中,观察并记录悬浮控制器的工作电流、电压、悬浮间隙等状态数据,以及系统故障信 息 对于具备自检功能的悬浮控制器,观测并记录自检程序执行的全流程情况 7.2.5悬浮性能试验 悬浮性能试验宜在悬浮架、悬浮系统检测平台等专用设备上进行,并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将悬浮控制器安装于悬浮架或悬浮系统检测平台上,连接所有插头,检查无误后接通控制单元 a 电源和功率单元电源,通过监控设备观察并记录上电过程中悬浮控制器上传的状态 上电结束后向悬浮控制器发送起浮命令,通过监控设备观察悬浮间隙、悬浮电流等悬浮状态 b 的数据,并观察记录悬浮控制器上报的故障状态 悬浮间隙稳定后,应维持悬浮状态至少 1min 向悬浮控制器发送降落命令,然后观察并记录悬浮间隙、悬浮电流、悬浮控制器上报的故障等 状态信息 7.2.6连续工作性能试验 连续工作性能试验宜在悬浮架,悬浮系统检测平台等专用设备上进行 试验时,使悬浮控制器在空 载(Awo)、额定悬浮间隙的条件下保持悬浮状态,在悬浮传感器的测量间隙或额定悬浮间隙上外加频 率为0.25Hz一0.5Hz、幅值为士1.5mm的等效间隙方波,并使悬浮控制器连续工作5nmin 7.2.7电源失电冲击试验 电源失电冲击试验宜在悬浮架,悬浮系统检测平台等专用设备上进行,并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向悬浮控制器发出悬浮指令,待悬浮系统稳定悬浮30后,断开功率单元电源开关,5s后再 a 次闭合功率单元电源开关,观察并记录悬浮控制器的工作状态 向悬浮控制器发出悬浮指令,待悬浮系统稳定悬浮30s后,断开控制单元电源开关,5s后再 次闭合控制单元电源开关,观察并记录悬浮控制器的工作状态; 向悬浮控制器发出悬浮指令,待悬浮系统稳定悬浮30s后,同时断开功率单元电源和控制单 元电源开关,5s后再次闭合功率单元电源和控制单元电源开关,观察并记录悬浮控制器的工 作状态 7.2.8负载断路、短路试验 负载断路,短路突变试验宜在悬浮架,悬浮系统检测平台等专用设备上进行,并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调整悬浮架或悬浮系统检测平台的负载,使得悬浮控制器承担的悬浮载荷等于额定载荷 Aw2); b 在悬浮控制器输出与悬浮电磁铁之间串联一个带灭弧室的开关,并闭合开关; 向悬浮控制器发出起浮指令;
GB/T39902一202 d 待悬浮状态稳定30s后,断开控制器输出与悬浮电磁铁之间的开关 e 断电,检查悬浮控制器内各部件,如无损坏,则闭合该开关后重新上电并发出起浮命令,记录悬 浮控制器输出; f 在上一步中若悬浮控制器无损坏,悬浮恢复正常,则正常降落后切断电源; 用导线通过开关使悬浮电磁铁负载短路,并再次上电; 8 h 向悬浮控制器发出起浮指令,5s后发出降落指令 断电,检查斩波器,如无损坏,取消负载短路导线并重新上电,记录悬浮系统的状态 7.2.9温升试验 进行温升试验时,应使悬浮控制器工作在额定电流条件下,记录测温点的温度变化情况,直至各测 点温度稳定 测温点包括功率器件连接排,电解电容铜排、支撑电容外表面、电源滤波器外表,放电电 阻电抗器、数字控制机箱等 7.2.10交变湿热试验 交变湿热试验应按GB/T2423.4中不低于40C等级2个循环的规定进行 7.2.11电磁兼容试验 电磁兼容试验应按GB/T24338.4的规定进行 7.2.12防护等级试验 防护等级试验应按GB/T4208中IP55的规定进行 7.2.13冲击和振动试验 冲击和振动试验应按GB/T21563一2018中1类A级的规定进行 7.3悬浮传感器试验 7.3.1线性度测试 将悬浮传感器安装于专用测试工具上,从0~20mm设定不同间隙,每隔1mm变化一次间隙,观 测并记录当前悬浮传感器间隙输出值,将测试结果按式(1)进行线性度计算 max(I(.r)一l.r WUT2 ×100% 式中 -线性度; 悬浮间隙,取值范围0GB/39902一2021 测并记录当前悬浮传感器间隙输出值,将测试结果按式(2)进行一致性计算: maxl/,()-l,(r|),(1GB/T39902一202 接触放电;试验等级4级,8kV 试验过程中传感器不通电,放电结束后,对传感器进行通 a 电检测 b)间接放电:试验等级4级,8kV 试验中,对传感器通电并观测其输出是否正常 7.3.8.2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应按GB/T17626.4的规定进行,且应包括下列试验 电源端口:3级,电压峰值2kV,重复频率100kHHz a b) 数据端口:4级,电压峰值2kV,重复频率100kHz 7.3.8.3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应按GB/T17626.5的规定进行,且仅对电源端口进行试验,试验等 级;2级,线-线之间耦合 7.3.8.4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应按GB/T17626.6的规定进行,试验等级:3级,10V 7.3.8.5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应按GB/T17626.3的规定进行,试验等级:3级10V/m 7. 7.3.9外壳防护试验 外壳防护试验应按GB/T4208中IP66防护等级测试的规定进行 7.3.10振动、冲击试验 振动、冲击试验应按GB/T21563-2018中对“2类转向架安装”的规定进行 7.4悬浮电磁铁试验 7.4.1外观检查 目测 7.4.2尺寸及公差检查 尺寸及公差检查宜在检测平台上用平尺、游标卡尺、塞尺、高度尺等工具进行测量 7.4.3绕组直流电阻值测量 测量绕组直流电阻值时,悬浮电磁铁应处于冷态 用双臂电桥测量各线圈的冷态直流电阻值,记录 测量时的环境温度和绕组表面温度,并将绕组表面温度作为绕组的实际温度,绕组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 差不应超过2K,并将测量电阻值修正到基准温度时的值 每项电阻值测量3次,取3次测量结果的算 术平均数作为相应实际冷却下的冷态电阻值 7.4.4电感值测量 电感值测量,悬浮电磁铁应处于冷态且磁路开放 用电感测试仪检测悬浮电磁铁线圈的电感值,记 录测量时的环境温度和绕组表面温度,并将绕组表面温度作为绕组的实际温度,绕组表面温度与环境温 度之差不应超过2K 每项电感值测量3次,取3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数作为相应实际冷却下的冷 态电感值 7.4.5绝缘电阻值测量 测量绝缘电阻值时,悬浮电磁铁应处于冷态 用1000V兆欧表分别测量并记录绕组两端对地的 绝缘电阻 7.4.6工频耐压试验 当进行工频耐电压试验时,悬浮电磁铁应处于冷态 将绕组和地之间施加2500V,50Hz、正弦交 10
GB/39902一2021 流电,历时1min,观察并记录测试数据 7.4.7匝间耐压试验 当进行匝间耐电压试验时,悬浮电磁铁应处于冷态 分别在绕组两个接线端之间施加3600V,历 时3s的峰值脉冲电压,观察并记录绕组匝间波形 7.4.8持续温升试验 当逃行持绒温升试验时悬译电破铁应处于冷态,给悬浮电磁铁通以额定电流的直流电,用冷却风 模拟走行风,风速应为12m/s,每隔30min测量一次悬浮电磁铁绕组的电阻值、绕组表面温度、冷却空 气温度及周围空气的温度;连续运行,直至绕组每1h内温度变化不超过2K,悬浮电磁铁绕组温度已稳 定 断电前一刻,测量悬浮电磁铁绕组的最大热态电阻值、绕组表面温度、冷却空气温度及周围空气的 温度,计算温升 若冷却空气温度不在10C一40c,则应对温升值进行修正 记录温度变化值 7.4.9连续短时温升试验 连续短时温升试验应从悬浮电磁铁冷态开始,对悬浮电磁铁施加4倍额定电流,持续时间10s,分 别连续施加5次,每次时间间隔为2min,断电前一刻,立即测量悬浮电磁铁绕组的最大热态电阻值及 周围空气的温度,计算温升 7.4.10浸水试验 将悬浮电磁铁浸没在水中1h,对于接线端子裸露的结构,水面不得高于接线端子,测量并记录每 个(组)线圈的绝缘电阻值 7.4.11悬浮能力试验 当进行悬浮能力试验时,宜将悬浮电磁铁固定在悬浮电磁铁试验台,悬浮载荷从悬浮电磁铁自重、 按200kg载荷逐渐加至最大载荷(Aw3)进行悬浮试验,起浮前悬浮间隙应为16mm,悬浮稳定后悬浮 间隙应为8mm;记录悬浮电磁铁的悬浮电流,绘制悬浮电磁铁的悬浮电流-悬浮载荷的工作特性曲线 7.4.12称重试验 采用检验计量合格的衡器测量并记录悬浮电磁铁的重量 7.4.13挠度试验 将悬浮电磁铁固定在悬浮电磁铁试验台,将载荷加至额定载荷(Aw2),进行起浮试验和悬浮试验 起浮间隙为16nmm,悬浮间隙为8mm,测量并记录悬浮电磁铁悬浮时的变形挠度 7.4.14防护等级试验 悬浮电磁铁的防护等级试验应按GB/T4208中IPX5的规定进行 7.4.15振动和冲击试验 悬浮电磁铁的垂向振动和冲击试验及纵向和横向冲击试验应按GB/T215632018中“2类转向 架安装”的规定进行 1
GB/T39902一2021 8 检验规则 8.1检验分类 检验类型包括例行检验和型式检验 8.2例行检验 应按表1表4规定的项目对悬浮控制系统进行例行检验 若有任意一项不合格,则悬浮控制系 统为不合格 检查合格后方准予验收 8.3型式检验 8.3.1型式检验应由具备资质的单位承担,并出具相应的检验报告 8.3.2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或老产品改进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正常生产后,因产品的设计、工艺、生产设备和管理方面有较大改变而可能影响产品的使用性 b 能时; 产品转厂生产或停产两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c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发生不允许的偏差时 d 8.3.3悬浮控制系统的检验项目 悬浮控制系统的检验项目应符合表1的规定 悬浮控制系统检验项目 表1 序号 检验项目 例行检验 型式检验 试验方法 技术要求 起浮降落试验 7.1.1 6.1.! 静载试验 7.1.2 6.1. 动载试验 7.1.3 6.1.4 曲线通过试验 7.1," 6.1.1,6.l.6 坡道通过试验 7.1.5 6.1.1.6.1.5 7.1.6 6.,1.7 持续时间试验 偏载试验 7,1.7 6,1.3 道岔静浮试验 7.1.8 6.1.8 注1标有“、/”为必检项目 注2:标有“”的检验项目取决于用户与制造商之间的合同要求 注3例行检验可只在Aw0状态下进行 8.3.4悬浮控制器的检验项目 悬浮控制器的检验项目应符合表2的规定 12
GB/39902一2021 表2悬浮控制器检验项目 序号 检验项目 例行检验 型式检验 试验方法 技术要求 7.2.1 5.2 外观检查 7.2.2 5.2 尺寸及公差检查 绝缘电阻,介电试验 7.2.3 6.2.12 基本功能检测 7.2.4 6.2.5 悬浮性能试验 7.2.5 6.2.6 连续工作性能试验 7.2.6 6.2.7 电源失电冲击试验 7.2.7 6.2.8 66.2.9 负载断路,短路试验 7.2.8 7.2.9 6.2.10o 温升试验 10 交变湿热试验 7.2.10 6.2.1ll,6.2.12 11 电磁兼容试验 7.2.l1 6.2.13 12 防护等级试验 7.2.12 6.2.l4 13 冲击和振动试验 7.2.13 6.2.15 注1,标有“、/"为必检项目 注2标有“”的检验项目取决于用户与制造商之间的合同要求 8.3.5悬浮传感器的检验项目 悬浮传感器的检验项目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传感器检验项目 序号 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 试验方法 技术要求 例行检验 线性度测试 7.3.1 6.3.1 -致性测试 7.3.2 6.3.1 过接缝测试 7.3.3 6.3.2 温升试验 7.3,4 6.3.3,6.3.6 加速度检测单元测试 6.3.4 7.3.5 7.3.6 绝缘电阻,介电试验 6.3.8 7.3.7 6.3.7,6.3.8 交变湿热试验 电磁兼容试验 7.3,8 6.3.9 外壳防护试验 7.3.9 6.3.1o 10 振动,冲击试验 7.3.10 6.3.ll 注1标有“、/"为必检项目 注2:标有“一”的检验项目取决于用户与制造商之间的合同要求 8.3.6悬浮电磁铁的检验项目 悬浮电磁铁的检验项目应符合表4的规定 13
GB/T39902一2021 表4悬浮电磁铁检验项目 序号 例行检验 技术要求 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 试验方法 外观检查 7.4.1 5.2 尺寸及公差检查 7.4.2 5.,2 绕组直流电阻测量 7.4.3 6.4.9 电感值测量 7.4,4 6.4.10 绝缘电阻测量 7.4.5 6.4.1l 工频耐压试验 7.4.6 6.4.12 匝间耐压试验 7.4.7 6.4.13 7.4.8 持续温升试验 6.4.14 连续短时温升试验 7.4.9 6.4.l5 10 浸水试验 7.4..10 6.4.16 l1 悬浮能力试验 7.4.ll 6.4.5 12 称重试验 7.4.12 6.4.17 3 挠度试验 7.4.13 6.4.18 防护等级试验 7.4.14 6.4.19 15 振动和冲击试验 7.4.15 6.4.20 注1:标有“、”为必检项目 注2:标有“一”的检验项目取决于用户与制造商之间的合同要求 9 标志 悬浮控制系统设备的标志应符合GB/T13306的规定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悬浮控制系统设备的信息应标注在设备的明显位置上,制造商应提供完整的资料,标志内容应 a 不少于下列内容 产品名称与型号; 制造商名称; 额定参数; 出厂编号或代码; 出厂日期 b) 标志应清晰、易读、不易磨损 10 包装,运输和贮存 0.1悬浮控制系统设备的包装应具有防潮、防尘和防止运输损害的功能 0.2悬浮控制系统设备出厂时应提交有关技术文件,维修用图纸及说明书将备品和专用工具 0.3悬浮控制系统设备应按制造厂的规定贮存在干燥,清洁,无酸碱及腐蚀性气体的场所 0.4运输中应防止雨、雪等的侵蚀 14

乘用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乘用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乘用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的编号:GB/T39901-2021。乘用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共有11页,发布于2021-10-01
区域品牌培育与建设指南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区域品牌培育与建设指南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区域品牌培育与建设指南的编号:GB/T39904-2021。区域品牌培育与建设指南共有11页,发布于2021-10-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