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0114.2-2014

空间科学及其应用术语第2部分:空间物理

Terminologyforspacescienceandapplication―Part2:Spacephysic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空间科学及其应用术语第2部分:空间物理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空间科学及其应用术语第2部分:空间物理的编号:GB/T30114.2-2014。空间科学及其应用术语第2部分:空间物理共有15页,发布于2015-04-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V04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01.040.49
  • 实施日期2015-04-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5页
  • 文件大小386.72KB

空间科学及其应用术语第2部分:空间物理


国家标准 GB/T30114.2一2014 空间科学及其应用术语 第2部分:空间物理 Terminologyforspacescieneeamdapplieation一Part2:Spaeephysies 2014-12-05发布 2015-04-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30114.2一2014 前 言 GB/T30114《空间科学及其应用术语》分为8个部分 -第1部分:基础通用; 第2部分;空间物理; 第3部分:空间天文; 第4部分;月球与行星科学 第5部分空间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 第6部分;航天医学; 第7部分微重力科学; 第8部分:空间地球科学 本部分为GB/T30114的第2部分 -2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按照GB/T1.l一 本部分由全国空间科学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12)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大学,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 中心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东和、傅缓燕,魏勇、蔡磊胡伸曼、李灵椰,刘立波、陈一定、徐寄遥、刘晓、 陈光明、师立勤、李志陶、吕建永,赵明现,王华宁,贺哈
GB/T30114.2一2014 空间科学及其应用术语 第2部分:空间物理 范围 GB/T30114的本部分界定了空间物理与应用领域需要统一定义的常用技术词汇和定义 本部分适用于空间物理与应用相关标准的制定,技术文件的编制,以及有关的科技交流和工程 应用 太阳物理术语 2.1 光球photosphere 位于太阳大气的最底层、对应于可见光波段看到的太阳表面 2.2 色球chrom0sphere 太阳谐线中Ha、氮线和钙的K与H线增强的源区 日冕corona 太阳大气的最外层,由色球表面延伸至数百万公里的行星际空间 冕洞eoronalhole 太阳大气中的低密度区域 注:在日冕的软x射线和极紫外像上可以观察到的大片不规则的暗黑区域 2.5 ilament 暗条 受太阳大气磁场约束悬浮于色球层之上的气体团块,以较亮的日面为背景呈现为暗黑色条带 注,当暗条在太阳边缘的时候也叫日琪 2.6 黑子 sunsp0t 太阳光球上出现的暗黑斑点,具有强磁场、低温度的特性 太阳自转周solarrotationperiod 太阳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注:平均大约27天 2.8 太阳耀斑solarlare 太阳大气中能量突然释放过程,表现为日面上局部区域某些波段范围内辐射流量突然增强 2.9 光学耀斑optitealnhare 日面上局部区域光学波段辐射流量突然增强
GB/T30114.2一2014 2.10 x射线耀斑X-raylare 日面上局部区域x射线波段亮度突然增强 2.11 日冕物质抛射coronalmassejeetiom 日冕物质在较短的时间内被大量抛出,进人行星际空间的一种太阳爆发事件 2.12 冕洞高速流 c0r ronalholehighspeedstream 来自于冕洞的速度显著高于背景太阳风速度的等离子体流 2.13 活动区aetiveregion" 日面上具有一定寿命的活跃区域,表现为黑子,光斑,谱斑、耀斑等活动现象 2.14 黑子相对数relative unsptmumher 用以表征太阳黑子和黑子群在日面出现多少的一种指数 2.15 太阳活动周 solarcycle 太阳活动在黑子相对数变化中所呈现的近似11年的变化周期 太阳风与行星际物理术语 3.1 行星际空间interplanetaryspace 太阳日球层包含的数百亿千米的围绕太阳和行星的空间区域 [GB/30114.1一2013,定义2.1.4们 3.2 太阳风solarwindl 日冕气体向外膨胀而生成的等离子体流 [GB/T30114.1一2013,定义2.3.2] 3.3 太阳质子事件 solarprotonevent 太阳话动导致地球静止轨道处能量大于10MeV的质子流通量持续15nin以上不低于10phu的 事件 3.4 磁绳magnetieluxrope 具有螺旋形磁场的绳状等离子体结构 3.5 磁岛nmagneticisland 磁重联后形成的岛状的磁结构 3.6 磁云muetecuwd 行星际介质中的一种磁结构,具有低离子温度、磁场强度增强和磁场方向旋转的特征
GB/T30114.2一2014 磁层物理术语 4.1 地球磁层Earthmagnetosphere 位于电离层以上被太阳风包围并受地磁场控制的区域 4.2 等离子体层plasmasphere 磁层中随地球共转的冷且相对稠密的等离子体所构成的区域 4.3 环电流ringceurrent 磁赤道面附近围绕地球由东向西的电流 注:通常分布在地心距离4一6个地球半径 4.4 磁暴 geOmmagneticstOrm 地磁暴 太阳风能量输人磁层所导致的环电流增强而引起的全球性地磁剧烈扰动现象 注:通常持续1至数天,以中低纬地面磁场水平分量大幅度下降为标志性特征 4.5 亚暴substorm 太阳风能量输人磁层所导致的夜侧磁层与高纬电离层突发扰动现象 注通常持续儿十分钟至儿小时,以极光活动和极区高空电流系的增强为主要特征 4.6 磁层对流magnetosphericconveetion 太阳风驱动的磁层等离子体的大规模循环流动 注,在磁层顶边界附近反日向流动,在磁层内部日向流动 极尖区 cuSD 极隙区 磁正午附近南北半球高纬处漏斗状的,开放性磁力线区域 4.8 场向电流fied alignedlcurrent 沿着磁力线流动的电流 4.9 等离子体片plasmasheet 磁尾中以磁赤道平面为中心闭合磁力线包围的充满热等离子体的区域 注;等离子体片的内边界地心距离约为510个地球半径 4.10 cross-tailcurrent 越尾电流 磁尾等离子片中沿晨一昏方向流动的大尺度电流 4.11 偶极化dipolarization 拉伸的磁尾向偶极场位形过渡的过程
GB/T30114.2一2014 注:经常发生在亚暴增长相向膨胀相过渡期间 4.12 辐射带radiatiomnbelt 范艾伦带VanAIlenbet 地球空间中被地磁场捕获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高能带电粒子聚集区 注;包括内辐射带和外辐射带 4.13 磁层顶 magnetopause 地磁场与行星际磁场的交界区域,向日面磁层顶的厚度约为100km1000km. 4.14 舷激波 b0sh0ck 弓激波 超声速的太阳风受到磁层阻碍形成的激波 4.15 磁鞘magnetosheath 磁层顶与触激波之间的区域 4.16 磁尾magnetotail 太阳风与磁层相互作用在背日侧形成的磁层延伸区域 电离层物理术语 电离层iom0sphere 高层大气中被太阳辐射部分电离的区域,能显著影响无线电波传播 高度大约从60km到1000km 之间,通常又可分为D,EF区 5.2 电离层赤道异常euatrialioiatim 1anomaly 电离层F区电子密度在磁赤道南北两侧约12°20区域存在极大,在磁赤道区域存在极小的纬度分 布结构 5.3 eritearewmsy 电离层临界频率iospheric 特定模式无线电波垂直人射时,电离层不同层域各自能够反射电波的最大频率 5.4 赤道电集流euatorilleetrjet 赤道电激流 赤道电急流 在电离层发电机区位于磁赤道附近狭长区域内东西向的强电流 5.5 电离层暴iospheriesom 伴随磁暴发生的全球范围内电离层剧烈扰动 5.6 电离层不规则体iospherieiregularity
GB/T30114.2一2014 电离层不均匀体 电离层不规则结构 电离层中电子密度发生随机起伏的小尺度结构 电离层闪烁ionwspheriescintilaton 电磁波在电离层中受不规则体散射产生的振幅、相位等的随机起伏 5.8 ption 电离层吸收ionospherieabsorp 电磁波在电离层中传播时振幅衰减、能量耗散的过程 注:由电子同中性粒子碰撞引起 5.9 电离层突然骚扰suddenion0sphericdisturbanee;sID 由太阳耀斑爆发引起的向日面电离层电子密度突然增加现象 5.10 电离层行扰travelingionosphericdisturbance;TD 行进式电离层扰动 大气声重力波在电离层中传播产生的行波状扰动 5.11 偶发E层sporadicE 不规则地出现在E区的强电离薄层 5.12 扩展FspreadF 由F区不规则结构导致的电离图上F层回波描迹扩展的现象 5.13 电离层发电机ionospheriedyamo 潮汐风驱动带电粒子横越磁力线运动产生电流和电场的过程 5.14 中纬槽mid-atitudetrough 主槽maintrough F层电子密度在磁纬亚极光区出现极小值的区域 5.15 电离层电导率ionospherieeleetrieal condueiity 表征电离层导电能力的物理量 5.16 fountainefrect 喷泉效应 磁赤道区电离层等离子体在东向电场驱动下向上漂移,在扩散和重力作用下沿磁力线向赤道两侧 运动的过程 5.17 InterationalRefer ;IRI 国际参考电离层 erencelonosphere; 由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URS1)和空间研究委员会(COSPAR)联合工作组基于电离层的实测资料 发展的一种描述地球电离层状态的经验模式 5.18 电离图 ion0gram
GB/T30114.2一2014 频高图 利用电离层测高仪进行垂直探测得到的电离层对电波的反射虚高与电波频率的关系,包括回波强 度的信息 5.19 Content;TEc 总电子含量TualEletru 电子柱含量 电子积分含量 单位截面电离层两点之间的总电子数 5.20 顶部电离层topsideionosphere 电离层电子密度峰值高度以上的区域 5.21 极盖区polareap 磁力线开放的高纬电离层区域 中高层大气物理术语 6.1 平流层stratosphere 位于对流层以上大气温度随高度上升的大气层区域 注高度大约在101 km之间 kkm 1一50 6.2 平流层顶stratopause 平流层的上边界 注:高度在50km左右 中间层 mes0sphere 平流层顶以上气温随高度增高而下降的大气层区域 中层顶mesopause 中间层的上边界 注:高度在90km左右 6.5 热层thermosphere 中间层顶以上,温度随高度增加的区域 6.6 外层exosphere 逃逸层 气体中性粒子可以克服地球引力场束缚而逃逸的地球大气最外层 均质层homosphere 受到湍流作用充分混合的大气区域 注;高度在 km以下,包括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低热层 100km 110
GB/T30114.2一2014 6.8 非均质层heterosphere 扩散分离层 均质层以上主要以分子扩散为主的地球大气区域 6.9 臭氧层oxonosphere 主要分布在平流层下部的臭氧密集的大气区域 6.10 行星波 planetarywave 周期约在两到数十天的全球尺度大气波动 6.11 大气潮汐atmospherietide 由于太阳加热和日月引力的作用,产生的全球尺度周期性的大气变化 注主要包括日潮、半日潮,8小时潮等 6.12 大气重力波atmsphericgravitywave 因重力参与波的恢复过程而维持的一种大气波动 6.13 气辉airglow 高层大气中通过光化学反应产生的一种微弱发光现象 6.14 夜光云 n0ctilucentcoud -种出现在夏季高纬度地区中间层由冰晶构成的云 注:高度一般在82km左右 6.15 地冕gecorona 由中性氢原子构成的能够散射太阳莱曼-阿尔法辐射的大气逃逸层的最外侧部分 空间物理应用术语 7.1 空间环境spaceenvironment 地表以上几十公里直至太阳表面之间的环境 注1:通常所说的空间环境指日地空间环境 注2;空间环境成分主要包括高能带电粒子、等离子体,中高层大气,电磁辐射、引力场、磁场电场、流星体和碎 片等 7.2 空间环境模式spaceenvirommentmodel 对空间环境参数的时空分布和变化的定量描述,有物理模式,经验模式和半经验模式等类型 空间环境效应spaceenviromentefrect 空间环境对人类航天活动和地面技术系统造成的影响
GB/T30114.2一2014 7.4 ticlen 空间高能粒子辐射环境spaceenergeticpart eradiationenvironment 空间环境中能量高于几十千电子伏的带电粒子构成的环境 注:主要包括银河宇审线、太阳宇审线和地球辐射带高能带电粒子 7.5 空间辐射效应spaceradiationefreet 空间高能粒子辐射环境对在轨航天系统产生的影响 注:主要包括总剂量效应、单粒子效应、位移损伤效应和深层充电效应等 7.6 空间等离子体效应spaeeplasmaefreet 空间等离子体对在轨航天系统产生的影响 注:主要包括引起航天器表面带电的表面充电效应,以及引起航天器高电压太阳电池阵系统的电流泄漏和弧光放 电效应等 7.7 南大西洋异常区southAttanticaomalyregionm 位于南美洲东侧南大西洋的负地磁异常区域 注该区域上空内射带下沉 7.8 截止刚度cutofrrigidity 带电粒子从磁层外到达地磁场某位置所必需具备的最小磁刚度值 7.9 空间天气speweauther 日地空间中可影响天基和地基技术系统正常运行和可靠性的条件或状态 7.10 太阳射电暴solarradioburst 来自太阳的射电流量突然增强的现象 7.11 单粒子事件singleeventefrect 由于单个高能粒子撞击微电子器件敏感区域而引起的器件异常 7.12 极盖吸收polareapabsorptionm 太阳质子事件期间极盖区电离层D区电子密度增加导致的强烈电波吸收现象 7.13 临近空间nearspace 高度20km以上,200km以下的大气层
GB/T30114.2一2014 参 考 文 献 [1]GB/T30114.1一2013空间科学及其应用术语第1部分:基础通用
GB/T30114.2一2014 索 引 汉语拼音索引 5.8 电离层吸收 5.10 电离层行扰 5.18 暗条 电离图 5.19 电子积分含量 5.19 电子柱含量 场向电流 4.8顶部电离层 5.20 赤道电激流 5.4 赤道电急流 5.4 赤道电集流 5.4范艾伦带 4.12 6.9非均质层 6.8 臭氧层 44辐射带 磁暴 4.12 磁层顶 4.13 磁层对流 4.6 3.5弓激波 磁岛 4.14 4.15光球 磁鞘 2.1 3.4光学耀斑 磁绳 2.9 4.16国际参考电离层 磁尾 5.17 磁云 3.6 黑子 2.6 大气潮汐 6.11黑子相对数 2.14 大气重力波 6.12环电流 4.3 单粒子事件 2.13 7.11活动区 42 等离子体层 49 等离子体片 44 地磁暴 极盖区 5.21 地冕 .15极盖吸收 7.12 6. 地球磁层 极尖区 4.7 4 5.1极隙区 电离层 4.7 电离层暴 5.5截止刚度 7.8 电离层不规则结构 5.6均质层 6.7 电离层不规则体 5.6 电离层不均匀体 5.6 电离层赤道异常 5.2空间等离子体效应 7.6 电离层电导率 5.15空间辐射效应 7.5 5.13空间高能粒子辐射环境 7.4 电离层发电机 电离层临界频率 5.3空间环境 7.1 5.7空间环境模式 7.2 电离层闪烁 7.3 电离层突然骚扰 5.9空间环境效应 10o
GB/T30114.2一2014 空间天气 7.9 扩散分离层 6.8 扩展F 5.12太阳风 3.2 太阳活动周 2.15 太阳射电暴 7.10 临近空间 7.13太阳耀斑 2.8 3.3 太阳质子事件 太阳自转周 2.7 冕洞 2.4逃逸层 6.6 冕洞高速流 2.12 外层 6.6 南大西洋异常区 X射线耀斑 2.10 5.11行进式电离层扰动 偶发E层 5.10 偶极化 4.11行星波 6.10 行星际空间 3.1 舷激波 4.14 喷泉效应 5.16 频高图 5.18 平流层 6.1亚暴 4.5 平流层顶 6.2夜光云 6.14 越尾电流 4.10 气辉 6.13 中层顶 6.4 中间层 6.3 热层 6.5中纬槽 5.14 日冕 2.3主槽 5.14 日冕物质抛射 2.11总电子含量 5.19 色球 2.2 英文对应词索引 B 4.14 2.13 b0wsh0ck activeregion 6.13 airglow 6.12 atm0sphericgravitywave tide 6.11 2.2 atm0spheric chromosphere
GB/T30114.2?2014 2.3 cOr0na 2.12 coronalholehighspeedstream 3.6 cOrOnalhole magneticcl0ud 3.4 2.11 magnetieluxrope coronnlmmassejection 3.5 cr0SS-tailcurrent 1agneticisland 4.13 cISp magnetopauSe aotrrigidity 4.15 magnet net0Sheath 4.6 magnet0SDhericc0nvectiOn magnetotail 4.16 dipolarization 4.11 5.14 maintrOugh 6.4 meS0pauSe mesoSphere 6.3 Earthmagnetosphere 4.1mid-latitudetrough 5.14 equatorialeleetrojet 5.4 eguatorialionizatioanomal 5.2 exosphere +- 6.6 7.13 nearSpace noctilucentcloud 6.14 fieldalignedcurrent 4.8 filament 2.5opticallare 2.9 fountaieffect 5.160zon0sphere 6.9 geocorona 6.15photosphere 2.1 6.10 geommagneticstorm 4.4planetarywave 4.9 plasmasheet 4.2 plasmasphere 6.8polarceapabsrption 7.12 hetersphere 5.21 homosphere 6.7 polarcap 5.17radatonbelt 4.12 lnternationalReferenceIon0sphere 3.1relativesunsponumbe 2.14 interplanetaryspace 5.18ringcurrent 4.3 5.1 On0sphere 5.8 on0SphericabsorDtion 5.3SID 5.9 onosphericcritiealfrequene 5.13singleeventeffeet 7.11 dynamo 5.15 2.15 electricalcOndctivit solarcycle 5.6 2.8 on0SDheri rregularit solarflare 5.7 3.3 solarprotonevent 5.5 7.10 ion0SDhericstorm Solarradioburst IRI 5.17 2.7 solar rotationperiod
GB/T30114.2?2014 2.6 Solarwind sunsDot southAtlanticanomalyregion articeradiationenvironment spaceenergeticpar TEC 5.19 spaceenvironenteffect 6.5 7.3 therm0sDhere TID 5.10 Space m0del 5.20 Space topsidei0n0sphere effeet 5.19 7.6IotalEIeetronContent Space travelingionosphericdisturbance 5.10 7.5 Spaceradiati0nefTect 7.9 Spaceweather sporadic E 5.11 spread 5.12VanAIlenbelt 4.12 6.2 strat0pause stratosphere 6.1 substormm 4.5X-rayfare 2.10 suddenionosphericdisturbanee 5.9 13

空间科学及其应用术语第2部分:空间物理GB/T30114.2-2014解读

空间物理是研究地球大气层、离子层、磁层和太阳等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在空间科学中,空间物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准确理解和使用空间物理相关的术语非常重要。 GB/T30114.2-2014是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空间物理应用术语的标准。该标准规定了与空间物理有关的专业术语及其定义、缩写、名称和符号等。以下是该标准中一些重要的术语及其含义: 1.大气层(Atmosphere) 指地球周围的气体层,包括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顶层和外层等五个层次。 2.电离层(Ionosphere) 指地球大气中被太阳辐射电离而形成的一层等离子体区域。 3.磁层(Magnetosphere) 指地球周围的磁场区域,由太阳风与地球磁场相互作用形成。 4.日冕(Corona) 指太阳大气层中最外层的一层,温度高达100万摄氏度以上,是产生太阳风的地方。 5.日食(Solar Eclipse) 指月亮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时,由地球上观察到的太阳被遮挡住的天文现象。 6.空间环境(Space Environment) 指地球附近的空间中包含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和宇宙线等因素的总体情况。 除了上述术语以外,GB/T30114.2-2014标准还规定了许多其他与空间物理相关的专业术语。准确理解并使用这些术语对于研究空间科学和进行相关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和空间科学及其应用术语第2部分:空间物理类似的标准

国际贸易出口单证格式第1部分:商业发票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国际贸易出口单证格式第1部分:商业发票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国际贸易出口单证格式第1部分:商业发票的编号:GB/T15310.1-2014。国际贸易出口单证格式第1部分:商业发票共有8页,发布于2015-04-15
空间科学及其应用术语第3部分:空间天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空间科学及其应用术语第3部分:空间天文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空间科学及其应用术语第3部分:空间天文的编号:GB/T30114.3-2014。空间科学及其应用术语第3部分:空间天文共有20页,发布于2015-04-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