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3171-2016

城市交通运行状况评价规范

Specificationforurbantrafficperformanceevaluation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城市交通运行状况评价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城市交通运行状况评价规范的编号:GB/T33171-2016。城市交通运行状况评价规范共有15页,发布于2017-04-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R85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03.220.20
  • 实施日期2017-04-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5页
  • 文件大小353.77KB

城市交通运行状况评价规范


国家标准 GB/T33171一2016 城市交通运行状况评价规范 Speeificationforurbantraffieperformaneeeyaluation 2016-10-13发布 2017-04-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33171一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交通运输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城市客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29)归口 本标淮起草单位;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杭州市综合交通研究中心,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呼和浩特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继乎、温慧敏孙建平、谭永朝,张溪张彭,朱丽云,高杨斌、余世英、李成 吕梦娇,张丽,王超、张盈盈、胡杨林,全宇翔,姚青、姚毅、高永、翟雅娇,刘好德、陈尚新、王志强,赵影 扈中伟 m
GB/T33171一2016 城市交通运行状况评价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状况评价的内容和流程,对象和范围划分、,数据采集,指标与计算、 运行状况等级划分、评价结果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对城市道路网,城市分区域道路网、道路、路段等的交通运行状况的动态监测和评价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9772008颜色的表示方法 GB/T29107一2012道路交通信息服务交通状况描述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epertomae 交通运行状况traffic 道路或道路网交通运行的畅通与拥堵状态 3.2 路段link 具有方向性的道路区段,由两个端点界定,其间包含一个交叉口或一个出人口 3.3 交通流量trafie yolu1e 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车辆数 3.4 行程时间traveltime 机动车通过某一路段两个端点间的时间 3.5 行程速度travelspeedl 机动车通过某一路段两个端点间的平均速度 3.6 自由流速度free-lowspeed 在低交通量、低密度情况下机动车通过路段的平均行程速度 自由流行程时间ree-lowtraveltime 以自由流速度通过路段的时间
GB/T33171一2016 3.8 行程时间比 traveltimeindex;TIl 实际行程时间与自由流行程时间的比值 3.9 延误时间delaytime;Dr 实际行程时间与自由流行程时间的差 3.10 延误时间比delaytimeproportion;T 延误时间与实际行程时间的比值 3.11 运行状况等级里程比例distaneeproportion;D 道路中处于不同交通运行状况等级的路段里程与道路总里程的比值 3.12 城市交通运行指数trartiepe erformmanceindex;TPI 反映道路或道路网交通运行状况的无量纲数值 3.13 车公里数vehielekilometerstraveled;VKT -定区域内,所有机动车的行驶里程的累计值 评价内容和流程 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状况评价是指针对评价对象和范围,使用评价数据和评价指标,对城市道路交通 运行状况进行评价,得到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状况等级等评价结果的过程 应遵循以下步骤 a)按照第5章要求,选择评价对象和范围 按照第6章要求,采集评价所需的道路属性数据和交通流运行数据, b 按照第5章选择的评价对象,按照第7章选择指标,进行指标计算; e d按照第9章要求,汇集评价指标得出评价结果 评价对象和范围划分 5.1 评价对象 城市交通运行状况评价对象包括城市道路网,城市分区域道路网,道路、路段 5.2城市道路网的划定 城市道路网包括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各自含义如下 5.2. 快速路是指城市道路中设有中央分隔带,单向设置不少于两条车道,全部采用立体交叉与控制 a 出人,实现交通连续通行的道路; 主干路是指在城市道路网中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以交通功能为主的道路 b e次干路是指城市道路网中的与主干路结合,以集散交通的功能为主、兼有服务功能的道路 d) 支路是指城市道路网中与次干路和居住区、工业区,交通设施等内部道路相连接,解决局部地 区服务功能的道路 5.2.2城市道路网应按照城市建成区划定,城市道路网交通运行状况评价宜包括道路网内所有路段 5.2.3若道路运行动态数据不具备覆盖道路网内所有路段的条件,应至少满足表1要求
GB/T33171一2016 表1各等级道路最小覆盖比例表 道路等级 最小覆盖比例 快速路 大于或等于评价范围内快速路总里程的80% 主干路 大于或等于评价范围内主干路总里程的60% 次干路 大于或等于评价范围内次干路总里程的40% 大于或等于评价范围内支路总里程的15% 支路 5.3城市分区域道路网的划分 城市分区域道路网宜按照以下方法划分 a)按照行政区划划分区域道路网 b按照功能区,如商圈、商务区,交通枢纽、场站,旅游景点等划分区域道路网 按照水系山脉、道路等分割物划分区域道路网 c 5.4道路的划分 宜按照道路所处区位和重要节点,区分通行方向划分评价道路 5.5路段的划分 5.5.1快速路路段划分 快速路应以出人口为端点进行分段,路段长度大于或等于3km应再分段 5.5.2主干路、次干路,支路路段划分 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应以停车线为端点进行分段,即上游停车线到下游停车线为一个路段,路段长 度大于或等于1.5km应再分段 数据采集要求 6.1 基础属性数据 路段属性数据应包含路段编号、路段长度、路段方向、车道数、所属区域名称,所属道路名称、所 属道路等级等 6.1.2道路属性数据应包含道路编号、道路名称,道路等级、道路长度、道路方向等 6.1.3区域属性数据应包含区域编号、区域名称等 6.2交通流运行数据 交通流运行数据应包括路段行程时间、行程速度和交通流量等数据 评价指标与计算 7.1指标分类及构成 7.1.1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状况评价指标根据评价对象的适用性分为三类,即基础性指标、特征性指标、
GB/T33171一2016 综合性指标 7.1.2基础性指标主要用于评价路段等基本道路交通要素的通行量和通行效率的指标 基础性指标 包括平均交通流量、自由流速度、平均行程速度等 特征性指标主要用于评价道路,道路网的运行效率,包括行程时间比、延误时间比运行状况等 7.1.3 级里程比例等 7.1.4综合性指标主要用于评价道路网的运行效率、拥堵状况 综合性指标采用城市交通运行指数 可按照拥堵里程、行程时间、延误时间三种方法换算,取值范围为010. 7.2指标计算 7.2.1基础性指标 7.2.1.1平均交通流量 平均交通流量宜采用15min(0.25h)间隔的观测值作为计算基础 计算方法见式(1) Q r 式中: Q 平均交通流量,单位为辆每小时(peu/h),peu为标准车辆数; Q 第k时间间隔的交通流量,单位为辆(pcu); 时间间隔个数 时间间隔长,单位为小时(h) 7.2.1.2自由流速度 针对评价路段按如下步骤进行计算,单位为千米每小时(km/h): a)将6:0024:00按给定时间间隔等分,其间隔长度不超过15min; b计算每一时间间隔平均行程速度的算术平均值,样本天数应不少于30d 将计算出的平均值从大到小排序,取排序结果的前1/9进行平均,其结果作为路段自由流 速度; d)当计算得到的自由流速度超过道路限速时取限速 7.2.1.3平均行程速度 路段平均行程速度计算的最小间隔应不大于5min,计算方法见式(2). 之 S 式中: V -时间间隔内路段的平均行程速度,单位为千米每小时(km/h); 时间间隔走内第,辆车在路段上行驶的距离,单位为千米(km); LA n -时间段内第辆车通过路段的行程时间,单位为小时(h); ti 观测行程时间的车次数 7.2.1.4道路和道路网平均行程速度 道路和道路网的平均行程速度计算按GB/T29107一2012附录A进行加权计算
GB/T33171一2016 高峰时段、日,周、月,季年的平均行程速度采用算术平均计算 7.2.2特征性指标 7.2.2.1行程时间比 行程时间比值越大表示交通运行状况越差,即越拥堵 计算方法见式(3). TTI,=5 3) 式中: TTI -路段在某一时间间隔k内的行程时间比,时间间隔应不大于15min(0.25h); l" -时间间隔k内车辆行驶过路段所使用的平均时间, 或者t ,为车辆 l粉 V 数,单位为小时(h); -路段在自由流状态下的行程时间,单位为小时(h) 当路段行程时间小于自由流行程时间时,设定TTI等于1 7.2.2.2延误时间比 延误时间比值越大表示交通运行状况越差,即越拥堵 计算方法见式(4),计算时间间隔应不大于 15min(0.25h) -叫二 DTP 当路段实际行程时小于自由流行程时间时,设定DP等于0. 7.2.2.3运行状况等级里程比例 选定时间段内,道路处于不同交通运行状况的空间测度 计算方法见式(5). n (5 DP ×100% 二 式中: DP -时间间隔人内道路处于运行状况等级i的里程百分比i为表3确定的交通运行状况 启 等级 -时间间隔人内路段运行状况等级为i的里程,单位为千米(km),时间间隔应不大于 mi 15min(0.25h); 道路包含的路段数量; n -评价范围内的道路总里程,单位为千米(km) L 7.2.2.4道路和道路网特征性指标计算 道路和道路网的特征性指标计算按GB/T29107一2012附录A进行加权计算 高峰时段、日、周月、季,年的平均行程速度采用算术平均计算 7.2.3综合性指标 7.2.3.1按照拥堵里程方法换算 按照7.2.2.3计算运行状况等级里程比例中的严重拥堵里程比例,最小时间间隔应不大于15min
GB/T33171一2016 严重拥堵里程比例与城市交通运行指数的换算关系参见附录A 7.2.3.2按照行程时间方法换算 按照7.2.2.1计算路段行程时间比,按照7.2.2.4计算道路网行程时间比,最小时间间隔应不大于 15min,道路网行程时间比与城市交通运行指数的换算关系参见附录B. 7.2.3.3按照延误时间方法换算 按照7.2.2.2计算路段延误时间比.按照7.2.2.4计算道路网延误时间比.最小时间间隔应不大于 15min,道路网延误时间比与城市交通运行指数的换算关系参见附录c 运行状况等级划分 8.1路段交通运行状况等级划分 路段交通运行状况等级按照路段平均行程速度与自由流速度的关系划分为如下五个等级 a)路段平均行程速度大于自由流速度的70%为畅通等级; 路段平均行程速度大于自由流速度的50%且小于或等于自由流速度的70%时为基本畅通 b 等级 路段平均行程速度大于自由流速度的40%且小于或等于自由流速度的50%时为轻度拥堵 等级 路段平均行程速度大于自由流速度的30%且小于或等于自由流速度的40%时为中度拥堵 等级 当路段平均行程速度小于或等于自由流速度的30%时为严重拥堵等级 路段交通运行状况等级用颜色表示,颜色代码见附录D 等级划分和颜色表示应符合表2要求 表2路段交通运行状况等级划分表 单位为千米每小时 运行状况等级 畅通 基本畅通 轻度拥堵 中度拥堵 严重拥堵 x40%" V×50%GB/T33171一2016 评价结果 应提交评价报告,内容应包括城市道路网的综合性指标计算结果,道路网和道路的特征性指标计算 结果、重要路段的基础性指标计算结果、数据分析、评价等级、指标对比与汇总以及趋势图表等 其中 城市交通运行指数评价结果应注明是基于拥堵里程比例算法,或是基于行程时间比算法,或是基于延误 时间比算法
GB/T33171一2016 附 录A 资料性附录 道路网严重拥堵里程比例与城市交通运行指数的推荐转换关系 表A.1给出了道路网严重拥堵里程比例与城市交通运行指数的推荐转换关系 表A.1道路网严重拥堵里程比例与城市交通运行指数的推荐转换关系 严重拥堵里程比例 [0,4% [4%,8% [8%,l1% [11%,l4% >14% 城市交通运行指数 [O,2) [[2,4 [4,6 [6,8 [8,l0] 运行状况等级 轻度拥堵 中度拥堵 严重拥堵 畅通 基本畅通 颜色表示
GB/T33171一2016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道路网行程时间比与城市交通运行指数的推荐转换关系 表B.1给出了道路网行程时间比与城市交通运行指数的推荐转换关系 表B.1道路网行程时间比与城市交通运行指数的推荐转换关系 行程时间比(TT [1,1.3) [1.3,l.6 [1.6,l.9 [1.9,2.2) [2.2,2.5 22.5 ]0 城市交通运行指数 [O,2) [[2,4 [4,6 [6,8 [8,10 运行状况等级 轻度拥堵 中度拥堵 畅通 基本畅通 严重拥堵 颜色表示
GB/T33171一2016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道路网延误时间比与城市交通运行指数的推荐转换关系 表c.1给出了道路网延误时间比与城市交通运行指数的推荐转换关系 表c.1道路网延误时间比与城市交通运行指数的推荐转换关系 延误时间比(TP [0,0.3) [0.3,0.5 [0.5,0.6 [0.6,0.7 [0.7,1] 城市交通运行指数 [O,2) [[2,4 [4,6 [6,8 [8,l0] 运行状况等级 轻度拥堵 中度拥堵 严重拥堵 畅通 基本畅通 颜色表示 10o
GB/T33171一2016 附 录 D 规范性附录 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状况等级颜色表示RGB代码表 表D.1按照GB/T3977一2008规定的颜色表示方法,给出了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状况等级颜色表示 RGB代码表 表D.1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状况等级颜色表示RGB代码表 畅通 基本畅通 轻度拥堵 运行状况等级 中度拥堵 严重拥堵 颜色表示 153 255 255 255 128 204 255 153 B 11
GB/T33171一2016 参 考 文 献 [1]《HighwayCapae y,Manual》.Transportation ResearchBoard.2010(《高速公路通行能力手 册》,美国交通运输研究委员会,2010) [2]DB11/785一2011城市道路交通运行评价指标 [3]GB/T29107一2012道路交通信息服务交通状况描述 [[]《国务院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雅的通知x(国发C201打51号)2014年10月29日 12

城市交通运行状况评价规范GB/T33171-2016解读

一、规范的内容

《城市交通运行状况评价规范GB/T33171-2016》是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标准,旨在规范城市交通运行状况评价的方法和要求,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评价对象与范围:明确了评价的对象和范围,包括城市道路交通、公共交通、出租车、非机动车等。
  • 评价指标:将城市交通运行状况划分为安全性、便捷性、舒适性、可达性、环保性五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有相应的评价指标。
  • 评价方法:介绍了多种评价方法,包括定量和定性评价方法,并说明了不同方法的适用范围。
  • 评价结果的表达方式:规定了评价结果的表达方式和呈现形式。

二、实施的意义

《城市交通运行状况评价规范GB/T33171-2016》的实施可以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 促进城市交通发展:明确城市交通运行状况评价的方法和要求,有利于促进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 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通过对城市交通运行状况的评价,可以识别出问题和瓶颈,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
  • 改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结果可以反映出城市交通的便捷性、舒适性和环保性等方面,有助于改善居民的出行体验和生活品质。

三、注意事项

在实施《城市交通运行状况评价规范GB/T33171-2016》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评价指标的选取应符合城市实际情况,不能一刀切,也不能遗漏重要指标。
  • 评价方法的选择应根据评价对象和目的进行合理选择,不能过分追求精度而使成本过高。
  • 评价结果的表达方式应简洁明了、易于理解。

综上所述,《城市交通运行状况评价规范GB/T33171-2016》是一项对城市交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标准,实施该标准可以促进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广。

和城市交通运行状况评价规范类似的标准

硫化橡胶促进剂的测定薄层色谱法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硫化橡胶促进剂的测定薄层色谱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硫化橡胶促进剂的测定薄层色谱法的编号:GB/T6029-2016。硫化橡胶促进剂的测定薄层色谱法共有7页,发布于2017-05-01
取水定额第17部分:堆积型铝土矿生产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取水定额第17部分:堆积型铝土矿生产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取水定额第17部分:堆积型铝土矿生产的编号:GB/T18916.17-2016。取水定额第17部分:堆积型铝土矿生产共有4页,发布于2017-05-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