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0001.1-2013

信息技术基于射频的移动支付第1部分:射频接口

Informationtechnology-Mobilepaymentbasedonradiofrequency-Part1:Radio-frequencyinterface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信息技术基于射频的移动支付第1部分:射频接口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信息技术基于射频的移动支付第1部分:射频接口的编号:GB/T30001.1-2013。信息技术基于射频的移动支付第1部分:射频接口共有58页,发布于2014-05-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L64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35.240.15
  • 实施日期2014-05-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58页
  • 文件大小1.04M

以图片形式预览信息技术基于射频的移动支付第1部分:射频接口

信息技术基于射频的移动支付第1部分:射频接口


国家标准 GB/T30001.1一2013 信息技术基于射频的移动支付 部分:射频接口 ionradiofrequeney nformationtchmolosy一Mobilepaymemt based Part1:Radiofreqenyinterfaee 2013-10-10发布 2014-05-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30001.1一2013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符号 RFMP系统的组成 RFMPC的初始对话 能量传送 频率 工作磁场强度 射频信号接口 通信信号接口 l0 初始化和防冲突 ll 传输协议(开放模式 12 26 传输协议(增强模式 13 42
GB/T30001.1一2013 前 言 GB/T30001《信息技术基于射频的移动支付》分为五个部分 -第1部分:射频接口; 第2部分;卡技术要求; 第3部分:设备技术要求; 第4部分;卡应用管理和安全; 第5部分:射频接口测试方法 本部分为GB/T30001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西安西电捷通无线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握 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银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天喻信息产业 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同方微电子有限公司、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电信集团公司、联合网络通 信集团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柴洪峰、赵波、金倩、杜志强、严光文,李蔚、李洁、冯敬,李伟、耿力、高林,谭颖、 刘文莉、张国强,胡亚楠
GB/T30001.1一2013 信息技术基于射频的移动支付 第1部分:射频接口 范围 GB/T30001的本部分规定了基于射频的移动支付系统的射频接口 本部分适用于基于射频的移动支付系统相关软,硬件的设计,生产和检验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421一2008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1C)规程 ISO/IEC13239:2002,IDT) GB/T16649.3识别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第3部分电信号和传输协议(GBy/T16649.3 2006,Iso/IEC7816-3:1997,IT) GB/T16649.4识别卡集成电路卡第4部分;用于交换的结构,安全和命令(GB/T16649.4一2010. ISO/IEC7816-4:2005,IT GB/T16649.5识别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第5部分;应用标识符的国家编号体系和注册规 程(GB/T16649.5一2002,Iso/IEc7816-5:1994,NEQ) GB/T28455一2012信息安全技术引人可信第三方的实体鉴别及接人架构规范 Iso/IEc7816.6识别卡集成电路卡第6部分;用于交换的行业间数据元(Identifieationm cardsIntegratedcircuitcards一Part6:lnterindustrydataelementsforinterchange ISO/IEC9798-3:1998/Amd.1:2010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实体鉴别第3部分:使用数字签名 ,2 authenticationPart techmiqe一Enity 技术的机制修正案1(InformationtechnologySecurity Mechanismsusingdigitalsignaturetechniques一Amendment1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符号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基于射频的移动支付卡RF-basedmobilepaymenteard -种卡模式,包含安全单元(sE)和非接触通讯模块(cLF).它通过电感稠合的方式与基于射频的 移动支付设备进行通信 注1;sE是指移动终洲(主要是手机)中可以用于用户身份鉴别的组成部分 注2:CLF是指移动终端(主要是手机)中用于处理射频信号的组成部分 注3:SE与CIF可以是集成在同一载体上的,也可以是分离的 3.1.2 nentdevice 基于射频的移动支付设备RF-basedmobile payn" 用电感耦合给RFMPC提供能量并控制与RFMPC交换数据的读/写设备
GB/T30001.1一2013 3.1.3 )asedobile 基于射频的移动支付系统RF-ba lepaymentsystem 由RFMPC和RFMPD共同组成,用于实现基于射频的移动支付功能 3.1.4 位持续时间bhitduratiom 确定一个逻辑状态的基本时间单元(etw),在这段时间结束时,一个新的位将开始 由下列公式计算出 1etu=128/D×f. 式中,除数D的初始值应为1,给出的初始etu如下 etu=128/f 3.1.5 副载波subearrier 以频率.调制载波频率 而产生的RF信号 3.1.6 冲突collision 在同一时间周期内,在同一RFMPD的工作场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RFMPC进行数据传输,使 得RFMPD不能辨别数据是从哪一个RFMPC发出的现象 3.1.7 咖 framme 个由数据位和任选差错检测位组成的序列,它在开始和结束处带有帧定界符 3.1.8 防冲突循环antielisionloop 用于准备RFMPD和所有响应请求命令的RF\MPC中的一个或多个之间对话的算法 3.1.9 位冲突检测协议bitcollistondeteetonprotoeol 种防冲突方法,在内位级使用冲突检测 3.1.10 字节byte 由指明的8位数据b1到b8组成,从最高有效位(MSB,b8)到最低有效位(L.SB,bl1) 3.1.11 块bloek 的一种类型,它包含有效协议数据格式 注:有效协议数据格式包括1块.R块或s块 3.1.12 无效块invalidblock 帕的一种类型,它包含无效协议数据格式 注:没有接收到的超时不被解释为无效块 3.1.13 工作空间operationspace 制造商规定的RFMPD有效场强范围 注,制造商可能会以工作范围《例如0到xcm)的形式给出工作空间 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GB/T30001.1一2013 ACK:肯定确认(PositiveAcknowledge ANTIcOLLISION;防冲突命令(ANTIcOLLISIONcommand) command AR:鉴别请求命令(AuthentieateRequest ASK;移幅键控(AmplitudeShiftKeying nswerToRed ATQA;请求应答(An .equest ATS:选择应答(AnswerToSelect) BCC;块检验字符(UIDCLn校验字节)(BlockCheckCharacter(UIDCLncheckbyte)) BKI基密钥索引(BaseKeyIndex) CERTa;RFMPD的数字证书(DigitalCertifieateofRFMPD CERT :RFMPC的数字证书DigitalCertificateofRFMPC CID:卡标识符(CardIDentifier CILF:非接触前端(ContactlessFrontend CILn:;串联级别n(Cascadeleveln CRC:循环冗余校验(CyclicRedundancyCheck CRcA;循环冗余校验差错检测码A(CyclieRedundaneyCheekerrordetectioncodeA CSI:密码套件索引CryptographicSuiteldentifier CT:串联标记CascadeTag D除数(Divisor) DR;接收的除数(D)ivisorReceive)(RFMP到RFMPC) DRI:接收的除数整数(DvisorReceivelnteger)(RFMPD到RFMPC) DS;发送的除数(DivisorSend)(RFMPC到RFMPD) Dsl;发送的除数整数(Dvisorsendlnteger)(RFMPC到RFMPD) E;通信结束(Endofcommunication EDC差错检测码(ErorDetectionCode) etu;基本时间单元(elementarytimeunit) FDT;延迟时间(FrameDelayTime) FsC;RFMPC帧长度(FrameSizeforRFMPC FSsCIRFMPC帧长度整数(FrammeSizeforRFMPCInteger) FSD;RFMPD帧长度(FrameSizeforRFMPD) FSD1;RFMPD顿长度整数(FrameSizeforRFMPDlnteger) FwI帧等待时间整数(FramewaitingtimeInteger) FwT.赖等待时间(PranmewaitingTime) FwTTEMP;临时等待时间(TemporaryFramewaitingTime) HALT;暂停命令( HAlTcommand ID;标识号(IDentifieationnumber) nformationblock L-bloek;信息块(In INF;信息字段(INormationField) KL;密钥长度(KeyLength) LsB最低有效位(L.eastSignificantBit) MAC;消息鉴别码(MessageAuthenticationCode) MAX;最大值(MaximumValue) Key MEK;消息加密密钥(MesageEaeryption Key MIK:消息完整性校验密钥(MessageIntegrity
GB/T30001.1一2013 nitmumValue) MIN;最小值(Minm MK;主密钥(MeterKey) MPAs.RFMP空中接口安全(RFMPAirinriac aceSecurity MPAs-s;基于对称密码算法的MPAs(MPAsbasedonSymmetriccipheralgorithm MPAs-P;基于公钥密码算法的MPAs(MPAsbasedonPublie-keycryptography MSB:最高有效位(MostSignificantBit NAD;结点地址(NodeADdress) NAK:否定确认(NegativeAcKn uwledgemet NVB;有效位的数目(NumberofValidBits) O)K:开/关键控(On/OfKeying OSI:开放系统互连(OpenSystemsInterconnection) P:奇校验位(OddParitybit Pause:RFMP调制脉冲(RFMPDModulationPulse) PCB:协议控制字节(ProtocolControlByte PID:RFMPD标识符RFMPDlDentifier PPS:协议和参数选择(ProtocolandParameterSelection) PPSS:协议和参数选择开始(ProtocolandParameterSelectionStart PPS0;协议和参数选择参数0(ProtocolandParameterSelectionparameter0) PPSl:协议和参数选择参数1(ProtocolandParameterSelectionparameter1 RATS;选择应答请求(ReguestforAnswerToSelect PSK:预共享密钥(Pre-SharedKey REQA;请求命令(REQuestcommand) RF:射频(RadioFrequency RFMP;基于射频的移动支付(RF-basedMobilePayment) RFMPC;基于射频的移动支付卡(RF-basedMobilePaymentCard) RFMPD;基于射频的移动支付设备(RF-basedMobilePaymentDeviee) RFU;保留供将来使用(ReservedforFutureUse) R-block;接收准备块(Reeeivereadyblock) R(ACK);包含肯定确认的R-块(R-blockcontainingapositiveacknowledge) R(NAK);包含否定确认的R-块(R-blockcontaininganegativeacknowledge RES:;可信第三方对RFMPD的实体鉴别结果(verificationRESultofRFMPDbytrustedthird party RES;可信第三方对RFMPC的实体鉴别结果verifieationRESultofRFMPCbytrustedthird party) RN;RFMPD生成的随机数(RandomNumbergeneratedbyRFMPD) RN .;RFMPC生成的随机数(Ra RandomNumbergeneratedbyRFMPC) rms;有效值(rootmeansquare) S;通信开始(StartofCommunication) SAK;选择确认(SeleetAcKnowledge) sC;安全能力(SecurityCapability s-block;管理块(Supervisoryblock Element SE;安全单元(Security SEL;选择代码(SEL ectcode
GB/T30001.1一2013 SELECT:选择命令(SELECT command SFGl;启动帧保护时间整数(Start-upFrameGuardTin imelnteger SFGT:启动帧保护时间(Sta bart-upFrameGuardTime Function SF;安全功能(Security swT;安全帧等待时间(SeeurityframewaitingTime' TTP:可信第三方(TrustedThirdParty TTPID可信第三方标识符(TTPIDentifier) igueIDentifier UID:唯一标识符(Unit UIDCLn;CLn的唯一标识符(UniqueIDentifierofCLn wTX;等待时间延迟(waitingTinmeextension TimeeXtensionMultiplier wTxM等待时间继迟乘数(watne WUPA:唤醒命令(Wake-UPcommand 3.3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f.;工作场的频率(载波频率) 副载被频半 1;相当于均匀磁场强度 H ;未调制RF场强度 H iNA: n;变量的整数值,如特定条款中所定义 PriK;RFMPD私钥 PrikK.;RFMPC私钥 PubK,;RFMPD公钥 PubkK :RFMPC公钥 sIGa;RFMPD的签名 SIG,.;RFMPC的签名 sIGTTP;TTP的签名 i:Pause时长 tg;Pause“低”时间 a;Pause上升时间 t;Pause上升时间节 uidn;唯一标识符的字节数目n,n>0 VMA;负载调制幅度 ×××××)b;数据位表示 XY’;十六进制记法,等同于基数16的xY RrMP系统的组成 RFMP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
GB/T30001.1一2013 RFMPp RFMPc 内部电路 芯片 图1RFMP系统示意图 RFMPC的初始对话 RFMPD和RFMPC之间的初始对话通过下列连续操作进行: a)RFMPD的RF工作场激活RFMPC; RFMPC静待来自RFMPD的命令 b) e)RFMPD传输命令 d)RFMPC传输响应 上述操作使用后续章条中规定的射频功率和信号接口 能量传送 RFMPD应产生一个高频交变磁场,该场以电感合的方式向RFMPC传送能量,并通过调制/解 调来实现与RFMPC的通信 频率 RF工作场的频率 =13.56MHz士7kHz 工作磁场强度 RFMPD应在工作空间内产生一个最小为Hmm,但不超过Hm的磁场未调制条件下),如表1 所规定 表1RFMPD场强度 H H 1.5A/m(rms) 77.5A/m(rms) RFMPD最大场强区的场强最小值应大于或等于3.5A/m 在工作空间内,RFMPD应能将能量传送给任意的单个参考RFMPC
GB/T30001.1一2013 在RFMPC的任何可能位置和方向处,RFMPD不应产生高于平均值10A/m(rms) ,最大值 12A/m(rms)的交变磁场 RFMPC应按预期在表2规定的Hm和Hm之间持续工作 表2RFMPC工作场强度 Hnmin Hm 7.5A/m(rms) 3.0A/mrms 射频信号接口 RFMPD通过调制带调制脉冲的交变磁场强度振幅来实现从RFMPD到RFMPC的数据传输 RFMPC通过负载带调制副载波信号的交变磁场(负载调制)来实现从RFMPC到RFMPD的数据 传输 在工作空间范围内,RFMPD应产生后续章节中描述的调制脉冲,并应能接收最小负载调制幅度 图2是后续章条描述概念的示意图 AsK100% 改进的米勒编码,106kbits RMPD到RFMP 负役调制 副波/16 OOK 曼彻斯特编码,16kbits RFMPC到RFNMPD 图2射频接口通信信号举例
GB/T30001.1一2013 1 通信信号接口 10.1从RFMPD到RFMPC的通信 10.1.1传输率 在初始化和防冲突期间,传输率应为f./128(约106kbit/s). 在初始化和助冲突之后,传输率可以有多种选择,本部分规定为./128(约106ktiv/) 10.1.2调制 从RFMPD到RFMPC的通信采用对RF工作场进行ASK100%调制,产生一个如图3所示的“Pausee” RFMPD场的包络应单调减少到小于初始值HNmw的5%,并保持该状态至少 时长 该包络应 符合图3 如果RFMPD场的包络不是单调递减的,那么当前最大值和在当前最大值前通过相同值的时间之 间的时间应不超过0.54s 只有在当前最大值超过Hu5%时,这种情况才适用 “Pause”时长是H-场信号包络下降沿的90%和上升沿的5%之间的时间 如果场过冲,则过冲应保持在Hrm的90%和Hm的110%之间 RFMPD场 信号包络 h开始 H/HHNmA 110% 00% 90% 为结束 60% 开始 4结束 5% 和h结束 h和l开始 图3“Pase
GB/T30001.1一2013 RFMPD产生的“Pause”的时间参数如表3所规定 表3RFMPD传输;“Pause"的时间参数 条件 参数 最小值 最大值 40.5/f 28/ 1>3技 7/ 1<34/f 0/ 1.5×t 16/f 6/f 注1:RFMPD的实现可能会受到生成一个值为t=n/f.(n=整数)的“Pause”的限制 因此的测量值应取以 1/ 为单位的最接近的"值 注2:t的最大值是t测量值的函数 3:的最小值是,测量值的函数 试 RFMPC接收到的“Pause”的时间参数如表4所规定 表RrMc接收;“Paue"的时间参数 参数 条件 最小值 最大值 27.5/ 41/f 1>34/f 6/厂 t 34/ t f 9/ 1.5×! 17f 7/ 注1;的最大值是设置值的函数 注2:t 的最小值是t设置值的函数 RFMPD应产生带上升时间的“Pause”,规定如下: -大于0/f 和( 一12)一24.5/f ; -小于(i一te)十7/f 和16/f RFMPC应能接收带上升时间去 的“Pause”, 规定如下 -大于0/ 和(i一)-26/f; -小于(ti一t)十8/f 和17f 注i-)的最小值和最大值源于表3和表4中定义的1和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RFMPD和RFMPC的时间参数如图4所描述
GB/T30001.1一2013 [1 RFMPc 18 16 RFMPD 12 一 10 12 16 1820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1/1 图4“Pause”时间参数 在场超过Hm的5%之后到场超过Hm的60%之前,RFMPC应检测到“Pause”结束 “Pause”结束的定义如图5所示 该定义适用于所有调制包络定时 RFMPD场 信号 H/HNA 100% 60% 5% 5% 60% 100% 图5“Pause"结束 10o
GB/T30001.1一2013 10.1.3位的表示和编码 定义了下面的序列 -序列x.在半个位持续时间之后,产生- 一个“Pause” -序列Y:在整个位持续时间,没有调制出现 -序列Z;在位持续时间开始时,产生一个“Pause” 上面的序列用于编码下面的信息 -逻辑“1”;序列X 逻辑“0”;序列Y,有下列两种特殊情况 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连续“0”,则应从第二个“0”处开始使用序列Z 1 如果在起始帧后的第一位是"o",则序列Z被用来表示直接与起始位相连的所有“0” 2 通信的开始;序列Z 通信的结束;逻辑“o”,后面跟随着序列Y 没有信息:至少两个序列Y 10.2从RFMPC到RFMPD的通信 10.2.1传输率 同10.1.1. 10.2.2负载调制 RFMPC通过电感稠合区与RFMP进行通信 在RFMPC中,利用RFMPD发射的载波频率生 成副载波(频率为f.,),副载波是在RFMPC中用开/关负载的方法实现的 当以测试方法测量时,RFMPC的负载调制幅度V应至少为22/Hs(mv(峰值)),RFMPD能接 收的Vu至少为18/HsmV(峰值)),其中H是以安每米(A/m)为单位的磁场强度的有效值 RFMPD和RFMPC负载调制幅度的限制如图6所示 20.0 18.0 16.0 14.0 12.O 0.0 RFMPc 8.0 RFMPD 6.G 4.G 2.0 0.0 1.5 2.0 2.5 3.0 5.0 5.5 6.0 6.5 7.0 7.5 场强Amms 图6负载调制幅度 11
GB/T30001.1一2013 10.2.3副载波 副载波的频率.=./16(约847kHz),在初始化和防冲突期间,一个位持续时间等于8个副载波 持续时间;在初始化和防冲突之后,副载波持续时间的数量取决于传输率 只有在数据被传输时RFMPC才应产生副载波 10.2.4副载波调制 每一个位持续时间均以已定义的与副载波相关的相位开始 位持续时间以已加载的副载波状态开 始(当RFMPC没有发送位时,副载波的卸载状态为稳定状态) 副载波使用ooK按10.2.5中定义的序列来调制 10.2.5位的表示和编码 定义了下面的序列 -序列D;载波在位持续时间的前半部分被副载波调制,在位持续时间的后半部分未被副载波 调制; -序列E:载波在位持续时间的前半部分未被副载波调制,在位持续时间的后半部分被副载波 调制 -序列F;载波在整个位持续时间内未被副载波调制 位编码应是带有下列定义的曼彻斯特编码 逻辑“1”;序列D. 逻辑“o”;序列E 通信开始序列D 通信结束;序列F 没有信息:没有副载波 11 初始化和防冲突 11.1 概述 本章描述了RFMPC的初始化和防冲突序列 RFMPC或RFMPD发送RFU位,应将这些位设置为此处给定的值,或在没有给出值的情况下应 设置为(0)b RFMPC或RFMPD接收RFU位,应忽略这些位的值,并应保持和不改变其功能,除非明 确说明 11.2帧格式和定时 本条定义了通信初始化和防冲突期间使用的帧格式和定时 帧应成对传送,RFMPD到RFMPC后随RFMPC到RFMPD,使用下列的序列 -RFMPD 1RFMPD通信开始; 2信息和根据需要RFMPD传送的差错检测位 RFMPD通信结束 3 RFMPD到RFMPC的延迟时间 -RFMPC 12
GB/T30001.1一2013 RFMPC通信开始 1 27 信息和根据需要RFMPC传送的差错检测位 3)RFMIPC通信结束 RFMPC到RFMPD的延迟时间 注:RFMPD到RFMPC的倾延迟时间与RFMPD通信结束重迭 11.2.1帧延迟时间 帧延迟时间(FDT)定义为在相反方向上所发送的两个之间的时间 1.2.1.1RFMIPD到RFMPC的帧延迟时间 RRFMPD所发送的最后一个“Pause”结束与RFMPC所发送的起始位范围内的第一个调制边沿之 间的时间,它应遵守图7中定义的定时,此处n为一整数值 RMD传输的最后数据位 RrM的制始调制 FDT=(n*128十84)/人 128/n 256/ 128/ 通信结束(e)y 通信开始(s) 逻辑“1” FDT=(*128十20)/6 256/6 128/ 128/ 逻辑“0”" 通信结束(E 通信开始(S 图7RrMPD到RFMPC的帧延迟时间 表5定义了n和依赖于命令类型的FDT的值以及这一命令中最后发送的数据位的逻辑状态 表5RFMPD到RFMC的帧延迟时间 FT n整数值 命令类型 最后一位=(1)b 最后一位=(0)b REQA命令 WUPA命令 n*128+84/f n*128十20)f ANTICOLI.1SION命令 [=1236/f] [=1172/f.] SELCT命令 所有其他命令(双向 n*128十84)/f n关128+20)/f FDT的测量值应在表5给出值和表5给出值加上0.44s之间 注,RFMPD应能接收FDT容差范围为(-1/.)到(十0.4然十1/.)的响应 13
GB/T30001.1一2013 值n=9意味着场中的所有RFMPC应以防冲突所需的同步方式进行响应 对于所有的其他命令,RFMPC应确保起始位范围内的第一个调制边沿与图7中定义的位格对齐 11.2.1.2RFrPC到RFMPD的帧延迟时间 RFMPC所发送的最后一个调制与RFMPD所发送的第一个“Pause"之间的时间,它应至少为1172/ 11.2.2请求保护时间 请求保护时间定义为两个连续REQA命令的起始位间的最小时间 它的值为7000/f 11.2.3格式 定义了下列倾类型 短帧; -标准帧; 面向位的防冲突帧 11.2.3.1短帧 短帧用于初始化通信,并按以下次序组成,见图8 通信开始 I.sB先传输.MSB后传输的7个数据位(编码见表6) 通信结束 不加奇校验位 LSB MSB 22 b5 bl b3 b4 b6 传输的首位 图8短帧 11.2.3.2标准帧 标准倾用于数据交换,并按以下次序组成,见图9 -通信开始 关8个数据位十奇校验位),n>1 每个字节的I.SB首先被发送 每个字节后面跟随一个 奇校验位 奇校验位P被设置,使在(b1到b8,P)中“1”的数目为奇数 通信结束 n*(8数据位十奇校验位 LSB 8 bl b3 b6b7 b8P b4b5 第n个字节 第2个字节 第1个字节 传输的首位 校验位 通信结束 图9标准帧 14
GB/T30001.1一2013 11.2.3.3面向位的防冲突帧 当至少两个RFMPC同时传输带有一个或多个位位置(该位置内至少有两个RFMPC在传输补充 值)的位模式时,RFMPD会检测到冲突 在这种情况下,位模式合并,并且在整个(100%)位持续时间 内载波以副载波进行调制 面向位的防冲突帧仅在帧内位级防冲突循环期间使用,并且事实上该帧是带有7个数据字节的标 准帧,它被分离成两部分 -第1部分用于从RFMPD到RFMPC的传输; 第2部分用于从RFMPC到RFMPD的传输 下列规则应适用于第1部分和第2部分的长度 -规则1;数据位之和应为56:; 规则2;第1部分的最小长度应为16个数据位; -规则3:第1部分的最大长度应为55个数据位 从而,第2部分的最小长度应为1个数据位,最大长度应为40个数据位 由于该分离可以出现在一个数据字节范围内的任何位位置,故定义了两种情况 FULLBYTE情况;在完整数据字节后分离 在第1部分的最后数据位之后加上一个奇校 验位 sPLITBYTE情况;在数据字节范围内分离 在第1部分的最后数据位之后不加奇校验位 图10和图11列出了FULLBYTE情况和SPLITBYTE情况的例子,定义了位的组织结构和位传 输的次序 注这些例子包含NVB和BcC的正确值 标准赖,在第4个完整数影字节后分离 sE NVB uido udn uid2 Bce uid3 11001001 l00000010lo01001100o00001000lo11010101o10110011lo001000101E 93” ‘40 32 10 AB 'CD 44 防冲突,第1部分:RFNMPD到REMPC 1001001 0000001oloo100110olo0000100o 防冲突懒,第2部分:RFMC到RrMPD 传输的首位 11010101 10110011o00100010 传输的首位 图10面向位的防冲突帧的位组织结构和传输.FULLBYTE情况 15
GB/T30001.1一2013 标准帆,在2个数梆字节+5个数据位后分离 NVB SEl uid0 uidl uid2 uid3 BCC s11001001 1o1oo10oloo10ooooloooo1o0ol10Ioooo1oolo01ooo10 93 25 32 10” AB CD 44 防冲突械,第1部分,RFMPD到RrMPC s11001001 10100100o01001E 防冲突慎,第2部分RFMC到RFMPp 传输的首位 s10ox00001000lo11010101o10110011ol001000101 E 传输的首位 图11面向位的防冲突顿的位组织结构和传输,SPLIBYTE情况 对于SPLITBYTE,RFMPD应忽略第2部分的第1个奇校验位 11.2.4CRC_A 的cCRc_A部分是人个数据位的丽数,这些数据位由除了奇校验位,s位,E位以及CRc_A本身 的其他位组成 由于数据以字节编码,因此位数是8的倍数 对于差错检测,在标准帧中发送两个 CRC_A字节,它在数据位字节之后,E之前 CRc_A如GB/T74212008中定义,但初始寄存器内容 应为*6363’并且计算后寄存器内容应不取反 11.3RFMPC状态 本条提供了专门针对防冲突序列的RFMPC状态的描述 本部分规定的命令引起的所有可能的状态转换见图12 RFMPC只对正确接收的数据帧响应 当检测到传输差错时不发送响应 下列符号用于图12示出的状态图: Ac ANTIcOLLISION命令(与UID匹配 nAC ANTIcOLLISION命令(与UID不匹配 SELECT SELECT命令(与UID匹配 nSELECT SELECT命令(与UID不匹配 DESELECT DESELECT命令 Error 检测到传输差错 16
GB/T30001.1一2013 断电 PowerOFF Rcset REQA A AC nA 停止 休闲 nAC SELECT (HALT (IDLE) SELEc nSELECT 状态 状态 nSELECT HLTA HLIMN Eror REQA REQA Ero wUPA wWUPA nAC nAC wUPA REoA nSELECT nSELECT WUPA HTA HLIA Eror Error 就绪 就绪 READY* AC READY AC 状态 状态 REQA WUPA REQA wUPA AC AC nAC sELEcT SELEcT SELEcT nAC SELCT nSELEcCT Erro8 nSELEcT Error 激活* 激活 (ACTIVE制) ACIIVE) 状态 状态 进入第12/13章 第12/13章 HIA DEsELCT HIA 图12RFMPC状态图 与本部分兼容但不使用第12/13章的RFMPC可以通过专有命令来设置ACTTVE或ACTTVE*状态 11.3.1owER-oF状态 描述: 在POwER-OFF状态中,由于缺少载波能量,RFMPC不能被激活 状态跳出条件和转换: 如果RFMPC处于大于表2中H的激活磁场中,它将在不大于5ms的延迟时间内进人ILE状态 17
GB/T30001.1一2013 11.3.2IDLE状态 描述: 在IDLE状态中,RFMPC被加电 它接收命令并能识别REQA和wUPA命令 状态跳出条件和转换 在接收到有效的REQA或wUPA命令后,RFMPC进人READY状态并发送其ATQA 11.3.3READY状态 描述 在READY状态,可以应用帧内位级防冲突 串联级别在这一状态内被处理以获取完整的UI 状态跳出条件和转换 当根据其完整UID选中它时,RFMPC进人ACTIVE状态 11.3.4ACTIVE状态 描述 在ACTIVE状态,RFMPC接收任何上层报文 状态跳出条件和转换 当接收到有效HLTA命令时,RFMPC进人HALT状态 注:在上层协议中,可以定义特定命令以使RFMPC返回到HALT状态 11.3.5HALT状态 描述: 在HALT状态,RFMPC仅响应wUPA命令 状态跳出条件和转换: 在接收到有效的wUPA命令后,RFMPC进人READY*状态并发送其ATQA 1.3.6READY关状态 描述: READY关状态类似于READY状态,可以应用帧内位级防冲突 串联级别在这一状态内被处理 以获取完整的UID 状态跳出条件和转换 当根据其完整UID选中它时,RFMPC进人ACTIVE*状态 11.3.7ACIE关状态 描述: ACTIVE*状态类似于ACTIVE状态,RFMPC被选中并接收任何上层报文 状态跳出条件和转换 当接收到有效HTA命令时,RFMPC进人HALT状态 11.4命令集 RFMPD用来管理与几个RFMPC通信的命令是 REQA; WUPA; 18
GB/T30001.1一2013 ANTICOLLISION; -SELECT; -HALT 这些命令使用上面描述的字节和帧格式 11.4.1REQA和wUPA命令 REQA和wUPA命令由RFMPD发出,以探测处于工作场内的RFMPC 它们在一个短帧内 传输 从图12可以看出在这些情况下RFMPC实际上必需应答这些相关命令 特殊地,wUPA命令由RFMPD发出,使已经进人HALT状态的RFMPC回到READY*状态 它们应当参与进一步的防冲突和选择规程 使用短帧格式的REQA和wUPA命令的编码见表6 表6短帧的编码 b b6 b5 b4 b3 b2 b1l 含义 26'=REQA 52'=wUPN I 35'=可选时间槽方法 X × 40'to‘4F'=专有的 78’to'7F'=专有的 RFU 所有其他 11.4.2ANTICOLLISION和SELECT命令 ANTcoLLIsION和sELEcT命令在防冲突循环(见图10和图11)期间使用,并由下列内容 组成 选择代码SEL(1个字节); 有效位的数目NVB(1个字节,编码见表11l), 根据NVB的值,UDCLn的0到40个数据位 sEL规定了串联级别CLn. ANTIcoLLIsION命令在面向位的防冲突中传输 sELEcT命令在标准帧中传输 由于NVB没有规定40个有效位,因此若RFMPC保持在READY状态或READY关状态中,命令 就被称为ANTIcOLLIsION命令 如果NVB规定了UDCLn的40个数据位(NVB=‘70'),则应添加CRCA 该命令被称为sE LECT命令 如果RFMPc已发送了完整的UID,则它从READY状态转换到ACTIVE状态或从READY关状 态转换到ACTIVE*状态,并在其sAK响应中指出UID完整 否则,RFMPC保持在READY状态或READY*状态中,并且该RFMPD应以递增串联级别启动 个新的防冲突循环 11.4.3HALT命令 HHTA命令包含两个字节的命令码,采用带有CRc_A的标准帧传输,见图13 19
GB/T30001.1一2013 传输的首位 “50" 00 CRC_A 图13lHALT命令帧 如果RFMPC在包含HALT命令的帧末端结束后1m、周期期间以任何调制表示响应,则该响应 应解释为“不确认” 11.5选择序列 选择序列的目的是获得来自RFMPC的UD以及选择该RFMPC以便进一步通信 11.5.1选择序列流程图 选择序列流程图见图14 第11章 开始 发送REoA 按收AToA 倾内位级防冲突 检查 AQA 选择UuDcL1 完成树内 CL十1 位级防冲突循环 UID完熬,RFMPC不支持 本部分规定的传输协议 UD不完整 检查 SAK UD完整,RrMC支持 本部分规定的传输协议 第12~13章 专用命令和协议 处理本部分第12~13章定义的命令 图 14 RFrMPD的初始化和防冲突流程图 心
GB/T30001.1一2013 11.5.2ATQA-请求应答 在RFMPD发送REQA命令后,所有IDLE状态中的RFMPC应根据其状态返回ATQA以进行 响应 在RFMPD发送wUPA命令后,所有IDLE状态或HALT状态中的RFMPC应根据其状态返回 ATQA以进行响应 当多个卡响应时,RFMPD应检测到可能发生的冲突 11.5.2.1ATQA的编码 ATQA的编码见表7 表7ATQA的编码 bl6 9 b7 b6 b3 2 b8 b5 b15 bl4 b13 b12 l1 b10 b4 b1 UID 专有编码 赖内位级防冲突 RFU RFU 长度位桃 所有RFU值应被置为0 1.5.2.2帧内位级防冲突的编码规则 -规则l;位b7和b8编码了UD长度(一级、二级或三级,见表8); -规则2.b1,b2,b3,b4或b5中的一个应置为(1)b以指出内位级防冲突(见表9). 注:位9到12指出了附加的和专有的方法 表8帧内位级防冲突用的b7和b8的编码 b b8 UD长度一级 UID长度;二级 UID长度:三级 RFU 表9帧内位级防冲突用的b1一b5的编码 5 b b3 b2 b1 含义 内位级防冲突 内位级防冲突 内位级防冲突 内位级防冲突 内位级防冲突 21
GB/T30001.1一2013 11.5.3防冲突和选择 11.5.3.1每个串联级别范围内的防冲突循环 下列算法应适用于防冲突循环 步骤1;RFMPD为选择的防冲突类型和串联级别分配了带有编码的SEL. 步骤2;RFMPD分配了带有值为*20'的NVB 注,该值定义了该RFMPD将不发送UDcL.n的任何部分 因此该命令迫使工作场内的所有RFMPc以其 完整的UIDCLn表示响应 步骤3;RFMPD发送SEL和NVB 步骤4:工作场内的所有RFMPC应使用它们的完整的UIDCLn响应 步骤5;假设场内的RFMPC拥有唯一序列号,那么,如果一个以上的RFMPC响应,则冲突发生 如果没有冲突发生,则可以跳过步骤6步骤10. 步骤6;RFMPD应识别出第一个冲突的位置 步骤7;RFMPD分配了带有值的NVB,该值规定了UIDCLn有效位数 这些有效位应是RFMPD 所决定的冲突发生之前被接收到的UIDCLn的一部分再加上(0)或(1)i 典型的实现是增加(1) 步骤8;RFMPD发送SEL.和NVB,后随有效位本身 步骤9;只有RFMPC的UIDCLn中的一部分等于RFMPD所发送的有效位时,RFMPC才应发送 其UIDCLn的其余部分 步骤10:如果出现进一步的冲突,则重复步骤6步骤9 最大的环数目是32 步骤1l;如果不出现进一步的冲突,则RFMPD分配带有值为*70'的NVB. 注:该值定义了RFMPD将发送完整的UIDCLn 步骤12;RFMPD发送SEL和NVB,后随UDCLn的所有40个位,后面又紧跟CRC_A 步骤13;它的UIDCIn与40个位匹配,则该RFMPC以其SAK表示响应 步骤14;如果UI[完整,则RFMPC应发送带有清空的串联级别位的SAK,并从READY状态转 换到AcTIVE状态 步骤15;RFMPD应检验SAK的串联位是否被设置,以决定带有递增串联级别的进一步防冲突循 环是否应继续进行 如果RFMPC的UID是已知的,则RFMPD可以跳过步骤2一步骤10来选择该RFMPC,而无需 执行防冲突循环 注:图15解释了步骤1步骤13 22
GB/T30001.1?2013 ??? sEL=code(CLn) NVB=20" NVB=20'+col ?? ?? SEL NVB sE NVB UDCln UDCLn Col=? ?? Ye ?λ NVB='70 ? SEL NVB UIDCLn CRC-A SsAK ?? ?????衣 ?15RFMPD??? 11.5.3.2SEL?(? :1?? ?:'93','95','97',10. 23
GB/T30001.1一2013 表10SEL的编码 bl b7 b6 b5 b4 b8 b2 b8 含义 *93’ '选择串联级别1 95'选择串联级别2 97’;选择串联级别3 所有其他值 RFU 11.5.3.3NB的编码(有效位的数 长度;1字节 其编码见表11 较高4位称为“字节计数”,表示了RFMPD所发送的有效数据位的字节数,包括SEL和NVB,因 此,字节计数的最小值是2,最大值是7 较低4位称为“位计数”,表示了RFMPD所发送的有效数据位中非完整字节的位数,包括SEL 和NVB 表11NVB的编码 b8 b b6 b5 含义 b4 b3 b2 bl 含义 字节计数=2 位计数=0 字节计数=3 位计数=1 位计数=2 字节计数=4 0 字节计数一 =5 位计数=3 0 字节计数=6 位计数=4 字节计数=" 位计数=5 位计数=6 位计数=" 11.5.3.4SAK的编码选择确认) 见图16 当NVB规定40个有效位并且当所有这些数据位与UIDCLn相配时,SAK由RFMPC来发送 2rd、3y字节 '"字节 sAK CRC_A 4字节 (2字节 MSB LSB AISB LsB 图 16选择确认(sAK 位b3(串联位)和b6的编码在表12中给出 24
GB/T30001.1一2013 表 12 SAK的编码 b8 7 b b6 b5 b3 b2 b1 含义 串联位设置;UD不完整 UID完整,RFMPC遵循本部分规定的传输协议 特定地,当 SAK取值为0x21和0x29时,RFMPC遵循本部分第13章规 定的传输协议(增强模式 UD完整,RFMPC不遵循本部分规定的传输协议 11.5.4UD内容和串联级别 UD由4、7或10个UD字节组成 因此,RFMPC最多处理3个串联级别,以得到所有UID字 节 在每个串联级别内,由5个数据字节组成的UID的一部分应被发送到RFMPD 根据最大串联级 别,定义了UD长度的三个级别 UD长度应与表13一致,其描述分别见表14和表15 表13UID长度 最大串联级别 UID长度 字节数 -级 二级 三级 10 UD是一固定的唯一数或由RFMPC动态生成的随机数 UD的第一个字节(uid0)分配后随 UID字节的内容 表14一级长度的UD 描述 uid0 ‘08" uid到uid3是动态生成的随机数 x0'‘x7 专有的固定数 x9'~'xE” RFU 18”一*F8” "xF 固定数,不唯一 串联标记CT的值‘88’应不用于一级长度UID中的uido. 表15二级和三级长度的U1D uid0 描述 制造商ID根据ISO/IEC 每一制造商对唯一编号的其他字节的值的唯一性负责 78l6-6 值'81'到'FE'在1sO/IEC7816-6中标注为‘私用',在本部分中应不予允许 串联标记cT的值"88'应不用于两个长度UD中的uid3. 图17定义了串联级别的使用 25
GB/T30001.1一2013 RFMPD93" UD长度 -级 udouidlud2uid3BcC RFMPC RFPD‘93" UD长度 L 二级 CT RFMPC uid0uiduid2cC uid3uid4uid5uid6BCC RFMPD93" 95” 97" UD长度 三级 CT CTwid3wid4uid5BCC uid6wid7uid8uid9BCC RFMc uidoid1uid2|BBCc 1级巾联级别 2级串联级别 3级串联级别 注,串联标记的用途是迫使造成与具有较小UD长度的RFMPC冲突 图17串联级别的使用 下列算法应适用于RFMPD以获得完整UD 步猴1.RFMPD选择申联级别1 步骤2;应执行防冲突循环; 步骤3;RFMPD应检验SAK的串联位; 步骤4:如果设置了串联位,RFMPD应增加串联级别并初始化一个新的防冲突循环 RFMPC发送带有RFU值的ud0不符合本部分 RF\MPC发送专有的号应完全执行包括CT在 内的防冲突序列的所有其他要求,否则,RFMPC则不符合本部分 在防冲突期间,RFMPD应把带有RFU或专有值的uid0视为一个常规uido 传输协议(开放模式 12 12.1RFMc协议激活 应使用下列激活序列: 如第11章所定义的RFMPC激活序列请求,防冲突循环和选择》 为获得ATs,在开始应校验到sAK字节 如果没有获得ATs,则使用HALT命令(见11.4.3),RFMPC可被置为HALT状态 如果获得了ATs,则在接收到sAK后,RFMPD可发送RATs作为下一条命令 RFMPC应发送其ATs作为对RATs的应答 如果在选择后直接接收到RATs,则RFMPc 应仅应答RATs. -如果RFMPC在ATs中支持任何变化的参数,RFMPD可使用PPs请求作为接收到ATs后 的下一条命令,并用其来改变参数 -RFMPC应发送PPS响应作为对PPS请求的应答 如果RFMPC在ATs中不支持任何变化的参数,则它无需执行Pps. 图18示出了从RFMPD角度来看的RFMPC激活序列 26
GB/T30001.1一2013 能量场建立 发送REQA 接收ATQA 发送wUP叭 阶冲突循环 发送HlTA ATS 本标准规定的 可用? 传输协议 yes 使用 第12/13章 协议? 按收DESELEcT哨应 发送RATs 发送DESELECT请求 按收ATS Pps 支持? nO 参数改变? 发送PS请求 no 按收PPpS响应 交换透明的数据 图18从RFMMIPD角度来看的RFMIPC激活(开放模式 12.1.1选择应答请求 本条定义了带有所有字段的RATs,见图19. 27

信息技术基于射频的移动支付第1部分:射频接口GB/T30001.1-2013

随着移动支付的兴起,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中,射频技术作为移动支付的核心技术之一,为用户提供了快速、安全和便捷的支付方式。

射频技术是一种通过无线电波实现通信的技术。在移动支付中,射频技术主要用于近场通信(NFC)支付,即用户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与商家的NFC收款终端进行通信,完成支付过程。

为了保障移动支付的安全性,国家制定了射频接口GB/T30001.1-2013标准,该标准规定了NFC支付协议、数据传输格式、加密算法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移动支付交易的安全和可靠性。

射频接口GB/T30001.1-2013标准的制定,是移动支付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该标准不仅规范了移动支付过程中的通信协议和数据传输格式,还提供了一种保护用户信息安全的机制,为移动支付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射频技术作为移动支付的核心技术之一,为用户提供了快速、安全和便捷的支付方式。而射频接口GB/T30001.1-2013标准的制定,则为移动支付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和信息技术基于射频的移动支付第1部分:射频接口类似的标准

原电池第5部分:水溶液电解质电池的安全要求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原电池第5部分:水溶液电解质电池的安全要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原电池第5部分:水溶液电解质电池的安全要求的编号:GB8897.5-2013采。原电池第5部分:水溶液电解质电池的安全要求共有32页,发布于2015-01-01
信息技术基于射频的移动支付第2部分:卡技术要求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信息技术基于射频的移动支付第2部分:卡技术要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信息技术基于射频的移动支付第2部分:卡技术要求的编号:GB/T30001.2-2013。信息技术基于射频的移动支付第2部分:卡技术要求共有23页,发布于2014-05-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