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2572-2008

无线电发射设备参数通用要求和测量方法

Universalrequirementsandmeasurementmethodsofparametersforradiotransmittingequipment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无线电发射设备参数通用要求和测量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无线电发射设备参数通用要求和测量方法的编号:GB/T12572-2008。无线电发射设备参数通用要求和测量方法共有40页,发布于2009-01-012009-01-01实施,代替GB13421-1992,GB/T12046-1989,GB/T12572-1990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M36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33.060.20
  • 实施日期2009-01-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40页
  • 文件大小1.32M

以图片形式预览无线电发射设备参数通用要求和测量方法

无线电发射设备参数通用要求和测量方法


国家标准 GB/12572一2008 代替GB/T12572 -1990、GB/T120461989、GB13421一1992 无线电发射设备 参数通用要求和测量方法 Umiversalrequirementsandmeasurementmethods ofparametersforradiotransmittingequipment 2008-06-30发布 2009-01-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蹬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12572一2008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发射设备频率容限 基本要求和最终设计目标 测量方法 " 发射设备必要带宽的确定 调幅发射信号 调频发射信号 脉冲调制发射信号 发射设备杂散域发射功率限值要求 限值适用范围 6.1 6.2杂散域发射功率限值要求 15 18 杂散域发射功率测量方法 测量接收机 测量要求 15 测量方法 雷达系统杂散发射功率测量方法 21 8.1概述 21 8.2测量系统分辨率带宽和检波参数设置 21 8.3直接测量方法 21 8.4间接测量方法 23 附录A资料性附录杂散域发射的单位和转换关系 25 附录B(规范性附录确定杂散域发射和带外域发射界限的补充规定 2 附录c规范性附录)固定业务参考测量带宽的规定值 29 附录D(规范性附录)陆地移动业务参考测量带宽的规定值 3 附录E规范性附录测试场地的要求 33 参考文献 34
GB/12572一2008 前 言 本标准代替GB/T12572一1990《发射机频率容限》,GB/T12046一1989(《无线电发射的标识及必要 带宽的确定》,GB13421一1992《无线电发射机杂散发射功率电平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本标准与GB/T12572一1990的主要差异如下: -对发射设备频率容限参数项,依据ITU-RSM.1045-1建议书,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增删处理 扩展了发射设备的上限工作频段,提高了对各种业务发射设备的频率容限要求,并对某些类别 的发射设备规定了最终设计目标 本标准与GB/T120461989的主要差异如下 -对发射设备必要带宽参数项,依据ITU-RSM.1138,ITU-RF.1191建议书,对相关内容进行 了增删处理; -增加了数字调制发射信号、数字无线电中继系统等业务类必要带宽计算公式 本标准与GB13421一1992的主要差异如下 对发射设备杂散发射参数明,依据URsM.329s.IrURM.177艺建议书.,对相关内容进 行了较大的增删处理; 根据业务类别或设备种类的不同,对杂散域发射功率明确了最低的通用限值要求; 对射电天文,地球探测卫星和气象卫星等使用无源遥感器的空间业务工作频段,规定了有害干 扰限值要求,对这些使用无源遥感器的空间业务提出了接收干扰限值的保护要求; 结合检测手段的发展,对无线电发射设备杂散域发射功率的测量方法进行了明确规范,并规定 了雷达系统杂散发射功率的标准测量方法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 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信息产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通信标准化协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总参无线电管理技术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常若艇、沈国勤、尹纪新、张科,洪浩、刘晓勇,王文俭,宋起柱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GB/T12572一1990,GB/T12046一1989,GB13421一1992.

GB/12572一2008 无线电发射设备 参数通用要求和测量方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9kHHz300GHz频段内无线电发射设备的频率容限,杂散域发射功率限值要求和 通用测量方法,同时确定了不同无线电发射类别必要带宽的计算公式 本标准适用于9kHz一300GHz频段内的不同功率等级、不同类别的无线电发射设备 但不适用 检测营救器电台或水上发射机等安全业务和特别业务的杂散域发射指标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9254一1998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6113.1一1995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规范 术语、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下列术语、定义、符号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3.1术语和定义 3.1.1 toleranee 频率容限frequeney 发射所占频带的中心频率偏离指配频率,或发射的特征频率偏离参考频率的最大容许偏差 频率 容限以百万分之儿(XXI0)或着干赫兹表示 3.1.2 指配频率assignedfrequeey 指配给一个电台频带的中心频率 3.1.3 特征频率echaraeteristiefrequeney 在给定的发射中,易于识别和测量的频率 3.1.4 参考频率referencefre equency 相对于指配频率具有固定和特定位置的频率,此频率对指配频率的偏移,与特征频率对发射所占频 带中心频率的偏移具有相同的绝对值和正负号 3.1.5 必要带宽necessarybandwidth 对给定的发射类别而言,恰能满足规定条件下信息传输所要求的速率和质量的需要带宽 3.1.6 占用带宽oeeupiedbandwidth 指这样一种带宽,在此频带的频率下限之下和频率上限之上所发射的平均功率分别等于某一给定 发射的总平均功率的规定百分数8/2 除非另作规定,8/2值等于0.5%
GB/T12572一2008 3.1.7 杂散发射spuriousemission 必要带宽之外的一个或多个频率的发射,其发射电平可降低而不致影响相应信息的传输 杂散发 射分量包括谐波发射、寄生发射,互调产物及变频产物,但带外发射除外 3.1.8 带外发射 out-of-bandemission 由调制过程产生的,刚超出必要带宽一个或多个频率的发射,但杂散发射除外 3.1.9 无用发射 unwantedemissi0n 包括杂散发射和带外发射 3.1.10 带外域out-of-banddomainm 其频率范围刚超必要带宽又不包括杂散域,在此频率范围内主要是带外发射 3.1.11 杂散域spuriossdomain 其频率范围落在带外域之外,在此频率范围内主要是杂散发射 3.1.12 峰包功率penkenveopepower 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发射机在调制包络峰点的一个射频周期内供给天线馈线的功率算术平均值 3.1.13 平均功率meanpower 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发射机在调制中以与所遇到的最低频率周期相比有足够长的时间间隔内,供给 天线馈线的功率算术平均值 3.1.14 载波功率carrierpower 在无调制的情况下,发射机在一个射频周期内供给天线馈线的功率算术平均值 3.1.15 等效全向辐射功率(e.i.r.p)equialentisotropieradiatedpower 供给天线的功率与指定方向上相对于全向天线的增益的乘积 3.1.16 有效辐射功率(e.r.peffectiveradiatedpower 供给天线的功率与指定方向上相对于半波振子的增益的乘积 3.2无线电发射标识 完整的发射标识用九个符号,前四个符号为必要带宽的标识,后五个符号为发射类别的标识 在发 射类别的五个符号中,第一,第二和第三个符号为发射类别的基本特性,第四和第五个符号为发射类别 的附加特性 3.2.1必要带宽标识 必要带宽用四个符号标识,即用三个数字和一个字母表示,字母相当于小数点位置,用来表示带宽 的单位 第一个符号不能是0也不能是k.M或G 具体表示如下 0.001999Hz,单位以“H”表示,标识用字母H表示;l.00~999kHz,单位以“kH”表示,标识 用字母k表示;1.00999MHz,单位以“MHz”表示,标识用字母M表示;”1.00999GHz,单位以 “GHz”表示,标识用字母G表示
GB/T12572一2008 3.2.2发射类别标识 发射类别的基本特性用三个符号标识第一个符号标明主载波的调制方式;第二个符号标明调制主 载波的各种信号性质;第三个符号标明被发送的信息类型 发射类别的附加特性用二个符号标识:第四 个符号标明各信号的详细说明;第五个符号标明复用性质;若无附加特性,以一短划线代替 发射类别 标识的基本含义及表示方式见表1 表1发射类别标识的基本含义及表示方式 发射类别标识的基本含义 表示方式 第一个符号;主载波的调制方式 未调制载波发射 双边带调幅发射 单边带,全载波调幅发射 单边带,减幅载波或可变电平载波调幅发射 单边带、拟制载波调幅发射 独立边带调幅发射 残余边带调幅发射 主载波为调频调制发射 主载波为调相调制发射 主载波为同时或按预编序列进行调幅和角度调制发射 未调制的脉冲序列发射 幅度调制脉冲序列发射 宽度/时间调制脉冲序列发射 位置/相位调制脉冲序列发射 在脉冲持续时间内主载波为角度调制脉冲序列发射 采用上述组合方式或其他方式的脉冲序列发射 上面各项没有包括的发射,但其发射中含有以下两种或两种以上方式的组合;调幅,调角,脉冲或按预 编序列进行调制的主载波 其他上面各项没有包括的情况 第二个符号;调制主载波的信号性质 无调制信号 不用调制副载波但包含量化或数字信息的单个通路 利用调制副载波且包含量化或数字信息的单个通路 包含模拟信息的单个通路 包含量化或数字信息的两个通路或多个通路 包含模拟信息的两个通路或多个通路 包含量化或数字信息的单个通路或多个通路与包含模拟信息的单个通路或多个通路的混合系纷 其他上述各项没有包括在内的情况
GB/T12572一2008 表1(续 发射类别标识的基本含义 表示方式 第三个符号;被发送信息类型 无信息发送 用于人工收听电报 用于自动接收电报 传真 数据传输,遏测及遥控 电话包括声音广播 电视(视频 以上各项的组 W 其他上述各项没有包括在内的情况 第四个符号;各信号的详细说明 具有不同数目和不同持续时间码元的双态代码 具有相同数目和相同持续时间码元、且无纠错功能的双态代码 具有相同数目和相同持续时间码元、且有纠错功能的双态代码 每个状态代表一个信号码元(一个或多个比特)的四态代码 F 每个状态代表一个信号码元(一个或多个比特)的多态代码 每个状态或状态组合代表一个字符的多态代码 广播音质的声音(单声) 广播音质的声音(立体声或四声道立体声 利用频率倒置或频带分割法的商用音质声音 利用单独频率调制信号以控制解调后信号电平的商用音质的声音 商用音质的声音(不包括上述两种情况的商用音质声音 单色 M 彩色 w 以上各项的组合 其他上述各项没有包括在内的情况 第五个符号;复用性质 没有复用 码分复用(包括带宽扩张技术 频分复用 时分复用 w 频分复用和时分复用组合 其他复用方式
GB/T12572一2008 3.3符号和缩略语 3.3.1必要带宽计算公式中的术语符号和说明 B,;以赫兹表示的必要带宽; B:以比特表示的调制速率; N;在传真中每秒传输的最大可能的黑白象素数; M以赫兹表示的最大调制频率; C;以赫兹表示的副载波频率; D;峰值频偏,即瞬时频率的最高值与最低值差数的一半,以赫兹表示的瞬时频率是用弧度表示的 相位变化的时间率除以2开; 1;以秒表示的脉冲半幅度点之间的持续时间; 4以秒表示的脉冲自10%至90%幅度之间的上升时间 K:按照发射类别和可允许的信号失真而变动的一个总值因数 N.;采用多路复用的无线电系统的基带通路数; f,;副载波频率的连续导频(赫兹). 3.3.2缩略语 e.i.r.p;等效全向辐射功率 e.r.p;有效辐射功率 pfd;功率通量密度 发射设备频率容限 4.1基本要求和最终设计目标 9kHHz~300GHHz频段内各种无线业务发射设备频率容限的基本要求和最终设计目标见表2 表2中发射设备的频率容限的基本单位是×10-" 2 表 各种无线业务发射设备的频率容限 频率容限 工作频段 业务或台站种类 基本要求 最终设计目标 固定(9kHz~50kHz) 00×10" 50×10" 固定(50kHz2240kHz) 12Hz 固定(240kHz535kHz2) 50×10-" 100×10-6 陆地/海岸 10Hz 陆地/海岸(数字选呼业务 (>200w,50) 100×10-" 陆地/航空 9kkHz1606,5kHz 20Hz 移动/船舶,应急、救险 oHz 移动/船舶(数字选呼业务 移动/航空 100X10" 20Hz 陆地移动 100X10 无线电测向 00×10" 广播 10Hz
GB/T12572一2008 表2(续 频率容限 工作频段 业务或台站种类 基本要求 最终设计目标 15×10" 固定 固定(SsB无线电话》 20Hz 固定(FsK无线电报和数据传输 10Hz2 w,10o)×10-看" 陆地/海岸,航空,基地台 50(200 [50×10" 陆地/海岸,基地台(ssB无线电话) 20Hz 陆地/海岸(数字选呼业务) 10Hz 陆地/航空(SSB 0Hz 移动/船舶 20Hz(A1A,50" 1606.5kHz4000kHz 移动/船舶数字选呼业务 10Hz 移动/救险 20Hz 移动/航空、应急指示无线电信标 100X10 [50×10" 移动/航空(SSB) 20Hz 移动/陆地 50×10" 移动/陆地(SSB无线电话、FSK无线电报40Hz 无线电测向 10(<200w.20×10-" 广播 10Hz o×1o" 固定 20Hz 固定(SSB无线电话 oHz 固定(无线电报和数据传输 陆地/海岸 20Hz 陆地/海岸A1A 10×10 陆地/海岸(数字选呼业务 0Hz 陆地/航空 50(<500w,100)×10 陆地/航空(SSB) 10Hz 陆地/基地台 20×10" 陆地/基地台(SSB无线电话 20Hz(500w,50Hz MHz~29.7MH2 移动/船舶 50Hz" 移动/船舶(A1A 10×10 移动/船舶数字选呼业务 0Hz 50Hz 移动/救险 移动/航空 100×10-" 移动/航空(SSB) 20Hz 移动/陆地移动 40×10-6" 广播 loH 地球站 20×10" 空间站 20×10"
GB/T12572一2008 表2(续 频率容限 工作频段 业务或台站种类 基本要求 最终设计目标 20(50w,30xX10- 固定 20×10-6 陆地 Bo(手持机GB/T12572一2008 表2(续 频率容限 工作频段 业务或台站种类 基本要求 最终设计目标 50×10-" 固定 15×10-6" 陆地 20×10" 移动 20×10" 500×10-6 1215MHz一2450MH无线电测向 广播(地球数字声音) 20×10-" 地球站 20×10-" 10×10" 空间站 固定 50×10" [30×10" 50×10-" 陆地 50×10- 2450MH2~10.5GHa移动 一后t 无线电测向 250×10 地球站 50×10-" 10×10-" 空间站 50×10-" 20×10-" 100×10" 固定 [30×10-" 100×10-" 陆地 移动 100X10-" 00x10" 10.5G30GHz 无线电测向 广播 100×10- l50×10-" 50×10-" 地球站 100X10" 空间站 100X10- [50×10" 150×10-" 固定 陆地 150X10-" 移动 150×10 30G300GHa 5000×10-6 无线电测向 广播 100×10 地球站 100×10 75×10" 空间站 100×10-" l75×10-" "对于直接印字电报或数据传输用的海岸电台,船舶电台发射机,其频率容限为" -5Hz,采用窄带相位键控(PSK); -10Hz,采用频率键控(FSK D对于26.175MHz~27.5MHz频段内装在小船上的船舶电台发射机,若其载波功率不大于5W,且仅工作在近 海水域及其附近,并利用A3E或F3E和G3E类发射,则频率容限为40×10-" 对于单边带无线电话发射机,除工作在26.175MHz27.5MHz频段、且峰包功率不大于15w的发射机,其 频率容限为40×10 对于载波功率<10kw的A3E类发射,工作频段在4.0MHz5.95MHz范围内,其频率容限为15×10-";工 作频段在5.95MHz29.7MHz范围内,其频率容限为10×10-" 对于信道间隔为12.5kHz的无线发射业务,工作频段在400MHz一470MHz范围内,其频率容限为3×10-" 工作频段在470MHz960MH2 z范围内,其频率容限为1.5X10-" 对于不是指配给雷达站的特定频率,所标明的频率容限不适用 但这类电台发射所占用带宽应当完全保持在 划分给该业务的频带之内 "对于传输容量超过10Mbit/s的数字无线中继系统,其频率容限的最终设计目标是30X10-
GB/T12572一2008 4.2测量方法 4.2.1测试配置 在测试参考点C'进行测试,见图1 频半计 发信机 衰减器/祸合器 频谱分析仪 频率容限测试参考配置 4.2.2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如下: -按照图1连接电路,发信机输出通过衰减器或者适当的稠合装置连接到频率计或频谱分析仪 频谱分析仪或者频率计应具有足够的频率精度); -设置发信机工作频率,设置发信机工作在连续波(Cw)状态下; 在发信机保持正常工作状态的前提下,读取频率值为f,按照下式计算频率偏差 偏差=(f一)/f,其中 为标称发送频率 -对于TDMA等系统,若系统不能输出单载波时,应使用带有高稳时基的矢量信号分析仪通过 调制域进行测试 发射设备必要带宽的确定 以下规定明确了各种发射类别必要带宽的计算公式、计算示例及相应的发射标识 调幅发射信号 调幅发射信号必要带宽计算公式,计算示例及相应的发射标识见表3 5.2调频发射信号 调频发射信号必要带宽计算公式,计算示例及相应的发射标识见表4. 在调频频分复用(FM/FDM)的多路发射信号中,D值(峰值频偏)所用的倍增因数的计算确定见 表5 5.3脉冲调制发射信号 脉冲调制发射信号必要带宽计算公式、计算示例及相应的发射标识见表6 表3调幅发射信号必要带宽计算公式、计算示例及相应的发射标识 必要带宽计算 发射类别 发射说明 发射标识示例 计算示例 计算公式 无调制信号 连续波发射 B,=B×K B=20Bd,K=5,则带宽100HAlAAN 连续波电报、莫尔斯电码 为:100Hz 对衰落电路,K=5 对非衰落电路,K=3 开关键控、单音调制载波B,=B×K十2M B=20Bd,K=5,M= 2K10A2AAN 含有量化或数 电报,莫尔斯电码 对衰落电路 则带宽为 ,K=5 1000Hz, 字信息的信号 对非衰落电路,K=3 2100Hz" 最高编码频率M 采用序列单频编码的选 B,=M 2KllH2BFN 2ll0Hz,则带宽为; 呼信号,单边带全载波 2110Ha
GB/T12572一2008 表3(续 必要带宽计算 发射类别 发射说明 发射标识示例 计算公式 计算示例 B,=2M十2DK B=50Bd,D=35Hz 134HJ2BCN 单边带抑制载波发射的 移频调制副载波的直接 M=B/2 K=1.2, 印字纠错电报 则带宽为:134Hz 含有量化或数 减幅载波单边带发射的 最高中心频率f- B,=fo十M+D×K 2K89R7BCw 字信息的信号 具有纠错功能、某些信道 M=B/2 2805Hz,B=100Bd,D 是时分复用的音频多路/为最高中心频率 =42.5Hz,K=0,7 电报 则带宽为;2885Hz 双边带电话(单路) M=3000Hz,则带宽为:6Ko0A3EIN B, -2M 6000Hz B=M M=3000 全载波、单边带单路电话 Hz,则带宽为3Ko0H3EN 3000Hz M=3000Hz,M 单边带抑制载波电话 B,=M一M 2K7oJ3EJN 则 带 宽 300Hz 为: M最低调制频率 2700Hz B =M 2K99R3ELN 调幅电话 单边带碱幅载波电话 最高控制频率,Mn 2990Hz,则带宽为 2990Hz =Ne×M一M N =2,NM=3000Ha 5K75J8EKF 抑制载波单边带保密电 B 话(2路或多路》 M,a最低信道的最低调制M=250Hz,则带宽为: 频率 5750H 独立边带电话(2路或多 Hz,则6K0oE8EN N=2,M=3000H B M 路 带宽为;6000Hz 双边带声音广播 B=2NM 8K00A3EGN 语言及音乐,M=4kH2 M取值范围是4000 则带宽为:8kHz 10000 B 减幅载波单边带声音 =M 语言及音乐,M=4kHz 4K00R3EGN 广插 M取值范围是4000~ 调幅声音广插 则带宽为;4kH 10000 语言及音乐,M 抑制载波单边带声音 B=M一M 4K453EGN .5kHz,M=50Hz,则 广插 M最低调制频率 带宽为:4.45kHz 电视图像和伴音 参照ITUR有关电视系行数625 统通用带宽建议确定 标称视频带宽:5MHz 6M25C3F 伴音载频和图像载频间750KF3EGN 距:5,5MHHz 电视 总图像带宽;6.25MHz 包含保护频带在内的伴 音带宽.750kH2 射频信道带宽;7MHa 10
GB/T12572一2008 表3(续 必要带宽计算 发射类别 发射说明 发射标识示例 计算公式 计算示例 N=1100,C=1900Hz,2K89R3CMN 采用减幅载波单边带发B,=C+N/2十DXK 射的副载波调频的模拟 K=1.1(典型值) D=400Hz 传真 带宽为:2.89kHz 传真 采用抑制载波单边带发B,=2M+2D×K N=1100,D=400Hz 1K98J3C M=2 射,调制主载波的音频副 带宽为1.98kH 载波为调频的模拟传真 =1.1(典型值 =2M 双边带无线电中继系统, 10个话路占用基带频率328K.A8E B一 频分复用 在1kHz至164kHz之 间,Mn 164kHz,则带 宽为:328kHz 十2M+2DK, 960Hz,M一 20K9A9wwF 携带音频的vR双边带 B=2Cm十 发射 K=1(典型值 30Hz,D=480Hz,则带 (vOR;VHF全向无线信 宽为;20.94kH2 标 混合发射 独立边带,有纠错功能的 3个话路和15个报路的12KoB9wwF 报路和保密话路的组合, 必要带宽是12kHz B Mm 频分复用 视频带宽5MIHHz,包含音 B=2C十2M+2D 双边带电视中继系统 13M1A8W 频后是6.5MH,副载频调 频偏差是50kMHz 即: =6.5×1o,D=6.5×10" M=15000 带宽是13.13MHz 表4调频发射信号必要带宽计算公式,计算示例及相应的发射标识 必要带宽计算 发射类别 发射说明 发射标识示例 计算公式 计算示例 B,=2M+2D×K B=100Bd,D=85Hz,则304HF1BBN 无纠错电报(单路 M=B/2,K=1.2典型 带宽为30H 值 -2M+2D×K B=100Bd,D=85Hz,则 B 304HF1BCN 能纠错的窄带直接印字 M=B/2,K=1.2典型带宽为:304Hz 电报(单路 含有量化或 值 数字信息的 B=2M十2D×K B=100Bd,D=85Hz,则304HFIBN 信号 选呼信号 M=B/2,K=1.2典型 带宽为:304Hz 值 B=2M十2D×K 1K42F7BDX 邻频间距是400Hz 若各报路同步,M=B/2;同步报路:B=100Bd 4频双工电报 M=50Hz,D=600Hz, 其他M=2B 则带宽为;l.42kH K=1.1(典型值
GB/T12572一2008 表4(续 必要带宽计算 发射类别 发射说明 发射标识示例 计算公式 计算示例 商用无线电话 B=2M+2D×K 商用电话通常情况: 16KoF3EJN 调频电话 D=5kHz,M=3kHz,则 K=1(典型值》 带宽为;l6kH =2M十2D×K 18oKF3EGN B 单声:D=75kHz,M= 调频声音广播 K=1(典型值 256KF3EHN 15kFz,则带宽为:180kkHz; 调 频声 立体声:D=75kHz, 广播 M=53kH.则带宽为 256kHz N=1100,D=400Hz 1K98F1C 直接对载波调频的黑白B,=2M+2DxK 传真 M=N/2 则带宽为:l.98kHz K=1.1(典型值 传真 B=2M十2D×K N=1100,D=400Hz, 1K98F3C 模拟传真 M=N/2 则带宽为:l.98kHz K=1.1(典型值 左 十2D×K 3M7oF8EIF 无线电接力系统,频分 60个话路占用60kHz 至 一2fp十 复用 K=1(典型值 300kHz的基带;每路均 方根频偏;200kHz 在 331kHz上的连续性导频 混合发射 使主载波产生100kHz 均方根频偏 D=1.52×10Hz, 0.331×10Hz, 则带宽为:3.702MHz 960个话路占用60kHz 16M3F8EJF 无线电接力系统,频分B,=2M+2DXK 复用 K=1(典型值) 至4028kHz的基带;每 路均方根频偏:200kH 在4715kHz上的连续性 频使主载波产生 字 140kHz均方根频偏 混合发射 -!.13X10H M=4.028×10Hz, f=4.715×1o'Hz. 2M2DK>2f 则带宽为;l6.32MH 12
GB/T12572一2008 表4(续 必要带宽计算 发射类别 发射说明 发射标识示例 计算公式 计算示例 600个话路占用60kHz 17MoF8EF 无线电接力系统,频分B -2p 至2 复用 540kHz的基带;每 路均方根频偏:200kHn 8.500kHa上的连续性 在 导频使主载波产 生 140kH均方根频偏 D=3.28×10Hz 混合发射 M=2.54×10Hz =8.5×10'Hz 2M+2DK<2fn 则带宽为;17MH2 带有辅助电话复用副载B,=2M+2D×K, 导频单音系统:M= 300KF8EHF 75000Hz,D=75000H2 波的立体声广播 K=1(典型值) 则带宽为:300kHHz 表5调频频分复用多路发射信号中D值倍增因数的计算 对于FM/FDM系统,其必要带宽的通用计算公式;B =2M+2D×K; 在B 的计算公式中,D值等于每路均方根频偏乘以下面所列的一个适当的“倍增因数” 如果连续导频fp高于最高调制频率M,则通用公式变为:;B=2fp十2D×K 如果由导频产生的主载波调制指数小于0.25,且由导频产生的主载波的均方根频偏<每路均方根频偏的70% 则通用公式变为:B,=2f或B,=2M+2D×K,选用二者之中较大者 倍增因数 电话通路数 N 峰值因数)×antl[矗工遇制参考电置的出数 -得到主管部门批准,由设备制造厂家 3GB/T12572一2008 表6脉冲调制发射信号必要带宽计算公式、计算示例及相应的发射标识 必要带宽计算 发射类别 发射说明 发射标识示例 计算公式 计算示例 未调制脉冲发射 -次雷达距离分辨率:3MooPuNAN 2K B 150m K值取决于脉冲宽度与 K =1.5(/有,的三角脉 脉冲上升时间的比值 冲,只考虑低至最强分量 通常,K值在1至10 之 -27dB的各分量). 雷达信号 间,在许多情况下不超 2X距离分辨率 过6 光速 2×150 =1×10- 3×10 带宽;3MH2 2K 无线电接力系统 由36个话路的基带进行8M0oM7EIT B 脉位调制,脉冲半幅度的 K=1.6 混合发射信号 宽度- =0,4As 带宽;8MHz 带宽与话路数无关) 发射设备杂散域发射功率限值要求 6 限值适用范围 杂散域发射功率通常用发射机连接天馈线的输出端的杂散发射频率的峰包功率或平均功率表示 其参考测量带宽主要取决于发射机的无线业务种类 杂散域发射功率也可以用电场强度或地球表面功 率通量密度(pfd)等效表示 杂散域发射的单位和转换关系见附录A 带外域和杂散域发射的频率界限的确定见附录B 杂散域发射功率限值适用频率范围是9kHz300GHz 但在实际测量中,杂散域是有限制的 各种无线电发射设备的杂散发射测量频段的建议要求见表7 表7无线电发射设备杂散发射测量频段 单位为Hz 杂散发射测量频段 基频频段 下限频率 上限频率" 9kHz100M 9k 100MHz300M 9k 10次谐波频率 300MHz5.2G 30M 5次谐波频率 5.2GHz13G 30M 26G 13GHz150G 30M 2次谐波频率 150GHz300G 30M 300G 测量应包括所有的谐波频率,而不受上限频率的约束 为保护特定业务,需要对基频频率13GHz以上的无线电发射设备扩展杂散发射的测量频段,上限 频率需要到3次或更高次谐波频率 对110GHz以上的杂散发射信号,采用本标准提供的常规微波测 量方法非常困难 在高频红外线频段,需要采用热辐射计测量技术 对工作频率为76GHz77GHHz 的车载雷达,其3次谐波达220GHz左右,就要采用热辐射计测量技术 14
GB/T12572一2008 对于包含有波导器件的一体化天线发射系统,及天线连线是采用波导方式,而且未激励长度至少等 于两倍截止波长的情况,不需要对低于0.7倍波导截止频率的区域进行杂散域发射功率测量 杂散域 发射功率测量包含除天馈系统之外的任何发射设备部分,要求天馈系统在杂散域频率产生的最大允许 发射功率不能对测量结果有影响 对于有多个发射机共用相同天线的发射系统,发射机间产生的互调 产物要满足本标准杂散域发射功率限值要求;对TDMA系统的开关变换产生的瞬时发射也要满足本 标准杂散域发射功率限值要求 杂散域发射功率限值要求 参考测量带宽建议 规定杂散发射功率电平的测量带宽定义为参考测量带宽 表8是各测量频段的参考测量带宽建 议值 表8各测量频段的参考测量带宽建议值 测量频段 参考测量带宽 9kHz150kHz 1kHz 150kHz30MHz 10kHz 30MHz~1GHz 100kHz 1MH2 1GHz以上 作为特别规定,所有空间业务杂散发射参考测量带宽规定为4kHz 对于固定和陆地移动业务,当接近工作载频时,具体参考测量带宽的确定另有特定要求,见附录C 附录D 6.2.2规定业务或设备的最大杂散域发射功率限值要求 各种业务类别的无线电发射设备应规定有通用的杂散域发射的最低限值要求,表9是各种业务类 别无线电发射设备的最大杂散域发射功率限值要求 除天线及传输线外,从该设备的任何部分发出的 杂散发射的影响,不应大于在杂散发射频率上以最大容许功率加到天线系统而出现的影响 对具有无 线电发射功能、并旅有信息技术设备(TE)特征的受测试设备若ITE部分能分离及可以独立操作使 用,则ITE部分按GB9254一1998标准要求执行,无线电发射部分的杂散域发射功率限值要满足本条 款要求;若ITE部分不能单独操作使用,则受测试设备在发射状态下的杂散域发射功率限值要满足本 条款要求,而受测试设备在待机/空闲状态下的测试按GB9254一1998标准要求执行 对射电天文业 务和使用无源遥感器的空间业务工作频段的有害干扰限值要求另有规定 表9规定业务的最大杂散域发射功率限值要求 业务类别或设备种类 杂散域发射功率限值要求 除下面描述的业务类别或设备种类外" 43十l0lgP,或70dBc,取要求较低的 固定业务" 0dBm(30MHz<<21.2GH2) -30dBm21.2GHz<<表9确定的上限频率 固定业务一终端站(有用户设备接口的 -40dBm30MHz<<21.2GHz) 外围站 0dBm(21.2GHz<<表9确定的上限频率 36dBm9kHzGB/T12572一2008 表9(续 业务类别或设备种类 杂散域发射功率限值要求 9kHzfs10MHz 30MHz以下短距离设备 八kt)9) 29一10lg( dBpA/m 1dBguA/n(l0MHz/<30MHz 6dBhm(30MHzGB/T12572一2008 表9(续 业务类别或设备种类 杂散域发射功率限值要求 "此业务类别的无线电发射设备杂散域发射功率用低于设备供给天线传输线功率(使用单位,w)的比值要求力 式描述,可用“dB”"或“dBe"单位表示 b固定无线接人系统(FwA)通常采用移动蜂窝技术,若政府管理部门批准在同一频段使用陆地移动系统或 FwA采用特定移动通信技术. 相关系统要满足陆地移动业务的杂散发射功率限值要求 电平通过特定的视频信号调制确定,选择这种视频信号的方式是在供给天线传输 对于模拟电视传输,平均功率电平 线最大平均功率电平条件下例如负极性调制电视系统的视频信号消隐电平)测试 无线电雷达测定系统杂散域发射功率用辐射发射功率描述 ,不用天线传输线端口功率描述 6.2.3射电天文业务和使用无源遥感器的空间业务干扰限值要求 本段规定对射电天文、地球探测卫星和气象卫星等使用无源遥感器的空间业务工作频段的有害干 扰限值要求 表10规定了对射电天文业务工作频段、使用功率通量密度(pfd)和频谱功率通量密度 spfd)描述的有害干扰限值要求 这些限值要求是以天线波瓣增益为0dB的单根接收天线和2000s 积分时间为依据而计算确定的 对GsO卫星业务,其pfd的有害干扰限值要求比射电天文业务严格 15dB 表10使用pfd和spi描述的射电天文业务工作频段的有害干扰限值要求 功率通量密度 频谱功率通量密度 射电天文工作频段 dB(w/m dB(w/m=H2) 3.36MHz一13.41MHH -248 -201 MHa 67 25.55MHa一25. 一199 一249 73.0MHz74.6MHz -196 -258 150.05MHz153.0MHz -194 -259 322.0MHz一328.6MHz -204 -258 406.1MHz410.0MH2 -189 -255 608MHz一614MHz -185 -253 1400MHz1427MHz -196 -255 1610.6MHz~1 一238 613.8MH 一194 1660MHz1670MH2 -1914 -251 2690MHz2700MHz -177 -247 4990MHz~5000MHz -171 -24l 10.6GHz~10.7GHz 16o -240 15.35GHz~15.4GHz -156 -233 22.21GHz22.5GHz -162 -233 -24.0GH 一233 23.6 GH 一161 31.3GHz~31.8GHz -14l -228 42.5GHz43,5GHz -153 -227 86GHz~92GHz -144 -222 l05GHz~1l6GHz -l4 -222 17
GB/T12572一2008 表10(续 功率通量密度 频谱功率通量密度 射电天文工作频段 dB(w/m=' dB(w/m'H2》) 136 164GHz168GHz -216 182GHz~185GHz -135 -216 217GHz~231GH2 -215 一133 265GHz~275GHz 131 -213 对地球探测卫星和气象卫星等使用无源遥感器的空间业务工作频段的接收干扰功率电平限值要求 见表11 表11使用无源遥感器的空间业务工作频段的接收干扰功率电平限值要求 工作频段 允许干扰电平 干扰参考测量带宽 GHHz dBw MHz 21 -171 接近1.4 接近2.7 174 10 接近5 161 100 接近6 -164 100 接近11 -163 20 接近 -166 50 -155 100 接近18 163 100 接近21 22.235 -16o 100 接近24 163 100 接近30 -163 100 接近37 -156 100 100 50至60 -161 -153 200 接近90 160 200 100以上 杂散域发射功率测量方法 7.1测量接收机 测试中可选择符合本测试要求的测量接收机或频谱分析仪进行发射机的杂散发射功率测量,应满 足的基本要求有 a)所有测量接收机要拥有有效值和峰值检波方式 提供多种分辨率带宽选择方式 测量中,测量接收机分辨率带宽(指中频末级一3dB带宽)应 b 尽量等于6.2.1推荐的参考测量带宽 对测量靠近工作频率的发射时,需选择更窄的分辨率 带宽 当选择分辨率带宽远小于参考测量带宽时,功率测量结果是参考测量带宽内的积分功 率 当选择分辨率带宽远大于参考测量带宽时,宽带杂散发射功率测量结果是对应带宽比的 归一化功率 但上述原则不适合离散谱信号的杂散域发射功率测量 另外,要依据测量接收 18
GB/T12572一2008 机的具体分辨率带宽类型即:一6dB分辨率带宽)和具体测量杂散发射信号类别即:脉冲信 号或高斯噪声)提供分辨率带宽校正因子 视频带宽不能小于分辨率带宽,通常选择视频带宽是分辨率带宽的3~5倍 提供合适的滤波器波形因子,滤波器波形因子大小主要由接收机所选用的滤波器类别确定, d 原则上尽量选用高选择性的滤波器 一般采用4级或5级模拟滤波电路频谱分析仪的滤波器 波形因子(一60dB/一3dB之比)的典型范围是5:1至15:1,高斯数字滤波器波形因子典型 值是4.6 7.2测量要求 7.2.1分辨率带宽要求 根据本标准6.1规定,通常杂散发射功率测量起始于与发射工作频率间隔士250%的发射必要带宽 外的频率 但在某些情况下,使用这个频率界限测量会包括非杂散发射信号,而导致测量结果错误,有 必要对这个频率界限进行重新确定 测量带宽采用杂散发射的参考测量带宽,需调整并重新确定不同 于士250%的发射必要带宽的频率测量界限;采用与发射工作频率间隔士250%的发射必要带宽的频率 界限,需选择更小的测量分辨率带宽 测量分辨率带宽和杂散域发射测量频率界限(带外域界限)之间 的相互关系见式(1) 测量分辨率带宽(RBw)×滤波器波形因子一1)<2×带外域界限一必要带宽/2)(1 由式(1可知,若已确定测量分辨率带宽,则计算确定杂散域发射测量频率界限;反之亦然 例如 对一个必要带宽是16kHz的测量信号,采用士250%的发射必要带宽的频率界限(即:士40kHz)不改 变,并且测量中频滤波器波形因子(一60dB/一3dB)等于15;l,利用式(1)计算获得测量分辨率带宽 RBw)为4.5kHzRBw<2×(40-16/2)/(15-1)丝4.5kHz) 反之,对于相同的测量信号,确定测 量分辨率带宽是100kHz,则利用式(1)计算获得带外域频率界限(GOoOB)为708kHa(ooB>100× 15一1)/2十16/2=708kHz). 7.2.2测量灵敏度要求 在某些条件下,采用常规频谐分析仪,并考虑连接电缆的损耗,会导致测量灵敏度不满足测试要求, 使用低噪声放大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在26GHz以上频段的极端情况下,测试系统通常使用外置混 频器,测试系统有时无法提供合适的灵敏度对被测设备(EUT)在规定调制条件下进行测量,可以在载 频状态下开展杂散域发射功率的校正测量,测量结果要考虑EUT的调制损耗 7.2.3调制要求 在正常测试条件下,杂散域发射功率测量最好在EUT的最大调制方式下进行 为了检测某些特 定的杂散发射频率,有时需在没有调制方式下开展测量但应注意,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检测不到所有的 杂散发射频率,加上调制后可能产生新的杂散发射产物 7.3测量方法 7.3.1测量方法1提供天线端口的杂散域发射功率测量 测量方法1适合提供有天线端口的发射机完成杂散域发射功率测量,可直接测量获得条款6.2对 应的杂散域发射功率测量结果 测量方法1不需要测试场地或电波暗室,不需要考虑电磁干扰对测量 结果的影响,也不需要测量连接天线辐射发射效能和天线产生的杂散发射产物 通用的测量方法是在 测量接收机前端插人滤波器或衰减器,以确保测量接收机动态范围能满足杂散发射功率测量要求 图2是使用滤波器或衰碱器的杂散域发射功率测量方法的测量框图 19
GB/T12572一2008 校准发生器 EUT 定向糕合器 测试负载 滤波器或哀减器 测接收机 图2提供天线端口的杂散域发射功率测量框图 7.3.1.1直接测量方法 采用直接测量方法,应对测试系统的所有部件(包括滤波器、定向耦合器、射频电缆等)逐个进行校 准,或对测试连接部件进行统一校准 对测试连接部件进行统一校准,需要在测量接收机输人端连接校 准信号发生器完成测试系统的校准测量 对每个测量频率,校准因子K可由式(2)确定 K=I一O 式中: 测量频率的校准因子,单位为dB; K 测量频率的输人功率(由校准发生器提供),单位为dBm -测量频率f的输出功率(由测量接收机获得,单位为dBnm 校准因子K表示信号产生器和测量接收机之间所有连接部件的总插人损耗 式(3)可确定受测 试发射机的杂散发射功率测量值P6 (3 P=Pa十K 式中: P尸 -测量频率f处的受测试发射机的杂散发射功率测量值,单位为dBm; P -测量频率处的测量接收机的杂散发射功率读数,单位为dBm 7.3.1.2替代测量方法 采用替代测量方法,不需要对测试系统的各个部件进行校准 按测试连接图2,由测量接收机记录 受测试发射机的所有杂散发射功率测试值,然后由校准发生器替代受测试发射机,测量接收机获得所有 相一致的杂散发射功率测试值 这样,由校准发生器在各个记录频率的输出功率即等于受测试发射机 的所有杂散发射功率测量值 7.3.2测量方法2杂散发射的e.i.r.p.测量 7.3.2.1适用范围 测量方法2适合提供一体化天线的发射机完成杂散域发射功率测量,使用合适的测试场地(测试场 地应符合附录E的要求),可测量获得杂散域发射的等效全向辐射功率(e.i.r.p)测量结果 7.3.2.2直接测量方法 采用直接测量方法,就需要对测试系统的所有部件(包括滤波器、定向耦合器、射频电缆等)逐个进 行校准,或对整个测试系统进行统一校准 对每个测量频率,均要采用条款7.3.1.1规定的校准测量 方法完成测量系统的校正因子测量 在自由空间环境下,式(4)计算确定被测设备在测量频率f点的 杂散发射e.i.r.p.测量值P P=PaK-G十20lgf十20lgD一27.6 式中: P -测量频率点的测量接收机的杂散发射功率读数,单位为dBm K -测量系统在测量频率f点的校正因子,单位为dB; 20
GB/12572一2008 -测量天线在测量频率f点的标准增益,单位为dB; 杂散辐射发射频率点,单位为MHz -发射机天线与测量标准天线之间的测量距离,单位为m. 7.3.2.3替代测量方法 采用替代测量方法,不需要对测试系统的各个部件进行校准 按测试连接图2,改变测量天线架高 和极化方式,由测量接收机记录受测试发射机的所有杂散牺射发射功率的最大测试值,然后由校准发生 器、替代天线等效替换受测试发射机,重复上述测量过程,同时调整校准发生器的输出频率和电平,使测 量接收机获得所有对应频率相一致的杂散辐射发射功率测试值 这样,由校准发生器在各个记录频率 的输出功率加上替代天线增益,即等于受测试发射机的所有杂散发射的e.i.r.p.测量值 7.3.3指定箱体杂散辐射发射测量 指定箱体是指不包含发射天线的发射设备的主体部分 采用7.3.2的测量方法可完成发射机箱体 的杂散辐射发射功率测量 在具体测量中,用一个标准负载替代受试发射机天线,用7.3.2的测量方法 即可获得发射机箱体杂散辐射发射的e.i.r.p.测量值,但在测量过程中,应确保替代标准负载及其射频 电缆的辐射发射不对测量结果造成影响 雷达系统杂散发射功率测量方法 8 概述 对雷达系统杂散发射功率测量,提供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种方法 直接测量方法适用于一体化设计雷达系统的杂散发射功率测量,这种雷达系统不便于在中间点进 行测量,例如那些使用分布发射机阵构成共用天线的雷达系统等 间接测量方法是将雷达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分别测量,并相加获得最终测量结果 通常规定在“联 轴器”处分离被测雷达系统,测量获得发射机在“联轴器”处的杂散发射输出功率,并合成发射天线的增 益特性值 采用间接测量方法,测量频段可方便扩展到40GHHz或更高频段 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规定雷达发射频谱的再次测量,在任何给定频率下要求这些测量方法的重复 测量误差在士2dB以内 8 测量系统分辨率带宽和检波参数设置 对雷达系统进行杂散发射测量时,测量分辨率带宽要依据具体雷达系统而计算确定 对应用于无 线电导航,无线电定位,采集、跟踪和其他无线电测定功能的三种普通类型的脉冲调制雷达,其测量分辨 率带宽的计算方法如下 -对固定频率的非脉冲编码雷达,等于雷达脉冲宽度的倒数(即;若雷达脉冲宽度是1us,则测量 =1MHz); 分辨率带宽为1/(lps) 对固定频率的相位编码脉冲雷达,等于相位切片宽度的倒数(即:若相位切片宽度是2As,则测 量分辨率带宽为1/24s)=500kHz) 对调频(FM)或线性调频chirp)的扫频雷达,等于扫频宽度除以脉冲长度所得值的平方根值 即;若扫频范围是从1250MH2至1280MH2或30MHz,脉冲长度是104s,则测量分辨率 带宽为(30MHz/10)1=1.73MHz). 当根据以上方法确定的测量分辨率带宽大于1MHz时,则测量分辨率带宽取1MHz 视频测量 带宽应大于或等于测量分辨率带宽;检波方式设置为正峰值检波 8.3直接测量方法 8.3.1测量系统组成和要求 直接测量的测量系统典型配置和测量框图见图3,雷达天线可正常旋转使用 测量系统各组成部 分的作用和要求有 21
GB/T12572一2008 选用专用馈源的抛物面天线为测量接收天线 测量接收天线应要有良好的宽带频率响应,至 a 少要满足测量频段的基本要求;天线增益要高;天线主瓣波束要窄;天线馈源的极化选择,要使 接收雷达信号的响应电平最大,在无法确定雷达信号极化方式的情况下,天线馈源最好选用园 极化方式 另外,选用低损耗射频电缆作为测量天线与测量系统射频前端的连接电缆,在环境 和场地许可的情况下,尽量缩减低损耗射频电缆的连接长度 b 配置专用的射频前端部分 射频前端由可变射频衰减器、频率调谐带通滤波器(调谐跟踪可 变滤波器),低噪声放大器(LNA)三部分组成,各部件应有良好的宽带频率响应特性 射频衰 减器应以固定步长提供可变衰减量程,使用射频衰减器可扩展测量系统的动态范围,射频衰 减器可手动控制,或由计算机自动控制 当测量雷达信号带外的低电平杂散发射频谱时,使 用频率调谐带通滤波器可以抑制大功率雷达基频信号,实现测量系统的线性特性测量要求 频率调谐带通滤波器可手动控制,也可由计算机自动控制或频谱分析仪产生频控电压实现 使用低噪声放大器可以提高测量系统的接收灵敏度,通常可以降低噪声系数约10dlB 15dB 选择宽频段频谱分析仪完成对需要测量频段的所有杂散发射信号的测量 由计算机通过 GPB总线控制、采用步进频率算法完成自动测量 合理设置频谱分析仪内置的衰碱器和预选 器参数,确保使用频谱分析仪达到测量系统灵敏度和线性动态范围的测量要求 抛物面天线 雷达天线 噪声二极管校正点 射频前端部分 基波陷波器选项) 可变众减器 调谐涉故器 低噪放 频谱分析仪 控制计算机 图3直接测量的测量系统典型配置和测量框图 8.3.2系统校正程序 测量系统校正程序是;断开抛物面测量天线,在噪声二极管校正点处接人噪声二极管 假设整个测 量系统的噪声系数小于20dB.选用1个过量噪声率(ENR)为25dB的二极管,就可以满足整个测量系 统的校正测量 采用Y因子标准方法,对噪声二极管进行开/关循环,由频谐分析仪完成比较功率电平 测量 校正测量结果提供整个测量频段的系统噪声因子和增益校正特征值 增益校正特征值用于下述 测量结果的校正计算 通常不需要在现场校正测量天线,测量天线的增益校正因子如果提供)可直接 应用于测量结果分析 22
GB/T12572一2008 8.3.3系统测量程序 系统测量参数要求见8.2 频谱分析仪参数设置如下 -设置频谱分析仪中心频率:测量的最低频率 例如,若雷达中心频率是3050MHz,频谱分析 仪需要测量频段范围是2GHz~6GHz,则频谱分析仪设置的初始中心频率是2GHz2) 设置频谱分析仪频率跨度;0Hz 频谱分析仪设置在时域工作模式) -设置频谱分析仪扫描时间:大于雷达波束旋转间隙 例如,若雷达转速是40r.p.m.,即每圈 是1.5s,则扫描时间需大于1.5 1.5s,通常选择2s 系统测量程序是 雷达天线系统按正常要求旋转,按上述要求连接测量系统和设置测量参数 开始第一组数据 a 的测量,每组数据包含测量功率电平和对应频率点 例如,若第一组数据的测量结果是在 2000MHz频点测得一93dBm的功率值,此功率值是对应测量频点的雷达发射功率电平,是 在测趾间隙大于嘴达转迷周朋,颗率跨度是0比情况下获得的 在赖谱分析仪显示屏上测试 显示雷达波束旋转的时间/电平轨迹,其中的最大轨迹电平值表示雷达波束正对测量系统时的 接收功率电平值 由控制计算机自动记录最大接收功率电平值,并由上述测量系统增益校正 特征值获得校正后的测量结果 设置测量频率为第二个频率点,开始第二组数据的测量 其测量中心频率最好设置为第一个 渊显赖事加上剖趾带宽后所得结果若第一个测量舞率是2H刮M带宽是1MHt则 第二个测量中心频率就是2001MHz) 在第二个测量频率,重复步骤1的测量过程,获得第 二组校正后的测量结果 按测量带宽为步长以序步进,重复步骤1、2测量过程,直到测试完所有需要测量的频率,获得 对应各测量频率的所有雷达系统杂散发射功率测量结果 注采用步进测量方法,当测量频率接近雷达系统的中心基波频率时,可以在测量系统的前端再插人一个固定射频 衰减器,以增大对基波信号的衰减,扩展测量系统的测量动态范围,以实现对相邻低功率杂散发射信号的测量 当然最好方式是在测量系统的前端插人一个基波陷波器或带通滤波器,抑制基波大功率信号,又不影响低功率 杂散发射信号的测量 间接测量方法 间接测量可采用分离法 在雷达系统联轴器接人点测量雷达发射机的杂散发射,并在5m和30m 距离处采用近似远场算法测量天线增益特性的程序如下 用标准饿线连接在联轴器点测量雷达发射机的杂散发射,测量连接见图4 a b) 在步骤a)测量获得的各杂散发射频率点上,分别测量雷达天线的最大增益值 对低于5GHz 的测量频率,测量距离是5m;对高于5GHHz的测量频率,测量距离是30m,测量连接见图5 采用相关辅助计算软件获得天线校正因子,并完成对天线增益测量结果的校正 d)合并步骤a),e)的测量结果,获得雷达系统在每个杂散发射频率点的杂散发射e.i r.p.测 量值 低拟耗电须 联轴器 适配器 受测雷达 特定哀减器 射频转接头 测量按收机 基波陷波器 波导锥体 适配器 图4接入波导测量系统典型配置和测量框图 23
GB/T12572一2008 8.4.1接人波导测量系统进行测量;并且当雷达基波脉冲功率达到60kw峰值功率时,应对低功率杂 散发射信号进行有效测量 采用接人TE传输模式波导的测量系统能有效抑制基波信号,实现测量系 统线性测量的要求,并在其它频率点的插人损耗值很小 接人TE传输模式波导的测量系统能对大功 率脉冲雷达的低电平杂散发射功率进行测量 测量系统的主要部件是陷波滤波器和一系列波导锥体 有效覆盖整个测量频段 陷波滤波器由内插吸收部件的标准wG10波导构成 在联轴器端口的测量方式;测量系统在需要测量频段扫描测量获得存在杂散发射的各频率点,然后 再逐个精确测量对应每个杂散发射频率的最大功率测量值 接人波导测量系统的总不确定度要求;士3.4dB置信度不小于95%) 8.4.2雷达天线增益特性测量 应在开阔测试场近距离测量天线增益特性,低于5GHa频率的测量距离是5m,高于5GHz频率 的测量距离是30m 5m和30m测量距离的近场增益测量程序是;按图5连接天线增益特性测量图 雷达天线架设离地高度不小于1.5m,并可旋转;标准喇叭天线安装在可升降的标准天线支架上.标准 天线支架升降范围应满足测试要求 对应8.4. 1测得的每个杂散发射功率,提供被测雷达天线的最大 测量增益 通过转换被测雷达天线角度、升降标准测量天线高度,获得被测雷达天线的最大测量增益 雷达天线增益可通过对应测量距离的e.i.r.p.测量值计算获得,被测雷达天线增益的计算公式见式 5) G =e.i.r.p.测量值一P+G 5 e.ir.p测量值=s十20lg(4元D/A》 式中: G. 被测雷达天线的等效远场增益,单位为dB; 被测雷达天线的输人功率,单位为dB G 对应5m和30m测量距离的天线校正因子,由相关辅助软件提供计算方法,单位为dB 测量接收机的接收输人功率,单位为dBm:; S 标准喇叭天线的增益,单位为dB; 测量距离,单位为mr -测量频率的波长,单位为m. 天线增益特性测量的不确定度要求:包括测量接收机、标准测量天线、馈线、信号源和测试场地在 内,确定极限情况下的总不确定度是土6dB,置信度不小于95%的总不确定度是土4.2dB 喇叭天线 雷达天线 定向糊合器 旋转平台 测量接收机 信号源 图5雷达天线增益特性测量典型配置和测量框图 雷达发射机的杂散发射e.i.上p.测量值 8.4.3 对应每个杂散发射频率,根据8.4.1、8.4.2的测量程序,测量获得雷达发射机的最大发射功率和被 测雷达天线的最大天线增益,相加可得到雷达发射机杂散发射的最大e工队附量值 214
GB/T12572一2008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杂散域发射的单位和转换关系 杂散域发射的表示方式 在规定测量带宽条件下,杂散域发射的大小通常用功率电平、指定测量距离的电场强度,指定测量 距离的功率通量密度(pfd)等单位表示 功率量值 测量杂散发射的功率电平大小有多种表达方式,主要取决于测量的连接方式和测量方法 常用的 表达方式有: 1馈人天线功率(p.s.a.;经常用在工作于30MHz以下和30MHz以上有天线连接器的设备 馈人天线功率测量反映了发射机传输给天线的杂散信号实际的功率电平,但没有考虑天线的 影响,无法获得非天线工作频率的辐射发射情况 等效全向辐射功率(e.i.r.p.):主要用在工作于30MHz以上(更多的是在80MHz以上)的设 备 等效全向辐射功率测量更好地反映了发射机系统包括天线部分)杂散发射信号的辐射 情况和对其他无线业务引起有害干扰的情况 但馈人天线功率和等效全向辐射功率之间的 转换关系不容易获得,主要是不知道天线工作频带外的辐射特性 等效全向辐射功率是一体 化天线发射设备常用的表示杂散发射特性的功率参数 5 同e 有效辐射功率(e.r.p.);e.r.p .i,r.p.的区别是用半波偶极子调谐天线替代全向天线 .dBm十2.15 dBm 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是:e.i.r.p. =e.r.Pp A.1.2电场强度 在接收天线处测量杂散发射的干扰场强E或IH值,从理论上讲是完全可以的 但是,要获得适合 各种场合的e.i.r.p.和电场强度的对应关系是非常困难的,因为电波传播和感应合现象是极其复杂 的 在测试场地,通常测量规定距离的电场强度值 对于无线电设备和信息技术设备(ITE)的无用辐 射发射和干扰场强测量,CISPR规定:;在具有平坦反射地面的校准开阔测试场(OATS)10m距离处测 量电场强度值 A.1.3功率通量密度 功率通量密度(pfd)适用于工作在1GHz以上发射设备的杂散发射测量,如无线卫星链路和射电天 文业务 A.2参量使用单位及相互关系 A.2.1参量使用单位 功率的国际标准测量单位是瓦特(w),在杂散发射测量中经常使用的功率参数有:馈人天线功率 (p.再.a.),等效全向辐射功率(eiEB.)有效辐射功率(e.瓦B.) 功率使用单位包括;dBpw.,dBnw、 dBm,dBW或指定参考带宽的功率密度 电场强度E的标准单位是V/m,经常使用单位是V/m,dBgV/m 磁场强度H的标准单位是 A/m,经常使用单位是AA/m,dB,pA/1 功率通量密度(pfd)的标准单位是w/m' 经常使用单位是 m dBW/m A.2.2不同使用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理想条件(指满足自由空间传播、远场测量条件)下,电场强度、测量距离、等效全向辐射功率,功 率通量密度参量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如下: 25
GB/T12572一2008 0e. E A.1 式中 -电场强度,单位为V/m; 测量距离,指无线发射设备和测量点之间的距离,单位为m 等效全向辐射功率,单位为w; e.i.r.p -功率通量密度,单位为w/m pfd 计算获得电场强度的最大值(E),它表示通过调整测量天线高度在校准开阔测试场能达到的最大 测量值,即: Ee1.6E 表示场地增益是4dB 电场强度单位V/m和dBV/m的转换关系是: E(dBpV/m=120十20lgE(V/m) pfd(w/m')的表示式;pfd一E'/(120T) PFD(dBw/m')的表示式:PFD=10lg(pfd) 表A.1是功率值(e.i.r.p.,e.r.p.),场强值(EE)和pfd值对应的量值转换关系 表A.1功率值,场强值和ptd值之间的对应量值转换表 10m处自由空间10m处校准开阔10m处自由空间 10m处校准开阔 e.l r P e.r.p. 场E 场强的PFD 场PFD的最大值 E 场强 dBm dBm dB(AV/m) dB(V/m) dB(w/m' dB(w/nm -92.15 -5.2 一151 一147 -90 8o -82.15 4.8 8.8 -141 137 70 -72.15 14.8 18.8 -131 127 60 -62.15 24.8 28.8 -121 l17 -50 -52.15 34.8 38.8 -1ll -107 一97 40 -42.15 44.8 48.8 一101 -87 15 54.8 58.8 32. 91 30 20 -22.15 64.8 68.8 -81 -77 10 12.15 74.8 78.8 -71 -67 -2.15 84.8 88.8 -61 -57 26

碳纤维增强塑料孔隙含量和纤维体积含量试验方法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碳纤维增强塑料孔隙含量和纤维体积含量试验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碳纤维增强塑料孔隙含量和纤维体积含量试验方法的编号:GB/T3365-2008。碳纤维增强塑料孔隙含量和纤维体积含量试验方法共有6页,发布于2009-04-012009-04-01实施,2009-04-01实施,代替GB/T3365-1982,GB/T3366-1996
数字电视环绕声伴音测量方法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数字电视环绕声伴音测量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数字电视环绕声伴音测量方法的编号:GB/T22122-2008。数字电视环绕声伴音测量方法共有13页,发布于2009-01-012009-01-01实施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