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4125-2009

不锈钢纤维与棉涤混纺本色纱线

Stainlesssteelfibreandcotton,polyesterblendedgreyyarn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不锈钢纤维与棉涤混纺本色纱线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不锈钢纤维与棉涤混纺本色纱线的编号:GB/T24125-2009。不锈钢纤维与棉涤混纺本色纱线共有23页,发布于2010-01-012010-01-01实施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W12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59.080.20
  • 实施日期2010-01-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23页
  • 文件大小691.09KB

不锈钢纤维与棉涤混纺本色纱线


国家标准 GB/T24125一2009 不锈钢纤维与棉涤混纺本色纱线 Stainlesssteelfibreandcotton,polyesterblendedgreyyarns 2009-06-15发布 2010-01-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蹬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4125一2009 不锈钢纤维与棉涤混纺本色纱线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不锈钢纤维与棉涤混纺本色纱线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 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不锈钢纤维(净干质量百分率<30%)与棉、涤纶混纺的牵切环锭纺机制的本色 纱线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910.I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部分;试验通则 GB/T2910.11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1部分;纤维素纤维与聚酯纤维的混合物硫酸法 GB/T3916纺织品卷装纱单根纱线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GB/T3916一1997, eqvISO2062:1993 GB/T4743纱线线密度的测定绞纱法 GB/T9996.2棉及化纤纯纺,混纺纱线外观质量黑板检验方法第2部分;分别评定法 FZ/T01053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 产品分类和代号 3.1产品分类 不锈钢纤维与棉涤混纺本色纱线按原料分为:棉不锈钢纤维混纺本色纱线、棉涤不锈钢纤维混纺本 色纱线和涤不锈钢纤维混纺本色纱线 3.2产品代号 不锈钢纤维与棉涤混纺本色纱线的原料代号;棉为c,涤纶为T,不锈钢纤维为s 混纺比的写法 规定为:棉含量/涤纶含量/不锈钢纤维含量 例如:棉50%、涤纶30%、不锈钢纤维20%,表示为 C50/T30/S20. 要求 不锈钢纤维要求 服用织物纱线的不锈钢纤维的单纤维直径应在4Am一8pm,产业用布纱线的不锈钢纤维的单纤维 直径应在4um12um,直径偏差率不大于2.5% 体积质量为7.96g/em'~8.02g/em',断裂强度为 600N/mm~1250N/mm',断裂伸长率>0.8%,比电阻不大于75AQcm,无明显疵点和色差,分纤 性良好 4.2纤维含量偏差 不锈钢纤维与棉涤混纺本色纱线的棉、涤纶纤维含量允许偏差执行FZ/T01053,不锈钢纤维含量 偏差下限不大于标称值的5%
GB/T24125一2009 4.3纱线质量要求 4.3.1普梳棉不锈钢纤维混纺本色纱的要求见表1 表1普梳棉不锈钢纤维混纺本色纱的要求 标 质量指 公称 不锈钢 百米 单纱断裂 百米重量 黑板条干均匀度 黑板棉杂单纱断裂 线密度 纤维 等别 强力变异系数变异系数 强度 重量 10块板比例 总粒数 含量/" tex CV/% CV/% 优 三 粒/g cN/tex) 偏差, 英制支数) % % e 优 11.0 2.5 7;3;0;0 60 1415 0;7;3:0 15.5 3.7 20 9,9 4337 185 合 20,0 5.0 6o 10.5 2.5 7:3:0:0 优 1620 15.o 3.7 0:7:3:0 120 10.1 3629) 合 19.5 5.0 0:0:7:3 185 s10 优 10.0 2.5 7;3:0:0 60 2130 14.5 3.7 0:7:3:0 120 10.1 2819 0:0:7 19.0 5.0 185 优 5 2.5 75 3134 14.o 3.7 145 10.1 0;7:3:0 1917 18.5 5.0 225 合 0;0;7;3 优 11.o 2.5 7:3:0:0 51 1415 0:7:3:0 15.5 3.7 02 8.8 4337 合 20.0 5.0 00;7;3 157 土2.5 7;3;0;0 优 10,5 2.5 51 16~20 102 9.0 15,0 3.7 36~29 19,5 5.o 0:0:7:3 157 合 >10 s20 2.5 51 10.0 7:3:0:0 优 21~30 14.5 3.7 0:7:3:0 102 9.0 2819 合 19.o 5.0 0:0:? 157 优 9.5 2.5 7;3;0;0 64 3134 0;7;3:0 14.0 3.7 123 9.0 19~17 合 18,5 5.0 191 11.o 7:;3:0:0 48 优 2.5 1415 15.5 3.7 0:7:3:0 96 7.7 4337 合 20.0 5.0 0:0:7:3 148 >20 二30 优 10.5 2.5 7;3:0:0 48 1620 3.7 15.0 0:7:3:0 96 7.8 3629 0:0;7;3 19.5 5.0 l48
GB/T24125一2009 表1(续 标 质量指 不锈钢 公称 单纱断裂 百米重量 黑板条干均匀度 黑板棉杂单纱断装 百米 线密度 纤维 等别 强力变异系数变异系数 10块板比例 总粒数! 强度, 重量 tex 含量 Cv/% cN/tex cV/% 优 三 粒/g) 偏差 % 英制支数 % 优 10.0 2.5 7;3;0;0 48 2130 0;7;3:0 14.5 3.7 96 7.8 2819 5.0 148 合 >20 19,0 士2.5 <30 9. 5 2.5 6o 优 7:3:0:0 3134 14.o 3.7 0:7:3:0 16 7.8 19~17 18.5 5.0 0:0:7:3 180 4.3.2普梳棉不锈钢纤维混纺本色线的要求见表2 表2普梳棉不锈钢纤维混纺本色线的要求 质 量 指 标 公称 不锈钢 单纱断裂 百米重量 黑板棉杂 单线断裂 百米 线密度 纤维 等别强力变异系数 总粒数 强度, 变异系数 重量 含量/ teX CV/% CV/% 粒/g cN/tex 偏差 英制支数 % % 优 8.5 2.0 45 14×2~20×2 12.5 3.0 90 1l.6 (42/2~29/2 合 16.5 4.0 135 优 8.0 2.0 45 21×230×2 12.0 s10 3.0 90 11.6 28/2~19/2) 16,0 135 4.0 7.5 2.0 55 1×236×2 11.5 3.0 105 11.6 18/216/2 15.5 4.0 160 士2.5 8.5 2.0 38 14×220×2 7" 12.5 3.0 10.3 42/2一29/2 16. 115 4.0 8.0 2.o 38 21×230×2 l0 71 12.0 3.0 10.3 28/219/2 20 16.0 4.0 115 优 4? 7.5 2.0 31×236×2 l1.5 3.0 89 10.3 (18/216/2 合 15.5 4.0 136
GB/T24125一2009 表2(续 质量指标 不锈钢 公称 单纱断烈 百米重量 黑板棉杂 单线断裂 百米 线密度 纤维 等别 强力变异系数 变异系数 总粒数 强度, 重量 tex 含量 Cv/% eN/tex) cV/% 粒/g) 偏差 % 英制支数 % 优 8.5 2.0 36 14×220×2 12.5 3.0 72 9,0 42/2~29/2 合 16.5 4.0 108 2.0 36 8.0 21×230×2 20 12.0 3.0 72 士2.5 9.0 28/219/2 30 16.0 4.0 108 优 7.5 2.0 44 31×236×2 l1.5 3.0 84 9,0 (18/216/2 合 128 l5.5 4.0 4.3.3精梳棉不锈钢纤维混纺本色纱的要求见表3. 表3精梳棉不锈钢纤维混纺本色纱的要求 质 量 标 指 公称 不锈钢 单纱断裂 百米重量 黑板条干均匀度 黑板棉杂单纱断裂百米 线密度 纤维 等别 强力变异系数变异系数 10块板比例 总粒数 强度 重量 含量" tex CV/% CV/% 优 三 eN/tex) 粒/e) 偏差 % 英制支数 7;3;0;0 优 10,0 2.5 25 1415 55 14.5 3.7 11.2 43~37) 19,o 5.0 8o 合 0:0:7:3 9.5 2.5 7:3:0:0 25 优 l620 14.0 3.7 0:7:3:0 55 11.2 3629) 合 18.5 5.0 0:0:7:3 80 s10 优 9.0 2.5 7:3:0:0 25 2130 0;73;0 13.5 3.7 55 1l.3 士2.5 2819 合 18.0 5.0 80 8.5 7;3:0:o 25 优 2.5 3136 13.o 3.7 0:7:3:0 55 11.3 18~16 合 17.5 5.0 0:0:7:3 80 优 10.0 2.5 7;3;0;0 21 14~15 >10 3.7 4 14.5 0:7:3:0 9,9 4337 s20 68 0:0:7:3 19.0 5.0
GB/T24125一2009 表3(续 标 质量指 不锈钢 公称 单纱断裂 百米重量 黑板条干均匀度 黑板棉杂单纱断装 百米 线密度 纤维 等别 强力变异系数变异系数 10块板比例 总粒数! 强度, 重量 tex 含量 Cv/% cN/tex cV/% 优 三 粒/g) 偏差 % 英制支数 % 优 9.5 2.5 7;3;0;0 21 1620 0;7;3:0 47 14.0 3.7 9,9 3629 18.5 68 合 5.0 9.0 2. 5 7:3:0:0 21 优 2130 10 13,5 3.7 0:7:3:0 47 10.1 2819) 20 18.0 5.0 0:0:7:3 68 合 优 8.5 2.5 7;3:0:0 21 3136 13.0 3.7 0:7:3:0 47 10.1 181l6 0:0:7:3 5.0 17.5 68 2.5 优 l0.0 20 14~15 14.5 3.7 0;7:3:0 44 8.7 士2.5 4337 19.o 5.0 64 0;0;7;3 9.5 2.5 7 :3:0:0o 优 20 1620 0:7:3:0 44 14.0 3.7 36~29 合 18.5 5.0 0:0;7;3 64 20 30 7;3:0:0 优 9.0 2.5 20 21~30 13.5 44 8.8 3.7 28~19 18.o 5.o 64 合 0:0;7:3 8.5 2.5 2o 优 7:3:0;0 3l36 13.0 3.7 0:7:3:0 44 8.8 1816 合 17.5 5.0 0:0:7:3 4.3.4精梳棉不锈钢纤维混纺本色线的要求见表4 表4精梳棉不锈钢纤维混纺本色线的要求 标 质 量 指 公称 不锈钢 单线断裂 单纱断裂 百米重量 黑板棉杂 百米 线密度 纤维 等别 强力变异系数 变异系数 重量 总粒数! 强度, 含量" ex cV/% cVv/% 粒/E》 偏差 cN/tex 英制支数 % % 优 8.0 2.0 20 14×220×2 10 12.0 3.0 13.4 士2.5 42/229/2 55 16.0 4.0
GB/T24125一2009 表4(续 质量指标 公称 不锈钢 单纱断裂 百米重量 黑板棉杂 单线断裂 百米 纤维 线密度! 强力变异系数 变异系数 总粒数! 强度, 等别 重量 含量/ teX cV/% cV/% 粒/E》 偏差 cN/tex % (英制支数》 s % 7.5 2.o 2o 21×230×2 11.5 3.0 40 13.4 28/219/2 15.5 4.0 55 s10 7.0 2.0 24 31×2一36×2 11.0 3.0 48 13.4 18/2一16/2 15.0 4.0 66 优 1 8,0 2.0 14×2~20×2 12.0 34 11.9 3.0 42/2一29/2) 16.0 4.0 47 7.5 2.0 17 21×230×2 >10 11.5 3.0 34 11.9 28/219/2) 20 合 15.5 4.0 47 士2.5 7.0 2.0 20 31×236×2 4 l1.0 3.0 1l.9 18/2~16/2 56 15.o 4.0 8.0 2.0 16 14×2一20×2 12.0 10.4 3.0 32 42/2~29/2 16.0 44 金 16 7.5 2.0 21×230×2 >20 l1.5 3.0 32 10.4 28/2~19/2 30 合 15.5 4.0 44 优 7.0 2.0 19 31×236×2 11.0 3.0 38 10.4 18/2~16/2 合 15,0 4.0 52 4.3.5针织用普梳棉不锈钢纤维混纺本色纱的要求见表5 表5针织用普梳棉不锈钢纤维混纺本色纱的要求 质量指 标 公称 不锈钢 单纱断裂 百米重量 黑板条干均匀度 黑板棉杂单纱断裂百米 线密度, 纤维 强力变异系数变异系数 等别 10块板比例 总粒数 强度 重量 含量/" tex CV/% eN/tex) CV/% 优 粒/g 偏差, 三 英制支数) % % 优 10.0 2.3 7;3:0:0 45 1415 S10 14.5 3.5 0:7:3:0 85 9,9 士2.5 4337 0:0:7:3 19.0 5.0 125
GB/T24125一2009 表5(续 指 量 质 标 公称 不锈钢 单纱断裂 百米重量 黑板条干均匀度 黑板棉杂单纱断裂 百米 线密度! 纤维 等别 强力变异系数变异系数 10块板比例 总粒数! 强度, 重量 含量/ tex CV/% CV/% 优; 三 粒/g eN/tex 偏差 % 英制支数 45 优 2.3 16~20 85 14.0 3.5 0:7 10.1 3629) 18.5 5.0 125 合 9.0 2.3 45 优 2130 85 s10 13.5 10.1 3.5 28~19 125 18.0 5.0 合 .3 优 50 9.0 3134 13.5 90 10.1 3.5 18~17) 5.0 18.0 135 合 优 10.0 2.3 7;3:0:0 38 1415 14.5 3.5 0:7:3:0 72 8.8 4337 0:0:7 19.0 5.0 106 优 5 2.3 38 1620 3 14.o 5 72 0;7:3:0 9.0 3629) 18.5 5.0 106 0;0;7;3 >10 20 优 9.0 2.3 7:3:0:0 38 2130 0:7:3:0 13.5 3.5 72 9.0 2819) 士2.5 合 18.0 5.0 00;7;3 106 优 7;3;0;0 9.0 2.3 43 3134 7m7 9.0 13,5 3.5 18~17) 18.o 5.o 0:0:7:3 115 合 2.3 10.0 7:3:0:0 36 优 14~15 14.5 3.5 0:7:3:0 68 7.7 4337 合 19.o 5.0 0:0:? 100 优 9.5 2.3 7;3;0;0 36 1620 0;7;3:0 14.0 3.5 68 7.8 3629 合 >20 18,5 5.0 100 <30 9.0 2.3 7:;3:0:0 36 优 2130 13,5 3.5 0:7:3:0 68 7.8 2819) 合 18.0 5.0 0:0:7:3 100 优 9.0 2.3 7;3:0:0 3134 3.5 0:7:3:0 13.5 72 7.8 1817 0:0:7:3 18.0 5.0 108
GB/T24125一2009 4.3.6针织用精梳棉不锈钢纤维混纺本色纱的要求见表6. 表6针织用精梳棉不锈钢纤维混纺本色纱的要求 质量指 公称 不锈钢 百米重量 单纱断裂 黑板条干均匀度 黑板棉杂单纱断裂百米 线密度" 纤维 等别 强力变异系数变异系数 10块板比例 总粒数 强度 重量 含量/ tex CV/% CV/% 优 三 cN/tex) 粒/E) 偏差 英制支数) % % 7:3:0:0 优 9.5 2.3 20 l415 1l." 14. 3.5 50 43~37) 18.5 5.0 75 合 0:0;7;3 9.0 2.3 20 优 7:3:0:0 1620 13,5 3.5 0;7:3;0 50 11.2 3629) 合 18.0 5.0 0:0;7;3 75 s10 优 8.5 2.3 7:3:0:0 20 2130 0;7 3.5 13,0 50 1l.3 2819 17.5 75 合 5.0 8.0 2.3 2o 优 7:3:0:0 3l36 12.5 3.5 0:7:3:o 50 11.3 1816 0:0:7:3 17.o 5.0 75 合 7:3:0:0 1 优 9.5 2.3 1415 14.0 3.5 0;7;3:0 43 9.9 4337 0;0;7;3 18,5 5.0 64 士2.5 优 1 9.0 2.3 1620 3.5 43 9.9 13,5 0:7:3:0 (36~29) 18.0 5.0 64 合 0;0;7 >10 s20 优 8.5 2.3 7:3:0:0 17 21~30 13.o 3.5 0:7:3:0 43 10.1 2819 合 17.5 5.0 0:0:7:3 64 优 7:3:0;0 1 8.0 2.3 3136 2.5 3.5 43 10.l 18~16) 17.o 5.0 64 合 0:0:7;3 9. 5 2.3 16 优 7;3:0:0 1415 14.0 3.5 0;7:3;0 40 43~37 合 18.5 5.0 0:0;7;3 60 >20 <30 2.3 优 9.0 7:3:0:0 16 16~20 0;7;3;0 13.5 3.5 40 3629 18.0 0:0:7:3 60 5.0
GB/T24125一2009 表6(续 量 标 质 指 公称 不锈钢 黑板条干均匀度 单纱断裂 百米重量 黑板棉杂单纱断裂 百米 线密度/ 纤维 等别 强力变异系数变异系数 10块板比例 总粒数 强度, 重量 含量 tex cV/% cV/% 粒/e) 偏差 优 三 cN/tex) 英制支数) % % 优 8.5 2.3 7;3:0:0 16 2130 13.0 3.5 0:7:3;0 8.8 2819 0:07:3 60 5.0 17.5 20 士2.5 30 7:3:0:0 l6 优 8.0 2.3 31~36 3 12.5 5 0;7:3;0 40 8.8 1816) 17.o 60 5.0 0;0:7;3 4.3.7普梳棉涤不锈钢纤维混纺本色纱的要求见表7 表7普梳棉涤不锈钢纤维混纺本色纱的要求 质量指标 不锈钢 公称 单纱断裂 百米重量 黑板条干均匀度 百米 黑板棉杂单纱断裂 线密度 纤维 等别 强力变异系数变异系数 10块板比例 总粒数/ 强度 重量 含量 tex CV/% CV/% 优 三 粒/g cN/tex) 偏差, % 英制支数 % e 14.5 2.5 77 30o 优 :3;0;0 1416 18.5 3.7 0:7:3:o 60 11.7 (4436 合 22.5 5.0 0:0:7:3 90 优 14.0 2.5 7;3;0;0 30 1720 3.7 0:7;3;0 18,0 60 12.1 3629 0;0;7;3 22.0 5.0 90 s10 13,5 .5 优 30 21~24 17.5 3.7 6o 12.4 0:7:3:0 (28~24) 21.5 5.0 90 合 0;0;7:3 士2.5 7:3:0:0 13.o 2.5 30 优 25~36 17.o 3.7 0:7:3:0 60 12.8 23~19 合 21.0 5.0 0:0:7:3 90 7;3;0;0 优 14.5 2.5 23 1416 8.5 45 10,4 3.7 44~36) 22.5 5.o 68 合 0;0;7;3 >10 s20 14.o 2.5 23 优 7:3:0:0 17~20 18.0 3.7 0:7:30 45 10.7 3629) 合 22.o 5.0 0:0:7:3 68
GB/T24125一2009 表7(续 量 标 质 指 公称 不锈钢 黑板条干均匀度 单纱断裂 百米重量 黑板棉杂单纱断裂 百米 线密度/ 纤维 等别 强力变异系数变异系数 10块板比例 总粒数 强度, 重量 含量 tex cV/% cV/% 粒/e) 偏差 优 三 cN/tex) 英制支数) % % 优 13.5 2.5 7;3:0:0 23 2124 17.5 3.7 0:7:3;0 45 1l.0 2824 0:07:3 5.0 21.5 68 l0 20 .5 优 23 13.0 25~36 17.o 3.7 45 11.4 0;7:3:0 2319) 21.o 5.0 68 合 0;0;7;3 2.5 14.5 7;3:0:0 22 优 1416 18.5 3.7 0:7:3:0 9.1 (4436 合 22.5 5.0 0;0;7;3 65 士2.5 7;3;0;0 优 14.0 2.5 22 17~20 18.0 43 9.4 3.7 36~29 5.o 65 22.o 0:0:7:3 合 >20 30 13.5 2.5 7:3:0:0 22 优 21~24 17.5 3.7 0:7:3:0 43 9.? 2824 合 21.5 5.0 0:0:7:3 65 优 13.0 2.5 7;3;0;0 22 2536 0;7;3:0 17.0 3.7 43 9,9 2319 0:0;7:3 65 21.0 5.0 4.3.8普梳棉涤不锈钢纤维混纺本色线的要求见表8 表8普梳棉涤不锈钢纤维混纺本色线的要求 质 指 标 量 公称 不锈钢 单纱断裂 百米重量 黑板棉杂 单线断裂 百米 线密度 纤维 等别 强力变异系数 变异系数 总粒数 强度 重量 含量/ teX CV/% CV/% 粒/e) cN/tex) 偏差 % 英制支数 % 优 10,5 2.0 25 14×216×2 14.7 13.0 3.0 40 44/2~36/2) 16.0 7o 合 4.0 10 士2.5 10.0 2.0 25 17×220×2 12.5 3.0 40 14.9 35/229/2 合 15.5 4.0 70 0
GB/T24125一2009 表8(续 质量指标 公称 不锈钢 单纱断裂 百米重量 黑板棉杂 单线断裂 百米 线密度/ 纤维 等别 强力变异系数 变异系数 总粒数! 强度, 重量 含量 tex Cy cV/% 粒/e) 偏差 % cN/tex 英制支数 % % 优 9.5 2.0 25 21×2一24×2 12.0 3.0 40 15.2 28/2一24/2 15.0 4.0 70o <1o 2.0 25 9.0 25×236×2 15," 1.5 3.0 40 23/2~19/2) 备 l4.5 4.0 70 10,5 2.0 19 14×216×2 13.0 13,0 3.0 30 (44/236/2 16,0 4.0 53 10.0 2.0 19 优 17×2~20×2 12.5 3.0 30 13.2 (35/229/2 >10 15.5 4.0 53 20 9.5 2.o 19 21×224×2 12.0 3.o 3o 13,5 28/2~24/2 15.0 4.0 53 士2.5 9,0 2.0 19 25×236×2 ll.5 3.0 30 13.5 23/2~19/2) l4.5 4.0 53 10.5 2.0 18 14×2~16×2 13.0 3.0 29 1l.4 44/2~36/2 16.o 50o 4.0 18 10.0 2.0 17×2~20×2 12.5 3.0 29 11.6 35/2~29/2 15.5 4.0 50 20 二30 优 9.5 2.0 18 21×224×2 12.0 3.0 29 1l.8 28/2~24/2 15.0 4.0 50 18 2.0 9.0 25×236×2 11.5 3.0 29 11.8 23/219/2 合 14.5 4.0 50
GB/T24125一2009 4.3.g精梳棉涤不锈钢纤维混纺本色纱的要求见表9 表9精梳棉涤不锈钢纤维混纺本色纱的要求 量 指 标 质 公称 不锈钢 百米重量 单纱断裂 黑板条干均匀度 黑板棉杂单纱断裂百米 线密度" 纤维 等别 强力变异系数变异系数 10块板比例 总粒数 强度 重量 含量/ tex CV/% CV/% 优 :三) cN/tex) 粒/E) 偏差 英制支数) % % 7:3:0:0 优 14.5 2.5 16 l416 12." 17.8 3.5 28 44~36) 20.3 4.5 40o 合 0:0;7;3 14.o 2.5 14 优 7:3:0:0 17一20 17.3 3.5 0;7:3;0 26 12.4 3529) 合 19.8 4.5 0:0;7;3 38 优 13.3 2.5 7:3:0:0 14 2124 0;7 3.5 10 16,8 26 12.9 2824 4.5 合 19.3 38 12.8 14 优 2.5 7:3:0:0 2530 16.3 3.5 0:7:3:o 26 13.5 (23~19) 0:0:7:3 18.8 4.5 38 合 7:3:0:0 优 12.0 2.5 13 31及以上 15.5 3.5 0;7;3;0 25 14.3 及以下 (18 37 18,0 4.5 0:0:7:3 士2.5 优 12 14,5 2.5 14~16 3.5 10,8 17.8 21 0:7:3:0 (44一36 20.3 4.5 30 合 0;0;7 14.0 2.5 7:3:0:0 11 优 17~20 17.3 3.5 0:7:3:0 20 1l.0 3529 合 19.8 4.5 0:0:7:3 29 7:3:0;0 优 13.3 2.5 l1 2124 >10 3.5 2o 1.5 16.8 2824 20 29 9.3 4.5 0:0:7;3 合 1 12.8 2.5 优 7;3:0:0 2530 16.3 3.5 0;7:3;0 20 12.0 23~19) 合 18.8 4.5 0:0;7;3 29 2.5 优 12.0 7:3:0:0 10 31及以上 0;7;3;0 15.5 3.5 19 12.7 及以下) 18 18.0 0:0:7:3 28 4.5 12
GB/T24125一2009 表9(续 质 量 指 公称 不锈钢 单纱断裂 百米重量 黑板条干均匀度 黑板棉杂单纱断裂百米 线密度 纤维 等别 强力变异系数变异系数 10块板比例 总粒数! 强度 重量 含量 teX cV/% cV/% 优; 三) eN/tex) 粒/) 偏差 英制支数 % 7;3;0;0 优 l4.5 2.5 12 1416 7.8 3.5 20 9.5 4436) 4.5 29 20.3 0:0:7:3 合 2.5 1o 14.0 7:3:0:0 优 1720 0:7:3:0 17.3 3.5 19 9.6 (3529 19.8 4.5 0:0:7:3 2 优 13.3 2.5 7;3;0;0 10 21~24 >20 0;7;3;0 16,8 3.5 19 10.0 士2.5 2824 30 2 合 19.3 12.8 2.5 7:3:0:0 1o 优 2530 16.3 3.5 19 10,5 0:7:3:0 2319) 18.8 4.5 0:0:7:3 27 合 优 12.o 2.5 7:3:0:0 31及以上 15.5 3.5 0:7:3:0 18 1l.1 18 及以下 0:0:7:3 27 合 18.0 4.5 4.3.10精梳棉涤不锈钢纤维混纺本色线的要求见表10. 表10精梳棉涤不锈钢纤维混纺本色线的要求 质 量 指 标 公称 不锈钢 单纱断裂 百米重量 黑板棉杂 单线断裂 百米 线密度! 纤维 等别 强力变异系数 变异系数 总粒数 强度, 重量 含量/ teX C/% cV/% c/tex 粒/g) 偏差 % 英制支数) % 优 9.3 2.0 l1 14×2~16×2 l1.5 3.0 18 15.3 44/2一36/2 合 14.0 4.0 28 2.o 11 9.0 17×220×2 1r <10 11.3 3.0 15.8 士2.5 35/229/2 13.8 4.0 28 优 8.3 2.0 11 21×224×2 1 10.8 3.0 16.4 (28/224/2 合 13.3 4.0 28 13
GB/T24125一2009 表10(续 质 量 指 标 公称 不锈钢 单纱断裂 黑板棉杂 线密度! 纤维 百米重量 单线断裂 百米 等别 变异系数 总粒数 强度 含量" 强力变异系数 重量 tex % CV/% 英制支数 CV/% 粒/g cN/tex 偏差 % 优 8.3 2.0 l1 25×230×2 l 10.8 3.0 17.l 23/219/2 合 13.3 4.0 28 s10 7.8 2.o 31 1X2及以上 10.3 3.0 16 18.2 18/2及以上 4.0 12.8 26 9." 2.0 优 14×2~16×2 11.5 3.0 13 13.6 (44/2一36/2) l4.0 4.0 21 优 9,0 2.0 17×2~20×2 13 3.0 l.3 14.0 35/2一29/2) 13.8 4.0 21 8.3 2.0 21×2一24×2 >10 10.8 3.0 13 14.6 28/224/2) 20 合 13.3 4.0 21 土2.5 8.3 2.0 25×230×2 13 10.8 3.0 15.2 23/2~19/2 13.3 21 4.0 7.8 2.0 31X2及以上 10.3 3.0 12 16.2 18/2及以上 合 12.8 4.0 20 9.3 2.0 14×2~16×2 l1.5 3.0 13 1l.9 44/236/2 合 14.0 4.0 20 2.o 9.0 17×220×2 >20 11.3 12 12.3 3.0 35/2~29/2 <30 13.8 4.0 2o 8.3 2.0 21×2一24×2 10.8 3.0 12 12.8 28/2一24/2) 合 13.3 4.0 20 14
GB/T24125一2009 表10(续 质量指标 公称 不锈钢 单纱断裂 百米重量 黑板棉杂 单线断裂 百米 线密度/ 纤维 等别 强力变异系数 变异系数 总粒数! 强度, 重量 含量 tex Cy cV/% 粒/e) 偏差 % cN/tex 英制支数 % % 优 8.3 2.0 25×230×2 10.8 3.0 12 13.3 23/2一19/2 合 13.3 4.0 20 20 士2.5 30 优 7 .8 2.0 31×2及以上 1 14.1 10.3 3.0 18/2及以上 12.8 19 4.0 4.3.11涤不锈钢纤维混纺本色纱的要求见表11, 表11涤不锈钢纤维混纺本色纱的要求 质量指标 不锈钢 公称 单纱断裂 百米重量 黑板条干均匀度 单纱断裂 百米 线密度 纤维 等别 强力变异系数变异系数 10 块板比例 强度" 重量 含量" tex CV/% eN/tex CV/% 优 三 偏差, % 英制支数 % 12.5 2.5 7? 24.3 :3:0:0 14一16 15.5 3.5 0:7:3:o 20.7 (43~36 3 20.5 4.5 0:0:7; 18.0 o 12.0 2.5 7;3:0: 25.2 17一20 0:;7;3;o 15.0 3.5 21.6 3529 0;:0;7;3 20.0 4.5 18.9 5 1.5 2. 26,1 2124 s10 3.5 22.5 14.5 0:7:3:0 2824 19.5 4.5 19.8 0:0;7;3 士2.5 7:3:0:0 l1.0 2.5 27.0 25~30 14.0 3.5 0:7:3;0 23.4 (23~19 19.0 4.5 0;0;7;3 20.7 7;3:0;0 10,5 2.5 27.9 3136 13.5 3.5 24.3 1816) 18,5 4.5 21.6 0;0;7:3 12.5 2.5 21.6 7;3:0:0 14~16 l0 15.5 3,5 0:7:3o 18.4 (43~36 20 合 20.5 4.5 0:0:7:3 160 15
GB/T24125一2009 表11(续 质 量 指 标 公称 不锈钢 黑板条干均匀度 单纱断裂 百米 单纱断裂 百米重量 线密度 纤维 等别 强力变异系数变异系数 10块板比例 强度 重量 含量/ teX % CV/% CV/% 优: 三 eN/tex) 偏差 英制支数》 % 12.0 2,5 7;3:0:0 22.4 17一20 15.0 3.5 19.2 0;7;3:0 (35~29 合 0:0:7:3 l6.8 4.5 20.0 优 7;3;0;0 l1.5 2.5 23.2 21~24 0:7:3:0 14.5 3.5 20.0 28~24 19.5 4.5 17.6 0;0;7:3 >10 20 2.5 24.o 11.0 25~30 0;7;3;0 l4.0 3.5 20.8 2319 19.0 4.5 0:0:7: S 18.4 10.5 2.5 7:3:0:0 24.8 3136 3.5 13.5 21.6 0;7;3;0 1816) 合 0:0:7:3 18.5 4.5 19.2 2.5 18.9 12.5 7:3:0:0 士2.5 14~16 15.5 3.5 0:7:3:0 16.1 (4336 合 0:0:7:3 20.5 4.5 14.0 12.0 2,5 7;3:0:o 19,6 17一20 0;73;0 15.0 3.5 16.8 3529) 20.0 4.5 14.7 0:0;7:3 优 7;3:0:0 l1.5 2.5 20.3 >20 2124 17.5 3.5 14.5 0;7;3;0 28~24) S30 0;0;7; 154 19,5 4.5 7:3:0:o 11.0 2.5 21.0 2530 0:7:3:o 18." 14.0 3.5 23~19) 19.o 4.5 0;0;7;3 l6.1 10.5 2.5 7:3:0:0 21.7 3136 0:7:3:0 189 13.5 3.5 18~16 0;0;7;? 18.5 4.5 16.8 6
GB/T24125一2009 4.3.12涤不锈钢纤维混纺本色线的要求见表12 表 12 涤不锈钢纤维混纺本色线的要求 质 量 标 指 公称 不锈钢 单纱断裂 百米重量 单线断裂 百米 线密度/ 纤维 等别 强力变异系数 变异系数 强度/ 重量 含量/ tex eN cV/% cV/% 偏差 /tex 英制支数) % % 优 8.5 2.2 27.9 14×216×2 11.0 3.2 24.3 (44/2一36/2 14.0 4.2 20.7 优 8.0 2.2 28.8 17×220×2 3.2 25.2 10,5 35/229/2 13.5 4.2 21.6 优 8.0 2,2" 29.7 21×224×2 10 10.5 3.2 26.1 28/2一24/2) 13.5 4.2 22.5 优 7.5 2.2 29.7 25×230×2 26.1 10.0 3.2 23/219/2 4.2 22.5 合 3.0 7.0 2.2 30.6 优 31×236×2 9.5 3.2 27.0 18/2~16/2 4." 12.5 234 士2.5 优 8.5 2.2 24.8 14×216×2 11.0 3.2 21.6 44/236/2 14.0 18.4 8.0 2.2" 25.6 优 17×220X2 3. 2 22.4 10.5 35/2~29/2 13.5 4.2 19.2 优 8.0 2.2 26.4 21×224×2 >10 10.5 3.2 23.2 (28/224/2 s20 13,5 4.2 20,0 优 7.5 2.2 26,4 25×230×2 10.0 23.2 3.2 23/219/2 13.0 4.2 20.0 7.0 2,2" 27.2 优 31×2~36×2 9.5 3.2 24.0 18/216/2) 12.5 4.2 20.8
GB/T24125一2009 表12(续 质 量 标 指 公称 不锈钢 单纱断裂 百米重量 单线断裂 百米 线密度 纤维 等别 强力变异系数 强度 变异系数 重量 含量 tex CV/% CV/% eN/tex) 偏差 英制支数) % % 优 8.5 2,2 21.7 14×2~16×2 11.0 3.2 18.9 (44/2一36/2 14.0 4.2 16.1 优 8.0 2.2 22." 17×220×2 3.2 19.6 10,5 35/229/2 16.8 3.5 8.0 2.2 23.1 优 21×2~24×2 20 10.5 3." 20.3 士2.5 28/224/2 <30 13.5 4.2 17.5 优 7.5 2.2 23.1 25×230×2 10,0 3.2 20.3 23/2~19/2 17.5 13.0 4.2 7.0 2.2 23.8 优 31×236×2 9,5 3.2 21.0 18/216/2 12.5 4.2 18.2 注:各类纱线的实际捻系数控制范围为 280340 产品分等 4.4.1以同一品种规格的交货批为一批进行试验,按表1表12中项目的最低一项定等 4.4.2纱线等级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低于合格品者为等外品 4.4 .3 不锈钢纤维含量达不到要求为等外品 试验方法 5.1纤维含量试验按附录A执行 5.2单纱(线)断裂强度及单纱(线)断裂强力变异系数的试验方法按GB/T3916执行 5.3百米重量变异系数、百米重量偏差按照GB/T4743执行 5.4黑板条干均匀度、一克内棉结杂质总粒数按GB/9996.2执行 5.5纱线公定重量的测定和计算按以下方法执行 按GB/T4743测定纱线的实际回潮率,并按式(1)计算公定重量 其中,不锈钢纤维与棉涤混纺本 色纱线的公定回潮率,以棉公定回潮率8.5%、涤纶公定回潮率0.4%和不锈钢纤维公定回潮率0.0% 按式(2)计算,保留小数一位 实际重量×I窖 公定回潮率重量= w.×P十w×P十w、×P w 100 18
GB/T24125一2009 式中: W 公定回潮率,%; w 棉公定回潮率,%; W 涤纶公定回率,%; W 不锈钢纤维公定回潮率,%; 棉含量比例,% P 涤纶含量比例,% P 不锈钢纤维含量比例,% 5.6结果的修约 纱线的各种试验结果修约按表13规定 表13试验结果的数字修约规定 要求小数点后有效位数 项 单纱(线)断裂强度/(eN/tex 单纱(线)断裂强力变异系数(CV/% 百米重量变异系数(CV/% 黑板条干均匀度/块 整数 -克内棉结杂质总粒数/粒/g) 整数 百米重量偏差/% 百 百米重量(每批平均)/g/100m) 平均特克斯数/ex 折算重量用回潮率/% 捻系数 整数 检验规则 以同一品种规格的交货批作为一批 6 随机取样,取样数量和各项物理指标的试验按产品标准规定执行 6 2 6 每批产品重量,500kg及以下取2包称重,超过加倍取样 6 如果有不合格项,允许重新取样对不合格项进行复验一次,以复验结果判定 标志,包装 7.1产品定重包装,每包重量由供需双方协定 7.2包装质量应符合产品防护要求,不易破损,防潮、防污,便于搬运 包装应标明品种、原料成分、代号、纱支、重量、品等、执行标准、生产日期、生产企业名称和地址 19
GB/T24125一2009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纤维含量试验 A.1试验通则 试验通则按GB/T2910.1执行 A.2不锈钢纤维与棉混纺本色纱线的含量分析(75%硫酸法》 按GB/T2910.ll执行,其中,不锈钢纤维为不溶性纤维,净干质量百分率按GB/T2910.1计算, d值按式(A.1)求得: m0 A.1 d 7n 式中: 纯不锈钢纤维试剂处理前的质量,单位为克(g) o 纯不锈钢纤维试剂处理后的质量,单位为克(g); m -不锈钢纤维质量修正系数 在没有纯不锈钢纤维试样时,l=1.0. A.3不锈钢纤维与涤纶混纺本色纱线的含量分析(浓硫酸法;p=1.84/mL 样品经预处理及准备后,准确称量1g左右,精确至0.1g,放人250mL玻璃烧杯中,按1g试样 100mL浓硫酸的比例加人23C一25C浓硫酸,用振荡器剧烈振荡至少10nmin,溶解聚酯纤维 将其 通过称量过的砂芯堆蜗抽吸过滤后,依次用等量、同温的浓硫酸及足量的水冲洗砂芯堆蜗上的残余部 分 然后将其移至另一个容量为250mL以上的烧杯中,按1g试样;50ml稀氨水(约1%)的比例加 人稀氨水浸泡中和,再将其通过砂芯堆塌抽吸过滤,砂芯堆蜗上的残余部分用水洗净 将砂芯堪蜗及残 余纤维烘干、冷却、称量 净干质量百分率按GB/T2910.1计算,其中d值按式(A.1)求得 不锈钢纤维与棉、涤混纺本色纱线的含量分析(75%硫酸法和浓硫酸法 取二个试样,第一个试样按A.2用75%硫酸法将棉纤维溶解,剩余的不溶纤维为涤纶纤维和不锈 钢纤维 第二个试样按A.3用浓硫酸法(p=1.84g/mL.将棉纤维和涤纶纤维溶解,剩余的不溶纤维 为不锈钢纤维 对第一个试样不溶纤维称重,从溶解失重算出棉纤维的百分含量 对第二个试样的不 溶纤维称重,算出不锈钢纤维百分含量 涤纶纤维含量可从差值中求出 净干质量百分率按公式(A.2).(A.3)和(A.4)计算 =100-加十声) p dn 100X A.3 ×! mn dr A.4 ×100 p mg 式中 -棉纤维的净干含量百分率,%; 涤纶纤维的净干含量百分率,% b 不锈钢纤维的净干含量百分率,% 20
GB/T24125一2009 一个试样经预处理后干质量,单位为克(g); 第 m 第 二个试样经预处理后干质量,单位为克(g); mn 第 -个试样经75%硫酸法处理,不溶的涤纶和不锈钢纤维的干质量,单位为克(g); 第 二个试样经第二种试剂(浓硫酸法)处理,不溶的不锈钢纤维的干质量,单位为克(g); -涤纶纤维在75%硫酸中的质量损失修正系数,d=1.0; d -不锈钢纤维在75%硫酸中的质量损失修正系数,按式(A.1)求得 -不锈钢纤维在浓硫酸中的质量损失修正系数,按式(A.1)求得 在没有纯不锈钢纤维试样时,d=1.0,d=1.0. 21

塑料玻璃纤维增强阻燃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专用料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塑料玻璃纤维增强阻燃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专用料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塑料玻璃纤维增强阻燃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专用料的编号:GB/T24151-2009。塑料玻璃纤维增强阻燃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专用料共有9页,发布于2010-02-012010-02-01实施
有机热载体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有机热载体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有机热载体的编号:GB23971-2009采。有机热载体共有23页,发布于2010-01-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