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4556-2009

200m氦氧饱和潜水作业应急措施

Emergencymeasuresforhelioxsaturationdivingoperationto200m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200m氦氧饱和潜水作业应急措施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200m氦氧饱和潜水作业应急措施的编号:GB/T24556-2009。200m氦氧饱和潜水作业应急措施共有17页,发布于2010-03-012010-03-01实施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R53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03.220.40
  • 实施日期2010-03-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7页
  • 文件大小695.89KB

200m氦氧饱和潜水作业应急措施


国家标准 GB/T24556一2009 200m氨氧饱和潜水作业应急措施 Emergeneymeasuresforhelioxsaturationdivingoperationto200mm 2009-10-30发布 2010-03-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蹬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4556一2009 前 言 本标准由交通运输部提出 本标准由交通部救捞与水下工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交通部上海打捞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叶似虹、郭杰,刘秀华、李家颂、金伟、吉宏伟、鲍德胜、姚慧欣、赵鹤鸣、陶宝龙、 金锋,徐军林,戎福康、孙伟、王卿庆
GB/T24556一2009 200m氨氧饱和潜水作业应急措施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饱和潜水作业过程中潜水员遇险、设备和装具故障、潜水作业出现意外情况时的应急 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200m及以浅的氮氧饱和潜水作业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4555一2009200m氮氧饱和潜水作业要求 JT/T744200m氨氧饱和潜水减压病处置原则 术语和定义 GB/T24555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潜水员遇险 遇险原因和后果 因供气中断,缠绕、受伤等原因造成进行巡回潜水的潜水员发生险情,可导致潜水员无法自行返回 潜水钟 4.2应急处置 4.2.1当水面接到出潜潜水员报告出现意外情况;或水面控制室呼叫出潜潜水员,连续三次无答复;或 钟人与潜水员拉绳信号联系,连续三次无答复,水面应命令钟人救援遇险潜水员 4.2.2钟人牵拉潜水员脐带,将潜水员拉到潜水钟底通道下方,利用钟内提升装置将潜水员吊人钟内 4.2.3钟人牵拉潜水员脐带无法将潜水员拉回潜水钟时,钟人应出潜,沿潜水员脐带找到遇险潜水员 然后沿钟人胳带,将遇险潜水员救回钟内 4.2.4钟人应摘除潜水员的面罩,检查潜水员情况,报告水面 如潜水员心跳呼吸已停止,应进行复 苏,随时将复苏情况报告水面 水面提升潜水钟出水,与甲板居住舱对接,潜水员进人甲板居住舱作进 一步处理 4.3防范措施 4.3.1钟人负责照料潜水员脐带,通过水面了解潜水情况和问题 4.3.2钟人应通过潜水钟内潜水呼吸气压力表,了解潜水员呼吸情况 4.3.3钟人应做好出潜救助潜水员的准备 4.3.4钟人出潜应使用独立的钟人呼吸气 钟人呼吸气应能满足钟人出潜30min的需要 4.3.5潜水钟应有调节潜水钟内水位功能,配备潜水员提升装置 4.3.6潜水钟应配置医疗急救箱 应对钟人和潜水员进行急救训练
GB/T24556一2009 潜水员或潜水钟通信中断 1 . 通信中断原因和后果 因水面通信装置、潜水钟脐带通信电缆、潜水钟通信装置、潜水员跻带通信电缆,潜水面罩(头盔)通 信装置故障或损坏等原因造成水面与潜水钟,水面与潜水员的通信中断 5.2水面与出潜潜水员通信中断 应急处置 5.2.1 水面控制室应通知钟人召回潜水员,并要求钟人准备出潜救援 钟人应通过潜水员脉脐带手拉信号通知潜水员返回潜水钟 5.2.1.3钟人帮助潜水员进人潜水钟内,并应卸装 2.1.4钟人应检查潜水员挤带和潜水面罩通信装置,排除存在的故障,或更换面罩、脉带 5 2.1.5水面应检查水面与潜水员通信设备,排除存在的故障 5. .2.1.6水面与潜水员通信中断故障排除后,应由潜水监督决定是否继续潜水作业 水面与潜水员通信中断故障无法排除时,应中止潜水,回收潜水钟 防范措施 潜水前检查潜水员与水面通信系统 5.2.2.2潜水面罩(头盔)通信装置应良好维护,损坏时应更换 水面与潜水钟通信中断 5.3.1应急处置 5.3.1.1水面发现通信中断,应通过闪烁潜水钟内照明灯光等方法通知钟人 5.3.1.2水面和钟人应通过应急通信建立通信联系 5.3.1.3水面和钟人应检查通信中断原因,排除存在的故障 如正常通信恢复,应急通信也正常,应由潜水监督决定是否继续潜水作业 5.3.1.4 5.3.1.5如正常通信无法恢复,仅有应急通信时,应中止潜水 钟人通过潜水员脐带手拉信号召回潜水员 a b)潜水员返回潜水钟后,钟人通过应急通信通知水面提升潜水钟 5.3.1.6如应急通信同时发生故障,应 a)水面预备潜水员着装; b) 钟人通过潜水员挤带手拉信号召回潜水员 潜水员返回潜水钟时,释放潜水钟浮标 e) 潜水员返回潜水钟后,钟人做好提升潜水钟的准备 d 水面在潜水钟浮标出水后15min,开始提升潜水钟 e 5.3.2防范措施 5.3.2.1潜水前检查水面与潜水钟通信系统 5.3.2.2潜水钟胳带应有护套 5.3.2.3潜水钟与水面应有应急通信 5.3.2.4水面对潜水钟应有视频监控 潜水钟供气中断 供气中断原因和后果 因水面潜水钟气源中断,潜水钟脉带损坏、人为操作失误等原因造成潜水钟供气中断,可导致潜水 钟失压、潜水员供气中断
GB/T24556一2009 6.2应急处置 6.2.1水面 6.2.1.1应通知潜水员和钟人,命令潜水员返回潜水钟,命令钟人做好出潜救助潜水员准备 6.2.1.2应检查潜水钟供气中断原因,并排除修复 6.2.1.3如潜水钟脐带断裂,按12.2规定处置 6.2.1.4接到潜水钟通知后,水面提升潜水钟出水,与甲板居住舱对接,潜水员返回甲板居住舱 对潜 水员进行观察,需要时进行治疗 6.2.2潜水钟 6.2.2.1钟人应通知水面 6.2.2.2如发现潜水钟内压下降,应关闭潜水钟内壳体阀 应通过潜水员脐带手拉信号通知潜水员返回,必要时应出潜救助潜水员 检查潜水钟供气中断原因,并排除修复 当潜水员返回潜水钟,应报告水面 应评估潜水员状况,必要时应抢救 通知水面提升潜水钟 潜水员 发生脉带呼吸气中断(呼吸气体自动转换同时故障)时.潜水员应报告水面或呼叫但不应 等待 应转换使用回家气瓶供气 如有呼吸气休回收装置,应解脱 2.3.3 6.2.3 应沿潜水员胳带返回潜水钟 6.2.3.5如二名潜水员在钟外潜水,应互相帮助返回潜水钟 防范措施 6. .3.1潜水钟供气面板应有三个独立气源 .3.2潜水钟挤带呼吸气进口管路具有单向止回阀 6. 6 .3. 潜水钟装有呼吸气体自动转换阀,并能手动操作 3 6.3. 每名潜水员呼吸气体供给管路应有独立的压力控制 6 .3. 5 潜水钟挤带供气软管与潜水员跻带呼吸软管强度符合规范,定期进行强度检查,潜水前认真 检查 6.3.6潜水员面罩呼吸气体管路装有单向止回阀 6.3.7潜水员回家气瓶储气量应满足潜水员按胳带长度每10m供气1min 每次潜水前应对回家气 瓶进行检查并测压 6 3.8钟人密切观察挤带呼吸气和潜水钟应急气压力 潜水钟供电中断 供电中断原因和后果 因水面电力供应故障、潜水钟脐带电缆受损、潜水钟局部电路受损或连接不好等原因造成潜水钟全 部或局部供电中断,可导致内外照明缺失、潜水钟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和加热装置风机失电停转、潜水钟 与水面以及潜水员与水面通信中断 7.2应急处置 潜水钟内照明供电中断 钟人应通知水面,并转换使用潜水钟应急电源维持潜水钟内照明 水面应检查故障原因并修复 7.2.1.3钟人应检查故障原因并修复
GB/T24556一2009 7.2.1.4如无法恢复潜水钟内照明时,应由潜水监督决定是否继续潜水作业 7.2.2潜水钟外照明供电中断 7.2.2.1钟人或潜水员应通知水面 7.2.2.2水面应检查故障原因并修复 2. 如无法恢复潜水钟外照明,应由潜水监督决定是否继续潜水作业 7.2. 3 潜水钟内加热装置供电中断 钟人应通知水面,并检查故障原因及修复 水面应检查故障原因并修复 如潜水钟加热装置供电无法恢复,应中止潜水作业,召回潜水员,回收潜水钟 潜水钟内二氧化碳吸收装置供电中断 钟人应通知水面,并转换使用潜水钟应急电源向二氧化碳吸收装置供电 钟人应检查故障原因并修复 水面应检查故障原因并修复 如水面电源向潜水钟内二氧化碳吸收装置供电无法恢复,应中止潜水作业,召回潜水员,回收 7.2.4.4 潜水钟 7.2.5潜水钟供电全部中断 7.2.5.1钟人转换潜水钟应急电源供电 7.2.5.2钟人使用应急通信通知水面 7.2.5.3钟人使用潜水员挤带手拉信号,召回潜水员 7.2.5.4水面检查故障原因并修复 7.2.5.5如水面向潜水钟供电无法恢复.在潜水员返回并进人潜水钟后,钟人使用应急通信通知水面 提升潜水钟 7.2.5.6如应急通信故障,由潜水员在返回潜水钟时,释放潜水钟浮标 潜水员返回潜水钟内后,等待 水面提升潜水钟 7.2.5.7水面得到潜水钟通知后,或看到浮标15min后提升潜水钟出水 防范措施 饱和潜水系统配置主电源和独立的备用电源,并能切换使用 7.3 2 潜水钟配置应急电源 .3. 潜水前检查潜水钟供电 7 .3 潜水钟热水供给中断 8.1热水供给中断原因和后果 因水面潜水热水装置故障、潜水钟胳带或潜水员挤带热水管受损,潜水员脐带热水管与热水潜水服 未连接好、操作失误等原因造成潜水钟或潜水员热水供给中断,可导致潜水钟内温度偏低和潜水员寒 冷,体温下降 8.2应急处置 8.2.1水面通知钟人和潜水员,或钟人和潜水员通知水面 8.2.2潜水员应检查潜水员胳带热水管与热水服的连接,如未连接好,应予连接 如无法连接,或不是连接问题,水面应通知潜水员返回潜水钟,钟人做好出潜教援准备 在潜水员返回潜水钟内后,水面和钟人应检查和评估情况,并予修复 如潜水钟和潜水员热水供给恢复,温度适宜,经潜水监督同意,可恢复潜水作业 如10min 内热水供给无法恢复,应中止潜水,提升潜水钟出水
GB/T24556一2009 8.3防范措施 8.3.1潜水热水装置应维修保养 8.3.2潜水前应检查潜水热水装置和热水供给 8.3.3热水潜水服热水进口阀应能关闭 潜水钟失压 失压原因和后果 因潜水钟观察窗、穿舱件管路、门发生泄漏,或潜水钟脐带损坏,或人为操作失误等原因造成潜水 钟失压,可导致潜水钟进水,潜水钟内潜水员放漂、罹患减压病 9.2应急处置 9.2.1 发生在水面 9.2.1.1发生潜水钟失压时,水面和潜水钟应互相告知 应使用海底混合气,利用充气管路对潜水钟加压,维持潜水钟内压 关闭潜水钟壳体阀,如潜水钟加压和呼吸气体供给管路良好,则开启相应的壳体阀以对潜水 钟加压 水面和钟人检查和确定潜水钟发生失压原因,并排除故障或修复 如能排除故障或修复成功,恢复潜水钟内压力,应将潜水钟与甲板居住舱对接潜水员返回甲 9.2.1.5 板居住舱,按JT/T744规定处置 如无法排除故障或修复(包括短时间内无法解决),应将潜水钟与甲板居住舱对接,潜水员转 移到甲板居住舱,按JT/T744规定处置 发生在潜水钟潜放或提升过程中 按9.2.1.19.2.1.3执行 2 2 2 潜水钟内潜水员和钟人戴妥潜水面罩 2.2. 水面和钟人检查和确定潜水钟失压原因,并排除或修复 9 3 2. 2 如能排除故障或修复成功,恢复潜水钟内压,应提升潜水钟出水,与甲板居住舱对接,潜水员 9. 返回甲板居住舱,按JT/T744规定处置 9.2.2. 无法排除故障或修复时,应 5 a)通过对潜水钟加压可维持潜水钟内压时,提升潜水钟出水,迅速与甲板居住舱对接,潜水员返 回甲板居住舱,按JT/T744规定处置 无法维持潜水钟内压时,应将潜水钟潜放到相当于发生失压前压力的水深 b 潜水员应水下转移到开式钟或潜水吊笼,回收潜水钟到水面进行修复 潜水钟修复后重新潜 放,潜水员水下返回潜水钟 提升潜水钟出水,与甲板减压舱对接,潜水员转移到甲板减压舱, 按JT/T744规定处置 由潜水员(或钟人)继续排除故障或修复潜水钟失压,可出潜到钟外检查、修复 如水深允许, 预备潜水员下潜帮助 如配置无人遥控潜水器,可使用无人遥控潜水器协助 如能排除故障 或修复成功,提升潜水钟出水,与甲板居住舱对接,潜水员返回甲板居住舱观察,按JT/T744 规定处置 9.2.2.6如附近有另一艘带有饱和潜水系统的潜水支持船,实施水下转移 潜水员转移到甲板减压舱 后,按JT/T744规定处置 9.2.3发生在水底 9.2.3.1潜水钟发生失压时,水面和潜水钟应互相告知 9 2 .3 应使用海底混合气,利用充气管路对潜水钟加压,维持潜水钟内压 3 9.2.3. 关闭潜水钟内壳体阀 如潜水钟加压和呼吸气体供给管路完好,开启相应的内壳体阀对潜水
GB/T24556一2009 钟加压 9.2.3.4潜水钟内潜水员和钟人迅速戴好潜水面罩 g.2.3.5钟人和潜水员检查潜水钟失压原因,并排除故障或修复,包括到钟外检查和修复 如水深允 许,预备潜水员下潜帮助 如配置无人遥控潜水器,可使用无人遥控潜水器协助 如能排除故障或修复 成功,排出潜水钟内进水,提升潜水钟出水,与甲板居住舱对接,潜水员返回甲板居住舱 9.2.3.6无法排除故障或修复时,按照9.2.2.5或9.2.2.6处置 防范措施 9.3.1潜水钟定期做压力试验和泄漏试验 潜水钟及潜水钟脐带潜水前应检查 水面和潜水钟内都能检测潜水钟内压力 人员进行钟内阀门应急关闭训练 配置开式钟或潜水吊笼,以及相应的脐带和潜水面罩 10 潜水钟和甲板居住舱无法对接 10.1无法对接原因和后果 因碰撞、物体跌落、火损等原因造成潜水钟或甲板居住舱对接法兰损坏,以及连接卡环放障或损坏、 可导致潜水钟与甲板居住舱对接延迟或无法对接、潜水员无法返回甲板居住舱 应急处置 10.2 10.2.1应修复损坏,排除故障,恢复对接 10.2.2应使用潜水钟挤带维持对潜水钟的各种支持和供应,包括通信,热水,电力、潜水钟内压力控 制潜水钟内气体成分分析和控制 10.2.3如潜水钟外底门能关闭密封,可将潜水钟潜放到相当于钟内压的水深,利用潜水钟底通道向潜 水钟内补充食物,饮水等必需品,取出废物和不需要的物品 10.2.4如对接无法恢复,在具备另一艘带有饱和潜水系统的潜水支持船以及潜水钟内潜水员身体情 况良好的条件下,应实施水下转移,将潜水钟内潜水员转移到另一艘带有饱和潜水系统的潜水支持船的 甲板居住舱内进行减压 10.2.5如长时间无法恢复对接,也不具备水下转移的条件,潜水员应在潜水钟内减压 具体操作按照 GB/T245552009中8.2规定进行 10.3防范措施 10.3.1在潜水钟潜放前,认真检查对接系统 10.3.2在甲板居住舱对接口附近不应堆放易跌落物品和易燃物品 10.3.3不应在甲板居住舱对接口上方进行吊装作业 10.3.4在有风浪的情况下,潜水钟与甲板居住舱对接操作应谨慎 1 潜水钟导索缠绕或断裂 缠绕或断裂原因和后果 因导索受损、外来物缠绕以及操作失误等原因造成导索或压重发生缠绕或导索断裂,可导致阻碍提 升潜水钟,无法回收潜水钟导索及压重 11. 2 应急处置 11.2.1外来物缠绕导索 11.2.1.1应适度降低潜水钟,使外来物脱离,然后继续潜水作业 1.2.1.2如按11.2.1.1操作无果,应由潜水员解除外来物 如缠绕阻塞潜水钟与导索连结处,则由 潜水员打开连结处,解除阻塞
GB/T24556一2009 11.2.1.3潜水员无法解除时,应由潜水员在连结处上方切断导索 11.2.1.4应中止潜水作业 潜水员返回潜水钟后,水面应按程序将潜水钟提升出水 1.2.2导索压重缠绕 1.2.2.1如两个导索压重发生缠绕,应将两个导索压重松至海底 将一根导索松宽,由潜水员打开导 索与压重连接卸扣,解除缠绕,重新连接卸扣,收紧导索,提升导索压重离海底 然后继续潜水作业,或 按程序提升潜水钟出水 1.2.2.2如海底深度超过了潜水深度,应在潜水结束后,将潜水钟提升出水 然后将两根导索压重一 起提升至水面或浅水进行处理 1.2.3导索互相缠绕 11.2.3.1应由潜水员在缠绕上方切断一根导索,使切断的导索解脱缠绕 如无法解脱,则由潜水员在 切断处解除缠绕 1.2.3.2如切断的导索无法解除缠绕,且阻塞潜水钟与导索的连结处,则由潜水员在连结处的上下方 切断导索,解除缠绕 应中止潜水作业 潜水员返回潜水钟后,水面按程序提升潜水钟出水 导索断裂并折叠在潜水钟上 由潜水员在潜水钟与导索连结处上方切断断裂的导索,使导索解脱 如导索卡在连结处潜水员应打开连结处 如不成功,则由潜水员在连结处下方切断导索, 使导索掉下 应中止潜水作业 潜水员返回潜水钟后,水面按程序提升潜水钟出水 11.2. 1.2.5导索断裂在潜水钟下方 11.2.5.1应将断裂的导索绞上水面 11.2.5.2如l1.2.5,1不成功,应由潜水员打开潜水钟与导索连结处,将断裂的导索绞上水面 如仍 不成功,则由潜水员在连结处上下方将导索切断,将断裂的导索绞上水面 11.2.5.3应中止潜水作业 潜水员返回潜水钟后,水面按程序将潜水钟提升出水 11.2.6导索与潜水钟提升索、膀带发生缠绕 11.2.6.1应由潜水员在潜水钟上方切断导索,解除缠绕,将导索绞上水面 1.2.6 2 如切断下方的导索无法掉下,则由潜水员打开潜水钟与导索连结处,让导索掉下 如不成 功,由潜水员在连结处下方切断导索,让导索掉下 1.2.6.3应中止潜水作业 潜水员返回潜水钟后,水面按程序将潜水钟提升出水 11.2.6.4沿单根导索提升潜水钟出水过程中,可采用无人遥控潜水器监控,防止发生潜水钟提升索、 脐带与导索发生缠绕 11.3防范措施 11.3.1导索压重应高于海底,导索保持张力 11. 3. 导索绞车应有制动 2 应避免两根导索不均衡 11.3. 潜水钟腑带断裂 1 12.1断裂原因和表现 因潜水支持船动力定位失位、潜水钟脐带与水下物体发生缠绕,以及潜水钟脐带绞车故障或错误操 作等原因造成潜水钟脐带断裂,可导致潜水钟失压、潜水钟进水,水面对潜水钟和潜水员供气、供电、供 热水,通信中断 下列情况提示脐带断裂 潜水钟内灯熄灭; a b)潜水钟与水面之间的通信中断;
GB/T24556一2009 潜水钟漏气,水从底门进人 d) 潜水钟内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和加热装置风机停转; e)水面控制室与潜水钟及潜水员通信中断、潜水钟压力显示中断、潜水钟供气面板漏气; f 水面发现潜水钟脐带松弛、飘荡,气泡升上水面; g)潜水员发现与水面通信中断 12.2应急处置 12.2.1潜水钟 12.2.1.1应关闭潜水钟内壳体阀 12.2.1.2应打开应急电源,向应急照明、应急通信和二氧化碳吸收装置供电 12.2.1.3观察潜水员呼吸气体供给自动转换阀转换情况,以及供气压力 12.2.1.4应通过潜水员胳带手拉信号召回潜水员,钟人准备出潜救援潜水员 12.2.1.5应使用潜水钟应急气加压,降低潜水钟内水位 12.2.1.6应通过应急通信与水面建立通信联系 12.2.1.7与水面通信存在时,潜水员返回潜水钟后,通知水面提升潜水钟 无法与水面通信时,潜水员返回潜水钟时,释放潜水钟浮标,然后钟人帮助潜水员返回潜水 12.2.1.8 钟内,做好提升潜水钟准备,等待水面提升潜水钟 12.2.2 潜水员 12.2.2.1如发生潜水员胳带呼吸气供给中断(潜水钟潜水员呼吸气供给自动转换阀故障),潜水员应 通知、报告或呼叫水面,但不应等待 12.2.2.2应转换由回家气瓶供气 12.2.2.3如有呼吸气体回收装置,应解脱 12.2.2.4应沿潜水员胳带返回潜水钟 12.2.2.5如两名潜水员同时潜水时,应互相帮助返回潜水钟 12.2.3水面 12.2.3.1应关闭向潜水钟供气阀 12.2.3.2预备潜水员应着装,医疗急救准备 12.2.3. 3 应通过应急通信与潜水钟建立通信联系 12.2.3.4接到钟人提升潜水钟通知后,或潜水钟浮标出水15min后,开始提升潜水钟 12.3防范措施 12.3.1潜水钟配置应急系统 12.3.2钟人和潜水员熟悉潜水钟内阀的位置和功能,在黑暗中能完成操作 12.3. 3 潜水钟有国际通用管汇,便于连接应急脐带 潜水钟提升索断裂 1 13.1断裂原因和后果 因潜水支持船动力定位失位、提升索钢缆或接头损坏、操作失误等原因造成潜水钟提升索断裂, 可 导致潜水钟掉落海底、潜水钟进水、水面无法回收潜水钟 13.2应急处置 13.2.1胁带或导索未断裂 13.2.1.1 如潜水钟脐带断裂、导索未断裂,按12.2规定处置 13.2.1.2水面预备潜水员应着装,并准备使用潜水钟脐带或导索提升潜水钟 13.2.1.3水面或钟人通知潜水员返回潜水钟 13.2.1.4钟人应使用通信或应急通信通知水面准备提升潜水钟 如通信及应急通信中断,则由潜水
GB/T24556一2009 员释放潜水钟浮标 13.2.1.5水面接到潜水钟通知,或潜水钟浮标出水15min后,提升潜水钟至水面 放救生艇,在潜水 钟上连接提升索,将潜水钟提升到甲板上,再与甲板居住舱对接 13.2.2膀带和导索均断裂 13.2.2.1水面应通过应急通信与潜水钟建立通信联系,并为潜水钟定位,预备潜水员着装 13.2.2.2钟人应关闭潜水钟内壳体阀,打开应急电源,并通过应急通信与水面建立通信联系 13.2.2.3钟人通过潜水员脐带手拉信号召回潜水员 如因潜水钟落人海底,潜水员无法进人钟内,钟 人应进行一级潜水钟应急压重释放,以使潜水员返回钟内 13.2.2.4重新连接潜水钟提升索,应: a 如深度许可,预备潜水员下潜,携带新的提升索,并将提升索与潜水钟连接,并清除断裂的脉 带、导索、提升索等障碍物; b)水深较大时,在潜水钟定位比较准确的情况下,水面放一根备用提升索到潜水钟附近,由潜水 钟潜水员连接提升索,并清除断裂的肪带、导索、提升索等障碍物 配置无人遥控潜水器时,可使用无人遥控潜水器了解潜水钟和潜水员情况,并携带新的提升索 连接潜水钟; 有另一艘饱和潜水支持船支援时,由该船潜水员帮助连接新的提升索; D 提升索连接成功,潜水员或钟人返回潜水钟内,通知水面准备提升潜水钟,如没有应急通信,放 浮标通知水面 水面收到提升潜水钟通知,或看到潜水钟浮标15min后,提升潜水钟 fD 13.2.2.5如无法连接新的提升索,但具有另一艘饱和潜水支持船,应实施潜水员水下转移 13.2.3应急释放潜水钟压重 13.2.3.1潜水钟提升索、胳带,导索全部断裂,无法重新连接提升索,也不具备水下转移条件时,应采 用应急释放潜水钟压重 13.2.3.2释放潜水钟压重前,水面应 与潜水钟建立应急通信; a) b) 为潜水钟定位; 预备潜水员应着装 移船; d 做好医疗急救准备 e 13.2.3.3释放潜水钟压重前,潜水钟应: a)钟人关闭潜水钟内壳体阀,打开应急电源,向应急照明、通信、二氧化碳吸收装置供电,与水面 建立应急通信 钟人用手拉信号召回潜水员; D) 如潜水钟落座海底,潜水员无法进人潜水钟,钟人进行一级潜水钟应急压重释放,以使潜水员 c 返回潜水钟; d 钟人和潜水员系好安全带; 使用应急通信,通知水面移船; e f)钟人进行潜水钟二级应急压重释放 13.2.3.4释放潜水钟压重后,水面应 a 搜寻潜水钟 D)放救生艇(或工作艇),配备两名穿湿式服的潜水员,将潜水钟拖到支持船边; c 用替代的提升索与潜水钟连接; d)将潜水钟吊出水面,与甲板居住舱对接
GB/T24556一2009 13.3防范措施 13.3.1采用动力定位等级高(DP2级或以上)的潜水支持船 13.3.2潜水支持船发生动力定位故障时,应按应急程序保持船位 13.3.3潜水前,检查提升索连接 13.3.4潜水钟安装与潜水支持船声纳定位系统相应的声纳发射装置 13.3.5潜水钟上安装闪光灯及应急定位装置 13.3.6潜水钟备有应急电源,能为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应急照明、应急通信供电 13.3.7潜水钟安装后备提升索 14 潜水钟吊放系统故障 故障原因和后果 因供电中断,吊放系统分总成或部件机械故障或损坏、人为操作失误等原因造成潜水钟吊放系统故 障,可导致潜水钟无法回收或潜水钟无法与甲板居住舱对接,潜水钟脐带无法回收或潜水钟导索(包括 压重)无法回收 14.2应急处置 142,潜水钟吊放系统供电中断 水面通知潜水钟,如潜水钟供电同时中断应使用应急通信 14.2.1.1 14.2.1.2水面应检修并恢复主电源供电 14.2.1.3主电源供电短时间无法恢复时转换应急电源供电 潜水钟处于潜放阶段时,应停止潜放 准备采用应急电源回收潜水钟 采用应急电源回收潜水钟 14.2.1.4 14.2.2潜水钟绞车故障 14.2.2.1水面应通知潜水钟 14.2.2.2潜水钟正处于潜放阶段时,应停止潜放,准备回收潜水钟 14.2.2.3水面应检查故障原因并排除 a)潜水钟绞车油泵故障时,采用应急备用泵站替代主油泵; b) 潜水钟绞车主液压马达故障时,采用应急液压马达替代主液压马达 14.2.2.4如无法采用潜水钟绞车,应: a)采用备用绞车回收潜水钟 b 如无备用绞车,使用潜水钟导索绞车将潜水钟提升到水面,由应急潜水员为潜水钟连接应急 吊索,采用支持船上其他吊车将潜水钟吊上甲板,用替代方法让潜水钟与甲板居住舱对接 14.2.3潜水钟吊放系统油泵站故障 14.2.3.1水面应通知潜水钟 14.2.3.2潜水钟正处于潜放阶段时,应停止潜放,准备回收潜水钟 检查故障原因并排除 14.2.3. .3 14.2.3.4故障无法排除时,采用应急备用泵站替代 14.2.4潜水钟吊放系统A型架故障 水面应通知潜水钟 14.2.4.2潜水钟正处于潜放阶段时,应停止潜放,准备回收潜水钟 14.2.4.3检查故障原因并排除 14.2.4.4故障无法排除时,应提升潜水钟出水,用替代方法让潜水钟与甲板居住舱对接 14.2.5潜水钟腑带动力滑轮或腑带绞车故障 14.2.5.1水面应通知潜水钟 10
GB/T24556一2009 14.2.5.2潜水钟正处于潜放阶段时,应停止潜放,回收潜水钟 14.2.5.3检查故障原因并排除 14.2.5.4故障无法排除时,提升潜水钟出水,同步用人工回收潜水钟脐带 14.2.5.5潜水钟与甲板居住舱对接 14.2.6潜水钟与甲板居住舱连接卡环故障 14.2.6.1检查故障原因并排除 14.2.6.2故障无法排除时,用手动方式操作 14.2.7潜水钟导索绞车故障 14.2.7.1检查故障原因并排除 14.2.7.2故障无法排除时,采用替代方法将潜水钟导索和压重提升到甲板 14.3防范措施 潜水钟吊放系统有主电源和应急电源,并能切换 14.3.1 潜水钟吊放系统有主油系(液压站)和副油系(液压站),并能切换使用 或另有一套应急备用 14.3.2 泵站,可切换替代主油泵和副油泵的功能 14.3.3潜水钟脐带绞车或导索绞车能将潜水钟提升至水面 14.3.4潜水钟吊放系统应维修保养 14.3.5潜水前应检查潜水钟吊放系统 甲板居住舱失压 15 15.1失压原因和后果 因甲板居住舱观察窗内外壳体阀,连接管路损坏,或因甲板居住舱与潜水钟甲板居住舱与甲板居 住舱连接处泄漏,或因人为操作失误等原因造成甲板居住舱内气体大量泄漏、舱室压力迅速下降,可导 致潜水员放漂、发生减压病 15.2应急处置 15.2.1应查明泄漏原因,制止泄漏,同时使用应急加压气向甲板居住舱充气,维持舱压 15.2.2若泄漏无法制止,应将发生泄漏舱室内的潜水员转移到非泄漏舱室或可以封闭的舱室(甲板居 住舱的另一个舱室或相连的另一个甲板居住舱,或潜水钟、高压救生舱) 15.2.3遭受失压的潜水员按JT/T744规定处置 15.2. 甲板居住舱发生气体泄漏失压时,如潜水钟正在潜水作业,应停止潜水作业,召回潜水员,提升 4 潜水钟到水面 待甲板居住舱压力恢复正常后再与其对接,潜水员返回甲板居住舱 15.3防范措施 15.3.1加强甲板居住舱、管路维修保养 15.3. 2 甲板居住舱和管路定期试压试验 15.3. 3 对生命支持人员和潜水员进行针对性训练 甲板居住舱火灾 1 16.1火灾原因和后果 因电器、违禁物品、操作失误等原因造成甲板居住舱失火,可导致潜水员恐慌、通信失灵 烟雾造成 舱室能见度低,并影响潜水员正常呼吸 受热还导致舱室压力升高 16.2应急处置 16.2.1 甲板居住舱内 16.2.1.1应报警,切断舱内电源 16.2.1.2应使用被服或灭火器灭火
GB/T24556一2009 16.2.1.3不参加灭火的人员转移到其他舱室,并关闭舱门 16.2.1.4舱内人员应使用呼吸面罩呼吸应急呼吸气 16.2.1.5火势无法控制时,放弃灭火,关闭起火舱室门,舱内人员转移到其他舱室,关闭舱门 16.2.1.6未起火舱室内的人员,使用呼吸面罩呼吸应急呼吸气,直到起火舱室得到清理后 16.2.2甲板居住舱外 16.2.2.1听到报警,应切断舱内电源 16.2.2.2再次检查舱内呼吸面罩的供气情况 16.2.2.3维持舱内外通信(声力电话等 16.2.2.4观察舱室压力,可调整未起火舱室压力,维持密封 16.2.2.5在人员已全部转移至其他舱室后,起火舱室减压至常压 16.2.2.6打开起火舱室的舱门,灭火 16.2.2.7检查起火舱室可能存在的损坏,包括隐蔽损坏(观察窗、密封圈、通舱接头,电器等) 清理舱 室,包括清洗、通风,更换损坏物品,检测舱内气体成分 16.2.2.8起火舱室检查合格后,重新建立氧分压,按规定程序加压至居住深度,潜水员返回该舱室 防范措施 16.3 16.3.1应诚少舱内易燃物品 16.3.2氧分析仪设置舱室氧浓度升高报警装置. 16.3.3舱室内配置消防灭火器材 衣服、床上用品由阻燃材料制成 16.3.4 16.3.5舱室内设置报警装置 16.3.6舱室内配置呼吸面罩系统,并保持供气状态 甲板居住舱生命支持系统失常 17 17.1失常原因和后果 因舱室空调外机、甲板居住舱内空调风机、舱室温湿度控制系统、甲板居住舱内二氧化碳吸收装置 风机,舱室气体分析系统、自动补氧系统等设备故障,电力供应中断,或人为操作失误等原因造成 甲板 居住舱生命支持系统失常,可导致舱室环境参数失控,潜水员发生缺氧、氧中毒、二氧化碳中毒、减压病 等疾病 17.2应急处置 17.2.1甲板居住舱内压力过高或过低 17.2.1.1应检查舱室气体泄漏点(管路、阀、穿舱件等),并修复 17.2.1.2舱室压力偏低时,用应急加压气将甲板居住舱压力加至居住深度 出现快速失压时,按照 15.2的规定处置 17.2.1.3压力过高时,应按最终减压程序将甲板居住舱压力减至居住深度 17.2.2甲板居住舱内氧分压过高或过低 17.2. 控制室补氧系统故障时,应修复 在修复前,停止自动补氧 17.2.2.2甲板居住舱氧分压偏低时,对甲板居住舱补氧 在补氧系统修复前,采用手动补氧,或通过 其他管路进行定量补氧 17.2.2.3甲板居住舱氧分压偏高时,由潜水员呼吸消耗,或用低氧浓度的氨氧混合气对甲板居住舱通 风,将甲板居住舱内氧分压降到60kPa以下 3 117.2. 甲板居住舱内二氧化碳分压过高 17.2.3.1舱外电路故障时,应修复 17.2.3.2甲板居住舱内二氧化碳吸收装置故障时,应将潜水员转移到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完好的舱室 12
GB/T24556一2009 将二氧化碳吸收装置故障的舱室减至常压,修复二氧化碳吸收装置 再重新加压到居住深度,恢复 使用 17.2.3.3甲板居住舱内二氧化碳分压偏高时,潜水员应使用呼吸面罩呼吸应急呼吸气 同时使用混 合气对甲板居住舱通风,将甲板居住舱内二氧化碳分压降低 17.2.4甲板居住舱内温湿度高或温度低 17.2.4.1舱室空调外机、舱室温湿度控制系统、管路、电路等甲板居住舱外设备故障,应由水面人员 修复 甲板居住舱内空调风机故障时,将潜水员转移至其他舱室,关闭舱门 将空调风机故障的舱 室减压到水面常压,修复 修复后,将此舱室重新加压,恢复使用 17.2.4.3甲板居住舱温度高时,卫生水应供应冷水,用应急加压气对甲板居住舱通风 17.2.4.4甲板居住舱温度低时,潜水员应减少活动、注意保暖 17.2.4.5甲板居住舱湿度高时,应开动硅胶除湿装置,应减少卫生用水,停止洗澡 宜用应急加压气 对甲板居住舱通风 17.3防范措施 设备应维修保养,饱和潜水前全面检查,饱和潜水期间按规定检查 17.3.1 17.3.2生命支持人员应经过有针对性的训练 应密切监测舱室情况按规定记录舱室环境数据 17.3.3在甲板居住舱内宜配置备用二氧化碳吸收装置 17.3.4在甲板居住舱内配置呼吸面罩,并保持供气状态 17.3.5应配置备用空调外机 饱和潜水最终减压过程中发生减压病 18 18.1原因 因潜水员个体差异、甲板居住舱环境参数失控、操作失误等原因,可导致减压过程中潜水员发生减 压病 18.2应急处置 18.2.1停止减压 18.2.2因放漂导致潜水员发生减压病时,按JT/T744规定处置 18.2.3其他减压病,按JT/T744规定处置 18.3防范措施 18.3.1潜水员进行体检和加压锻炼 18.3.2控制甲板居住舱环境参数 1 动力定位船失位 19.1失位原因和后果 因动力定位船设备故障、气象海况恶化、发生碰撞事故等原因造成动力定位船失位,可导致无法回 收潜水员和潜水钟,并可因潜水员或潜水钟被拖拉,造成胳带或潜水钟提升索断裂 19. 应急处置 19.2.1动力定位船存在失位危险 19.2.1.1船长或动力定位操作员应向潜水控制室发出黄色信号 19.2.1.2潜水监督应通知潜水员中止潜水,返回潜水钟 19.2.1.3潜水员返回潜水钟后,将潜水钟吊出水面与甲板居住舱对接,潜水员进人甲板居住舱 19.2.1.4水面回收潜水钟导索和压重 19.2.1.5水面回收水下工具,解除动力定位船与水下的各种连接绳索 13
GB/T24556一2009 19.2.1.6动力定位船解除黄色信号后,由项目负责人、潜水总监、潜水监督、船长、动力定位操作员商 定是否恢复潜水 19.2.2动力定位船发生失位 19.2.2.1船长或动力定位操作员应向潜水控制室发出红色信号 19.2.2.2船长或动力定位操作员应按照船舶应急程序维持船位 19.2.2.3潜水监督应通知潜水员迅速返回潜水钟 19.2.2.4潜水员进人潜水钟后,应通知水面提升潜水钟 19.2.2.5水面提升潜水钟至A型架锁定钩锁定 19.2.2.6水面应提升潜水钟导索至高于海底结构物或障碍物的深度 亦可边放导索,边解除导索与 潜水钟的连接,以及与动力定位船的连接 19.2.2.7水面应同步解除水下绳索与动力定位船的连接 19.2.2.8潜水钟与甲板居住舱对接,潜水员返回甲板居住舱 将潜水钟导索回收到水面固定位置 19.3防范措施 潜水总监、潜水监督与船长、动力定位操作员建立不间断的通信联系,包括潜水控制室与船触 19.3.1 驾驶台建立有线电话通信潜水视频监控、动力定位信号灯 19.3.2潜水钟吊放前,应获得船长或动力定位操作员批准,并告知回收潜水员和潜水钟需要的最短时 潜水钟潜放到位或回收后应告知船长或动力定位操作员 间 19.3.3动力定位船出现失位危险时,船长或动力定位操作员应通知潜水监督 19.3.4动力定位船的水下定位参考系统位置应告知潜水总监或潜水监督 在潜水作业期间,向水下 放置定位装置或变动水下定位装置,应经潜水监督同意 19.3.5在潜水作业期间如需改变动力定位船的舶向或船位,应经潜水监督同意 潜水作业可能影响 水下定位系统时,应告知船长或动力定位指挥 19.3.6潜水钟导索压重潜放深度应高于海底 19.3.7动力定位船应建立预警信号系统,包括 a)绿灯;动力定位船定位正常; 黄灯:动力定位船存在失位危险; b) e)红灯;动力定位船已失位 19.3.8黄灯显示的动力定位船所存在的失位危险,包括 a)动力定位船的部分主机或推进装置出现故障,虽能保持定位出现新的故障时将发生失位; b) 主机功率或推进装置能力已减少到可发生失位; -台推进装置功率已超过最大功率的80%,或主机功率已超过可用总功率的80%; c d 船位已超过预定的定位界限; 气象预报将出现超过定位能力的气象条件 e 19.3.9动力定位船应制定失位应急预案 19.3.10饱和潜水应制定动力定位船失位的应急预案 14

合理润滑技术通则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合理润滑技术通则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合理润滑技术通则的编号:GB/T13608-2009。合理润滑技术通则共有8页,发布于2010-05-012010-05-01实施,代替GB/T13608-1992
200m氦氧饱和潜水作业要求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200m氦氧饱和潜水作业要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200m氦氧饱和潜水作业要求的编号:GB/T24555-2009。200m氦氧饱和潜水作业要求共有28页,发布于2010-03-012010-03-01实施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