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7802-2019

农田信息监测点选址要求和监测规范

Specificationsforsiteselectionandmonitoringoffarmlandinformationstation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农田信息监测点选址要求和监测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农田信息监测点选址要求和监测规范的编号:GB/T37802-2019。农田信息监测点选址要求和监测规范共有5页,发布于2020-03-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B01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65.020.01
  • 实施日期2020-03-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5页
  • 文件大小372.68KB

农田信息监测点选址要求和监测规范


国家标准 GB/T37802一2019 农田信息监测点选址要求和监测规范 Speeifieationsforsiteseleetionandmomitoringoffarmlandinformationstation 2019-08-30发布 2020-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币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37802一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农业农村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标准化研究院、北京市农业监测预警工程 技术中心、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区划研究所、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扬 州大学、农业大学、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北京市气象局、北京市标准 化研究院、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哲敏、许世卫、李干琼、杨丽、高利伟、张永恩、孙忠富、戴其根、杨晓光、张华、 叶彩华、王海虹、赵霞、柳平增、李虎、杨艳涛、陈威、李燕妮、李灯华、李娴、李慧媛
GB/37802一2019 农田信息监测点选址要求和监测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农田信息监测点的选址要求和监测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以科学研究、生产管理和生产服务为目的的农田监测点的选址、布设以及农田环境信 息和作物生长信息的采集等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080.2可靠性试验第2部分;试验周期设计 GB19517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GB/T20524农林小气候观测仪 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范 GB31221 地面气象观测站 GB/T33694自动气候站观测规范 H660环境监测信息传输技术规定 术语和定义 3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农田信息监测点farmlandinformationstationm 用于长期连续采集固定地块农田环境信息、作物生长状况信息的监测地点 3.2 农田小气候farmlandmicrocimate 作物生长区域小范围的气候状况,由农田贴地气层、土层与作物群体之间的物理过程和生物过程相 互作用所形成的小范围的环境 注:农田小气候指标包括农田贴地气层中的辐射、空气温度和湿度、风、二氧化碳以及土壤温度和湿度等 3.3 农田土壤环境farmlandsoilenviromment 农田土壤中供作物根系生长的微环境 注:农田土壤环境一般包括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质和矿物质养分、土壤pH、土壤微生物环境等 3.4 作物长势statusofcropgrowth 作物植株个体和群体生长的状况与趋势 注:作物长势可以用植株个体和群体特征来描述,作物长势监测包括地面调查和遥感监测 作物长势特征参数包 括个体特征参数、群体特征参数以及综合参数(叶面积指数),具体通过作物的几何尺寸,形状和颜色等来表示
GB/T37802一2019 3.5 农田灾害farmlanddisasters 不利的气象条件、病害、虫害等因素对作物生长造成的危害 注:其中农田气象灾害种类包括干旱、冰雹、冻害、干热风等;病虫害种类包括病害细菌性、真菌性和病毒性病害 等)和虫害(地上害虫,地下害虫和蜻类害虫等) 监测点选址与布设 监测点选址 4. 4.1.1应选取该区域作物生产条件代表性好,地面平整、管理便利的地块 4.1.2应充分考虑土壤质地、作物种植结构、耕作制度、地形地貌、灌溉条件等的代表性 4.1.3监测地块的作物种植面积应不少于0.1hm 监测点四周应空旷平坦,应避免设在邻近有丛林、铁路、公路,工矿,烟囱、高压线、高大建筑物的 4.1.4 地方 4.1.5监测点四周应没有反射阳光的物体,林木和房屋的影子不应投射到日照和辐射观测仪器的受光 面上 4.1.6开展农田小气候监测的,监测点选址应符合GB31221的要求 4.2监测点布设 4.2.1监测点应选取监测地块内距离地块边缘2m以上的位置,并标注经纬度信息 4.2.2监测点应设置为边长为2m4m的正方形或直径为2m4m的圆形 4.2.3监测点四周宜设置高度不小于1.5m的围栏,防止牲畜等损坏 多个监测点同时布设在同一地块时,应采用随机均匀布点原则,监测点相互间距离应大于5mm 4.2.4 4.2.5选点密度应综合考虑生态区类型、耕作制度、作物品种、监测对象以及监测指标等情况而定 4.2.6监测点位置应相对固定;确需变更时,应设置至少2年的对比监测 4.2.7应考虑电、网络、维护等必备条件,以保证数据的连续采集和及时上传 监测规范 5 5.1监测内容 5.1.1农田环境信息监测包括农田小气候和农田土壤环境监测等 5.1.2作物生长信息监测包括作物长势、形态学指标和生理指标监测等 农田灾害信息监测包括农业气象灾害和作物病虫害监测等 5.1.3 5.2监测方式 5.2.1按照监测项目,可进行自动监测或人工监测 5.2.2尚不具备自动监测条件的,可采用人工监测的方式,由人工上传数据至监测信息数据库 5.2.3具备自动监测条件的,应采用自动监测方式,自动采集并实时上传数据至监测信息数据库 5.2.4开展农田小气候监测的,监测方式应符合GB/T33694的规范
GB/37802一2019 5.3监测要求 5.3.1监测时间和频次 5.3.1.1农田信息采集的时间和频率,应根据监测目的、内容,方式以及监测分析方法确定 5.3.1.2农田环境信息中大部分环境要素的自动监测应在作物生育期中每天24h连续监测,应设置合 理的监测时间间隔 5.3.1.3作物生长信息监测应涵盖整个作物生长阶段,每个生长阶段应不少于1次,亦可选择在作物关 键生育期监测 5.3.1.4开展作物病虫害和气象灾害监测的,应根据监测的作物种类,病虫害发生类型、气象灾害发生 类型以及监测区域小气候等综合确定监测时间和频次 5.3.1.5开展农田小气候监测的,监测时间和频次应符合GB/T33694的规范 监测人员 5.3.2 监测人员应掌握仪器设备使用规程和监测方法流程 5.3.2.1 5.3.2.2监测人员应相对固定 5.3.3 监测设备 监测设备应符合技术标准,检定合格,性能良好,安装准确 5.3.3.1 5.3.3.2监测点所有设备应在每年作物生长空困期进行检查、清洁、维护和校准;发现设备异常时,应及 时对设备进行维修或更换 5.3.3.3监测点所有电器设备的安全性应符合GB19517的规定 5.3.3.4监测点所有电器设备的稳定性应符合GB/T5080.2的规定 5.3.3.5开展农田小气候监测的,仪器设备应符合GB/T20524的规定 5.3.4监测数据处理 5.3.4.1自动监测数据应实时上传,人工监测数据应在采集之后的12h内上传 5.3.4.2应由专业人员开展数据检查和质量控制,对监测数据的值域范围、数据完整性、数据格式进行 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数据 5.3.4.3开展农田土壤环境监测的,数据上传应符合H]660的规定 5.3.4.4开展农田小气候监测的,数据处理应符合GB/T33694的规定

农田信息监测点选址要求和监测规范GB/T37802-2019

一、选址要求

农田信息监测点的选址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 典型性:选址应当考虑到农田类型的不同,以及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品种等因素,确保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
  • 覆盖面积广:应该保证监测点布局均匀、分布合理,覆盖面积应该尽可能广;
  • 易于管理:监测点的周边环境应当安全、稳定,易于管理;
  • 便于维护:监测点的设备应该易于维护,维修方便。

二、监测规范

《农田信息监测点选址要求和监测规范GB/T37802-2019》是目前国内较为完善的监测规范标准,其主要内容如下:

  • 监测指标:监测点应当维护以下指标的监测: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土壤盐分、作物生长状态、气象数据等;
  • 监测设备:监测点应当配备相应的监测设备,包括:采样器、传感器、数据记录仪、通讯设备等;
  • 监测频次:监测点的监测频次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制定,一般应在生产周期的关键时段加强监测;
  • 数据质量:监测数据应当经过严格的处理和审核,确保数据质量可靠;
  • 数据管理:监测数据应当进行分类存储、备份、管理,力求完整、准确,并应当定期公开发布。

总结

农田信息监测点选址要求和监测规范的制定,有助于提高农田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我们应当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选址和监测,确保数据质量可靠、精准,为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精密合金牌号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精密合金牌号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精密合金牌号的编号:GB/T37797-2019。精密合金牌号共有33页,发布于2020-07-01
热轧纵向变厚度钢板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热轧纵向变厚度钢板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热轧纵向变厚度钢板的编号:GB/T37800-2019。热轧纵向变厚度钢板共有13页,发布于2020-07-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