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1709.1-2008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部分艾灸

Standardizedmanipulationsof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Part1:Moxibustion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部分艾灸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部分艾灸的编号:GB/T21709.1-2008。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部分艾灸共有10页,发布于2008-07-012008-07-01实施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C05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11.020
  • 实施日期2008-07-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0页
  • 文件大小830.83KB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部分艾灸


国家标准 GB/T21709.1一2008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部分:艾灸 Standardizedimanipulationsofaeupunetureandmoxibustion- Part1:Moxibustion 2008-04-23发布 2008-07-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蹬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1709.1一2008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部分艾灸 范围 GB/T21709的本部分规定了常用艾灸的术语和定义、操作步骤与要求、操作方法、注意事项与 禁忌 本部分适用于常用艾灸技术操作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21709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 部分 GB/T12346喻穴名称与定位 GB/T13734耳穴名称与定位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21709的本部分 3.1 艾灸moxibustionm 用艾绒或以艾绒为主要成分制成的灸材,点燃后悬置或放置在穴位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温熨,借 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达到治病、防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3.2 艾绒moxa-wool 艾叶经加工制成的淡黄色细软绒状物 3.3 艾条moXa-stick 用艾绒为主要成分卷成的圆柱形长条 根据内含药物的有无,分为药艾条和清艾条 艾灶moxa-cone 用手工或器具将艾绒制作成小圆锥形,称作艾炫 每燃1个艾炫,称灸1壮 3.5 温针灸moxibustionwithneelle 毫针留针时在针柄上置以艾绒(艾团或艾条段)施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方法 6 ? 直接灸direemos Xibustion 将艾炫直接置放在穴位皮肤上施灸的一种方法 根据对皮肤刺激程度不同,又分为化脓灸法和非 化脓灸法 3.7 间接灸indireemoxibustion 在艾炫与皮肤之间垫隔适当的中药材后施灸的一种方法 根据选用中药材的不同又分为不同的间
GB/T21709.1一2008 接灸,如隔姜灸、隔蒜灸等 3.8 温灸器mo.sibustioninstrument 温灸器是指专门用于施灸的器具 目前临床常用的温灸器有灸架,灸筒和灸盒等 3.9 晕灸faintingduringmoxibstion 患者在接受艾灸治疗过程中发生晕厥的现象 表现为突然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呕吐、汗 出心慌、四肢发凉、血压下降等症状 重者出现神志昏迷、跌仆、唇甲青紫、二便失禁、大汗、四肢厥逆、 脉微欲绝 操作步骤与要求 4.1施术前准备 4.1.1灸材选择 艾条灸应选择合适的清艾条或药艾条,检查艾条有无霉变、潮湿,包装有无破损 艾灶灸应选择合适的清艾绒,检查艾绒有无霉变,潮湿 间接灸应准备好所选用的药材,检查药材有无变质,发霉、,潮湿,并适当处理成合适的大小,形状,平 整度、气孔等 温灸器灸应选择合适的温灸器,如灸架、灸筒、灸盒等 准备好火柴或打火机、线香,纸捻等点火工具.以及治疗盘、弯盘、银子,灭火管等辅助用具 4.1.2穴位选择及定位 穴位的选择依据各疾病的诊疗标准,根据病症选取适当的穴位或治疗部位 穴位的定位应符合GB/T12346及GB/T13734的规定 4.1.3体位选择 选择患者舒适、医者便于操作的治疗体位 4.1.4环境要求 应注意环境清洁卫生,避免污染 4.1.5消毒 4.1.5.1针具消毒;应用温针灸时所使用的针具可选择高压消毒法 可选择一次性针具 4.1.5.2部位消毒;应用温针灸时所采用的针刺部位可用含75%乙醇或0.5%1%碘伏的棉球在施 术部位由中心向外做环形擦拭 强刺激部位宜用含0.5%1%碘伏棉球消毒 4.1.5.3术者消毒;术者双手应用肥皂水清洗干净,再用含75%乙醇棉球擦拭 4.2施术方法 4.2.1艾条灸法 4.2.1.1悬起灸法 分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 术者手持艾条,将艾条的一端点燃,直接悬于施灸部位之上,与之保持一定距离,使热力较为温和地 作用于施灸部位 其中将艾条燃着端悬于施灸部位上距皮肤2cm3cm处,灸至病人有温热舒适无灼 痛的感觉、皮肤稍有红晕者为温和灸;将艾条燃着端悬于施灸部位上距皮肤2em~3em处,平行往复回 旋熏灸,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至于灼痛者为回旋灸;将艾条燃着端悬于施灸部位上距皮肤2cm3cm 处,对准穴位,上下移动,使之像鸟雀啄食样,一起一落,忽近忽远的施灸为雀啄灸 4.2.1.2实按灸法 艾条的选用参见附录A 在施灸部位上铺设6层8层绵纸、纱布、绸布或棉布;术者手持艾条,将艾条的一端点燃,艾条燃
GB/T21709.1一2008 着端对准施灸部位直按其上,停1s2s,使热力透达深部 待病人感到按灸局部灼烫、疼痛即拿开艾 条 每次每穴可按3次7次,移去艾条和铺设的纸或布,见皮肤红晕为度 4.2.2温针灸法 首先在选定的喻穴上针刺,毫针刺人穴位得气并施行适当的补泻手法后,在留针时将2g一3g艾 绒包裹于毫针针柄顶端捏紧成团状,或将lcm~3cm长短的艾条段直接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待艾绒 或艾条燃尽无热度后除去灰烬 艾灸结束,将针取出 4.2.3艾灶灸法 4.2.3.1直接灸法 首先在穴位皮肤局部可以先涂增加粘附或刺激作用的液汁,如大蒜汁、凡士林、甘油等,然后将艾炫 粘贴其上,自艾炫尖端点燃艾柱 在艾炫燃烧过半,局部皮肤潮红、灼痛时术者即用锻子移去艾炫,更换另一艾炫,连续灸足应灸的壮 数 因此法刺激量轻且灸后不引起化脓,不留癫痕,故称为非化脓灸法(无瘢痕灸) 在艾灶燃烧过半,局部皮肤潮红.灼痛时术者用手在施灸穴位的周围轻轻拍打或抓挠-以分散患者 注意力,减轻施灸时的痛苦 待艾娃燃毕,即可以另一艾娃粘上,继续燃烧直至灸足应灸的壮数 因此 法刺激量重,局部组织经灸灼后产生无菌性化脓现象(灸疮)并留有瘢痕,故称为化脓灸法(癫痕灸) 4.2.3.2 间接灸法 将选定备好的中药材置放灸处,再把艾娃放在药物上自艾炫尖端点燃艾柱;艾灶燃烧至局部皮肤 潮红,病人有痛觉时,可将间隔药材稍许上提,使之离开皮肤片刻,旋即放下,再行灸治,反复进行 需刺 激量轻者,在艾灶燃至2/3时即移去艾娃,或更换另一艾娃续灸直至灸足应灸的壮数;需刺激量重者 在艾灶燃至2/3时术者可用手在施灸穴位的周围轻轻拍打或抓挠,以分散患者注意力,减轻施灸时的痛 苦,待艾灶燃毕,再更换另一艾灶续灸,直至灸足应灸的壮数 常用间接灸参见附录B 4.2.4温负器灸法 4.2.4.1灸架灸法 将艾条点燃后插人灸架顶孔,对准穴位固定好灸架;医者或患者可通过上下调节插人艾条的高度以 调节艾灸温度,以患者感到温热略烫可耐受为宜;灸毕移去灸架,取出艾条并熄灭 灸架参见附录c 4.2.4.2灸筒灸法 首先取出灸筒的内筒,装人艾绒后安上外筒.点燃内筒中央部的艾绒,放置室外,待灸筒外面热烫而 艾烟较少时,盖上顶盖取回 医生在施灸部位上隔8层10层棉布或纱布,将灸筒放置其上,以患者感 到舒适,热力足而不烫伤皮肤为宜;灸毕移去灸筒,取出灸艾并熄灭灰烬 灸筒参见附录C 4.2.4.3灸盒灸法 将灸盒安放于施灸部位的中央.点燃艾条段或艾绒后,置放于灸盒内中下部的铁纱上,盖上盒盖 灸至病人有温热舒适无灼痛的感觉、皮肤稍有红晕为度 如病人感到灼烫,可略掀开盒盖或抬起灸盒, 使之离开皮肤片刻,旋即放下,再行灸治,反复进行,直至灸足应灸量;灸毕移去灸盒,取出灸艾并熄灭灰 烬 灸盒参见附录C 4. 3 施术后处理 施灸后,皮肤多有红晕灼热感,不需处理,可自行消失 灸后如对表皮基底层以上的皮肤组织造成灼伤可发生水肿或水泡 如水泡直径在1cm左右,一般 不需任何处理,待其自行吸收即可;如水泡较大,可用消毒针剪刺破或剪开泡皮放出水泡内容物,并剪去 泡皮,暴露被破坏的基底层,涂搽消炎膏药以防止感染,创面的无菌脓液不必清理,直至结痂自愈 灸泡 皮肤可以在5d~8d内结痂并自动脱落,愈后一般不留瘢痕 灸后有时会破坏皮肤基底层或真皮组织,发生水肿,溃烂、体液渗出,甚至形成无菌性化脓 轻者仅 破坏皮肤基底层,受损伤的皮肤在7d20d内结痂并自动脱落,留有永久性浅在癫痕;重者真皮组织 被破坏,创面在20d~50d结厚癫自动脱落,愈后留有永久性瘢痕,即古代医著所记载的灸疮 在灸疮
GB/T21709.1一2008 化脓期间,不宜从事体力劳动,要注意休息,严防感染 若感染发生,轻度发红或红肿,可在局部作消炎 处理,一般短时间内可消失;如出现红肿热痛且范围较大,在上述处理的同时口服或外用消炎药物;化脓 部位较深,则应请外科医生协助处理 注意事项 5.1艾灸火力应先小后大,灸量先少后多,程度先轻后重,以使病人逐渐适应 艾灸具体灸量,艾灸治 疗时间及疗程参见附录D. 5.2需采用瘢痕灸时,应先征得患者同意 5.3直接灸操作部位应注意预防感染 5.4注意晕灸的发生 如发生晕灸现象,处理办法参见附录D. 5.5患者在精神紧张,大汗后,劳累后或饥饿时不适宜应用本疗法 5.6注意防止艾灰脱落或艾柱倾倒而烫伤皮肤或烧坏衣被 尤其幼儿患者更应认真守护观察,以免发 生烫伤 艾条灸毕后,应将剩下的艾条套人灭火管内或将燃头浸人水中,以彻底熄灭,防止再燃 如有 绒灰脱落床上,应清扫干净,以免复燃烧坏被褥等物品 禁忌 6 颜面、心前区、大血管部和关节、肌腿处不可用痕痕灸;乳头,外生殖器官不宜直接灸 中暑、高血压危象、肺结核晚期大量咯血等不宜使用艾灸疗法 6.2 6.3妊娠期妇女腰骶部和少腹部不宜用癫痕灸
GB/T21709.1一2008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常用艾条 A.1清艾条 取纯净艾绒20g30g,用棉皮纸等包裹卷成圆柱形长条 A.2普通药艾条 取肉桂、干姜、木香、独活、细辛,白芷、雄黄,苍术,没药、乳香、川椒各等份,研成细末 将药末混人 艾绒中,每支艾条加药末6g A.3太乙神针 其药物配方历代医家记载各异 近代处方为:人参250g,参三七250g,山羊血62.5g,千年健500g 钻地风500g,肉桂500g,川椒500g,乳香500g,没药500g,炮甲250g,小茴香500g,蕲艾2000g,甘草 1000g,防风2000g,人工麝香少许,经加工炮制后共研为末,将药末混人艾绒中,每支艾条加药末 25 g 雷火神针 其药物配方历代医家记载各异 近代处方为;沉香、木香、乳香、茵陈,羌活、干姜,炮甲各9g,人工 麝香少许,经加工炮制后共研为末,将药末混人94g艾绒,用棉皮纸卷成圆柱形长条,外涂鸡蛋清,以桑 皮纸厚糊6层7层,阴干勿令泄气,待用
GB/T21709.1一2008 B 附 录 资料性附录 常用间接灸 B.1隔姜灸 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2cmm一3cm、厚约0.4cmm~0.6e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应灸 的喻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娃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 当艾炫燃尽,易娃再灸,直至灸完应灸的壮数 常 用于因寒而导致的呕吐、腹痛、腹泻及风寒痹痛等 B.2隔蒜灸 用鲜大蒜头,切成厚0.3cm0.5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应灸喻穴部位或患处,再 将艾炫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 当艾娃燃尽,易炫再灸,直至灸完应灸的壮数 此法多用于治疗痹病、肺 结核及初起的肿疡等 B.3隔盐灸 用纯净的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炫施灸 当艾灶燃尽,易炫再灸,直至 灸完应灸的壮数 此法多用于治疗伤寒阴证或吐泻并作,中风脱证等 B.4隔附子饼灸 将附子研成粉末,用酒调和做成直径0.2cm~0.3cm、厚0.5cm~0.8cm的薄饼,中间以针刺数 孔,然后置于应灸的喻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娃放在附子饼上点燃施灸 当艾娃燃尽,易炫再灸,直至灸 完应灸的壮数 多用于治疗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或疮疡久溃不敛等 B.5隔椒饼灸 cm.厚0.5 用白胡椒末加面粉和水,制成直径0.2cm~0.3 cm~0.8cm薄饼 饼的中心放置药末 丁香,肉桂、人工麝香等)少许,然后置于应灸的脸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灶放在椒饼上点燃胞灸 当艾 炫燃尽,易炫再灸,直至灸完应灸的壮数 多用于风湿痹痛及局部麻木不仁 B.6隔饼灸 emm一0.3cem,厚0.5cm一0.8cemm薄饼,中间以针刺数孔,然 用黄酒将渎豆玻末调和,制成直径0.2 后置于应灸的胸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娃放在鼓饼上点燃施灸 当艾娃燃尽,易娃再灸直至灸完应灸 的壮数 多用于痛痕发背初起,或溃后久不收口 B.7隔黄土灸 用水调黄土制成直径0.2cm一0.3cm,厚0.5cm一0.8cm薄饼,贴在应灸腑穴或患处,再将艾灶 放在黄土饼上点燃施灸 当艾灶燃尽,易炫再灸,直至灸完应灸的壮数 用于发背疗疮初起、白癫、湿 疹等
GB/T21709.1一2008 c 附 录 资料性附录 常用温灸器 C.1灸架 -种特制的圆桶形塑料制灸具,四面镂空,顶部中间有一置放和固定艾条的圆孔,灸架内中下部距 底边3cm一4cem安装铁窗纱一块 灸架两边有一底祥,另有一根橡皮带和一灭火管 施灸时将艾条点 燃后插人孔中,以可上下自由移动为度,再将灸架固定在某一穴位上,用橡皮带套在灸架两边的底祥上 即可固定而不脱落;升降艾条调节距离,以微烫而不疼痛为适中 灸治完毕后,将剩余艾条插人灭火 管中 C.2灸筒 由内筒和外筒两部分相套而成,均用2em5em厚的铁片或铜片制成 内筒和外筒的底、壁均有 孔,外筒上用一活动顶盖扣住,内简安置一定的架位,使内简与外筒的间距固定 外筒上安置有一手柄 便于把持 点燃放人内筒的艾绒,将内简放回外简,盖上顶盖,即可使用 灸盒 -种特制的木制长方形的盒形灸具 灸盒下面无底,上面有一可随时取下的与灸盒外径大小相同 的盒盖,灸盒内中下部距底边4 cm一6cm安装铁窗纱一块 施灸时把灸盒安放于施灸部位,将点燃的 艾绒或艾条置于铁纱上,盖上盒盖即可
GB/T21709.1一2008 附录 D 资料性附录 艾灸量、治疗时间及疗程、晕灸的处理办法 D.1艾灸量 艾灸量是运用艾灸治疗时所用艾量以及局部达到的温热程度,不同的灸量产生不同的治疗效果 艾娃灸的灸量一般以艾灶的大小和壮数的多少计算,柱小、壮数少则量小,娃大,壮数多则量大;艾条温 和灸、温灸器灸则以时间计算;艾条实按灸是以熨灸的次数计算 艾灸部位如在头面胸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处,灸量宜小;在腰腹部、肩及两股等皮厚而肌肉丰 满处,灸量可大 病情如属沉寒病冷、阳气欲脱者,灸量宜大;若属外感、痛痕痹痛,则应掌握适度,以灸量小为宜 凡体质强壮者,可灸量大;久病、体质虚弱、老年和小儿患者,灸量宜小 D.2艾灸治疗时间及疗程 每次施灸时间10nmin 40min,依病症辨证确定 5次15次可为一个疗程 瘢痕灸一次间隔 6d10d D.3晕灸的处理办法 若发生晕灸后应立即停止艾灸,使患者头低位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一般休息片刻,或饮温开水后即 可恢复;重者可掐按人中、内关、足三里即可恢复;严重时按晕厥处理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4部分三棱针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4部分三棱针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4部分三棱针的编号:GB/T21709.4-2008。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4部分三棱针共有5页,发布于2008-07-012008-07-01实施
银石墨电触头技术条件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银石墨电触头技术条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银石墨电触头技术条件的编号:GB/T12940-2008。银石墨电触头技术条件共有10页,发布于2008-12-012008-12-01实施,代替GB12940-199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