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0217-2011

电工控制设备造型设计导则

Thedesignguideoftheoutlineandstructurefortheelectriccontrolequipment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电工控制设备造型设计导则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电工控制设备造型设计导则的编号:GB/T10217-2011。电工控制设备造型设计导则共有16页,发布于2011-12-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K32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29.130.20
  • 实施日期2011-12-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6页
  • 文件大小452.10KB

电工控制设备造型设计导则


国家标准 GB/T10217一2011 代替GB/T10217一1988 电工控制设备造型设计导则 Thedesignguideoftheoutlineand structurefortheeleetriccontroleguipmen 2011-06-16发布 2011-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利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10217一2011 前 言 本标准是对GB/T10217一1988《电工控制设备造型设计导则》的修订 与GB/T10217一1988相 比,本标准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设备的结构、强度、防护,使用环境的适用性等技术要求应满足产品标准的规定、优先采 用资源利用率高以及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科学使用材料,避免资源 浪费的要求(见第了章) -增加了综合利用,循环使用,挺高产品质量和合格率、节省资源及减少污染的要求(见6.3)7 -增加了推荐使用的尺寸(见8.2); 删除了原附录A效果图的绘制方法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0217一1988. 本标准由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之江开关股份有限公司、天津电气传动设计研究所、国家电控配电设备质量 监督检验中心、质量认证中心、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输配电分公司,天津博时特科技有限公 司、中煤电气有限公司,天津天传配电有限公司、广州白云电器设备有限公司、九川集团有限公司、深圳 市宝安任达电器实业有限公司、指月集团有限公司、福建俊豪电子有限公司、镇江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 所、上海杠中(集团)有限公司、慈溪奇国电器有限公司、华鹏集团有限公司,泉州雷航电子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雪峰,刘辉,石俊伟、李春生、张春香、王春玲、李春杰、李慧英,刘晓林、郑程遥 王培波,傅汉水,郑剑云、仲继江、,江国庆,陈云华、傅俊豪、张冠伟 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0217一1988
GB/T10217一2011 电工控制设备造型设计导则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工控制设备的造型设计导则,包括造型设计的形体,色彩、质感、材料及工艺、表面 装饰,总体布置等 本标准适用于电工成套设备(柜、屏、箱、台等)的造型设计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相控制设备空壳体的 GB/T206412006 般要求(IEC62208:2002,IDT GSB05-14262001 漆腿颜色标;准样卡 HJ/T3142006清洁生产标准电镀行业 设计原则 电工控制设备造型的设计应 保证设备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设备的结构、强度、防护,使用环境的适用性等技术要求应满 足产品标准的规定,例如: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空壳体应满足GB/T20641的 要求; 以人机工程学的理论为指导,发挥操作者的最佳效益; 合理地选择材料及工艺,要体现工业发展的特征和时代的美感 考虑使用环境的适应性和总体工程的特点,保持风格、色调和布局间的和谐统 遵循相应标准的规定,促进开展产品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 优先采用资源利用率高以及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 -科学使用材料,在保证设备安全、稳定、可靠运行的前提下,适当选取材料,避免资源浪费 形体 4.1形体构成的要求 形体构成应遵循 -形体构成的比例应优先满足设备的使用功能,同时考虑工艺和审美要求,并力求使形体的比例 协调: -体量平衡的原则,以保证形体均衡稳定; 局部变化要与整体造型协调统一 4.2形体构成的技法 形体构成的技法应遵循:
GB/r10217一2011 -在不违反相应尺寸标准的前提下,可根据需要选用各种不同的比例 -可利用对称与不对称、附加或扩大支承面、视错觉等方法,以求得形体的均衡稳定 -可利用调和、主从、呼应,对比、节奏,重点等方法,以求得形体的统一和变化; -可利用量感和块感、虚实对比和光影效果等方法,以增强形体的立体感 -可利用绘制效果图的方法,以表现形体的实际造型 4.3形体构成的组合方式 形体构成的组合方式应遵循 -可利用堆砌、接触,连续,渐变、贴加、叠合,贯穿等形体组合方式,以将单一的形体组合成复合 的形体 -可利用贴加和内含的组合方式,以改变形体的空间组合; -可利用缓和渐变方式,以处理形体各部的衔接和过渡 形体构成的人机关系 形体构成的人机关系应遵循 -形体构成应符合人体功能要求 形体工作位置要适合人体主要结构尺寸,并为人体的活动部 位备有足够的空间,参见附录A -在形体构成中,操作元件应布置在人体功能活动的范围之内,并优先布置在人手活动最灵敏、 辨别力最好,反应最快的位置 相互联系较多的操作元件要就近布置,并能与相应的显示元件 在位置上呼应,参见附录B 应按相关标准的规定,根据生产机械运动方向来布置,确定操作器件的颜色及位置 在形体构成中,监视元件应尽量地布置在最佳视区范围内,尽量减少操作者侧视和环视,以保 证清晰,迅速、可靠地采集、传递信息,见附录C 形体构成应保证操作维护人员的工作安全 注,附录A(为1988年统计资料),附录B附录c中数值的选取,可根据当前人体高度的变化适当调整 色彩 5.1 色彩配置的要求 色彩配置应遵循 -应用色彩学的原理,造型设计的色彩配置应从色相、明度、彩度三大要素人手予以变化 一应有利于设备功能的发挥,要适应操作人员对色彩的心理要求,并能与环境色彩相协调 -应全面了解不同色彩的属性和表达意义,要充分考虑国际通用色标的具体应用 -应同时考虑设备的外型结构方式及其加工工艺 应适当地体现出色彩的时代感; -应注意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对不同色彩的某些喜好 -应突出电工控制设备的颜色特征,要避免色彩过于艳丽、紊乱或繁杂的配置 5.2色彩配置的方法 5.2.1确定基调色彩 运用色彩调和的原理,使基调色彩有所变化,以加强层次感和立体感,并要考虑设备和环境色彩间 的协调性
GB/T10217一2011 5.2.2确定面板色彩 面板的基色须与设备的基色相调和和匹配 需按指示进行涂色的应按色标的规定进行涂色 5.2.3确定装饰件,铭牌和其他附件的色彩 装饰件、铭牌及其他附件色彩的选择,应以基调色彩为依据,用色彩对比、平衡和调和的方法来处 理 尽量少用明亮色,以减少眩光对人眼的刺激 装饰色彩的色相不宜过多,以免使人感觉紊乱或 繁杂 5.3推荐使用的色彩 设备的颜色可在GSB05-1426漆膜颜色标准样卡中选择,设备基色调建议在中性灰色(指复色和明 度)中予以变化因灰色既能调配成各种倾向的色彩,也能和其他任何装饰色彩起调和作用如灰色和原 色相配,则可得到各种流行的隐艳色 电工控制设备推荐使用的色彩为:银灰(EB04,驼灰(Yo1,冰灰(GY09),海灰(B05)蓝灰(PB08) 中绿灰(BG01)等色,这些色均可在明度和色度中予以变化,可满足使用中所需要的不同色彩 质感、材料及工艺 质感 质感是一种感觉物性,是人们在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中对物质的色、质效果所形成的某种概念和 联想 通过材料表面的构造,经过人的视觉和感觉器官来表现质感 质感在造型中的应用及效果 质感在造型中的应用及效果涉及以下几方面 -在整体造型设计中应注意质感与形体色彩的统一,以使设备的造型更加完善与充实; 同一材料经过不同的工艺处理,可以取得不同的质感效果(如;庄重、朴实、细腻、坚实、冷暖感、 轻重感、薄厚感凸凹感等效果); 运用不同的色彩,可以获得不同的质感效果 一般明色、轻色及弱色给人以细润、轻快,丰满的 感觉,而暗色、重色及强色则给人以稳重、坚实、淳朴的感觉; -设备外表推荐使用橘型皱纹或其他微型颗粒的喷涂方法,以增强质感 一面板可选电镀、喷粉、涂漆、,丝网漏印.胶印等表面处理方法,以达到请晰、舒适、明快,整洁的质 感效果 6.3材料及工艺 材料及工艺的选择应遵循 采用无毒、,无害或者低毒、低害的原料,替代毒性大、危害严重的原料 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少的工艺和设备,替代资源利用率低、污染物产生量多的工 艺和设备 -采用能够达到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防治 技术; 对生产和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废水和余热余压等进行综合利用或者循环使用 -对生产环境进行标准化管理,控制废弃物产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GB/r10217一2011 对产品进行合理包装,减少包装材料的过度使用和包装性废物的产生,降低包装材料占产品价 值的比例,并提倡循环使用包装箱; -提高产品质量;通过生产过程控制,提高一次加工合格率,减少浪费与返工;提高加工及表面处 理质量,延长产晶寿命,间接节省材料与降耗; 合理使用材料,在保证设备安全,稳定,可靠运行的前提下,适当选取材料,减少资源消耗 电工控制设备造型设计中常用材料的加工工艺和表面处理,见附录D,电镀推荐采用电镀行 业HJ/T314清洁生产标准 表面装饰 7.1表面装饰的基本要求 表面装饰应遵循 -符合电工控制设备的功能要求,并与整体设计相协调一致; -符合电工控制设备的工作条件和环境特点,从材料、工艺、色彩、质感等方面突出美感,并体现 现代工业的特色 表面装饰件之间的配置,应做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变化统一,对比协调,并根据形体确定其 位置; -注意突出整体造型的优点和弥补其中的不足 7.2铭牌 铭牌的设计、布置及安装应遵循 铭牌的尺寸、,形状、色彩应与整体造型协调 设计应简洁、清晰并有时代感 内容要准确、完整、概括、精练并符合相关产品标准要求 布置合理,便于观察、检视 文字、数字应清晰、正确 安装位置推荐在门板、台盖的内侧中下部位置或台体,架的背面中上部位置 7.3外露附件 外露附件应遵循 -布置合理,符合人机关系 电工控制设备表面不宜有过多的突出部分 在同一电工控制设备中,外露附件的设计应注重风格一致,造型匹配,不宜多用光亮件 与设备整体的尺寸比例应相互协调 7.4警示标识 如需要增加警示或禁止标识时,应依照标准规定的颜色、图符及文字 总体布置设计 通用要求 总体布置设计应遵循 符合人机工程学的原理; 考虑人体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
GB/T10217一2011 -考虑使用环境的特点(特别是条件恶劣或环境特殊的场所); -造型、色彩应根据控制室(或周围环境)的形状,采光条件及色彩,并与其他设备的造型与色彩 协调一致 8.2推荐使用的尺寸 8.2.1柜、屏的尺寸(通常为落地式安装 外形高度(mm);l600,1700,1l800,2000,2200,2400,2600 外形宽度(mm);400,600,700,800,l000,1200,1400,1600; 外形深度(mm):400,600,800,1000,1200,1400 8.2.2箱的尺寸(通常为悬挂或嵌入式安装 外形高度(mm);20.,320.00.,50.60.70.,.80.10.1200 外形宽度(mm);260,300,400,500; 外形深度(mm);l40,160,180,200,300,400. 嵌人式安装时高、宽为嵌人尺寸,不包括外沿的尺寸 8.2.3 台的尺寸 外形高度(mm):600,700,800,900; 外形宽度(mm)500,600,.800.1000,1200; 外形深度(mm):800,900. 面板的尺寸 8.2.4 高度模数为20mm的面板尺寸 外形高度(mm):160,200,240,300.320,400,480,640 高度模数为25mm的面板尺寸 外形高度(mm);200.300,400.500.600 8.3布置 8.3.1柜的布置 柜的布置推荐;直线形(见图1)、弧形(见图2、梯形(见图3a)、双弧形(见图3b)、角形(见图4)及折 线形(见图5)等 图1 图2
GB/r10217一2011 图3a 图3h) 图4 图5 8.3.2台的布置 台的布置不应影响操作人员的视线,也可参照本标准8.3.1相应布置 台的其他布置,如图6~图8所示 图6 图7
GB/T10217一2011 图8 8.3.3总体布置 电工控制设备总体布置的原则为应符合各自产品标准和规范的规定,应满足安全及操作、维护方便 的要求,通常 屏柜每排布置的长度,不超过10ms -双面操作,维护的屏柜与墙的距离不小于1m; 多排屏柜的布置 正面相对时,间距为2m3m; 背面相对时,间距为lm一2m; 正面对背面时,间距为2m
GB/r10217一2011 附 录A 资料性附录 人体主要结构尺寸 A.1成年男子人体主要结构尺寸(见图A.1和表A.1. A.2成年女子人体主要结构尺寸(见图A.2和表A.2) ( E 图A.1 n 图A.2
GB/T10217一2011 表A.1成年男子人体主要结构尺寸 单位为厘米 亚 洲 我国各地区人体平均值 欧洲人 代号 项 目 平均值 平均值 较高地区 中等地区 较低地区 冀、鲁,辽(长江三角洲云,贵,川) H 身高(站)双手展宽 168.7士6.0 169.0 67.0 163.0 177.1士6.2 眼高(站》 57. 158.1士6.0 154.7 152.l B 肩高(站 138.8士5.6 肘高(站》 103.9士4.7 206士2 手举起指尖一脚底 D 手下垂指尖一脚底 63.3 61.6 60.5 60.2士2 43.8士1.7 41.5 41.4 46士2 肩 -肩距 42.0 肩一腕距 59.5士2 54.6 54.8 55.2 胸深 20.0 20.1 20.8士2 20.5 前臂长(包括手 43.4 43.0 43.5 44.5士2 臂长 71.4士2 31.o 31.5士2 30.8 30.7 后臂长 M 肩一指尖距 74.2 74.0 74.2 79.6士2 N 脚长 26.4士2 座高 39.5士2.3 41.4 40.7 40.2 48士2 头顶一座距 89.1士3.3 89,3 87.7 85.0 91,3士4 C 膝高 50,0士3,2 46,5 46.0 45.8 54.4士2 头顶高(坐》 128.8士4.8 130.7 28.4 125.2 眼高坐 118.5士5.1 120. 3 118.1 l14.4 肩高(坐 100.4士4.1 65.7 62.2 肘高(坐 65.4士3.7 64.6 腿高(坐 57.6士2,8 56.9士1.6 w 座深 44.5 48.3士2.9 45,0 44.3 51.9士2.2 x 眼一座距 80,4士3,7 78.7士3,5 78,9 77.4 74.2
GB/r10217一2011 表A.2成年女子人体主要结构尺寸 单位为厘米 亚 洲 我国地区人体平均尺寸 欧洲人 代号 项 目 平均值 平均值 较高地区 中等地区 较低地区 冀、鲁,辽(长江三角洲云,贵,川) H 身高(站 155士2.0 158.0 155.0 153.0 163.3士7.1 眼高(站》 147.4 144.3 142.0 手下垂指尖一脚底 61.2 59.0 57.5 肩一肩距 38.7 39.7 38.6 腕距 51.1 51.3 50.9 肩 胸深 20.0 20.3 22.0 39.8 39.8 前臂长(包括手) 40.4 后臂长 29.1 29.3 28.9 M 肩一指尖距 69.5 69.1 68.7 脚长 24.4士3.0 座高 39.0 38.2 38.2 46.0士2.0 82.5 85.8士2.7 84.6 79.3 头顶一座距 Q 膝高 43.6 43.6 43.0 48.6士3.9 R 123.6 20.7 117,5 头顶高(坐》 眼高坐 114.0 111.0 107.8 肘高(坐) 63,0 61.2 59.8 W 座深 43,5 42.5 42.2 眼一座距 75.0 72.8 69.6 75.8士3.9 背 指距 81.0士3.0 10o
GB/T10217一2011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人手水平工作范围 建议的正常工作粒围 左事平均范 右平均花1围 右手最大范图 左手最大戴围 C 47 A10 1170 600 图B.1 11
GB/r10217一2011 附 录c 资料性附录 视野界限 C.1垂直方向的视野界限(见图C.1). C.2水平方向的视野界限(见图c.2). 353 35" 90" 9G 95 95 图C.1 图C.2 视野 固定视野 头不动而眼动能看清物体的范围 -头眼均不动能看清物体的范围 最佳视野界限;B 最大视野界限;c 最大固定视野界限;D头部活动扩大的视野界限 12
GB/T10217?2011 ?D ?? ò???洦 ò -? ;?塢 ?;?,? ;塢 ???? α;塢 ;?,?,? ?,??,? ??? ;СС塢 ;塢,и ? α;塢??? ;?,?? ? :С塢 ??(п塢 ;塢 п???? п α;,? ? ;?? ;?塢 ; ? ;í?? ;,., ;塢 ? ?,,,? α;塢 ;??,??,? .С塢 , .,,и ????? α;塢??? ? ;?í?? ;,, ;,,в α;塢? ;?? ?? ;? ? ;í?? ;,, ;,, ? ? ??? α;,?,? ??,í?,? 13
GB/r10217一2011 常 用 材 料 -般加工工艺 表面处理 种类 材料 热固性塑料 压塑成型 塑料 电镀 热塑性塑料 注射成型 耐热橡胶 模压 橡胶 泡沫橡胶 挤压 14

电工控制设备造型设计导则GB/T10217-2011

在电气行业中,电工控制设备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广泛应用于各种项目中,包括自动化、能源管理、制造业和建筑工程等领域。而在这些应用中,电工控制设备不仅需要具有优秀的性能和可靠性,还需要外观美观、易于维护和操作。 GB/T10217-2011标准旨在提供电工控制设备造型设计的指导原则,以确保这些设备能够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也能够满足美学和人性化需求。以下是该标准中的一些关键要点: 1. 设备的整体造型应该符合其使用环境和目的。例如,在高温环境中使用的设备应该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和防火特性;在易受损坏的环境中使用的设备应该具有耐用性和防护性。 2. 设备的大小、形状和比例应该符合人体工程学原则。这可以使设备在使用时更加舒适和易于操作,并降低操作员疲劳的风险。 3. 设备的表面处理应该具有防尘、防水和防腐能力。这可以确保设备外观长期保持美观,并且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4. 设备的控制面板应该布局合理,标志清晰。这可以帮助操作员快速准确地理解设备的功能和状态。 5. 设备的电缆进出口应该合理设置,以避免电缆损坏或拉扯。这可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通过遵循GB/T10217-2011标准中的这些指导原则,设计出来的电工控制设备不仅可以满足功能需求,还可以提高用户体验和产品形象。在今后的电气行业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遵循这些指导原则,推动电工控制设备的设计水平不断提高。

工程机械减轻环境负担的技术指南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工程机械减轻环境负担的技术指南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工程机械减轻环境负担的技术指南的编号:GB/T26546-2011。工程机械减轻环境负担的技术指南共有40页,发布于2012-01-01
安全防范系统供电技术要求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安全防范系统供电技术要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安全防范系统供电技术要求的编号:GB/T15408-2011。安全防范系统供电技术要求共有31页,发布于2011-12-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