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0474-2015

玻纤胎沥青瓦

Asphaltshinglesmadefromglassfelt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玻纤胎沥青瓦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玻纤胎沥青瓦的编号:GB/T20474-2015。玻纤胎沥青瓦共有16页,发布于2016-11-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Q17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91.120.30
  • 实施日期2016-11-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16页
  • 文件大小453.83KB

玻纤胎沥青瓦


国家标准 GB/20474一2015 代替GBT20474一20o6 玻纤胎沥青瓦 Asphaltshinglesmadefromglassfelt 2015-12-31发布 2016-11-01实施 中毕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 国国家标准化管厘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0474一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20474一2006《玻纤胎沥青瓦》 本标准与GB/T204742006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06年版的第2章); 修改了标记(见4.3,2006年版的4.3); 修改了原材料(见5.,2,5.,3,2006年版的5.2,5.3); 修改了沥青瓦单位面积质量(见6.1.3,2006年版的6.1.1); 删除了上表面为金属面的沥青瓦(见2006年版的4.1.2,5.3,6.1.1,表1和7.12); 修改了物理力学性能指标(见表1,2006年版的表1); 修改了不透水性,玻纤胎沥青瓦抗风揭性能试验方法(见表1、7.9,7.14,附录B,2006年版的 表1、7.9、7.16,附录A); -增加了燃烧性能及其试验方法(见表1、7.15) 本标准由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轻质与装饰装修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95)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苏州防水研究 院、建筑防水协会、上海建筑防水材料(集团)公司、天津市禹红建筑防水材料有限公司、江苏宏源中 乎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苏州有限公司、建材检验认证集团浙江有限公 司、兰溪市天信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浙江宏成建材有限公司江苏欧文斯彩砂科技有限公司,潍坊市正泰 防水材料有限公司、杭州晶达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浙江欧耐斯屋面瓦业有限公司镇江玉宝新型建材有 限公司、杭州赛腾多彩瓦有限公司、杭州荣平屋面瓦业有限公司盘锦禹王防水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辽宁 九鼎宏泰防水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宏恒达防水材料工程有限公司,四川中广建材有限公司 人;杨斌、朱志远、洪晓苗,尚华胜、林良、章丹铭、余奕帆、陈斌,贡成俊、李德生、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孟凡城、卢建华,曾绍宏,陈云、刘太安,高建民、冯贤明,郑玉宝、严洪明,俞荣良、孙雪钊高岩,孟宪龙、 毛兰均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204742006
GB/T20474一2015 玻纤胎沥青瓦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玻纤胎沥青瓦(简称沥青瓦)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原材料,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贮存和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以石油沥青为主要原料,加人矿物填料,采用玻纤毡为胎基、上表面覆以矿物粒(片) 料,用于搭接铺设施工的坡屋面用沥青瓦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28.4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4部分;沥青防水卷材厚度、单位面积质量 (GB/T328.8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8部分;沥青防水卷材拉伸性能 GB/T328.10-2007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10部分;沥青和高分子防水卷材不透水性 GB/T328.11一2007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11部分;沥青防水卷材耐热性 GB/T328.17一2007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17部分;沥青防水卷材矿物料粘附性 GB/T328.26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26部分;沥青防水卷材可溶物含量(浸涂材料含量) GB8624一2012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 GB/T8626建筑材料可燃性试验方法 GB/T18244建筑防水材料老化试验方法 (GB/T18840沥青防水卷材用胎基 Jc/T1071沥青瓦用彩砂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平面沥青瓦planeasphaltshingles 以玻纤毡为胎基,用沥青材料浸溃涂盖后,表面覆以保护隔离材料,并且外表面平整的沥青瓦,俗称 平瓦 3.2 叠合沥青瓦laminatedasphaltshingles 采用玻纤毡为胎基生产的沥青瓦,在其实际使用的外露面的部分区域,用沥青粘合了一层或多层沥 青瓦材料形成叠合状,俗称叠瓦 3.3 垂片tab 瓦片在屋面上安装后的模仿块瓦的外露部分,通常是被切口所分离的部分
GB/T20474一2015 3.4 切口slit 用来分开垂片的缝隙 3.5 上表面材料uppersidesurfaeing 外露在空气中,用来保护上表面的材料,如:矿物粒料、板岩 3.6 下表面材料 undersidesurfaeing 用来保护遮盖下表面防止粘结的连续或不连续的材料,如;砂,石粉,纸,塑料薄膜等 粘结点,粘结条adhesive point;stripe 能确保沥青瓦安装在屋面后垂片能被粘结的点,连续或不连续粘结的条 3.8 自粘区域selfadhesivearea" 自粘能固定垂片并能确保防水的部位 3.9 保护带protetiom.strpe 在铺设于屋面之前,防止沥青瓦上的自粘点、带,区域粘附用的塑料薄膜或防粘纸 3.10 定位片或企口guidimgtaborcuts 为方便施工过程中拼装,在沥青瓦边缘设置的小的凸起/凹口或拼接口 分类 4.1类型 按产品形式分为平瓦(P)和叠瓦(L 4.2规格 4.2.1长度推荐尺寸;1000mm 4.2.2宽度推荐尺寸;333mm. 4.3标记 按本标准号、产品名称和产品形式顺序标记 示例:平瓦玻纤胎沥青瓦标记为: GB/T20474一2015沥青瓦P 原材料 5.1在浸溃,涂盖、叠合过程中,使用的石油沥青应满足产品的耐久性要求,在使用过程中不应有轻油 成分渗出 5.2所有使用胎基为采用纵向加筋或不加筋的低碱玻纤毡,应符合GB/T18840的要求,胎基单位面 积质量不小于90g/m 不应采用带玻纤网格布复合的胎基 5.3上表面材料应为矿物粒(片)料,应符合JC/T1071的规定
GB/T20474一2015 5.4沥青瓦表面采用的沥青自粘胶在使用过程中应能将其相互锁合粘接,不产生流淌 要求 6.1规格尺寸、单位面积质量 6.1.1长度尺寸偏差为士3mm,宽度尺寸偏差为十5mm,一3mm 6.1.2切口深度不大于(沥青瓦宽度一43)/2,单位为毫米(mm). 6.1.3沥青瓦单位面积质量不小于3.6kg/m',厚度不小于2.6mm. 6.2外观 6.2.1沥青瓦在10C45C时,应易于分开,不得产生脆裂和破坏沥青瓦表面的粘结 胎基应被沥青 完全浸透,表面不应有胎基外露,叠瓦的层间应用沥青材料粘结在一起 6.2.2表面材料应连续均匀地粘接在沥青表面,以达到紧密覆盖的效果 矿物粒(片)料应均匀,嵌人 沥青的矿物粒(片)料不应对胎基造成损伤 6.2.3沥青瓦表面应有沥青自粘胶和保护带 6.2.4沥青瓦表面应无可见的缺陷,如孔洞,未切齐的边、裂口、裂纹、,凹坑和起鼓 6.3物理力学性能 沥青瓦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物理力学性能 标 序号 项 可溶物含量/g/my 800 1500 胎基 胎基燃烧后完整 纵向 600 拉力/(N/50, mm 横向 400 耐热度(90c 无流淌,滑动、,滴落,气泡 柔度"(10C) 无裂纹 撕裂强度/N 不透水性(2m水柱,24h 不透水 耐钉子拔出性能/N 75 矿物料粘附性/g 1.0 50 发粘 自粘胶耐热度 10 75C 滑动<2mm 叠层剥离强度八 N 20 外观 无气泡、渗油、裂纹 人工气候加速老化 色差,AE 12 柔度(12C 无裂纹
GB/T20474一2015 表1(续 指 标 序号 项 13 燃烧性能 B-E通过 抗风揭性能(97km/h 通过 根据使用环境和用户要求,生产企业可以生产比标准规定柔度温度更低的产品,并应在产品i订购合同中注明 试验方法 7.1规格尺寸、单位面积质量 7.1.1规格尺寸 每包中各取一片沥青瓦,用直挡块卡助沥青瓦,用精度1 的尺测量每片沥青瓦的最外端长度 mm 不包括边缘突出部分),宽度(从沥青瓦的最外端测量,见图1中L1、L),测量切口的深度(见图1中 、h),长度、宽度和切口深度各取5片沥青瓦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精确到1 mm h 说明 直挡块; 沥青瓦 图1宽度、切口测量示意图 7.1.2厚度 厚度按GB/T328.4进行,每片沥青瓦上非外露端测量两点,其间距不小于500mm,共测量5片 取10点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精确到0,01 mm 7.1.3单位面积质量 用精度至少为0.1kg的磅秤分别称取5包沥青瓦的质量,扣除包装质量,计算5包沥青瓦的总质量 (M);然后按7.1.1的长度和宽度计算沥青瓦的面积,根据5包瓦的总片数,计算5包瓦的总面积(S); 以5包沥青瓦的总质量M)除以总面积(S)计算出沥青瓦单位面积质量,精确到0.1kg/m 7.2外观 目测,检查外观 7.3试件制备 试样的裁取尽量避开自粘面 若没有规定时,每组试验的每个试件应取自不同包装中的不同沥青
GB/T20474一2015 瓦(通常出厂检验需要从5包中各取一片以上,型式检验需要从5包中各取3片以上),试件距沥青瓦边 缘不小于10nmm 沥青瓦的长度方向为纵向,宽度方向为横向,试件尺寸和数量见表2 表2试件尺寸和数量 试验项目 试件方向 尺寸/mm 数量/个 100×100 可溶物含量、胎基 纵向、横向 拉力 180×50 各 5 耐热度 横向 100X50 1d 150×25 柔度 纵向 撕裂强度 76×63 1G 纵向 不透水性 中200 耐钉子拔出性能 100×100 10 矿物料粘附性 纵向 265×50 横向 自粘胶耐热度 100×50 叠层剥离强度 横向 120×75 纵向 150×25 人工气候加速老化 250×90 各6 燃烧性能 纵向,横向 7.4可溶物含量、胎基 按GB/T328.28进行,叠瓦在叠合处裁取,可溶物含量取3个试件的平均值 然后将滤纸包打开, 观察矿物粒(片)料对胎基是否产生破坏 随后在安全条件下用火引燃胎基,观察燃烧后状态 7.5拉力 分别取纵 试件在平面处裁取,尽量避开叠合处 试验按GB/T328.8进行,夹具间距为100 mm, 向和横向5个试件测定值的平均值为试验结果,精确到1N 7.6耐热度 试件从沥青瓦实际使用的外露部分裁取,叠瓦从叠合处裁取 试验按GB/T328.11-2007中方法 B进行,试验温度为(90士2)C 柔度 7.7 试件从沥青瓦的平面处裁取,避开叠合处 将试件和弯板浸在(10士1C(或规定温度)的水中 1h,弯板直径70mm 在规定温度将试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绕弯板以3s匀速弯曲180",观察试 件表面是否有裂纹 7.8撕裂强度 7.8.1原理 在规定的试验装置上,用规定质量的刀头,冲击试件,记录冲击力.作为测量沥青瓦的抗撕裂性能
GB/T20474一2015 7.8.2仪器设备 Elmendor撕裂强度试验仪或具有相同功能的其他设备 砝码质量6400g,测量精度0.1N 7.8.3试验步骤 按照表2规定裁取试件,每片沥青瓦上裁取的试件数量不超过3个,并且在单层非外露处裁取 试 验前试件在(23士2)C条件下放置至少2h,并在该温度下进行试验 在试件的长边中央,与短边平行 处开一深度19mm的割口 采用全刻度范围的Elmendor撕裂强度试验仪,试验时试件的矿物粒(片)料面背向刀片,当发生与 试件固定件部分摩擦的撕裂测定值时要舍弃 试件的数量应能保证最终的有效测定值为10个 7.8.4结果表示 试验结果以10个有效测定值的平均值表示,精确到0.1N 7.9不透水性 按GB/T328.10-2007中方法A进行,避开叠合处,按照表2在单层处取样,试件尺寸应满足试验 设备要求,2m水柱,试验时间24h 为了良好密封,试验前,可将上表面的砂沿密封圈一圈除去,然后 涂一圈60号100号热沥青,涂平待冷却1h后测定不透水性 7.10耐钉子拔出性能 7.10.1原理 在规定的试验装置中,在规定条件下从沥青瓦试件中拔出固定用钉帽所需要的力,此试验对与沥青 瓦抗风揭性能有关的复杂力学影响提供简单的测量 7.10.2仪器设备 固定件;采用钉帽直径9.5mm.钉杆直径2mm,至少26mm长的标准镀锌屋面钉 7.10.2.1 7.10.2.2夹持装置;由图2所示平板和图3所示基板组成,试验装置示意图见图4 单位为毫米 103 品 说明 钢板,厚度约1mm. 图2耐钉子拔出性能夹持装置的平板示意图
GB/T20474一2015 单位为毫米 150 105 品 员 l10 50 75 说明 角钢,厚度约3mm -两根槽钢焊接在角钢上; 电镀槽钢 图3耐钉子拔出性能夹持装置的基板示意图 说明 钉子拔出方向; 夹持装置的平板; 3 浙青瓦试件; -夹持装置的基板; 试验机火头; 钉子 图4耐钉子拔出性能试验装置示意图 7.10.3试验步骤 无论是平瓦或叠瓦,应按照生产厂家说明书或包装,在布钉位置裁取试件,保证试件的中心位置处 于布钉区 试件宜避开沥青瓦的切口位置 若按生产厂家要求的布钉区域包括叠合区域,在该区域的 非叠合处裁取试件 每片沥青瓦裁取试件不多于4个,共裁取10个试件
GB/T20474一2015 将钉子,打人试件中心处,如正常沥青瓦施工一样,由矿物粒(片)料面穿人,从背面伸出来,钉帽靠 在矿物粒(片)料表面,钉身由背面伸出 允许使用器具使钉子位于试件两个对角线交点的士6mm范 围内 已钉好的试件在(23士2)C条件下放置至少1h,再进行拔出试验 将图2所示平板居中放置在已布钉的试件上,与试件背面接触,钉身从平板中间的圆孔伸出,每个 试件用一个新的钉子 调节试验机的速度为100mm/min,将图3所示的基板部分装人试验机的一个夹头上 把组装好 的试件、钉子、平板放人夹持装置的基板的槽中,如图4所示,钉头向外,由试验机的另一夹头夹住 在(23士2)C下开动试验机,直到钉子从试件中拔出,记录最大力,精确到1N 7.10.4结果计算 试验结果用同一类型沥青瓦的10个试件测定值的平均值表示,精确到1N 7.11 矿物料粘附性 按GB/T328.17一2007的试件B进行,试件在沥青瓦的纵向外露部位裁取,避开叠层的叠合端处, 用矿物粒(片)料面进行试验 7.12自粘胶耐热度 试件从沥青瓦上自粘胶位置裁取,自粘胶位于试件的中间 加热到(50士2C恒温1h,用PE膜 轻触表面,移去PE膜,检查PE膜上有无明显的黑色沥青,若有则为“发粘” 在20min内将温度升至 75士2),并在此温度下保持2h,取出检查自粘胶的滑移 7.13叠层剥离强度 7.13.1原理 测量叠层处两片材料从同一端分离的力,作为叠层剥离强度 7.13.2仪器设备 拉伸试验机具有能以90"角分离叠层的夹具 7.13.3试验步骤 按表2要求的数量在叠层处裁取,且在试件长度方向的一端有约25mm的单层部分,叠合部分先 用人工分开约25mm 将试件夹在拉伸试验机的夹具上,如图5所示 启动试验机,拉伸速度为50mm/min,记录试件的 最大拉力
GB/T20474一2015 说明: 夹具; 沥青瓦叠层处 沥青瓦单层处: 3 p 剥离力 图5叠层剥离试验夹具示意图 7.13.4结果计算 以5个试件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精确到1N 7.14人工气候加速老化 按GB/T18244中饭弧灯老化方法进行,试验累计辐照能量为1500MJ/m'(约720h) 老化后,取出试件在室温放置24h 用肉眼观察有无气泡、渗油、裂纹 用色差计比较相同位置沥 青瓦彩砂表面的颜色变化AE,每个试件测量一点,取3个试件测定值的平均值为试验结果 然后按7.7 测定3个试件的柔度 7.15燃烧性能 按GB/T8626进行,同时进行表面点火和边缘点火,表面点火面为沥青瓦外露面,报告燃烧性能, 按GB8624一2012中表2判定燃烧性能等级 7.16抗风揭性能 按附录A进行 检验规则 8.1 检验分类 8.1.1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包括;单位面积质量,规格尺寸,外观、可溶物含量,胎基、拉力,耐热度,柔度、不透水 性、,耐钉子拔出性能和矿物料粘附性 8.1.2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包括第6章要求中所有规定,在下列情况下进行型式检验
GB/T20474一2015 a)新产品投产或产品定型鉴定时; b) 正常生产时,每年进行一次;人工气候加速老化两年进行一次; e原材料、工艺等发生较大变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e 产品停产6个月以上恢复生产时 8.2组批 以同一类型、同一规格20000m或每一班产量为一批,不足20000m'亦作为一批 矿物料粘附性以同一类型、同一规格每月为一批量检验一次 8.3抽样 在每批产品中随机抽取5包进行质量,规格尺寸,外观检查 在上述检查合格后,从5包中,每包抽取同样数量的沥青瓦片数1片4片并标注编号,抽取量满 足试验要求 8.4判定规则 8.4.1规格尺寸、单位面积质量、外观 规格尺寸、单位面积质量、外观均符合6.1,6.2规定时,判其规格尺寸、单位面积质量、外观合格 若有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时,允许在该批产品中随机另抽5包重新检验,全部达到标准规定时,则判其 规格尺寸、单位面积质量、外观合格;若仍有不符合标准规定的即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8.4.2物理力学性能 8.4.2.1进行可溶物含量测定时,同时检查试件胎基类型 若符合标准规定,则判该批产品胎基合格 若不符合标准规定,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8.4.2.2对于可溶物含量,纵向和横向拉力,撕裂强度、耐钉子拔出性能、矿物料粘附性、叠层剥离强度 和人工气候加速老化后色差,以试件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达到标准规定时,则判该项性 能合格 8.4.2.3耐热度、不透水性、人工气候加速老化后外观、自粘胶耐热度、燃烧性能、抗风揭性能一组每个 试件都符合标准规定时,则判该项性能合格;若有一个试件不符合标准规定时,则判该项性能不合格 8.4.2.4柔度以每面5个试件有4个符合标准规定为该面合格,两面均符合标准规定,判该项性能合 格 人工气候加速老化后柔度以3个试件中2个试件符合标准规定,判该项性能合格 8.4.2.5试验结果符合6.3规定,判该批产品物理力学性能合格 若仅有一项不符合6.3中规定,允许 在该批产品中随机另取5包进行单项复验,符合标准规定时,判该批产品物理力学性能合格;否则判该 批产品物理力学性能不合格 8.4.3总判定 试验结果符合第6章全部要求且胎基类型符合要求时判该批产品合格 标志、包装、贮存和运输 9.1标志 沥青瓦外包装上应包括: l0
GB/T20474一2015 a)生产厂名、地址; b) 商标; e产品标记 d 生产日期或批号; e)每包面积和片数; 颜色和规格尺寸; g)生产许可证标识与编号; 贮存与运输注意事项; h 检验合格标识 9.2包装 沥青瓦采用适于运输和贮存的方式成包包装 9.3贮存和运输 贮存与运输时,不同类型,规格的产品应分别堆放,不应混杂 避免日晒雨淋,注意通风 贮存温度 不应高于45C,平放贮存,不应侧放 运输时防止倾斜或侧压,必要时加盖菁布 在正常贮存,运输条件下,贮存期自生产日起至少为一年 1
GB/T20474一2015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玻纤胎沥青瓦抗风揭试验方法 A.1范围 本方法用于测定沥青瓦按制造商要求使用在坡屋面时抗风揭的试验方法,用来测定沥青瓦自粘结 或自锁定时在规定风速条件的抗吹落性能,也可以用来测定自粘结或自锁定沥青瓦在其他风速条件的 抗吹落性能 A.2意义和用途 A.2.1沥青瓦可用本试验方法测定其抗风揭性能,证明其使用时仍然保持完好 自然的风的条件是与 风的强度、持续时间、紊流有关,这些超过了本试验模仿的要求 A.2.2许多因素影响沥青瓦使用时的自粘结性能,如;温度、时间、屋面坡度、灰尘和碎片的污染、安装 错误的固定件等,试验中无法体现所有这些因素的影响 试验沥青瓦的自粘结性能时,本试验方法用来 测定在规定条件下自粘结沥青瓦的代表性样品的抗风揭性能 A.3仪器设备 A.3.1试验机:通过914mm宽、305mm高的矩形口,有导流板,吹出水平的气流 在出口处测量的风 速为规定要求的土5% 固定试验板的可调节架子,安装的试验板能调节到相对于风口的任何角度及水 平位置 A.3.2计时器;精确到分钟 A.3.3机械鼓风的箱体或烘房;适用于自粘结沥青瓦,使1.20m宽、1.68m长或更长的,坡度17%的 试验板,在其中保持规定的57C一60C温度,同时强制空气循环 A.4试验板制备 试验板用夹子紧固在相应的板框或合适的支架上,其尺寸至少1.20m×1.68m,应坚硬、不扭曲 A.4.1 和变形,在试验的风速下不振动 A.4.2对于自粘结沥青瓦,根据制造商要求的安装方式,平行于试验板的短边,用自粘沥青瓦覆盖板 按照制造商要求的合适位置,使用屋面钉固定每片沥青瓦 除了工厂生产过程的自粘胶,不采用水泥砂 浆等来固定垂片 无论是施工时还是施工后,瓦片上不应受力 A.4.3对于自锁沥青瓦,根据制造商要求的安装方式,平行于板的短边,用自锁沥青瓦至少安装四排 保证沥青瓦超过试验板的外边,并用暴露的钉固定在试验板的侧边上 A.4.4在施工过程中保持温度在(27土8),试验板的坡度在17%, 12
GB/T20474一2015 A.5养护条件 自粘结沥青瓦试验板养护条件 A.5.1 A.5.1.1试验前保持试验板的坡度在17%,温度在(27士8 A.5.1.2放置试验板在试验箱或烘房内,坡度17%,温度57C一60C,时间16h A.5.1.3完成加热后,试验板回到坡度17%,温度(27士8C条件放置 A.5.1.4在处理过程中避免沥青瓦片扭曲和弯曲 A.5.2自锁定沥青瓦试验板养护条件 进行抗风试验前,保持试验板的温度在(27士8C,此外没有其他的条件 A.6试验步骤 A.6.1试验板的位置 将试验板安装在支架上,调整与风出口间的位置,保证试验板从板底边向上算起的1/3位置处,与 风出口水平位置下边的距离是(178士1mm,并在同一高度 对于自粘结沥青瓦试验采用17%的坡 度,对于自锁定沥青瓦也采用该坡度,或制造商推荐的最低倾斜度 对于每种沥青瓦至少试验两块试验板 A.6.2试验 A.6.2.1试验时保持环境温度在(24士3)C 当试验板安装就位后立即开动风扇,调节管口的风速到 规定等级,A类为97km/h,D类为147km/h,F类为177km/h 风速允许波动范围为士5%,试验时 间为2h A.6.2.2在试验期间,观察者注意沥青瓦片的吹起,应记录整个沥青瓦的任何损坏,锁耳、垂片或沥青 瓦片的脱落,包括粘结失效,同时记录发生的时间 A.6.2.3若在试验期间发生破坏,停止吹风,记录经过的时间 标记产生破坏的点,导致一片或更多整 个沥青瓦片固定的密封性破坏,或自锁沥青瓦从其锁定位置撕开或吹落锁耳或垂片,以及在试验中,沥 青瓦自由部分吹起,如立起和翻折 A.7试验结果 A.7.1没有沥青瓦片吹起,没有锁耳撕裂及吹落认为该试验通过 若装配的沥青瓦没有固定住,锁耳撕裂及吹落,或试验中沥青瓦任何自由部分吹起成90'竖立或 A.7.2 翻折,认为该试验不通过 13
GB/T20474一2015 A.8试验报告 A.8.1报告包括下列每个试件的通过信息 试验时保持的风速和经过的时间 A.8.2报告下列每个试件不通过的信息 固定的一片或更多自粘结沥青瓦粘结性能破坏,或自锁定沥青瓦从锁定位置撕裂,吹落锁耳或 碎片的风速和经过时间 根据A.7.2报告破坏的形式 A.8.3报告包括每个试件停止吹风前的照片 14

玻纤胎沥青瓦GB/T20474-2015介绍

玻纤胎沥青瓦是以无机纤维为增强材料,沥青为基础材料,通过高温高压成型而成的一种新型建筑材料。该材料具有以下特点:

  • 1. 良好的耐候性和耐腐蚀性:玻纤胎沥青瓦表面经过特殊处理,能够抵御紫外线、风雨侵蚀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同时也不会受到化学物质的侵蚀。
  • 2. 优异的防水性能:玻纤胎沥青瓦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能够有效地防止雨水渗透,保证建筑物内部的干燥。
  • 3. 良好的隔音性能:玻纤胎沥青瓦具有较好的隔音性能,能够有效地降低建筑物内部的噪音。
  • 4. 轻质化:相比于传统的建筑材料,玻纤胎沥青瓦具有较轻的重量,能够减轻建筑物的自重。

此外,玻纤胎沥青瓦还具有易施工、美观等特点。因此,该建筑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在国家和行业层面都有相关的标准规定。

GB/T20474-2015是我国针对玻纤胎沥青瓦制定的标准,主要包括定义和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该标准从材料、结构、强度、耐久性、防水性、隔音性等方面对玻纤胎沥青瓦进行了详细规定,为玻纤胎沥青瓦的生产、使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总之,玻纤胎沥青瓦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和优异性能的建筑材料,在相关标准的规范下,将会为建筑领域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建筑用岩棉绝热制品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建筑用岩棉绝热制品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建筑用岩棉绝热制品的编号:GB/T19686-2015。建筑用岩棉绝热制品共有17页,发布于2016-11-01
用于石油产品、乙醇汽油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地下贮罐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用于石油产品、乙醇汽油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地下贮罐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用于石油产品、乙醇汽油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地下贮罐的编号:GB/T32380-2015。用于石油产品、乙醇汽油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地下贮罐共有21页,发布于2016-11-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