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4884-2010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梅

Guidelinesfortheconductoftestsfordistinctness,uniformityandstability-Japaneseapricot(PrunusmumeSieb.etZucc.)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梅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梅的编号:GB/T24884-2010。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梅共有20页,发布于2011-01-012011-01-01实施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B05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65.020.20
  • 实施日期2011-01-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20页
  • 文件大小955.47KB

以图片形式预览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梅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梅


国家标准 GB/T24884一2010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 稳定性测试指南 梅 Guidelinesfortheconductoftestsfor distinetness,uniformityandstability一 Japaneseapricot(PrunusmumeSieb eZucc. 2010-06-30发布 2011-01-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4884一2010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术语和定义 缩略语 DUS测试技术要求 测试材料 4.2测试方法 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评价 5.1特异性 -致性 稳定性 品种分组 6.1品种分组说明 6.2分组特征 性状特征和相关符号说明 特征类型 表达状态及代码 7.3表达类型 7.4标准品种 附录A(规范性附录品种性状特征 附录B(资料性附录技术问卷 15 参考文献 1
GB/T24884一2010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国家林业局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吕英民、张启翔,杨果、周建仁,黄发吉
GB/T24884一2010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 稳定性测试指南 梅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蔷薇科李属梅(Pr r2usm1e Siab tzuec.)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 试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观赏梅新品种的测试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 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557.1一2004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总则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 33 术语和定义 GB/T19557.1 -2004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2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QL QualitativeCharacteristics,质量特征; QN QuantitativeCharacteristies,数量特征 PQ Characteristics,假性质量特征 Pseudo-qualitative MG -Measurementfora ofPla lants,针对一组植株或植株部位进行单次测量得到单个 roup 记录; MS MeasurementforaNumber ofSinglePlants,针对一定数量的植株或植株部位分别进行测 量得到多个记录; VG VisualObservationforaGr ofPlants,针对一组植株或植株部位进行单次目测得到单 roupo 个记录; -VisualObservationforaNumber VS rofSinglePlants,针对一定数量的植株或植株部位分别 进行目测得到多个记录 DUS测试技术要求 测试材料 4.1.1品种权申请人按规定时间,地点提交符合数量和质量要求的测试品种植物材料 从非测试地国 家或地区提交的材料,申请人应按照进出境和运输的相关规定提供海关、植物检疫等相关文件 4.1.2提交的测试材料应该是接穗(每个接穗至少应有10个充实饱满的芽)或苗木(高0.8m~1m., 基径1cm以上 4.1.3提交的测试材料数量不得少于6株或10个接穗
GB/T24884一2010 4.1.4待测新品种材料应为无病虫害感染、生长正常的植株或接穗 4.1.5提交的植物材料不应进行任何影响性状表达的额外处理 如果已经被处理,应提供处理的详细 信息 4.2测试方法 4.2.1测试周期和时间 在符合测试条件的情况下,至少测试两个生长周期 4.2.2测试地点 测试应在指定的测试基地和实验室中进行 4.2.3测试条件 测试应该在待测新品种相关特征能够完整表达的条件下进行,申请品种和对照品种的田间管理要 严格一致 4.2.4测试设计 4.2.4.1待测新品种在测试区应栽种6株,与标准品种和相似品种种植在相同地点和环境条件下 4.2.4.2如果测试需要提取植株某些部位作为样品时,样品采集不得影响测试植株整个生长周期的 观测 4.2.4.3除非特别声明,所有的观测应针对6株植株或取自6株植株的相同部位上的材料进行 4.2.5同类特征的测试方法 4.2.5.1肉眼观测的典型性花、枝条,叶等特征(见附录A中的表A.1性状特征) 花;进人盛花期,选取健壮植株、正常生长的树冠中上部枝条的中上段(每株测试植株3个4个花 枝)作为花特征的测试材料 枝条;选取测试植株的当年生枝条的中上部(每株测试植株3个4个枝条)作为枝条特征的测试 材料 如果以枝条特征作为新品种特异性的评价特征,申请人应在技术问卷(参见附录B)中明确说明 叶;选取测试植株的当年生枝条的中部叶片(每株测试植株3个4个枝条、每个枝条3片一4片叶 片)作为测试材料 4.2.5.2色彩特征(见附录A中的表A.1性状特征》 色彩特征的观测应按照4.2.5.1取样方法对所采集样品以英国皇家园艺协会'(RHs)出版的比色 卡(RHscoourchart)为标准 4.2.6个别特征的测试方法 一年生枝条直径(见附录A中的表A.1性状特征序号10)特征 4.2.6.1 待测新品种一年生枝条直径按照下列标准分级;小(<0.5cem)、中(o.5cm~1.5cm),大(>1.5cm). 4.2.6.2 幼叶颜色(见附录A中的表A.1性状特征序号15)特征 幼叶;春季未完全开展的叶片 4.2.6.3花枝类型(见附录A中的表A.1性状特征序号17)特征 待测新品种花枝类型按照下列标准分级:短花枝(<1.5cm)、中花枝(1.5cm2.5cnm)、长花枝 (2.5cm3.0cm 4.2.6.4花期(见附录A中的表A.1性状特征序号20)特征 待测新品种花期按照下列标准分级以武汉地区为准):早(元月中下旬初开)、中(2月中下旬初 开),晚(3月中旬初开 4.2.6.5着花密度(见附录A中的表A.1性状特征序号21)特征 待测新品种着花密度按照如下标准;选取每株东南两北向着花量较多的侧枝各一枝,取平均值;低 该比色卡是由英国皇家园艺协会抛供的产品的商品名,给出这一信息是为了方便本标准的使用者,并不表示 对该产品的认可 如果其他等效产品具有相同的效果,则可使用这些等效产品
GB/T24884一2010 (<5朵),中(5朵15朵,高(>15朵). 4.2.6.6花柄长度(见附录A中的表A.1性状特征序号23)特征 待测新品种花柄长度按照下列标准分级;短(<0.5cm),中(0.5cm~1.5 jcm),长(1.5cm一2cm). 4.2.6.7花瓣:膜尊(见附录A中的表A.1性状特征序号27)特征 膜尊;复尊梅品种中,在尊片内所含有的膜质化的片 4.2.6.8花瓣:瓣尊(见附录A中的表A.1性状特征序号28)特征 瓣尊:复尊梅品种中,在尊片内所含有的小部分彩化的尊片 4.2.6.9花瓣色晕(或色斑)(见附录A中的表A.1性状特征序号43)特征 色晕:花瓣边缘或基部的颜色加深 色斑;花瓣上有较深的斑点,或条状斑 4.2.6.10柱头外露(见附录A中的表A.1性状特征序号45)特征 柱头外露;指梅花花蕾状态时柱头是否外露 4.2.6.11花径(见附录A中的表A.1性状特征序号47)特征 待测新品种花柄长度按照下列标准分级;极小(<1.5cm)、小(1.5em一2cm),中(2cm一2.5cm) 大(3cm4cm)、极大(>4cm) 4.2.6.12花瓣数量(见附录A中的表A.1性状特征序号48)特征 待测新品种花瓣数量按照下列每朵花的花瓣数量标准分级;单瓣(5个9个),复瓣(9个~14个) 半重瓣(15个25个)、重瓣(26个36个)、极重瓣(>36个) 4.2.6.13瓣爪长度(见附录A中的表A.1性状特征序号52)特征 待测新品种瓣爪长度按照下列标准分级;量取花瓣下部狭窄部分的长度,短(<0.2cm),中(o0.2cmm- 0.5cm)、长(>0.5cm). 4.2.6.14花瓣;相邻花瓣位置关系(见附录A中的表A.1性状特征序号55)特征 分离;各个花瓣之间互不接触 接触;各个花瓣之间相接 重叠;各个花瓣之间相互叠加 4.2.7附加测试 通过自然授粉或人工授粉获得的杂交新品种,如果稳定性测试存在疑问,应附加对其亲本的特异 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 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评价 5.1特异性 5.1.1差异恒定 如果待测新品种与相似品种间差异非常清楚,只需要一个生长周期的测试 在某些情况下因环境 因素的影响,使待测新品种与相似品种间差异不清楚时,则至少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生长周期的测试 .1.2差异显著 5 质量特征的特异性评价;待测新品种与相似品种只要有一个特征有差异,则可判定该品种具备特 异性 数量特征的特异性评价;待测新品种与相似品种至少有两个特征有差异,或者一个特征的两个代码 见附录A中的表A.1)的差异,则可判定该品种具备特异性 假性质量特征的特异性评价;待测新品种与相似品种至少有两个特征有差异,或者一个特征的两个 不连贯代码的差异,则可判定该品种具备特异性 5.2一致性 -致性判断采用异型株法 根据1%群体标准和95%可靠性概率,6株观测植株中异型株的最大 允许值为1
GB/T24884一2010 5.3稳定性 5.3.1申请品种在测试中符合特异性和一致性要求,可认为该品种具备稳定性 5.3.2特殊情况或存在疑问时,需要通过再次测试一个生长周期,或者由申请人提供新的测试材料,测 试其是否与先前提供的测试材料表达出相同的特征 品种分组 6.1品种分组说明 依据分组特征确定待测新品种的分组情况,并选择相似品种,使其包含在特异性的生长测试中 6.2分组特征 植株;树形(见附录A中的表A.1性状特征序号1) 6.2.1 花;正面主色(见附录A中的表A.I性状特征序号40). 花尊;颜色(见附录A中的表A.1性状特征序号24. 花;花形(见附录A中的表A.I性状特征序号39). 花;花瓣数量(见附录A中的表A.1性状特征序号48) 性状特征和相关符号说明 特征类型 星号特征(见附录A中的表A.I被标注“(*)”的特征)是指新品种审查时为协调统一特征描 述而采用的重要的品种特征,进行DUS测试时应对所有“星号特征”进行测试 加号特征(见附录A中的表A.1被标注“(十)”的特征):是指对附录A中的表A.1性状特征表 中进行图解说明的特征(见附录A中的图A.1至图A.11) 7.2表达状态及代码 附录A中的表A.1中性状特征描述已经明确给出每个特征表达状态的标准定义,为便于对特征表 达状态进行描述并分析比较,每个表达状态都有一个对应的数字代码 7.3表达类型 GB/T19557.1一2004已经提供特征的表达类型;质量特征、数量特征和假性质量特征的名词 解释 7.4标准品种 用于准确、形象地演示某一特征表达状态的品种
GB/T24884一2010 附 录A 规范性附录 品种性状特征 性状特征表 表A.1性状特征表 标 准 品 种 性状特征 性状特征性状特征 序号测试方法 性状特征 代码 描述 性质 类型 名 中文名 卵圆形 扣瓣大红 P.mue‘Koubandahong 扁圆形 品字梅 P.mume‘Pinaime 植株;树形 *(+ VG(a) 椭圆形 八重寒红" me‘Bachonghanmei PQ 倒卵形 银红台阁” Yinhom ue ngtaige 垂伞形 粉皮垂枝” Fenpichuizhi' 弱 红牡丹” P mue‘Hongmudan VG 植株;:生长势 ‘小玉蝶” Xiaoyudie” QN 中 强 几夜寝觉 Jiyeinjiao 直立 江南宫粉 P.mue‘Jiangnangongfen 半直立 扣瓣大红’P.mune‘Koubandahong (十) VG 植株;树姿 半开张 PQ 开张 粉皮垂枝" mue‘Fenpichuizhi" 下垂 丰后" Fenghou 紫褐 单瓣骨红 灰褐 P.e*Danbanguhong VG 主干;颜色 PQ 灰黑 筋人茶尊" P.m Jingruchae 灰白 水仙梅" P.me*Shuixianmei 磨山宫粉 Moshangongfen 朝 主干,驳纹 中 VG QN 傅粉 P e*Fufen 程度 强 南京早红" P.mm71e*Nanjingzaohong 淡桃粉” 小 D)antaofen 主干;皮孔 中 VG, 人面桃花 QN Renmmiantaohua 大小 扣瓣大红 大 Koubandahong mn 灰 小鸥宫粉” P mueXiaoougongfen 主干,皮孔 中 VG 别角晚水 Biejiaowanshui QN 密度 高 淡桃粉” Dantaofen P 三轮玉蝶” 少 mue'Sanlunyudie" 主干,枝刺 P VG 南京红’ Nanjinghong QN mne 数量 三吉野’ sanjiye 黄色 "米单绿" P.mnue“Midanl -年生枝条 绿色 P VG(b 泉州宫粉" mume*Quanzhougongfen" PQ 颜色 p 暗红色 坍出锦” mne'Shichujin
GB/T24884一2010 表A.1(续) 品 标 准 种 性状特征 性状特征性状特征 序号测试方法 性状特征 代码 描述 性质 类型 学 中文名 早种朱砂” P.mume‘Zaozhongzhusha'” 小 -年生枝条 10 MG(e) 烈公梅" QN 中 P mne*Iiegongmei 直径 大 送春" P mue*Songchun -年生枝条; 绿白 泉州宫粉" P.mue*Quanzhougongfen 11 VG 木质部表面 QI 铁骨红” 暗红 P,mume*Tieguhong 颜色 -年生枝条 通直 淡丰后” P,mwe'Danfenghou' 12 vG QI 形态 弯曲 龙游梅” P,mueL.ongyoumei 浅桃宫粉" 3 P,mue`Qiantaogongfen -年生枝条 VG P 13 ‘霓正宫粉 mwe'Nizhenggongfen QN 节间长度 单瓣黄香’P.ie'Danbanhuangxiang 枝条;节位瘤 品字梅" mume“Pinzimer 14 VG QL. 状凸体 密丛晚粉 P.mwe'Mieongwanfen' 黄绿 筋人茶尊 Jinruchae 叶片:幼叶 15 vG(d PQ 浅红 虎丘晚粉 Hugiuwanfen” P mtne 颜色 深红 品字梅" P.e*Pinzimei 绿色 淡丰后” P.mume‘Danfenghou vG 叶片;颜色 16 PQ 美人梅” P,mue'Meirenmei 紫红色 早凝弊" 短花枝 ‘Zaomingxin' m1um1e 花枝,主要 17 P MG(e 中花枝 算珠台阁” QN 141eSuanzhutaige 类型 长花枝 残雪” 单芽 黄金梅 P,mue'Huangjinmei 花芽:主要 双芽 VG 18 ‘束花宫粉 me'Shuhuagongfen QL *(十 类型 多芽 ‘素白台阁” "Sabaitaige 雪梅 Xuemei 花;二次开花 VG 19 QL 洱源二度 Eryuanerdu 南京红’ Nanjinghong 早 mne 20 P VG( 花:花期 粉妆台阁” Fenzhuangtaige QN 台阁绿尊 晚 儿夜寝觉 mwe‘Jiyeqinjiao 低 着 花 中 21 P VG(g 夏衣’ Xiayi QN 密度 高 粉红” Fenhong 小宫粉” me'Xiaogongen" vG 花;花托膨大 22 QI Danfenghou' 淡丰后” 淡丰后” mwe'Danfenghou' 短 23 中 MG(h 花:花柄长度 多小粉” QN Duoexiaofen 长 美人梅" P.mumeMeirenmei
GB/T24884?2010 A.1() ? ? ? ?? ?? ? ? P,mue'Wanhualve" 24 VG ;? ? ÷" PQ Danbanxingmei ? PeHonggianniao (<5) ; "?ι? ? P.mume'Danyungonglen 25 MG QL (5 ? Pe'Duoezhusha ?? Renmiantaohua ;? 26 vG С? QN ? P.eXia iaogonglen ?? С" PIeXiaohong "?? Peidai 27 VG(i ;? QL "??P.muneHuihoutansiang" ?? P,mume"Fenyugongen 28 VG ; QL " PuIeBianlve ;? С P,mueXiaolve ? 29 VG QL ? ? P.mumeFenzhangyudie" ;? ?? Midanl VG 30 QL ? ÷" P.mueMeirenmei ?" PIeCanxu6 ? P Yulugongfen Midanly ?? 1m 31 VG ;? PQ *?) ? Guiyangen' 1Mm ? ? Baixuzhusha ? Dayu P "? mueHongbi ? 32 VG ? mweFenzhusha QL ? ? ? mweBiejaowanshui С?" P P Xiaohongzhusha С" 33 VG ;? me'Xiaolve QL *(? P. ? ? muneJinqianlve С" mumeXiaoyudie 34 VG ;? QL ?" P.me'Danbantiaozhi ? С Xiaoyudie ? ?÷ PIe"HIuangiinmei ?? ? PIeHluangshanhuang :? xiang 35 VG ?? PQ ????" P.mumeHuangjinhe ?? ?? ? mwmeHonglingerhong Xiangxuegongfen ? ?? mme ?? ??? mune*Subaigongfen
GB/T24884?2010 A.1() ? ? ? ?? ?? ? ? ? ??P.mme"Feiyangongfen ;? ?? ??|P.mume"Fentaizhusha' 35 VG PQ ?? P ? ? mue'Jinzi 10 ?? 1r ? ÷ P.mumeMeirenmei ?? ?÷ P.mue'Wusemei 36 VG ;? ? ?? Midantiaozhi PQ ?? ?" Honghuawantiao ? " Pmwe'Honglingerhong 37 VG QL. ? С? P,mue"Xiaobaigongfen ? ?÷ Bachongyemei ;? ? ?? P Caishangonglen VG 38 PQ С?" ε? P.eXiaobaigongfen ? ι" P.ue*Danyungongfen С mmeXiaoyudie 39 ; ? mueDanfenghou QL. ? ?? Koubandahong ? ÷ P.me'Jiangmei ? ?÷ mwe'Huangjinmei ?? ?? Huangjinhe ?? Honglingerhong ? ?÷ m1 haoshuihongmei 40 VG :? PQ ??? 7/IiI72 ? ? nmiantaohua ?? ?÷ ? " ? ÷ 10 m4m ? ÷" la9e ? ?÷" ?? ?? m ?? ? Honglingerhong ? ?÷ ;? 4 VG PQ ?" ?? ? ? ?? ?÷" P.m ? " Pn uuV ? ÷ Meirenme P.mume 10 ???÷" P.mnneWusemei ? 42 VG ??P.muneMdamtiaoahtir" ? PQ ?? ?P.mumeHonghuawantiao
GB/T24884?2010 A.1() ? ? ? ?? ?? ? ? ÷ P.meJiangmei 43 VG(k ;? QL ι" Pmne*Fenyungongfen ?? ?÷ me Xueme1 ;??? ? Dayunzhaoshui' 44 VG PQ ? ? ι? Fenyungongfen ? ?? P.eHo Honghuawantiao P ? С mwe'Xiaoyudie 45 VG(I ?;? ? ÷ Bachongtangme QL ?? ? P4eJinqianlve ? С P.mue*Xiaoyudie" 46 vG PQ ?;? ? ? P muneFenzhusha С ?÷ P,mumneHuangjinmei С" Pue*Xi Xiaoudie 3 47 ; ON MS(m P,mune*Sanlunyudie ? P.mume'Songchun" P.mueDanfenghou P.mumeJiangmei ÷" P.mueFubantiaozhi ?'" vG;(n PQ ; ? ? 48 P.mume"Xuehaigongfen ? P.meFenghou ??P.mueJinqianlve ? ?÷ P,mueuan uanginmei Pe*Iianhushenfen' vG ;? QLl ?? 49 P1Ie Hugiugongfen (? ? ?" PIeJiangnantaige ? P.meFenghou P.me'Dayu 50 VG ; OI (? P.mumeFenghouu ?" P.mueXuehaigongfen : ? 51 VG " P,me'Hanhong QL ? ? P.mueHongbi P.mumeFenghouu 52 vG(o QN ?; "? PIeJiqianniao ?÷" P.mume'Huangijinmei ' P.mwe'Dayu 53 VG ; QL. " P.ue*Sanlunudie"
GB/T24884一2010 表A.1(续) 品 种 标 准 性状特征 性状特征性状特征 序号测试方法 性状特征 代码 描述 性质 类型 名 中文名 学 黄金梅" P.mweHuangjinmei vG 花瓣;大小 中 54 5 QN :小宫粉” P,mwe‘Xiaogongfen 大 丰后” P.mume‘Fenghou' 花瓣;相邻花 瓣位置关系 分离 黄金梅" P.mume'lHuangijinnmei” 接触 "寒红" 55 vG(p所有花瓣均 P. Hanhong QI e 要求正常花 重叠 ‘小宫粉” P.mume"Xiaogongfen" 瓣 大羽 花瓣,花尊 无 P e*Dayu 56 VG QL. 有 变绿尊" 瓣化 P,Ie“Bianlve” 单瓣杏梅" 花瓣,雄燕 P.mne*Danbanxingmei” 57 VG QL 瓣化 复瓣绿尊" P,Ie“Fubanlve 大羽” 无 P,mwe'Dayu 部分 58 VG 台阁花 红粉台阁’P.mwne‘Honglentaige 2 QL 全部 红怀抱子" P 3 me‘Honghuaibaozi” P 抱心 ‘台阁绿尊’ me'Taigelve 雄葛:着生 59 P VG 辐射 晚碗宫粉” mumnewanwangongen QL. 关 方式 四射 米单跳枝” P.mue‘Midantiaozhi P 短于花瓣 ‘短蕊粉” me'Duanruifen 雄蕊:相对与花瓣等长‘三轮玉蝶” Sanlunyudie 60 VG QN 长度 长于花瓣 长丝单红” P,e Changsidanhong 长短不 早凝馨” P.e*Zaoningxin 白色 "扣子玉蝶" P,Ie“Kouzivudie” vG PQ 花丝;颜色 谈水红 "粉红朱砂” 61 P.mwe'Fenhongzhusha” 紫红色 3 乌羽玉" P.me'Wuyuyu 黄色 素白台阁” P .mume'Subaitaige 红棕 ‘春城小朱砂’P,me'Chunchengxiao 62 vG PQ 花药颜色 zhusha 褐色 美人梅” P,mue‘Meirenmei "红粉台阁" P,ue*Hongfentaige” P eLiulao 0~1l 六宝 63 MS 雌蕊;数量 QL 江梅" P.mune‘Jiangmel >l 品字梅” P,mwe‘Pinzimei 10
GB/T24884一2010 表A.1(续) 品 种 标 准 性状特征 性状特征性状特征 序号测试方法 性状特征 代码 描述 性质 类型 名 中文名 学 完全退化‘红粉台阁” P mue‘Hongfentaige' 雌燕,发 育 64 VG 部分退化 束花宫粉’P.mue*Shuhuagongfen PQ 程度 正常 江梅 P.meJiangmei 不结实 ”红怀抱子 P.mume‘onghuaibaozi 65 vG 少量结实 ”初雁 QN 子房;结实 P.e*Chyan 易结实 品字梅” P.ue*Pinzimei (a)测试方法见4.2.5.l ()测试方法见4 ,2.5.2; c 渊试方法见4.2.6.1. (d)测试方法见4.2.6.2 e 测试方法见 f 测试方法见 g测试方法见 测试方法见 测试方法见4.2.6.10 m)测试方法见4.2.6.ll; n测试方法见4.2.6.12 o测试方法见4.2.6.13: p测试方法见4.2.6.14 性状特征图解 A.2.1表A.1中序号1品种性状特征(植株;树形)图解见图A.1 卵圆形 扁圆形 椭圆形 倒卵形 垂伞形 图A. 2各图中出现的1,2,3,4,5,6等表示的是表A.1性状特征表中的代码,不是数字编号 2)A. 11
GB/T24884一2010 A.2.2表A.1中序号3品种性状特征(植株;树姿)图解见图A.2 直立 半直立 半开张 开张 下垂 图A.2 A.2.3表A.1中序号18品种性状特征花芽;主要类型)图解见图A.3 , 单芽 双芽 多芽 3 图A A.2.4表A.1中序号31品种性状特征(花蕾;形状)图解见图A.4 卵形 阔卵形 倒卵形 球形 扁圆形 椭圆形 图A.4 A.2.5表A.1中序号33品种性状特征[花蕾;中心孔(顶面观]图解见图A.5 有 无 图A.5 12
GB/T24884一2010 A.2.6表A.1中序号39品种性状特征(花:花形)图解见图A. 碟形 浅碗形 碗形 6 图A A.2.7表A.1中序号49品种性状特征(花瓣;形状)图解见图A.7 匙形 倒卵形 卵形 圆形 扁圆形 图A.7 A.2.8表A.1中序号50品种性状特征(花瓣;皱褶)图解见图A.8 无 有 图A.8 A.2.9表A.1中序号51品种性状特征(花瓣;顶端形状)图解见图A.9 凹 圆 尖 图A.g 13
GB/T24884一2010 A.2.10表A.1中序号53品种性状特征(花瓣;排列)图解见图A.10. 不规则 规则 图A.10 A.2.11表A.1中序号59品种性状特征(雄蕊;着生方式)图解见图A.11 抱心 辅射 四射 图A.11 14
GB/T24884一2010 附 录B 资料性附录 技术问卷 术问 技 卷 编号(申请者不必填写 申请注册的品种名称(请注明中文名和学名); 申请人信息 共同申请人 申请人: 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 传真 电子邮箱" 3 品种起源 品种发现者 发现日期 育种者 育种时间: 杂交选育;早母本 父本 实生选育:早(母本 其他育种途径 选育种过程摘要 主要特征(第1栏括弧中的数字为附录A表A.1中性状特征序号,请在相符合的特征代码后的[]中划“、”) 4 4.1(1) 植株;树形 1卵圆形[]2扁圆形[]3椭圆形[]4倒卵形[]5垂伞形 1白色[]2黄绿色[]3浅黄色[]4浅红粉色[]5红粉色 4.2(40 6浅蓝粉色[]7蓝粉色[]8紫红色[]9深紫红[]10革紫色[ 花:正面主色 RHS名称及编号 1绿[]2鲜红[]3蜂紫心 4.3(24 花尊;颜色 RHS名称及编号 4.4(39) 花;花形 碟形[]2浅碗形[]3碗形 4,5(48 花;花瓣数量 l单瓣[]3复瓣[]5半重瓣[]7重瓣[]9极重瓣C 15
GB/T24884一2010 5. 相似品种比较信息 与该品种相似的品种名称 与相似品种的典型差异 6. 品种特征综述(按照附录A中表A.1性状特征表的内容详细描述 附加信息(能够区分品种的性状特征等》 7 抗逆性和适应性(抗旱、抗寒、耐涉、抗盐碱、抗病虫害等特性): 7.2繁殖要点 7.3栽培管理要点 7.4其他信息: 测试要求(该品种测试所需特殊条件等 8 9. 有助于辨别申请品种的其他信息 注:上述表格各条款预留空格不足时可另附A纸补充说明 申请者签名: 日期 16
GB/T24884一2010 参 考 文 献 [1]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关于测试指南制定的相关文件 TGP/5ExperienceandCooperationinDUsTesting TGP/6Arr forDUSTesting rangements TGP/7Development ofTestGuidelines TGP/8TrialDesignandTechniguesUsedinTheExaminationofDistinctness,Uniformity andsability TGP/9ExaminingDistinctness TGP/10ExaminingUniformity TGP/11ExaminingStability TGP/14GlossaryofTechnical,BotanicalandStatisticalTermsUsedinUPOVDocuments TGP/15NewTypesoCharacteristics UPOV/TG/160/3GuidelinesfortheConductofTestsforDistinctness,UniformityandSta bility.JapaneseApricotPrunusnume [2]陈俊愉 梅花品种图志.北京:林业出版社,1989 [3]陈俊愉.梅品种国际登录(1-19).园林,2004(1-12),2005(1-7). []陈俊愉.梅花的研究;梅花的品种分类 园艺学报,1962,1(3一4):335-350 [5]Guidelinesfortheconductoftestsfordistinctness,uniformityandstability.(Prunusmune SiebEtZucc.).TG/160/3.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连翘属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连翘属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连翘属的编号:GB/T24883-2010。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连翘属共有20页,发布于2011-01-012011-01-01实施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桂花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桂花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桂花的编号:GB/T24885-2010。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桂花共有18页,发布于2011-01-012011-01-01实施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