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13398-2008采

带电作业用空心绝缘管、泡沫填充绝缘管和实心绝缘棒

Insulatinghollowtubesandfoam-filledtubesandsolidrodsforliveworking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带电作业用空心绝缘管、泡沫填充绝缘管和实心绝缘棒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带电作业用空心绝缘管、泡沫填充绝缘管和实心绝缘棒的编号:GB13398-2008采。带电作业用空心绝缘管、泡沫填充绝缘管和实心绝缘棒共有22页,发布于2010-02-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K47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13.260;29.035
  • 实施日期2010-02-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22页
  • 文件大小1.01M

以图片形式预览带电作业用空心绝缘管、泡沫填充绝缘管和实心绝缘棒

带电作业用空心绝缘管、泡沫填充绝缘管和实心绝缘棒


国家标准 GB13398一2008 代替GB133982003 带电作业用空心绝缘管、泡沫填充 绝缘管和实心绝缘棒 Insulatinghollowtubesandfoam-filledtuhesandsolidrods forliveworking IEC60855:1985,Inslatingfoam-filledtubesandsolidrods forliveworking,MOD;IEC61235:1993,Liveworking nsdlatingholowtubesforeletricalpurposes.MoD) 2008-12-30发布 2010-02-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蹬委员会国家标准
GB13398一2008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分类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 1 附录A规范性附录受潮前和受潮后绝缘试验 13 附录B规范性附录)绝缘湿试验 附录C规范性附录)机械试验 附录D(规范性附录》绝缘耐压试验 附录E(规范性附录标志符号 18 附录F资料性附录)绝缘管、棒的有关参数 19
GB13398一2008 前 言 本标准除4.2为推荐性条文外,其余技术内容均为强制性条文 本标准修改采用IEC60855:1985《带电作业用泡沫填充绝缘管和实心绝缘棒》和IEC61235:1993 《带电作业用空心绝缘管》. 本标准与IEC60855:1985及IEC61235:1993相比,主要存在如下技术性差异 -我国空心管、泡沫填充管规格较为齐全,而IEC数量较少,根据我国现状进行了规格补充 -根据我国绝缘材料生产现状,将抗弯、抗扭力略有提高,要求更严格 章节的编排按GB/T1.1的要求与IEC的标准稍有差别 本标准代替GB13398一2003《带电作业用空心绝缘管、泡沫填充绝缘管和实心绝缘棒》 本标准与GBl3398一2003相比,修订的内容如下 去掉IEC前言; -增加了附录E标志符号; 根据产品目前的生产水平,提高了材料物理性能参数,增加了机械试验中轴向挤压强度的有关 技术参数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为规范性附录,附录F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带电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6)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网武汉高压研究院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华北电力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网武汉高压研究院、华北电网有限公司、 陕西袭川电力器材实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易辉、潘敬东、杨福民、龚延兴、胡毅、郝旭东、冯海潮、张丽华、何慧雯 本标准于1992年2月发布,于2003年1月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GB13398一2008 带电作业用空心绝缘管泡沫填充 绝缘管和实心绝缘棒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带电作业用管、棒类绝缘材料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标称电压在1kV及以上电力系统中,用于制作带电作业工具设备的空心绝缘管、泡 沫填充绝缘管、实心绝缘棒(异型管、伸缩管不包括在本标准内),这些绝缘材料是由合成材料制成的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033.I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浸溃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 GB/T1033.1一2008,IsO1183-1;2004,IDT) GB/T1034塑料吸水性的测定(GB/T1034一2008,Iso62;2008,IDT) GB/T1409测量电气绝缘材料在工频、音频、高频(包括米波波长在内)下电容率和介质损耗因数 的推荐方法(GB/T1409-2006,IEc60250;1969,MOD) GB/T16927.1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一部分;一般试验要求(GB/T16927.1一1997,eqvIEC6006o l:1989 分类 根据其制作材料及外形的不同绝缘管,棒材可分为3类见表1. 表1绝缘管、棒材分类 标准外径系列 别 类 名 称 mm 实心棒 10,16,24,30 空心管 18,20,22,24,26,28,30,32,36,40,44,50,60,70 泡沫填充管 18,20,22,24,26,28,30,32,36,40,44,50,60,70 注:填充绝缘管其标称外径与空心管系列相同 技术要求 4.1材料 绝缘管、棒材应由合成材料制成 合成材料可用无机或人造纤维加强,其外观颜色可由用户确定 其密度不应小于1.75g/cm',吸水率不大于0.15%,50Hz介质损耗角正切不大于0.01 填充泡沫应粘合在绝缘管内壁 在进行本标准所规定的试验时,除部件破坏引起的损坏外,泡沫或 粘接剂都不应损坏,绝缘管、棒材均应满足渗透试验的要求 4.2标称尺寸 所有测得的直径均应符合表2、表3规定的公差范围
GB13398一2008 表2实心棒标称尺寸及公差要求 标称外径 外径允许偏差" mmmm mm 10,16,24,30 士0.4 表3 空心管,填充管标称尺寸及公差要求 壁厚允许偏差" 标称外径/ 外径允许偏差/ 最小壁厚 mm mm mm mm 壁厚<5mmm 壁厚 >5mmm 18,20,22,24,26,28,30 士0.4 士0.2 32,36,40,44 士0.5 2.5 士0.3 士0,4 50,60,70 士0.8 4.3电气特性 4.3.1受潮前和受潮后的电气特性 用以制造绝缘工具的绝缘管、棒材应进行3001 长试品的1 工频耐压试验,包括干试验和受 mm min 潮后的试验 v工飘电压下的泄漏电流应符合表4的规定 试品在100kV 表4试品工频耐压试验及泄漏电流允许值 泄漏电流 试品电极间 A 标称外径 1nmin工频耐压试验 距离 kV(r.m.s) 干试验! 受潮后试验! mm mm 1d 30 30以下 实心棒 30 35 15 300 100 30 30及以下 10 管材 40 32~70 15 注;试验中记录最大电流,!以及电流与电压间的相角差p、p,要求p1、p>50(管)或40'(棒) 4.3.2湿态绝缘性能 用以制造绝缘工具的绝缘管、棒材应进行1200mm长试品的1h淋雨试验 试品在100kV工频 电压下应满足无滑闪,无火花或击穿,表面无可见漏电腐蚀痕迹,无可查觉的温升等要求 4.3.3绝缘耐受性能 用以制造绝缘工具的绝缘管、棒材应能耐受相隔300mm的两电极间1min工频电压试验 试品 在100kV工频电压下无滑闪,无火花或击穿,表面无可见漏电腐蚀痕迹,无可察觉的温升等要求 4.4机械性能 用以制造绝缘工具的绝缘管、棒材应具有一定的机械抗弯、抗扭特性,以及耐径向挤压、轴向挤压和 耐机械老化性能 4.4.1抗弯特性 各种绝缘管、棒材试品应满足表5的Fa、f、F,值
GB13398一2008 表5弯曲试验的Fa、、F,值 管和棒的外径 支架间距离 F F, 试品长度 N m N mm 10 270 540 0.5 20 16 0.5 1350 15 2700 实心棒 224 1.0 1750 15 3500 2.5 1.5 225o 40 2. 5 30 4500 18 0." 1000 500 12 2.5 20 550 12 1100 2.5 22 600 12 1200 221 .1 650 4 1300 2.5 1550 2.5 26 1.1 775 1 14 28 1.1 875 1750 2.5 2. 5 30 000 14 2000 管材 32 1.5 1 100 25 2200 2.5 25 36 1300 2600 1.5 2.5 40 2.o 1750 26 3500 44 2.0 2200 28 4400 2.5 5o 2.0 35o00 30 7000 2.5 21 60 2.o 6000 12000 2.5 21 2.5 70 10000 20000 注:F 初始抗弯负荷,f为挠度差值(指F/3,2/3F 以及2/3F 与F之挠度差值),F,为额定抗弯负荷 4.4.2抗扭特性 各种绝缘管、棒材试品应满足表6的C、aa,C值 表6扭力试验的c、a,c,值 管和棒的外径 C/ ad Nm Nnm mm 4.5 10 150 27 16 13.5 180 实心棒 2 150 40 80 30 70 150 140
GB13398一2008 表6(续 c 管和棒的外径 a ( Nm Nm mm 18 18.5 30 37 40 20 20 29 45 22 22.5 28 21 25 27 50 26 27.5 26 55 28 21 30 60 35 17 70 30 管材 40 35 80 32 36 6o 37.5 120 40 80 40 160 100 35 200 50 120 l6 240 60 320 12 640 70 480 10 960 注c为初始扭力.c,为额定扭力,a为偏转角 4 管材径向挤压特性 绝缘管树试品(包括填允管)应请足表了的F.R值 表7径向挤压试验的Fa、F,值 F 管材标称外径 E N mmm 18 250 500 20 325 650 22 400 800 24 500 1000 26 600 1200 28 700 1400 30 750 1500 32 850 1700 36 1500 3000 40 2150 4300 44 2500 5000 50 3450 6900 8200 60 4100 70 4750 9500
GB13398一2008 4.4.4管材轴向压力特性 各种管材应满足表8所规定的入更值 用于制作带电作业工具、设备的杆件,其入值不宜大 于120 表8管材轴向压力特性的入-y值 60 100 120 细长比入 10 80 0.98 0.59 0.33 0.2 0.143 压力折减系数w 注:入细长比 -压力折减系数 而入=L/r 管材长度,单位 mm; 惯性半径,单位,mm. 4.4.5机械老化特性 各种绝缘管、棒材试品在经过4000次弯曲循环后,不借助放大装置而用目测检查时,试品应无任 何损伤的痕迹,也不应有任何永久变形 在经过4000次弯曲循环试验后,这批试品还应能通过受潮前及受潮后的绝缘试验 在受潮前实测的电流不应超过表4中I,的限值,受潮后实测的电流!不应超过表4中l 的限 值 试验方法 5.1一般要求 制造厂家为使其产品得到认可,应提供 3m长的管15根,2.5m长的棒10根,这些样品由买主或相关试验单位保存 对所有试样进行外观检查和尺寸检验后,将样品分为三组,每组中各个试件进行不同的试验每种 试验三个试件),如表9所示 表9试验需用管、棒长度、数量 管 棒 试验内容 条款 1组 2组 3组 1组 2组 3组 3m4根 3m3根 外观检查和尺寸检查 2.5m3根 2.5m3根 3m3根 2.53m4根 0.1m5根 0.1m5根 染料渗透试验 电气试验 4.3.1 0.3m3根 0.3m3根 淋雨试验 1.2m3根 1.2m3根 弯曲试验 4.4.1 2.5m3根 2m3根 扭力试验 4.4.2 1.2m3根 1.2m3根 径向挤压试验 4,4.3 0.3m3根" 入=40,60 入=12o 入=80,100 轴向压力试验 4.4.4 各1根 1根 各1根 机械老化试验 4.4.5 2.5m3根 2m3根 参考试件 lm2根" lm2根" a根据5.9每件试品长度为标称外径的3倍 此两个试件不进行任何试验,仅作为参考试件
GB13398一2008 在应进行试验的组(3根或4根)中的每根上取出一段试样,每项试验在这一段试样上进行 若任 一试样不能通过表9列出的试验,则该产品应拒收 只有通过表9规定试验的产品,才可标明符合本标准 5.1.1材料的物理性能试验- -密度试验 按GB/T1033.1的A法进行 5.1.2材料的物理性能试验 -吸水率试验 按GB/T1034的规定进行 5.1.3材料的电气性能试验 -50Hz介质损耗角正切试验 按GB/T1409的规定进行 5.2外观检查和尺寸检验 5.2.1外观检查 用肉眼(手摸)从外观进行检查,检查试品是否光滑,有无气泡、皱纹或裂开,玻璃纤维与树脂间粘接 是否完好 5.2.2 尺寸检查 用量尺测量各试品的尺寸是否符合表2,表3之规定 5.3渗透试验 从表8所列试品组中截取100mm试件5根.将其完全浸泡在0.1%体积品红及蒸水溶液的容器 中,然后将以上容器放在真空箱中,并抽成低于6500Pa(约50t)的真空 试件在染料溶液中保持1h, 然后解除真空并取出试件 为避免切割时品红从试件端头扩散,切割前试件须在大气环境中干燥 24h 干燥后,将试件从每一端头截掉10mm 这样取得新试件沿纵向切开,试件切面应没有任何品红染料渗透 受潮前和受潮后绝缘试验 5 4.1一般试验条件 5 试验前,每件试品应以三氟三氯乙炕(CF.,CICFCl,)溶液(或无水酒精)擦净,并在空气中干燥 15min 从第一组绝缘管(棒)中分别截取300mm的试品3根进行试验 取样时,应避免使用端部100mmm 以内的绝缘材料 试验前,每件试品端部应以导电粘胶带(或铝箔)覆盖,在调整湿度使试件受潮时.必须将导电粘胶 带(或铝箱)去掉 试验布置如图A.1所示(见附录A) 测量设备离高压电极不得小于2m.测量引线、分流器以及任 选的保护间隙均应屏蔽接地 试品应放置在离地面高度约为1m的绝缘支撑上,按照GB/T16927.1 规定,在两电极间施加工频电压100kV有效值),并测量流过试品的电流(保护电极地端直接接地 规定电流以有效值表示,电流与电压间的相位差测量方法如下 电流(接地端)使其通过已知的阻抗 电压(线端)通过适当的分压器 试验中,试品各部分不应发生闪络和击穿现象 5.4.2受潮前试验 试品预先置于试验区域的大气环境中至少24h 两电极间施加工频试验电压1o0kV有效值 min,测量I,记录最大电流以及电流与电压间的相角差,各类绝缘材料试品的I、9值应满足表4 之允许值 5.4.3受潮后试验 将已通过受潮前试验的试品置于试验箱中(温度为23C、相对湿度为93%),经168h后,试品仍应
GB13398一2008 保持在93%相对湿度的大气中,并返回到试验区域的大气温度下进行试验,用干布轻轻将试品擦干后, 在与测量I和的相同条件下测量!和 在两种试验(受潮前和受潮后试验)中,试品相对于大地的位置应该相同,高压端也应一样 各类试品的和 值应满足表4的规定值 5.5绝缘湿试验(淋雨试验 5.5.1 一般试验条件 试验前,每件试品应以三氟三氯乙烧(CFCICFCl)溶液(或无水酒精)擦净,在空气中干燥15m m1n 从第二组绝缘管(棒)中分别截取1.2m的试品3根进行试验 取样时,应避免使用端部100 mm 以内的绝缘材料 用直径3mm4mm的铝线在绝缘管上缠绕3~4圈作试验电极,两极间距离为1m,试品两端不 得覆盖 试验场所应处于水温及环境温度在18C28C之间 试验布置如图B.1和图B.2所示 试品应倾斜45°,试验电极间施加工频试验电压100kV有效 值),加压持续时间为lh 5.5.2淋雨条件 湿试验按照GB/T16927.1的要求进行 平均淋雨率:1.0mm/min~1.5mm/min. -收集的水校准到20C的电阻率;l00Qm士5Qm. 然而,加压前不预淋试品,而是加压和喷水同时进行 5.6绝缘耐压试验 绝缘试验时在绝缘管或棒上相隔300mm的两电极间施加交流工频电压100kV有效值)1minr 试验布置如附录D所示 5.7弯曲试验 本试验在从第一组绝缘管(棒)截取的三个试品上进行 将2.5m(或2m)的试品置于两个滚轮构 成的支架上(见附录C),各类试品相应两滚轮轴线间距离见图c.1 在试品跨距中央放上50mm宽的皮带或织带,在皮带上施加一垂直的力F 以(200士5)N/s的速度逐浙加力 分别在荷载为1/3F,2/3F和F下维持30s以后测量其挠 度 对1/3F、2/3F以及2/3F 和F 所测得的挠度之间的差值,应小于表5之“f”值 然后,逐渐减小这个力.并在去掉力1min后.测量残余挠度,其值不应超过施加力F 对所测挠 度6% 将管或棒转动90、180"和270',在每一位置重复试验,在同样的荷载下,挠度“f”的变化不应超 过15% 由力F 所产生的挠度实测值,应和以前的试验结果相比较 在与上述相同条件下,逐渐施力增加到F,,然后保持该值30s,不应有破坏现象 继续施力,一直 到试品破坏为止,并记录试品的实际破坏负荷值 5.8扭力试验 本试验在第二组绝缘管(棒)截取的3根试品上进行 每根长1.2m 在试品的1m长度(夹头或端头之间上施加扭矩 所施扭矩以(5士2)N m/s的速度逐渐增加, 直到扭矩值C为止 此时应听不到异常的响声,也看不见明显的缺陷 在维持初始扭矩C值3000s 后,测得的角偏移应小于相应的角度aa(其规定值见表6). 然后,除去扭矩,1min后测量偏移残余角,应小于1%. 再按上述步骤重施一个逐渐增大的扭矩,直到额定扭矩C 达到C,值时维持30s,不应有损坏的 痕迹
GB13398一2008 再继续增加扭矩,一直到试品破坏,记录破坏扭矩值 5.9管材径向挤压试验 本项试验在第二组中截取的3根试品上进行 每根试品的长度为其标称直径的3倍 试品应置于两块平行的光滑的刚性平板之间,并加以挤压(见附录c图c.4) 平板长度至少应等 于试品长度加上20mm,两平板之间距离以2mm/min恒定速度逐渐减少 在试验过程中,应记录所施加的力F的两个特殊值 F=F 第一次失去线性处F的最小值,该值对应于力的损失公F>0.01F a b F一F,试验前3min位移<6mm),记录下的F的最大值,以及整个试验过程中加于试品的 力F(这个力F是时间的函数. 实测的F 及F,,应大于表7之规定 5.10管材轴向压力试验 本项试验在第一组中截取L=40× 及L=60X,, 的各一根试品上进行 本项试验在第二组中截取!=120×r, 的一根试品上进行; 本项试验在第三组中截取L=80×r 及L=100Xr, 的各一根试品上进行; 这项试验共进行5根一组的轴向压力试验,要求试品其中点侥度f.<40mm .11机械老化试验 本项试验在第三组绝缘管(棒)中截取的3根试品上进行 这项试验是按照5.7规定的试验条件下,使每件试品承受1000次弯曲循环 在试品中点沿相隔 90°的4个方向施加表5中所规定的压力Fa 加载与卸载时间可控制在0.5min~1.0min之间 每件试品在一个方向承受1000次弯曲循环 后,将管(棒)转动90,继续按表5中规定的力F 施加,共经过4000次循环 在经过4000次弯曲循环的试品中截取每根长为0.3m的试品两根,这些试品应能承受4.3.1所 规定的电气试验(受潮前及受潮后试验). 检验规则 1 6. 检验项目 各类试验的检验项目规定列于表10. 表10各类绝缘管,棒材检验项目分类规定 检验分类 序号 检验项目 试验依据 试验方法 型式试验抽样试验出厂试验 绝缘材料物理、电气性能 4.1 5.1.1,5.1.2,5.1.3 外观检查和尺寸检验 4.2 5.2.1,5.2.2 染料渗透试验 4.l 5.3 受潮前后绝缘试验 4.3.1 5.4 淋雨试验 4 .32 5,5 5 绝缘耐压试验 4.3.3 6 弯曲试验 扭力试验 4.4.2 5,8 挤压试验 4.4.4 5.10 机械老化试验 4.4.5 10 5.l1l 注;“、"表示必须进行的试验项目,“一"表示不进行试验
GB13398一2008 6.2型式试验 制造厂家对定型前的产品按本标准第4章所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型式试验 如绝缘管、棒材的制 造工艺或使用的材料改变以致影响到产品的性能,或者异地生产,则应重新进行型式检验 在绝缘管、 棒材的制造和使用的材料没有任何变化的情况下,亦应每隔5年重新进行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按6.1表10所规定的检验项目和第5章所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 试品取样按5.1表9 的规定抽取 6.3抽样试验 抽样检验应在已交付的批量绝缘管、棒材中进行 抽样检验按6.1之表10所规定的检验项目和第 5章所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 按照买方与厂家的协议,抽样试验可以包括6.1之表10所规定的全部型式检验项目或部分型式检 验项目 抽样试验的试品在已交付的批量中随机抽取2组计7根(绝缘管试品长度为3m,绝缘棒试品长度 为2.5m) 对于抽样试验结果,凡有不符合第4章之技术要求(其中任一条),买方可拒收 出厂试验 对出厂的全部产品均应按6.1之表10所规定的检验项目和第5章所规定的试验方法,逐只进行 试验 对出厂的一批绝缘管、棒材,对其机械性能应作抽样检验 在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5根试品,按照 表5中的数值要求.以及5.了的试验方达进行试验 如抽取的5个试品全昂通过了出厂机械试验.,则认 为该批产品通过了抽样检验 如抽样试品中,任一试品达不到表5之要求,则在该批产品中加倍抽样 抽10根),若所有试验全部通过了出厂机械试验,则还可认为该批产品出厂机械检验合格;若加倍抽样 机械试验时,又有一只及以上试品不能通过试验,则认为该批产品为不合格产品 标志,包装 标志 每根出厂的绝缘管、棒材应有永久性的明显标志(所有标志应不影响产品特性); 符号(双三角形)(见附录E); 绝缘管、棒材的名称和规格; 制造厂名; 颜色标记 制造日期 7.2验收 7.2.1验收按本标准抽样试验项目进行 7.2. 2 若买方有特殊要求,买方与制造厂双方按签订的合同办理 7.3包装 绝缘管、棒材应用防潮的塑料袋或其他防潮材料包装 产品与产品之间应垫纸,整个包装应牢固 包装物表面应有明显的“防潮”,“防雨”,“严防碰撞”等字样 在包装物上至少应有如下标志: 制造厂名 数量和重量 出厂检验合格证 执行标准的编号 出厂日期
GB13398一2008 附 录A 规范性附录 受潮前和受潮后绝缘试验 100kV5kV/s 连续焊接管 屏蔽引线 试品 电容 波电阳)分压烈 测量设备 <10000o 测量设备输入阻抗 注测量区应离开任何高压鄙至少2m. 图A.1典型试验回路 4香焦插头插座 B黄钢 保护电极 电极支座 黄铜电极 300mm长的试品 用导电粘胶带来保证接触 黄锅电极 电极支座 绝缘材料 4香蕉插头插座 4香蕉插头插座娜至保护电极上 图A.2安装图 10
GB13398一2008 单位为毫米 12铜管娜至黄制板上 .5厚黄铜板 45 500 图A.3保护电极结构图(需要两个 单位为毫米 52 o8.2 A绝缘材料 44.8 中44.86 B黄铜 52 M8 绝缘管用的2XM810 绝缘棒用的2×M8 赞制城得 黄铜螺杆惜有4管孔 图A.4保护电极A,B部件结构图 1l
GB13398一2008 单位为毫米 二个铜电极 二个铜电极 N-10 申4香熊插头插孔 M8 二个绝缘支座 t10 N+0.2 +10 N0.2 二个绝缘支座 52 52 a)N<32mm b32mmN<40mm 单位为毫米 二个俐电极 M 037 +10 0.2 二个绝缘支座 e37." c 10mmGB13398一2008 B 附 录 规范性附录 绝缘湿试验 高压电极 试品倾斜45" 电模同1m 图B.1典型试验布置 单位为毫米 试品 4铝线绕3~4 用胶带固定的电极 接地引线 图B.2电极布置详图 13
GB13398?2008 ? C 淶?? е ?/ ? ??? mm mm mm 500 10~16 1822 700 224 1000 2430 1100 30 32~36 1500 40~70 2000 ?C.1 ?-?? -ui O35 ?C.2?? 14
GB13398一2008 用弹性套爪紧固绝缘管 被试管 树脂 用憔形夹头紧固绝缘管 螺轩 9 树朋 被试管 树脱 被试管 适合于夹头用的外套 图C.3扭力试验 -绝缘杆固定法示例 单位为毫米 270 二块挤压板 材科杨氏系数(弹性模量>2.210'Nm 试验装配 力中心线 对好中心的试品 "板 利用德形整置便地力点向下移动 以保证上灰的稳定 图c.4径向挤压试验 15
GB13398一2008 单位为毫米 150X150 球饺 -+0.5- 绝综管 0.5 图c.5轴向压力试验 -绝缘管固定示例 16
GB13398一2008 D 附 录 规范性附录 绝缘耐压试验 单位为毫米 " 绝缘台 100kV 30o 300 金属支架 多股绞线电极宽度不小m 5mm 绝缘竹 图D.1典型试验布置 17
GB13398一2008 附 录 E 规范性附录 标 志 符 根据需要确定长度 注1;制造厂名、商标,型号及制造日期等信息在“1"中标明 注2,检验周期和检测日期在“2"中标明 注3:r可以是16,25或40,y=.r/2,单位为mm. o 注4ie为线条的宽度,为 mm 图E.1标志符号 18
GB13398一2008 附 录 资料性附录 绝缘管、棒的有关参数 表F.1绝缘管、棒的有关参数 抗拉强度/(N/em 60000 轴向抗压强度/(N/cm 25500 弹性模量/Pa 44×10"

原电池第4部分:锂电池的安全要求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原电池第4部分:锂电池的安全要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原电池第4部分:锂电池的安全要求的编号:GB8897.4-2008采。原电池第4部分:锂电池的安全要求共有26页,发布于2010-03-0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组件兼容性要求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组件兼容性要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组件兼容性要求的编号:GB22134-2008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组件兼容性要求共有12页,发布于2010-02-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