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8878.8-2016

空间科学实验转动部件规范第8部分:装配

Specificationoftherotatingcomponentinspacescienceexperiments—Part8:Assemble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空间科学实验转动部件规范第8部分:装配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空间科学实验转动部件规范第8部分:装配的编号:GB/T28878.8-2016。空间科学实验转动部件规范第8部分:装配共有9页,发布于2016-11-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V22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49.035
  • 实施日期2016-11-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9页
  • 文件大小332.75KB

空间科学实验转动部件规范第8部分:装配


国家标准 GB/T28878.8一2016 空间科学实验转动部件规范 第8部分装配 Specifieationoftherotatingcomponentinspaceseieneeexperiments Part8:Assemble 2016-08-29发布 2016-11-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8878.8一2016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般要求 4.1文件 4.2岗位人员 环境 4.3 设备、工具和专用工装 4.4 4.5轴承零件的存放及启封 4.6多余物控制 过程质量控制 4.7 装配详细要求 流程图 5.1 5.2准备 5.3装配 5.4跑合 5.5检查测试 附录A(资料性附录)轴承清洗方法
GB/T28878.8一2016 前 言 GB/T28878(《空间科学实验转动部件规范》分为以下10个部分 -第1部分:设计总则; 第2部分;润滑设计要求; 第3部分:滚动轴承验收; 第4部分;润滑油验收 第5部分;电机验收3 第6部分;性能测试 第7部分;可靠性试验; 第8部分;装配 第9部分交付 第10部分;储存复验 本部分为GB/T28878的第8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全国空间科学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12)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雷松涛、王晨飞、杨溢、刘云猛
GB/T28878.8一2016 空间科学实验转动部件规范 第8部分:装配 范围 GB/T28878的本部分规定了空间科学实验装置转动部件装配的要求,流程 本部分适用于空间科学实验装置中采用滚动轴承的转动部件装配及工艺文件的编制 其他空间转 动部件的装配及工艺文件可参照使用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07.2滚动轴承测量和检验的原则及方法 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第1部分空气洁净度等级 GB/T25915.12010 空间科学实验转动部件规范第1部分;设计总则 GB/T28878.1 空间科学实验转动部件规范第3部分;滚动轴承验收 GB/T28878.3 B/T28878. 空间科学实验转动部件规范第6部分性能测试 GJB467生产提供过程质量控制 GJB5296多余物控制要求 GJB/Z106工艺标准化大纲编制指南 术语和定义 GB/T28878.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多余物extramaterial 产品中存在的由外部进人或内部产生的与产品规定状态无关的一切物质 一般要求 4.1文件 装配前,应按GJB/Z106的规定编制装配工艺文件,作为装配作业的依据 4.2岗位人员 岗位人员应符合以下要求: a)具有相应岗位资质; b)装配时着装应符合实验室的要求和多余物控制的要求
GB/T28878.8一2016 4.3环境 环境应符合以下要求 洁净度符合GB/T25915.l一2010,其中: 1) 轴承合套前的操作环境Is(6级; 2) 轴承合套后的操作环境IsO7级; 3)部件装配及试验环境ISO7级 多余物控制见4.6 b 温度20C士5C,相对湿度30%一50% c 4.4设备、工具和专用工装 设备、工具和专用工装应状态完好,检测用计量器具应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4.5轴承零件的存放及启封 轴承零件(包括内外圈,钢球和保持架,储油器以及润滑油等待装的零件)存放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a)分别存放置于干燥密闭器具中,避免阳光照射 b)轴承零件和存放器具均做一一对应的标识; 启封时,用石油腿清洗,干燥后使用 c 4.6多余物控制 多余物控制贯穿装配全过程,多余物控制应按GJB5296执行,并符合以下要求 a)装配操作现场和台面应保持整洁,不得放置与装配无关的器物 b轴承,电机等零部件不宜过早从内包装中取出,外包装不宜带人装配操作间 在装配过程中工具,量具应保持清洁; c) D 轴承清洗应使用专用清洗工具,避免多余物进人轴承沟道、粘附在保持架或滚动体上,清洗方 法参见附录A 过程质量控制 装配过程的质量控制应符合GJB467的要求 装配详细要求 5.1流程图 装配过程按图1所示流程进行
GB/T28878.8一2016 齐套性检查 尺寸链确定 准备 轴承状态确认 保持架浸油 安装轴承 预紧力加载 配 润滑油脂注入 负载 拆检 跑合 再装 参数设置 检查测试 图1流程框图 5.2准备 5.2.1齐套性检查 齐套性检查一般包括 a)待装配的零件,部件、组(整)件已齐套、标识完好并经检验合格 b对有配装要求的零件,部件、组(整)件,具备有效的配装数据和安装标识,对配合精度6级和 6级以上的零件,应复核相关数据 当预装过程中有需要工艺零件的(如跑合前预装的轴承储油器和保持架),应准备工艺零件 必要时,还应准备备份零件; d)对于可拆卸轴承.不同套轴承之间各零件不可互换; 使用油润滑的转动部件,应有润滑材料合格证明 e f 工艺件、辅助材料及清洗液齐套 5.2.2轴承状态确认 轴承状态应符合以下要求: a)零件在装配前完成清洗,清洗方法参见附录A,清洗后的产品标识与清洗前一致; b确认产品证明书(性能参数表)与产品标识一致 必要时,对轴承产品按GB/T28878.3和 GB/T307.2进行关键数据的复测; 通过目检复检表面状态,无裂纹、凹陷、压痕,锈蚀及其他影响产品性能的机械损伤,无多余物、 无污迹,涂覆层应保持完好 必要时,进行显微检查
GB/T28878.8一2016 5.2.3轴系装配尺寸链的确定 确定装配尺寸链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a)选定配套零件; b确认每个零件的尺寸; 施加设计文件规定的轴承预紧力,实测轴承轴向加载时的变形量; c d)根据实测数据,确定运动部件装配的装配尺寸链 5.2.4保持架和储油器的浸油 含油保持架和储油器的浸油应符合以下要求: 浸油前要用专用清洗剂清洗干净,并烘干称重; a) b浸油操作在专用真空浸油设备中进行 在真空中浸油一般24h左右 c) 真空浸油后应在擦去浮油后称重,计算含油率 d 5.3装配 5.3.1轴承安装 安装轴承应符合以下要求 a)按轴承的成套性标识、配对标识和配装标识,逐个确认轴承的安装位置和方向; b)用压力器具或其他专用工装对待装轴承施加作用力,使轴承准确安装到位且不发生损伤 分离型轴承内外圈分别安装,装配作用力施加在安装的套圈端面上 工装与套圈接触的施压 端面应光滑平整,不发生轴承表面磨损 非分离型轴承,装配工装端面同时压住轴承内,外圈端面 d 避免强力冲压或直接敲击轴承,不得通过轴承钢球传递压力,不得对轴承保持架以及其他易变 形零件施加作用力 5.3.2润滑油脂的注入 润滑油脂的注人应符合以下要求 a)采用油润滑的轴承,在轴承装配结束后,注人润滑油; b 采用脂润滑的轴承,按工艺文件的规定注人润滑脂或油脂混合物; 对于需要跑合后正式安装的轴承,按工艺文件注人初始油量 c 5.3.3角接触轴承轴系预紧力加载 5.3.3.1定位预紧加载 定位预紧加载应符合以下要求 a)按工艺文件规定的预紧力,对每个轴承单独加载,测量每个轴承内外圈的轴向相对变形量 b根据轴向相对变形量的测量结果,通过计算装配尺寸链,修配垫圈、端盖、衬套或套圈零件,保 证在轴承装配后对轴承上施加了预定的预紧力; 对实际施加的预紧力的准确性进行检测或做出评价 5.3.3.2定压预紧加载 定压预紧轴承的加载应根据轴承轴向对变形量的测量结果,选择合适的弹性零件进行加载装配
GB/T28878.8一2016 5.3.4角接触轴承轴系预紧力加载的确认 轴承装配完成后,应进行检测确认装配质量和预紧量符合设计要求 可通过以下方法对预紧加载 的结果进行验证和评价 a)对轴系预紧力的量化确认可采用测定轴向窜动量的方法 b按照G;B/T28878.6测量部件静摩擦力矩,动摩擦力矩值及摩擦力矩波动情况 按照GB/T28878.6测量部件油膜电阻百分时间的情况 c 5.4跑合 5.4.1负载及环境 跑合部件的负载(可采用转动惯量等效的圆盘结构作为跑合负载),运转速度与在空间运行基本一 致,跑合环境见4.3 5.4.2参数及方式 根据部件转动特性,选择以下方式进行 D采用工作小时数能达到跑合目的的话动部件,跑合时间可选50h一300h; 用动作次数比工作小时数更有效达到跑合目的的活动部件,宜以动作次数进行跑合 试验中 b 受试部件的动作次数是设计寿命次数的5%或100次中较大的次数; 在工艺文件中明确要求时,可用加速运转或施加附加应力等价跑合; c 跑合结束后,应对照试验前后的轴向窜动量和摩擦力矩进行检查测试分析,确认跑合的有 d 效性 5.4.3拆检 跑合后一般进行拆检,对轴承的润滑状态进行检测,确定跑合的有效性 拆检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a)转动部件分解,取出轴承拆解 拆检过程中确保所有的零部件完好无损,并进行零件标识; 按附录A的方法对轴承内外圈、钢球进行再清洗.清洗时保持轴承的可识别性 b e)按GB/T28878.3的要求对滚道和钢球的表面状态进行检测 5.4.4再装 拆检后的转动部件再装时符合以下要求 a)更换工艺保持架,按5.3的方法对通过跑合过的轴承零件进行再装 b 拆装后的紧固件不宜重复使用 再装时对多余物控制应符合GJB5296要求 c 5.5检查测试 装配完成后应进行多余物检查,多余物控制应符合GJB5296要求 装配完成的转动部件,应在符合4.3c)要求的大气室温环境下至少连续预运转10h,然后按 GB/T28878.6的规定进行测试
GB/T28878.8一2016 附 录A 资料性附录 轴承清洗方法 A.1油润滑轴承零件的清洗处理 清洗处理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a)用于装配的零件清除毛刺和各种多余物 b 对于轴承内外圈采用超声波清洗,用专用清洗剂,以除去表面污垢和防锈油等 清洗后的轴承经绸布擦干后置于干燥箱(50C)中烘干 除特别规定外,已含油保持架不进行 清洗 轴承内外圈、滚珠、保持架检查及称量,做好相应的方向性标识 d 清洗后零件、,部件、组整)件应放置在防湿、防尘的容器或设备内 严禁用裸手接触已清洗的 e 轴承内,外沟道,不准许用棉花、纱布等可能产生多余物的物料擦抹轴承沟道 A.2Mos,固体润滑膜轴承的清洗处理 A.2.1 轴承零件镀膜后的清洗 轴承零件镀膜后的清洗检查应符合以下要求 分别将钢球及套圈浸在丙酮溶液中,用专用擦拭物逐一进行擦洗,擦洗后进行显微检查轴承内 外圈沟道及钢球表面状况; b)分别将擦洗检查后的钢球及套圈在丙酮溶液中超声波清洗5"m min; c 清洗后进行真空干燥处理,时间为15min(真空度优于1×10-'Pa,温度为50C) d 钢球及套圈分别在无水乙醇溶液中超声波清洗5 min 再次进行真空干燥,条件见c); 将保持架在专用清洗剂中进行超声波清洗10nmin,然后进行真空干燥,条件见c)3 f 将保持架在石油鲑和无水乙醇中分别进行清洗,然后进行真空干燥,条件见e) 镀膜后的合套轴承清洗检查 A.2.2 合套轴承清洗检查按下要求依次进行 合套轴承应在专用清洗剂中进行冲洗,并进行真空干燥,条件见A.2.le),时间约为15min a b)将合套轴承在无水乙醇溶液中进行冲洗,冲洗为5min,再次进行真空干燥,条件见A.2.le).

空间科学实验转动部件规范第8部分:装配GB/T28878.8-2016

随着空间科学实验的不断发展和转动部件的应用,如何正确、安全地进行装配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而GB/T28878.8-2016则为这一问题提供了指导。 该规范主要包括装配的基本原则、装配前的准备工作、装配过程中的要求等多个方面。其中,基本原则包括装配的正确性、可靠性、安全性三个方面;准备工作则涉及图纸、零件、工具等多个方面;装配过程中则需要注意各种细节和环节,确保装配的成功进行。 通过遵守GB/T28878.8-2016的规定,可以使得转动部件的装配更加标准化、科学化。同时,也可以提高装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空间科学实验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总之,GB/T28878.8-2016为空间科学实验转动部件的装配提供了标准,可以为该领域的工作者提供更加科学、规范的工作指南。

空间科学实验转动部件规范第7部分:可靠性试验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空间科学实验转动部件规范第7部分:可靠性试验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空间科学实验转动部件规范第7部分:可靠性试验的编号:GB/T28878.7-2016。空间科学实验转动部件规范第7部分:可靠性试验共有14页,发布于2016-11-01
空间科学实验生物样品加载技术要求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空间科学实验生物样品加载技术要求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空间科学实验生物样品加载技术要求的编号:GB/T32870-2016。空间科学实验生物样品加载技术要求共有9页,发布于2016-11-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