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6990-2011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技术条件

Fuelcellelectricvehicles-Onboardhydrogensystem-Specifications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技术条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技术条件的编号:GB/T26990-2011。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技术条件共有6页,发布于2012-03-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T47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43.080.01
  • 实施日期2012-03-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6页
  • 文件大小342.48KB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技术条件


国家标准 GB/T26990一2011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 技术条件 Fuelcelleleetrievehieles一Onhoardydrgensyste Speeifications 2011-09-29发布 2012-03-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监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花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26990一2011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l4)归口 本标雅起草单位;清华大学,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全世、朱家瑾、何云堂、杨伟斌
GB/T26990一2011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 技术条件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车载氢系统的技术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压缩氢作为燃料,在环境温度15C时,工作压力不超过35MPa的燃料电池电 动汽车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T24548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术语 GB/T24549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GB/T26779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加氢口 术语和定义 GB/T2454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氢系统hydrogensystem 从氢气加注口至燃料电池进口,与氢气加注、储存、输送、供给和控制有关的装置,参见附录A 主关断阀mainshutofrvale 种用来关断从储氢容器向该阀下游供应氢气的阀 3.3 储氢容器单向阀containercheckvalve 储氢容器主阀中的一种用来防止氢气从储氢容器倒流回其加注口的阀 3 压力调节器pressureregulator 将氢系统压力控制在设计值范围内的阀 3.5 压力释放阀pressurereliefvalve 当减压阀下游管路中压力反常增高时,通过排气而控制其压力在正常范围的阀 要求 4.1 -般要求 4.1.1 车载氢系统应符合GB/T24549的规定,且车载氢系统及其装置的安装应能在正常使用条件
GB/r26990一2011 下,能安全、,可靠地运行 4.1.2氢系统应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其他技术文件制造并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氢系统设 计应最大限度减少高压管路连接点的数量,从设计上保证管路连接点施工方便、密封良好、易于检查和 维修 4.1.3氢系统中与氢接触的材料应与氢兼容,并应充分考虑氢脆现象对设计使用寿命的影响 储氢容器组布置应保证车辆在空载、满载状态下的载荷分布符合GB7258的规定 氢系统中使用的部件,元件、材料等,例如,储氢容器、压力调节器,主关断阀、压力释放阀、压力 释放装置、密封件及管路等应是符合相关标准的合格产品 主关断阀,储氢容器单向阀和压力释放装置(PRD)应集成在一起,装在储氢容器的端头 主关 断阀的操作应采用电动方式,并应在驾驶员易于操作的部位, ,当断电时应处于自动关闭状态 4.1.7应有过流保护装置或其他措施,当由检测储氢容器或管道内压力的装置检测到压力反常降低或 流量反常增大时,能自动关断来自储氢容器内的氢气供应;如果采用过流保护阀,应安装在主关断阀上 或紧靠主关断阀处 4.1.8每个储氢容器的进口管路上应装手动关断阀或其他装置,在加氢,排氢或维修时,可用来单独地 隔断各个储氢容器 4.2储氢容器和管路 不允许采用更换储氢容器的方式为车辆加注氢气 4.2.1 4.2.2氢系统管路安装位置及走向要避开热源以及电器、蓄电池等可能产生电弧的地方,至少应有 200mm的距离 尤其管路接头不能位于密闭的空间内 高压管路及部件可能产生静电的地方要可靠 接地,或其他控制氢泄漏量及浓度的措施,即便在产生静电的地方,也不会发生安全问题 储氢容器和管路一般不应装在乘客舱、行李舱或其他通风不良的地方;但如果不可避免要安装 在行李舱或其他通风不良的地方时,应设计通风管路或其他措施,将可能泄漏的氢气及时排出 储氢容器和管路等应安装牢固,紧固带与储氢容器之间应有缓冲保护垫,以防行车时发生位移 和损坏 当储氢容器按照标称工作压力充满氢气时,固定在储氢容器上的零件,应能承受车辆加速或制 动时的冲击,而不发生松动现象 有可能发生损坏的部位应采用覆盖物加以保护 储氢容器紧固螺栓 应有防松装置,紧固力矩符合设计要求 储氢容器安装紧固后,在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向上应能 承受8g的冲击力,保证储氢容器与固定座不损坏,相对位移不超过13mm 4.2.5支撑和固定管路的金属零件不应直接与管路接触,但管路与支撑和固定件直接焊合或使用焊料 连接的情况例外 .2.6刚性管路应布置合理、排列整齐,不得产生与相邻部件碰撞和摩擦;管路保护垫应能抗震和消除 4. 热胀冷缩影响,管路弯曲时,其中心线曲率半径应不小于管路外直径的5倍 两端固定的管路在其中间 应有适当的弯曲,支撑点的间隔应不大于1m. 4.2.7储氢容器及附件的安装位置,应距车辆的边缘至少有100mm的距离 否则,应增加保护措施 4.2.8对可能受排气管,消声器等热源影响的储氢容器、管道等应有适当的热绝缘保护 要充分考虑 使用环境对储氢容器可能造成的伤害,需要对储氢容器组加装防护装置 直接暴露在阳光下的储氢容 器应有必要的覆盖物或遮阳棚 4.2.9当车辆发生碰撞时,主关断阀应根据设计的碰撞级别,立即(自动)关闭,切断向管路的燃料供应 4.3氢气泄漏量及检测 氢气泄漏量;对一辆标准乘用车进行氢气渗透量,泄漏量评估时,需要将其限制在一个封闭的空 间内,增压至100%的标称工作压力,确保氢气的渗透和泄漏量在稳态条件下不超过0.15NL/" min 4.3.2在安装氢系统的封闭或半封闭的空间上方的适当位置,至少安装一个氢泄漏探测器,能实时检
GB/T26990一2011 测氢气的泄漏量,并将信号传递给氢气泄漏警告装置 4.3.3在驾驶员容易识别的部位安装氢气泄漏警告装置;该装置能根据氢气泄漏量的大小发出不同的 警告信号 泄漏量与警告信号的级别由制造商根据车辆的使用环境和要求决定 一般情况下,在泄涮 量较小时,即空气中氢气体积含量>2%时,发出一般警告信号;在氢气泄漏量较大时,即空气中氢气体 积含量>4%时,立即发出严重警告信号,并自动关断氢供应;但如果车辆装有多个氢系统,允许仅关断 有氢泄漏部分的氢供应 当氢泄漏探测器发生短路、断路等故障时,应能对驾驶员发出故障报警信号 4.3.4 4.4加氢口 4.4.1加氢口应符合GB/T26779的规定 加氢口的安装位置和高度要考虑安全防护要求并且方便加气操作 4.4.2 4.4.3加氢口不应位于乘客舱、行李舱和通风不良的地方 4.4.4加氧口距暴露的电气端子,电气开关和点火源至少应有200mm的距离 4.5压力释放装置和氢气的排放 4.5.1压力释放装置 为防止压力调节器下游压力异常升高,允许采用下列两种方式 通过压力释放阀排出氢气; 关断压力调节器上游的氢气供应 4.5.2氢气的排放 当压力释放阀排放氢气时,排放气体流动的方位、方向应远离人、电源,火源 放气装置应尽可能安 装在汽车的高处,且应防止排出的氢气对人员造成危害,避免流向暴露的电气端子,电气开关器件或点 火源等部件 所有压力释放装置排气时应遵循下列原则 不应直接排到乘客舱和行李舱; 不应排向车轮所在的空间; 不应排向露出的电气端子电气开关器件及其他点火源; 不应排向其他氢气容器; 不应朝本车辆正前方排放 4.6压力表和氢气剩余量指示表 驾驶员易于观察的地方,应装有指示储氢容器氢气压力的压力表,或指示氢气剩余量的仪表
GB/T26990一2011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氢系统示意图 叙系统 中乐 高压 压力释放阀排放口 加注口至压力调节器上游 压力调节器 氢气加注口 单向网 带单向阀D 过流保护阀 乐力释放网 主关断 压力释放装置PRD 储氢容器 PRD排放口 图A.1氢系统示意图 GB/T26990一2011《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技术条件》 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 本修改单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20年7月21日批准,自2020年 7月21日起实施 将第1章范围中的“本标准适用于使用压缩氢作为燃料,在环境温度15C时,工作压力不超过 35MPa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修改为“本标准适用于使用压缩气态氢作为燃料,在环境温度15C时,车 载氢系统标称工作压力不超过70MPa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二、将4.2.6中的“管路保护垫应能抗震和消除热胀冷缩影响,管路弯曲时,其中心线曲率半径应不 小于管路外直径的5倍”修改为“管路保护垫应能抗震和消除热胀冷缩影响 管路弯曲时,应根据管路 弯曲变形等选用适当的中心线曲率半径,并满足安全使用要求”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技术条件GB/T26990-2011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可再生能源的逐渐普及,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汽车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应用。然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推广仍面临着很多技术和经济上的问题。其中,车载氢系统就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车载氢系统是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能够实现高效、稳定、安全运行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它负责将氢气与氧气在燃料电池中反应产生电能,并将电能输出至驱动电机,从而推动汽车行驶。GB/T26990-2011是中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发布的关于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技术规范的标准,它对车载氢系统的各项技术指标作出了详细规定。

根据GB/T26990-2011的规定,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车载氢系统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 氢气质量:纯度不低于99.95%,含水量不超过10ppm;
  2. 氢气压力:容器最高工作压力不超过70MPa;
  3. 燃料电池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恒定功率下,能够正常运行1000小时以上;
  4. 安全性:在各种情况下均不发生泄露、着火或爆炸等危险情况。

同时,GB/T26990-2011还对车载氢系统的热管理、制冷系统、氢气贮存与输送、燃料电池堆的组成、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这些规定为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产业化推广提供了技术保障。

总之,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推广离不开车载氢系统技术的支撑。GB/T26990-2011为车载氢系统的规范化、标准化提供了重要依据,为我国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技术条件类似的标准

塑料瓶冲洗灌装旋盖机通用技术条件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塑料瓶冲洗灌装旋盖机通用技术条件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塑料瓶冲洗灌装旋盖机通用技术条件的编号:GB/T26995-2011。塑料瓶冲洗灌装旋盖机通用技术条件共有15页,发布于2011-12-01
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钻孔设备安全规范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钻孔设备安全规范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钻孔设备安全规范的编号:GB26545-2011采。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钻孔设备安全规范共有60页,发布于2012-05-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