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0706-2014

可见光照射下光催化抗菌材料及制品抗菌性能测试方法及评价

Measurmentmethodandevaluatingoftheantibacterialcharacteristicsofphotocatalysismaterialsundervisiblelightirridation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可见光照射下光催化抗菌材料及制品抗菌性能测试方法及评价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可见光照射下光催化抗菌材料及制品抗菌性能测试方法及评价的编号:GB/T30706-2014。可见光照射下光催化抗菌材料及制品抗菌性能测试方法及评价共有7页,发布于2014-12-012014年第11号公告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Q32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81.060.30
  • 实施日期2014-12-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7页
  • 文件大小324.38KB

可见光照射下光催化抗菌材料及制品抗菌性能测试方法及评价


国家标准 GB/T30706一2014 可见光照射下光催化抗菌材料及制品 抗菌性能测试方法及评价 Measurmentmethodandevaluatingoftheantibaeterialcharaeteristies ofphotocatalysismaterialsundervisiblelightirridation 2014-06-09发布 2014-12-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监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花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30706一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工业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94)归口 本标淮的起草单位;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北京中铁德成喷砖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广东省微 生物分析检测中心,广州工业微生物检测中心,北京英特雅光高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郑苏江,只金芳、白振宏、黎婉园、于建强、高月红
GB/T30706一2014 可见光照射下光催化抗菌材料及制品 抗菌性能测试方法及评价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可见光响应的光催化抗菌材料及制品的抗菌性能的术语和定义、抗菌性能测试方法 和评价 本标准适用于在可见光光照激发下产生抗菌性能的光催化抗菌材料及制品,其材质可以为玻璃、陶 瓷、塑料涂层,不透水的织物等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789.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测试方法 警告 微生物生长试验会危害人体健康,试验操作人员应经过微生物学培训并遵守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 要求的规定 -般规定 3.1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除微生物学试剂应满足微生物学要求外,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 纯试剂和GB/T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 3.2设备 3.2.1光源 荧光灯,色温3800K一6500K,显色指数大于90%,波长分布在400nm一780nm,注意使用时应 滤除紫外波段 推荐用色温为5000K的荧光灯(D50) 3.2.2照度计 配有400nm一780nm段传感器 3.2.3紫外截止滤光片 滤除小于400nm的紫外光,效率应不低于80%
GB/T30706一2014 3.3菌种,培养基和试剂 3.3.1菌种 3.3.1.1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coli) As1.90 3.3.1.2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eccusaureus As1.89等同ATcc6538p 根据产品的使用要求,也可选用其他菌种作为测试菌种但所用黄种应满是本标准并可溯源 注:AS为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GMCC)的菌种编号 3.3.2营养肉汤(NB) 000ml溶解需加热)后,室温下用 牛肉膏30g,蛋白陈10.0g,氧化躺5.0E;加蒸憎水1 lm/L的盐般游液调节其H至7.0一72;置于121t下高压谋热灭简 0.1mol/L的氢氧化钠或0.11 15 min 灭菌后的营养肉汤应在5C10C下保存 保存期不超过30天 3.3.3营养琼脂(NA 牛肉膏5.0g.蛋白陈10.0迟氧化钠5.0g,琼脂15.0g;加蒸溜水1000mL溶解(需加热)后,室温 下用0.1mol/L的氢氧化钠或0.1mol/L的盐酸溶液调节其pH至7.0一7.2;置于121c下高压湿热灭 菌15min 灭菌后的营养琼脂应在510c下保存 保存期不超过30天 3.3.4平板计数琼脂 酵母粉2.5g,胰蛋白陈5.0g,葡萄糖1.0g,琼脂15.0g;加蒸馏水1000mL溶解(需加热)后,室温 下用0.1nmol/1的氢氧化钠或0.1mol/儿的盐酸溶液调节其pH至7.07.2;置于121C下高压湿热灭 菌15min 灭菌后的平板计数琼脂应在5C10C下保存 保存期不超过30天 3.3.5磷酸盐缓冲(PBS,0.06mol/L)生理盐水洗脱液 磷酸二氢钾2.7g,磷酸氢二钾7.0g,叙化钠8.5g,加燕憎水至1000ml溶解 为便于细菌洗脱 可加人少量表面活性剂如吐温一8o 置于121C下高压湿热灭菌15min. 灭菌后的洗脱液应在510C下保存 保存期不超过30天 3.4操作步骤 3.4.1菌种保藏 将标准菌种用接种环接种在营养琼脂(NA)斜面培养基或其他适合的培养基上,置于培养箱中,在 37C士1C下培养24h~48h后,置于冰箱中在5C10C下保藏 30天内将其接种到新的斜面(以 此类推),但接种次数从菌种保藏中心得到的细菌算起不应超过14代 如保存时间达到或超过30天, 不可进行继代培养 3.4.2菌种的活化 将斜面保藏菌转接到NA平板或斜面培养基上,置于培养箱中,在37C士1C下培养24h士1h,
GB/T30706一2014 每天转接1次,连续转接不超过2周 测试时应采用连续转接2次后(第3代一第14代)的24h内转接 的新鲜细菌培养物 3.4.3接种菌液的制备 用于大肠杆菌菌悬液配制的NB为500倍水稀释液(即0.2%NB),用于金黄色萄球菌菌悬液配 制的NB为100倍水稀释液(即1%NB) 室温下用0.lmol/I的氢氧化钠或0.lmol/L的盐酸溶液调 节其pH至7.0一7.2;为便于细菌分散可加人少量中性表面活性剂(如1%吐温一80) 用接种环从活化好的新鲜细菌培养物上取少量新鲜细菌,加到上述稀释液中,依次10倍梯度稀释 选取菌液浓度为(520)×10CFU/mL的梯度作为测试用菌液 若配好的接种液不立刻使用,则应在4下保存,4h内使用 3.4.4样片制备 3.4.4.1标准空白对照样 采用医用级聚乙烯(PE)制成的试样,标准尺寸为(50士2)mm×(50士2)mm,厚度!mm~10mmm 左右 谁备9片,其中3片用于0时间洗脱.3片用于明条件谢试,3片用于暗条件测试 3.4.4.2光催化试样 从制品或材料上选取平整的部分,按步骤3.4.4.1中的标准尺寸准备6片,3片用于明条件测试, 3片用于暗条件测试 3.4.4.3测试用膜 mm0.1n 采用医用级PE制成,标准尺寸为(40士2)mm×(40士2)mm,厚度0.02 mm;若样片尺寸 较小,可相应减少膜的尺寸,并适当减少接种菌液量,取0.1ml~0.4mL均可,但必须使贴膜后材料表 面的菌液符合6,.2×10'cFu/cm;一2.5X10'cFU/cmr 3.4.4.4试样,膜的清洁 用脱脂棉蘸消毒酒精擦拭上述试样、膜23次,充分干燥待用 若试样不适合用酒精擦拭,也可采 用其他适合的方法清洁(如无菌水擦拭后,置紫外灯下照射 对于光催化试样,采用不低于1.0mw/em的紫外(UvC,主波长在273.8nm)灯照射4h一24h来 清洁样片表面;然后静置不低于2h,允许开始测试 3.4.5接种 将步骤3.4.4中的各个试样分别放人洁净的平皿中,测试面朝上 用移液管准确量取0.2ml.步骤 3.4.3制得的接种液滴加到每个试样的表面,小心地用薄膜覆盖,调节薄膜使菌液分散均匀 注意不应 将菌液溢出洒落,否则测试无效 对于织物试样,将薄膜置于样品下方,然后滴加菌液到样品上 3.4.6培养 打开荧光灯(65或50),稳定0.5h以上,然后调节荧光灯高度或功率来调节光照强度,采用照度 计测量(用滤光片滤去波长小于400nm的光后测量),记录测试用光照强度(300一2500)(勒克斯,lx). 偏差不超过2% 测试中,通过在传感器前置一平m上盖和膜来测定光照强度,用来表示测试实际到达
GB/30706一2014 3 R =(C -C/C×100 式中: 明条件下对照样片经培养后的活菌计数CFU; 明条件下光催化样片经培养后的活菌计数CFU C 光催化材料在荧光灯照射下的抗细菌值R兆,数值以百分号计算,按式(4)计算 R光=(B-C/B×100 式中: 暗条件下光催化样片经培养后的活菌计数CFU B 抗菌性能评价 按本标准规定的测试方法,得到的总抗细菌率(R )结果评价 抗细菌率>90%,具有抗菌作用 抗细菌率>99%,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a 光照条件(包括光源,到达试样表面的光照强度,光照时间); b测试用菌; c 抗细菌率(Ra,R光)等; d)任何与本标准的偏离

可见光照射下光催化抗菌材料及制品抗菌性能测试方法及评价GB/T30706-2014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环境卫生和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在医疗、食品加工、家居等领域,抗菌材料和制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传统的抗菌方法主要是添加抗菌剂,但这种方法会产生环境污染和毒副作用。因此,光催化抗菌材料和制品逐渐成为了一种新型的抗菌方法。

光催化抗菌技术是利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光催化剂产生的活性氧物质(如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等)与水或空气中的有机物发生反应,产生抗菌效果。该技术具有无毒副作用、无残留污染、易实现自动化等优点。

2. 光催化抗菌材料及制品的测试方法

GB/T30706-2014是我国针对光催化抗菌材料及制品的测试方法和评价标准。该标准规定了以下测试项目:

  • 细菌培养条件:使用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在特定温度下进行24小时培养;
  • 光催化反应条件:在可见光照射下,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设备检测光催化剂的吸收光谱;
  • 经过光催化的材料或制品的处理条件:在光照下,将被测材料或制品放置于特定环境下进行一定时间的处理;
  • 抗菌性能的评价指标:细菌存活率的变化情况。

3. 光催化抗菌材料及制品的评价标准

GB/T30706-2014标准规定了光催化抗菌材料和制品的评价指标,包括细菌存活率的变化量、表面菌群的变化量等。

对于光催化抗菌材料和制品的细菌存活率变化量评价,标准规定如下:

  • 优:细菌存活率变化量小于1个数量级;
  • 良:细菌存活率变化量在1-2个数量级之间;
  • 合格:细菌存活率变化量在2-3个数量级之间;
  • 不合格:细菌存活率变化量大于3个数量级。

此外,标准还规定了对表面菌群的评价方法。测试结果应根据GB/T28297-2012中对表面微生物总数的限制值进行评估。

4. 结论

光催化抗菌材料和制品是一种新型的抗菌方法,具有无毒副作用、无残留污染、易实现自动化等优点。GB/T30706-2014是我国针对光催化抗菌材料及制品的测试方法和评价标准,可以评估其抗菌性能。在今后的研究与应用中,应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测试和评价,以确保产品质量和效果。

可见光照射下光催化抗菌材料及制品抗菌性能测试方法及评价的相关资料

和可见光照射下光催化抗菌材料及制品抗菌性能测试方法及评价类似的标准

双层玻璃幕墙热性能检测示踪气体法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双层玻璃幕墙热性能检测示踪气体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双层玻璃幕墙热性能检测示踪气体法的编号:GB/T30594-2014。双层玻璃幕墙热性能检测示踪气体法共有11页,发布于2014-12-012014年第11号公告
低密度矿物棉毯状绝热材料热阻评价方法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低密度矿物棉毯状绝热材料热阻评价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低密度矿物棉毯状绝热材料热阻评价方法的编号:GB/T30708-2014。低密度矿物棉毯状绝热材料热阻评价方法共有6页,发布于2014-12-012014年第11号公告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