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5223-201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气象能见度

Specificationsforsurfacemeteorologicalobservation—Meteorologicalvisibility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气象能见度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气象能见度的编号:GB/T35223-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气象能见度共有9页,发布于2018-07-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A47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07.060
  • 实施日期2018-07-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9页
  • 文件大小805.09KB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气象能见度


国家标准 GB/T35223一201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气象能见度 Speeifieationsforsurfheemeteorologiealohservation- -Meteorologiealisibility 2017-12-29发布 2018-07-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35223一2017 前 言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系列标准包括以下17项标准 GB/T35221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总则; GB/T35222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云; GB/T35223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气象能见度; GB 35224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天气现象; GGB/T35225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气压; GB 35226 象观测规范 空 气温度和湿度; GB 35227 象观测规范风向和风速; 35228 降水量; GB 35229 气象观测规范雪深与雪压; 35230 蒸发; 象观测规范辐射 GB 35231 象观测规范日照; GB 35232地面 GB/T35233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地温; 象观测规范冻土 GB 35234 气象观测规范电线积冰 GB 35235 GB/T35236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地面状态; GB/T3523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自动观测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气象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0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气象局、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山西省气象局、河北省气象局、云南 省气象局、吉林省气象局、山东省气象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谢永德、涂满红、宋世平,关彦华、李莉、葛春风、高民、冯冬霞
GB/35223一201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气象能见度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面气象观测中气象能见度观测的技术要求和观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地面气象观测中气象能见度的观测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034一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术语和定义 GB50034一201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气象能见度meteorologicalvisibility 视力正常(对比阂值0.05)的人,在当时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和辨认的目标物黑色、 大小适度)的最大水平距离 注:对比值是指视力正常的人其眼晴能察觉的最小亮度对比 3.2 有效气象能见度effeetivemeteorologiealvisibility 人工观测时,气象能见度在四周二分之一以上的方位内都能达到的最大距离 3.3 气象光学视程meteorologicalopticalrange 白炽灯发出色温为2700K的平行光束的光通量在大气中削弱至初始值的5%所通过的路径长度 3.4 照度阔值ilmimaneethreshold 在特定亮度背景下人眼察觉点光源的最小照度 一般要求 4.1气象能见度和气象光学视程的单位用米(m)或千米(km) 以米为单位记录时取整数,小数部分 舍去;以千米为单位记录时取一位小数,第二位小数舍去 自动观测采用米(m)为单位 4.2人工观测时,通常观测有效气象能见度,观测地点应选择在视野开阔、能看到所有目标物的固定 地点 4.3仪器测量时测量气象光学视程,地点选择在大气光学状态均匀的地方 4.4目标物的选择要求及目标物分布图的绘制方法见附录A
GB/T35223一2017 5 气象能见度的目测 5.1白天目测方法 5.1.1人工观测四周的目标物,根据能见(指能看到和辨认出目标物的轮廓和形体)的最远目标物和不 能见的最近目标物判定当时的气象能见度,其取值介于能见的最远目标物距离和不能见的最近目标物 距离之间 如观测到某方向某一目标物恰好能见,则该目标物的距离就是该方向上的气象能见度,如轮 廓清晰,但没有更远的或看不到更远的目标物时,按照下述几点判定 目标物的颜色、细微部分(如单个的树木、远处房屋的门窗等)清晰可辨时,气象能见度通常定 为该目标物距离的5倍以上; 目标物的颜色、细微部分隐约可辨时,气象能见度定为该目标物距离的2.5倍~5倍 目标物的颜色、细微部分很难分辨时,气象能见度定为大于该目标物的距离,但不应超过 2.5倍 5.1.2靠近海(湖)岸或海岛上的观测站,其朝向海(湖)方向的气象能见度,还可根据水天分界线的清 晰程度,按照表1来进行估测 表1海面气象能见度参照表 气象能见度 km 水天分界线清晰程度 眼高出海面<7m时 眼高出海面>7m时 十分清楚 >50.0 清楚 20.0一50.0 >50,0 20.050.0 勉强可以看清 10.0一20.0 .0~10.0 隐约可辨 10.020.0 <4.0 <10.0 完全看不清 5.2夜间目测方法 5.2.1观测前,观测人员应在黑暗处停留5min15nmin.待眼睛适应环境后再进行观测以消除观测 偏差 5.2.2有条件利用目标物观测时,按照下列方法进行观测: 人工观测四周的灯光目标物,根据能见(指能清楚看到灯光目标物的发光点)的对应气象能见 度最远的灯光目标物判定气象能见度 如观测到某方向某一灯光目标物恰好能见,则该目标 物所对应的气象能见度就是该方向上的气象能见度,如轮廓清晰,则观测值定为大于该目标物 所对应的气象能见度,但不应超过不能见的灯光目标物所对应的气象能见度 月光较明亮时,也可根据山体、建筑物等目标物的能见与否来判定气象能见度 能隐约地分辨 出比较高大的目标物的轮廓,该目标物距离应定为气象能见度;能清楚分辨时,气象能见度应 定为大于该目标物的距离 5.2.3在无条件利用目标物观测时,可根据天黑前气象能见度的实况和变化趋势,结合观测时天气现 象、湿度、风等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以及实践经验进行估计
GB/35223一2017 气象光学视程的测量 6.1通则 使用仪器测量的气象光学视程用来表示气象能见度 常用的测量方法有透射法和散射法 空气的 采样高度一般在下垫面1.5m以上 6.2透射法 透射因数由光检测器输出决定,气象光学视程按式(1)计算 P=a×ln0,.05/InT 式中: 气象光学视程,单位为米(m); 基线,即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光束传送的距离,单位为米(m) 透射因数,色温为2700K的白烘光源发出的平行光束在大气中经过给定长度的光学路径 后的剩余的光通量的分数 6.3散射法 大气中光的衰减是由散射和吸收引起的,采用该方法测量时忽略吸收,消光系数和散射系数近似相 等,气象光学视程按式(2)计算 P=ln(1/0.05)/o3/o 式中: 气象光学视程,单位为米(m); 消光系数,色温为2700K的白炽光源发出的平行光束经过大气中单位距离的路径光通量 削弱的相对值 6.4测量仪器技术指标 技术指标见表2 表2气象光学视程测量仪器技术指标 项目名称 技术指标 测量范围 10m35000m 精度 士10%,l0m~10000m;士15%,l0000m一35000mn 仪器一致性 士56 时间常数 60s 15s 更新间隔 输出接口 RS232,RS-485
GB/T35223一2017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目标物选择及分布图绘制 目标物选择 A.1 A.1.1白天目标物选择 A.1.1.1应在观测站四周不同方向、不同距离上选择若干固定目标物,目标物选择应遵循下列原则: 颜色越深越好,亮度一年四季不变或少变,浅色、反光强的物体不宜选为目标物 宜以天空为背景,以其他物体(如山,森林)为背景时,目标物在背景的衬托下,应轮席请晰,并 宜远离背景; 视角视角=、视高度角又视宽度角)以0.5"5.0"之间为宜 仰角不宜超过6 A.1.1.2在沙漠、草原或其他地物稀少的地区,应人工设置目标物,主要用于估计1km以内的气象能 见度 材质以木板、土墙,水泥预制件等为宜,朝向观测点的一面应涂成黑色 A.1.2夜间灯光目标物选择 有条件的地方,应在观测站四周不同方向,不同距离选择一定数量的固定灯光目标物 设置人工光 源时应按照表A.1选择光源的发光强度和距离 灯光目标物应符合下列要求 孤立的点光源,不宜选择成群、成带,重叠的灯光 -灯光强度固定不变; 不带颜色、没有灯罩的白色光源 位于开阔地带,不受地方性烟、雾的影响 表A.1恰好能见的点光源的发光强度距离)与气象光学视程的对应关系 在与气象光学视程相同的距离上点光源应有 对应气象光学视程,100cd点光源所在的距离 的发光强度 气象光学视程 cd mm B 100 0.2 0.,04 0.,006 250 290 345 200 0.8 0,16 0.025 42o 500 605 500 0.16 830 1030 1270 000 20 0.63 134o 172o0 2170 2000 80 16 2.5 365o 2090 2780 5000 16 500 100 3500 5000 6970 63 0000 2000 400 4850 7400 10900
GB/35223一2017 表A.1续 在与气象光学视程相同的距离上点光源应有 对应气象光学视程,100cd点光源所在的距离 的发光强度 气象光学视程 mn cd m B B 20000 8000 1600 255 626o 10300 6400 50000 10000 158o 7900 14500 50000 25900 ,B.C代表不同照明条件下正常人的照度园值E A、 -黄昏或黎明,E,=10-lx 月夜,E,=10-7Ix 漆黑,E,=10-lx 注一个普通100w白炽灯发出的发光强度大约为100cd. A.2目标物分布图绘制 A.2.1登记目标物 目标物选定后,应测量观测点到目标物的距离和目标物所在的方位,灯光目标物还应根据它的距 离、发光强度,按表A.1查出或按式(A.1)计算出其在不同的照明条件下(见表A.1)恰好能见时对应的 气象能见度 将这些数据登记造册,作为观测站技术档案妥善保存 当目标物情况有变化,或被其他物 体遮蔽而不能继续观测时,应另选目标物代替,并登记 ln(1/0.05 P=厂X A.l n[I7E又 式中: 气象光学视程,单位为米(m); 发光强度,单位为坎德拉(cd); 照度闵值,单位为勒克斯(lx)1 E 灯光目标物到观测点的距离,单位为米(m) A.2.2绘制目标物分布图 A.2.2.1在图纸上画九个同心圆,圆心代表观测点,自近而远地每圈分别代表0.1km,0.2km,0.5km、 1.0km.2.0km.5.0km.10.0km.30.0km.50.0km的距离所有的目标物以其简略图形或编号按其所 在方位、距离,分别标在相应的位置上(示意图见图A.1);近距离的目标物也可单独绘制,以使图面更为 清晰 A.2.2.2灯光目标物除图形下标注其到观测站的距离外,还应按照A.2.1中叙述的方法将其对应的气 象能见度制成表格,作为目标物分布图的辅表,供夜间观测时使用
GB/T35223一2017 km O.0物 远山s8.0 20.o 100 5.o 2.0 山 新 E 双峰山18.4 仓7 0.2 1.0 铁桥0.6 电应1 的两O.2 -2-永塔2 脚 ! 9 主 -5.0巷灯6.不 三醉山35.0 城楼8.0 10.0 -20.0 50.0 图A.1目标物分布示意图
GB/35223一2017 参 考文献 [1]《大气科学辞典》编委会.,大气科学辞典.北京;气象出版社,1994 [2]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大气科学名词.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ManualontheGlobalObservingSystem,2003. 4]worldmeteoro )ogiealorganization. InstrumentsandMethodsof [5]worldmeteorolo organization.GuidetoMeteorologiceal legieal Observation(Eighthedition).wMONo.8,2015. [6]Worldmeteorological 1nization.GuidetotheGlobalObservingSystemmThirdedition organ WMONo,488,200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气象能见度GB/T35223-2017

气象能见度是指人眼能够看到的距离,或者说是在某种气象条件下,人眼能够识别特定物体的远近程度。气象能见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大气透明度、称之为“雾”、“霾”等的气溶胶和水滴、光线强度等等。

在气象观测中,气象能见度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它对于航空、道路交通、海事、野外作业等行业都具有重要意义。GB/T35223-2017是我国目前最新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其中也包含了气象能见度的相关规定。

按照GB/T35223-2017的规定,气象能见度的测量需符合以下要求:

  • 测量地点应该是在距离观测点至少100米,高度差不超过5米的平坦地面。
  • 测量时间应当是在日出后1小时半到日落前1小时半之间。
  • 测量时需将水平方向分成8个方位,每个方位至少观测一次。
  • 测量时需要使用标准的气象能见度测量仪器,并进行标定校验。

除了测量规范外,GB/T35223-2017中还规定了气象台站的布设、测量记录和数据报送等方面的要求。这些规定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提高气象能见度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为相关行业的安全生产和日常工作提供保障。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云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云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云的编号:GB/T35222-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云共有14页,发布于2018-07-01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天气现象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天气现象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天气现象的编号:GB/T35224-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天气现象共有13页,发布于2018-07-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