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40327-2021

轮式移动机器人导引运动性能测试方法

Testmethodsofguidedmotionperformanceforwheeledmobilerobot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轮式移动机器人导引运动性能测试方法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轮式移动机器人导引运动性能测试方法的编号:GB/T40327-2021。轮式移动机器人导引运动性能测试方法共有21页,发布于2022-03-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J28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25.040.30
  • 实施日期2022-03-01
  • 文件格式PDF
  • 文本页数21页
  • 文件大小1.24M

以图片形式预览轮式移动机器人导引运动性能测试方法

轮式移动机器人导引运动性能测试方法


国家标准 GB/T40327一2021 轮式移动机器人导引运动性能测试方法 Iestmethodsofguidedmotionperformaneeforwheeledmobilerobmt 2021-08-20发布 2022-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涯花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
GB/T40327一202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缩略语和符号 4.1基本缩略语 4.2符号 4.3符号下标定义 5 测试要求 5.I安装和调试 5.2 -般要求 测试环境条件 5.3 5.!测量仪器 5.5试验轨迹路径 5.6其他说明 试验方法 6.1停位特性 6.2轨迹特性 6.3轨迹速度特性 10 6.4障碍物特性 12 试验报告 15 附录A(资料性试验报告示例 16
GB/T40327一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广州智能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赛特智能 科技有限公司、芜湖赛宝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重庆邮 电大学、广东省智能制造研究所、苏州傲特敏机器人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许奕,赵常均、白晓帆、程德斌、郑建福、刘佳、侯卫国、赖志林、瞿卫新、秦修功、 周雪峰
GB/T40327一2021 轮式移动机器人导引运动性能测试方法 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轮式移动机器人下列导引运动性能的测试方法,包括: 停位特性 a 1) 停位准确度; 22 停位重复性; 33 位姿稳定时间 b 轨迹特性: 轨迹准确度; 22 轨迹重复性 轨迹速度特性: 1) 轨迹速度准确度; 22 轨迹速度重复性; 33 轨迹速度波动 d 障碍物特性: 1 障碍物探测距离; 22 障碍物规避时间 本文件适用于分析和检验采用磁带导引,光学导引激光导航、惯性导航.GPs导航、复合导引等方 式的轮式移动机器人的导引运动性能,也可用于轮式移动机器人产品的研发试验,定型试验或验收 试验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8029.132008轮椅车第13部分;测试表面摩擦系数的测定 GB50034一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轮式移动机器人wheelelmobilerobot 装备有电磁或光学等自动导引装置由计算机控制以轮式移动为特征,自带动力或动力转换装置, 并且能够沿规定的导引路径自动行驶的机器人,一般具有安全防护、移载等多种功能
GB/T40327一202 3.2 导引guidance 轮式移动机器人按规定路径实现自动行驶的控制方法 3.3 目标位姿 commmandp0se 由轮式移动机器人的任务程序给定的位姿 3.4 实到位姿attained1 p0se 轮式移动机器人响应目标位姿时实际达到的位姿 3.5 集群cluster 用于计算准确度和重复性的一组测量点 3.6 集群中心clustercenter 对于由坐标.工、yj、之)确定的n个点的集群,该集群的中心是坐标为(、y、的点,其中 ,-" 、二= 之 1 3.7 测试坐标系testcoordinatesystem 测试时以测量设备为基准所确定的坐标系,用以测量轮式移动机器人的位姿 3.8 轨迹速度speedintrajectory 轮式移动机器人在规定轨迹下行驶的速度 缩略语和符号 4.1基本缩胳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准确度(Aceuraey A F 波动(Fluetuation 长度(Length 位姿(Po. ose 重复性(Repeatability) 路径(Trajectory 速度(Veocity 4.2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停位准确度 轨迹准确度 轨迹速度准确度 实到位姿和目标位姿间的距离
GB/T40327一2021 FV 轨迹速度波动 轮式移动机器人车体长度 实到位姿和各个实到位姿集群中心间的距离 沿轨迹测量点数 mn 测量循环次数 Rr 停位重复性 RT 轨迹重复性 Rv 轨迹速度重复性 位姿稳定时间 在测试坐标系下沿r、y、、轴的直线坐标 Zy, 被测样品的航向角 4.3符号下标定义 下列符号下标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表示轮式移动机器人的姿态特性 表示第i点 表示第次测试 表示位置 5 测试要求 5.1安装和调试 轮式移动机器人应按产品安装要求进行安装和调试 5.2 -般要求 测试之前应对轮式移动机器人进行各项功能的试操作,确认机器人功能正常且状态稳定后,再进行 测试 5.3测试环境条件 测试场地应尽量模拟实际应用场景,若无特殊说明,轮式移动机器人一般测试环境条件如下 应选用清洁、平坦、干燥的沥青、水泥或混凝土路面,并满足以下要求 地面摩擦系数为0.75~1.0(按照GB/T18029.13一2008中的方法测定); 22 平面度误差小于5mm; 测试场地路面坡度的最大允许值应不大于0.05,对机器人需精准定位的停车点应不大于 33 0.01,其中路面坡度(!L)的定义为在100mm以上的长度范围内,路面水平高度差与路 线长度的最大比值,坡度取值如图1所示 图1路面坡度
GB/T40327一202 试验前应根据样品要求配套相应设施,比如磁条,色带反光板、二维码,基准站等 b e 环境温度应在0C一40C范围内,风速不大于3m/s a 环境相对湿度应在10%90%,无结露 在有电磁波、散射波、超声波,静电和强反射等环境中,用户及制造商均应在事前共同加以确认 e 是否影响机器人正常运行 fD 对光学导引,激光导航及视觉导航类型的轮式移动机器人包括采用光电式接近开关的轮式移 动机器人)应尽量模拟实际使用的光照情况,室内使用的轮式移动机器人的测试环境光照强 度应不低于GB50034一2013中第5章的相关规定 为使被测样品和测量仪器在试验前处于热稳定状态,需将它们置于试验环境中足够长时间 g 若制造商规定的测试环境超出以上环境条件,则需在试验报告中说明 5.4测量仪器 对于停位精度、轨迹特性、位姿稳定时间等性能的测量,数据采集设备的测量误差应达到测试精皮 要求的1/3以下,且动态特性(如采样速率)应足够高,以确保获得被测特性的充分描述 5.5试验轨迹路径 对于试验路径,本文件给出了正方形轨迹路径(图2),圆角方形轨迹路径(图3)和直线轨迹路径 图4)三种试验轨迹及其相关的测试点,也可根据产品的要求设置专用的试验轨迹 不同测试项目所 选用的试验轨迹形状、尺寸和测试点取决于被测轮式移动机器人类型及规格,且最终选用的试验轨迹路 径应在试验报告中注明 圆滑轨迹处曲率 被测样品 起始点" k=1/(2I) 被测样品 起始点" 10 (10倍车体长度) 10Mr" (10倍车体长度 图3圆角方形轨迹路径 图2正方形轨迹路径 起始点n 被测样品 终止点" 10. (10倍车体长度 图4直线轨迹路径
GB/T40327一2021 5.6其他说明 如无特殊说明,所有试验项目都应在本文件规定的试验负载、试验速度、循环次数、试验路径等试验 条件下进行,且额定负载以及额定速度条件应在试验报告中注明 若制造商所采用的试验条件超出本 文件的规定范围,则需在试验报告中说明 对于试验负载,如有测量仪器附加于轮式移动机器人上,则应将其视作试验负载的一部分 对于试验速度,轮式移动机器人至少应能在试验轨迹50%的长度内达到试验条件速度 试验方法 6.1停位特性 6.1.1停位准确度 6.1.1.1概述 停位准确度(AP)表示轮式移动机器人的目标位姿和从同一方向接近该目标位姿时的实到位姿平 均值之间的偏差 停位准确度分为位置精度和姿态精度,其定义如下 位置精度(AP,):目标位姿的位置与各实到位置集群中心的距离之差 aa b)姿态精度(AP,):目标位姿的航向角与实际航向角之差的平均值 6.1.1.2试验条件 停位准确度试验条件见表1,测试轨迹选用直线轨迹路径 表1停位准确度试验条件 负载 速度 位姿 循环次数 100%额定速度 100%额定负载 50%额定速度 10%额定速度 在要求的负载和速度 条件下各循环30次 100%额定速度 10%额定负载 50%额定速度 选用 10%额定速度 6.1.1.3试验步骤 停位准确度试验步骤如下 机器人从起始点P,开始,按照设定的速度及轨迹运行,当机器人停车定位在终止点P时,则 a 完成一个运动测试循环 每当其运行至点P运动控制轨迹收敛并停止后,使机器人预留一 定的测量停顿时间,以便测试设备对此时的位姿进行测量, 对以上测试重复循环进行30次,在此试验过程中,机器人始终以单一方向接近尸点位姿 b 6.1.1.4停位准确度计算 P点位置精度(AP,)按公式(1)计算
GB/T40327一202 )?十一.)” AP,=V(一r.'十(y一y. 式中 目标位置的坐标 .Zc、c、之 P点姿态精度(AP.)按公式(2)计算 -习问一 AP 式中 目标航向角; 0 第次实到航向角 0 6.1.2停位重复性 6.1.2.1概述 停位重复性(RP)表示轮式移动机器人多次从同一方向到达同一目标的位姿一致性 停位重复性由位置重复精度和姿态重复精度来表示,其定义如下 位置重复精度(RP,);按公式(3)公式(6)计算且以位置集群中心为球心的球半径RP a 之值 b)姿态重复精度(RP,)围绕平均值的角度散布3S,其中S,为标准偏差 6.1.2.2试验条件 停位重复性试验条件见表2,测试轨迹选用直线轨迹路径 表2停位重复性试验条件 循环次数 负载 速度 位姿 100%额定速度 100%额定负载 50%额定速度 10%额定速度 在要求的负载和 速度条件下各循环30次 100%额定速度 10%额定负载 50%额定速度 选用 10%额定速度 6.1.2.3 试验步骤 停位重复性具体试验步骤同6.1.1.3 6.1.2.4停位重复性计算 P点的位置重复精度(RP,)按公式(3)一公式(6)计算 =G-+- y)?十(:, l 7=习 n I S
GB/T40327一2021 RP,=7十3s, 6 P点的姿态重复精度(RP,)按公式(7)计算 0 0" RP=3S=3 6.1.3位姿稳定时间 6.1.3.1概述 位姿稳定时间(t)是从轮式移动机器人进人减速过程到速度降为零且航向角不再变化所经历的时 间,是用于衡量机器人停止在目标位姿快慢程度的性能指标,如图5所示 减速起点 速 度 指 标 时间 a 航 时间 图5位姿稳定时间 6.1.3.2试验条件 位姿稳定时间试验条件见表3,测试轨迹选用直线轨迹路径 表3位姿稳定时间试验条件 速度 循环次数 负载 位姿 100%额定速度 100%额定负载 50%额定速度 10%额定速度 在要求的负载和 速度条件下各循环3次 100%额定速度 0%额定负载 50%额定速度 选用 10%额定速度 6.1.3.3试验步骤 位姿稳定时间试验步骤如下
GB/T40327一202 机器人从起始点尸,开始,按照设定的速度及轨迹运行,当机器人接近目标位姿尸点时,测量 a 仪器对机器人的运动轨迹信息进行高频连续采集直到稳定,完成一个运动测试循环 b 对以上测试重复循环进行3次,在此试验过程中,机器人始终以单一方向接近P点位姿 6.1.3.4位姿稳定时间计算 P点的位姿稳定时间()按公式(8)和公式(9)计算 ,=max(一tn),m=2,3 8 9 式中 -机器人进人减速过程的时间点; l小 机器人速度降为零的时间点; l2 -机器人航向角不再变化的时间点 6.2轨迹特性 6.2.1轨迹准确度 6.2.1.1 概述 轨迹准确度(AT)表示轮式移动机器人在同一方向上沿目标轨迹运行n次,其实到轨迹与目标轨 迹的偏差情况 轨迹准确度由位置轨迹准确度和姿态轨迹准确度来表示,其定义如下 位置轨迹准确度(AT, 目标轨迹与各实到轨迹之间的偏差; a 目标航向角与实际航向角平均值之间的偏差 b 姿态轨迹准确度(AT 6.2.1.2试验条件 轨迹准确度试验条件见表4,试验轨迹需根据轮式移动机器人的运动特点来选择使用正方形轨迹 路径或圆角方形轨迹路径 表4轨迹准确度试验条件 循环次数 负载 速度 轨迹形状 100%额定速度 100%额定负载 50%额定速度 对于可绕其运动中心进行自旋转的轮式移动 在要求的负载和 10%额定速度 机器人,其测试轨迹选用正方形轨迹路径,其 速度条件下各 100%额定速度 他类型机器人选用圆角方形轨迹路径 循环10次 0%额定负载 50%额定速度 选用 10%额定速度 6.2.1.3 试验步骤 轨迹准确度试验步骤如下 a 机器人从起始点P开始,按照设定的速度及轨迹运行,测量仪器对机器人的运动轨迹信息进 行采集记录,当机器人再次停车定位在P点时,则完成一个运动循环;
GB/T40327一2021 b)对以上测试重复循环进行10次,在此试验过程中,机器人始终从尸点开始并沿同一方向 运行 6.2.1.4轨迹准确度计算 位置轨迹准确度(A丁,)的计算:目标轨迹位置与n次测量实际轨迹间的偏差的最大值 姿态轨迹准确度(AT.)的计算;目标轨迹上的目标位姿与n次测量轨迹航向角间的角度的最大值 6.2.2轨迹重复性 6.2.2.1 概述 轨迹重复性(RT)表示机器人对同一目标轨迹重复n次时实到轨迹的一致程度 轨迹重复性由位置轨迹重复性和姿态轨迹重复性来表示 位置轨迹重复性(RT, 按公式(10)公式(16)计算的在正交平面内且以集群中心为球心 的球半径的最大值 b 姿态轨迹重复性(RT 在不同计算点处围绕平均值的最大角度散布 6.2.2.2试验条件 具体试验条件同6.2.1.2. 6.2.2.3试验步骤 轨迹重复性具体试验步骤同6.2.1.3 6.2.2.4轨迹重复性计算 位置轨迹重复性(RT,)按公式(10)公式(16)计算 10 " y - 12 =(r你 一.r;)?十 y3 您, 13 l y 7 14 15 =max(l十3S 16 RT 1xRT ==maX 式中 l,2,m; 在目标轨速上第,个计算点的坐标; .r、y.和又 -第j条实到轨迹与第i个计算点正交的平面交点的坐标 r、y和 姿态轨迹重复性(RT,)按公式(17)和公式(18)计算 17 -"
GB/T40327一202 o;一0 RT, =max3 18 n 式中 1,2,m; 点(r,y、文;)处的第次的实际航向角 0 6.3轨迹速度特性 6.3.1 -般说明 轮式移动机器人轨迹速度的性能特性可分为下述三项指标,它们是 轨迹速度准确度(A); -轨迹速度重复性(RV); 轨迹速度波动(FV). 图6给出了这些指标的理想化图形 美 轨迹速度 准确度 目标速度v) 轨迹速度 重复性N 轨迹速度 /ww/ww 波动( w八w 平均值 时间 图6轨迹速度特性 6.3.2轨迹速度准确度 6.3.2.1 概述 轨迹速度准确度(A)是表征轮式移动机器人目标速度与沿轨迹进行n次重复测量所获得的实到 速度平均值的偏差情况 6.3.2.2试验条件 轨迹速度特性试验条件见表5,测试轨迹选用直线轨迹路径 10
GB/T40327一2021 表5轨迹速度特性试验条件 循环次数 负载 速度 100%额定速度 00%额定负载 0%额定速度 10%额定速度 在要求的负载和 速度条件下各循环10次 100%额定速度 10%额定负载 50%额定速度 0%额定速度 6.3.2.3试验步骤 轨迹速度准确度试验步骤如下: 机器人从起始点P 开始,按照设定的速度及轨迹运行,测量仪器对机器人的轨迹速度信息进 a 行采集,直到稳定停止在目标位姿P点完成一个运动测试循环; b 对以上测试重复循环进行10次,在此试验过程中,机器人始终从P,点开始以单一方向接近 P点位姿; 测量结果分析应选用试验轨迹中部的稳定速度段,且稳定速度长度占整条轨迹长度的50% 以上 6.3.2.4轨迹速度准确度计算 轨迹速度准确度(AV)用目标速度的百分比表示,按公式(19)公式(21)计算 -习" 19 U一 20 习 U D ×100% Av=(1一 21 式中: -第次测量第i点处的实到速度; U 沿轨迹测量点的总个数 n 目标速度; 6.3.3轨迹速度重复性 6.3.3.1概述 轨迹速度重复性(RV)是轮式移动机器人多次响应同一目标速度所得实到速度的一致程度 6.3.3.2试验条件 具体试验条件同6.3.2.2 6.3.3.3试验步骤 具体试验步骤同6.3.2.3. 11
GB/T40327一202 6.3.3.4轨迹速度重复性计算 轨迹速度重复性(RV)以目标速度的百分比来表示,按公式(22)和公式(23)计算 S 22 3S RV ×100% 23 u' 6.3.4轨迹速度波动 6.3.4.1概述 轨迹速度波动(FV)是轮式移动机器人在响应目标速度的过程中速度波动的最大变化量 6.3.4.2试验条件 具体试验条件同6.3.2.2. 6.3.4.3试验步骤 具体试验步骤同6.3.2.3. 6.3.4.4轨迹速度波动计算 轨迹速度波动(FV)按公式(24)计算 FV=maxmax(u (24 min(u 式中 -1,2,,n 6.4障碍物特性 6.4.1障碍物探测距离 6.4.1.1概述 障碍物探测是衡量轮式移动机器人对周边不同材质或大小障碍物的距离探测能力的性能指标,用 机器人对不同方位的最小探测距离和最大探测距离来表示,如图7所示 12
GB/T40327一2021 障碍物 被测样品 图7障碍物探测距离测试 6.4.1.2试验条件 该试验应包含六个障碍物测试配置,包括松木板墙、玻璃墙、木桌、钢桌,大圆柱体、小圆柱体,具体 规格如表6所示 表6障碍物规格 名称 几何形状 描述 平板,模拟墙壁(包括松木板和透明度超过80%的无色纳钙玻璃) 松木板墙 高h:1.5m 玻璃墙 宽wl mm 带有四条支柱的平板,模拟桌子(包括松木材质和钢质桌子腿的桌子) 木桌、 高h;0.7m0.8m,宽w;l.5m~2.0m 钢桌 长d;0.5m0.8m,桌子腿的宽度/;<0.05m 大圆柱体,模拟人的躯干 大圆柱体 高h:0.6m 直径d;0.2m 13
GB/T40327一202 表6障碍物规格(续 名称 几何形状 描述 小圆柱体,模拟人的手臂或腿: 小圆柱体 高h;0.4m 直径d.:0.07 m 6.4.1.3试验步骤 障碍物探测距离试验步骤如下 将轮式移动机器人放置在初始固定位置; a b)将障碍物置于轮式移动机器人可探测到的最大位置处,测量机器人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将障碍物置于轮式移动机器人可探测到的最小位置处,测量机器人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c d 障碍物逆时针旋转45",重复试验步骤c),直到障碍物逆时针旋转再次到达初始位置处; e 整理得出机器人对不同方向角处及不同障碍物的最大探测距离和最小探测距离 6.4.2障碍物规避时间 6.4.2.1 概述 障碍物规避是衡量轮式移动机器人是否能够通过停止或规避,防止与静态或动态障碍物发生碰撞, 且能到达目标位置的性能指标,用机器人从初始位置出发到到达目标位置所用的运行时间来表征 6.4.2.2试验条件 障碍物规避时间测试场景中包含静态障碍物和动态障碍物,共计四种运动方式,测试场景布置和障 碍物布置如图8所示,障碍物规避时间试验条件见表7 3L 初始位置 运动方式 运动方式四 目标位置 6.n 运动方式= 运动方式三 图8测试场景布置和障碍物布置方式(俯视图 14
GB/T40327一2021 表7障碍物规避时间试验条件 障碍物 测试 速度 障碍物运动方式 障碍物 负载 运动速度 次数 a) 松木墙垂直放面向机器人; 运动方式一;将障碍物放置在 b5 桌子的长边面向机器人放置; 初始位置和目标位置之间,保 静止 c) 大圆柱体,卧立地面放置; 持静止 d) 小圆柱体,垂直地面放置 运动方式二;障碍物以90"穿过 100% 100% 3次 机器人的运动路径 额定负载 额定速度 大圆柱体,在距离地面0.5m 运动方式三:障碍物以斜45"穿 高度移动 1,6m/s 过机器人的运动路径 小圆柱体,在地面上垂直移动 运动方式四;障碍物移动至位 置P,与机器人相向运动 6.4.2.3试验步骤 障碍物规避时间试验步骤如下 机器人放置在初始位置,根据四种障碍物的运动形式分别放置障碍物在它的初始位置上 aa b)机器人以制造商规定的额定速度和额定负载运动到目标位置,障碍物分别以运动方式 三、四向规定的目标位置进行移动或原地静止 测试中可以沿着直线路径调整障碍物的初始 位置,以保证障碍物在1.6m/s的运动速度下能够与机器人同时到达位置P 当机器人到达目标位置时应停止 c d)若机器人没有到达目标位置或者在运动过程中碰到障碍物,则认为试验失败 在连续三次试 验顺利完成后,认为机器人对该障碍物的某种运动方式试验成功 运行时间为连续三次成功 试验的最大值 整理得出机器人对不同障碍物以及不同运动方式的运行时间 试验报告 机器人测试完成后,应写出完整的试验报告,报告模板相关示例见附录A,测试项目由轮式移动机 器人的产品标准规定 15
GB/T40327一202 附 录 A (资料性) 试验报告示例 轮式移动机器人 造商 制 型: 类 型 号: 列号 系 软件版本 物理环境 场地性质 场 地 摩 擦 系数 环境温度 环境湿度 测量仪器 称: 类 型: 号: 型 系 列号: 其他说明: 试验项目 口停位准确度 口轨迹速度准确度 口停位重复性 口轨迹速度重复性 口位姿稳定时间 轨迹速度波动 口轨迹准确度 口障碍物探测距离 口轨迹重复性 口障碍物规避时间 试验者 日期 日期: 审核者: 相关试验项目结果见表A.l表A.6 表A.1停位准确度与停位重复性 负载 速度 位姿点P AP RP 100%额定负载 100%,.50%,10%额定速度 AP RP RP AP 10%额定负载 1o0%,50%、10%额定速度 AP RP 16
GB/T40327一2021 表A.2位姿稳定时间 负载 速度 位姿点P 100%,.50%,10%额定度 100%额定负载 0%额定负载 100%,.50%,10%额定速度 表A.3轨迹准确度和轨迹重复性 负载 速度 轨迹准确度 轨迹重复性 AT一 RT 100%额定负载 100%,.50%、10%额定速度 AT,= RT,一 RT AT,- 10%额定负载 100%,50%10%额定速度 AT RT 表A.4轨迹速度准确度、重复性和波动 轨迹速度准确度轨迹速度重复性 负载 速度 轨迹速度波动 AV- RV- FV一 00%额定负载 00%50%、10%额定速度 10%额定负载 100%、50%、10%额定速度 AV= RV= FV= 表A.5障碍物探测距离 方向角 障碍物探测距离 障碍物探测距离 障碍物名称 最大值 最小值 逆时针为正向 90” 35” 松木板墙/玻璃墙/木桌 钢桌/大圆柱/小圆柱 180° 225° 270" 315° 表A.6障碍物规避时间 障碍物运动方式 障碍物 成功/失败 运行时间 松木墙 桌子 运动方式一 大圆柱体 小圆柱体 17
GB/T40327一202 表A.6障碍物规避时间(续 障碍物运动方式 障碍物 成功/失败 运行时间 大圆柱体 运动方式二 小圆柱体 大圆柱体 运动方式三 小圆柱体 大圆柱体 运动方式四 小圆柱体 18

轮式移动机器人导引运动性能测试方法GB/T40327-2021详解

轮式移动机器人是指通过轮子或履带等方式移动的机器人。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环境因素的干扰,轮式移动机器人可能会出现偏差,影响其导引运动性能。而GB/T40327-2021标准规定了轮式移动机器人导引运动性能测试方法,可以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估。

该标准主要从以下方面对轮式移动机器人进行测试:方向控制、速度控制、位置控制、姿态控制和导航控制。这些指标涵盖了轮式移动机器人运动控制的基本要素,可有效评估其导引运动性能。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使用一些专门的测试设备,如测速仪、测距仪、惯性导航系统等。同时还需要使用一些标准化测试场地,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除了测试方法外,该标准还规定了测试报告的内容和格式。测试报告应包括轮式移动机器人的基本信息、测试环境参数、测试数据及分析结果等内容,并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呈现。

总之,GB/T40327-2021标准的制定为轮式移动机器人导引运动性能测试提供了统一的规范和标准,有助于提高轮式移动机器人在实际应用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和轮式移动机器人导引运动性能测试方法类似的标准

实验室设备能效等级药品稳定性试验箱
上一篇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实验室设备能效等级药品稳定性试验箱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实验室设备能效等级药品稳定性试验箱的编号:GB/T40326-2021。实验室设备能效等级药品稳定性试验箱共有6页,发布于2022-03-01
工业机械电气设备及系统数控加工程序编程语言
本文分享国家标准工业机械电气设备及系统数控加工程序编程语言的全文阅读和高清PDF的下载,工业机械电气设备及系统数控加工程序编程语言的编号:GB/T40328-2021。工业机械电气设备及系统数控加工程序编程语言共有31页,发布于2022-03-01 下一篇
相关推荐